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西柳江县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广西柳江县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广西柳江县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广西柳江县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广西柳江县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第一章导言

1.1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1.1.1指导思想

柳江县下伦乡村旅游开发,以《中共中央关于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的精神为指导,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势,根据自治区党委有关领导的指示,立足于下伦屯千亩莲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果,充分利用临近我区最大工业城市柳州市的良好市场区位优势,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从合理的区域定位和长远前景出发,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因素,突出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态农业旅游特色,注重旅游活动项目开发的文化内涵,遵循扬长避短、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有序地开发具有生命力、吸引力、竞争力的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成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体系,以旅游业带动全屯经济社会的整体提升,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

1.1.2规划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全面查清下伦屯乡村旅游资源,提出乡村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产品体系及管理与服务体系,提出该村屯乡村旅游产品布局、开发时序及开发措施,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下伦屯建成为柳江县及柳州市区周边的一个重要的乡村旅游点。同时,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加快该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村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成为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带动村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典范。

1.2规划原则

1.2.1绿色生态设计原则

绿色生态设计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旅游产品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对环境友好而又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旅游新产品。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以生态农业为核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条件,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因此,规划坚持将绿色生态设计原则贯穿于旅游开发的各个方面。

1.2.2市场导向与注重效益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占据市场、拥有市场;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现代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的原则。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根据当今旅游市场导向,重点开发参与性、体验性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在注重经济效益,以增强村民开发乡村旅游积极性的同时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发挥,使乡村旅游永续发展。

1.2.3生态农业与传统文化结合原则

随着城市居民消费的日渐多元化,亲近自然、回归生态的思潮推动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现代乡村旅游者还看重文化的回归,更需要了解、感受、体验淳朴的乡村文化。因此,在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中,坚持生态农业与村屯壮乡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其乡村旅游开发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1.2.4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吻合原则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要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基础设施为基础。而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能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能促进村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本规划遵循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1.2.5可操作性原则

本规划坚持规划项目在空间、时间和运作方面的可操作性,增强规划的实用性。规划不仅力争叙述详尽,而且提供了从规划区现状到主要规划项目实施的效果图件共30幅,以便于规划的理解和操作实施。同时,在项目建设规划中尽量考虑资金筹措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施工可行性,注意当地资源与材料的充分应用。

1.2.6特色性与创新性原则

特色与创新是旅游发展的生命力源泉。下伦屯乡村旅游规划要充分挖掘莲文化特色,并与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绿色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结合起来,注意在新形势下产品的创新性开发。具体而言,应依托良好的区位和市场条件,利用下伦屯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壮张风情和千亩莲田生态农业,开发出新型、高档次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满足柳州市居民及其他乡村旅游者对这一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

1.3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以柳江县百朋镇怀洪村委下伦屯自然村为中心,西面和南面是千亩莲田;东面与建房自然村交界;北面到村后的横山和弄六山。总面积约为1.5km2,其中村屯面积约0.38km2,农田旱地等面积约1.12km2(见附图01:区位图)。

规划区位于柳州市西南部28km处,距柳江县城16.5km,距桂海高速柳江出口13km,柳来(宾)公路和322国道从旁边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该屯依山傍水而建,全屯278户1250人,是一个以农业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壮族自然村屯。全村体质莲藕种植面积达千亩,与周边村屯种植的莲藕连片形成蔚为壮观的万亩优质莲田(见附图02:现状图)。

1.4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5年,即2010—2014年。前期为2年,即2010—2011年;后期为3年,即2012—2014年。

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柳江县下伦屯山清水秀,村屯古朴,莲田秀美。古朴的村屯后山竹木苍翠茂盛,周边有峻峭的喀斯特山体与美丽的岩石陡壁,村旁有溪流泉水等是自然景观资源。此外,还有古民居、壮家风情、竹编工艺品、优质莲藕农产品等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2.1旅游资源调查

2.1.1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经全面调查,柳江县下伦屯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等7个主类11个亚类13个基本类型,共16个旅游资源单体,见表1。

表1 柳江县下伦屯旅游资源分类一览表

2.1.2主要旅游资源单体

1.千亩莲藕

下伦屯位于柳江县百朋镇千亩莲藕主产区的中心地带。每到夏季千亩莲藕碧波荡漾,十里之外荷花飘香;所产的莲藕不仅个大、皮白、节粗、肉嫩,清香脆口,还具有松、粉、甜的特点,有“玉藕”王牌之美称。另外,藕田里可套养青蛙、田螺、禾花鱼、塘角鱼等水生生物,成为游客喜爱的美味佳肴。

2.盘崖古榕

下伦屯村后竹林小径边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一颗百年古榕。该榕树树龄在100年以上,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冠幅达40m。根系外露,紧紧咬住岩石不放松,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该村屯的一个自然奇观。

3.壮族古民居

共5家,约15开间,均为一层瓦盖泥砖房,为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建于清朝年间。这些古民居虽然较陈旧,但一些房屋里还保留着古石秤、古石磨、古雨帽、古石槽、古井、古风车等当地壮族先民生产生活的历史遗存。如加以整合开发,可供游客参观游览,了解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4.壮民族风情

下伦屯为壮族村落。虽然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起来了,但壮族人民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以大米为主食,传统节日食品有粽粑、发糕、芭蕉叶糍粑等,喜欢配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喜欢唱壮族地方戏剧,有牛车嫁娶、狮公舞等习俗。所有这些内容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中都可以成为良好的旅游资源。

2.2旅游资源评价

柳江下伦屯区域内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环境幽雅、气候宜人。通过挖掘内涵丰富的莲文化、村屯壮乡民族文化及乡野文化,结合现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能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层次分明、独具特色、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景区。下伦屯旅游资源特色可以概括为:朴、特、韵、怡四个方面。

