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巴利语三藏提要》

《巴利语三藏提要》

巴利语三藏提要

郭良鋆

律藏 (Vinayapi?aka)

《经分别》(Suttavibhanga)

此经的核心部分是戒本(Pātimokkha,音译波罗提木叉,意译解脱戒)。所谓“经分别”就是对经文即戒本的解释。《经分别》分为《大分别》和《比丘尼分别》。《大分别》(Mahavibhanga) 讲述有关比丘的227条戒规;《比丘尼分别》(Bhikkhunivibhanga) 讲述有关比丘尼的311条戒规。

这些戒规分为八类:

1. 波罗夷 (Pārājikā):行淫、偷盗、杀人(包括怂恿他人自杀)和妄称自己为上人,均属于大罪,犯者须逐出僧团。比丘4条,比丘尼8条。

2. 僧残(Samghādisesā,音译僧伽胝施沙):故意洩精、故意触摸女人、充当男女私通的牵线人、私自违章建屋、毁谤其他比丘、挑拨离间和不听忠告等等,均属于重罪,犯者受罚另外住宿,接受六夜“摩那捶”(mānatta) 灭罪法,然后在僧团大众(至少二十人)面前认罪忏悔,方能恢复僧尼资格。比丘13条,比丘尼17条。

3. 不定 (Aniyatā):独自与妇女一起坐在隐蔽处,犯者视情况定为波罗夷、僧残或舍堕。比丘2条。

4. 舍堕(Nissaggiya Pācittiyā,音译尼萨耆波逸提):衣钵卧具超过应有的数量或不按规定获得和使用衣钵卧具,犯者须当众忏悔,衣钵卧具没收。比丘30条,比丘尼30条。

5. 单堕(Pācittiya, 音译波逸提):说谎、漫骂、与妇女同屋住宿、比丘和非亲比丘尼结伴而行、比丘和比丘尼一起坐在隐蔽处、饮食过量、贪吃鱼肉乳酪、饮酒、杀害牲畜和饮用有虫之水等等,犯者须当众忏悔。比丘92条,比丘尼166条。

6. 波胝提舍尼 (Patidesaniyā):比丘从非亲的比丘尼手中接受食物、未受邀请而自取食物或住处危险而不事先向前来送食的施主说明,犯者须忏悔。比丘4条,比丘尼8条。

7. 众学 (Sekhiyā):有关服装、饮食和说法等等日常行为的戒规。例如,衣着整齐;进屋坐下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戏笑,不能摇晃身体、手臂或头;吃饭不能挑食,不能含食谈话,不能大口吞食,不能撒落食物,不能伸舌砸嘴,不能舔手指、舔钵或舔嘴唇;不能站着为坐着的人说法,不能坐着为躺着的人说法,不能坐在低座为坐在高座的人说法,不能为手持刀剑的人说法,等等。比丘75条,比丘尼75条。

8. 灭诤 (Adhikara?a Samathā):有关平息僧团内部纷争的方法,共有七种。

一、现前止诤,即争议双方当面对质。二、忆念止诤,即验证当事人有无记忆,无记忆则免之。三、不痴止诤,即验证当事人是否精神正常,精神失常则先治病。

四、自言止诤,即令当事人自己坦白。五、觅罪相止诤,即当事人不坦白,则揭发其罪状。六、多觅罪相止诤,即召集有德之僧,依多数裁定是非。七、如草覆地止诤,即当事人自悟是非,如草覆地,互相忏悔。

《健度》(Khandhaka)

“犍度”的原义是躯干或集合体,引伸为汇编而成的篇章。因此,《犍度》是有关僧团和僧尼戒规的汇编。《犍度》分成《大品》和《小品》两部分。

《大品》 (Mahāvagga) 包括十健度:

1. 大犍度:有关出家和受戒的规定。

2. 布萨犍度:有关每月望日或朔日说戒忏悔的规定。

3. 入雨安居犍度:有关每年雨季比丘安居修行的规定。

4. 自恣犍度:有关雨季安居结束时比丘自恣忏悔的规定。

5. 皮革犍度:有关穿鞋和使用皮革的规定。

6. 药健度:有关药物和食物的规定。

7. 迦絺那衣犍度:有关雨季安居结束后比丘接受迦絺那衣的规定。

8. 衣健度:有关比丘所穿三衣(袈裟)的规定。

9. 瞻波犍度:有关僧团活动合法非法的规定。

10. 拘睒弥犍度:有关比丘分裂和合的规定。

《小品》(Cullavagga) 包含十二犍度:

1. 羯摩犍度:有关呵责和处分犯戒比丘的规定。

2. 别住犍度:有关比丘接受别住处分的规定。

3. 集健度:有关处分犯僧残罪比丘的规定。

4. 灭诤犍度:有关平息比丘纷争(即七灭诤法)的规定。

5. 小犍度:有关比丘日常生活用品的规定。

6. 卧坐具犍度:有关房舍和卧坐具的规定。

7. 破僧犍度:有关提婆达多反逆之事。

8. 仪法犍度:有关各类比丘的威仪。

9. 遮说戒犍度:有关犯戒比丘不参加布萨的规定。

10. 比丘尼犍度:有关比丘尼的规定,如八重法和二十四障法等。

11. 五百结集犍度:有关佛教第一次在王舍城结集之事。

12. 七百结集犍度:有关佛教第二次在吠舍离结集之事。

《附随》(Parivāra)

《附随》是律藏的附录部分,主要是提供《经分别》和《犍度》 的概要,或者分类叙述有关戒律,共分十九章。

1. 大分别:论述比丘戒。

2. 比丘尼分别:论述比丘尼戒。

3. 等起:论述比丘戒和比丘尼戒以及罪过的产生。

4. 无间省略和灭诤分解:论述罪过的产生、四诤事和灭诤之法。

5. 问犍度:论述各犍度的罪数。

6. 增一法:按照一至十一的数目递增,分类论述《经分别》和《犍度》中的各种事项。

7. 布萨初解答以及制戒义利论:论述布萨活动和制戒的十种利益。

8. 伽陀集:论述制戒处的七城、四种破坏以及比丘戒和比丘尼戒的异同。

9. 诤事分解:论述四诤事。

10. 别伽陀集:论述呵责法等。

11. 呵责品:论述诃责法和布萨等。

12. 小诤和13. 大诤:论述僧团中裁定犯罪的准备事项。

14. 迦絺那衣分解:论述迦絺那衣的受持和舍弃。

15. 优波离五法:论述佛陀回答优波离询问的五法。

16. 等起:论述比丘戒的产生。

17. 第二伽陀集:论述六种身罪、语罪乃至十二种波胝提舍尼。

18. 发汗偈:论述与比丘尼不共住。

19. 五品:论述四种羯磨、二种义利和九种聚会等。

经藏 (Suttapi?aka)

