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蟹的做法

河蟹的做法

河蟹的做法
河蟹的做法

河蟹的做法

好多年纪大的人回忆,说他们小的时候河里面到处可以见到螃蟹,有时候在稻田里面也能看到。不仅如此,在稻田里运气好的时候,还能见到乌龟,也就是鳖。但是现在不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和多年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环境变得很差,有的地方人都不能生存了。

说到河蟹,我们现代人平时也能看到和吃到,看到的机会比较多而已,一般我们可以在电视节目或者大型的水产市场又或者在超市里面能见到,由于现在河蟹的稀少,所以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下面就来说说河蟹的做法。

大家平常吃到的比较多的是香辣蟹和麻辣河蟹,下面依次来介绍下:

香辣小河蟹

做法:

1.先把小河蟹刷洗干净,然后用旺油炸约一分钟到金黄色为止;

2.把蟹稍微炖一下(约三分钟),等到入味的时候,放入姜和葱,以及秘制香料。

吃法:带上塑料手套,先用手掰掉蟹腿,用钳子夹碎了吃;然后掰开蟹壳,去掉脐,吃蟹黄(熟透的时候为红色)或者蟹膏即可。

味道:吃的时候主要是吃蟹黄或者蟹膏,非常嫩,带点淡淡

的麻辣味,咸鲜味道,香喷喷的非常吸引人。不过,吃的时候其实不见得是非得吃到什么很足的味道,更重要的是能吃出一种生活的乐趣。

营养价值:秋季正当吃蟹的时候。香辣小河蟹蛋白质丰富,低脂肪,营养丰富,特别适合年轻人的口味。没有不适合的人群,除了个别对此菜过敏的。

麻辣河蟹

做法:

1.先把河蟹清洗干净,去掉蟹脐,脱水,然后把蟹掰开;

2.将蟹过油放在一边待用,然后在锅内放入葱、姜、干辣椒,一边炒一边炸;

3.将蟹放入锅内,边炒至酥香,放入味精、盐,加入水磨年糕、清笋,滴上香油,即可出锅,出锅后注意整理一下做好的菜肴,把蟹盖盖到蟹身上,使端出来的蟹形状非常完整。

吃法:可以直接夹着吃,最好能就着一些酒吃。

味道:这道菜制作得非常讲究,让人看不出来是切开的河蟹;吃起来非常香美,余味无穷。

营养价值:蟹黄(母蟹)或者蟹膏(公蟹)蛋白质非常丰富,含脂肪较少。

当然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能够吃到的河蟹的做法肯定不止以上介绍的两种,上面的两种做法只是在平时比较受人们的欢迎而已。更多的时候我们吃到河蟹都是在饭店,也基本都是请客吃饭或者摆酒席的时候。所以有了上面的做法,我们以后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到市场买下,回来自己动手做。

螃蟹策划方案

兴化螃蟹营销策划方案 2013年7月7日

一、产品分析 (1) 1.文化历史悠久 (1) 2.养殖环境优越 (1) 3.复合高效养殖 (2) 4.优质安全高质量 (2) 二、市场分析及发展目标 (4) 1、市场分析 (4) 2、发展目标 (4) 三、市场营销方案、分析 (8) 1、多种方式促销 (8) 2、合理的价格模式 (10) (一)初期价格优势 (10) (二)等级价格模式 (11) 3、加快物流中转,实施分销 (11) 四、产品规模、介绍 (13) 1、产品规模 (13) 2、产品介绍 (16)

一、产品分析 1.文化历史悠久 我国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历史。而阳澄湖大闸蟹久负盛名,附有“蟹中之王”的盛名,蟹原产于江苏苏州市阳澄湖莲花岛。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个大体肥,一般三只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达500克,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十肢矫健,蟹肉丰满,营养丰富。自古以来,阳澄湖大闸蟹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2.养殖环境优越 兴化市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腹部,境内河湖纵横,生态良好,物产丰饶,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市、水产大市、河蟹大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兴化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农村”目标,把河蟹生产作为全市农业经济工作重点,强力推进河蟹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养殖、全程化管理,使河蟹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兴化市渔业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007年全市河蟹产量3.5万吨、产值14.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8、1/10。今年6月,中国

高温期河蟹池塘管理要点

高温期河蟹池塘管理要点 本文针对近期连续高温,池塘应如何管理提供些建议,希望能给各位养殖朋友一些帮助。 1、保证池塘深水位 前些日子,利洋水产技术员在跑塘时,通过检测,大多池塘底部温度达33-35℃,表层更是高达36-38℃。本地区许多养殖朋友的池塘平均水位只有60-80公分,水位浅、水体透明度高,阳光直射池底,水体温度迅速上升,持续高温导致河蟹夜晚大量上草、爬边。 因此,高温期管理首要工作是让池塘降温,防止水温过高。建议:无草池塘水位加至1.2米以上,有草的池塘水位加至1米以上,较深水位可以有效降低底部温度,避免因底部的温度过高,影响河蟹正常摄食和生长活动。加水后及时使用利洋“碧水安”解毒稳水,减少水变,有条件的池塘可以每周冲水2-3次维持水深,降低水温。 2、减少冰鲜鱼及高蛋白饲料投喂 水温高,冰鱼在底部容易变质、腐烂、发臭后滋生病菌,加重池塘耗氧,败坏水质和底质,此外高温天河蟹吃料慢且少,一般在晚上降水温后才开始活动摄食,这也增加冰鱼在水中的腐坏时间。建议:减少冰鱼的投喂比例,以饲料为主,粗粮为辅;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喂食,早晚各投喂一次,时间在上午7点之前和晚上6点以后;观察食台吃食情况,避免饵料或饲料的浪费。 3、多增氧 大多数养殖朋友认为河蟹不上草、不爬坡的池塘就不缺氧,其实不然,高温期物质转化快,微生物繁殖快,池塘残饵、粪便发酵,底泥耗氧物质多,这些都会加剧耗氧,此外高温氧气溶解度降低,饱和度升高,夜晚降温时溶氧饱和度急剧降低,加上水草和藻类的呼吸作用,许多池塘到后半夜缺氧尤为明显。建议:高温期延长增氧机增氧时间,夜晚10点打开增氧设备直到次日太阳出来为止;家中常备“氧速保”等增氧药物预防缺氧,减少变天或风向转变时出现缺氧“泛塘”的概率;夜晚底热、河蟹出现爬坡现象的池塘可连续两天使用“底加氧”增氧解毒,降底热,促进河蟹摄食。 溶氧充足的池塘,河蟹产量高,饵料利用率高,发病死伤少,增氧还可以促进河蟹吃食,减少高温爬坡上草。 4、水草管理 进入高温后许多池塘的各种水草活力开始变差,出现挂脏、长刚毛藻等现象。伊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

