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4月14日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4月14日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学习净界法师主讲(2001 年讲于净律寺,内容稍有更改)

2014.3.14

第十三卷

二、正解经文三

蕅益大师解释本经,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五重玄义」,第二部分是「正解经文」。

「五重玄义」当中讲到了「名、体、宗、用、教」,用五层玄妙的义理,来解释本经。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体、宗、用」。

这个「体」,就是本经当中讲到差别现象的理体,这个「体」是指现前一念心性。具足来说,现前一念心性不但是本经的理体,它也是十法界染净差别的理体。

古德有一句话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当我们摄用归体来观察的时候,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就是说从摄用归体的角度来说,这个

十法界的染净因果,都是依止现前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这个明了的心性。

这种心性,从体性上来说是无差别的,它是一个明了—I 而寂静的功能。但是当我们起作用的时候,「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它就随顺染净的因缘,就创造了十法界的差别果报。从这个体性当中,就会开展出所谓I 的「宗」跟「用」。I

就是说我们依止一念心性,去信、愿、持名,也就依―I 止一念心性,念念之间创造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所I 谓的往生不退。这个就是在「五重玄义」当中所讲的I 这一些基本观念,讲到一心创造十法界的因果。I

不过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本经所强调的是一种清净的∏ 因果,是一个净土的因果,偏重在净土的因果。I

这以下我们「正解经文」,正式的解释经文的内容。嗣释经文之前,蒲益大师有一段的开示,说明他作科判1 的一种理由,我们分三段,先看第一段:—I

原文: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 脏腑无阙。流通

如手足,运行不滞。I

「初序分「「初善「序如首五官具

存I

入文丨丨丨丨

+二正宗分十此三名+中善卜正宗如身一脏腑无阙

分三丨—I —I Γ

—「三流通分」—L后善」流通如手足一运行

不滞古徳解释经典,在解释正文分成三科:「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蒲益犬帅也是根据古德这样的一个办法。这三分,智者大帅解释这三分叫:「初善、中善、

智者犬师在《法华玄义》上说:佛陀的经典,「譬如蜂蜜,中边皆甜」。说佛陀这个经文跟祖师的论是不同的,佛陀的经典是自性淸净心所流露,所以「中边皆甜」二就像蜂蜜一样,我们吃蜂蜜,这个蜂蜜外边的甜味跟蜂蜜中间的甜味是一致的。

就是说,虽然分成「序、正、流通」,它是一种功能的不同而安立的。换句话说,这整个经文,它前后有互含互摄的情况。

所以我们看祖师大德在受持经典,有的祖师在序分的时候开悟,有的祖师是在正宗分的时候开悟,有的祖师是在流通分的时候开悟,所以这表示「序、正、流通分」都是同等重要。

这智者大师叫做「初善、中善、后善」。这以下用人来作一个譬喻。说这个「序如首,五官具存。」说这个「序」分,就像我们一个人的头部,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先看他头的「五官」──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我们从五官当中,可以大致的知道这个人的善恶,他愚痴、或智慧的情形。

换句话说,「序」,一般在经典上的序,它都是说明本经的缘起,乃至说明本经的大纲,这部经的大意是什么,这是序的一种功能。就像一个人的头部,我们从

他的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知道这个人善恶的情况、健康的情况的一个大纲。

「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正宗」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五「脏」六「腑」都不「阙」少,这是一部经的主要内容,整部经的理论方法、修行次第,都在这个正宗分,这个是最重要的地方。

「流通如手足」,我们有这个「手足」,这个人的身体才能够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运行不滞」,没有阻碍。

佛在世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录音机。佛陀在讲经的时候,他希望他的法义不但能够加被当时的与会大众,佛陀更希望他的法义能够流通后世,乃至于通达十方。

这个时候(在后面的时候),佛陀就会有所交待,这部经是由谁来负责流通,付嘱由哪一位菩萨来流通,使令这部经的文义,能够「运行不滞」,这是「流通」分的功能。这是以一个人的身、手、足,来譬喻这三分的情况。

