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杂家的治国思想及其学术价值

浅谈杂家的治国思想及其学术价值

浅谈杂家的治国思想及其学术价值
浅谈杂家的治国思想及其学术价值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1), 1-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7111208.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7111208.html,/10.12677/ass.2018.71001

The Introduction to Eclectics’ Thought of

Government and Its

Academic Value

Lei Feng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Received: Dec. 22nd, 2017; accepted: Jan. 5th, 2018; published: Jan. 12th, 2018

Abstract

The Eclectics is th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chools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and it has been included in “jiu liu shi jia” of “zhu zi” class in the books catalogue in Han Shu. Eclectics absorbed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adequately and stringed with “governance” and “constitution” not only grouped them simply. Thus, it became the TongXue. From pre-Qin to Tang dynasty,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Eclectics can be found clearly. The thought of Eclectics began in the Annals of Lubuwei at the en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book has made a summary of the various schools comprehensively without the portal. The monarch advocated the thought of Laozi and Zhuangzi in early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n urged the Confucianism. Liuan, the king of huainan, edited a book named Huainanzi by gathering knowledgeable persons. He inherited the thought of the Eclectics deeply. This book contained the thought of Laozi and Zhuangzi mainly and took the quintessence of every schools, thus, the book’s connotation was very profoun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oliticians represented by Weizheng continued to inherit the horizon and ambi-tion of Eclectics. They transfused the advanced thought such as Taoism risen in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Buddhism prevailed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to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ang dynasty and established the main tone of embrace everything that is useful of Tang dynasty, so that there became a historic prosperous time which named “Golden Year of Zhenguan”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From Lubuwei to Weizheng, Eclectics realized its political target ultimately which had sig-nificant effect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Eclectics had abundant political thought which include people-based, governing mainly by morality and secondarily by law, appointed talent,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enlightenment and so on.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academic value of Eclectics on choosing the best in the excellence and neglecting the prejudice from different schools, fur-ther more, we have to absorb the excellent resul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ctively and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during the strive to attai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Eclectics, The Annals of Lubuwei, Huainanzi, Weizheng, The Thought of Government

冯雷

浅谈杂家的治国思想及其学术价值

冯 雷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7年12月22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5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12日

摘 要

杂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被《汉书·艺文志》收录于“诸子略”里的“九流十家”之中。杂家充分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精华思想,但并非对其进行简单地杂糅,而是贯之以“王治”、“国体”,成为总结学术的会通之学。自先秦至唐代,杂家的脉络演变清晰可循。杂家思想最早发端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该书对诸子百家学说作了一次大规模的概括总结,不别门户,集其大成。西汉以降,初崇老庄之道术,后尚孔孟之儒法,淮南王刘安招宾客方士编成《淮南子》一书,进一步继承杂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主,兼采各家所长,体系博大,内涵精深。有唐一代,以魏征为代表的政治家们更是继承杂家的视野与心胸,将当时之世的先进思想(如东汉兴起的道教、魏晋盛行的佛教)融贯调和,注入到大唐的政治体系中,奠定唐代包容会通、兼收并蓄的主基调,使得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历史性盛世。从吕不韦到魏征,杂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成效斐然,影响深远。杂家的治国思想内涵丰富,包括以民为本,德治为主、法治为辅以及任贤用能、注重教化等等。我们应当了解杂家优中取优、去门户之见的学术价值,并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过程中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关键词

杂家,《吕氏春秋》,《淮南子》,魏征,治国思想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7111208.html,/licenses/by/4.0/

1. 杂家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春秋战国之时,诸国纷争图霸,逐鹿中原,经年战乱不息,导致周礼崩坏,纲纪散紊,社会文化与思想领域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诸子百家纷然涌现,竭力传播各具特色的政治主张,希冀其学说能够被有识之君所赏识并付诸实施,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其中,影响颇为深远的便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十家,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杂家最早出现于战国末期,是吸收诸子百家的优秀思想而发展起来的“总结家”。“杂”即“驳杂不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道:“杂,五彩相会,从衣[1]。”刘勰于《文心雕龙·情采》里说:“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2]。”《周礼》云:“画缋之事,杂五色[3]。”可以看出,“杂”的本意表示多种颜色相互交错的状态,其后引申为将不同的事物糅和混杂在一起,《国语·郑语》有载:“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4]。(注:“杂”,合也。)”杂家杂丛百家,揉和众流,一般意义上包含Open Access

冯雷

有交错糅和的意思,但绝不仅限于此,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阐述道: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5]。”

《隋书·经籍志》里说:

“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以见王者之化,无所不冠者也。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然则杂者,盖出于史官之职也。放者为之,不求其本,材少而多学,言非而博,是以杂错漫羡,而无所指归[6]。”

从《汉书》与《隋书》的总结中,我们可以大致认识杂家的来源、内容、主旨以及缺陷。

杂家最早来源于“议官”,即议事言理之官,这说明杂家擅长以事明理、工于言论,其后范围扩大到“史官”,这是对杂家来源的再认识,古代左史记事,右史记言,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因而史官往往兼通史实与言论,不仅考历代朝政的兴坏成败,还记载大量嘉言懿行,以资后世。杂家的内容包括“兼儒、墨”、“合名、法”,这里的“儒”、“墨”、“名”、“法”无疑代指除杂家之外的诸子百家,意在强调杂家取材的广泛性,集思广益,“通众家之意”。杂家的旨归在于“知国体”、“贯王治”、“见王者之化”,颜师古云:“治国之体,亦当有此杂家之说;王者之治,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5]。”由此观之,杂家对于诸子百家的糅和,并非杂乱无章、随意纳取,而是通贯之以“国家治理、王道赓续”的思想,杂家不是杂学,而是会通之学。正是因为杂家能够做到形杂而神一,取众家之所长为己用,因而自成一家,经久不衰。无怪乎宋代大学者欧阳修在《崇文总目叙释》里对杂家的评价如此之高:“杂家者流,取儒、墨、名、法,合而兼之,其言贯穿众说,无所不通。然亦有补于治理,不可废焉[7]。”当然,杂家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汉书》所言“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以及《隋书》中“放者为之,不求其本,材少而多学,言非而博,是以杂错漫羡,而无所指归”,意在强调杂家之本,在于有通贯之指要,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像“放者”和“荡者”那样舍弃了这一根本精要,那么杂家就会流弊于“漫羡”,如河水之漫溢,沙石之散羡,仅仅成为杂乱无章的集合而已。