长尼迦耶

一、《戒蕴品》(Silakkhandha vagga )

l.《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 共分三章。

第一章讲述佛陀带着五百比丘在王舍城和那烂陀之间游行,游方僧须俾耶(Supiya) 及其弟子梵授 (Brahmadatta) 跟随在他们后面。一路上,须俾耶以种种方式低毁佛法僧,而梵授以种种方式赞扬佛法僧。佛陀告诫众比丘:听到别人低毁佛法僧,不要生气,因为一生气,就无法判断是非;听到别人赞扬佛法僧,也不要得意,因为普通人赞扬的只是那些戒行。佛陀说:“众比丘啊,还有其他的事物,深奥微妙,难以察觉,难以理解,平静,崇高,无法通过思辨掌握,只有智者能够感知。而如来知道它们,目睹它们,宣示它们。人们应该如实地依据这些,正确地赞扬如来。”这样,从第一章最后部分开始,直至经文结束,佛陀评述当时沙门思潮中流行的关于世界和灵魂的过去和未来的各种观点。

这些观点可以归纳为二见(anudi??hi)、十论 (vāda) 和六十二理由 (vatthu)。二见为“过去劫过去见”和“未来劫未来见”。

过去劫过去见有五论:

①灵魂和世界永恒论,有四种理由。

②半永恒半非永恒论,有四种理由。

③世界有限无限论,有四种理由。

④鳝鱼油滑论,即既不认为是这样,也不认为是那样,有四种理由。

⑤灵魂和世界偶然产生论,有二种理由。

未来劫未来见有五论:

①死后灵魂有思想论,有十六种理由。

②死后灵魂无思想论,有八种理由。

③死后灵魂既不有思想也不无思想论,有八种理由。

④死后灵魂断灭论,有七种理由。

⑤现世涅槃论,有五种理由。

佛陀对所有这些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依据自己的十二因缘说指出:“他们全都通过六入处(即六种感官和感官对象)感知到触,由触生受,由受生爱,由爱生取,由取生有,由有生生,由生生老死,忧愁,悲伤,痛苦,不安,烦恼。众比丘啊,若比丘如实知道六入处的产生、消失、滋味、危险和不可依靠,也就知道比这一切更高者。”他还比喻说,沙门婆罗门关于过去劫和未来劫的所有见解都通过六十二种理由纳入网中,犹如精明的渔夫用细眼渔网将池塘中的鱼网罗无遗。因此,最后阿难询问佛陀这次说法的名称时,佛陀回答说:“你记住这次说法,名为为利网、法网、梵网、见网,无上的战斗胜利。”

2.《沙门果经》(Sāma??aphala sutta)。

佛陀在王舍城时,摩揭陀国王阿阇世 (Ajātasattu) 在一个月明之夜,前来求教。阿阇世王询问佛陀:世上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凭借自己的技能获得现世果报,幸福安乐,那么,沙门也能获得现世果报吗?阿阇世王曾经就此问题请教过富兰那迦叶、末伽黎拘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和珊阇夜毗罗胝子。他向佛陀一一介绍了这六位沙门婆罗门(即“六师外道”)的观点,并认为他们解说答非所问。

佛陀首先询问阿阇世王如何对待出家的奴仆或农夫,阿阇世王表示他不会勒令他们还俗服役,而是尊敬他们,供养他们。佛陀说这就是沙门获得的现世果报。然后,佛陀详细讲述比丘通过戒定慧,获得更加微妙殊胜的现世果报:比丘恪守各种戒律,戒行具足,则无所畏惧,内心清净安稳。比丘守护感官之门,正念正智,寡欲知足,摆脱五盖(即五种精神障碍:贪欲、填患、昏眠、掉悔和疑惑),心生喜乐,修习四禅定,获得五神通,证得四圣谛,达到解脱。

3.《阿摩昼经》(Amba??ha sutta),共分二章。

佛陀在?萨罗时,婆罗门青年阿摩昼遵照老师波伽罗沙提 (Pokkharasāti) 的吩咐,前来察看佛陀是否具有三十二大人相。他见到佛陀后,傲慢无礼,指责释迦族出身卑下,不敬重婆罗门。于是,佛陀询问阿摩昼的出身,指出阿摩昼的祖先是干诃(Ka?ha)。佛陀告诉阿摩昼,释迦族祖先誐迦格王 (Okkāka) 为了让宠妃的儿子继承王位,放逐四个年长的儿子。这四兄弟住在雪山湖边的释迦树下,为了保持种姓纯洁,兄弟姐妹结为配偶。由于他们在释迦树 (Sāka) 下,与自己的 (Saka) 姐妹通婚,故而得名释加族 (Sakya)。然而,阿摩昼的祖先干诃是誐迦格王的一个婢女生的儿子。阿摩昼听后感到羞愧,沉默不语。而佛陀安慰他说,于诃是位大仙人,凭借法力,求得誐迦格王的公主为妻。佛陀进而向阿摩昼说明

在一切种姓中,刹帝利最优秀,而在一切人和神中,知识和德行圆满者(“明行足”)最优秀。

于是,阿摩昼询问佛陀何谓知识和德行。佛陀告诉他说,知识和德行与嫁娶、出身和种姓无关。首先要摆脱嫁娶、出身和种姓观念的束缚,才能成就知识和德行,途径是实践戒定慧。阿摩昼听完佛陀说法,也见到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便回去报告老师波伽罗沙提。随后,波伽罗沙提亲自来见佛陀。他目睹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也听了佛陀说法,表示愿意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4.《种德经》(So?ada??a sutta)。

