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1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1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1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 ,1913- )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由层次结构的。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1)知识;(2)领会;(3)运用;(4)分析;

(5)综合;(6)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1)接受或注意;(2)反应;(3)价值评估;(4)组织;(5)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布鲁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我们可以看到布鲁姆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复杂行为时由简单行为组合而成的。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属于A 式的行为构成一类,属于AB 式的行为又构成一类,而属于ABC 式的行为又可以形成一类。行为目标是由简单到复杂递增的,各目标不是孤立的。后一类目标是建立在已达到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布鲁姆根据认知与情感的上述关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布鲁姆借用了斯克里文(M.Scriven )学说中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 )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 )的概念。布鲁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测验不仅仅是要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内容,而是作为一种矫正性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必备的知识技能上;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

一、学校学习理论的若干变量

布鲁姆认为,只要对下列三个自变量予以适当注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 达到掌握水平。

1、 学生已经习得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需必备的知识技能的程度(即“认知准备状态”)

2、 学生从事学习过程的动机程度(即“情感准备状态”)

3、 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程度(即“教学质量”)

二、掌握学习

布鲁姆承认,掌握学习的原理主要是根据卡洛尔的学习模式。卡洛尔认为,学习程度是 学生实际用于某一学习任务上的时间量与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的函数,即学习程度

=f ( )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是由三个变量组成的:(1)机会,

即允许学习的时间;(2)毅力,即学生愿意积极从事学习的时间;(3)能力倾向,即在理想条件下掌握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这是因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而变化的)。需要的时间量也是由三个变量组成的:(1)教学质量;(2)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3)能力倾向,即学生在适应教学质量、理解教学之后,学习所需的时间。我们可以把上面的公式转化为下列公式: 学习程度=f ( )。

布鲁姆认为,掌握学习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策略,但每种策略必须包括能够处理上述五种变量的某种途径。布鲁姆等人在形成学生的掌握学习时采取三个步骤:阐明学习所必须的先决条件;研制实施的程序;评价这种策略对教师与学生所产生的结果。

三、评论

布鲁姆在编制教育目标分类学时,基本上是站在行为主义的立场。与行为主义的原子论 和还原论是一脉相承的。在评价方面,布鲁姆注重对学生进行分等或给个成绩,而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已掌握所学内容,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布鲁姆的学校学习理论的独到之处,是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 需要的时间量 允许学习的时间;毅力;能力倾向

教学质量;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

对学生认知、情感准备状态、教学质量这三个变量的分析。一般人谈到认知和情感时,往往考虑到学生对整个学习的认知水平和动机状态;而布鲁姆则只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对某一具体学习任务的认知和情感准备状态。布鲁姆对教学质量的分析,重在如何形成教学的环境,而不是教师、班级和学校的特征。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17317922.html,/xxlp/rzxlx/200710/58912.html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10-23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 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布卢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类

布鲁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类

布卢姆认知目标知识维度分类

二维分类框架运用举例 教育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同教育目的或宗旨(aim, purposes and goal)关系密切,在课程改革中又紧紧地同内容标准(content standards)或课程标准(curriculum standards)联系在一起。但不管我们怎么称呼,教育目标在系统设计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简单的说,我们希望学习者学会的东西,既是教学的预期结果,也就是教学的目标;而教学活动,像阅读教材,做实验,参观旅行等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的手段。所以,教学活动不是目标。同理,测验本身也不是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对教育目标作出分类。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坚持以学习者为取向,基于学习,重视了外部表现和可评价等特点,以此要求对预期的认知结果能作出陈述和评价。 一个教育目标的陈述包括了动词和名词。动词一般说明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则一般说明期望学习者所获得或建构的知识。请看这样一个实例:"学习者将学会区分(认知过程)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知识)"。其中,"区分"是属于认知过程中"分析"的一个具体类别;名词短语"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预期学习的知识类型提供了线索――"体制"是一个概念性知识。所以,根据二维矩阵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一目标就落在"分析"和"概念性知识"相交的方格内。 既然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构成了一个二维矩阵,矩阵内每一个具体结合就是教育目标指导教学实践的用武之地。用最简明的话来说,布卢姆认知目标修订的框架旨在帮助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和评价者评价。假设我们有一个很笼统的教育目标或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欧姆定律",我们怎么用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来加以细化呢(可参见下表) 首先要考虑到这一学习任务所包括的知识类型有:事实性知识――如知道测量电流需要用到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知识;程序性知识――如会用欧姆定律的公式(电压=电流*电阻);概念性知识――如"电路图";元认知知识――如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记忆方式和理解方式。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保持",那么。可以检查"识别"或"回忆"四种类型知识的程度。例如,分别用哪三个字母来代表欧姆定律中的三个变量;回忆欧姆定律公式或回忆书本上讲过的电路图等。 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促进"迁移",那么,具体分类就可以是:(1)解释事实性知识――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话来界定关键术语(如"电阻")。(2)说明概念性知识――学习者能解释当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时,电路图中的电流量会发生什么变化。(3)执行程序性知识――已知电流和电阻,学习者能运用欧姆电定律来计算电压。(4)区分概念性知识――学习者能确定在运用欧姆定律的应用题中的哪一个信息对决定电阻是必不可少的(电灯泡瓦数大小电线的粗细还是电池的电压 )(5)核查程序性知识――学习者能确定在解决欧姆定律一类问题时,哪一种解决办法可能是最佳的。(6)评判元认知知识――学习者能选择一个解决欧姆定律一类问题的计划,判断其是否与现有的理解水平最相吻合。(7)生成概念性知识――如果一个电路图中电池容量大小不变,学习者能生成几种增加电灯亮度的方式。 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是对将近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布卢姆等人的分类学的全面修订,主要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学习,教学和评价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其一致性。我们相信,这个新的分类体系,对课程编制,教育测评,教师培训,教育技术开发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实现布卢姆在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40年的回顾》中撰文所表达的一个最大心愿:"加深对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解,提高教育目标分类的有效运用"。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学提纲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篇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3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6个主要类别:⑴知识; 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5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