在贯之于王治、通之于国体的基础上,杂家思想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杂家重视天、地、人三才的认识并突出以人为本。杂家的集大成者《吕氏春秋》中多数篇目都与三才有关,例如关于天道时运方面,有《孟春》《季春》《孟夏》《季夏》《孟秋》《季秋》《孟冬》《季冬》等篇,以星斗时序为系,揭示天子应该顺时而动、适时而行;关于地道寰宇方面,有《圜道》《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以农事稼穑为研究对象,给君主以劝课农桑、应时而令的为政启示;关于人道拔擢方面,有《本生》《重己》《情欲》《论人》《用众》《顺民》《爱士》等篇,篇幅尤为厚实,在充分揭示人存在重己爱私等弱点的基础之上,全面分析用人的方法与策略,认识到国家要想得到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供君主参考资鉴。第二,杂家将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融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哲学,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律,杂家在吸收儒、道、墨、法等家优秀思想的同时,也将阴阳五行思想纳入麾下,融合成自身的血肉。如《淮南子》卷四《地形训》篇,言“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壮,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壮,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壮,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壮,金老,木生,土囚,火死[8]。”揭示了五行相生以及其随时序的变化而生灭的规律,闪烁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光辉。

可以看出,杂家的内容诚然浩繁博大,但并非混杂无章、简单拼接的学术小集,而是拥有一以贯之思想的大规模的学术总结性学派,它不是折衷主义[9],而是会通之学,取各派之精髓而调为己用,合而不散。正如近人张琦翔所说:“杂家者,杂取众说而能自立宗旨,杂而能成家也,此所谓杂即调和意义。调和并非凑合,亦非混合中和,兼揉众长,舍去其短,免去矛盾,融合为一,此之谓调和,杂家之意以大矣[10]。”

冯雷

2. 杂家的脉络与其治国思想的主要内涵

杂家产生于战国晚期,以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下食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为标志,由于当时秦国统一六国势在必得,因此《吕氏春秋》这部著作不仅是对诸子百家精华思想的一次总结融通,更是成为秦君在一匡天下、建立秦朝之后为政治国的智囊宝库。然而,由于秦朝选择了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作为治国主导,杂家的主张便没有得到实践。到了汉代,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淮南子》,吸收众家,集为大成,阐释自己的治国思想,因与汉武帝的政策方针相左而未能付诸实施。

时至唐代,魏征继承了杂家思想的精要,将当时有益于治理国政的思想加以吸纳(包括东汉土生土长的道教和魏晋时期南北朝兴盛一时的佛教等等),融入大唐的国政治理之中,将杂家思想付诸实践,于是出现贞观之治,使得大唐雄风,盛极世界。从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到刘安的《淮南子》,再到魏征兼容并包的治国理念,杂家流派的脉络清晰明了,值得我们细细发掘,深深体悟。

2.1. 以民为本

诚然,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尊君重主一直是等级制度下无可争辩的主旋律,但在一些开明统治者的眼里,肯定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社会地位、树立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无疑对政权的长久稳定与持续发展大有裨益。孔子很早就提出与“仁政”有关的民本思想,孟子曾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11]。”

杂家吸收了儒家在治理国政上的民本思想,并将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杂家认为:“食者,民之本也;

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植[8]。”“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8],人君不仅要因循天时地利,更要以民为本,注重人和,善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达到天下治理的目的,这就要做到顺从民心而为,“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12]。”这里的“说”通“悦”,意思是如果君主以民为本,施政以仁与义,那么自上至下的百姓臣子都会替他高兴,君主也就能够立功建业。在大唐的国政治理上,杂家代表魏征也认为其基本原则在于爱民安民,他引用古语告诫唐太宗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3]。”深刻认识到君主和人民相存相依,君轻民贵的道理。他还认为,帝王之业,“守成”难于“草创”,

他说:“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有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13]。”

要做到爱民安民,统治者务必爱惜民力与民财,他说:“古语曰:‘善为人者,爱其力而成其财。’若使之不以道,敛之如不及,财尽则怨,力尽则叛[14]。”杂家的民本思想是在吸收儒家仁政的思想而发展起来的,在《吕氏春秋》与《淮南子》中都有一些论及,魏征将其付诸大唐的政治实践,使得有唐一代呈现出国力强盛、兼容并包等特点,收效不菲。

2.2. 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杂家认为,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之上,君主应该将德治与法治巧妙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就是——“以德治为主,以法治为辅”。

德治来源于儒家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5]。”

孟子后来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杂家充分吸收了这一治国思想,并深入详细地加以论证。《吕氏春秋·上德》有言:“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以德以义,则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华之高,会稽之险,不能障矣;阖庐之教,孙、吴之兵,不能当矣[12]。”施行德义,人民自觉向善去邪,政权的根基就能得到巩固,就连江河湖海都难以与之抗衡,君主为政以德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爱士》篇也说:“人主其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

冯雷

乎?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12]。”可见,要想真正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与跟随,君主岂能不在德政这方面大作文章呢?《淮南子》一书虽然道家成分要显得浓厚一些,但仍然将德政、德治融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尽显儒道合流会通之势,指出“天子在上位,持以道德,辅以仁义,近者献其智,远者怀其德;拱揖指麾,而四海宾服;春秋冬夏,皆献其贡职;天下混而为一,子孙相代,此五帝之所以迎天德也[8]”。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安指出五帝时期之所以能天下为一、四海咸服,主要在于天子用道德与仁义治理天下,使得远近上下各得其所、各尽其力。魏征也认为德义是治国之本,曾恳恳上疏唐太宗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13]!”综上可见,杂家将德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本源与精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统治者重德行、讲求仁义,这样一来,政治安定才能有保证。