2.2.1敦实淳朴的壮乡风情

下伦屯作为城市远郊的壮族村屯,在很大程度上保存着中国传统壮乡农民生活与劳作方式。整个村庄依山傍水,与周围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袅袅弥漫的炊烟,阡陌纵横的田野,千备连片的碧叶与莲花,环境的宁静、劳动的勤勉、民风的淳厚朴实,构成了和谐的生活情景。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忙乱的高节奏,只要适当添置现代生活条件,略加整理必能成为都市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2.2.2独特罕见的千亩藕海

柳江县百朋镇是双季莲藕基地,全镇连片种植面积3万多亩,下伦屯正好位于千亩莲藕主产区的中心地带,是远近闻名的“玉藕之乡”。下伦屯所产的莲藕嫩白如玉、清甜脆口,无公害污染,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创出了“中国玉藕”的品牌。

在莲花盛开季节,步入下伦屯,便进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地。蜻蜓在花叶间盘旋飞舞,不时能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观。田田碧叶,处处莲香,游客既能观莲,又能采藕,还能品尝莲藕佳肴。游客既可以观赏莲乡之美景,感受莲乡劳作的情趣,还可以体验莲乡人民怡然自得的生活韵致。

千亩藕海构成了下伦屯的主体景观,也是下伦旅游景区的特色与最大卖点。

2.2.3韵味深远的莲文化内涵

莲作为原产我国的十大名贵花卉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莲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莲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强劲的生命力既是美好人格、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有人类生命繁衍和民族兴旺的内涵,成为了我国人民生命活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莲文化渗透到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医药、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随着时代的推进而不断丰富。

借助于下伦屯莲乡的现实环境,将传统莲文化的丰富内涵融入到乡村旅游活动之中,开展多样的莲文化旅游项目,满足当代城市旅游者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使下伦屯乡村旅游具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内容与品格,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莲文化乡村旅游景区。

2.2.4舒适怡人的环境与气候

下伦屯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相景观变化明显,一年四季可游。一天中也可以感受乡野景观的变化:白天,四处眺望,莲叶田田,一派世外桃源风光;夜晚,仰望天幕,月清星亮,顿生远离尘嚣的畅怀感。下伦屯依山傍田,村屯绿化良好,生态环境优良,在这里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感受到恬静的乡村氛围,体验到与城市不一样的农家生活。

总体说来,虽然下伦屯旅游资源种类相对单一,但品赋较高、特色突出,拥有广西连片面积最大的莲藕基地,为我国岩溶地貌地区所罕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旅游开发潜力。下伦屯紧靠广西第二大城市——柳州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巨大的周末乡村旅游市场和休闲度假市场潜力,拥有发展城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有利条件,因此,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2.3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3.1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现状

2..5年,柳江县百朋镇政府提出了开发下伦屯千亩莲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景区的工作思路。下伦屯通过“一藕两种四套养”(“一藕”指玉藕;“两种”指春夏双季种植;“四套养”指在藕田里套养青蛙、田螺、禾花鱼、塘角鱼等)发展生态农业,依托“三景观”(酒壶山、覃连芳故居、盘崖古榕),建设“一馆两池”(农家餐馆,天然泉水游泳池和摸鱼池)发展乡村旅游,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06年底,已初步开发了狮山听竹、楼台山、西口坳田园风光、盘崖古榕、千亩莲藕生态农业观光区等景点,获

得了一定的收益。当年下伦屯申请并通过了国家旅游局验收,获得“国家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并以此为契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2007年,全屯共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创收229.5万元。2008年7月,下伦屯通过多方筹集资金90多万元,完成村内1500多米主干道硬化,并修建农业生态旅游景区道路1100多米;修建村内排污沟1800多米;发动群众建造了180多座沼气池及卫生厕所,修建公厕1座;实施村落的绿化和美化工程,在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新种植了三角梅、百香果、榕树等苗木4000多株,铺种草皮2800多平方米;利用天然泉水修建了1个1000多平方米的游泳池。全屯的乡村旅游开发已步入初级发展阶段。

2.3.2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下伦屯近年来利用自身资源和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今后,下伦屯的乡村旅游要深入开展就必须面对并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国家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到目前为止全村尚没有一个专门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仅凭经验进行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这样的乡村旅游开发极易造成资源破坏或浪费,很难取得理想的开发效果。因此,对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是该屯发展乡村旅游的当务之急,也是本规划启动的背景。

2.人才严重不足

乡村旅游服务对象是爱好乡村优美环境和生态农业发展成果的高素质旅游者,需要优美的乡野环境和高水平的旅游服务,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人员。遗憾的是目前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全村没有受过旅游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进行开发指导,另一方面村民也没有得到持续而系统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旅游服务技能与经营管理能力急需提高。

3.农家旅馆档次较低

目前下伦屯共有农家旅馆8家42个床位,以单人间为主,费用20元一间,住宿设施比较简陋,旅游经济效益较低。农家饭特色也不突出,村屯环境卫生虽然比普通村屯要好,但未能完全适应乡村旅游开发的需要。收费低廉的低质服务,即满足不了当今旅游者对特色优质服务的需求,也产生不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旅游活动项目单一

目前在下伦屯生态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有观赏莲花、吃农家饭、村前游泳,旅游活动内容单一。特别是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活动项目。今后应该充分利用其莲藕特色旅游资源和优美的乡野环境,开发系列旅游活动项目。

5.基础设施仍需加强

近年下伦屯虽然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较好的整治,但是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景区的实际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在村庄绿化美化、建筑立面、污水治理等方面下大功夫,整体提升村屯形象。

6.旅游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旅游开发没有上规模、上档次,缺乏接待能力,加上村委会财力有限,目前下伦屯乡村旅游缺乏宣传促销,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低。今后,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同时应加大其宣传促销力度,努力将乡村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三章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对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等条件进行客观分析,有利于规划更切合当地实际,增强其可操作性。

3.1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SWOT

3.1.1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1.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优良的乡村生态环境