河蟹颤抖病的防控方法

颤抖病属病毒性疾病,又称抖抖病、环腿病或痉挛病。 ◇病因小核糖核酸病毒,除蟹种携带病毒以外,与养蟹环境生态条件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养殖池塘老化、水质底质恶化、水草缺乏、营养不均衡等易诱发此病,放养密度过大、规格不齐蟹种来源不一等也是发生此病的因素。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河蟹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蟹病。 ◇症状 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甚至停食,蜕皮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随着病程发展,步足爪尖变枯黄,易脱落;螯足下垂无力,连续颤抖、抽搐和痉挛,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称为“颤抖病”或“抖抖病”,有时可见病蟹步足颤抖环起不能伸展,或撑开爪尖着地;若将步足拉直,松手后又立即缩回,故又称此病为“环腿病”或“弯爪病”、“抖抖病”或“痉挛病”;解剖蟹体,肝胰脏呈褐色或灰白色,严重时肝脏糜烂、坏死、体内积水,肌肉萎缩,鳃溃疡缺损,有的鳃丝发黑或灰色,三角膜肿胀,胃肠无食,病程从症状出现到濒死仅2~3日。主要危害体重100克以上的二龄蟹,当年一龄蟹发病率较低。温度在28~33℃下流行最快,10月后水温降到20℃以下,该病渐为少见。 ◇预防与治疗 ◇1.选择健壮的蟹种进行养殖,提高蟹种的免疫力,不从疫区引入蟹种,并对蟹种进行消毒。定期内服活性蒜宝 (1%)、保肝促长灵(0.5%)、金多维(1%)混合拌料投喂,

每天1~2次,连喂3~5天。 ◇2.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为河蟹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养殖至中后期,水质、底质严重恶化,每7~10天定期使用六控底健康、灵活100(或粉剂活菌王)改底调水或者用黑金神1包+藻健康1包+健草养螺宝1桶混合浸泡后泼洒可用8~10亩,改善水质和池底。 ◇3.在保护好现有优质水草的同时,清除聚草、轮生杂草等低植水草,因地制宜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并用健草养螺宝防止水草老化、腐烂。 ◇4.发现死蟹及时处理,并用得立康(1包用3亩)全池泼洒,连用2次,预防感染。 ◇5.同时将本草大康(1%)、绿康露(1%)、保肝促长灵 (0.5%)、活力素(0.5%)、活性蒜宝(0.5%)、金多维(1%) 混合拌料投喂,每天1~2次,连喂3~5天。

常见的螃蟹有哪几种 螃蟹有哪些种类

常见的螃蟹有哪几种螃蟹有哪些种类自古以来蟹即是非常美味之食物,蟹的种类很多,中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如梭子蟹,青蟹,蛙蟹,关公蟹等,大部分蟹类可以食用。那么常见的螃蟹有哪几种?螃蟹的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螃蟹有哪些? 阳澄湖大闸蟹 此蟹产于江苏苏州地区阳澄湖,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名产。阳澄湖湖水大闸蟹,个大体肥,一般三只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达500克,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十肢矫健,蟹肉丰满,营养丰富。 天津紫蟹 这是中华绒蟹的一种,它体小,仅有一颗大衣纽扣大小。揭开蟹盖,蟹黄呈猪肝紫色,煮熟后变成橘红色,味极鲜美。紫蟹都产在寒风凛冽的冬季,因此,常常用于什锦火锅。 红蟹 红蟹也称+字蟹,头胸甲宽约为长的1.6倍,表面光滑。额具6齿,中央4齿大小相近,外侧齿窄而尖锐。前侧缘具6齿,笫-齿平钝,前缘中部内凹,末齿小于其它各齿,但较尖锐而突出。螯脚相当粗壮,左右对称。掌节背面具4棘。长节内侧缘具3锐棘。头胸甲红棕色,具黄色条纹,而中部前方则有-黄色+字交叉纹。螯脚红色并布有黄色斑纹,ニ指前端为深啡色。 茅山螃蟹