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1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1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1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叫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1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 摘要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本文对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过程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使师范类学生更好的了解其发展过程、应用等具体情况。 关键字: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 一、布鲁姆和他的教学理念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 面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精英主义观显露出来的弊端,布鲁姆因教育提出了目标分类学说,并于1956年出版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布鲁姆在教育中的理论可归纳为三点。 (一)、掌握学习论,学习是为了掌握,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教学。布鲁姆说:“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发展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是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造成,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部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二)、教学评价理论,评价,不只是针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是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施以评价,从而对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矫正与评估。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的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达成度,应该是学生的未达成度。再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制定其具体的学习程度。其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正确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给当时的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可量化、可测量。为了使教育评价的起点、评价目标客观标准化,他提出目标的可测量性,为之后的

布鲁姆掌握学习与斯金纳程序教学二种教学策略之比较

布鲁姆掌握学习与斯金纳程序教学二种教学策略之比较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匀理论在八十年代后期曾对我国教育理论界和中学教育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事实上,作为一种理论和策略,掌握学习与人们早已熟悉的金纳的程序教学有着某种联系。 在理论的假设上,作为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斯金纳坚信,人的本性是中性和被动的,人的特性主要是环境影响的产物。在他看来,“只要我们安排好一种被称为强化的、特殊形式的后果,我们的技术就会容许我们几乎随意地去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①对此,布鲁姆也抱有相同的看法。布鲁姆认为:“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在胎儿期就已固定了的。……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学习,如果在早先与现在都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的话,儿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儿童的学习能力不是稳定的性格特征。能力的差异本质上是随环境而变化的,通过改变学习环境(条件),教育者就可改变学习者的行为。从这一假定出发,布鲁姆与斯金纳在救学策略的设计上,都把教师视作教学的主要力量;把学习视作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都倾向于对学习行为进行分解,而不是做整体的研究,都相信经验的力量而不是理性的作用,都相信练习、重复的效果而不是顿悟、直觉的作用,都主张一个合理的教学程序一定会收到肯定的和预期的效果。但是,斯金纳的理论假设是据于他的动物实验研究。华对学习过程现在知道得比较清楚了。我们知识的大部分来自对低等动物行为的研究,但其结果可惊地适用于人类受试者。”萝而布鲁姆对环境作用的估计则是来自他所进行的大量的有关人类发展的研究。在他的著作中,布鲁姆曾再三声明,他的观点“不是抽象的理论或信念,而是建立在世界上绝大多数课堂里都易于观察到、易于获得的证据的基础上的。 其次,在斯金纳看来,人的行为与强化密切相关,环境对行为的制约是通过强化而实现的。因此,“教学就是安排促进学习的强化列联。而对于布鲁姆来说,他更相信行为与目标的关系。正是对目标的关注,使布鲁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当呈正态分布这一传统观念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常态曲线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动摇的东西。它是一种最适合于机遇和随机活动的分布。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我们试图让学生学会我们所教的内容。如果我们的教学是富有成效的话,成绩的分布应该是与常态曲线完全不同的。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坚持认为,成绩分布接近于常态分布的程度,一也就是我们在教育上的努力失败的程度。”‘巫因此,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是与教育目标分类学相联系,只是,布鲁姆的“目标”是教育者而不是学习者的“目标”。 在教学策略上,布鲁姆与斯金纳一样,都把以鼓励每一个学生以他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作为教学策略的核心。 斯金纳对当时课堂教学最严厉的批评,便是教学不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予以充分的注意。在斯金纳看来,教学应当重视每一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教师应当依照个别化的教学来行动和思考。程序教学所做的一些事情是把每一个学习者的经验看做个别的事件,并且在学生和他的学习材料之间保持经常的相互联系。程序教学所要解决的是“在一个大集体中各个成员同时完成作业得不到及时评定,教给大集体的知识不可能正好符合当时每个学生要学的内容”这一难题。同样,布鲁姆的掌握学习也是为了“试图解释学生中学习的个别差异,并研究确定改变这一差异的途径。”布鲁姆认为,“造成学校学习中个别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班级教学的集中性。对二十人至七十人的班级进行教学,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对其他学生来说就可能不那么有效。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可能会充满差错,而这些差错又会随时间而聚合在一起,除非找到某些方法来确定并纠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和毛病,否则,学校教育就可能继续产生并人为地扩大学习中的个别差异。”v掌握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每个学生需要时,通过反馈和个别帮助来补充集体教学。”⑨这样,掌握学习与程序教学一样,都是一种用于集体教学中的个别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程序教学中,教材被预先分成若干小的分离步骤,并且仔细地加以组成具有逻辑住的顺序,以保证学生能够容易地学会。每个步骤都审慎地建立在前面那个步骤之上。学习者能通过这些步骤的顺序,按他自己的速度进行。这样,学习者总是能获得正确反应。同时在每个步骤之后立即得到强化。因此,“好的程序教学,让学生按极小的步于前进,而且使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都有助于他们的成功,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8 布鲁姆掌握学习简介 布鲁姆掌握学习简介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 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 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称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一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所在,“诊断”后应该附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处方”。 