下伦屯隶属于百朋镇,处柳江县城南部,是广西小城镇建设重点乡镇,国家小型生态村建设试点乡镇。百朋镇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境内层峦叠嶂,属典型的喀斯特熔岩地貌类型。酒壶山、大武山、横山、十二将军山等名山郁郁苍苍。万顷良田在群山的环抱下,整个百朋犹如一个风光旖旎、玲珑剔透的天然大盆景。特别是经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全镇连片种植3万多亩双季莲藕,成为全国较大规模的双季莲藕生产基地,莲藕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此外,作为全镇双季莲藕中心产区之七的下伦屯,还具有名山(楼台山)、古建筑(清代古民居)和天然矿泉泳池等独特的乡村资源的环境。

2.良好的地理区位,便捷的旅游交通

下伦屯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20.7℃,年度平均降雨量1492毫米,距柳江县城18km,距柳州市25km,湘桂铁路、国道322线、宜柳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旅游者既可以自驾汽车旅游,也可以乘坐旅游公交车(拟开通)游览,还可以从柳州市柳江县包车出行。一般从柳州市区出发到下伦屯约40分钟车程,从柳江县城出发约25分钟车程。离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区如此之近,交通如此之便捷,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良区位。

3.极高的旅游开发积极性,强大的政府政策支持

从2005年开始,百朋镇政府领导带领群众利用独特的莲藕资源和优良的乡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使群众收入有所增加,而且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也得到加强。据初步统计,下伦屯全村因发展乡村旅游人均收入增加达1000元。因此,全屯村民开发旅游的热情空前高涨。政府的大力支持,群众的高涨热情,是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优势。

4.较强的经济支持,较好的旅游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生态农业开发,下伦屯群众的经济收入较从前有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全屯人均收入达到5800元,村民可筹集一定的

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开发。此外,如前所述,作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千亩藕园休闲区,百朋镇下伦屯从2005年即开始开发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到目前有了一定的旅游业发展基础,不仅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而且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也是下伦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优势条件。

3.1.2乡村旅游发展劣势分析

1.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较薄弱

尽管近几年下伦屯的道路交通等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相关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还较薄弱,如食宿条件、休闲设施均不理想;景观和游乐设施缺乏;村庄卫生条件还有等进一步改善等。特别是住宿餐饮设施,目前全村屯只有42个简易的农家住宿床位,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中高档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

2.区域旅游市场未形成规模

广西的旅游业发展以桂林市为“龙头”,南宁市和北海市“龙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处在中间的柳州市旅游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柳江县的旅游业发展在柳州市又是相对滞后的。尽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的柳江县乡村旅游一定会很快很好的发展起来,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区域旅游市场并未形成规模。

3.旅游产品单一,开发乏力

如前所述,下伦屯的乡村旅游发展尚处初始阶段,目前仅开发了一些观光型旅游产品,停留在生态农业观光和吃农家餐的“农家乐”旅游阶段。乡村旅游开发投资力度不够,已有产品单一,缺乏具有文化内涵的体验型产品,是目前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又一“瓶颈”因素。要想加快其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引进资金加大投入,开发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种类的乡村旅游产品。

4.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缺乏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游客出游的动机各式各样,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在旅游目的地受到尊重、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尽管壮乡的下伦屯民热情、纯朴,礼貌待客,但目前从事旅游的村民均未进行过专门培训,旅游管理和服务均缺乏专业水准。这必将影响该屯旅游业的高水平发展。因此,今后下伦屯应在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引进和培训方面下大力气。

3.1.3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分析

1.城市居民乡村休闲度假与体验型旅游需求上升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特别是城市居民,大多数都在节假日离开日常生活居所,到异地进行休闲度假,或开展一些体验型的旅游项目。而出于经济和时间方面的考虑,目前大多数城市居民会选择短距离的旅游休闲度假或观光体验方式。根据市场调研,柳州、南宁、桂林等城市居民对乡村休闲度假,或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活动产品都有较大的需求。柳江县作为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良好休闲度假氛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临近柳州这一广西最大工业城市,如果开发得当,其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莲文化资源独特、村屯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的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2.县、乡政府对乡村旅游开发扶持力度加大

2007年2月柳江县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柳江县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项旅游富民的政策,并出台了相应的旅游发展扶持政策。2008年元旦,县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绿色生态为背景,以农业观光为龙头,以休闲旅游为依托,以完善设施为基础,着力打造三个旅游带,抓好农业旅游开发,规范和拓展成团自摘草莓、休闲垂钓、奇石观赏,百朋千亩藕田,三都板朝天泉,洛满龙潭古迹农家乐旅游项目。柳江县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部署与百朋乡政府对旅游开发的重视,为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3.企业投资旅游业的热情高涨

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看好,不少企业选择投资旅游业。如四川万贯集团成功开发珠峰峡,创建享誉全国的“珠峰峡模式”。随着企业界人士对柳江县旅游发展区位优势、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开发的后发优势等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资金将注入到柳江县的旅游业发展中。如地处柳江边的牛蹄山,已有企业征用250亩地拟建成生态休闲观光园;投入上亿元企业资金的凤凰河温泉生态旅游区正在建设中。企业投资旅游业的热潮高涨,对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4.中央新的相关政策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

2008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写入其中,大大拓展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决定》强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和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此外,中央允许地地流转的政策,这也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国务院2008年10月份出台的拉动内需十项措施中,关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对乡村旅游发展十分有益。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同样提到了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下伦屯应抓住上述良好机遇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

3.1.4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1.周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引起激烈竞争的挑战

乡村旅游开发已成为我国各地旅游开发热潮。就柳江县周边地区而主言,柳州市的柳城县、鹿寨县,来宾市及桂林市的一些地、县,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作为吸引点的旅游产品也不断增多。例如,桂林市的阳朔、荔浦、恭城等地早已树立了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并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柳城县几年前已做好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正在加紧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就柳江县内而言,成团镇和洛满镇的乡村旅游开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下伦屯在与周边日益成熟的同类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

竞争中,势必面临很大的挑战。

2.乡村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矛盾的挑战

乡村旅游资源往往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增多,也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从我国旅游开发实践看,乡村旅游一切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否则乡村旅游难以可持续发展。而从我区已有相关案例看(如龙胜的龙脊梯田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否则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开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会不断激化,最终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为刚刚起步的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及时处理协调旅游开发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3.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方面的挑战