茅山螃蟹体重每只达半斤,黄多使它爬行时腹贴地,不象它处蟹肉钳,螯支撑悬空。 面包蟹 面包蟹也称为镘头蟹、逍遥镘头蟹等,头胸甲背部甚隆,表面具5条纵列的疣状突起,侧面具软毛。额窄,前缘凹陷,分2齿。眼窝小。前侧缘具颗粒状齿。后侧缘具3齿。后缘中部具1圆钝齿,两侧各具4枚三角形锐齿。螯脚形状不对称,右边的指节较为粗壮,螯脚收缩时则紧贴前额。 红花蟹 红花蟹学名锈斑蟳,俗称花纹石蟹、花蟹、火烧公、十字蟹、万里蟹。红花蟹不仅花纹花,底色都是淡淡的小粉红,因为脑门上边的花纹图案像背着十字架,又得名十字蟹。 青蟹 青蟹学名锯缘青蟹,青蟹甲壳呈椭圆形,体扁平、无毛,头胸部发达,双螯强有カ,后足,形如棹,故有据棹子之称。 无为螃蟹 无为螃蟹背甲壳呈青灰色,有光泽,腹为白色,金爪丛生黄毛,色泽光亮,脐部圆润,向外凸。肢体连接牢固呈弯曲形状,活动敏捷,四处乱爬,活力强劲。无为螃蟹风味鲜甜似长江野生蟹,具有以上特点者属无为螃蟹之极品。 浙江南湖蟹 此蟹产于浙江省的杭、嘉、湖水网地带,素以个体肥大,肉质鲜

河蟹池塘水体浑浊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河蟹池塘水体浑浊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彭张华 蟹塘出现水浑的现象,而且有的长时间解决不了,用了很多的药物也不见效。根据日常工作经验,蟹塘水体浑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蟹在池塘的一角大量活动所致。建议养殖户要购买当地优质扣蟹,且一次放足。 2、池水过浅的塘浑浊度高。水位深的塘浑浊稍好过水浅的塘,原因是水浅的塘蟹活动空间较小,且水浅水温易上升造成河蟹提前觅食活动量增加导致,建议养殖户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注水。 3、前期水质过瘦,尤其是导致青苔滋生的塘,水体浑浊较为严重,而且较难治理。前期水肥的塘,没有青苔,水质清新、草长势好,不见水浑现象。 4、营养不足,导致蟹非正常活动,觅食活动频繁所致。日常仔细观察蟹吃食情况,及时增加投喂量或增加投喂次数,多投喂些高蛋白饲料。

5、水体浑浊有假浑现象。由于地质以及降雨,会使水看起来有些浑浊,用白瓷碗打出水来发现并不是很混,泼洒“派尼酸碘”,再配合“底卫士”底改就可解决。 6、下雨导致水浑浊。下雨后泥浆水流入,河蟹会出现应激反应,活动量增强导致水浑,等天晴后,观察两天,若未能恢复,泼洒“藻能源”+“益水源”,再配合“底卫士”底改就可解决。 7、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因为最近气温一直较低,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也会导致水体发白、显浑,第一天泼洒“派尼复合碘”,第三天泼洒“藻能源”+“金水露”,再配合“底卫士”底改效果更佳! 8、鳃上有纤毛虫寄生。整个养殖至今没有杀虫,也导致水体浑浊,纤毛虫以及轮虫、枝角类过多导致藻类不能有效繁殖,藻类不能繁殖直接影响对有机碎屑的微小粒子吸附利用,从而导致水浑,泼洒“净水灵”,配合“底卫士”底改就可解决,然后进点新水后,晴天上午泼洒“藻能源”+“滤饵丰长肽”,效果更好。 9、底质恶化导致蟹活动不正常。清塘时,要清除过多淤泥;

2015年福建省生物竞赛初赛卷汇总

2015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初赛试题 上卷(110分)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110分1.裸子植物松茎的细胞中,成熟后为死亡细胞的是:(单选1分) A.树脂道;B.木射线细胞;C.管胞;D.筛胞 2.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中,错误的是:(多选2分) A.有次生木质部、韧皮部;B.无维管射线产生; C.无周皮的形成;D.有维管形成层 3.根的中柱鞘是:(单选1分) A.在内皮层的外侧;B.远离内皮层; C.仍保留有分生能力;D.不具分生能力 4.植物的腋芽是:(单选1分) A不定芽;B.番薯根上长的芽;C定芽;D.叶片上产生的芽 5.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找一个具有中轴胎座的子房进行解剖,应选择:(单选1分)A.油菜花的子房;B.桃花的子房;C.菊花的子房;D.梨花的子房 6.蝶形花是蝶形花科具有标志性的特征,例如:(单选1分) A.紫荆花;B.合欢花;C.紫藤花;D.凤凰木花 7.下列有关植物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单选1分) A.植物的拉丁学名是由属名+种加词+命名人三部分构成的; B.植物的模式标本需要永久保存,所以不能是活的植物; C.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 D.在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并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 8.裸子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是:(单选1分) A.巴西;B.马来西亚;C.中国;D.哥伦比亚‘ 9.高等植物依其种类的多寡依次是:(单选1分) A.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0.以下哪一项并非松科植物的特征?(单选1分) A.裸子植物第一大科;B.种子由3个时代的产物组成; C.其“松果”实为坚果;D.每个珠鳞具有2枚倒生的胚珠 11.下面哪些特征不属于槟榔科?(多选2分) A.种子无胚乳;B.皆为两性花;C.花为三基数;D.没有落叶的种类12.下面有关菊科植物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多选2分) A.均为虫媒花;B.萼片特化为冠毛、刺毛,有利于果实远距离传播; C.中轴胎座;D.头状花序 13.淡水中的原生动物往往以哪种方式度过不良环境?(单选1分) A休眠卵;B.胞囊;C.芽球;D.孢子 14.下列哪些动物兼有胞内消化和胞外消化两种消化方式?(多选2分) A、多孔动物;B.刺胞动物;C扁形动物;D.线虫动物 15.蜘蛛的呼吸是通过以下哪种结构来进行的?(单选1分) A.气管;B.书鳃;C.鳃;D.书肺和气管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 河蟹是我国的优势水产品之一,在我国河蟹的天然资源非常丰富,几乎所有的通海口岸都有天然的蟹苗和蟹种出产。同时由于各水系气候条件和水质条件的不同,也使各地出产的河蟹从个体的大小、口味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也形成了多种河蟹的养殖方式。在这一集节目中,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河蟹的池塘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征 1、形态特征:河蟹的学名叫中华绒螯蟹,在民间俗称螃蟹、毛蟹等,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河蟹身体扁平宽阔,呈方形,分头胸部和腹部两个部分。背呈墨绿色,腹部白灰色,5对胸足于头胸部两恻,左右对称。 2. 生态习性:河蟹是一种生殖洄游性动物,一般两年达到性成熟,每年秋天开始生殖洄游,到河口地区浅海盐水中交配繁衍后代。进入蟹苗阶段后,便能离开海水环境,在淡水水域中生活。河蟹通常栖居在江河、湖泊等淡水水体中,尤其喜欢生活在水草茂盛,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的湖泊、草荡中。河蟹适宜在微碱性的淡水中生长,酸碱度为PH值7.5-8.5,对水中溶解氧要求在5毫克/升以上。幼蟹可以在15-20℃的水温中生存,适宜温度为19-25℃,当水温降至4℃

