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论文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论文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论文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论文

糖尿病的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通过形成社区综合干预网,实行糖尿病的三级管理,通过综合的干预措施,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海珠区龙凤街社区居民中600例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建立社区综合干预网,健康宣传教育,进行综合干预,评估干预前后知晓率、控制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对照。结果干预后知晓率、控制率,高于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干预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的费用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的社区综合干预,是社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较好方法,也是一种低成本、

高效益的方法。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慢性病管理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在2005~2011年期间,对海珠区龙凤街社区居民中600例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建立社区综合干预网,健康宣传教育,600例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干预,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评估干预前后知晓率、治疗达标率和控制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照。在社区诊断中,血糖耐量异常、血糖偏高、按糖尿病诊断标准已确诊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导读: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1】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

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 按照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 2、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

2018-2019-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护理-范文模板 (4页)

2018-2019-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护理-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健康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60例。甲组从医疗机构出院后单纯给予出院指导并定期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复查,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管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疾病控制情况、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以及出院时、出院6个月患者血压和血糖情况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乙组患者,疾病控制总有效率93.33%优于甲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血压、血 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乙组血压、血糖均明显改善,而甲组血压、血糖明显改善甚至恶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乙组血糖、血压均明显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乙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护理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遵医行为,保持良好心态,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管理;高血压;糖尿病;老年;健康护理方法 高血压、糖尿病均为常见多发慢性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其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提高跟遵医行为和健康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社区管理可通过实施一系列健康护理,达到上述效果[1]。本研究分析了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健康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X年1月~201X年12月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60例。乙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 (68.34±3.88)岁。甲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 (68.13±3.8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张新红张亚蕊(福海县人民 医院 836400)【摘要】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 之一,一旦发生难以治愈,是造成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 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加深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积极预防和正确护理,是预 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摘要目的探讨糖病尿足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 溃疡、坏死而致截肢率的有效性。 方法在内科系统组织开展糖尿病患者联谊会,进行健康教育,发 放《糖尿病知识手册》。 教会他们合理控制饮食、适度锻炼、正确应用胰岛素治疗及早进 行足部护理等等。 结果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满意。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9) 05-0228-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侵犯全身 各个系统的器官及组织。 目前,全球已有 1.5 亿以上糖尿病病人,我国糖尿病病人已超过 9 千万人,患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 2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 足。 1 / 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非创伤性下肢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 所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程度、有效预防及护理,是控制因糖尿病足溃疡、坏死而致截肢的最有效方法。 一、发生机制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继发肢体血管闭塞性缺血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导致下肢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的功能异常和关节畸形有关。 二、致病相关因素(1)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造成全身及局部防御机能减退,极易发生感染。 (2)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二重真菌感染。 (3)摩擦、挤压等都可能引起局部皮肤损伤,造成感染。 (4)足癣、甲癣、跖疣、鸡眼、胼胝等足部疾患引起感染。 三、不良后果足部细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 这些感染很多都开始于轻微的表皮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提供了细菌感染的有利环境,而感染一旦发生,常经久不愈,当感染难以控制时,不得不采取截肢手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严重后果。 四、现将预防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 年 1 月~2010 年 1 2 月,共收住糖尿病患者 660 例,并发糖尿病足的165 例(均为入院时带入)。 根据 Foster 等提出的简单易记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 1 级为正常的足; 2 级为高危的足; 3 级为溃疡的足; 4 级为合