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加强管理才能产生出好的经济效益。旅游业又是一个服务性产业,必须有优质的服务才能持久地吸引广大游客。就整个柳江县而言,旅游业刚刚起步,目前旅游管理人才与高质量服务人员严重缺乏,难以适应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百朋镇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管理和服务人才更是严重缺乏。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

4.市场供求之间的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都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多样性和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也不断提升。特别是作为全区工业重镇、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柳州市市场更是如此。而如前所述,下伦屯的乡村旅游资源虽然独特,但产品类型单一。如果不能面对市场需求开发提供多样、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高质需求与低质供给的市场供需错位将使其乡村旅游发展错失好时机。

总之,柳江县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过挑战。因此,只要认真分析形势,及时抓住机遇,发扬优势,克服劣势,战胜挑战,就一定能迎来其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明天。

3.2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分析

找出并解决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有助于把握规划重点,切实发挥规划的纲领性作用。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有:(1)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开发问题;(2)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提升问题;(3)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问题;(4)乡村旅游的低炭开发问题。

3.2.1核心问题之一——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开发问题

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当前乡村旅游已从单个的、观光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进入到全面的、乡村文化深入挖掘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阶段。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塑造特色景观,策划特色项目,开发出特色产品,是乡村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下伦屯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在于莲文化的深入挖掘、壮乡风情的充分展示和优良乡村环境的开发利用。因此,应围绕这一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出适应市场所需的乡村旅游产品。

3.2.2核心问题之二——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问题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已进入到乡村文化深入挖掘的产品开发阶段,过去的“农家乐”模式的乡村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以城市居民双休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基础市场的需求,提升乡村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构建既有自身特色,又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乡村旅游景观与项目体系是赢得市场的核心问题。下伦屯应在莲文化的开拓、莲文化与生态文化(生态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

整合开发,以及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以增强村屯对旅游者的整体吸引力。

3.2.3核心问题之三——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总体而言,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要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开发者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与政府的关系、与其他景区的关系等;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开发实际上是城乡之间的互辅互助,也是城市第三产业在乡村的延伸。因而,乡村旅游开发还必须协调好城乡关系。应从城市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掌握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理念。城乡联合经营是乡村旅游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

3.2.4核心问题之四——乡村旅游的低炭开发问题

低炭、环保是乡村旅游的开发目标,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应贯彻低炭开发理念,切忌人工化、城镇化和商业化。应抓住其莲乡特色,保持其乡野风貌,保护好其乡村环境。具体地,一是尽量减少人工设施;二是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三是使用无污染的交通工具(牛车或电瓶车);四是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和水电);五是加大绿化力度,提高村屯绿化率。

第四章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包括旅游发展定位、旅游发展目标和旅游发展战略措施等内容。总体发展战略构想是:“以‘莲田—绿色(生态)—壮家村屯’等为组合元素,以‘莲香十里’为主题形象,以壮乡乡村文化和莲文化为旅游内涵,构建起既有着绿色大空间景观和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又有着完善的旅游基础和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吃住行游购娱乐各旅游要素配套的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体系“。

4.1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根据目前下伦屯自然村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特征和加快村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下伦屯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为:将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乡村旅游作为全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村屯社会经济健康全面发展,促使村民收入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村屯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最终使乡村旅游开发成为提高下伦屯村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成为村民综合素质提高与和谐村屯建设的重要途径。

4.2发展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充分利用其乡村旅游资源和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村屯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在规划实施期内将下伦屯建成具有乡村度假别墅和乡村商务酒店,具有休闲和拓展训练等设施,休闲度假和商务功能完善、服务高效优质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使乡村旅游成为全村除农业收入以外的又一重要经济来源。其中:

1.首期目标(2010-2011年)

规划前期时间为2010年到2011年。规划目标是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引进或培养旅游开发人才,开发出类型较为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初步建成以绿色生态一莲文化为核心的、观光有特色、休闲有情趣、度假有设施、体验有内涵的柳州市城郊标志性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2.后期目标(2012年-2014年)

规划后期时间为2012年到2014年。规划目标是在上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多元投资,集约经营,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商务旅游服务设施,建成具有乡村度假别墅和乡村商务酒店,具有休闲和拓展训练等设施,休闲度假和商务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柳州著名、全区知名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4.3发展战略措施

4.3.1处理好旅游开发中的几个关系

全面整合下伦屯乡村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综合开发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促进下伦屯乡村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乡村旅游开发一方面依托于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不能将他们对立起来,而应该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景观环境塑造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乡村旅游景观环境塑造要能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又要便于生产发展,还要能适应旅游者休闲度假的要求,给旅游者感受到生态与宁静、温馨与和谐的乡村生活氛围,体验到良好的乡村生活环境。

3.旅游产品开发与资源特色入旅游市场需求的关系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是凭空臆造,而是要根据现实旅游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向,基于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的资源特色进行创造性、特色性的开发。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既要有鲜明的地方资源特色,还要适应市场需求,要妥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4.项目策划与乡村文化感悟和现代生态农业体验的关系

下伦屯乡村旅游开发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农家乐”,仅让旅游者感受一下单纯的传统农耕文化,而是要通过旅游项目策划使旅游者体验和感悟到在现代农业生产环境下乡村农耕文化、传统莲文化和村屯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因此,要将乡村文化感悟和现代生态