以下或超过36℃时,幼蟹容易死亡。成蟹的生存温度为5-30℃,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2—28℃左右。河蟹在冬季一般潜伏在洞穴中越冬,能耐零下8℃的低温,但如果环境水温突然改变达3℃以上时容易死亡。夏季水温超过38℃时河蟹不能正常活动,40℃以上时容易死亡。 从人工河蟹养殖生产来说,河蟹的生长期分为蟹苗、蟹种和成蟹三个阶段,在正常情况下,多数河蟹寿命只有2—3年,个别的最长能活四年。河蟹是甲壳类动物,一生是要经过很多次蜕皮或蜕壳,才逐渐长大的。蜕壳是河蟹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只有随着幼体的一次次蜕皮和幼蟹的蜕壳,才能使河蟹发生形态的改变和体形的增大。河蟹每蜕壳一次,体形便增大一次。河蟹一生中要蜕壳20多次,每年10月中旬左右成蟹完成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蜕壳。 3. 食性:河蟹属杂食性动物,它即可以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也可摄食水中的鲜嫩水草,随着河蟹的生长,它还可以摄食小鱼、小虾和螺类等,特别是成蟹阶段,一只河蟹在一夜间就可以捕食数只螺类。另外河蟹还有相当强的耐饥性,就是当饵料缺乏时,它也可以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摄食也不至于饿死。河蟹的摄食强度与水温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水温低至5℃时,河蟹基本不摄食,在10℃以下时,摄食强度下降,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河蟹摄食强度逐步增大,但当水温达到30℃以上时,也会使河蟹的摄食量下降。

河蟹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内容充实)

河蟹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作者:出处: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05年09月20日【关闭】 一、腐壳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步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腐烂,然后侵袭步足各节及背甲。胸部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 2.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0cm,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③在有发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20g/立方米兑水全池泼洒;④用漂白粉2g/立方米全池泼洒,并每千克饵料中加磺胺类药物0.1-0.2克,连喂3—5天;⑤用5%—1O%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3—5分钟,连续1周。 二、黑鳃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主要由水环境恶化诱发。病蟹鳃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 2.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Ocm,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③发病后用生石灰15—20g/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续1—2次;④病蟹放入吱喃唑酮2—3g/立方米浸洗3—4次。 三、烂肢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由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或同类致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摄食量减少基至拒食,活动迟缓,终致无法蜕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①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②放养前用呋喃唑酮2g/立方米浸泡数分钟;③发病后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0.5—1g/立方米全池泼洒;④用吱喃唑酮O.1—O.2g/立方米全池泼洒;⑤用生石灰1-。20g/立方米全池泼洒,连施2—3次。 四、水肿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是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匍匐在池边、拒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2.防治方法:①河蟹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惊扰,不使受伤;②发病后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0.5—1g/立方米全池泼洒;③用吱喃唑酮O.1-0.2g/立方米全池泼洒;④每千克蟹用0.1-O.2g土霉素或红霉素拌入饵料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 五、水霉病

中国最名贵的12种螃蟹

蟹哥哥为你盘点全国最为名贵的12种蟹 第一名: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天下闻名,鲜香口感天下第一。阳澄湖大闸蟹出产苏州的阳澄湖,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名水产。阳澄湖大闸蟹,个大膏厚,一般一只有三到四两,大的有五两以上的,一斤以上的就罕见了。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是阳澄湖大闸蟹的四大特征,用来鉴别十分有效。阳澄湖大闸蟹八爪强健,蟹肉鲜嫩,营养丰富。从古至来,无数食客可是拜倒在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之下。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的诗句传唱至含今:“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天津紫蟹: 这也是中华绒蟹也就是大闸蟹的一种,它个头比较小,有的只有一颗大衣纽扣的面积。蟹盖下是特有的猪肝紫色蟹黄,蒸煮后会变成橙色,味道鲜美。奇异的是紫蟹产在严寒的冬季,因此,什锦火锅里比较常见。

