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的广告

中国古代的广告

中国古代的广告
中国古代的广告

中国古代的广告

人们通常认为,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宣传手段,广告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15世纪以前的欧洲。而现代意义的广告,直到18世纪,才随着英国的大规模商业活动流传起来,20世纪初才进入中国市场。但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其实,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宣传商品、推销商品的手段,广告是远远早于概念便已存在的。

华夏大地在尚未开国的神农氏时期,由于没有货币,只能通过以物易物进行交易。据《周易·系辞》记载,神农氏时期,已有“日中为市,集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的场面,这应该是最早的“实物广告”了。《晏子春秋》中,商人们对于“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表示不满,认为实物广告必须诚实,“挂羊头卖狗肉”的说法便出自于此。唐宋以后,货物更为丰富,文籍中类似的记载更多。如今百货公司大卖场通过在橱窗中陈列多彩的商品以吸引顾客,便是实物广告发展延续至今的模样。

口头广告

尽管中国自古就轻商,但是也产生了陶朱公、寡妇清这样的大商人和《货殖列传》这样的名作。历史上以诗文、对联等具有华夏特色的形式来宣传商品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同时也有口头、招牌、幌子等较为低端的形式,记载于各类典籍之中,几乎各朝各代俱有之。

古代的招牌广告

最早有记载的.口头广告出自于姜太公。姜太公在未遇到周文王时,曾做过屠夫。据屈原在《天问》中记载,姜太公在市场上“鼓刀扬声”。

《韩非子·难一》中则描述了一个兼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在夸耀自己卖的矛锋利时称其“无物不陷”,卖盾时则吹嘘其坚固到“物莫能陷也”。

由于口头广告便于使用,古代的行商走贩,多用高声吆喝来招徕顾客。在冯梦龙所编写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寻夫》中,有个小伙在集市上大喊“本京瓜子,一分一桶;高邮咸蛋,半分一个”;《水浒传》中,杨志卖刀时称自己的宝刀“一是砍铜剁铁,刀口不卷,二是吹毛得过,三是杀人不见血”,形象地表达了刀的功能之齐全,虽无画面,却如见其景,实为口头广告的佳作。

为了更好地吸引卖家注意,同时减少口舌之劳和方言隔阂,卖主还会使用拨浪鼓、小铜锣等扩大宣传效果。有趣的是,这种叫卖声传人诗人耳中后,居然化为绝美的佳句,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便是其在春雨淅沥之时,一夜无眠,听到叫卖杏花之声后即兴而作。

古代的幌子廣告
招牌广告

如果说走街串巷的小行商多用声音招徕生意,那么占地开店的商户则会用招牌和幌子来吸引眼球。

招牌历史短一些,何时出现无从考证,据估计唐代已有之,而在两宋已大行于世。但见那画汴梁开封的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已出现了大量招牌,包括药铺、香店、木行、丝绸业等等。有的酒肆还在入口处挂有“正店”二字,颇具生活气息。当时开封城里有名的酒店菜馆,甚至还有正店、分号之别。另外,宋代的话本《京本通俗小说》中的鬼故事《碾玉观音》中,玉匠崔待诏携女鬼到潭州(今长沙)开了家雕琢玉器的店铺,“出面招牌,写着行在崔待诏碾玉生活”;而在由《白

娘子永镇雷峰塔》衍生的《义妖传》等小说中,白娘子帮许仙在杭州开药铺时,也有类似的做法。后来店家为了扩大知名度,还请了名人写店招。野史传闻中就有严嵩、乾隆为店家写招牌的故事。人们还把招牌视同名誉,商誉高的称为“金字招牌”,而欺瞒顾客不讲诚信之事,被称为“砸招牌”。

幌子广告

幌子广告的资格则要老得多。在韩非子集子中,有篇《外储说右上》,说有个宋国人开了家卖酒的店,不但量具很公道、质量非常不错,待客的态度也好,而且“悬帜甚高”,这个帜便是作为幌子的酒旗。

幌子的使用有多种形式,有的用文字,如“米”“酒”“茶”“书”,当铺则是一个大大的“當”字;也有用隐语作暗示的招幌,如《水浒传》中景阳岗下的酒肆是“三碗不过岗”;蒋门神抢来的快活林则是“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有的幌子是实物,一般是卖什么挂什么,如帽、麻;易坏的鲜物则用木制,如木头鱼、木头虾;也有借代的,如以葫芦代酒,以盛油的油瓶代油等等。