社区糖尿病管理

第一部分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主要为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慢性高血糖可导致人体多器官组织损害(包括眼、肾、神经、周围血管及心脑血管等),引起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 第一章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 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生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应进行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二级预防 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 对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包括并发症筛查及代谢控制。定期随访追踪。 三、三级预防 延缓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减少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二章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与干预 一、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 年龄≥40岁。 超重及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腰围:男≥90cm,女≥80cm。 注:参照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推荐的中国人腰围和诊断标准。卫生部2003年4月颁发《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试行)》建议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中有糖尿病患者)。 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TFG)者。 血脂异常者。 有高血压(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有分娩巨大儿(≥4kg)者。 二、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与干预措施 1、通过社区宣传和相关危险因素评价等活动,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识别自身危险因素的能力。 2、针对肥胖、缺乏体力活动、不合理膳食等危险因素,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群体干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 3、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家庭探访等途径,对高危个体惊醒危险评估,并给予个体化的生活行为指导。 4、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糖尿病高危人群信息库,进行定期检测和管理。 三、社区普通人群中能减少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干预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 2、提倡健康饮食 3、防治或减轻超重/肥胖 建议:(1)成年人每周至少5天,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慢跑,跳舞,户外运动或做较重的家务)。这些运动可以一次进行10分钟,一天运动几次来达到每日所需的运动量。同时,可考虑每天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进行锻炼。(2)所有成年人和5岁以上的儿童,都应该鼓励进食低脂肪、适量粮食、充足水果和蔬菜的饮食。 第二部分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 第一章糖尿病患者的筛查 一、筛查渠道 1、机会性筛查社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糖发现或诊断糖尿病。 2、高危人群筛查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糖监测、筛查。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一、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基本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 –尽量将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显著减少外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降低发生糖尿病足病的危险血糖监测频率:* –1型糖尿病患者:≥3-4次/天 –使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1-4次/天 –血糖控制良好患者:1天-2天/周 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4.4-6.1mmol/L –非空腹血糖:4.4- 8.0mmol/L 血糖监测时间点 ?早餐前,早餐后2小时 ?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 ?晚餐前,晚餐后2小时 ?睡前 ?必要时监测凌晨3点钟血糖 ?感冒等急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不稳定时监测随机血糖 二、足部护理要点: 足部清洁注意事项* ?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洗脚,水温不可太冷或太热,先用手肘测温,不要用热水泡脚。 ?洗脚时不要用毛刷擦脚,以防皮肤破损。 ?洗净后要轻轻擦干双脚,包括脚趾缝也要擦干,不要过分用力,以防擦伤干燥的皮肤。

?看不到的部位用镜子帮助进行检查,或者请家人帮助。 ?如果皮肤干燥,清洗后应涂上润肤膏。 鞋子的选择* ?穿着合适的鞋子可以有效保护双脚。 ?最好在下午购买鞋子,此时脚部比早上略大,尺码的选择更为合适,如果左右脚的尺码不同,应以较大的尺码为准。 ?尽量选择柔软、厚底、系鞋带的鞋子,不要选择尖头鞋,防止脚趾受压。 ?高跟鞋会增加脚底受到的压力。 ?无论何时都不要穿凉鞋或拖鞋外出。 ?禁止赤脚走路,即使是在室内。 ?新鞋每次的穿着时间不宜过久,应慢慢延长穿着的时间。 ?每次穿鞋前都需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如硬币、钉子或砂石等。 ?鞋子如有破损,应修补后再穿着。 袜子的选择 ?穿着一双合适的袜子不但能保护双脚,还具有吸汗和避免摩擦的作用。 ?应选择柔软的棉质袜,天气寒冷时可穿着柔软的羊毛袜。 ?不宜穿着过紧的弹性过强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不可穿着有破损的袜子,因破口如套住脚趾,会影响血液循环,破损的袜子应丢弃,否则修补的缝口会增加摩擦,损伤皮肤。 ?袜子应每天更换,保持清洁。 三、足部问题护理方法 ?修剪趾甲: –要用指甲钳将趾甲小心修剪平整,不要剪得太短,不能短过脚趾尖。 –如果视力欠佳,应请家人帮助。 –如果发生趾甲陷进肉里,应请足病医生或护士处理。 ?鸡眼与胼胝: –不可自行处理鸡眼或胼胝,应请足病医生或护士处理。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 为统一全区糖尿病人的管理工作,规范开展糖尿病查、治、管、转、报等环节的工作,畅通运行糖尿病人管理流程,更好的服务我区糖尿病人群,特制订本规范。 一、目的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保障,以糖尿病防治结合专科门诊为纽带,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在我区全面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促进早诊早治,对现症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目标 (一)近期目标 搭建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工作平台,组建工作队伍,提高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的理论水平和技能,规范社区糖尿病防治措施,顺利开展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二)中期目标 1、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2、通过多种途径发现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及有效管理,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加强康复工作,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三)远期目标 建立起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经济有效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减轻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我区全人群的健康水平。 三、工作流程 按照“查、治、管、转、报”的工作流程,建立起病人发现、登记报告、基调建档、规则治疗、分类管理、双向转诊的长效管理机制。本机制的前提是多渠道的发现糖尿病人,核心是加强专科门诊建设、实施规则治疗,将糖尿病人逐步归口到专科门诊治管,关键是建立起畅通、有效的双