莱州大蟹: 这种螃蟹是掖县的当地特产。山东莱州大蟹的背面有3个高高鼓起的地方,前侧边缘每边有9个锯齿,最后一齿特别长,形状像梭子,所以也被称作“三疣梭子蟹”。雌蟹最大的重达1斤半。母蟹的蟹黄,公蟹的蟹膏,大钳子里白白的蟹肉和蟹后腿上的蟹肉,吃起来最是可口。 南湖蟹:

这种螃蟹出产于浙江省的杭、嘉、湖水网地带,因为大只肉肥而出名。它们是湖蟹,以前是自然繁殖,汛期就有人捕捉到市场上卖。现在是大面积人工繁殖了,也很有市场。 炎亭江蟹: 这种螃蟹是浙江平阳县炎亭的当地水产,这里是江蟹,产量很大,质量也不错,一般个重半斤到6两,大的有半斤多,且肉多味美。 潮汕赤蟹: 这种螃蟹也叫潮汕膏蟹,俗称“花蟹”,学名是锯缘青蟹,是广东潮汕的当地海产。雌蟹有膏;但蟹膏一般;雄蟹只有蟹肉,因尔又叫“肉蟹”。专门养殖的膏蟹,才会有较多的蟹黄,并且腿粗肉满,一煮后,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不低。

池塘河蟹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

池塘河蟹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 一、池塘养殖 1、苗种选择 养殖的河蟹苗种主要来自三大水系,即长江水系、辽河水系及瓯江水系。不同水系的河蟹苗种,只有在各自水系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区域生长优势。养殖用的河蟹苗种必须纯正,以长江水系苗种为首选,其最大优点是生长速度快,成蟹个体明显大于其他水系的品种。 2、成蟹饲养 A、养蟹池条件与设施 a、养蟹池选择与改建: 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为好,土质以粘土最好,粘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厘米。独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处挖一集蟹槽,大小为2平方米,深为80厘米,塘埂坡比1:2- 3。 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钙塑板或铝板等作防逃设施,并以木、竹桩等作防逃设施的支撑物。养蟹区四周挖蟹沟,面积30亩以上的还要挖井字沟。池塘蟹沟宽3米,深 0.8米;稻田四周蟹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20%。 b、形状: 培育池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

池塘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为好。水深 1. 1 / 13 1._x0005_米。 c、水质: 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饲养环境质量要求是: 水温适宜为150℃-30℃,最佳22℃-25℃。 溶氧≥5毫克/升。pH值适宜为 7. 9.,最佳 7._x0005_- 8._x0005_。透明度适宜30-50厘米,最佳50厘米以上。硝酸氮(NH 3-N)≤ 0.1毫克/升。硫化氢(H 2S)不能检出。淤泥厚度<10厘米。 底泥总氮< 0.%。 B、放扣蟹种前的准备 a、清塘消毒: 秋冬排干池水,铲除表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晒塘冻土;放养前二

河蟹养殖技术总结

河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100-400只/kg)。V期溞状幼体经过5次蜕皮变成大眼幼体,这个过程中有90%变态为大眼幼体即可淡化出苗,一般是4-5天,此时成为幼蟹。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和稻田养殖。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8—1.5米左右,池中有浅滩(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有深水区。池塘不要太陡,坡比大一些,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较大的竹子内部掏空,然后多个绑在一起即成)。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还可起到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水花生

水花生,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 水葫芦

水葫芦(凤眼莲) 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

河蟹的营养需求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制作 河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它以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因此,从湖泊、水库到池塘、稻田都在大规模的推行河蟹养殖,河蟹养殖的迅速发展,要求配合饲料产业也要相应跟上。而我国目前关于河蟹配合饲料营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现将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制做一简述。 1河蟹的营养需求 根据试验、改进,比较适宜的营养需求见表1。 1.1蛋白质和氨基酸 河蟹从搔状幼体期至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5%~28%。以白鱼粉、饼粕类、面筋粉、虾糠粉、蛋黄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粗蛋白质为45%的河蟹溞状幼体期配合饲料,其产品细度为80~250目,分别投喂于Z1~Z5期幼体,其幼体摄食后拖的粪便率高,变态整齐、蜕皮时间短、成活率高。蟹苗出池后池底的残饵很少,用粗蛋白质为42%的配合饲料(开口料)喂养大眼幼体至V期幼蟹,经过约1个月的喂养,幼蟹生长快、活泼健康,其成活率约在50%,饲料系数在0.8左右。河蟹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8%~36%,在此条件下喂养出来的河蟹个体较大,病害少,而且绝大部分养殖户都可盈利。根据河蟹的生理特点,养成前期温度适宜,可喂36%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中期水温较高,河蟹生长相对缓慢,可喂28%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并结合投喂一些水草和杂粮;后期水温较适宜河蟹生长,此时河蟹大量摄食,为越冬贮备营养,可投喂33%的配合饲料,因此,秋末冬初捕捞的河蟹是蟹肥膏黄。这样的喂养模式也符合河蟹养殖的"两头精中间粗"的投饵原则。 河蟹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河蟹将饲料中获取的蛋白质消化成肽、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后才能最终转化到蟹体组织。河蟹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基本上和虾类相似,即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10种。河蟹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适合需要量还未见报道,在设计配方时主要参照虾类,河蟹对添加的游离氨基酸生长效果不显著。为了使配合饲料中氨基酸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河蟹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保证饲料原料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料原料时,尽可能使用多品种原料,如鱼粉、各种饼粕类、酵母、糠麸类等。但是在使用饼粕类时要注意:花生粕尽管在河蟹饲料中可较大量使用,但易产生黄曲霉素,要注意保管和质量;棉粕中含有棉酚、菜籽粕中含有芥子甙等有毒物质,而且味苦,对于河蟹的适口性较差,