佛陀在鸯伽国时,婆罗门种德慕名拜见佛陀。但他也担心见到佛陀后,说话不当,有损自己名誉;名誉受损,则以后的收入也会受损。佛陀洞察他的心思,故而问他熟悉的问题:具备哪些条件,才算是一个婆罗门?种德列举了五个条件:一、七代血统纯洁,二、通晓吠陀、咒语和各种学问,三、相貌端庄,四、遵守戒律,五、聪明睿智。佛陀问他缺少其中的哪个条件,仍能成为婆罗门。种德回答说,缺少前三个条件,仍能成为婆罗门。而后两个条件不可或缺,因为戒和慧至高无上。佛陀又问他什么是戒和慧?种德说不清楚,请求佛陀宣示。于是,佛陀详细阐述戒定慧。种德听完佛陀说法,表示皈依佛法僧。

5.《究罗檀头经》(Kū?adanta Sutta)。

佛陀在摩揭陀国时,婆罗门究罗檀头准备了许多牲畜,要举行大祭。他慕名拜见佛陀,请教三种祭祀态度和十六种祭法。佛陀向他讲述过去大胜王(Mahāvijita) 举行祭祀的故事:大胜王准备举行大祭,婆罗门祭司首先要求大胜王认真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大胜王达到这个要求后,婆罗门祭司同意举行大祭,向他讲解三种祭祀态度和十六种祭法。所谓十六种祭法是:四种臣民一一刹帝利、官吏、婆罗门和家主表示同意;国王具备八种品质——血统纯洁,相貌端庄,财富充盈,武力强大,乐善好施,知识广博,通晓语义,聪明睿智;国王的祭司具备四种品质——血统纯洁,通晓吠陀、咒语和各种学问,遵守戒律,聪明睿智。所谓三种祭祀态度是国王在祭祀前、祭祀中和祭祀后,都不为自己耗费财富而后悔。在婆罗门祭司指导下,大胜王的这次大祭没有屠宰牛羊,砍伐草木,也没有折磨奴仆,而只用酥、油、酪、乳、蜜和糖完成祭祀。

佛陀讲完这个故事,点明这个婆罗门祭司是自己的前生。然后,佛陀向究罗檀指出,还有比这种祭祀更简易而又能获得大果报的祭祀,如施舍出家人、建造

寺庙、皈依佛法僧和恪守五戒,而最理想的祭祀是实行戒定慧,以达到解脱。究罗檀头听完佛陀说法,决定放弃杀生祭祀,皈依佛法僧。

6.《摩诃梨经》(Mahāli sutta)。

佛陀在毗舍离讲经说法时,离车族人摩诃梨询问天眼通和天耳通的问题。佛陀证实禅定能获得天眼通和天耳通,但比丘修习梵行并非为了获得这些神通,而是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断灭三结,入预流果;减少贪嗔痴,人一来果;断灭五结,入不还果;灭尽诸漏,获得解脱。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接着,佛陀讲述自己在?赏弥时,出家人孟提摄(Ma??issa)和阇利 (Jāliya)来问他生命 (jiva) 和身体 (Sarira) 是同一者,还是不同者?佛陀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详细讲述通过戒定慧,证得四圣谛.达到解脱。

7 .《阇利经》(Jaliya sutta)。

佛陀在?赏弥时,出家人孟提摄和阇利来问他生命和身体是否同一的问题。内容与上述《摩诃梨经》后半部分相同。

8.《迦叶狮子吼经》(Kassapasihanāda sutta)。

佛陀在?萨罗国委若镇时,裸体苦行者迦叶与他讨论苦行问题。迦叶讲述了各种苦行,诸如一日一食,二日一食,七日一食,乃至半月一食;食糠粃,食野草,食牛粪,食树根落果;穿树皮衣,穿草衣,穿兽皮衣,穿粪扫衣;长期站立,长期蹲踞,卧荆棘,卧硬地。佛陀认为只有苦行,而戒不具足,心不具足,慧不具足,远非真正的沙门婆罗门。除了苦行之外,还要修行,灭尽诸漏,达到解脱,才是真正的沙门婆罗门。迦叶询问佛陀何谓戒、心和慧具足?佛陀详细讲述戒、心和慧。迦叶听完佛陀说法,出家为比丘,最后修成阿罗汉。

9.《布吒婆楼经》(Po??hapāda sutta)。

佛陀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有一次造访末梨园,那里聚集着以布吒婆楼为首的游方僧。布吒婆楼向佛陀提出“想灭”的问题,说有人认为无因无缘想生,无因无缘想灭;有人认为想(sa??ā) 是人的灵魂(attā,自我),灵魂在时有想,灵魂去时无想;有人认为具有大神通的沙门婆罗门或天神操纵人的想。佛陀回答说,想生想灭是有因缘的,因修习 (sikkhā) 而想生,因修习而想灭。布吒婆楼询问佛陀何谓修习?佛陀详细讲述如何通过戒定慧,达到“想灭”。

然后,布吒婆楼又问佛陀一些问题,佛陀作了回答。而布吒婆楼问到灵魂(我)与想同一与否、世界永恒与否、世界有限与否,生命与身体同一与否和如来死后存在与否这些问题时,佛陀都不作解答。佛陀告诉布吒婆楼说,这些问题没有用处,无助于离欲、灭寂、平静、觉悟和涅槃。布吒婆楼询问佛陀对什么问题作解答?佛陀说他解答苦、集、灭、道(“四谛”)。因为这些问题导向离欲、灭寂、平静、觉悟和涅槃。布吒婆楼听完佛陀说法,表示叹服。后来,他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10.《须婆经》(Subbha Sutta),共分两章。

在佛陀涅槃后不久,阿难应婆罗门青年须婆之请说法。阿难讲述如何修习戒定慧,如实知苦、集、灭、道,从而达到解脱。须婆听后,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11.《坚固经》(Kevaddha sutta)。

佛陀在那烂陀时,一位年青的家主坚固拜见佛陀,建议佛陀指派一位比丘显示神通神变、这样就会使那烂陀居民更加信奉佛陀。佛陀说他从不要求比丘这样做。接着,佛陀说他本人通晓三种神变:神通神变,他心神变和教诲神变。神通神变是能以一身化作多身,又以多身还作一身,或显或隐,穿行墙壁山岳,出没大地,步行水面,趺坐空中,手触日月,身至梵天。他心神变是能洞察他人的心思。但是,不相信神变的人会说神通神变是犍陀罗咒术,他心神变是摩尼迦咒术。鉴于这种危害,佛陀厌弃显示神通神变和他心神变。而佛陀倡导教海神变,即教诲他人通过戒定慧达到解脱。