向转诊工作制度。 (一)病人发现 1、发现渠道 个例发现渠道,也是日常发现渠道,主要有: (1)机会性筛查(诊疗发现)镇、村医生在平常临床诊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糖,在就诊者发现或诊断糖尿病患者,是日常发现患者的主要渠道。一旦发现空腹血糖≥5.6mmol/L,应建议其进行OGTT检测。 (2)家庭访视通过村医生为主的上门服务等机会收集其他医疗机构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集中发现渠道主要有: (1)建档发现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基线调查等途径发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2)高危人群筛查根据高危人群界定条件和特点,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是早发现的主要手段,常用方法有空腹血糖检查和OGTT 检测。 (3)体检发现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体检或其他形式的体检发现糖尿病患者。 (4)主动检测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促使高危人群甚至一般人群主动检测血糖来检出患者。 2、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年版):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或 (3)OGTT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3、糖调节受损诊断 (1)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静脉血糖≥5.6mmol/L~<7.0mmol/L (2)糖耐量减低(IGT):OGTT中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 4、高危人群界定 符合下列一项条件者即为高危人群: (1)曾经有轻度血糖升高者(即空腹血糖受损者和糖耐量减低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患糖尿病) (3)肥胖和超重者(体重指数≥24kg/m2) (4)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经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妇女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发病的三大因素是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糖尿病足的危害是比较大的,由于糖尿病足并不是单一的病变,而是全身性疾病,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糖尿病足的工作,那么糖尿病足怎么预防,下面就请济南糖尿病医院的专家们相许的给我们解释一下吧。 一、选合脚舒适鞋袜 糖尿病患者穿鞋袜宜合脚舒适,不宜过松过紧。由于重力作用,下肢静脉回流较之躯干上肢阻力大,若鞋袜过松可致局部静脉瓣负荷量增加,影响静脉回流量及速度; 但鞋袜过紧则压迫血管,致使血流阻力加大,对动静脉血流均不利,既不利于血供也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糖尿病患者需准备鞋尖宽大、尺码大小合适、透气性好、不挤脚的鞋。穿新鞋的第一天要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袜子选择纯羊毛或棉制品较好,袜口要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这些同样是有效糖尿病足怎么预防的方法。 以上是糖尿病足怎么预防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加强做好预防糖尿病足的工作,从而远离疾病,享受美好的人生。 二、足部取暖适温是关键 防寒保暖是最常见糖尿病足怎么预防的有效方法。临近冬天,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脚麻、脚凉。因此,很多人选择电热毯、热水袋等方法取暖。然而由于糖尿病患者足部保护性反射减弱,对热感反应迟钝,一些人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把脚烫伤了。糖尿病患者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以37℃为宜。不要用刺激性药水泡脚,如果是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以避免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泡脚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才可结束;洗完脚后用吸水毛巾轻揉并彻底擦干,保持足部温暖干爽,可对足部进行按摩,但动作要轻柔,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病十分有效。 三、饮食调理 合理分配膳食,严格控制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黏度醍各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不良因素 四、生活调理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樊丽萍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樊丽萍 发表时间:2013-08-20T14:37:56.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樊丽萍 [导读] 预防足外伤:减少受压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预防足溃疡发生的根本措施。 樊丽萍(浙江省义乌市中医院 3220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260-02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的发生是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在现代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1)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易发生动脉硬化、狭窄等病变而导致局部缺血,循环差,特别是足趾,当供血动脉发生阻塞便形成足部坏疽 (2)未稍神经病变:下肢末梢神经病变可使足部出现感觉迟钝,对冷、热、痛、振动的感觉下降而不能及时发现足的破溃 (3)感染:感染是引发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出现特异变化,如皮脂腺缺乏、皮肤干燥无汗使皮肤抵抗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感染。一旦发生感染,易迅速向四周扩散,重者会引起趾骨骨炎或骨髓炎。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患病数现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严重威胁着糖尿病人的健康。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足预防和护理就更为重要。 