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普通班)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普通班)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普通班)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普通班)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普通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由图可知()

A.物体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t1~t2时间内保持静止

C.物体在t2~t3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t3时间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在长为50m的标准游泳池举行1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100 m

5.“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a、b两个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s,则从a至b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约为()

A.0.27m/s B.0.37m/s C.1.35m/s D.1.85m/s

6.汽车以72km/h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汽车的速度每秒增加5m/s D.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

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的速度达到15m/s,汽车的加速度是()A.1 m/s2B.3 m/s2C.5 m/s2D.15 m/s2

8.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后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落地的时间不同

B.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

C.落地时的速度不同

D.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9.舰载机在停泊的航母上展开飞行训练.若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200m/s,匀减速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00m/s2,则航母甲板上的跑道长度不小于()

A.50 m B.100 m C.150 m D.200 m

10.如图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质点做匀速运动

B.t1~t2时间内质点保持静止

C.质点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D.t1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共5小题,每小题6分只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两个得6分,共30分.)

11.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使,时快时慢,20min行使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A.900m/s是平均速度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D.54km/s瞬时速度

12.图是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的小实验,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正上方捏住一把直尺,甲同学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距离较小(约3cm),乙同学突然放开尺子,甲同学尽快用手指去夹住.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测的是甲同学的反应时间B.测的是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C.实验原理是h=gt2 D.实验原理是v t=gt

13.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28分,“神舟八号”上的对接环触到“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凌晨1时36分,两个航天器成功对接.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之后,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时28分是时间间隔B.1时36分是时刻

C.1时36分是时间间隔D.12天是时间间隔

14.下列有关如图所示速度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第3s末的速度是10m/s D.前3s的平均速度是5m/s

1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是8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4m/s,则此物体在这l s内通过的位移()

A.可能等于6 m B.可能小于2 m C.可能大于6 m D.可能等于2 m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16.(1)研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 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图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②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

图(c)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若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s.

②A、B、C、D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四个点,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m/s.纸带的加速度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24分

17.一个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取g=10m/s2,则: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落到地面的瞬间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18.如图所示,一艘快艇以2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

6m/s.求这艘快艇在8s末的速度和8s内经过的位移.

19.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30m/s,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s才停下来,则:

(1)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在本题中,如果驾驶员看到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0.5s,该汽车行驶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20.一辆汽车以10.0m/s的速度下坡,在下坡路上得到0.2m/s2的加速度,行驶到坡低端时速度增加到15.0m/s.求这辆尺寸经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及这段破路的长度.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普通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解答】解:A、大江东去是以地面为参考系得出的;

B、轻舟已过万重山是相对山来说的,故参考系是地面及地面上的高山;

C、夕阳西下是指太阳相对地面的位置变化;故以地面为参考系;

D、飞花两岸照船红是指花相对于船的运动,故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本题要求选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故选:D.

【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2.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解答】解:AB、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B选项都不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3.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由图可知()

A.物体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t1~t2时间内保持静止

C.物体在t2~t3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t3时间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在位移时间图中,由图可以知道,物体在0~t1时间内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做匀速运动;t1~t2时间内,物体的位置坐标不变,故物体保持静止;在t2~t3时间内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匀速返回.

【解答】解:A、在0~t1时间内,位移﹣时间图为直线,任意取两小段时间,计算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为匀速直线运动,故A选项错误;

B、在t1~t2时间内,物体的位置坐标不变,故物体保持静止,故B选项正确;

C、在t2~t3时间内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匀速返回,故C错误;

D、在0~t3时间内,物体先匀速前进,在静止不动,最后匀速后退,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匀速运动的图象是倾斜的直线,静止不动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匀变速运动的图线是曲线.

4.在长为50m的标准游泳池举行1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100 m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为等于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人最后回到了起点,故初末位置相同,故位移为0m;

而路程为经过的轨迹的长度,故路程为100m;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的概念,要注意明确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基础题目.

