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简单的线性规划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简单的线性规划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简单的线性规划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简单的线性规划

一、考试要求: 会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会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解决 二、基础检测:

1.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

x +y ≥3

x -y ≥-1,则目标函数z =y +2x 的最小值为( )

A .1

B .2

C .3

D .4

2.已知不等式组???

0≤x ≤2,

x +y -2≥0

kx -y +2≥0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4,则k 的值为( )

A .1

B .-3

C .1或-3

D .0

3.(2010·浙江高考)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

x +3y -3≥0

2x -y -3≤0

x -my +1≥0

,且x +y 的最大值为9,

则实数m =( ) A .-2

B .-1

C .1

D .2

4.设O 为坐标原点,点M 的坐标为(2,1),若点N (x ,y )满足不等式组:???

x -4y +3≤0

2x +y -12≤0

x ≥1

则使OM ·

ON 取得最大值的点N 的个数( ) A .1

B .2

C .3

D .无数个

5.若不等式组???

x -y ≥0

2x +y ≤2y ≥0

x +y ≤a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4

3

B .0<a ≤1

C .1≤a ≤4

3

D .0<a ≤1或a ≥4

3

6.)设不等式组???

x +y -11≥0

3x -y +3≥0

5x -3y +9≤0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指数函数y =a x 的图象上存在区

域D 上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B .[2,3]

C .(1,2]

D .[3,+∞)

7.已知实数x ,y 满足???

x -y +6≥0

x +y ≥0

x ≤3

,若z =ax +y 的最大值为3a +9,最小值为3a -3,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8.如果实数x 、y 满足条件???

x -y +1≥0

y +1≥0

x +y +1≤0

,则

3x +2y -5

x -1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x +2y ≤4,

x -y ≤1,

x +2≥0.

(1)求函数u =3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函数z =x +2y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1.某玩具生产公司每天计划生产卫兵、骑兵、伞兵这三种玩具共100个,生产一个卫兵需5分钟,生产一个骑兵需7分钟,生产一个伞兵需4分钟,已知总生产时间不超过10小

时.若生产一个卫兵可获利润5元,生产一个骑兵可获利润6元,生产一个伞兵可获利润3元.

(1)用每天生产的卫兵个数x 与骑兵个数y 表示每天的利润W (元); (2)怎样分配生产任务才能使每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

第1页 共64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概率统计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概率统计 【命题趋向】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它是一种处理或然咨询题的方法, 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成为每个公民的必备常识.概率与统计的引入,拓广了应用咨询题取材的范畴,概率的运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的运算及应用差不多上考查应用意识的良好素材.在高考试卷中,概率与统计的内容每年都有所涉及,以解答题形式显现的试题常常设计成包含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统计图表的识不等知识为主的综合题,以考生比较熟悉的实际应用咨询题为载体,以排列组合和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为工具,考查对概率事件的识不及概率运算.解答概率统计试题时要注意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或然与必定思想的运用. 由于中学数学中所学习的概率与统计内容是最基础的,高考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方法.该部分在高考试卷中,一样是2—3个小题和一个解答题.【考点透析】概率统计的考点要紧有:概率与统计包括随机事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量,正态分布,线性回来等.【例题解析】 题型1 抽样方法 【例1】在1000个有机会中奖的号码〔编号为000999-〕中,在公证部门监督下按照 随机抽取的方法确定后两位数为的号码为中奖号码,该抽样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 分层抽样 D .以上均不对 分析:实际〝间隔距离相等〞的抽取,属于系统抽样. 解析:题中运用了系统抽样的方法采确定中奖号码,中奖号码依次为:088,188,288, 388,488,588,688,788,888,988.答案B . 点评:关于系统抽样要注意如下几个咨询题:〔1〕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分成均衡几个部 分,然按照预先定出的规那么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的一种抽样 方法.〔2〕 系统抽样的步骤:①将总体中的个体随机编号;②将编号分段;③在第一 段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④按事先研究的规那么抽取样本.〔3〕适用范畴:个体数较多的总体. 例2〔2018年高考广东卷理3〕某校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表.在 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 抽取64名学生,那么应在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 A .24 B .18 C .16 D .12 分析:依照给出的概领先求出x 的值,如此就能够明白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咨询题就解决了.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9%, 解析:C 二年级女生即20000.19380x =?=,如此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总数是 3733773803701500+++=,三年级学生有500人,用分层抽样抽取的三年级学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女 生 373 x y 男生 377 370 z