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抓机遇谋发展、积极发掘和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规划方案 社会在不断进步,工业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得到了“解放”,洗脚上田,进入到城市务工,安居落业。经过几年的打拼,生活慢慢好起来后的他们,开始去追求休闲度假和享受自然生态旅游。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工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和压抑;必须去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来宣泄,让内心得到解放。他们想到了去条件比城市稍差的乡村度假游玩,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树林青葱,旷野开阔;置身其中,真的有一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度假,也就渐渐地催生了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健康”这一主题;把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展示和休闲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广大游客在游玩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当中,品味大自然,尽情地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当见到阔别已久的绿色和满山遍野的花果,看到在农业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不用泥土而只用水和营养液就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要求的新鲜环保的蔬菜和各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珍稀瓜果时,当你品尝到新鲜采摘的鲜果蔬菜时,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以前… 在旅游业遍地开花的今天,也有一部分眼光独到的旅游投资策划者,将目光放到“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这个项目上;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取长补短,而且都收到了很可观的效益。正因为如此,该项目在业界也渐渐得到肯定和推崇。在机遇面前,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在做好传统旅游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对市场的考察来;优先考虑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这一项目,去挖掘出其所隐藏的市场潜力,打造和树立独有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现结合景区实际,对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作如下方案规划,恳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一、景区(内)农业观光作物栽培展示规划:(分区分点规划) (一)景区游客休息亭区域规划:分三段进行规划(建议把休息亭的顶部部分遮盖物揭去,保留骨架部分留作日后备用) 第一段(大门口篮球场至漂流终点站): 分段种植老鼠瓜、砍瓜、玩具南瓜(金童、玉女、白蛋、双色梨、佛手、西瓜皮、丑小鸭等品种) 第二段(漂流终点站至“黄金河道”景观石位置): 利用一段与二段连接处的一段“拱形”竹架,种植蛇瓜(瓜可长达2.2-3米),其它位置可种黑宝石南瓜、长柄瓜、大小葫芦; 第三段(“黄金河道”景观石至探险上山小桥位置): 种植西番莲(鸡蛋果),并配置“A”字形水培装置或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种植绿叶蔬菜。注:该栽培柱可以安放在棚架边与棚架的支柱一起支撑棚架,既起到装饰棚的作用,也突出其作支柱的特殊性,该栽培柱在本地区同类景点中还未有人采用,属于首创。 (二)、上山顶汽车公路: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休闲生态旅游是以县域环境为载体、以自然为背景、以文化为基础、以发展为前提的一种全新旅游方式。休闲生态旅游不仅是人们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中具体体现。我们将以我县获得了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围绕国家旅游局确定的“2018中国生态旅游年”为主题,充分整合和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这对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响“名山湿地古镇、生态休闲江左”品牌,促进江左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江左休闲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生态资源独特 江左五山一水四分田,地形独特。从西到东呈现明显的三个台阶,西部属天目山余脉,群山逶迤,竹林葱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代表是黄山风景区。中部丘陵湖泊相互交汇,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鸟群栖,主要代表有南湖湿地风景区。东部水乡平原,河网密集,鱼塘

棋布,阡陌纵横,主要代表是邵洋水乡古镇。江左拥有山、河、湖、泊,这种地形在周边地区较为罕见。 (二)景区布局初步形成 2016年初,编制完成《江左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并相继编制完成了《湿地风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江左县西部生态旅游规划》等23个规划,基本上形成全县旅游规划体系。目前全县已形成南湖湿地风景区、邵洋古镇景区、防风古国文化园、碧坞龙潭景区及黄山风景名胜区等5个景区。其中南湖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外海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之一和湖州市十大风景区之一,防风古国文化园景区是我县首家国家3A级景区。邵洋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三)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初具特色 充分利用和开发我县特色优势资源,特别是田园景观资源,“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江左农家乐休闲生态旅游业鲜明的特色。目前全县有休闲农业园(景区)13个,农家乐经营户进入统计范围达85户,床位407张,餐位5100多席,直接从业人员682人,全县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杨墩休闲农庄)、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特色点各2个,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家、特色点1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星级农家乐3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5家,二星级21家。

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实施方案

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油料等四个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7?8号),着力推进《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7-2021年)》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拓展、规范、提升为重点,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丰富品类、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品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乡村旅游业培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新亮点,提升“好客山东”品牌内涵。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化。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协同推进机制。 2.以农为本,利益均衡化。以农民为首要受益主体,实现乡村旅游业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 3.因地制宜,产品特色化。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个性化发展,积极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4.市场导向,经营产业化。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各类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和网络化运营。 5.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旅游开发与消费,形成城乡之间互用资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6.保护生态,发展持续化。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建成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乡村旅游强乡镇200个、特色村1000个、农(渔)家乐经营户10000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50个,森林和湿地公园330个。打造50个乡村旅游知名品牌、5个AAA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全省乡村旅游年接待能力达到3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 二、发展重点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范文 文化事业和旅游产生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全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姿态、新作风、新思路,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区“一二三六”经济发展布局,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确立“深化事业、推进产业、发展旅游、强化管理、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多方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文化事业体系和文化产业格局,为努力打造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交融的高品位、多样化、开放型的文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完善文化设施、发展基层文化、提高精品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群文工作:举办100场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名;新增各类文艺团队20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0人次;创作文艺作品100个,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0个。 旅游工作:完成文脉挖掘、整合、利用和推介;完成“龙飞渡跸”牌坊、“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做好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整合开发;完成*旧址搬址,推进施工建设。 文物文博工人: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搞好《*历史文脉》编撰工作;完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和整理。 市场管理工作:在引导、规范、发展和繁荣方面下功夫,积极营造服务全区经济的良好氛围;引进文化企业1-2个,实现税收100万元。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设施载体建设工程。 1、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做为重要的国有文化阵地,无论是提升区域文化品位,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文化工作“四基”要求,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尽快落实图书馆(文化馆)的新馆建设。 2、启动*机器厂旧址的落架大修工作。本着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脉,发展旅游产业的原则,协调、监督设计、维修单位如期进行落架大修各项工作。 3、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积极发挥我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优势,利用网上资源、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浏览、讲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 (2009-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乡村旅游具有资源潜力大、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盛、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对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就地现代化、优化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拉动消费、促进增长、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功能,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特编制此发展纲要。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宣传文化和生活吸引,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优化我国旅游产品

