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材料一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哪些历史事件?

(2)这三个历史事件的完成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表明我国建立了什么制度?

【答案】(1)图一: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二: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三: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图一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二是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三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采取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据所学可知,这三个历史事件的完成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这一变化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

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2.融入情境,解决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节选《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敌人”、“各方”具体指谁?

(2)材料二中揭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词句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战的极大“利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敌人:美国;各方:中国;朝鲜等。

(2)保和平,卫祖国,保家乡。

(3)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打击了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可知反映了抗美援朝。结合课本所学,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出兵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我国内政,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敌人”是指美国;“各方”具体又指朝鲜、中国两国。

(2)依据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是抗美援朝的是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词句是“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3)依据材料一、二内容可知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结合课本所学,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打击了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等。

3.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他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响

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盛大的群众游行……

(1)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今天”指哪一天?材料中事件发生在什么地点?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2)材料中奏响的歌曲《》是什么?“28响”象征着什么?

(3)为什么“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答案】(1)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义勇军进行曲》“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艰苦斗争的28年。

(3)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来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今天”指1949年10月1日;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发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艰苦斗争的28年。

(3)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来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中国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材料二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的方法,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材料一中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2)依据材料二解释公私合营的具体做法。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1)逐年增长。因为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2)公私合营采取的是定息制度,即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

给股息,年息为5%。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分析材料一的“《1953—1957年中国粮食产量表》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粮食产量是逐年增长的。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7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2)依据材料二的“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可知公私合营的具体做法是:采取的是定息制度,即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依据材料二的“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可知公私合营的的好处是: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实行A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中“A”指的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通过哪一法律文件被确定下来?该制度的确立有什么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分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自治区。

(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3)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方面的援助。

(4)西部大开发战略。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问,我国设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想基本政治制度。第二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3)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第二问,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方面的援助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的发展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6.如图,结合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发放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最早开放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和。

(2)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答案】(1)深圳海南

(2)1980年起,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起,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和开放了上海浦东新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最早开放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和海南。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1980年起,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起,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和开放了上海浦东新区。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故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素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材料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2)材料二中“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什么?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含哪些?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成果”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至少回答2方面)

(4)全党全国人民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1)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成果;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4)志存高远锻炼意志增长知识、为人民造福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课本知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3)根据材料二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可知,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成果;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志存高远,锤炼意志,增长知识,为人民造福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史实。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人民空军武器装备的变化历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

(3)综上所述,关于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举出一个有国际影

响力的中国品牌。

【答案】(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从仿制到注重自主研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即从购买到仿制再到研制)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鼓励科技创新;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3)增加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大专利和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创造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的平台。宇通;华为;海尔;格力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片信息“我国仿制的喷气式飞机”和“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斗机”反映了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是:从仿制外国到自主研发;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制造水平不在断提升,我国开始执行研制新型飞机。

(2)依据材料二的“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増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广业意争力大幅提升。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増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増强;企业的创新力、竞争力不断提升;1986年制定的“863”计划注重发展高科技;中国采取措施保护专利,调动发明创造积极性。这些都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要想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加教育,鼓励发明创新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有华为、海尔等。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变化图。

(1)根据材料,指出发展最快的行业。

(2)小历同学认为:“该行业发展最快的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重工业。

(2)观点:不赞同。

理由:因为1953—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发展最快;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中图示可知农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从17.6%上升到

43.5%,说明发展最快的行业是重工业。

(2)观点:依据所学可知重工业的发展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原因,因此题干中观点不赞同。理由: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重工业发展最快;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材料二:1978﹣﹣1992年广东与全国经济增长对比示意图

材料三: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实施范围119.77平方公里,洒盖郑州片区、开封片区、洛阳片区,其发展目标是: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将河南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交通物流通达、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引领内陆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1)依据材料一,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广东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用示意图表示出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

【答案】(1)毗邻香港、澳门、台湾;有出海谋生的传统;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1978﹣1992年广东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全国发展水平。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原因有:这四个经济界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海外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据材料二“1978—1992年广东与全国经济增长对比示意图”可知,1978-1992年广东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如在广东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吸收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3)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后逐步开放内地。现在对外开放区已经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