简言之,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上;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所以,布卢姆指出,评价与评分不是同一个意义。不评分也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一个例子。 学校学习理论的若干变量 布卢姆认为,只要对下列三个自变量予以适当注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 1.学生已经习得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需必备的知识技能的程度(即“认知准备状态”)。 2.学生从事学习过程的动机程度(即“情感准备状态”)。 3.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程度(即“教学质量”)。 一、认知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在学习结果上显示出来的差异可以被归结于在学习开始时掌握有关知识技能上的差异。 二、情感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以往的经历和目前的期望,决定了他对学习任务1的情感准备状态,而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1后的情感特征,可能成为学习任务2的情感准备状态。因此,我们需要区分学生在某一学习任务之前的情感准备状态与在完成该学习任务之后的情感特征。 在布卢姆看来,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情感准备状态,决定了学生为完成该学习任务准备付出必要的努力的程度,同时还部分决定了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试图克服它们的程度。反之,学生学习某一任务的有效性,也将影响他们以后学习类似任务的动机和努力的程度。而学生对以往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看法,往往是与学校里的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把这些成绩解释为是自己学得好或学

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解读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本杰明·S·布卢姆,生于1913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二十世纪五十代,布卢姆因教育目标分类的系统学说而闻名,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对我国教育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布卢姆“掌握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旨在为美国社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以提高美国社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以提高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然而,这场改革因为过分强调理论化,导致美国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出现了大量的不能掌握课程内容的“差生”。面对这样的现实,布卢姆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功能是挑选不是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 布卢姆是位认知派心理学家。他认为,“学生具备从事每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认知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就越积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新的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及其以后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他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前应具备所需的认知结构。 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差异,布卢姆主张教师在学期初,应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了先决技能、先决态度和先决习惯;鉴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辨别学生需要帮助的程度。根据诊断性评价的结果,为学生提供预期性知识,“使教学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 2、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 布卢姆认为,学生成功地学习一门学科与他的情感特征有较高的相关。那些具有较高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高峰的学习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由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学习的愿望得到加强,成就动逐渐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就会大大增强。 3、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布卢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教学教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帮助。 反馈矫正通常分四步:第一,每堂课结束时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课前编制好的几个突出反映“目标”的小题目进行检查,方法灵活,个别提问、集体回答、口答、笔答都可采用。回答者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听者知道错在何处,如何补救。其次,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测试突出“目标”中规定的重点、难点、涉及本单元的反有新知识。第三,根据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进行个别补救教学。个别补救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面四到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掌握”者做“未掌握”者的小老师,互相帮助,这样既帮助未掌握者深化理解,又帮助未掌握者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最后,进行第二次形成性测试,对象是在第一次测试中“未掌握”而接受辅导、矫正的学生,内容是在第一次测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教学目标分类[1]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 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称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一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所在,“诊断”后应该附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处方”。 简言之,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上;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所以,布卢姆指出,评价与评分不是同一个意义。不评分也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一个例子。 学校学习理论的若干变量 布卢姆认为,只要对下列三个自变量予以适当注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 1.学生已经习得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需必备的知识技能的程度(即“认知准备状态”)。 2.学生从事学习过程的动机程度(即“情感准备状态”)。 3.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程度(即“教学质量”)。 一、认知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在学习结果上显示出来的差异可以被归结于在学习开始时掌握有关知识技能上的差异。