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实现城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实现城乡、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立足自身实际,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化,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走向现代化,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既可以拉动广大的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市场,也可以培育广大农民旅游消费的能力,形成巨大的农民旅游消费市场,通过城镇和乡村两大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成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相关旅游服务要素发展,促进农副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和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发展,带动乡村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吸纳老弱妇等弱势群体就业,实现农民就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模板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 规划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 (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序章规划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主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武陵源区域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武陵源区自然资源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一)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二) 气候及水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三) 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四) 生态旅游及动植物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武陵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武陵源区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和基本判断错误!未定义书 签。 第二章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状况评价及典型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一) 农业发展形态基本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二) 休闲农业框架体系开始得到初步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三) 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有所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四) 农业发展阶段与旅游业发展要求错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五) 农副产品产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较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与电商物流、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应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 1、“互联网+”的利用。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发展“农场云”“体验式农业”“节会农业”等新模式,使生产、经营、商品、交易、贷款、支付、理财等有机连接,实现精准生产、透明生产,降低了中间环节费用,做到了全程网上监管。 2、发展“共享农庄”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尊重农村发展现状与传统民俗风情,形成一房一院一地,改造为市民田园生活、渡假养生等多种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化模式发布信息,形成产品认养、托管代种、自行耕种、房屋租赁等多种私人定制形式,使农民转变成为股民、农房转变成为客房、农产品现货转变成为期货、消费者转变成为投资者。共享之余,让城里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通过“共享”,让城里人、游客也参与到农场的运营中来,更让农民享受到收益,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3、发展特色小镇。以“有农村特色、有地域特征、有文化特质、有乡悉愁记忆”的新农居建筑为载体,通过开发、拓展和提升农业的多种功能,赋予农业的科技、文化和环境价值,提升农业或乡村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或打造富有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融合发展。

4、挖掘本土特色农特产品。围绕产品的各类信息透明可见,确保消费者尽可能了解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全部信息,保障产品安全并改善消费体验,开发产品短链,减少中间生产环节,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本地化、可持续、替代性农特产品。重视本土生产企业与本地休闲观光农业或乡村旅游的结合,重视本地生产企业与餐饮企业的联系。如农家乐使用的鸡、鸭、蔬菜等原料来自本地化的传统种养或自种自养,是典型的食品短链方式。 5、推介客家小吃。通过已组建的餐饮协会,推动传统客家小吃,在东生围、三百山游客中心打造客家美食一条街,使产业形成品牌,扩大规模,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6、传承客家文化。结合旅游充分挖掘和开发地方特色、文娱项目,发挥东江源文化、客家文化、采茶戏文化、楹联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一、生态观光庄园 在园区覆盖的白沙、慈云、李市、龙华、永兴、先锋6个镇选择交通条件好、生态环境好、有自然和人文景观基础的地点规划10个不同特色的生态观光庄园。如重庆君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白沙规划的“重庆耍村”;德国亨嘉国际公司在先锋镇夹滩社区和永丰村规划的“德国.巴渝风情新农庄”;重庆瑞恩农业有限公司在慈云镇刁家规划的“瑞恩生态观光农业园”等。每个生态观光庄园规划面积300—1000亩,采取引进一个业主,建设一个庄园,示范一片产业(200—800亩产业示范园),拉动一方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发展生态农家乐(5—10个),总计发展100家以上生态农家乐,以大带小、以示范带一片的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经过3—5年的努力,把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都市观光农业旅游区。 二、农业科普温室 农业科普温室规划在白沙组团。展览温室总面积为1584㎡。设计为简单异型温室,温室区分为科普展示区及种植栽培区,其中科普展示区配备有展柜、触摸屏等展示性配置;种植栽培区分为立体栽培区、水培区、观赏蔬菜种植区。 种植栽培区采用LB120Ss4南方型玻璃温室,一跨三屋脊文洛式结构,天沟高4.0m,顶高5.1m。东西排跨,南北排开间。温室跨度12.0m,跨数5个;开间4.0m,共6个开间。 科普展示区中间为12米跨拱顶,肩高6.5米,顶高9.5;两侧为8米跨尖顶,肩高6.5米,顶高8.9米;前面为斜顶,肩高4.5米,顶高6.5米。 种植栽培区顶部及四周采用4㎜厚浮法玻璃覆盖。科普展示区顶部采用固莱尔8㎜后中空PC板覆盖,四周采用单层钢化玻璃覆盖。包括齿轮齿条电动开窗自然通风系统、齿轮齿条传动外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等。参观者既可从室外隔着玻璃观光,又可进入室内和展示环境充分融合,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风光。 游客到科普温室可参观体验、学习现代园艺科学技术: 1、水培区:主要是展示各种无土栽培的形式和蔬果水培方法。 2、立体栽培区:除了发展蔬果墙体栽培外,还要打造蔬菜“树”的景观。如西红柿树、黄瓜树、彩椒树等多种瓜果蔬菜树。结合立柱形无土栽培和蔬菜树,将园林艺术融入蔬菜种植打造蔬菜景观,实现温室立体利用和观赏性的结合。 3、观赏蔬菜种植区:重点营造温室奇观,种植瓜果蔬菜和观赏类植物等。 三、四季花果园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 (2008-2015年) 一、发展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旅游业是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旅游与生态环境相互关联,互相促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旅游业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因此,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强劲的发展势头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反映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重新审视,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公园等生态资源单位不断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生态旅游发展环境日渐优化,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带来良好条件和发展机遇。

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发展尚存在需要引起重视的突出问题。一是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不高,保护主动性不足;二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三是生态旅游规划滞后,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五是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现象,一些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环境恶化状况依然存在。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产业,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源的非消耗性利用,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引领绿色消费、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在很多生态敏感地区,生态旅游是重要的替代产业,是开拓生态补偿机制的新渠道。在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塑造生态友好旅游产业形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完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着力强化生态环境教育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发展原则 1、严格保护原则 立足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始终坚持保护第一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远景近年来也不断丰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也认真学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拓展休闲农业园区策划、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特色采摘度假区、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规划、乡村会所、温室建筑设计等等。 国外案例: 一、法国普罗旺斯,拥有最丰富的乡村度假地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机会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因此,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格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 二、澳洲葡萄酒庄园,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始终,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的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远景案例: 一、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