但是,单靠德行仁义来治理国家是远远不够的,法家明白这个道理,杂家更为清楚。因此杂家在尊奉“以德治为主”的基础上,辅助以法家的思想智慧,认为一定程度的法律制度对于巩固政权很有必要。“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8]。”《吕氏春秋·荡兵》篇指出:“家无怒笞,则竖子婴儿之有过也立见;国无刑罚,则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见;天下无诛伐,则诸侯之相暴也立见。故怒笞不可偃于家,刑罚不可偃于国[12]。”刑罚既不能废止,也不能无度妄为,应当赏罚分明,不能以主观的爱恶为标准,要看其行为的目的与归宿,“凡赏非以爱之也,罚非以恶之也,用观归也。所归善,虽恶之,赏;归所不善,虽爱之,罚;此先王之所以治乱安危也[12]”。唐朝贞观之治的出现,不仅是因为唐太宗以仁为政、以德爱民,还由于合理运用刑罚,贞观十一年,魏征上疏说:“臣闻《书》曰:‘明德慎罚’,‘惟刑恤哉’。……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13]。”不仅论述以刑罚治国,其根本目的在于惩恶扬善,还提出君王在实施赏罚的时候应注意既不能以亲疏关系、好恶喜怒等主观的意志为标准,又不能赏赐无度、惩罚过重,走向法家的极端。因此,“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12]”。

2.3. 任贤用能,注重教化

杂家为了达到“知国体,贯王治”的最高目的,还特别注重选拔贤才能人,为君王所用,并且重视文化的教化功能,以求政权的稳固长久。

杂家认为,先王兴邦建业的原因之一就是用贤人,“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12]”。杂家总结道,盛世需要贤者献言献策,比如魏征,有经国之才,性格直爽,不屈不挠,参加朝政议事,深谋远虑,多有良善之谏,唐太宗甚为器重,曾说:“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13]。”其恳恳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动人至深;乱世更需要贤者能人,战国时期的战乱与动荡,刺激了以战国四君子为代表的开明君主广纳贤才这根神经,一时间,养士纳贤之风风靡各国,倚靠这些贤者能人的治国方法与智慧,一些国家才能够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吕氏春秋·期贤》篇说:“当今之时,世暗甚矣,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归之也,若蝉之走明火也。凡国不徒安,名不徒显,必得贤士[12]。”可以说无论何时何世,君王或者领导者的力量毕竟有限,想要高效且有力的掌控全局,必须使有才干、有谋略、有智慧、有胆识的贤者都得到应有的器重,他们各施其术、各尽其才,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杂家还充分注意到外部环境对人的迁染与教化作用,并将之运用到治国为政的理念之中。《吕氏春秋》分析了地域环境对人民的巨大影响,“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12]。”戎人说

冯雷

戎言,楚人说楚言,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戎地与楚地的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的,人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带有其地域特征。杂家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仍然需要重视迁染的因素,《吕氏春秋》生动地阐述了染丝在制作过程中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12]的基本道理,然后推演到具体的历史事实,指出“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望、周公旦,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夏桀染于干辛、歧踵戎,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虢公鼓、祭公敦,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12]。”因此,君主不可争辩地应当坚持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治理国家,亲近贤臣良善,远离危害国家社稷的人。在对待百姓上,统治者应当充分重视政策方针的教化作用,比如提倡礼乐,反对侈乐,杂家认为“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12]”,礼乐是有情之乐,而侈乐是失情之乐,“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12],侈乐是不和之乐,如果不加以杜绝更正,就会导致“其民必怨,其生必伤”[12]的后果,因而必须重视礼乐的提倡与教化,即倡导“适音”,“以适听适则和矣”[12],使百姓沉浸其中,耳濡目染,“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12],正是这些耳濡目染的礼乐教化,统治者才能够有效地将人民纳入既定的道路上来。

3. 杂家的学术思想与价值

杂家之学,是博采诸子的会通之学,是吸纳众流的取优之学,是一以贯之的通鉴之学,是与时俱进的收蓄之学。它以通贯王治为思想主线,不仅穷究天地变化的规律,而且还阐明祸福存亡的道理,因而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探讨杂家的学术价值,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识和把握:第一,全面认识杂家“去粗取精、优中取优”的学术思想。张琦翔先生总结说:“(杂家)在学术上居相当主要地位,其对学术有两种贡献:一、融贯诸家学术,二、批评诸家学术大体平允[16]。”这是客观而正确的见解,因为杂家的“杂”并非简单的杂糅,而是融会贯通,这个“通”是建立在深刻把握诸子百家思想精髓的基础之上,《吕氏春秋·不二》篇曾精辟地指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兒良贵后。此是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12]。”用一个字囊括各家精要,更是说明了杂家对诸子各家的理解之深,深入骨髓。在构建自身的思想体系的时候,杂家能够很好的去粗取精、优中取优,对儒家的优秀伦理道德进行吸收借鉴,但是摒弃其迂腐而繁缛的礼节;对墨家尚贤的政治思想加以选用,但对其非攻、反战的主张进行批判;对法家的以法治国加以吸收,但极力抵制严刑酷法,强调赏罚得宜;对道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加以汲取,但否定纯任自然的主张等等,正是由于杂家在优中取优,所以其思想体系表现得更为通透,学术价值斐然。

第二,开阔视野,放下门户之见。魏征曾回答唐太宗的“明君暗君之问”时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13]。”因此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成语。诚然,诸子百家的思想各有千秋,也各有优劣利弊,如果抱守一家,无疑犯了“偏听则暗”的错误,因此需要后代统治者开阔视野,放下各家各派的门户之见,凡有裨益于保境安民、兴邦强国的思想,均加以有机吸纳、科学运用,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功用。纵观历代学术史,最大的门户之争便是“汉宋之争”,汉学家专事词章考据、名物训诂,宋学家潜心义理的阐发、心性的探讨,两者相互指责,彼此诟病。其实,汉宋之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二者如能向杂家那样不拘泥于门庭之见,互为补充,其收效必定甚广,清代涌现的“乾嘉新义理学”便是一种可喜的尝试。由此看来,只有学者们真正打破门户之见,摒除陋儒之弊,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学术界的新气象才能早日形成。