这一段是总标,说明这三分的差别功能。这以下蒲益大师引证,引用智者大师的科判,来证明这三分的重—要性。

原文: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 皆为迹门流通。π

厂初一品皆为序

H

故智者释丨L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

《法华》丨「迹「二门'各分三段,则法

师等

[本」五品,皆为「迹门」流

蒲益犬师就取智者犬帅解释《妙法莲华经》。智者大师解释《法华经》,他有二个科判。I

第一个科判就是「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就是第一〈序品〉(就是「序」分),佛陀从白毫当中放光,从这个光明当中,现出十法界这些差别的因果;乃至于从第二的〈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半的〈分别功德品〉,这是正宗分;从十七品半乃至最后的二十八品,总共有「十一品半」,后面都是「流通」分。这是一种科判。

其次,智者大师又作了第二种科判,他是根据「一时迹本二门」。就是说,智者大师在讲《法华经》的时候,他先把《法华经》分成二部分:就是前面的十四品叫迹门,后面的十四品

叫本门。

这个时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这「一时佛」,这个时候有二种的佛。就「迹门」来说,是约着释迦牟尼佛这一期的应化,就是从二千五百多年前,在迦毗罗卫国的出生,乃至于出家、成道、转法-纶,在娑罗双树下入涅盘。

约着迹门就是约着一期的应化身,「约迹门开权显实,开三乘的方便,显一佛乘的真实」。这个时候,前面的十四品是约迹门来开权显实。其次,「一时佛」这时候的佛,我们也可以说是「本门」的佛,从第十五品〈从

地涌出品〉,这时候,佛陀讲完《法华经》以后,就问与会大众:哪一个人能够付嘱流通《法华经》呢?

这个时候,「从地涌出」,从大地涌出这些法身菩萨。这些法身菩萨,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种种的三昧、陀罗尼。这个时候,与会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说:这些菩萨是怎么来的呢?

「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佛陀说:这些都是我过去教化的弟子。这些菩萨就说:佛陀,你成佛以来,才四十年到五十年

左右,时间很短,你怎么能够教化这些大菩萨?这些大菩萨都是「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植众德本,久修大事」。

佛陀这时候就开迹显本,就约着本门开近显远(远近的近),开显久远劫来已经成佛的法身、报身。所以智者大师他解释「一时佛在王舍城」的时候,就是弘扬《法华经》的这个「佛」有二个,一个是迹门的佛,就是这一期的佛,前面的十四品就是约迹门开权显实;

第二个佛是约本门,约本门开近显远。智者大师先分成迹本二门以后,又把「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序、正、流通。「〈法师〉等五品」都是「迹门流通」分。看第二段,第二段把第一段作个总结:

原文: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 ┌序必提一经之纲┐

├盖┤ ├关系非小。

│ └流通则法施不壅┘

│ ┌见经文稍涉义理┐ ┌序及┐

└后人不达┤ ├致┤ ├

└便判入正宗──┘ └流通┘

┌初语亦善┐

──仅存故套,安所称┤ ├也哉!

└后语亦善┘

「盖」就是因为「序」分是「提」示「一经」的大「纲」,我们从大纲当中,能够知道本经的大概内涵。

「流通则法施不壅」,流通分使令这样的法义,能够流通而没有障碍,所以这二分都是「关系非小」,这三分都有它的功能。但是「后人不」明白三分同等重要的观念,看到这个「经文稍涉义理」,便就把它「判入正宗」,使令「序」分、「流通」分只是一种形式,「故套」形式。

怎么能够说是「初语亦善」、中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呢?那就只有「中语善」而已、中善而已,初跟后就不善了。

我当初在读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我看到这段文,我不知道蕅益大师的意思是指什么?但是我去比较古德的科判,我发

觉:哦,原来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比如说:我们看第二十二页。这段经文说:「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一段过去的大德是把它判作正宗分,就是从前面的六种成就以后,这一段开始是正宗分。但是蕅益大师觉得这不对。因为这一段文是一个很重要的无问自说,「净土妙门不可思议,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所以是佛陀无问自说。