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位于彭镇沿河坝村,紧邻成新蒲快速通道。占地约929亩,地势平坦,土壤质量较好。气候温和,发展条件较好。远景将康绿鲜以打造集示范、教育、生产、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园区为设计理念。立足生态原则,结合国内庄园的发展形势与优秀范例来进行布图与设计。此次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田园地方”这一传统文化。设计以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向为两条主要景观轴线,外轮廓形似卵圆形的多功能体验区是农庄的核心,象征“天圆”,内部道路系统围绕两条轴线分布,象征“地方”,以此实现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分布方式。农庄的种植区栽植模式围绕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两条轴线来分布,道路系统围绕整个园区穿插分布,使整个园区感官上更具规模,操作上更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作物接受充足光照,良好的生长。 二、仁寿清见开发示范园

乡村亲子游项目策划书

乡村亲子游项目策划书 一、策划背景 (一)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国务院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为了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颁发了《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启动了示范县和示范点的评选工作,首批评出了全国32个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 为了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召开了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总结研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加强谋划,深入推进,抓实抓好。 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重要领域。,全国已有5.3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

(二)河南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河南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省旅游局与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全省乡村旅游的意见》,筛选了128个特色旅游村加强建设。河南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标志着河南乡村旅游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提升阶段。全省上下围绕“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加快发展。栾川县和郑州市惠济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洛阳银杏嘉年华、商丘宁陵县刘花轿村、河南省龙泉山庄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省评定了128个旅游特色村;在2011年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上,30个特色旅游村镇受到奖励。与全省比较,阳平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 二、策划思路 以《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为指导,以河南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为契机,以“苹果之乡,民俗之花,魅力大寨”为品牌,发挥裴张-大寨乡村旅游的后发优势,优化整合规划区观光农业、民俗风情、乡村风景等乡村旅游资源,高水平开发以生态农业休闲、民俗风情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把乡村旅游培育发展成为大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把规划区建设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项目策划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两篇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两篇 篇一:乡村旅游规划方案研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产业、乡村旅游和乡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具有乡土气息浓郁、投资较少、带动面大、旅游空间大、发展规模大、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乡村旅游旅游吸引物包括保护完好的自然资源、美丽的风光和宁静的环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住宿、土风十足的手工艺品和不可多得的物产、风味餐馆、传统民俗文化等等。 (一)规划原则 乡村旅游规划除了依据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性原则之外,还需强调以下原则: 1、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用水、用电、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任务,乡村旅游规划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有了基础。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把旅游乡村的住宿、餐饮、旅游公厕、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设施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营造村容整洁卫生、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各地的实践看,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容村貌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通过新农村建设,极大促进和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交通、通信、卫生和饮水等条件的改善,使乡村旅游业的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大为改观。 2、突出优势 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种类多样,但是同时由于乡村产业的相似性,带来了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相近。因此,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进行横向资源类比分析,突出区域优势,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突出优势,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乡村风光和山水景观;二是要突出乡村的

经典案例-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北京市“十一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定的八个中心之一的文化旅游业的建设目标,依据《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奥运旅游行动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制定《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期限为2006-2010年,是《“十一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指导和促进全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与方针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指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策划设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并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以及为此而必备的制度安排和设施条件。创意主要是释放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设施上。从旅游业角度看,重点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谋划,包括原有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深度发展,以及新型创意产业的培育。旅游创意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创意(增加文化品位)、旅游活动创意(增加深度体验)、旅游商品创意(加强设计水平)和旅游服务创意(更加人性化)等方面。 (一)发展目标 依托北京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丰厚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传播中华文化和首都文化,到2010年,形成北京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把北京建成中国文化旅游创意中心,力争建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创意城市。 (二)发展战略 制定并实施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旅游文化创意发展战略措施。总体上包括对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提升改善,并不断新增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 1、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北京旅游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新力,不仅有创造力产生出新的思想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实践新思想、新观念,把新思想和观念转变成可出售的产品和服务。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核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行业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2、实施深度开发战略,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值。 利用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创意,增进和挖掘文化内涵,

生态农业旅游规划项目

绿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发展规划 1温泉生态庄园——“温泉+休闲生态农庄” 按照“温泉生态庄园”的模式,将温泉资源与生态农庄开发有机融合,将实现双重目标: 一方面是有力发挥温泉资源的延伸利用价值,以地热营造温室,发展高附加值种养殖项目、温泉生态农业项目,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从单一的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迈进。 另一方面,生态农庄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温泉度假村的休闲环境,更可以利用生态农庄的设施载体,创造出极具特色的温泉泡浴场所。可以通过温室大棚的艺术化改造,成为温泉泡浴中心的核心场所,投资不大却极具特色,形成温泉与生态农庄结合的典范。 此种模式对于在非建设用地区域开发温泉度假村非常适用。 休闲农业园区趋向多元化发展,具体包括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几种类型。 1.1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基地 1.1.1生态大棚(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 山菜——冬季 时令蔬菜水果——夏季 特色农产品——将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中 1.1.2肥料来源:周围养殖场的有机肥。达到环保低碳目的。 1.1.3农产品去向:自产自销,市场、超市 度假村及市区饭店 输出——出口、或出售到周边城市 1.1.4项目价值:本项目在增加农民基本收入的同时,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 民就业机会。并给周边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物质生活需求。利用荒山坡地,修建寺庙及旅游景点(小品),可在山谷 地区修建人工湖,旱季,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的供水来源;汛期,可将雨水 蓄积起来,起到防洪作用。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多元化模式转变,以适应未来 社会发展。 1.2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指具有农业特产的地区,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与教育结合的农业园区。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 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如采摘,以便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以增长游览时间,寓教于乐,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观光农园的类型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等。 1.3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因此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儿童活动、自然教室等。 1.4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的场所。在教育农园里各类树木、瓜果蔬菜均有标牌,有昆虫是怎样变化来