佛陀还告诉坚固,过去曾有个比丘心生疑惑:“地水火风四大成分在何处灭尽?”他入定通天,但问遍天国诸神,直至梵天大神都回答不出。最后,还是回来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识灭皆灭。”

12.《露遮经》(Lohicca sutta)。

佛陀在?萨罗国时,应邀上婆罗门露遮家吃饭。露遮怀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认为沙门婆罗门证得善法后,不应该告诉他人。于是,佛陀教导他说,有三种老师应受指责:不自觉也不觉他,不自觉而觉他,自觉而不觉他。真正的老师应该是自觉而觉他,就像佛陀本人那样。露遮听完佛陀说法,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13.《三明经》(Tevijja sutta)。

佛陀在?萨罗国时,有两个婆罗门青年互相争论怎样才能获得解脱,与梵天会合。争执不下,便去请教佛陀。佛陀询问他们通晓三吠陀的婆罗门、婆罗门的老师和老师的老师见到过梵天吗?他们回答说没有。于是,佛陀说,古代仙人创作三吠陀颂诗以来,婆罗门代代相传,但都没有面见梵天。这正如盲人依次相传,虚妄不实。也如欲求美女,而不知美女为谁?也如造梯登楼,而不知高楼何在?也如徒呼彼岸而欲渡河,或者,手臂受缚而欲渡河。并且,依据婆罗门传说,梵天没有爱欲、愤怒和仇恨,纯洁自制,而婆罗门陷身色、声、香、味和触五欲,蒙有五盖,死后怎么能与梵天共住?然后,佛陀教导他们说,比丘修习戒定慧,住 f 慈心、悲心、喜心和舍心(“四梵住”),这才是与梵天其住之道。这两个婆罗门青年听完佛陀说法,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二、《大品》(Mahā vagga)

14.《大本经》(Mahāpadāna suttanta),共分三章。

佛陀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凭天耳通得知众比丘在法堂议论前生事,便去法堂向众比丘讲述过去佛的事迹。毗婆尸、尸弃、毗舍婆、拘楼孙、拘那含、迦叶,加上佛陀本人(瞿昙)共七佛。佛陀讲述了七佛的种姓、族姓、寿数、成道之树、大弟子、僧会、常随弟子、父母和王都。

后来,佛陀又向众比丘讲述毗婆尸佛传。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入母胎。母怀菩萨,十月分娩,不坐不卧,立而生产。菩萨诞生后七日,母死往生兜率天。菩萨生下就能站立,朝北行走七步,环视四方,说道:“在这世上,唯我至尊。”占相婆罗门宣布这位王子具有三十二大人相,将来在家则成为转轮王,出家则成为阿罗汉、正等觉。父王为王子建造三座宫殿,供雨季、冬季和夏季居住娱乐。后来,王子驾车出宫游园,先后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人。于是,王子剃除须发,身着袈裟,离宫出家。王子于僻静处,潜心思惟,因慧而悟:“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优悲、苦恼灭”。由此,王子获得解脱,成为阿罗汉、正等觉。然后,毗婆尸佛应大梵天的请求,向世间宣法。

15.《大缘经》(Mahānidāna suttanta)。

佛陀在俱卢国时,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啊,真是奇妙!这缘起法如此深邃,

看上去就深邃.而对于我来说,似乎明白易懂。”佛陀告诫阿难说:“不要这样说,阿难啊!这缘起法确实深邃,看上去就深邃。众生由于不理解、不洞悉这种法,纠缠不清,一团乱麻,不能脱离恶道、毁火和轮回。”于是,佛陀向阿难解说缘起法:“缘名色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缘老死有愁悲苦忧恼,于是有一切苦蕴集”。佛陀还向阿难讲述了四种计我者、七种识住和八种解脱。

16.《大般涅槃经》(Mahāparinibhāna Suttanta),共分六章,是《长尼迦耶》中最长的一部经,讲述佛陀涅槃前后的事迹。

第一章: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准备攻伐跋祇国,派大臣把这个消息告诉佛陀。佛陀听后,向阿难了解跋祇国的情况后,对这位大臣说道:“我曾经向跋祇国人讲述七不退法。他们至今遵行七不退法,因此不会衰亡,只会繁荣”。那位大臣走后,佛陀召集众比丘,向他们讲述比丘的各种不退法。佛陀告诫他们说:“只要遵行这些不退法,比丘们就不会衰亡,只会繁荣”。然后,佛陀往菴婆罗提迦园说法。又往那烂陀波波利菴婆林说法。又往波吒利村说法,告诫优婆塞们犯戒者有五祸,持戒者有五利。佛陀出波吒利村,至恒河边。犹如力士手臂屈伸,佛陀与众比丘从此岸消失,站到彼岸。

第二章:佛陀往拘利村说法。又在那提迦为阿难说“法镜”。又往毗舍离,住在妓女菴婆波梨的园林,为众比丘说法。又往贝卢婆村,度雨安居。其间佛陀生重病,剧痛濒死。但佛陀以顽强的意志,熬过病痛,活了下来。佛陀自知不久人世,病体恢复后,嘱咐阿难说:“你们要以自己为岛屿而安住,以自己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以法为岛屿,以法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

第三章:佛陀在遮波罗塔庙告诉阿难,说自己如果愿意,可以活上一劫。而当时阿难的心为摩罗所障,没有请求佛陀活上一劫。接着,摩罗前来请求佛陀入般涅槃,佛陀允诺自己三个月之后入般涅槃。佛陀作出这个决定,大地剧烈震动。佛陀向阿难讲述大地震的八因缘,又讲述八众、八胜处和八解脱。阿难请求佛陀活上一劫,佛陀说自己已经作出入般涅槃决定,不能食言。佛陀前往大林讲堂,向众比丘宣布自己不久将入般涅槃,嘱咐众比丘为了众生的利益,继续努力学法和宣法。