1 预防措施 1.1 严格控制血糖:想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足,必须严格控制血糖。有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截肢的最主要诱因,血糖控制不良者比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截肢率高出2倍。另外,血糖控制不良会严重影响伤口愈合,血糖升高时,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受损,转移因子不能相应地增加以促进伤口愈合。因此,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值及时调整用药量和药物种类,同时给予糖尿病饮食,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1.2 预防足外伤:减少受压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预防足溃疡发生的根本措施。由于糖尿病足病人末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尚不能彻底预防,因此,在整个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教育和指导患者主动对足部进行护理。并告诉患者足部即使有微小损伤也要及时处理,尽量避免足部损伤。 1.3 减轻对足的压力:减轻体重对足部的负荷是促进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对于不能整天卧床的患者,使用一种称为全接触型的石膏鞋,它被认为是治疗神经性溃疡的金标准,它能更均匀地分散足和腿部的压力并起到保护溃疡面的作用。但这种模型不适用于治疗缺血性梗死型溃疡。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加之要面对截肢的危险和经济压力,使患者具有恐惧、绝望等心理,因此,做好心理疏导很重要。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其身心所需,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关心、安慰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疼痛严重时可应用镇痛剂,指导患者保持情绪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配合治疗。 2.2 运动生活方式的干预: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肥胖和超重与糖尿病的发病呈平行关系,随着体重指数(BM)的增加,进展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因此,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户外运动锻炼,加强户外的有氧运动,加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管理,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3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尚不能彻底预防,因此,在糖尿病足的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与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足部损伤,从而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2.4 健康教育:应该使糖尿病患者增加对糖尿病足发病和防治及其危害程度的了解,可采用讲座、谈话、发放小册子、看图片,利用典型实例教育患者。同时针对糖尿病足溃疡发病的危险人群,建立教育规划,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增加足部防护意识,并指导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 2.5 感染及并发症的处理:对已发生感染的患者,除常规消毒清除坏死组织外,局部使用胰岛素可以加速局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分解,加快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胰岛素在早期可以改善白细胞的功能,特别是化学趋附性、吞噬及细胞内杀伤作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神经和血管病变的结果。糖尿病患者不但糖代谢出现异常,而且白细胞功能和细胞免疫也受到损伤。由于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存在,微小的创伤就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并且容易扩散,造成糖尿病足的难治性。糖尿病足预防关键的控制血糖,加强足部护及健康教育,增加防护意识,对防止糖尿病足发生、发展,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评价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该中心2014年1—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患者采取强化管理和一般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两年后的血糖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评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并发症 2型糖尿病是社区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有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9 240万,其患病率高达9.7%[1]。社区门诊在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用药指导、随访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对患者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2014年1—12月通过社区强化管理和一般管理的比较,对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中心就诊的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2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58~82岁,平均(73.6±5.7)岁;病程6~17年,平均(9.4±3.2)年。 1.2 纳入标准 年龄>18岁;该社区居民;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无冠心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牙周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1.3 排除标准 非2型糖尿病者;合并有严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无法沟通、不能配合的患者。 1.4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患者的血糖监测、定期