5.“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a、b两个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s,则从a至b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约为()

A.0.27m/s B.0.37m/s C.1.35m/s D.1.85m/s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纸带得到ab两点的距离,根据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纸带得到ab两点的位移为:x=2.70cm=0.027m

所以平均速度为: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6.汽车以72km/h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汽车的速度每秒增加5m/s D.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的时候,速度增加,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的时候,物体的速度减小.

【解答】解: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加速度为负值,说明与速度的方向相反,物体做的减速运动,速度每秒减小5m/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对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加速度是指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的时候,速度增加,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的时候,物体的速度减小.

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的速度达到15m/s,汽车的加速度是()A.1 m/s2B.3 m/s2C.5 m/s2D.15 m/s2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直接得到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物体的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15m/s,用的时间为5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a==m/s2=3m/s2,

故选:B

【点评】本题就是对加速度公式的直接考查,掌握住加速度的定义式,直接计算即可,比较简单.

8.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后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落地的时间不同

B.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

C.落地时的速度不同

D.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根据高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比较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比较落地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A、物体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根据h=得,高度相同,则落地的时间相同.故AB错误,D正确.

C、根据v2=2gh可知,下落相同高度,获得的速度相同,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9.舰载机在停泊的航母上展开飞行训练.若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200m/s,匀减速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00m/s2,则航母甲板上的跑道长度不小于()

A.50 m B.100 m C.150 m D.200 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已知初末速度和加速度,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航母甲板跑道的至少长度.

【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得:x=.

故选:D

【点评】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位移和时间,知其三必然知其二.

10.如图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质点做匀速运动

B.t1~t2时间内质点保持静止

C.质点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D.t1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中,平行时间轴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横轴的交点是速度方向改变的时刻.

【解答】解:A、0~t1时间内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t1~t2时间内平行时间轴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根据AB分析,直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整个过程速度均为正,表示运动方向没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v﹣t图象的物理意义,不能单凭感觉理解,然后根据速度的正负分析质点的运动方向,由“面积”求解质点的位移、斜率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共5小题,每小题6分只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两个得6分,共30分.)

11.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使,时快时慢,20min行使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A.900m/s是平均速度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D.54km/s瞬时速度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解答】解: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表示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表示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研究的是“一段”,瞬时速度研究的是“一点”.

12.图是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的小实验,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正上方捏住一把直尺,甲同学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距离较小(约3cm),乙同学突然放开尺子,甲同学尽快用手指去夹住.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测的是甲同学的反应时间B.测的是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C.实验原理是h=gt2D.实验原理是v t=gt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该实验是测量人的反应时间,一个同学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另一同学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读出直尺下落的高度,

由求出时间,即反应时间.

【解答】解:A、图中上方的手是释放直尺者的,下方的手是受测者的,所以测的是甲同学的反应时间,故A正确,B错误;

D、由知,受测者的反应时间只与下落的高度有关,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点评】考查了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的实验,注意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13.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28分,“神舟八号”上的对接环触到“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凌晨1时36分,两个航天器成功对接.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之后,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时28分是时间间隔B.1时36分是时刻

C.1时36分是时间间隔D.12天是时间间隔

【考点】时间与时刻.

【分析】时刻是某一瞬间,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依据区别就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28分,是“神舟八号”上的对接环触到“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的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1时36分是两个航天器成功对接的时刻.故B正确;

C、1时36分是两个航天器成功对接的时刻.故C错误;

D、组合体飞行12天之后,12天是时间间隔.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对时间和时刻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区别的能力.要注意生活中的时间与物理上的时间意义的不同.

14.下列有关如图所示速度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第3s末的速度是10m/s D.前3s的平均速度是5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图象可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由图象的斜率求出.

【解答】解:A、图象的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看出,v﹣t图象不过原点,故速度与时间不成正比.故B错误.

C、由图读出,第3s末的速度是10 m/s.故C正确.