而且这段经文它是表示整部经的大纲,因为后面的经文都是在解释「有世界名曰极乐」,这种依报的庄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正报庄严:讲净土依正二报的功德。

所以蕅益大师认为这一段是一个序分,是一个别序,或者叫做发起序,发起一部经的缘起,而且先大概的解释这部经的要义,所以他认为这个是属于序分,因为它的功能是属于序分的功能,这是一点。

其次,我们看第六十二页,佛陀讲完这部经的因果以后,「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有各

式各样的佛,乃至南、北、西方、下、上。古德是把这个六方佛的赞叹,把它判做正宗分;

但是蕅益大师认为这时候是劝信流通,它这是一种流通分,是普劝大家对这部经的相信,由六方佛的证明,来加强我们的信心。约这个功能来说,是有流通的功能,不应该判作正宗分,这六方佛以后是属于流通分, 这叫劝信流通。I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以后看经典,会发觉古大—德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它把这部经分科判教。这分—科判教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要是不看祖师大德的分科,就是这样读下去,也多少能读到这部经的意思,也能够依文解义,懂得这部经的一些大纲。但是我们很难理解这部经深妙的意趣、很难理解它的意趣。∏

但是我们看蒲益大师的科判,他作出来以后,哦!你知道这部经的这个意趣是什么。祖师大德的智慧,他的智慧就在这个地方,他能够引导我们去明白这部经的意趣所在。J

所以说我们到了正宗分你就知道,哦!原来这一段判作序分跟判作正宗分,完全不一样,那个意趣完全不一样。这一段蒲益

大师等于是解释: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分判,就是他完全根据这一部经的功能,它是属

于序分的功能,就判断序分;它是属于流通分的功能,就判作流通分:把这部经真实的意趣表达出来。

不能够说看到「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这样子初的序分、后的流通分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这是不对的。

好,这是蕅益大师的一个说明,他作科判的一种精神,是把这三分放在同等重要,各有各的功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好,我们正式看经文:

原文:(甲)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乙)初中二。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闻。(丙)今初。

┌丙初标法会时处今初。┌乙初

通序┤

│ └丙二引大众同闻

○甲初序分二┤

└乙二别序

甲初」的「序分」又分成二科:「初」是「通序」,

「二」是「别序」。「通序」就是它通于一般的经典,又叫做证信序(证明的证,信心的信)。这当中主要是讲到六种成就,讲到与会的时间、处所跟大众,有六种成就。

第「二」是「别序」,别于一般经典,是这部经特有的,又叫做发起序,它是发起这部经的因缘。这部经是谁来发问的?是在什么的因缘情况下,佛陀才讲这部经的?叫做别序,又叫做发起序。

我们先看「通序」,通序当中分二科:「初、标法会时处;

二、引大众同闻」。「标法会时处」,先讲前面的五种成就;「引大众同闻」,再讲第六个众成就。「丙初」,先看第一个「标法会时处」:

甲一序分二

乙一通序二

丙一标法会时处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这一段是「标法会时处」,这个弥陀法会的时处。这个标法会时处,事实上是解释在本经当中的五种成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批注,他的批注有二段:第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是「别释」。看「总标」:

总标

原文: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等,标说经处也。

标信顺。

如是

──

我闻

标师承。

──

标机感。

一时

──

标教主。

───

舍卫等─标说经处也

这个「如是」是「标信顺」,由「如是」这二个字,使令我们能够对本经相「信」随「顺」,是属于信成就,这是属于信「我闻」是「标师承」,是一个闻成就,表示这以下如

是的经文,不是我阿难尊者自己能够觉悟的、也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是亲从佛陀听闻而来的,这是有「师承」的,这表示闻成就。

「一时」是「标机感」。这个「机」是讲众生的根机成熟了,这个「感」是感应佛陀的说法,这个叫「一时」,就表示时成就(时间的时)。

「佛」,这个法是谁说的呢?「教主」,就是我们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这是主成就(主人的主)。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等标说经」的「处」所,这是一个处成就,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呢?处成就。就是信、闻、时、主、处,就是五种的成就,这是一个总标。

看「别释」:

如是

别释

原文: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I

厂实相妙理,古今不变一名「如」O

I^^11

I匚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一曰「是」C

这个「如」就是「古今不变」,叫做「如」O就是说这以下的经文,是不能随时空而有所改变的,经过百千万劫,这个经文的内涵是不能改变的,义理是不能变—的,「古今不变」。这个「是」就是说:我们「依」止「实相」的道「理,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是「决定」没有错「非」的,叫做「是」。这叫「如是」,一方面它是「古今不变」,- 方面它是「决定无非」。

这二句话是来解释以下的全部经文,都是「如」,都是「是」。这世间的学问跟佛法有不同的地方。

世间的学问是有变化的,你提出这样的一种学说,经

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被推翻了。或者你这个学说拿到外层空间、拿到天界去,这个学说就不能成立了,它有时空的限制。

但是佛陀所说的法,这个本经的内涵,是「古今不变」的,是「决定无非」的,所以有资格称为「如」、也有资格称为「是」。这个「如是」是总持下面的经文。

这个「如是」的经文是谁说的呢?

我闻

原文: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

│ 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

││ 「我」。

├┤

│└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

「实相」,这我们前面说过了,就是现前一念心性。每一个众生都有一念的心性,「阿难」尊者也不例外。这个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明了性当中,是剎那剎那生灭的,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所以「我」不可得。但是它有各式各样的染净作用,所以它也是「非无我」。

既然是「无我」,「阿难」尊者怎么说是「我闻」呢?这个「我」是怎么安立的呢?因为「不坏假名」。就是这是一个名称,不要去破坏这样的一个名称,依止这样的「假名」,这个「我」只是一个假名,所以「仍称」为「我」。

「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能听的一念心性是毕竟空,所听的法义它的本性也是空,「如空印空」,所以称为「闻」。这个「我闻」表示师承,是阿难尊者亲从佛那个地方听闻而来的,叫做「我闻」。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在一般的经典,都是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安立,从古德批注当中的说明,主

要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尊佛教敕,尊重佛陀的教敕。这怎么说呢?

佛陀临灭度的时候,佛陀的侍者阿难尊者哭得很伤心,因为他只是证得初果,还没有断除爱的烦恼。阿那律尊者就跟阿难尊者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办。什么事情呢?

你要问佛陀四件事情:第一件,佛陀灭度后,我们弟子以何为师呢?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陀教我们这件事情该做、那件事情不该做,我们就依教奉行。佛灭度以后,我们佛弟子以何为师呢?佛陀说:以戒为师。佛陀所制定的这些戒法,就是我们的导师。

第二个,我们这一念心依何而住呢?前面的戒法是身

口的轨范,现在讲我们内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佛陀就指示说:以四念处为住,内心当中安住在四念处。

第三个,对这些恶性比丘应该怎么办呢?这不听招呼的比丘怎么办呢?佛陀说:默摈。你也不要打他、骂

他,但是也不要跟他来往,大家都不跟他讲话,保持默然,他

没有趣味他就离开了。佛陀指示默摈这个办法,来对治这些恶性比丘。

第四个,一切经首当安何字?佛陀灭度以后,我们想把佛陀的这些文字结集、流通后世,在这个经首当中,要安排何字才能够启信于后人?这一切经首当安何字?佛陀就指示说:安立这个「如是我闻」。

所以这个「如是我闻」的安立,是尊佛教敕,是佛陀的遗命,尊从佛陀的遗命,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断众疑惑。这个断众疑惑就是说:佛陀灭度以后,佛弟子在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他一个特色,他多闻第一,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把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完全摄持在一念心中。

所以他在背诵佛陀经典的时候,一个字都没有错,非常的流畅。而且阿难尊者具足三十二相。这个时候有些阿罗汉就起了三个疑惑:第一个疑佛重起,怀疑释迦牟尼佛又重新生起,佛陀是不是灭度以后又重新生起?因为阿难尊者的三十二

相跟佛很相似,他讲的文字又跟佛陀完全一模一样,这个时候阿罗汉就疑佛重起,是不是佛陀又重新再活过来了?这是第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