糖尿病健康管理范文

糖尿病健康管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并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征。久病可发生眼、肾、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及神经、皮肤等组织的并发症。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2、糖尿病病因 3、糖尿病的危害 目前我国已是糖尿病发病第一大国,它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共同构成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 4、营养与糖尿病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由内分泌和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使机体能量代谢;尤其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失去调控。 1).能量: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肥胖者多有内分泌代谢紊乱,体内辅酶Q10减少,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肪、肌肉以及肝细胞内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下降,游离脂肪酸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可能是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关系的基础。一般随着体重的下降,葡萄糖耐量可以得到改善,并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 2).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主要代谢标志是高血糖,并可引起全身性的代谢紊乱。持续性摄入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则对胰岛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造成损害。胰腺因过度刺激而出现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出现糖尿病。 3).脂肪:膳食脂肪的消化、吸收及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密切相关。膳食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主要在骨骼肌内被利用,它与葡萄糖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作用。高脂膳食时,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进行氧化供能的作用则增强,从而使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即在某种血浆胰岛素水平下,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而且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情况下,可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增高。 高脂膳食时,膳食脂肪的氧化分解消耗大量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如 α-磷酸甘油),阻断了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膳食脂肪的分解、体脂的合成也需要一定量的胰岛素。、这都使胰腺的负担加重,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4).蛋白质:日前还无确切的证据表明膳食蛋白质含摄与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但蛋白质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蛋白质的代谢也必然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样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5).矿物质和维生素:膳食补充三价铬对糖尿病有积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这一观点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胰岛素的辅助因子,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耐量。 5糖尿病的营养疗法 糖尿病营养疗法的主要原则是:每日摄入的总能量要有效控制,且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要有一定合适的比例(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g,折合主食约为250~400g,食品多样化,注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受限制,且体内物质代谢相对旺盛,较易发生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调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并发症。因此,供给足够的维生素也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之一,比较重要的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部分B族维生素等。同时在保证矿物质基本供给量的基础上,还可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等元素的供给。但应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并要合理应用食品交换、食谱设计等方法。合理地控制饮食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尤其是轻型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单纯采用营养治疗即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通过营养治疗还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以及胰岛素治疗带来的负担。饮食分配及餐次安排:根据血糖、尿糖升高时间、用药时间和病情是否稳定等情况,并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餐能量按25%、40%、35%的比例分配。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在3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加餐量应从正餐的总量中扣除,做到加餐不加量。在总能量范围内,适当增加餐次有利于改善糖耐量并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浅谈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论文

单位代码:007 分类号: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专业:护理学 姓名: 学号:1047234002 指导教师: 职称: 毕业时间:2014年6月

浅谈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足的防治的临床经验,探讨提高糖尿病足治疗效果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4月46例糖尿病足的临床资料,对46例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采取了将已溶的坏死组织锐性剥离去除,锐性剥痂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涂包扎,促进痂皮自溶,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结果:46例糖尿病足44例痊愈,1例出院时创面结痂干燥,1人行局部足趾切除。结论:早期干预、对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正确的足部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达到了增进健康、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的好处。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糖;防治;护理

目录 绪论 (3) 1临床资料 (4) 2.护理方法 (4) 2.1心理护理 (4) 2.2皮肤护理 (4) 2.3局部溃疡护理 (5) 2.4适当锻炼 (5) 2.5健康宣教 (5) 2.5.1严格控制血糖 (5) 2.5.2饮食护理 (6) 2.5.3足外伤的预防 (6) 3.护理效果 (6) 4.讨论 (6) 4.1教育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自我保护的关键 (6) 4.2控制血糖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保证 (7) 4.3加强对足部皮肤的护理,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尤为重要 (7) 5.结论 (7) 参考文献 (8)

绪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和血管的病变,皮肤、组织极易受到外伤,而且由于供血不足,免疫力低下,伤口易感染,形成溃疡难以愈合,若治疗护理不当或不及时,最终导致坏疽或截肢。所以,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非常重要。