D、前3s的平均速度是==7.5m/s,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关键抓住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能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1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是8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4m/s,则此物体在这l s内通过的位移()

A.可能等于6 m B.可能小于2 m C.可能大于6 m D.可能等于2 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这l s内通过的位移,注意1s后的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答】解: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

x=t=

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

x=t=

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注意1s后速度和初速度的方向问题.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16.(1)研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 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图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DCBA (用字母填写)

②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 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图(c)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若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②A、B、C、D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四个点,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0.70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0.10 m/s.纸带的加速度是0.20 m/s2(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实验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①先连接实验器材,测量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②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每隔0.02s打一次电,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共5个0.02s;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④根据公式△x=aT2列式求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1):①先连接实验器材,后穿纸带,再连接小车,最后打点并选择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故为DCBA;

②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每隔0.02s打一次电,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共5个0.02s,故T=0.1s;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v5=;

④根据公式△x=aT2,有:(S4+S5+S6)﹣(S1+S2+S3)=9aT2;

解得:a=;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②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mm,A、B两点间的距离s=1.70cm﹣1.00cm=0.70cm;

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由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

故v C==0.10m/s

根据△x=aT2可得:

物体的加速度a==0.20m/s2

故答案为:(1)①DCB A,②0.1,③,

④;

①0.02,②0.70,③0.10,④0.20.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会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并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24分

17.一个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取g=10m/s2,则: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落到地面的瞬间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1)根据h=求出落地的时间.

根据v=gt求出物体落到地面前得瞬时速度

【解答】解:(1)根据h=得:t=

根据v=gt,代入数据得:v=30m/s.

答:(1)经过3s落到地面.

落到地面的瞬间物体的速度是为30m/s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gt和位移时间公式

h=即可解决

18.如图所示,一艘快艇以2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

6m/s.求这艘快艇在8s末的速度和8s内经过的位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快艇的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快艇的位移.

【解答】解:(1)快艇在8s末的速度为:v=v0+at=6+2×8m/s=22m/s.

快艇在8s内的位移为:x=at2=6×8+×2×82m=112m.

答:(1)快艇在8s末的速度为22m/s;

快艇在8s内经过的位移为112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9.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30m/s,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s才停下来,则:

(1)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在本题中,如果驾驶员看到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0.5s,该汽车行驶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位移,从而判断是否有安全问题.

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抓住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之和判断汽车是否有安全问题.

【解答】解:(1)汽车速度减为零的位移为:

<80m.

知汽车不会有安全问题.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x2=v0t′=30×0.5m=15m,

因为:x1+x2=75m<80mm,汽车不会有安全问题.

答:(1)汽车不会有安全问题.

如果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0.5s,汽车不会有安全问题.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或推论进行求解.

20.一辆汽车以10.0m/s的速度下坡,在下坡路上得到0.2m/s2的加速度,行驶到坡低端时速度增加到15.0m/s.求这辆尺寸经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及这段破路的长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由始末状态速度和加速度求运动时间,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位移.

【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关系v=v0+at得车下坡所用时间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汽车下坡的位移

x==312.5m.答:车经过下坡路所用时间为25s,这段坡路的长度为312.5m.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2018年8月26日,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2打破亚运会记录夺冠。这是由于他在这100米中 A.平均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2.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 A.B. C.D. 3.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 D.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物体的初速度B.物体的加速度 C.物体的平均速度D.物体通过的路程 5.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6.航天员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其中有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及在失重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第一次在太空中展示如何用牛顿定律测质量;测量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测量的方法为:先把航天员固定在人体支架上,然后另一航天员将其向外拉到一定位置松手(图甲所示),最后支架会在弹簧恒定弹力的作用下拉回到初始位置(图乙所示).假设支架向外伸长的位移为S,弹簧对支架的作用力为恒力,大小为F,支架回到初始位置所用时间为t,则测量者的质量为: A. 2 Ft m S =B. 2 2 Ft m S = C. 2 4 Ft m S =D. 2 Ft m S = 7.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 t 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 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 t 8.某质点在0~3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姓名: 1.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1题。 2.试卷满分100分,请将选择题填入框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 1.一木块重30N,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A. 0J B. 150J C. 50J D. 200J 2.春季运动会上,李明同学在中学男子5kg级铅球项目中打破了我市的纪录,创造了的新纪录.若他破纪录的一掷,用的力是500N,则他对铅球做的功是() A. 750J B. 7400J C. 7500J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机械效率越高,则() A. 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B. 机械做的总功越少 C. 在做相同的总功时,机械做的额外功越多 - D. 在做相同的总功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4.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 B. 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 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竖直上抛的石子,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在上升过程中() A. 动能减小,势能减少 / B. 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 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 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6.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 丙大小相比() A. c甲最大