杂家不仅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给我们后世学人诸多钩想与深思,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从盲目照搬马克思主义到独自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特色发

冯雷

展之路,历经了重重坎坷与磨难。在我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正值大革命时期,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各派政治势力斗争激烈,由于当时共产党还处于相对幼小的阶段,加之反动势力强大,因而那段历史尤为艰难。其后在与国民党的不断周旋中渐渐积累革命经验,加深思想认识,经过漫漫长征的锤炼以及遵义会议的召开,年幼的共产党终于走向成熟,渐渐站稳脚跟,明晰了客观历史实际,革命队伍不断得到壮大。建国之后,由于党的领导人过分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与倒退,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国策,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活才回归正轨,进入历史新时期。

其实,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与努力的历史,正是一部“新杂家”对于治国为政的探讨史,因为马克思主义在诞生之初就洋溢着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思想光辉,它和杂家一样,吸收了当时先进的各种思想,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法国启蒙思想等等,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也要将这一优良品质与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充分学习杂家的会通之义,学习魏征的“组装哲学”[17]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客观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就是新世纪新杂家的组装哲学的再现史。因此我们必须放下鄙陋的门户之见,狭隘的阶级之争,积极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优秀政策与思想,善于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治国思想和理念,并巧妙地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有机整体之中,不断改善和克服自身的弊端与缺陷。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最终旨归的中国梦的实践上,我们共产党人绝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盲目排优,必须继承并发展杂家思想,成为新时期敢于担当的新杂家,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有机融通,兼收并蓄,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许慎, 撰. 说文解字[M]. 徐铉, 校定.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169.

[2]刘勰. 文心雕龙[M]. 黄淑琳, 注.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114.

[3]汉魏古注十三经: 周礼(卷四十)——考工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269.

[4]徐元浩, 撰. 国语集解[M]. 王树民, 沈长云,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470.

[5]班固.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1742.

[6]魏征, 等. 撰. 隋书(卷三十四)——经籍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1010.

[7]欧阳永叔. 欧阳修全集(下) [M]. 北京: 中国书店, 1986: 1003.

[8]刘安. 淮南子[M]. 许慎, 注. 陈广忠, 校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9]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09.

[10]张琦翔. 秦汉杂家学术[M]. 金华: 金华印书局, 1948: 1.

[11]杨伯峻, 译注.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14.

[12]高诱, 注. 吕氏春秋[M]. 毕沅, 校. 徐小蛮, 标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13]吴兢, 撰. 谢保成, 集校. 贞观政要集校[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14]魏征, 令狐德棻, 撰. 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671.

[15]杨伯峻, 译注.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10.

[16]张琦翔. 秦汉杂家学术[M]. 金华: 金华印书局, 1948: 1.

[17]余和祥. 魏征忠谏人生[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0.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7111208.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9-2556,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7111208.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7111208.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s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7111208.html,

中国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

中国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妨以西方乃至印度 的学术思想为背景探讨这个问题。 一、文字、思维、文化 对中西文化系统上的差异,近代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反复讨论。笔者试图 从文字对思维、思维对文化的影响方面作一尝试性探索。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形象,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在大脑中,形象和语言、形象思维和语言思维之间并不是漠不关心的。相反,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递左右脑的信息。 人们常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它们到底是如何 不同呢?这种不同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 原因。固然,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它不同于语言,不等于思维的工具。但是作为人们最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文字对思维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使之语言思维特别发达。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而且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文字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影响文化的发展特点。中西文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 中西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黑格尔就声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们的语言里。” 杜威也指出:“吾谓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存。” 而我们的语言学教科书则反复强调,语言和思维是外壳和内核的关系。与此相反,许多中国学者却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一章)、“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含蓄》)等等。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语言学的兴趣。为了更 好地发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西方人很早就很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从古希腊时期以来,语言学就“变成…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枚独立学科”,一直到近现代,西方的语言学一直是遥遥领先的。而中国人的思对语言的依赖性小,此相应,中国对语言研究就不那 么重视。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一直没有得到独立发展。孔子早就提倡:“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的音韵学就是文学和经学的附庸,人们只是为了写好诗赋和第才去研 究它。学者们甚至把文字、音韵、训诂贬称为“小学”。直到十九世纪末,马建忠才照搬西 方的语言理论,写成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此后,中国的语言学才逐渐独 立发展起来。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浅谈老子养生思想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养生思想源头原则方法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家类’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雜家類」 邵曼珣 〈子部總敘〉云:「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儒家以外有兵家,有法家,有農家,有醫家,有天文演算法,有術數,有藝術,有譜錄,有雜家,有類書,有小說家,其別教則有釋家,有道家,敘而次之,凡十四類。」 六經以外的子書,《總目》將其分為14類,這14類又可分為四組: 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術數、藝術。以上二家,皆小道之可觀者也。 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以上四家,皆旁資參考者也。 釋家、道家,外學也。 從以上分類看來,《總目》子部有四個特點: 一、以儒學為正宗,「儒家中心觀」 二、將農醫天文算法升至前六類,提高科學的地位 三、排斥外學,將釋道置於子部最末。 四、排斥雜家:《總目》將墨家、名家、縱橫家等置於雜家類,〈子部總敘〉云: 「群言岐出,不名一類,總為薈卒,皆可采摭菁英,故次以雜家。」許多學者皆以為失當:如孫德謙說:「如名墨家學,以後世無傳概入雜家,未免失之淆亂。」1余嘉錫《目錄學發微》斥指《總目》「最誤者莫如合名墨縱橫於雜家,使《漢志》九流十家頓亡。」李致忠:「《四庫總目》的「雜家類」偷換雜家固有的概念,說什麼『雜之意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是說雜家兼有儒墨名法各家之長,博采眾家為一家,形成自己的學說,……《四庫總目》偷換概念,將雜家說成雜類,變成無所不包的大雜燴。』2《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雜家類」云:「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併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雜家類」共分六類: 一、立說者謂之雜學 卷117·子部27 雜家類一(雜學之屬,22部,178卷,皆文淵閣著錄。) 1參見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頁158~162。 2李致忠:《三目類序釋評》,頁36。見上揭書頁162。