高三艺术生数学复习学案第1讲:集合及其运算

学案一:集合及其运算 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 或 表示; 2.集合中元素具有 、 、 3.集合的分类: ①按元素个数可分: 限集、 限集 ;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等 4.集合的表示法: ①列举法:用来表示有限集或具有显著规律的无限集,如N={0,1,2,3,…}; ②描述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一般元素的符号及取值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 4>=x x B (如果元素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范围可省略不写)。 ③字母表示法:常用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N +或;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5.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6.熟记: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 合的真子集;③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A B ?,B C ?, A C ?那么.④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7.集合的运算(用数学符号表示) 交集A∩B= ;并集A ∪B= ; 补集C U A= ,集合U 表示全集. 8.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A B A B A ??=A B A B B ??= 题型一 基本概念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大于5的自然数集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2)由1,2,3,2,1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共有5个元素。 3)所有的偶数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4)集合{}{}b a c B c b a A ,,,,,==则集合A 和集合B 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变式: 1、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一次函数12+=x y 与42 1 +- =x y 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2)绝对值等于3的全体实数构成的集合。 (3)大于0的偶数。

高三数学第一轮教案简易逻辑

简易逻辑 二.教学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 种命题及其互相关系;反证法在证明过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复合命题的构成及其真假的判断,四种命题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理解由“或”“且”“非”将简单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 2.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3.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二)主要方法: 1.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集合中的并集、交集、补集有着密切的关系,解题时注意类比; 2.通常复合命题“p 或q ”的否定为“p ?且q ?”、“p 且q ”的否定为“p ?或q ?”、“全为”的否定是“不全为”、“都是”的否定为“不都是”等等; 3.有时一个命题的叙述方式比较的简略,此时应先分清条件和结论,该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4.反证法中出现怎样的矛盾,要在解题的过程中随时审视推出的结论是否与题设、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法则等矛盾,甚至自相矛盾. (三)例题分析: 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1)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 (2)“23≤” 解:(1)这个命题是“p 且q ”形式,:p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q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 ∵p 为真命题,q 也是真命题 ∴p 且q 为真命题. (2)这个命题是“p 或q ”形式,:p 23<;:q 23=, ∵p 为真命题,q 是假命题 ∴p 或q 为真命题. 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首先应看清该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然后判断构成它的简单命题的真假,再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例2.分别写出命题“若220x y +=,则,x y 全为零”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解:否命题为:若220x y +≠,则,x y 不全为零 逆命题:若,x y 全为零,则220x y += 逆否命题:若,x y 不全为零,则220x y +≠ 注:写四种命题时应先分清题设和结论. 例3.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吗?证明你的结论. 解:方法一:原命题是真命题, ∵0m >,∴140m ?=+>, 因而方程20x x m +-=有实根,故原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是真命题; 又因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故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方法二:原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若2 0x x m +-=无实根,则0m ≤”.∵20x x m +-=无实根 ∴140m ?=+<即104 m <- ≤,故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例4.(考点6智能训练14题)已知命题p :方程21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负根,命题q :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一、考试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2、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4、了解函数与映射的关系; 5、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二、知识梳理: 1、函数(1)函数的定义:设集合A 是一个非空 集,对A 内任意数x ,按照______的法则f ,都有 ___ 数值y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_________上的一个函数。 (2)函数的两大要素: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集合A )叫做函数的__________,所有函数值构成的集合叫做函数的___________。 (3)函数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段函数:在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________,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_________。 2、映射(1)映射的定义:设A 、B 是两个 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集合A 中的 元素,在集合B 中 与x 对应,则称f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y 是x 在映射f 的作用下的 ,x 称作y 的 ,其中A 叫映射f 的 ,由所有象f(x)构成的集合叫映射f 的 。 (2)一一映射:如果映射f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并且对于集合B 中的 , 在集合A 中都有 ,则这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存在 关系,称这个映射叫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一映射。 3、函数与映射的关系:函数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其特殊性表现在__________。 三 基础练习: 1、下列四个命题:(1)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 (2)x x x f -+-=23)(是函数。 (3)函数)(2N x x y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4)函数???<-≥=) 0()0(22x x x x y 的图象是抛物线.其 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 3 D : 4 2、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1-=x y 与2)1(-=x y B :1-=x y 与1 1--= x x y C :x y lg 4=与2lg 2x y = D :2lg -=x y 与100lg x y = 3、在x y 2=,x y 2log =,2x y =,x y 2cos = 这四个函数中,当1021<<+恒成立的函数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4、(2007年江西卷)四位好朋友在一次聚会上,他们按照各自的爱好选择了形状不同、内空高度相等、杯口半径相等的圆口酒杯,如图所示.盛满酒后他们约定:先各自饮杯中酒的一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幂函数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幂函数 一、考试要求: 理解幂数函数的概念与意义,能画出具体幂数函数,,,32x y x y x y ===2 1 x y =21,--==x y x y 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幂数函数单调性与特殊性。 二、知识梳理: 1、函数 叫做幂函数,幂函数的图像都通过点 2、幂数函数,,,32x y x y x y ===2 1 x y =21,--==x y x y 中, 为奇函数的是 ;为偶函数的是 定义域为 R 的是 ;定义域为[)∞+,0的是 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的是 是减函数的是 3、幂函数的性质 (1)当0>α时,幂函数有下列性质; (1) (2) (3) (4) (2)当0<α时,幂函数有下列性质; (1) (2) (3) (4) 三、基础检测: 1、已知函数m x m m x f m ,)1()(352----=为何值时,:)(x f (1)是正比例函数 (2)是反比例函数 (3)是二次函数 (4)是幂函数 2、当x ()∞+∈,0时,幂函数,)1()(352----=m x m m x f 为减函数时,则实数m 的值为 3、点()22,在幂函数)(x f 的图像上,点)4 1,2(-在幂函数)(x g 的图像上,当x 为何值时,有)()(),()(),()(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4、已知幂函数)(322+--∈=N m x y m m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则满足33)23()1(m m a a ---<+的a 的取值范围 5、已知Z n x x f n n ∈=++-321 )(的图像在[)+∞,0上是单调递增,则不等式)3()(2+>-x f x x f 的解集为 6、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区间()∞+,0上的增函数的是( ) A 21x y = B 1-=x y C 3x y = D x y 2= 7、已知10,)(2 1<<<=b a x x f 若,则)1(),1(),(),(b f a f b f a f 的大小关系式 8、已知313432)21(2,)21(===-c b a ,则a,b,c 的大小关系为 9、(2011聊城模拟)已知幂函数)()(12)(++∈=-N m x x f m m (1)试确定该函数的定义域,并指明该函数在其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2)若该函数还经过点() 2,2,,试确定m 的值,并求满足条件)1()2(->-a f a f 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画出函数23x y =和32x y =的草图,并探讨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

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一节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两个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两个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 +n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易误提醒(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类做法中每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情,类与类之间是独立的.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步中某一种方法只是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而未完成这件事,步与步之间是相关联的. [自测练习] 1.从0,1,2,3,4,5这六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相加,其和为偶数的不同取法的种数有() A.30 B.20 C.10 D.6 解析:从0,1,2,3,4,5六个数字中,任取两数和为偶数可分为两类,①取出的两数都是偶数,共有3种方法;②取出的两数都是奇数,共有3种方法,故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共有N=3+3=6种.答案:D 2.用0,1,…,9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A.243 B.252 C.261 D.279 解析:0,1,2…,9共能组成9×10×10=900(个)三位数,其中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9×9×8=648(个),