B. c乙最大 C. c丙最大 D. c甲=c乙=c丙 : 7.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3:2,加热后温度变化之比是3:4,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5,那么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A. 4:5 B. 1:5 C. 20:9 D. 16:45 8.已知水的比热C水=×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C煤油=×103焦/(千克?℃).质 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等,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 水多 B. 煤油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10.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提升同样重的物体,若提升的高度相同,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与η乙以及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甲与S乙间关系为() A.η甲>η乙,S甲>S乙 B.η甲<η乙,S甲<S乙 C.η甲=η乙,S甲=S乙 D.η甲>η乙,S甲<S乙 11.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的冲程数和做功的次数分别是() % 和10 和20 和10 和20 12.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A. 相互排斥 B. 相互吸引 C. 无相互作用 D. 无法判断 13.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 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 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C. 注意保养,保证转动部分良好的润滑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带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带答案) 临泉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测试卷命题:叶书旺审题:刘效武一、选择题:第1到第6题为单选题;第7到 10题为多选题,多选题少选或漏选得2分,选错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可以作为参考系 B.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 以看作质点 C.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间隔表示时间较长 D.若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则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 2.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 B.第 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时速度 C.第4秒内的位移大于头4秒内的位移 D.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 3. 下列几个图中物体A 受力个数为三个的有()A.① B.①②③ C. ①④ D.①③④ 4. 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 然后往中央一站,想实现推动衣橱的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 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 C.这有可能,因为A板对衣橱 的水平推力有可能大于衣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这有可能, 因为小明的重力可能大于衣橱的重力 5.一物体以初速度v0=20 m/s 沿光滑斜面匀减速向上滑动,当上滑距离x0=30 m时,速度减为10 m/s,物体恰滑到斜面顶部停下,则斜面长度为() A.4 0 m B.50 m C.32 m D.60 m 6.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 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B,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B.B球受到的风力F为mBgtanθC.杆对A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 D.A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BmA+mB 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 t=20 s时,乙追上了甲 C. 在t=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模块学习学段检测试卷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单选,9—12多选,全选对 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 作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东运动 3.如图所示,折线表示物体甲从A 地向B 地运动的x -t 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 地向A 地运动的x-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6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m/s 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m D.在t=8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4.一辆汽车运动的v-t 图象如图,则汽车在0~2s 内和2~ 3s 内相比( ) A .平均速度相等 B .位移大小相等 C .速度变化相同 D .加速度相同 5.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在前6 s 内的平均速 度为22 m/s,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 ) A.3 m/s 2 B.4 m/s 2 C.6 m/s 2 D.12 m/s 2 6.汽车以大小为20m /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 /s2,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 .3 : 4 B .3 : 5 C .4 : 3 D .2: 3 7.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 A. B. C. D. 8.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 =10s ,前进了15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1.5m/s B .3m/s C .4m/s D .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 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 B.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 C.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D.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 10.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 A.在t 2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阳明二中黄嘉文 一、试题情况 1、期中考物理试卷主要特点:第一,题型稳定,试卷适中,题型包括:单项选择(36分)、填空(25分)、作图(9分)、实验(14分)、计算题(16分),满分为100分。第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第三,重点突出,重视双基。 2、试卷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考查了的本阶段所学物理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性准确,学生不易产生歧意。总之,试卷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考察,是一份能使学生接受的试卷。 3、单项选择题中12题的图印错了,印在第二大题去了。 4、考试的内容共有4章,包括:十三章内能,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十六章电压电阻 二、学生答卷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学生试卷认真、仔细的批改,对各题认真的研究分析,对成绩客观公正的分析比较来看,整体还能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的。通过这次考试真实的检测了九年级学生这半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好的措施和存在的不足,这将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下阶段教学指明方向。 1、大部分学生答题时还能较好的按要求作答。 2、但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掌握不够。 3、大部分学生对电路的分析都感到较棘手,出错率较高。如第6、10、11、14题。 4:答题规范性不强,计算题板书不规范,数据无单位,不写公式或符号乱用,如第24、25题。 5、实验,探究题学生得分率低.如第22题,学生没有理解探究内容的内涵导致错误。 三、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1、立足《课程标准》,作好教学工作。 2、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要扎实。概念的意义、运用要清晰,教学举例要典型性、示范性。实验教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想象,思考实验设计的个环节意义,解决实验中一些技术问题。实验后,再进行有关的实验题讨论,巩固所得知识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3、教学中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过程性分析与表达描述,强调物理现象的准确分析理解,在指导学生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运用。 4、对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要加强方法运用的意义讲解,要将所学习运用过的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对比讲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教会运用。 5、教学中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数据、计算公式、步骤、单位书写的规范要求等不可放松。 6、教学的同时,较强对学生多方面指导。指导学生审题方法;纠正物理名词中错别字;强化计算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013年11月