社区糖尿病患者现状分析

社区糖尿病患者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本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从而找出基层慢性病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就提高本社区糖尿病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进行了探讨。 标签:糖尿病;现状;分析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以持续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糖尿病末出现并发症以前,患者的器官功能无障碍,日常活动不受影响,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则会伴有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日常活动不受影响,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则会伴有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规范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笔者近两年在社区从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本辖区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进行分析,明确认识到,要真正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还有很多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1本辖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 1.1糖尿患者群性别与年龄分布特点,见表1。 1.2管理方式由一名全科医生负责管理275个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将糖尿病管理手册发给患者,患者每季度凭手册到社区进行免费测血糖,测血压,并将所测结果记录在册,医生视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医疗指导。每2年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做1次免费体检,内容包括血、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四项和肾功能,常规心电图。对未到社区复诊者进行电话回访。 1.3糖尿病患者现状275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的有165例,占糖尿病患者的60%,患有精神病1例;2年间已经死亡的糖尿病患者5例。在今年的体检中,应到270例,实际来检查的为138例,其中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92例,血糖在6.1~7.8mmol/L的为38例,血糖在7.9mmol/L以上的有8例,且这8例中有2例自行停止药物治疗。 2现状分析 2.1管理缺失研究表明大于20岁的中国居民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3~31%[2]。成都地区进行的中老年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调研发现,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5 3.4%,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漏诊中老年高血压人群72.9%的糖尿病前患者和5 4.4%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3]。本辖区登记的20岁以上常住人口为17331例,大致估算糖尿病患者有1600例左右,而本社区登记在册管理的仅为275例,管理率仅为17%。在我们对高血压人群的管理中,从未进行OGTT检查。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要高度警惕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护理是糖尿病患者们在生活中应积极掌握的。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及早的进行糖尿病足的护理很关键。下面就让济南糖尿病医院的专家给大家介绍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一: 鞋袜要透气性好,糖尿病足病人的鞋袜首选透气性好的,质地松软,大小合适。建议病人不要穿露出脚部皮肤的凉鞋或者拖鞋,因为皮肤裸露在外容易碰伤。也不要穿过紧的鞋或高跟鞋,以免给足部增加负担。建议使用专为糖尿病人而设计的减压的鞋子,穿鞋前要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不要压迫脚。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二: 注意保持皮肤润滑,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皮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病人每天要涂抹羊脂油类润滑剂滋润双脚,并轻柔而充分按摩皮肤。病人如果是汗脚,出汗过多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建议他们在洗脚时用医用酒精擦拭脚趾缝,还可以在洗脚水中加少量醋,因为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三: 坚持每天温水泡脚,糖尿病足患者每天要洗脚,用39℃~40℃温水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要注意的是,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皮肤。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彻底擦干,因为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都可能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 糖尿病足常见的护理措施四: 糖尿病足护理还应注意切忌赤脚走路,糖尿病患者切忌赤脚走路,即使在家中厨房或浴室也应穿上布拖鞋,因为他们往往脚上踩到硬物弄出伤口而不自知,等到脚发烂发臭都搞不