∴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900-648=252(个).答案:B 考点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天印中学2010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主备人:李松 2009-12-1立体几何2) 课题: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B 级) 【教学目标】 1.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 2. 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 〖走进课本〗——知识整理 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 ; 三种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4.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有符号表示为 5.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有符号表示为 〖基础训练〗——提神醒脑 1.直线a ⊥平面α,直线α||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b a || B. b a ⊥ C. b a ,一定异面 D. b a ,一定相交 2.如果直线a 平行于平面α,则( ) A.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平行; B. 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C. 平面α内不存在与a 垂直的直线; D. 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垂直; 3.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 A.α||a B. α?a C.α||a 或α?a D. α?a 4.已知直线b a ,和平面α,那么b a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的条件是( ) A.α||a ,α||b B. α⊥a ,α⊥b C. α?b 且α||a D. b a ,与α成等角 5.以下六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两个平面分别与第三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两条交线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④一个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⑤与同一条直线成等角的两个平面平行; ⑥一个平面上不共线三点到另一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8.7 抛物线(教师版) 新人教版

201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8.7 抛物线 【考纲解读】 1.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2.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考点预测】 高考对此部分内容考查的热点与命题趋势为: 1.平面解析几何是历年来高考重点内容之一,经常与逻辑、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在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中均有可能出现,在解答题中考查,一般难度较大,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在考查平面解析几何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等思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13年的高考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坚持考查解析几何与其他知识的结合,在选择题、填空题中继续搞创新,命题形式会更加灵活. 【要点梳理】 1. 抛物线的概念 平面内与一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 不在定直线l 上)。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方程 ()022>=p px y 叫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注意:它表示的抛物线的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是F (2p ,0),它的准线方程是2p x - = ; 2.抛物线的性质 一条抛物线,由于它在坐标系的位置不同,方程也不同,有四种不同的情况,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 程还有其他几种形式:px y 22-=,py x 22=, py x 22-=.这四种抛物线的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以及准线方程如下表: 标准方程 22(0)y px p => 22(0) y px p =-> 22(0)x py p => 22(0) x py p =-> 图形 焦点坐标 (,0)p (,0)2p - (0,)2p (0,) 2p - 准线方程 2p x =- 2p x = 2p y =- 2p y = 范围 0x ≥ 0x ≤ 0y ≥ 0y ≤ o F x y l o x y F l x y o F l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cture notes for the first round of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空间的距离一.复习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的距离,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2.掌握求空间距离的常用方法和各距离之间的相互转化.二.知识要点:1.点到平面的距离:. 2.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3.两个平面的距离:. 4.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三.课前预习:1.在中,,所在平面外一点到三顶点的距离都是,则到平面的距离是() 2.在四面体中,两两垂直,是面内一点,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是,则到的距离是() 3.已知矩形所在平面,,,则到的距离为,到的距离为.4.已知二面角为,平面内一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则到平面的距离为.

四.例题分析:例1.已知二面角为,点和分别在平面和平面内,点在棱上,,(1)求证:;(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设是线段上的一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的长. 例2.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分别是,与的中点,点在平面上的射影是的重心,(1)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例3.已知正四棱柱, 点为的中点,点为的中点,(1)证明: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五.课后作业:班级学号姓名1.已知正方形所在平面,,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则() 2.把边长为的正三角形沿高线折成的二面角,点到的距离是()3.四面体的棱长都是,两点分别在棱上,则与的最短距离是()4.已知二面角为,角,,则到平面的距离为.5.已知长方体中,,那么直线到平面的距离是.6.如图,已知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2)求点到面的距离. 7.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1)求:点到平面的距离;(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求平面与平面的