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某航母跑道长200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m/s B .10m/s C .15m/s D .20m/s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A 、B 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都等于2 g B .0和 ()122 2m m g m + C . ()122 2m m g m +和0 D .0和 2 g 3.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 f λ B .v =λf C .f =vλ D .λ=vf 4.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24 m/s 7 B . 22 m/s 3 C .2 5m/s 8 D .22m/s 5.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6.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极限思想的是() A.“质点”的概念B.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瞬时速度”的概念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N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点是轻质细绳OA、OB和OC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点和C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 A.1个B.3个 C.5个D.7个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 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 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 B.细线对M 3mg 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 2 mg 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10.下列各组物理量中,不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重力 B.路程、弹力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2.一只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由于氢气球产生了举力,结果吊着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物体恰能沿MN方向(如图所示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OO′为竖直方向,则图中氢气球和物体P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 A.B.C.D. 3.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A.3:7B.2:3C.5:7D.1:1 4.小芳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到滑冰场滑冰.她站在滑冰场内的扶栏边上用力推一下扶栏,扶栏未动,她却远离扶栏而去.她离开扶栏后,并没有用力蹬冰面,仍能滑很远.这一过程不能说明的物理现象是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6.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7.如图所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最接近 1 N 的是 A.一块普通香皂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枚普通别针 D.一辆小汽车 8.汽车速度是36km/h,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 9.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B.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 C.轴承之间装滚珠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单项选择题10个,每个4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5个,每个4分,共20分; 计算题4个,16题8分(考查力电综合,电功了率);17题8分(考查电流表的改装与计算);18题12分(考查力做功及能量转化的关系);19题 12分(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2、试题特点: 试题涉及选修3-1电学部分的两章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基础知识掌握及基本技能应用,特别是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以及电学实验的考查,尽可能渗透新课程理念,强化科学规律的应用、强化思维过程训练、强化学科方法的培养。总之,本套试题比较平和,难度把握好,无偏难怪题,题量适中,能够考查到学生掌握的多个知识层次。 二、试卷分析 从阅卷分析看,高二学生对高中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不注意学科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技能应用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抽样学生各题平均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题号考查的知识点分值得分得分率 1 对基本概念的认识 3 1.6 53 2 电场强度的考查 3 1.5 50 3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 0.8 27 4 电路的动态分析 3 0.6 20 5 识图能力 3 2.3 77 6 区别各量单位 4 1. 7 42.5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 1.7 42.5 8 游标卡尺与千分尺读数 4 0.7 17.5 12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 4.6 46 13 测电压表内阻 8 1.9 23.8 14 力电综合问题 10 15 电路分析和计算 15 3.1 21