浅谈糖尿病足病的预防和护理

浅谈糖尿病足病的预防和护理 发表时间:2011-12-21T14:30:37.1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5期供稿作者:杨侠鲁侠 [导读]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 杨侠鲁侠(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永城 4766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244-01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即糖尿病发病的三部曲:溃疡、截肢、死亡,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1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足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取得了重大进展。 预防 (1)积极控制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 (2)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高血脂; (3)积极预防动脉硬化、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诱发因素; (4)改善肢端循环,适当运动,禁止吸烟,可服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药物; (5)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脚,清洁,通气良好,穿软底布鞋,棉织袜,禁止赤脚行走; (6)对鸡眼、胼胝、脚癣及时治疗,防止感染化脓; (7)注意保暖,洗脚水不宜超过患者体表温度,禁用热水袋、电毯、理疗、火炉取暖,以防烫伤; (8)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预防外伤; (9)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 护理 (1)皮肤处理。 ①注意观察下肢,尤其是足趾皮肤色泽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弹性等表现,如有搏动减弱,皮肤发冷,苍白或变紫,应及时采用皮肤保暖、按摩; ②每晚用温水洗脚,用吸水性强的毛巾轻柔并彻底擦干; ③用植物油充分摩擦,使皮肤柔软,清除鳞屑,防止干裂; ④修剪趾甲不要过短,以免损伤甲沟,引起感染。 (2)鸡眼及胼胝的护理。 ①穿合脚的鞋袜,避免脚受摩擦和挤压; ②处理鸡眼时应小心切去角化层,一直切到活组织层; ③治疗胼胝,每晚用温水泡脚20min,用纱布擦去表皮。 (3)下肢循环保障的护理。 ①禁止吸烟,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 ②保暖,寒冷使血管收缩,组织供血减少,所以病人穿保暖的袜子和衣服; ③坐位时不要一只腿压在另一只腿上以免压迫封闭下肢血管; ④睡眠或卧位时,若盖被很重,应在足旁放一枕头; ⑤有些外用药物刺激性太强,必须经医生同意方可足部涂用; ⑥禁止在足部放置热水袋或热垫以免烫伤。血液循环不良时即可损伤皮肤 (4)皮肤摩擦伤的护理 ①对任何很小的损伤都应十分重视。皮肤变红、生疮,疼痛、肿胀均应到医院就诊。皮肤的小裂口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形成溃疡和坏疽。 ②禁止用刺激性消毒药水如碘酒等。 (5)预防和治疗足部霉菌感染,每次洗脚或洗澡后,保持局部干燥,若已患足癣,可用克霉唑软膏,有继发感染的足癣患者应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脚,1~2次/d,擦干后外用消炎药膏及纱布包裹,必要时应口服抗生素。 (6)坏疽的局疗处理。对湿性坏疽要保持深部窦道引流通畅。且不宜过分冲洗,以免细菌沿肌腱、肌肉间隔蔓延扩大。对感性坏疽的处理,在常规消毒下切除坏死组织,局部选用654-2、金因肽、苯妥英钠等局部贴敷,促进肉芽生长。

社区卫生中心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

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目录 引言 0 第一章资料与方法 (1) 1.1 一般资料 (1) 第二章护理 (2) 2.1 健康教育 (2) 2.2 严格控制血糖 (2) 2.3 预防和控制感染 (2) 2.4 局部护理 (2) 2.5 心理护理 (2) 2.6 注意事项 (3) 2.7 运动指导运动 (3) 第三章讨论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VI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糖尿病足;

引言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为此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糖尿病患者除了经常查血糖外,还要定期检查血生化,检测心、脑、肾功能和检查眼底。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的原因。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其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跛行,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减低,足背脉搏微弱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早期采取积极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以及溃疡所致截肢。现就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预防与护理措施作一综述。 1 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 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联合作用所致。有报道,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60%~70%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周围血管性病变的亦占相当比例[1]。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可致患者足部的感觉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患者足部疼痛、麻木、蚁行感,皮肤出汗减少、干燥,甚至皲裂,很容易发生外伤和感染。当发生血管性疾病时,如微血管病变、大血管闭塞性疾病和动脉硬化性周围血管疾病,产生肢端血循环障碍。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氧气及营养物质缺乏,代谢障碍,导致纤维化、色素沉着、皮下脂肪坏死和皮肤萎缩,最后使表皮细胞坏死而形成溃疡[2]。近年发现,足部承受压力的改变及由此形成的胼胝也是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胼胝发生破损、出血或液化坏死时形成溃疡[1]。另外,糖尿病使白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降低,加之足部的解剖区域化间隔结构的存在,当糖尿病足部发生感染时,很容易扩散[3]。 2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2.1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现代对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不仅局限于药物的治疗。糖尿病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3]。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众多研究显示[4],患者教育在糖尿病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袁丽等[1]研究表明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足部的自护能力。Rtiber等研究发现,没有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其足部溃疡导致截肢的发生率是接受者的3倍[1]。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可通过开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