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简述

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的简述 一、pH 值的作用和调节措施 池水是蟹池的生活环境,其酸碱度是蟹池水质主要指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河蟹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病情等。河蟹最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即 pH 值为 7.5-8.5, 在 pH 值 6-9 时,仍属于安全范围。如果 pH 值低于 6 或高于 9,就会对河蟹造成不良影响。河蟹在养殖过程中, pH 值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甚至会使化学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对河蟹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的溶氧状况,阻止河蟹呼吸。 1、pH 值的作用 养河蟹的实践证明河蟹在酸性( pH 值低于 5.5 )条件下,水体中河蟹对传染性蟹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不缺氧,也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在酸性环境中,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速度慢,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而且河蟹鳃会受到腐蚀使河蟹的血液酸性增强,降低载氧能力,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但河蟹会浮头,造成缺氧症,河蟹的活动减弱,新陈代谢急剧减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降低,不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同时,偏酸性水体会导致由原生动物引起的河蟹病大量发生,如纤毛虫病等。 pH 值在 5-6.5 之间,又极易导致甲藻大量繁殖,对河蟹的危害也较大。在低pH值下,Fe2+离子和H2S的浓度都 会增高,而这些成分的毒性又和低 pH 值有协同作用, pH 值越低,毒性越大。 在氮的循环中, pH 值也起着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 pH 值7.5-8.5 最适宜。高 pH 值会增大氨的毒性。 pH 值还会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河蟹的生长。 pH 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 pH 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河蟹养殖方法

河蟹养殖方法 一、选择好池塘: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 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二、放养前的准备:幼蟹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 清塘的方法多采用排干池水,曝晒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这样的效果很好。发 现有蛙或蛙卵要随时捞出,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放养的蟹苗以二龄幼蟹蟹种,180—200只/公斤为宜,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800—1000只左右。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水葫芦等, 一是能为幼蟹提供饲料,二是可为幼蟹提供栖息隐蔽场所,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三、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河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水草和底栖生物外, 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由于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我们主要投喂杂鱼虾及饼粕、土豆、小麦 等饲料。投喂时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选择3—5个分 布均匀的投饲点,既便于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又有利于清除残饵。投喂时间为适应河 蟹昼伏夜出的习性,可选在傍晚前后,一天一次或两次,根据情况适度掌握。河蟹对水质条 件的要求比鱼类要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利于河蟹的生长 发育,且肉味鲜美。池塘养蟹其池水PH值应为7—9,最适为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 毫克/升以上,若低于5毫克/升,会影响生长发育,若在2毫克/升以下,便会引起河蟹的死亡。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一般采用经常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使池水经常保持在清、爽、活 的状态,透明度要在40厘米以上。 四、敌害与病害的防治 河蟹的敌害主要有水老鼠、青蛙、鸟类等,其中以水老鼠危害最大。河蟹夜间在池坡 边活动,特别是刚脱壳的软壳蟹,往往几天行动缓慢,最易受袭击。防治的办法可采用药饵 毒杀及人工捕捉等。 河蟹常见的疾病有几种,在蟹苗和幼蟹阶段,有聚缩虫和单缩虫附生,严重时,影响幼体 的正常活动和摄食。在幼蟹和成蟹阶段,有蟹奴虫和红丝虫寄生。前者寄生在腹部,蟹脐内 有白色点状虫体,严重时,肉味恶臭,不可食用。后者寄生在体内,肉眼可见。另外还有溶壳病,即蟹壳上有洞;黑斑病,蟹体上有黑点。 河蟹一旦得病治是很难的,所以要无病先防,以预防为主,在河蟹放养前,要彻底清塘,进行消毒,杀死病菌。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水,泼洒生石灰,这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慎投饵

河蟹池塘精养方案

河蟹 标准化池塘高密度商品精料集约化精养殖 (方案)

河蟹池塘高密精养殖方案 一、蟹池建池地址选择: 1、要求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水源周围无污染水源的污染源;注、排水方便;不易发生洪涝灾害。 2、泥土底质较硬、土质为稍偏碱性的粘土、沙质土或亚沙质土质。 二、蟹池建池方法与时间: 1、选择在背风向阳处将池塘建造成依南北方向的狭长方形、长宽比宜采用5:2或4:1的比例,每池建池面积控制在30亩/池~50亩/池之间【一龄蟹种(扣蟹)培育池建池面积控制在3~5亩/池】,蟹池池堤、池埂高度2m,堤埂面宽2.0m~2.5m,池堤坡比宜采用1:1.5~2的坡比,满足平均水深1.0m~1.5m。 2、蟹池建池时间为当年10月~次年2月底前,可采用挖掘机从两边挖取距池堤底边边坡外侧2.0m~2.5m之外的池土填筑池堤,挖掘深度70~80厘米;池塘堤、埂堆土分层碾压、压实。 三、蟹池清塘、消毒: 1、建好的蟹池随后蓄水,保持水深15~20厘米之间,每亩池塘水面用生石灰60kg~75kg或10kg~15kg漂白粉化浆、化水后全池泼洒清塘消毒,杀灭池塘水体中有害病源微生物和野杂鱼。 2、每亩用“龙虾恨”2ml(1支)兑水70kg~80kg用喷雾器对池塘水体喷洒,杀灭躲藏在池塘泥土中的龙虾。 3、每亩用硫酸铜5~10kg兑水全池泼洒以防池水生长青苔(相对于有青苔生长的池塘)。 四、蟹池移植、栽种水草: 1、池塘水体完成清塘与消毒10~15天待药性消失后,在当年11月~次年2月底之间按行、株距1.5m×1.5m移植和栽种沉水性水草,每亩池塘用种草量约