第四章:佛陀往般荼村说法。又往薄伽城说法。又往波婆城,住在铁匠纯陀

的菴婆林。佛陀吃了纯陀供养的软猪肉,发赤痢,剧痛濒死。佛陀忍住病痛,又往拘尸那罗,途中身疲口渴,请阿难取水解渴,浑浊的河水顿时清澄。遇阿罗逻迦罗摩的弟子末罗子布古沙,佛陀为他说法。然后,佛陀返回菴婆林休息。佛陀嘱咐阿难,请纯陀不要为供养食事悔恨,告诉他:“如来最后接受你的供养食,入般涅槃,你做了善事,积了功德。”

第五章:佛陀往熙连禅河对岸拘尸那罗城末罗族的沙罗林,吩咐阿难在沙罗双树间铺床,床头向北。佛陀向右侧卧,双足相叠,作狮子卧。佛陀嘱咐阿难,他逝世以后,诸比丘可于“四处”礼佛,即“如来生处”、“如来成正等觉处”、“如来转无上法轮处”和“如来入无馀涅槃处”。阿难问如何安置如来舍利?佛陀嘱咐建塔供奉。佛陀请阿难通知末罗族人来与他见最后一面。末罗族人哀伤悲痛,前来礼佛。游行僧须跋陀赶来问法,佛陀为他说法。须跋陀听后,皈依佛法僧,成为佛陀的最后一位弟子。

第六章:佛陀嘱咐阿难:“不要认为‘导师言毕,我们不再有导师’。在我逝世后,我所教导的法和律便是你们的导师。”佛陀又对僧伽规则作了一些指示,然后,对众比丘说道“诸行是坏法,你们要精进努力,心不放逸。”这是佛陀最后的说法。随后,佛陀从初禅入二禅、三禅和四禅,入般涅槃。佛陀入般涅槃时,大地震动。此后,末罗族人火化佛陀。佛舍利分送各地,建塔供奉。

17.《大善见王经》(Mahāsudassan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拘尸那罗城末罗族的沙罗林中般涅槃时,阿难劝他不要在这偏僻荒芜的小城般涅槃,而去大城般涅槃。佛陀劝阿难不要这样说。他告诉阿难,此城过去曾是大善见王的都城,人口众多,富庶繁华,有十种声、七种城墙、七种多罗树、七种宝和四种如意德,等等。大善见王想到自己是凭布施、和顺和自制获得这样的大威严。于是,他摒弃诸欲,修习四禅,住于慈、悲、喜和舍,命终升于梵界。最后,佛陀向阿难点明这大善见王是自己的前生。教导阿难说:“诸行无常,生灭为法,生而又灭,解脱为乐。”

18.《阇尼沙经》(Janavasabha Suttanta)。

佛陀住在那提迦时,阿难鉴于佛陀曾经讲述那提迦信众命终再生事,要求佛陀也讲述摩揭陀信众命终再生事。于是,佛陀沉思摩揭陀信众命终再生事。这时,有一位名叫阇尼沙的药叉前来告诉佛陀:常童子梵天为三十三天诸神讲述四神通,三径路,四念处,七定具,皈依佛法僧,循此就能像摩揭陀信众那样,命终

断除三结,进入预流,不堕恶趣,达到正觉,或者进人一来。

19.《大典尊经》(Mahāgovind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时,一位乾达婆青年来见佛陀。他告诉佛陀:帝释夭为三十三天诸神讲述佛陀的八无等法。然后,常童子梵天出现,为三十三天诸神讲述佛陀前生曾是婆罗门祭司,名为大典尊。大典尊想要见到梵天,在雨季独居静处,修悲禅定。梵天显身,指示大典尊应该出家修行。于是,大典尊出家修行,住于慈、悲、喜和舍,并向诸弟子授道。诸弟子命终皆能升天,道高者与梵天共住。乾达婆青年说完,询问佛陀还记得此事吗?佛陀说还记得。但佛陀指出,这只是生于梵界之法。若要证得涅槃,则要修行八正道。

20.《大会经》(Mahāsamaya suttanta)。

佛陀在迦比罗城大园林时,众天神从十方世界前来集合,拜见佛陀。佛陀向众比丘描述众天神的名称和特征。最后,佛陀报告众比丘,魔军也来了。众比丘保持警觉,魔军无计可施而退走。

21.《帝释所问经》(Sakkapa?h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王舍城东因陀罗沙罗石窟时,帝释天在乾达婆青年般遮翼陪同下,前来拜见。佛陀正入禅定。在等候之时,般遮翼弹琴吟唱恋歌。然后,般遮翼向佛陀引见帝释天。帝释天告诉佛陀:迦比罗城释迦族女子瞿毗皈依佛法僧,舍女子心,起丈夫心,命终升天,成为天神之子,名为瞿波。帝释天为佛陀吟诵了瞿波歌。然后,佛陀按照帝释天所问,为帝释天说法。帝释天听完佛陀说法,以手触地,向佛陀三呼致敬。

22.《大念处经》(Mahāsatipa??hāna suttanta)。

佛陀在拘楼国时,教导众比丘说:“净化众生,摆脱忧愁,灭寂苦恼,获得正理,达到解脱,唯一之路是修行四念处”。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佛陀作了详细讲解。身念处是结跏趺坐,控制呼吸,观察身之生灭和不净。受念处是观察受之苦乐生灭。心念处是观察心之生灭。法念处是观察五盖、五取蕴、六处、七觉支、四谛和八正道。

23.《弊宿经》(Pāyāsi suttanta)。

佛陀弟子鸠摩罗迦叶在?萨罗国尸舍婆林时,弊宿王不信来世、再生和善恶果报。他慕名前来与鸠摩罗迦叶论辩。鸠摩罗迦叶以种种譬喻回答弊宿王的质问。弊宿王问为何他的作恶或行善的亲朋好友都没有如约从地狱或天国回来向他报告消息?鸠摩罗迦叶回答说,正如刑吏不会准许死刑犯回家探亲,地狱的看守也