英文版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1)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掌握学习理论 1. Bloom s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eaching in Chines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especiall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1986.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自1986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对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初中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批判性和推陈出新地运用,才能促进我国的素质教 2) mastery Learning 掌握学习 1. Inspiration from Bloom s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 to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布卢姆“掌握学习”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2. The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Our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3. 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selecting the teaching mode of"mastery learning"is indispensible to run out of the plight for the teaching of judicial documents with a guide of Bloom s Master Learning Theory. 针对这一状况,以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推行"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司法文书教学走出困境的应然之选。 3) learn and master 学习掌握 4) Group Discussion-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分组-讨论掌握学习模式 5) mastery study 掌握性学习 6) Mastery Learning Approach 掌握学习法 1. In this case,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do this research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Mastery Learning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adult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whether this approach can help the students form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English listening than the tradit 由于上述教学情况,作者尝试用掌握学习法加以改善。 补充资料:掌握学习 学习者在最佳教学、足够时间条件下掌握学习材料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心理学家B.S.布卢姆是提倡这一学习方式的代表,其中心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许多教师相信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分布是正态的。他们预计在所教的学生中,大约只有1/3的人学习良好,另外的1/3是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其余的1/3 则介于上述两部分学生之间。布卢姆认为这个假设缺乏代表性。他声称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D)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D)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 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B )

教育心理学大纲第三章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第三章认知派学习理论 教育学院冯维 什么是认知?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以及发展过程、人工智能等领域。 认知派强调认识过程中的结构和组织原则,认为认知者的主观经验在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强调认识事物时,内部发生的作用(S——0—R)及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 认知学习理论的特点 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家、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共同点: 1、从学习过程看,把学习看成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2、从学习结果看,主张学习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 3、从学习条件看,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学习的认知性条件,如过去经验、背景知识、心智活动水平等,注重学习过程中信息性的反馈等。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1、学习实质在于组织一种完形即格式塔(gestalt),不是S—R的联结。 2、学习过程由顿悟(Insight)实现,故称“顿悟说”。 关于学习出现的原因,托尔曼与联结主义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他设计了著名的潜伏学习的实验。 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为什么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1、错误学生观在教师头脑中作祟 2 教师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 3、教师的课程设计办法不尽完善 学生方面主要是学习动机、态度、情感方面的差异影响着学习结果。 (二)掌握学习原型 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 1、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 2、学习达成度=f(学习机会×学习持续力) (能倾×教学的质×教学理解力) (三)掌握学习的办法 1、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确定掌握目标。 2、为掌握设计学习单元; 3、单元课后测验,即形成性测验; 4、编制总结性测验。 (四)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有三大领域:认知(cognitive)目标、情感(affective)目标和动作技能(psychomotor)目标,每一领域的目标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认知教学目标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六个等级: (1)知道(knowledge)(2)领会(comprehension)(3)运用(application)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布鲁姆生平 布鲁姆B.S.Bloom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伊利诺斯州西北大学教育学教授,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 )的创始人之一。1986年9月来华讲学,并被授予华东师大名誉博士。主要教育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1956 ,《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1973。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一)产生背景 布鲁姆对“掌握学习”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改进美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长期以来,美国教育把选拔优秀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作为主要职能,所以只有5%的学生能受到高等教育。甚至认为学生的学力也应符合“正态分布”。然而美国社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旧有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期望所有学生都能完成10~12年的学习,期望50%~60%的学生能接受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期望绝大多数的人都能终生继续学习。”社会需要的变化向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而“掌握学习”的宗旨,就在于使所有的学生掌握所有的课程内容。因此,布鲁姆认为,实施“掌握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所以陈述目标应具体,要联系外显的行为,要可测量;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个主要类别,它们是接受或注意、反应、