1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15 平均分62.5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 ②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靠感觉。 ③实验能力差,抓不住实验原理。 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多。 四、教学改进措施: 1、强化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通过受力分析、有效把握运动过程 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强化运动草图、从而灵活运用规律。 2、加强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在具体的试验中掌握试验过程,加强实验和物理模型间的联系 的引导,使学生能完成从具体物理过程到抽象的物理计算的过程转变。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规范性板书。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保证板书的完整性,规范性。 尤其是解题的板书,应重视物理过程,简化数学运算过程,给学生做好示范。 4、在概念的讲解中,多用生活中的实例。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出发,先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 从生活中发现物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对比、类比手段,把一些类似的物理概念总结起来,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3.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F sinθ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 2 v 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 2 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7.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图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 A.运动员在A点具有最大速度 B.运动员在B处与踏板分离 C.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D.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先超重后失重 8.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

高一 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高一 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t 1,两车速度相等 B .在时刻t 1,甲车追上乙车 C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甲车走过的路程大于乙车走过的路程 2.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左图为阶梯电梯,右图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两乘客受到电梯的 A .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B .支持力的大小相同 C .支持力的方向相同 D .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3.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 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f λ B .v =λf C .f =vλ D .λ=vf 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 拉力F 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cm (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公式F k x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随弹簧弹力F 的增大而增大 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400N/m k = 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200N/m k = D .该弹簧所受的弹力为20N 5.“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