应用文的实用价值

应用文的实用价值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根据实际需要而写的具有相对固定格式的各种文体。应用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到日常生活中的书信、条据,大到党政机关使用的公文、报告等都是应用文。应用文同其他文体一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我将从应用文的三大特点出发,具体介绍一下应用文的实用价值。 一、便捷高效 应用文的语言简洁朴实,能用最少的字表达最明确的意思,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例如在日常应用文书中,应用文能够最简单明了地阐明事实,语言简洁却又不会令人产生歧义。在党政机关公文中,应用文严格遵守公文往来规则和写作规则,极大地提高了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并且防止了公文冗长,利于政府的高效工作。 二、规范专业 应用文根据专业领域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类别,它的专业性与规范性令它更具实用性。例如在财经类专业文书中,详细规定了合同的写法。对于这一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应用文的规范性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合同双方的利益。再比如在科教应用文书中,学术论文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文书,而应用文规范的格式使得学术论文更具逻辑性与专业性,利于论文的归集整理,有助于该学科的发展。 三、真实严谨 叶圣陶先生在谈公文写作时说:“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应用文的真实性严谨性使得它在法律层面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效力。党政机关公文代表者党和国家机关的意志,一经发布,即具有法定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应用文的真实严谨恰恰能保证这种权威的落实。在日常应用文书和财经类专业文书中,都需要有严谨的表述与真实的信息才能使得文书具有法律效力,使双方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失。只有应用文的客观真实性能有效地承载这种法律效力。 应用文与其他文体相比较,可能过于乏味与死板。但也正是它的这种客观性与规范性,使得它避免了主观情感的误解。语言具有复杂的多样性,而应用文能够保证在一些特定场合中,语言可以表达出唯一准确的含义。由本文的举例可知,应用文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说应用文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具有极大实用性的一种文体。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 作业 题目: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学号: 20121105635 姓名:胡玉霞 2014年 11 月 16 日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姓名:胡玉霞学号:20121105635 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一、摘要 孔子与老子在共同的时代和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反思“礼崩乐坏”和大道隐退之后的世道人心问题。总体而言,就不同之处来说,孔子强调礼治与德治,提倡仁礼并重,以维系社会,安定民生。孔子认为,在“礼崩乐坏”之后,需要人为地提倡、规定一定的道德规范。老子则认为应该遵循大道自然无为的原则,实行“无为而治”。而相同之处,为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他们都提出了优良的民本思想,譬如孔子的富民、平均主义思想,老子的均平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消极的地方,负面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最终都为后来极端专制的体制所利用,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克己复礼 不同点 (一)核心价值追求不同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是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他曾说:“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统治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并不否认刑政之于治理国家的有效性,但是,刑与政也只能使民众免于犯罪,并不能使社会大众的道德良善。所以他把道德的良善视为政治目的,而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主张“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善良最有效的途径。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的政治态度。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理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颁布制定以后,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其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二)政治哲学基础不同 孔子的哲学基础是“仁”和“礼”,即借助伦理道德与政治道德的规范,抑制或缓和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以求得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关于“仁”的概念,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爱,相互帮助。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二是“克己

学术规范测试59646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作答得2分,错选不得分。 1. 学术成果是指人们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如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研制开发、生产考核等一系列脑力和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同行专家审评或鉴定,或在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确认具有一定的()的创新性结果。 A.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 B.社会意义或实用价值 C.学术意义或经济价值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2.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把一个学者的作品()作为衡量该学者地位与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 A.被正面引用的频率 B.被翻译成多少种语言 C.流传时间的长短 正确答案:A 3. 违反正当程序或者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正当学术评价,属于()行为。 A.学术失范 B.学术不端

C.学术腐败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4. 间接引用指作者综合转述别人文章某一部分的意思,用自己的表达去阐述他人的观点、意见和理论,也称为()。 A.释义 B.转述 C.解释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5. 行为人通过删节、补充等隐蔽手段将他人作品改头换面而没有改变原有作品的实质性内容,或窃取他人的创作(学术)思想或未发表成果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这种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中的()。 A.改造 B.抄袭 C.剽窃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C 6. 若论著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有意不将其作为注释或参考文献列出,回避文献出处,使人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已有研究成果,哪些是作者自己新的学术创造,就属于()。 A.有意隐匿参考文献

B.文献遗漏 C.回避文献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7.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对试验结果的解释、判断错误,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8. 引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引用,尤其是避免过度引用()的论著。 A.某一特定作者 B.某一国家作者 C.某一区域作者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9. 学术评价的标准要保护学术研究者的思考权力,坚持()。 A.学术研究无禁区 B.学术研究为社会服务 C.学术研究价值

中国文化要略――学术思想

第六章学术思想 一、xx 1、“儒学”: 第一学说,,创始人孔子,“儒”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最大的思想流派(最早指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 2、xx: 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论语》,鲁文化与周文化一脉相承。 主张“仁”,“仁者爱人”,人本主义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xx: 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儒家学说亦称“孔孟之道”, 思想核心: “性善”和“良知”,提出“义”(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进一步发展“人本思想”,提出“”仁政观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xx: 名况,字卿,赵国人,《荀子》,(李斯为其弟子) 主张“性恶”,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帮助人为善,一是“修身”,二是“师法”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5、汉代以后,儒学独尊,董仲舒建立“天人感应”(封建统治的理论支柱) xx,字仲任,无神论者,著《论衡》 二、xx(第二大学说) 1、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著《道德经》,“道家” 其思想: “无为”“xx”“守弱” 具有自然主义色彩,批判儒家,“入世之学”VS“出世之学” 把“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朴素辩证法 (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表示世界的本源) 2、xx: 名周,宋国人,著《庄子》,提出内心修养途径,“心斋”“坐忘” 思想核心: 自然无为。《逍遥游》《齐物论》超然物外。 三、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两大“显学”) 1、墨子: 名xx,xx人,代表作《墨子》, 思想: “兼爱”“非攻”“xx” 2、在形式逻辑和自然科三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几何学:点、线、面、圆的关系 力学: 杠杆原理 四、法家学说(战国)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杂家”杨德才