旅游现状及分析

十堰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研究 [来源:本站作者:原创日期:2014年7月9日浏览3151次] 【大中小】 乡村旅游以其低碳性、环保性、可持续性和统筹城乡发展性,为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旅游。《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提出“到2015年力争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数7.71亿人次,收入1145亿元”,届时乡村旅游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战略分支之一。十堰地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地带,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国家级重要生态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符合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市实现生态立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对我市乡村旅游调研的基础上,从基础理论分析着手,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分析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对我市乡村旅游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分析 (一)乡村旅游发展历史简述 乡村旅游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之后现代人逃离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

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世界范围的“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发达国家旅游者的重要选择。20世界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等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开始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成为了现代国际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成都“农家乐”产生为代表,资源利用度低,没有国家政策指导。二是发展阶段。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华夏城乡游”,正式将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态纳入到国家旅游发展层面中。三是规范阶段。2002年国家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200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促进农村旅游的发展意见》,2007年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发展道路。四是升级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并纳入国家“五位一体”的总布局。2013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用

广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稿)

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12-2020) ·(纲要稿)·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12年4月

目录 1 发展背景 (1) 2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 2.1指导思想 (1) 2.2发展原则 (1) 2.3发展目标 (2) 2.4总体思路 (2) 2.5发展策略 (2) 3资源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3) 3.1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3) 3.2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4) 4 发展布局与功能定位 (5) 4.1布局原则 (5) 4.2功能布局与定位 (6) 5 重点项目规划 (8) 5.1都市休闲农庄 (8) 5.2古村落 (9) 5.3农业新村 (12) 5.4山村民俗体验 (13) 5.5乡村度假 (15) 6 产品体系规划 (16) 6.1四大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16) 6.2八大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16) 6.3十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7) 6.4十大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18) 7市场营销规划 (22) 7.1市场分析 (22) 7.2营销策略 (24) 8 旅游服务体系规划 (27) 8.1乡村旅游交通规划 (27) 8.2乡村旅游餐饮规划 (27) 8.3乡村旅游住宿业规划 (28) 8.4乡村旅游旅行社规划 (29)

8.5乡村旅游娱乐场所规划 (29) 8.6乡村旅游购物场所规划 (30) 8.7乡村旅游集散中心规划 (31) 9 规划实施保障 (32) 9.1规划保障体系 (32) 9.2分期行动计划 (33)

1 发展背景 中央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广东省关于“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加速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加快旅游业改革与发展步伐,建设旅游强省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三农”资源发展旅游业,全面开展乡村旅游,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城乡、推行国民休闲计划、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幸福广东的重要抓手和当务之急。 广东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自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开始,广东省先后举办了“广东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并有大批乡村旅游点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东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以及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经典案例”,目前,具有上述称号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共有150家。 适时开展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于保护乡村文化和生态、完善乡村旅游配套、引导乡村旅游市场、规范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广东乡村资源环境优势,紧紧抓住旅游产业旺盛的市场需求,实现乡村旅游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持续发展,努力在乡村经济腾飞中发挥优势产业的突击兵作用,成为全省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强广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2发展原则 (1)产业融合的原则。 (2)市场导向的原则。 (3)协调发展的原则。 (4)注重创新的原则。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

农村旅游发展规划 二○○六年四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3) 一、突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 (3) 二、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3) 第二部分规划总则 (5) 一、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5) 二、规划依据 (5)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 第三部分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7) 一、规划思路 (7) 二、发展目标 (7) 三、总体布局 (7) 四、景观特色塑造 (8) 第四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8) 一.旅游产品存在问题 (8) 二、旅游产品战略 (9) 三、特色旅游产品策划 (10) 第五部分农民农村建设规划 (11) 一、农民农村建设与旅游效能发挥 (11) 二、农民农村建设要求 (12) 三、农民农村旅游开发要点 (12) 第六部分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建议 (13)

前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乡村旅游,现已形成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而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便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逐步成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条件最方便的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成为一个品牌,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载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其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实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既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近年来农村旅游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的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尚需进一步规划、整合、建设和发展。为了促进农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新路子,特编制《农村旅游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本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 一、发展优势 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先后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九资河镇成为湖北旅游名镇,圣仁堂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据统计,已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06处,其中自然山水类51处,人文历史类15处,民俗风情类12处,现代农业类28处;已发展农家乐500多家,极具规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次。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适中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武英、麻阳两条高速在我县都有出口,武冈城铁通车,罗田进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周边2小时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个,数以千万计的客源市场,区位和交通条件好。境内路网主干道路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有大别山旅游公路,乡乡镇镇和主要旅游景点通二级公路,村村通四级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基础。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核心区,是华中地区重要生物基因库,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养生养老的天堂。 第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潜在动力。乡村旅游产品齐全,有板栗公园、甜柿公园、葡萄采摘园、十里荷塘、燕儿谷等农业观光体验园;有李家楼、

登场坳、石井头、新铺等农业新村;有大雾山桐花、天堂红叶、黄狮寨杜鹃、冰臼群遗迹等农村风景观光旅游点;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庄等历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莲河、天堂湖水上娱乐等农业胜景。 第四、淳朴的乡土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的发展灵魂。有胜利烈士陵园、金凤楼、红一军军部旧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有河铺吴氏孝子牌坊、坟等源远流长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炖鸡、吊锅、汽水粑等罗田十大名吃的饮食文化;有以徐寿辉、万密斋、王葆心、余三胜等为代表的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东腔戏、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民俗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全国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系统研究不够。当前,我们在大别山森林公园景区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指导思想不明,定位不准确,特别是缺乏对如何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包装卖点、营造氛围,如何将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培训教育和市场运作等各项措施有机结合的系统研究,导致目前各自为战,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打不出品牌。 二是规划指导不力。虽然2017年制定了《罗田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但这个规划没有通过评审,论证不充分,缺乏可操作性,也没有制定详规。大多数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既没有规划作指导,更谈不上有效利用资源,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自行设计,自己建设,自主经营,甚至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