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孙学章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人文教育缺失的窘况,现阶段外语专业教学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社会环境、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提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是:厘清学科特征,明确学科定位;改革教学体制,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学生价值观念。

[关键词]外语专业;人文素质;养成;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1年山东社科规划课题“基于人文素质养成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CWZZ24)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4)05—0137—03

一、外语专业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困境(一)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近年来,服务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完成了大规模的合并与升格。仅1999年至2007年,新建普通本科院校208所,占740所本科院校的28%。[1]在此背景下,许多基础相对薄弱的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而开办“短平快”的外语专业成为这些院校优先选择之一。由于师资数量和水平的制约,以及教育界对外语学科的模糊定位,导致外语院系在某些高校逐渐沦为工具性的语言技能培训机构,人文教育缺位严重,从根本上影响着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因此饱受外语教育界的诟病。

目前,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的主要表现有:

首先,人文知识严重不足。大学生人文知识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较为普遍的问题,外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这不仅表现在学生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历史、哲学等知识知之甚少,而且对于与专业相关的外国文学、历史文化、经典著作等也了解不多,甚至有专业学生对外国文学的著名篇章和段落都没有读过,这不能不说是外语专业教育的“遗憾”。

其次,价值判断“畸形”、功利主义严重。社会的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倾向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外语学习,“实用主义学习观”在学生中很有市场。在英语学习中,不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仅仅是为

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专业学生的学习或者是为了通过专业四级、八级考试或者是为了获得口译证书,多数时间埋头做题或进行技能训练,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无暇顾及。学习中把实用和利益放在首位的功利主义学习观,直接导致了学生畸形的价值判断,制约了人文素质的提高。

再次,人文思想的弱化导致人文精神的“衰退”。正是由于缺乏人文知识的熏陶和人文理论、方法的系统训练,造成了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理性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严重不足,也导致了大学生“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逐渐衰退。而这种衰退可以从大学生的自私、偏执、依赖、抱怨、冲动等性格特点和气质上体现出来。

(二)外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

1.外语专业模糊学科定位的制约。新中国的外语教育自建国初期至今走过了半个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外语学科的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199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外国语言文学成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而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也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但在外语专业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

收稿日期:2014-09-20

作者简介:孙学章(1981-),男,山东寿光人,硕士,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处讲师。

山东工会论坛

Shandong Trade Unions ’Tribune

第20卷第5期2014年10月

Vol.20No.5

Oct.2014

137

高校只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人文学科的课程学习,专业教育沦为了技能培训班和职业训练班。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清外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从而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在思想深度、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发展不足”[2]。

2.传统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的制约。分析我国各普通高校外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就可以发现,外语专业的培养仍然以外语技能的训练为主,包括口语、语法、翻译、阅读、写作等技巧的训练。尽管不少高校也开设了人文课程的选修课,但人文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学生建构人文知识结构的需要,而且这些人文科学类课程的选修很少有硬性的规定。反观国外大学,他们对人文课程的设置和修读相当重视,并有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学习的成效。如哈佛大学1978年公布的《公共基础课方案》就规定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国外语言文化、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5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麻省理工学院规定每个本科学生必须完成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8门课程,每门9个学分,共计72分[3]。

3.人文功底深厚的师资队伍缺乏的制约。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教育中,教师人文素质的功底对于学生素质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文功底深厚和人文精神丰富的教师,可以以轻松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学生带入人文知识的殿堂,享受人文知识的“洗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理想、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而从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高校外语教师,其本身的人文功底相对欠缺,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相对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4]。

4.社会环境的制约。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导致了科学主义的盛行,自然地削弱了人文主义的地位。同时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也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转向经济利益和实惠。因此,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在学生中颇为流行,实用和实惠成为不少学生的选择标准。在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外语专业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单纯进行语法、口语、翻译、写作的训练,强调“工具性”,淡化人文课程的学习,其结果只能带来人文素质的低下、道德标准的滑坡、价值观念的畸形。

5.人文素质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的制约。随着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逐渐推行,学生跨院系选修