35kg~50kg(黄丝草、轮叶黑藻、金鱼藻、尹乐藻),在次年4月上旬往池中拌土撒播2~3斤经过加温催芽的苦草种籽,水草移植栽种后基本保持20~30厘米的水位,不要过深;以保证浅水位池水温度在日光照射下能正常升温,使栽种的水草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促使栽种的水草尽快成活、生长根系、发芽、分蘖,为以后河蟹下池给河蟹提供食用青料及生长、躲藏、蜕壳的环境,同时池中水草大量生长起来后可调节池水水质、改善池水底部泥底质,水草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体溶氧含量。 2、每亩水体施用腐熟鸡、牛粪300~400kg,磷肥30~50kg,用以培肥池水水质和培育红虫、水蚯蚓等,促使和保持水体“肥、活、嫩、爽”,为蟹种下池后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同时有利于水草加快生长,为随后立体配套养殖的增值鱼种及饵料鱼种提供优良生长环境; 3、各种沉水性水草的旺发生长期: a、尹乐藻旺发生长期为4月~6月和9月~11月; b、黄丝草旺发生长期为4月~11月; c、轮叶黑藻旺发生长期为2月~12月; d、金鱼藻旺发生长期为5月~12月; e、苦草4月上旬播种,用种量2~3斤/亩,旺发生长期为5月~10月; 五、蟹池移种和投放螺蛳: 待池塘水体药性消失后,每亩池塘水体中投放螺蛳500~600kg,用来调节与改善、改良池塘底部泥质及池水水质,并利用螺蛳自身和自身的繁殖仔螺的方式为河蟹提供鲜活的适口饵料,改良商品河蟹的品质。 六、蟹池河蟹防逃设施: 1、离池堤顶部30cm处用幅宽1.0m的聚乙烯窗纱网布顶端与下端穿塑料尼龙纲绳,顶端缝合30cm~35cm宽的长条硬质塑料薄膜,沿池四周用毛竹桩支撑防逃网布将蟹池围合起来,固定用的毛竹支撑桩间距1.5m,毛竹桩插入地下50cm~60厘米(竹桩一定要插在靠池堤的网布外面且稍向池内倾斜约15~20度角度),

河蟹怎么养不会死河蟹管理的方法

河蟹怎么养不会死河蟹管理的方法 一、防自然死亡。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两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变为“绿蟹”,性腺成熟,步入生命的最后时期。凡是“脚痒”的河蟹,因性腺成熟,体内渗 透压升高,已经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这种蟹必然要逃逸去 寻找新的环境,最终大部分会自然死亡。对这些河蟹应及时抓捕出售,避免因自然死亡而失去经济价值。 二、防消化不良死亡。“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的变化也随之加大,河蟹的食欲会发生变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死亡。这就是 平时所说的“胀死”。防治办法:改良水质,定期用石灰水消毒;食 物中定时加抗菌素和生长素;不喂或少喂植物性饵料,适当增加动物 性饵料,特别是蚯蚓、田螺等高蛋白质饵料;投食要做到定时、定量。水温下降时要相应减少投饵量。 三、防“感冒”死亡。白天黑夜温度变化大,水温差别也大,河蟹很不适应,容易“感冒”,并引发呼吸困难而死亡。预防办法: 注意调节水位,防止水温剧变;注入新水时温差不可大于3℃;水面 要多长些水葫芦、水花生等覆盖植物,但覆盖面积不能大于水面的 1/2;天气变化时要加深水位。 注意调节蟹池水质 池塘养蟹,水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河蟹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同时也影响成蟹的个体规格、饱满程度、背甲的颜色,以 致影响经济效益。秋季是河蟹的生长旺季,蟹池水质容易变坏,尤 应注意调节好水质。 若想调好水质,首先要知道水质的好坏,一般黄褐色、淡褐色、淡油绿色的水质较好;暗绿色、蓝绿色的水,水质趋于变浓变老,有 变坏危险;而若呈红棕色、茶褐色、黑色,则水开始变坏;水若混浊,

有气泡冒出,水带苦而腥,有黑褐色、铁锈色、铜绿色浮膜等,说 明水质很差。 平时管理中,要注重水质的调节,主要方法有: 一、加注新水。首先调节好水位,夏季水深保持在1~1.5米, 秋季则应保持在1.3~1.5米。其次要定期换水,夏初,每10~15 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6~9月份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 至1/2。换水时要注意水质新鲜。 二、栽植水草。水草既是河蟹的附着物,又是其栖息、蜕壳的隐蔽场所;还有吸附水中的肥料及遮挡阳光等作用。栽植的水草主要有 水花生、苦草等。栽植面积可占池水面积的30%。 三、开增氧机。可安装增氧机调节水质。用增氧机要坚持“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时次日清晨开机,阴雨连绵或 水肥蟹多,半夜开机;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 四、适时施肥。适时施用一些化肥(尿素、过磷酸钙),可较好地调节水质。注意不要施有机肥。 五、其他方式。(一)每10~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这样既可调 节水质,又可增加池水钙质,利于河蟹蜕壳。(二)水中蓝藻过多, 水质不好,全池泼洒硫酸铜,杀灭蓝藻。(三)每立方米水体用石膏 粉20~30克全池泼洒,连用3次,每次间隔3~4天,杀灭池中青 泥苔,调好水质。(四)施用光合细菌,使其形成优势种群,借其分 解有机废物,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很好地调节水质。 若出现水质太浓或变坏的情况,应采取急救措施,首先换水1/4 至1/3,连续两遍后,用生石灰混合河泥成浆泼洒;待水变色后,适 当搅动池底,施用一些化肥调节水质。 一、加强防逃设施。秋季的大风大雨会刺激河蟹外逃,故雨季之前要加高加固塘埂,检查防逃设施,并备好防汛物资。另外,蟹池 边不能有高秆作物,防逃墙四周最好做成圆弧形。 二、科学投饵。在秋季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如豆饼、小麦、 南瓜等),以利于河蟹聚积体能。秋季正值河蟹育肥时节,应适当增