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蚊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 vt B .20 2t t v C .0012t vt t ??- ??? D .()2 02v t t t - 6.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 、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端位置不变,将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 ) A . B 端移到B 1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B .B 端移到B 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7.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0~10s 内的位移是10m ,那么在10s ~20s 内的位移是() A .20m B .30m C .40m D .60m 8.一只盒子在粗糙桌面上减速滑行,此过程中盒子 A .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B .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不断减小 C .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D .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不断减小 9.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由表可知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F /N 0 0.98 1.96 2.94 l /cm 12.0 14.0 16.0 18.0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答题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 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一支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钳工使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B、放在火炉上加热 C、把铜棒轧成一张铜板 D、宇航员把铜棒带到太空中 3、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总要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这主要是因为泡沫塑料的() A、价格便宜 B、体积很小 C、密度很小 D、质量很小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珠 C、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5、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7.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一定是() A. 液态 B. 固态 C. 固液共存状态 D. 三种情况都可能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雪在阳光下化成了水 B、对碘加热,生成紫色气体 C、一杯水放在房间里,日久变少 D、春天,早晨出现大雾 9、能够降低室内温度的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 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些水 D、打开房间内电冰箱的门 10、在体育课上小明要测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最小分度为1米的测绳 B、最小分度为1厘米的皮尺 C、最小分度为1分米的刻度尺 D、教师上课用的三角板 11、下列物质中,质量为0.2千克的可能是() A、一只老母鸡 B、一个梨子 C、一个鸡蛋 D、一只蚂蚁 12、冰的密度是0.9g/cm3,把质量为360g的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减小了40g,体积减小了40cm3 B、质量增加了40g,体积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40cm3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分析 这次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前面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填空题难度适中,后面三个计算题算简单。因此,学生总体来说,考得不是很理想,较上次月考平均分整体下降了2分左右。这次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参考人数73人,最高分100分,202班程雄伟,最低分4分,202班陈森康。平均分54.07,及格率43.84%,优秀率10.96%。其中90-99有7人,80-89有5人,70-79有9人,60-69有10人,50-59有8人,40-49有9人,30-39有9人,30分以下有15人。分数跨度较大,两极分化较严重。 本套试卷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因对学生的细心程度和掌握知识的灵活度要求很高。 1、选择题:满分30分,难度较大,题型较灵活,学生失分较大,尤其是第9、10、11、15小题,做对的同学很少,9、10、11小题是考察基础概念的运用,15小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电学有一定的基础。 2、填空题:共11题,满分22分,难度和灵活度较大,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些题是这学期重点知识点且多次强调,但仍然做错,只有第20题看电路图难度相对大些。 3、实验探究题:共12空,满分24分,难度适中,对学生的实验考察,得分情况较好,其中第21题,这种题型讲过多次,学生还有一定的印象,第23题失分较多,学生对电学实验还是理解不够透彻。 4、计算应用题:共3个大题,满分24分,其中24题6分,2 5、26题9分。题目简单,24题是考察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欧姆定律的运用。25题是考察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欧姆定律的运用。26题是我们之前考过的热学题,学生第一小问还是做的不错,第二、三小问做不出,学生计算能力太差了,还需要加强练习。学生失分较多。 二、学生分析 存在问题: 1、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整解答实验题; 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物理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三、具体改进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针对发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出发去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重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 2.下面列出的单位,均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m、N、J B.m、kg、J C.m、kg、s D.kg、m/s、N 3.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 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4.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周长是400m,小明同学沿着跑道跑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出发点。则他运动的 A.路程是400m,位移大小是400m B.路程是400m,位移是0 C.路程是0,位移大小是400m D.路程是0,位移0是0 5.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 学中的加速度不同 ..的是 A.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Array D.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 6.如图1所示,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 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抽去里面的空气后,再把玻璃筒倒立 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抽去玻璃筒里的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20年秋季期中考试试题卷 高一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下列研究中,加点标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蜻蜓翅膀 ....的振动 B.研究学生 ..骑车时的坐姿 C.研究航天器 ...绕地球运动的轨道 D.研究运动员 ...绕单杆的旋转动作 2.南京到南通的D5506次动车,9点54分到达海安站,停车2分钟,则( ) A.“9点54分”是指时刻,“2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B.“9点54分”是指时间间隔,“2分钟”是指时刻 C.“9点54分”与“2分钟”均指时刻 D.“9点54分”与“2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3.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 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 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 5.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说,是属于()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C.类比的方法 D.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共20分) 6.某同学画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7.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B.加速度C.位移D.路程 8.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m和5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位移是16m,方向从A到C B. 位移是8πm,方向从A到C C. 路程为8πm D. 路程是16m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最新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个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序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 1、对欧姆定律公式I =U / R 的理解,下面的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 .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 .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D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无关。 2、如图1所示,电源总电压为6V 保持不变,R R 12510==ΩΩ,,当开关S 由闭合断开时,V 的示数将( ) A .由2V 变为6V B .由4V 变为6V C .由4V 变为2V D .6V 保持不变 3、在家庭电路中,闭合某一用电器开关,发现原来亮着的灯泡先变暗,然后熄灭,经检查 发现保险丝熔断了,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是( ) A .开关接触不良 B .灯座中两个接线柱松动了 C .灯泡的灯线断了 D .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4、一根铜导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它们的长短、粗细都相等。把它们串联到电路中则( ) A .两根导线两端电压相等,铜导线电流大。 B .两根导线两端电压、电流分别相等。 C .铜导线两端电压小,铜导线电流小。 D .铜导线两端电压小,通过两根导线的电流相等。 5、如图1所示,将两个滑动阻器串联起来,若将M 、N 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后,使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值最大,则滑片P 1和P 2应放在: A .P 1、P 2都放在最右端 B .P 1和P 2都放在最左端 C .P 1放在最左端,P 2放在最右端 D .P 1放在最右端,P 2放在最左端 图1 6、将一台“220V 100W ”的电风扇,一个“220V 100W ”的充电器,一把“220V 100W ”的电烙铁,分别接到达220V 的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它们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 A . 电烙铁 B. 充电器 C. 电风扇 D. 一样多 7、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4A ,此用电器可能是 ( ) A .空调机 B .日光 灯 C .电冰箱 D .电风扇 8、根据甲、乙电器铭牌上提供的信息(其中kwh /h 是千 瓦时/小时),试比较在24小时内正常使用电风扇、电FS —69电风扇 规格400mm 额定电压220V 工作频率50Hz 额定功率65W BC —65B 电冰箱 额定电压220V 工作频率50Hz 耗电量 0.50kwh /24h 乙 甲 图1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