杨德才其人 北京市注册管理咨询师,青岛市注册高级咨询师。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后在武汉大学取得现代美国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曾在中国海洋大学担任社会科学系教师、青岛某民营企业总经理高级助理,1996年下海创办青岛紫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至今。现兼任青岛南开校友联谊会秘书长、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海洋大学mba院外导师、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一手创办紫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杨德才,从身分上来讲应该算是商人,可是人们却总习惯尊称他为杨博士。因为他不仅是咨询业内的专家,还兼任学术机构的职务,并且长期为各类报纸的财经版撰写专栏,担任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的顾问。多元化的社会角色,成就了杨德才多姿多彩的“杂家”人生。 “杂学”的高材生 生于天津市的杨德才,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也是来青岛的第一位文科博士。1993年他辞去教职到一家民营企业做职业经理人,1996年又创办了青岛第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从高校到企业,从博士到商人,杨德才“敢为天下先”的做法在当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如今,12年过去了,青岛市民早就对“情满旅途”、“情系妇儿”、“泰能”这些服务品牌耳熟能详,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大名鼎鼎的品牌后面都闪耀着紫文公司的智慧光芒。虽然杨德才一直都低调地将自己和团队隐身在客户的背后,但是12年的辉煌业绩用事实奠定了他在青岛管理咨询行业的翘楚地位。 今天,当我们翻看杨德才的人生履历就不难发现,正是多元化的教育经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注定了他和紫文团队今天的成就。 少年时期的三位启蒙老师,让杨德才至今仍感恩于心。从十三岁起,他就在父亲的安排下师从于震旦大学(现复旦大学)毕业、熟读《二十五史》的刘惟一先生学习历史。跟随着上世纪20年代从北大经济学毕业的相世杰先生熟读经济;并在中学时就靠《大公报》稿酬为生的杨延龄居士指导下研究文学与宗教。在几位大师的熏陶下,杨德才初一就写出了古典诗集,初三时创作了一本20万字的小说《未亡人》。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根基良好的杨德才便从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南开大学的生物系。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凤毛麟角,很多人毕业后直接就是国家干部。尽管笼罩着“天之骄子”的光环,在生物系就读的杨德才却一刻没闲着。一有时间,他就跑去旁听其他系的课,物理、哲学、数学还有历史系的课堂上,经常能看见杨德才和师生们讨论问题的身影。大学的四年里,他也几乎走遍了京津两地的学府,天天穿梭在听课、查书、访友和拜师中,并且造访过差不多一个班的大师,很有当下“粉丝”的狂热。只不过他没有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将学问的触角伸向了感兴趣的每一个方向。早年的学子们都知道,那时的南开大学一共就9个系,杨德才自己就相当于从4个系毕业,学过的课程跨越了自然科学到人文历史,这也为他日后师从中国哲学界泰斗江天骥先生改读现代美国哲学系,从教育界走向咨询业打好了基础。 书痴的杂读之乐 从事咨询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曾经有记者这样问过杨德才。杨博士的回答是:渊博

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1)应用价值①“更新工程”有用缓解贫困地区农村师资枯竭现状,给农村中小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希望。 ②“更新工程”使部分农村教师从烦琐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参与高校组织的集中培训、网络培训以及校本研修,较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的工学矛盾,有用地提高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了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从而不断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③“更新工程”解决了师范生实习难的现实问题,为师范生提供了持续时间长、内容全面的教育实践和教学技能训练的机会和场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了大学生(未来教师)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④“更新工程”促进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了大学、地方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以及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2)理论价值①把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量少、质差、队伍不稳的制度困境问题纳入到一个超越农村范围的大学、政府、地方三者联动的大平台来思考解决,这是一种理论研究视角的新探索。 ②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发展的核心是基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水平,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整合到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农村师资更新的互动中来,这是教师培养理论的创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新拓展。 (3)社会影响和效益“师资更新工程”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就,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被重庆市教科院等部门采纳。 同时,该工程也得到新闻媒体的广博关注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肯定。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重庆时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了西南大学的“更新工程”。2006年教育部在西南大学召开《支教实习专题研讨 1/ 2

最新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第一篇:读《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的一点感想】 第八部分第一节“皖学”引用戴震的话:“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弊,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有名之见,其弊二:非掊击前人以自表暴,即依傍昔贤以附骥尾。……私智穿凿者,或非尽掊击以自表暴,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或非尽依傍以附骥尾,无鄙陋之心而失与之等。”几句话直指很多“学人”的软肋,“掊击前人”者比比皆是,歪批、胡批现在已经不再仅仅是相声里的包袱,而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社会现象了,某些畅销书、某些博客,充斥的都是这种东西。而“附骥尾”的倒是不多,于丹大概可以算作其中的佼佼者,昨天和夏末他们几个喝酒的时候,臧否的现在有名的“电视学人”和“网络学人”也都跳不出这两类。而且戴东原更道出了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一时之名”和“后世之名”,即使不能留名后世,也要在当时喧嚣一番,混个热闹。 第九部分第六节“扬学六谈”中引用焦偱的话:“人各一性,不可强人以同于己,不可强己以同于人,有所同必有所不同,此同也而实异也,故君子不同也。”为可叹息者,似乎很少有人能懂得这个道理,总是自以为是,总想改造别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以期和自己一致。而且是关系愈好,则改造的力度愈大,所谓“爱之深则责之切”。为不幸者,我恰恰是当下价值观中的一个另类,