不会准许恶人回人间;而升入天国的善人不愿再返回污秽的人间,犹如从粪坑中被救出的人不愿再坠入粪坑。如果善人升入切利天,寿命为一千年,而那里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一百年。即使他们停留两三昼夜后,回来报告消息,凡人的寿命也等不及。弊宿王表示不信有切利夭,也不信有如此长寿。鸠摩罗迦叶回答说,正如有人生而盲目,不见有黑白青黄,星宿日月,便不予承认。鸠摩罗迦叶以诸如此类的譬喻驳斥弊宿王的观点。弊宿王最后表示叹服,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三、《波梨品》(Pā?ika vagga)

24.《波梨经》(Pā?ik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末罗国阿?夷时,离车族比丘善宿 (Sunakkhatta) 脱离僧团,理由是佛陀不显示超人的神通和解释世界的起源。游方僧薄伽婆 (Bhaggava) 向佛陀问起此事。佛陀告诉薄伽婆说,他曾先后向善宿预言三位裸体苦行者的结局,都得到应验。佛陀也向薄伽婆解释了四种世界起源说——梵天说、戏嬉说、意乱说和无因说。但佛陀认为显示神通和解释世界的起源并非他说法的目的,因为这些不能达到灭苦和解脱。

25.《优昙婆逻狮子吼经》(Udubarika sihanāda suttanta)。

佛陀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居士散陀那 (Sandhāna) 访问优昙婆逻园林,游方僧尼俱陀 (Nigrodha) 讽刺佛陀喜欢离群独处,未必具有高深智慧。随后,佛陀来到须摩揭陀池边孔雀食地,向尼俱陀讲述各种污秽苦行的害处,教导他应该修习纯洁的苦行:守四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贪欲),断五盖,住于慈、悲、喜、舍,获得天眼通,达到正见。尼俱陀听完佛陀说法,惭愧不已。

26.《转轮圣王狮子吼经》(cakkavatti sihanāda Suttanta)。

佛陀在摩揭陀国摩图罗村说法,嘱咐众比丘以自己为岛屿而安住,以自己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以法为岛屿而安住,以法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怎样以自己和以法为庇护呢?那就是修习身、受、心和法四念处。这样,就能抵御摩罗侵扰。

接着,佛陀讲述转轮王达尔诃奈密 (D?lhanemi) 的故事。从前,达尔诃奈密依法治国,统一天下,享有七宝: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和臣宝。当空中转轮开始下沉时,达尔诃奈密便把王位交给儿子,自己出家隐居。转

轮消失时,达尔诃奈密告诉儿子,转轮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成为转轮王。此后,一代一代国王依法治国,都成为转轮王。后来,有一位国王登基后,没有询问父王怎样成为转轮王。从此,出现乱世,贫困、偷盗、行凶、谋杀、说谎、淫逸,一代一代罪恶递增,而人寿递减,由八万岁、四万岁、二万岁一直减至百岁,将来会减至十岁,其时人类与禽兽无异。然后,一些人会悔悟,改恶从善。这样,人寿会由十岁渐次增至八万岁。到那时,又会出现转轮王,享有七宝,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同时,弥勒佛 (Meteyya) 出世,作为人和神的导师。

27.《起世因本经》(Agga??a suttanta)。

佛陀在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外,与请求出家的婆罗门婆悉吒 (Vāse??ha) 和婆罗堕 (Bhāradvāja) 谈论种姓问题。佛陀认为在四种种姓中,都有作恶的人和行善的人。因此,婆罗门种姓最高贵的说法不能成立。无论什么种姓的人,成为比丘,成为阿罗汉,获得解脱,就是优秀的人。无论在今生还是在来生,人世间最高贵的是法。

接着,佛陀讲述种姓的起源。从世界劫尽再创造讲起,一直讲到众生分田地,立疆界。此后,出现偷盗和争执。于是,有的人被推举为王,主持诤讼,世间便有了刹帝利。而有的人想避开世间的罪恶,进入林中沉思,便有了婆罗门。有的人经商,成为吠舍。有的人狩猎,成为首陀罗。后来,这四种种姓中都出现出家人,形成沙门。但无论哪种种姓,只要修得阿罗汉果,便是优秀的人。

28.《自欢喜经》(Sanpasādaniya suttanta)。

佛陀在那烂陀附近波波利菴婆林时,舍利弗 (Sāriputta) 赞叹佛陀宣说的诸法,如四念处、四正勤、五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六入、四入胎、四记心、四见定、七人施设、四通行、言正行、戒正行、四教诫、他人解脱智、常住论、宿住随念智和有情生死智等。

29.《清净经》(Pasādika Suttanta)。

佛陀住在释迦族弓术园时,阿难带着沙弥周陀 (Cunda) 来告诉佛陀:尼乾子(Niga??ha Nāhaputta) 在波婆城去世后,其弟子发生分裂,互相攻讦。佛陀以自己为例,说明什么是理想的导师和弟子。佛陀说他达到正等觉,获得阿罗汉果,而成为人间的导师。他善于宣法,度化弟子。虽然他现在已经年老,走到人生尽头。但他的那些上座弟子也能宣法,如果有人谤法,他们能够予以批驳。

佛陀强调自己宣讲的法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佛陀告诫他们说,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保证这些法常存世间,众比丘要互相团结,共同诵读,切磋讨论,而不要发生争吵。佛陀还讲述了四安乐、四禅、四果位和四圣谛。他要求比丘不为九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蓄财、不随欲、不随恚、不随痴和不随怖,也不要陷入灵魂和世界起源之类无谓的思辨。

30.《三十二相经》(Lakkha?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向众比丘讲述三十二大人相。佛陀指出,生而具备三十二大人相,在家则成为转轮王,统治天下,享有七宝;出家则成为阿罗汉、正等觉,驱除世间的蔽障。佛陀具体说明了三十二相及其宿因,有时一宿因获得一相,有时可获得二相或三相。

31.《尸迦罗经》(Si?gālovāda suttanta)。

佛陀在王舍城附近松鼠食处竹林时,看见一位家主的儿子尸迦罗礼拜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告诉他依照圣贤之法不应这祥礼拜。作为家主的儿子,应该克服四处:贪、嗔、痴和怖;摒弃四恶业:杀生、偷盗、淫欲和妄语;堵住财产流失的六个漏洞:酗酒、浪荡、沉迷伎乐、赌博、结交恶友和懒情。而所谓礼拜六方,实际是善待父母(东方)、老师(南方)、妻儿(西方)、朋友(北方)、仆役(下方)和沙门婆罗门(上方)。