伊乐藻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初步

伊乐藻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初步 孔亚兵指导老师:常福辰 南京师范大学2000级生物技术专业,南京210097 [摘要]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解剖观察和分析。属典型的 沉水植物,根顶端原始细胞具有分层特征,属封闭型。营养体中通气组织发达;营养器官中的维管 组织具较明显的退化现象;茎中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叶片薄,仅具两层细胞。 [关键词]伊乐藻,营养器官,通气组织 0 引言 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属水鳖科伊乐藻属一年生沉水草本,为雌雄异株植物。伊乐藻原产于美洲,后移植到欧洲、日本等地,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中科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从日本引进,主要用于草食性鱼类的常规养殖,因其速生高产和营养丰富及渔业适口性好而广受欢迎[1]。 伊乐藻含营养丰富。伊乐藻鲜草干物质占8.2%,其中粗蛋白为2.1%、粗脂肪占0.199%、无氮浸出物占2.53%、粗灰分占1.52%、粗纤维占1.9%。其茎叶和根须中富含V E、V C和V B12等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钙的含量尤为突出[2],用伊乐藻投喂河蟹,适口性好,河蟹生长快。近几年来,该草广泛应用于河蟹养殖、种草养鱼。由于伊乐藻适应性强、生长快、富集能力强,也是净化污水的理想植物,在用于大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伊乐藻极耐低温,在水温达4℃以上即可生长。一年四季均可在水中形成茂密的水下森林。该草生殖方式为无性繁殖,草茎着地即生根,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很高的营养繁殖能力。由于伊乐藻适应性强、生长快、富集能力强,也是净化污水的理想植物,在用于大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伊乐藻作为一种入侵的外来植物,除了受自身生物学特性和地域生态因素影响外,在引入我国以后,由于环境阻力的缺乏或较弱,其发生发展的速度可能是本土杂草所无法相比的,因此具有造成严重的危害的可能性。因此在其可能对我国部分地区产生大范围侵扰和造成严重危害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它的侵入途径、分布特点和适生环境、定居与扩散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等进行研究,为生物入侵的深入研究和外来种的有效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以避免形成类似水葫芦等的外来植物与本土植物竞争养分、水分、阳光等的局面,从而影响本土植物的生长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同时随着本土植物区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造成原有动物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所以在伊乐藻的引入丰富了中国植物区系成分和植物群落类型的同时,要避免其对我国的本土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有关伊乐藻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对其外部形态、生长习性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而对于其内部形态结构及其营养体发育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构上的一般性描述[4.5.6]。本文在对伊乐藻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育的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其相应功能加以研究,并试图从植物学的角度,对植物在水生环境中营养器官适应性结构的特点和共性加以分析,本实验拟应用植物解剖学的方法对伊乐藻的内部构造及其营养器官的发育进行研究,以图对伊乐藻的生长与合理利用,及其对其它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与合理利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伊乐藻材料采自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小池塘中,并种植于光照培养箱中,加以观察。分批取样,材料经70%FAA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8-14μm,铁矾-苏木精和PAS法染色,中性树胶封片,Olympus荧光显微镜观察及OlympusC-5050数码相机摄影。 2观察结果

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简述教学教材

河蟹池塘几种指标的简述 一、pH值的作用和调节措施 池水是蟹池的生活环境,其酸碱度是蟹池水质主要指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河蟹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病情等。河蟹最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即pH值为7.5-8.5,在pH值6-9时,仍属于安全范围。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就会对河蟹造成不良影响。河蟹在养殖过程中,pH值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甚至会使化学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对河蟹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的溶氧状况,阻止河蟹呼吸。 1、pH值的作用 养河蟹的实践证明河蟹在酸性(pH值低于5.5)条件下,水体中河蟹对传染性蟹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不缺氧,也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在酸性环境中,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速度慢,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而且河蟹鳃会受到腐蚀使河蟹的血液酸性增强,降低载氧能力,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但河蟹会浮头,造成缺氧症,河蟹的活动减弱,新陈代谢急剧减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降低,不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同时,偏酸性水体会导致由原生动物引起的河蟹病大量发生,如纤毛虫病等。pH值在5-6.5之间,又极易导致甲藻大量繁殖,对河蟹的危害也较大。在低pH值下,Fe2+离子和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分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同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 在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着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5-8.5最适宜。高pH值会增大氨的毒性。pH值还会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河蟹的生长。 pH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pH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池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这都会降低肥效。 2、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 决定pH值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水中游离CO2和CO32-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CO2和CO32-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CO2的增减而变动,CO2的增减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pH值的日变化规律是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步上升至下午17: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变化范围为0.6-1.5,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CO2,从而引起水体CO2变化,CO2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掌握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pH值可以用来作水质判断的标准,如果看到一个养河蟹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CO2偏高和溶解氧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如果pH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池中腐殖质不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