幌子招客本是被文人雅士认为很俗气的商业之举,但他们却喜欢将其化入风雅的诗画之中。韦应物有“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之句,辛弃疾则描写了“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杜牧不但发现了“水村山郭酒旗风”,还在清明时节为寻酒家而问及牧童,“牧童遥指杏花村”。

据《宣和画谱》载,宋徽宗最喜招民间画士人宫比试画技,要求以诗句入画。一次他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最终在得魁首者之画中,只有小桥流水,茂密竹林,绿叶林梢高处,悬一写着“酒”字的招帘,并无酒家实体出现,深得“锁”字之妙。此画不但被列入画史,还成了如今高校艺术专业的教材。可见中国文化中酒、诗、画广告结合的强大。

诗文广告

中国的商人一旦做大,往往喜欢以“儒商”自居,与文人雅士相交往,于是便会用诗文、对联这种风雅的形式来点缀自己的商业行为。南朝梁代的吴均给朋友写了一信,描绘了富春江沿岸的风光,被认为是中国山水之作的始祖文章。如今,自富阳到桐庐这“一百许里”之中大大小小的宾馆饭店,都悬挂张贴着用各种字体书写这篇文章的作品。吴均先生大概不会想到,他的这篇文章会成为后世的广告用品。

在汴梁开封的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已出现了大量招牌,包括药铺、香店、木行、丝绸业等等。
车马店的对联广告
古代理发店

诗歌自唐以后,咏物之作甚多,但一般均为托物言志或是言情,主体是人而非物,唯有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主角纯粹是作为商品的美酒,这首《客中作》最为酒商所重,现在有不少酒厂在产品包装盒印上此诗作。

还有现在的茶叶盒上,多印着卢仝的七碗茶诗。晚唐诗人卢仝得到朋友送的新茶时,欣喜地写了一首长歌寄友,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喝茶后的感受,从第一碗的“喉吻润”,“二碗破孤闷”,直到“六碗通仙灵”,七碗喝下后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直接登仙飞升而去也。

然而此处所述诗文,作者原意本不为笔下之物广而告之,只是为后人所“利用”。

只有苏东坡倒是确确实实写了首广告诗。苏东坡一生不肯仰俯由人,却又善于诗化生活。尽管仕途坎坷,贬谪之广、之远、之长,无人能出其右,然而从来都隨遇而安,反而因走遍天下更增阅历。他所到之处,写的风光诗文,在后来均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苏东坡不但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精通,还是美食家。相传东坡先生谪居海南时,有个老太太制饼甚佳,然因地僻人稀,生意清淡。老太慕苏东坡之名求上门来,苏学士欣然题曰:“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该店顿时名声大振。直至今日,多有饼家用此诗徕客。

对联广告

风雅的广告载体还包括了对联。对联始于五代末期,由于中国文化素重对仗,早在《易经》中已有“水流湿,火就燥”之句。而有一种用于介绍商家特点、张贴于店门或店堂的对联,则可做广告之用。

都说行行出状元,其实未必,但行行有对联倒是真的,且其中不乏佳作。如杭州西湖边有家兼作茶馆的酒店,有联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对仗工稳,文浅意深,雅俗共赏。从广告的角度而言,还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做了暗示。而且,“喝了茶去”还是佛教机锋。

一般车马店多习用“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但有家旅馆用的却是温庭筠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让人顿觉老板不俗。

理发业是满人入关后才兴于汉地的,有联曰“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颇具自信。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增加了许多行业,随之也出现了新的行业

联,如:“五湖四海,无远弗及;九州万国,有线皆通”是为电话业所撰;而“仁者不以人为力,列子乃御风而行”,据说是张謇为南通汽车行所撰;张之洞还为纺织业题联“经纶天下,衣被苍生”。在现代金融未进入中国时,我国只有钱庄,常用联“常将有日思无日,每到取时想存时”,此联银行储蓄也可用。

原来,广告作为重要的商品宣传方式,并非只能通过大幅字画、视频传媒这样的近现代手段进行展现,在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早已出现了文化底蕴无比深厚的广告形式!

陈金峰荐自《新民晚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