大发慈悲妄想改造我的人也特别的多,或直斥,或婉劝,希望我可以幡然悔悟,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不过我想,我大概是很难改变了。 第十二部分第四节“试帖诗及其他”里引王阳明的话:“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敢入,视师长如仇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曹聚仁问:“两千年的书塾教育,糟不可言,可是今日的学校教育又如何呢?”根据我的切身经历,其实也是如此,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罢了。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第二篇:读《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的一点感想】 其实这本书现在只看了大概十分之一,但还是忍不住想上来先白活儿两句。这本书是前两天刚借的,和安徽教育出版社编辑的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一起。钱穆的作品集我更喜欢三联那一套,只是我们学校图书馆三联那套散放在各处,不好找。 看这本《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有一种找到了指路明灯的感觉,以前所谓的好古完全是瞎摸,其实一直在槛外,透过栅栏窥见了内里一丁点的美景,却不得其门而入,徘徊于这奇美花园的外围,东面窥探一下,西边张望一下。却不能身处其中去领略、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读史笔记之五 一般地说,《老子》开篇就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道”、“名”这二个哲学概念,和“无”、“有”这二个抽象思维的成果,全书反复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形象地阐述了对立与统一、世界本源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所以认为其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毫无疑问的。但就全书的最主要内容而言,该书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是为了来探究治国救民的方法,追索世界的本源是为了让统治者依据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统治国家。全书八十一章中,涉及治国治民的内容远比阐述哲学概念要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书。 老子生活的年代,周王朝日渐衰弱,诸侯割剧纷争,社会动荡日益加剧,奴隶制社会行将崩溃。老子身为周王室的一位史官,从历代王朝兴衰中吸取了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面对残酷的现实,既为周王室前途唉叹,又为百姓生活担忧。《老子》这部书,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治国策略的总结与发展,实际就是他治国思想的宣言,也是他对统治者如何治国的劝诫。 老子在书中反复提到了圣人这个概念。在老子眼中,圣人以国为重,以民为本,是完全得道之人,所以国家才可以托负给他,人民才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在这一点上,这个圣人的概念与先人们对尧舜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老子》第二章就对圣人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仅要求圣人主宰一切而又不占有一切,成就一切而又不居功自傲,其实也鲜明地对夏以后的统治者把天下当作家天下,把百姓当作奴仆,随意渔肉百姓,暴虐天下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凝。与这种统治方法相对应,在第三章中,老子就提出了圣人治国的思想,认为只有圣人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得国家大治。 老子认为,圣人是与百姓“二不相伤”的,通过圣人的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百姓皆注其耳目”,成为圣人的追随者,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之治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即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民众自然地生存和自由地发展。当然,这样的圣人之治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老子对“其次,亲而誉之”也有较高评价。这种圣人之治的思想在历经夏桀和商纣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残暴得今人发指的统治后,在当时周王室气数将尽之时,无疑是有其积极进步意义的。更为伟大的是,老子这种圣人治国的思想,不仅被国人所接受,而且历经几千年的王朝变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份。从此以后,圣人之治就是国人衡量对照统治者的一把尺度。 然而,长期以来对圣人的“亲而誉之”,使得人们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于圣人之上。历朝历代演绎多少圣人出则天下大治的悲欢离合,由此人们逐步习惯了对圣人的崇拜,习惯了对圣人的依赖,最后把一个国家的复兴,把一个民族的强盛之希望完全寄托在圣人身上。这就是圣人之治的另一面。 《老子》一书中,非常强调相对立的事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与圣人相对的,就是愚民。愚民政策既是与圣人之治相对而存在的,又是圣人治国之策的重要辅助手段和组成部分。“是以圣人之治也,。。。。。。恒使民无知无欲。”由是,历代统治者一方面不断压制不同言论,另一方面使教育贵族化,剥夺绝大部分平民的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变成没有思想,没有愿望的顺民,以利于统治者奴役驱使。 美国《独立宣言》作者托马斯﹒杰弗逊说:人人生而平等。其实老子也说过:“不尚贤”。圣人与平民本没有区别,但“圣人在天下”即圣人治理天下时,要做到圣人与普通百姓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百姓对圣人“皆注其耳目”,而圣人必能对百姓“皆孩之”。所以圣人之治一方面造就了中华民族不同朝代各有千秋的兴盛,同时也造就了统治者的高高在上和国人的人格依赖。小小七品县令徐九斤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方面说

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1.营造了浓郁的教学科研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人,校园文化建设不在于外在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涵盖了学校教师共性与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于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一批朝气蓬勃、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关键在于科研,而学校科研的主体也是全体教师。因此,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就是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在教育科研中得到锻练,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如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培训锻炼教师的过程;总结评估成果的过程,则是提高教师水平的过程。学校科研管理就是大力提倡教师的科研意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科研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层面开展的“行动研究”、“校本培训”等科研活动,就是旨在帮助广大教职工根据自己平日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并在实际科研活动中予以指导和培训。学校要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科研活动来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科研信心,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使广大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变成科研型、学

者型的新型教师。 全校不少老师都申报了个人研究课题。教师近三年参加区、市县学术论文评奖活动,有100多人次获奖。三年来,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上县、片和校级研究课、观摩课36节。运用新思想新观念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科研兴教蔚然成风、方兴未艾。推动了全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观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 首先,参加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发现并强化创新精神。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通过学习交流、外出听课等活动,教师对新课程有了逐步的认识。在宏观上能够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学科与课程、教与学等关系;在微观上能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要求。结合课改实践,课题组成员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课题论文、随笔反思。自开题来,我校课题组成员获奖或发表的区级以上文章达30多篇,其中获国家级以上及刊物发表文章8篇,区级以上和刊物发表文章10篇,市县级以上和刊物上发表文章18篇。 其次,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原因,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

浅谈老子的军事思想

浅谈老子的军事思想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内涵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华民族以“道”为本的核心,战争的出现是私欲的产物,是中华民族背离“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沉淀,已形成了“天道不可违”的潜意识思维模式,老子的军事思想也正是这一思维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正值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急剧动荡时期。这种过渡,是通过无数兼并战争得以实现的。频繁爆发的战争荼毒生灵、危害惨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强烈刺激了具有和平主义倾向的老子,使之对战争深恶痛绝,也使《老子》一书打上了鲜明的反战印记。 在《道德经》中,老子的反战思想最集中突出地体现在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八章和第六十九章中。在老子看来,无论怎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总是巨大的灾祸与无比的苦难。“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是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兵力投入战争之中,伤亡极其惨重,而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则是普通老百姓。”置身于春秋末叶的老子不仅亲历了东周王朝的衰微,而且也深味了当时天下混战的残酷。从而,他高扬天道的自然无为的旗帜,以无比悲悯的情怀严正指出战争的罪恶。他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其大意说,武器是不吉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是不用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发现,战争不仅往往体现为“其事好还”,