32.《阿吒曩胝经》(ā?ānā?iya suttanta)。

佛陀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四天王带着夜叉军、乾达婆军、鸠槃荼军和龙军前来拜见。北天王毗沙门说,由于佛陀教导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和不酗酒,大多数夜叉不信奉佛法。因此,他向佛陀吟诵了阿吒曩胝护经,告诉佛陀说,任何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只要记住这部护经,无论夜叉、乾达婆、鸠槃荼或龙前来骚扰,都不会得逞。然后,佛陀吩咐众比丘记住这部护经。

33.《等诵经》(Sangiti suttanta),共分三章。

佛陀住在末罗国波婆城铁匠纯陀的菴罗林时,末罗人新建一座会堂,请佛陀去说法。佛陀为末罗人说完法,感觉背痛,吩咐舍利弗继续为众比丘说法。舍利弗的说法分成十部分,按照数字序顺编排教义,共讲了二百三十种法,即一法二种、二法三十三种、三法六十种、四法五十种、五法二十六种、六法二

十二种、七法十四种、八法十一种、九法六种、十法六种。

34.《十上经》(Dasuttara suttanta)。

佛陀住在瞻婆城伽伽罗池边时,舍利弗为众比丘说法。他按照数字序顺编排教义,共讲了一百法,即一至十法各十种。

中尼迦耶

《根本五十经编》(Mūlapa??āsam)

(一)根本法门品(Mūapppariyāya vagga )

1. 《根本法门经》(Mūapppariyāya sutta)。

佛陀讲述一切法的根本法门。他指出当时社会流行的观点是将万物(包括涅槃)与自我联系起来。而正等觉如来则认为地是地,不认为自己是地或地是我的,不以地为快乐。他知道快乐是痛苦之根,知道从有产生生、老和死。因此他灭贪断欲,达到无上正等觉。

2.《一切漏经》(Sabbāsava sutta)。

佛陀指出能知能见的人能摆脱一切“漏”(烦恼)。摆脱“漏”的七种方法是见、护、用、忍、离、除和思惟。这样的人不会陷入“有我说”和各种邪见,而能摒弃贪欲,摆脱束缚,断灭烦恼。

3.《法嗣经》(Dhammadāyāda sutta)。

佛陀向众比丘讲述食嗣和法嗣两种比丘,前者注重求食,后者注重求法。佛陀赞扬法嗣比丘,因为这样的比丘少欲知足,勇猛精进。然后,舍利弗为众比丘讲述隐居之法,教导众比丘排除贪、嗔、痴等罪恶,遵循中道(即八正道),获得知见,导致平静和神通,达到正觉和涅槃。

4.《怖骇经》(Bhayabherava sutta)。

佛陀以自己在林中修道的亲身体验说明心中有贪嗔痴的人才会产生恐俱,而心中无贪嗔痴的人能降伏恐惧,进入四禅,领悟四谛,达到解脱。

5.《无秽经》(Anangana sutta)。

舍利弗讲述世上有四类人:一自身有污秽,并意识到自身有污秽,二自身有污秽,却没有意识到自身有污秽,三自身无污秽,并意识到自身无污秽,四自身无污秽,却没有意识到自身无污秽。舍利弗认为第一和第三类人是优者,第二和第四类人是劣者。舍利弗还向目犍连解释污秽是指嗔怒和不满,也就是恶、不善和欲境。

6.《愿经》(ākankheyya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实现心中愿望,就要奉守戒律,内心寂静,修习止观。

7.《布喻经》(Vatthupama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常使心净,勿使心秽。心秽堕恶,心净趋善。贪、嗔、痴等等是污秽。只有清除这些污秽,才会虔信佛法僧。这犹如染布,布若洁白,染色则鲜明;布若脏污,染色则黯淡。佛陀还教导婆罗门孙陀利迦·颇罗堕瓦遮说,在圣河中沐浴并不能涤除恶业,只有守戒修善,才能清净纯洁。

8.《损损经》(Sallekha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摒弃世间流行的种种我论和世界论,要依据正智如实认识到“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之我”。然后,佛陀讲述排除杀生、偷盗、妄语、贪、嗔、痴等等罪恶的五种法门:损损、发心、回避、上升和般涅槃。

9.《正见经》(Sammādi??hi sutta)。

舍利弗讲述正见就是正确认识善恶及其产生的根源。恶是杀生、偷盗、淫欲、妄语、两舌、恶语、粗语、绮语、贪婪、嗔恚和邪见。恶的根源是贪、嗔、痴。善就是摆脱这些恶。善的根源是不贪、不嗔、不痴。达到正见的途径是正确认识贪、苦、老死、生、有、取、欲、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和漏的产生和灭寂之道。

10.《念处经》(Satipa??hana sutta)。

佛陀讲述身、受、心、法四念处,也就是身随观身而住,受随观受而住,心随观心而住,法随观法而住。佛陀指出四念处是净化众生、克服忧愁、摆脱苦恼、理解正理、达到涅槃的唯一途径。

(二)师子吼品 (Sihanāda vagga)

11.《师子吼小经》(Cū?asihanāda sutta)。

佛陀讲述沙门与外道的区别。外道也可能认为自己与沙门一样信奉导师、信奉法、戒行圆满、亲近同法者。但是,两者在教义上存在差异。例如,外道不能全面认识四取:爱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论取。而沙门能全面认识四取及其因缘,从而不取而达到涅槃。

12.《师子吼大经》(Mahāsihanāda sutta)。

佛陀讲述如来十力、四无畏、四生、五趣和涅槃之道。佛陀还详细讲述自己过去曾修习种种外道苦行,如贪秽苦行、厌离苦行、孤独苦行、住可怖丛林苦行和少食苦行,但都不能导致无上智慧,借以灭苦而解脱。

13.《苦蕴大经》(Mahādukkhakkhandha sutta)。

佛陀讲述欲味、欲患和欲出离,色味、色患和色出离,受味、受患和受出离。欲味是依色、声、香、味和触而生喜乐。在佛陀论列的种种欲患中,提到国王的刑罚,除了鞭抽、棍打、截手、截耳、截鼻外,还有“粥锅”、“贝秃”、“罗服嘴”和“火环”等惨烈酷刑。