课程以获得学分的机制让学生在修习人文课程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使得学生大学时期构建起人文知识的架构体系、养成丰富的人文精神成为可能,但学生课程选择标准的不科学、功利化,以及许多学校缺乏操作性强的监督考核机制,造成了课程选择和人文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尴尬。许多学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并没有站在人文素质养成教育的高度科学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选修不同学科门类的哪些课程,因此学生在选修课程时以兴趣为标准、以实用为标准,学分修满了,但人文教育的目的没有实现。同时,由于大规模扩招,高等本科教育“宽出”的标准进一步降低,即使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也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因此,积极制定人文素质教育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显得十分重要。

三、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对策

(一)厘清学科特征,明确学科定位。我国高等院校的外语专业是要培养具有扎实语言技能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外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各外语院系先是普遍采取了语言技能课程和其它专业课程(如新闻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相结合的模式,此后逐渐开设了旅游外语、法律外语、金融外语、商务外语、科技外语等相关本科专业,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5]。

正如王守仁所说,外语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文学和文化[6]。因此,加强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也是外语学科本质的内在要求。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也给外语专业的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摒弃外语教育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以实用知识为辅,再加以人文知识为“甜品”的培养模式,转变外语专业学生培养的理念,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改革教学体制,完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需要有丰富且体现人文内涵的课程体系支撑。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体现外语的专业特点和其人文学科属性为原则,在巩固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人文思维和方法的训练,逐步养成人文精神。

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影响下,我国高校逐渐认识到现行教育的弊端和缺憾,部分高校开始

138

了招生、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尝试。有的高校在招生录取上按大类招生,先进行两年的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的培养,三年级时学生根据兴趣自愿选择专业,进行专业化的科学训练。这些尝试和改革主要以人文学科较为深厚的部属院校为主,普通本科院校和地方院校少有涉及。为了培育创新性拔尖人才,部属重点大学和少数具有鲜明特色的普通院校纷纷设立了类型不同、特色鲜明的创新性人才实验班,实施精英式教学,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这些改革体现了科学教育理念下人文教育的回归和对“人学”教育的价值认同。但人文教育是涉及到教育思想、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甚至是社会力量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才能形成合力。

丰富人文类课程,增加学生的课程选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我国高校院系设置的特点和人文教育的学科跨度都决定了人文素质的养成不可能在一个院系或学科内实现,因此,学生跨专业选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国外院校的通识教育可以看出,确定人文教育涉及的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规定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应修学分数,实现在相关院系选课的自由,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良性机制。如哈佛大学规定,本科学生所选的32门课程中必须包含16门专业课、8门选修课、8门核心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包括文学艺术类2门、历史2门、社会分析2门、科学1门、外国文化1门[7]。目前,我国高校的外语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程相差不大,都侧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在技能方面各个院校的师资水平相差不大,但专业拓展课程却由于师资水平的不同差距较为悬殊,甚至于某些核心拓展课由于师资的限制而无法开设,因此,也就无法在讲授人文知识的同时无法将语言技能的训练融入进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学生价值观念。教育过程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其一是教师,其二是学生。教师是学生人格完善和思想升华的引领者。教师以自身的形象、深厚的人文内涵、严谨的治学精神、丰富的人文情怀、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价值判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外语专业教师应在及时了解语言发展变化特点、巩固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扩大自身知识视野,及时补充人文知识,培育国际眼光,用科学的方法和人文训练提升自己,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

学生“实用主义学习观”的形成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全社会没有形成重视人文科学的氛围,没有形成人文素养的精神家园。高校是产生思想、传播思想、孕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的转变可以在高校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得以实现。这种引导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文知识和道德传统的内化、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肯定。

(四)兼顾各方,加强人文教育的考核评价。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培育人、教“做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才能保证人文教育的质量。对于人文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是无法用一张试卷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精细安排。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开课的数量和质量,再到学生学习的状态和考核等都要有相应标准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高质量的实现。

人文素质的教育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人文教育具有民族性[8]。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外国的人文知识,了解其历史文化特征,培养思辨能力和人文精神,更需要用中国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浸润自己,实现中西方人文知识的结合,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融合,以促进人文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与老牌本科展开竞争[EB/OL].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6377408.html,/gaokao/2008-10-06/1007168408.sht-ml.2008.

[2]江晓红.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范式的反思[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11,(3).

[3]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1995,(4).

[4]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5]于兰.关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思考[J].渤海

大学学报,2010,(3).

[6]王守仁.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J].外语

与外语教学,2001,(2).

[7]转引自周震.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

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04,(3).

[8]李维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高等教育

研究,2000,(3).

(责任编辑:马银华)

13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