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反光材料行业规划纲要

反光材料行业规划纲要

反光材料行业规划纲要
反光材料行业规划纲要

反光材料行业规划纲要

——20xx年

反光材料,也称逆反射材料,回复反射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标

志标线、突起路标、轮廓标识、交通锥、防撞筒等各种道路交通安全

设施,以及汽车号牌、衣物鞋帽、消防、铁路、水运、矿区等,可分

为交通标志反光材料、道路标线反光材料、突起路标、轮廓标、衣物

用反光材料等。

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的衔接,支持各类社会资

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合力推进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降

本增效。积极协调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对区域的督促指导,统筹

推进各项工作。

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路线

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

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信息链、人才链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区域国民经济新支柱。

二、原则

1、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3、机制创新,部门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监管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政策引导,市场推动。推动产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又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把各种要素引导到产业发展中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5、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三、产业发展分析

反光材料,也称逆反射材料,回复反射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标志标线、突起路标、轮廓标识、交通锥、防撞筒等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以及汽车号牌、衣物鞋帽、消防、铁路、水运、矿区等,可分为交通标志反光材料、道路标线反光材料、突起路标、轮廓标、衣物用反光材料等。

光的逆反射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具备逆反射性能的各种反光材料来实现的,这些材料,绝大多数不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而是依靠人类的创造力,后天发明合成的新物质。逆反射技术汇集了光学、材料学、数学、有机化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

反光材料具有很好地醒目作用,通常会被用来做警示标志、服装服饰、汽车标牌等方面,从而为交通、人身、设备等发挥保护作用。在一些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行路安全方面也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销量为1711.6万辆,中国摩托车销量为1226.94万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数量与日俱增,以此交通的发展成为关乎到人们生活以及工作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交通的安全以及顺畅情况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实现交通的安全行驶与畅通,有关的高速

公路、省级公路以及城市道路设计的管理部门都将反光材料应用到公路的设计与管理过程中,保证行车过程的安全。2019年中国公路里程数为501.25万公里,同比增长3.43%。

反光标志的帮助可以让驾驶员及早做好准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城市的市区车辆多且较为复杂,由于工商活动较为频繁,驾驶员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车灯、红绿灯等的干扰,导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反光材料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帮助驾驶员在刺眼或者明亮的车辆灯光下始终保持安全的驾驶状态,弥补城市灯光不佳、自然条件等的不足,确保车辆始终保持正常的驾驶状态。预计2020年中国公路领域反光材料需求量为1619.4万平方米;汽车车牌反光材料需求量为829.27万平方米;摩托车车牌反光材料需求量为86.6万平方米。

中国反光材料产业的技术正在逐步完善,并且不断地创新,对整个国产反光材料产业的技术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预计2020年中国反光材料市场规模为92亿元,同比增长8.24%。

四、目标规划

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左右,比xx年(下同)增长xx%,年均增长xx%;完成增加值xx亿元,增长xx%,年均增长xx%;实现利税xx亿元,增长xx%,年均增长xx%。

五、重点任务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相关领域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引导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关部门参加

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强化部门联动,推动产业的发展。

(二)构建创新产业链条

探索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企业为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形

成一批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提高原始创新

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区域“孵

化器”和产业“加速器”。建立各种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协同创

新研究实体。

(三)加强合作对接,协同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与xx有限公司、xx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研究咨询机构在行业发展研究、产业政策研究、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促进重点企业的合作交流,积极引入行

业龙头企业和战略合作者;为区域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办厂提供支持帮助,协同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行业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行业升级发展。

附:实施保障

(一)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银行、担保机构拓宽产业企业的抵质押品范围,加强信贷和担保服务,开发适合产业企业的创新型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公司债券或上市融资。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天使基金等机构投资产业企业。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领域。

(二)健全组织体系

进一步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统筹协调和推进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系统推进本地区产业发展。支持产业协会、学会、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发展,推动建立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的创新联盟。依托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开展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分析、发展评估等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