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又都包括若干子类别,也是依次排列的。这样,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2、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它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掌握学习”的理论基础。布鲁姆不否认终结性评价,但更侧重形成性评价,即不重视评价结果,更重视评价过程。他认为,评价不在教学过程之外,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布鲁姆还要求在每单元结束时都进行形成性评价,目的是确定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若尚未掌握,则考虑如何弥补。评价的结果不以分数计,而只标明达成或未达成,以促进学生有信心地学习形成性测验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习进度作出判断,以便依照目标的层次逐层达到彻底掌握。 3“掌握学习”实施程序 所谓“掌握学习”,是指只要学生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任何学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全部课程内容。“掌握学习的提出,是基于这样四个理论前提: ①根据个别教学与群体教学的对比实验证明,个别教学可以使即使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获得优良成绩; ②根据卡罗尔假说:“一个学生的能力倾向是指其掌握一项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即能力倾向= f学习速度。(布鲁姆提出:学习达成度= f实际学习时间量/需要学习时间量,即只要条件适当,学习时间允许, 95%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达到优良成绩; ③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启发,布鲁姆认为:及时反馈与及时强化是控制教学的有效手段,编制得当的教材是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 ④通过一系列实验,布鲁姆得出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权重:认知前提即学生

布鲁姆教学理论

布鲁姆教学理论(2012-06-04 09:15:58)转载▼ 标签:杂谈 布奋姆〔1913~)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他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普纳同为当代倡导教育革新的世界著名学者.他的理论贡献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的确立库包括由知识的回忆与再认、理解及智力发展请因亲组成的认知领域,由兴趣、态度、价值观与鉴赏、判断、适应性的发展诸因素组成的情感翎城以及对材料和客休的某种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薄通动技能的精神运动领域。并与克拉斯沃尔、哈罗等人,进一步阐明了三大领域各自的亚目标体系,即认知领城有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练合和评价,情感领斌有接受、反应、赋予价值、组织和价值复合体的特殊化,精神运动领域有反射动作、知觉能力、体育翻力、技能化动作和动作性交流行为。因而,在编篡教材、教学评价以及编翻测验的过程中,应蜜切注意到目标是否包括了课程中的全部重要成果,与学校的宗旨、学习原理、学生的需要是否一致,添应考琳到目标在内容与可观秦的行为或事物方面表述得是否清龙,教师的经脸、能力、学生的能力以及可得到的时间与设备,目标能否实现。上述分类学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本文共计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教学理论一经问世,便在我国和其它许多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教学理论及其实践能有效地解决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差生间题,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布鲁姆的教学理论,不仅提出 布鲁姆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发现法。他认为学习不在被动地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于通过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在学校行为中,包含着三个机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和知识的 1. 关于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情意和技能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其中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简到繁的梯度。 2. 关于掌握学习 第一,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并非只有能力强的人才有完成高级学习课题的潜力;第二,在现实中出现的学习达成度的差异,是由于该生所需的学习时间量与实际耗费的学习时间量的差异所致。 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第一,认知的前提能力(cognitive entry behavior),即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能力程度;第二,情感的前提特性(affective entry characteristics),即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作用的程度;第三,教学的质量(quality of instruction),即教师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布卢姆认为这三个变量对学习达成度的影响作用,分别占50%,25%,25%。评价第一,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儿童的表情、态度和确认举手的状况,使用活动表、应答分析器等,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作出及时的反馈。 第二,以单元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就是对每个单元的达成目标,举行形成性测验,在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作出一次或数次的反馈。 第三,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即通过期中测验、期末测验来决定是否针对每个学生的学力缺陷进行补救性的矫正辅导。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复习题附带答案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 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123.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124.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 B.间隔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12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心理--学习理论--试题与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心理--学习理论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 B.鹦鹉学舌 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 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 2.按照学习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态度、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五大类。 A.控制力 B.组织技能 C.适应能力 D.认知策略 3.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的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4.语文课上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 B.动作技能学习 C.智慧技能学习 D.认知策略学习 5.按照学习性质,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 A.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C.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 6.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A.桑戴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巴甫洛夫 7.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理论,食物引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A.中性反射 B.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操作反射 8.以下哪一条学习规律不是巴甫洛夫提出的?() A.效果律 B.习得律 C.消退律

D.泛化律 9.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飞机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0.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叫作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1.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2.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A.巴甫洛夫 B.华生 C.桑戴克 D.班杜拉 13.()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A.桑戴克 B.斯金纳 C.托尔曼 D.班杜拉 1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15.可以看作尝试错误说的动机原则的规律是()。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泛化律 16.()是指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的效果支配。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泛化律 17.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的理论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