14.《苦蕴小经》(Cū?a dukkhakkhandha sutta)。

佛陀讲述五欲味少而苦多、患多。佛陀还讲述自己在王舍城灵鹫山时,曾与尼乾子派(耆那教)苦行者对话。尼乾子派崇尚苦行,主张以苦得乐,说道:“如果以乐得乐,那么,尊者瞿昙比不上摩揭陀国频毗沙罗王之乐多。”佛陀以禅定之乐说明自己比频毗沙罗王之乐多。

15.《思量经》(Anumāna sutta)。

大目犍连讲述难于教诲和易于教诲两种人的表现,教导众比丘要善于自我思量,自我观察,做易于教诲之人,而不做难于教诲之人。

16.《心秽经》(Cetokhila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排除五种心之荒秽,斩断五种心之束缚,才能在佛法和戒律上长进和成熟。五种心之荒秽是于师怀疑、于法怀疑、于僧怀疑、于学怀疑和于同行不和。五种心之束缚是贪染、意欲、爱著、渴望和热恼。

17.《林薮经》(Vanapattha sutta)。

佛陀讲述有些比丘无论住林中、村中或都市中,都不能安心入定,断灭烦恼,因为他们念念不忘衣食床座医药资具。而有些比丘无论住在林中、村中或都市中,都能安心入定,断灭烦恼,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出家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衣食床座医药资具。

18.《蜜丸经》(Madhupindika sutta)。

佛陀告诉释迦族执杖者(Da??apā??),他的学说能止息神、魔和婆罗门各界中的争论。执杖者听后,摇头缩舌,柱杖而去。然后,佛陀对众比丘宣讲自己的学说:人间盛行种种妄想,如果不生欢喜,不执著,也就消除贪、嗔、见、疑、骄、有欲和无明,也就消除棍棒刀剑、斗争、论争、恶语和妄语,这样就能灭尽罪恶。大迦旃延 (Mahakaccāna) 对佛陀所说法作了阐释,得到佛陀认可。

19.《双思经》(Dvedhāvitakka sutta)。

佛陀讲述自己在成佛以前修行时,运用成双思惟,在产生欲念、嗔念和害念时,便思考欲念、嗔念和害念的恶果,由此消除欲念、嗔念和害念。

20.《息思经》(Vitakkasanthāna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追求增上心(更高的思想境界),应该注意五个特征:一、恶念产生时,应该思考善念;二、恶念仍产生时,应该观察这些恶念的危害;三、恶念仍产生时,应该忘却思念,不起思念;四、恶念仍产生时,应该止息思念;五.恶念仍产生时,应该咬住牙齿,舌抵上颚,以心制心,由此降伏邪心,摒除贪嗔痴,内心安静,凝思入定。

(三)第三品 (Tatiya vagga)

21.《锯喻经》(Kakacūpama sutta)。

佛陀以譬喻说明比丘应当摒弃不善,犹如大婆罗树应该修剪曲干朽枝,才能挺拔高耸。以温顺静淑闻名的女居士韦提希迹禁不住婢女故意激怒,动手殴打婢女。因此,比丘应当于法崇敬,真心顺从。正如铁锨无法铲除大地,虚空无法绘画显像,火炬无法煮沸恒河,比丘应胸怀博大,布满慈悲。即使遇到盗贼,利锯加身,也不改慈悲心,不发恶语。

22.《蛇喻经》(Alagaddūpama sutta)。

比丘阿黎吒 (Ari??ha) 将佛陀说的障碍法,理解为非障碍法。佛陀据此指出,

有些愚痴人学法,不以智慧理解真义,而徒资论辩,逞快口头。他们于法不得要领,容易招致不幸。这犹如捕蛇不抓头而抓尾,反让蛇回首咬伤致死。接着,佛陀又以筏喻法,说明欲求度脱,不应执著。譬如有人编筏渡河,到达彼岸后,不必再扛着筏走,而应将筏抛在岸边。佛陀以此教导众比丘说,法尚可舍,何况非法。

23.《蚁垤经》(Vammika Sutta)。

鸠摩罗迦叶长老 (Kumārakassapa) 向佛陀询问蚁垤之谜。佛陀解答说,蚁垤是四大组成的身体;贤者持剑发掘蚁侄蚁垤,剑是智慧,发掘是精进努力;发掘过程中,遇见的门闩是无知,蛙是嗔怒,叉道是疑惑,容器是五盖,乌龟是五取蕴,屠宰场是五欲,肉脔是贪染;最后遇见的龙(蛇)是漏尽比丘。

24.《传车经》(Rathavinita sutta)。

舍利弗与富楼那弥多罗子 (Pu??a Mantāniputta) 互相问答,说明涅槃需要经过不同阶段,不能一蹴而就。戒清净、见清净、心清净、断疑清净、道非道知见清净、道迹知见清净和知见清净,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涅槃的方法,犹如波斯匿王从王舍城至萨甘陀城,要乘坐七驿传车。

25.《撒饵经》(Nivāpa sutta)。

佛陀将沙门婆罗门比作鹿群,摩罗比作猎师,五欲比作猎师撒下的饵食,教导众比丘要摒除五欲,修习四禅,这样就能使摩罗目盲,不陷入摩罗的视界。

26.《圣求经》 (Ariyapariyesana sutta)。

佛陀讲述有两种追求:圣求和非圣求。非圣求是追求各种世俗生活之法。圣求是追求无上安稳涅槃。佛陀自述青年时代为圣求而出家,先后从师阿罗逻迦罗摩和郁头迦罗摩弗,未能得道。后来,在优楼毗罗的斯那聚落独自修行,获得无上安稳涅槃。然后,经梵天劝请,在鹿野苑初转法轮。

27.《象迹喻小经》(Cū?a hatthipādopama sutta)。

佛陀以捕象师能凭象迹识别真正的大象为喻,指出如来的足迹是戒、诸根防护、念、知、四禅、忆宿命智、生死智和漏尽智。

28.《象迹喻大经》(Mahāhatthipadoparna sutta)。

舍利弗告知众比丘,正如一切动物足迹可以纳入大象足迹中,一切善法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