即争战很会陷入循环复报之怪圈,而且更会造成“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恶果。就是说,凡是军队开到的地方,必然会荆棘丛生;大战以后,灾祸苦难则随处可见。因此,老子强烈地呼吁:“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老子哲学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均有影响,但对兵家的影响尤大。在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经》五千言中,谈兵的字眼就有268字。全书有一部分内容是直接谈兵的,还有一部分内容是以哲理来喻兵的,其他内容也贯穿着战略战术思想。《老子》的军事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兵者凶器”的战争观。老子认为,“兵”对于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但它应当是一个国家用来自卫而不是用来侵略的武装力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就是这个意思。国家要有精兵良将,但不用来威胁或侵略别国,这才是真正的保卫自已的实力,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唯一方法。早期道家通过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充分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进而在一般的意义上对战争持反对态度,这在《老子》一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老子》主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与其清静无为的政治立场是相一致的。 第二方面是守柔贵雌、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在矛盾的统一体中,柔弱虚静的一方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刚强动躁的一方,因而主张贵柔守雌,以退为进。这一“柔弱胜刚强”的刚柔论思想体系客观上为弱小的新生的力量战强大而腐朽之敌提供

色彩设计师是心理学和结构学的杂家

这是近两年国内服装、陈列界很流行的职业,简单地说,他们的专长就是进行色彩搭配。那么,在品质生活细分的“后装修时代”,我们需不需要也请这样一个色彩“保姆”贴身照料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深圳的室内设计行业,并没有完全独立的室内色彩设计师,然而,几乎100%的业主在装修过程中都提出了色彩诉求。 为什么要有色彩设计师? 因为色彩需要一个专业的“画家” 设计师是心理学、结构学的杂家。 色彩在装修中不仅能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还可以弥补空间的先天不足。通过引导业主的心理变化,让低矮的房间看上去轩敞,狭窄的房间给人开阔感。这就是色彩的神奇魅力,也是色彩设计师的关键性所在。

他不仅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好色之徒”,还必须对空间结构、顾客心理把握得准确到位,这样才能让色彩完全听从他的“调度差遣”,并最终达到“重点突出、格调和谐”的居室色彩设计要求。 色彩设计师应该是一个杂家 王斌,上层装饰设计总监 家居时代:色彩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斌:色彩设计是室内设计中最难的部分,如果居室的整体色调搭配失调,这个作品很可能就此功亏一篑,因此色彩设计师的分量不容忽视。假如有条件,最好能将有色彩搭配专业知识的设计师从室内设计中分离出来,但目前国内为了方便整体规划,普通家装还是更多采取了室内设计师兼顾色彩设计的方法。 家居时代:合格的色彩设计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王斌:首先,对色彩有极高的敏锐度,能够研究和预测家居色彩的流行趋势;其次,了解消费者的色彩心理,并擅长引导他们合理的用色习惯;再次,掌握色彩改造空间、塑造形象的技巧。可以说,色彩设计师是一个色彩学、心理学、结构学的杂家。 家居时代:在色彩设计过程中,常碰到的难题是什么? 王斌:色彩与家具、饰品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规则,任何搭配都有可能创意出让人惊喜的效果。同时,色彩影响着家居的整体氛围,以及主人的居住心情,因此色彩运用与业主喜好是直接挂钩的,这就存在着设计师与业主之间的沟通问题。可见,色彩设计师要学会在美学与客户需求中找一个平衡点,才能最终实现居室协调。 □色彩细节 墙壁色彩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摘要:《老子》中曾经提出:“有与无,乃是万物之根源”。而“无为”,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更是深刻影响了无数后人的处世之道。试结合老子的整体哲学理论体系,从老子“无为”思想的产生原因、内涵、与孔子的“无为而治”的比较中,解析老子“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及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无为;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发生、存在的根据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万物必然回归的终极状态,其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规律。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那句“天下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阐明了“道与有、无”的关系:道即无,由无生成有,即一,从而二而三而多,成为万物的起点。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 “道”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而老子的“无为”,也是在其“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而这里的自然,是指“本然”、“自然而然”,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庞朴先生在《道家辩证法论纲》中又指出:“无”字被选定为道家的哲学范畴,有其深远的思想渊源。在甲骨文中,“無”(无)字是一个舞蹈者的形象,“無”和“舞”本是一个字。舞蹈是侍奉神灵的一种动作。而神灵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人们通常在舞蹈时想象其存在,并只有利用舞蹈的模拟动作或者叫舞蹈语言去与之交谈。以舞蹈事神的工作,慢慢分工到一些专人身上,他们是“巫”。这些“能事无形以舞降神”的“巫”,在原始人看来,他们与事神的“舞”以及舞所事的“無”(无),也是混沌一体的,于是也以那同一个图形来表示。这些巫心目中的“無”(无),不仅不是虚空或没有,而是主宰万物、支配一切的神圣的“有”。这样的“無”(无),正是后来道家思想的源头。 正因为“无”的原始意义是“似无而实有”,因而就其本义而言,“无为”并非不为或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似无而实有”的行为。 老子当初提出“无为”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侯王等统治者的“有为”。当时的情况是:列国争城掠地,贵族骄奢淫逸,苛政猛于虎,法令多如牛毛,人民怨声载道,暴动彼伏此起,这些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所致。所以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之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可见老子在此所说的“有为”(在《老子》书中,“有为”只此一见),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有所作为的涵义”根本不同,它是指统治者从自己和本阶级的私利出发,根本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倚仗武力和权势的强行所为,恣意妄为。老子提出“无为”的概念,旨在告诫侯王等统治者不要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强行所为和恣意妄为,期望他们能够效法道的无为和圣人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从而为人民的自主、自化、自成和社会自治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另外,“我(指贤明的君王)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这里说的圣人的“好静”、“无事”、“无欲”也是“无为”的意思,突出强调了不强行干预事变的自然进程。 因为在老子看来,凡事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有大灾难来临。“民不畏威,泽大威至”(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说的正是如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