学案导学与高三数学复习

学案导学与高三数学复习 作者:刘勇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06期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每位教师都在这次变革中“重新洗牌”,找到自己的位置。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哪种教学方式更有效?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学案导学改变了以往高三复习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进入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我尝试着使用学案导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把在教学中的收获与不足总结如下: 一、学案式导学使高三数学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容量大。以往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题海战术”。教师上课时怕学生见得题型少,急于传授更多知识,拼命地抢时间。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题型见多了,题做多了,但学生考试的成绩并没有提高。以往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学习兴趣下降,高三复习的效率可想而知。2011年我校的教研课题是“推进学案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进入高三我尝试应用学案导学进行复习,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复习效率大大提高。学案导学优点如下: 1. 学案导学教师把时间真正还给了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学生更加主动预习学案中的基础知识回顾,能主动将学案与课本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回归课本,回到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学生课前预习效率提高。学案使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课前能掌握学案中的大部分知识。 2.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讲解为“学生探究”。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思维过程,调动学生全体参与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达到最佳效果。 3. 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兴趣,确定自己的课堂吸引力”。 4. 后进生学习信心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数学能力差,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义掌握不牢。学案导学为这部分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二、学案式导学更有利于高三复习课 课堂上生成性问题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得到提高。 1. 学案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样的问题学生得到不同的正确答案,课堂上师生交流更加激烈。平等对话,师生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文

函数的奇偶性 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必修1第33页—第36页) 1、 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2、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 确定与的关系; (3) 作出相应结论 3、 奇偶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为偶函数 (4)若奇函数的定义域包含0,则 (5)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研究函数的定义域,有时还要对函数式化简整理,但必须 注意使定义域不受影响; (6)牢记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有助于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7)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时可以用定义的等价形式: 4、一些重要类型的奇偶函数 (1)、f(x)= (a>0,a) 为偶函数; f(x)= (a>0,a) 为奇函数; (2)、f(x)= (3)、f(x)= (4)、f(x)=x+ (5)、f(x)=g(|x|)为偶函数; 二、题型探究 [探究一]: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15年北京文科】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ln y x = D .2x y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偶函数的定义()()f x f x -=,A 选项为奇函数,B 选项为偶函数,C 选项定 义域为(0,)+∞不具有奇偶性,D 选项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故选B.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2. 【15年广东文科】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122x x y =+ D .sin 2y x x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2 sin f x x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11sin1f =+,()1sin1f x -=-,所以函数()2sin f x x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函数 ()2cos f x x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 ()()()()2 2cos cos f x x x x x f x -=---=-=,所以函数()2cos f x x x =-是偶函数;函数()122x x f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112222x x x x f x f x ---=+=+=,所以函数()122 x x f x =+是偶函数;函数()sin 2f x x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 ()()()sin 2sin 2f x x x x x f x -=-+-=--=-,所以函数()sin 2f x x x =+是奇函 数.故选A .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3. 【15年福建文科】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 A .y x = B .x y e = C .cos y x = D .x x y e e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y x = 和x y e =是非奇非偶函数; cos y x =是偶函数;x x y e e -=-是奇 函数,故选D .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探究二]:应用函数的奇偶性解题 例3、【2014高考湖南卷改编】 已知)(),(x g x f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1)()(23++=-x x x g x f ,则=+)1()1(g f ( ) A. 3- B. 1- C. 1 D. 3

(完整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1集合与充要条件》教学案

盐城市文峰中学美术生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案 §1集合与充要条件 【考点及要求】: 1.了解集合含义,体会“属于”和“包含于”的关系,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2.了解并掌握集合之间交,并,补的含义与求法; 3.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基础知识】: 1.集合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文字描述为 和 符号表示为 和 2.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复数集 3.集合的表示方法1 2 3 4.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相等关系:_________A B B A ???且 2)子集:A 是B 的子集,符号表示为______或B A ? 3) 真子集:A 是B 的真子集,符号表示为_____或____ 5.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记作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6.若已知全集U ,集合A U ?,则U C A = . 7.________A A ?=,_________A ??=,__________A A ?=, _________A ??=,_________U A C A ?=,_________U A C A ?=, 8.若A B ?,则____,___A B A B ?=?= 9.若q p ?,则p 是q 的 条件, q 是p 的 条件. 10.若q p ?,且p q ?,则p 是q 的 条件. 【基本训练】: 1.{}a a a ,202-∈,则a 的值等于_________. 2.若全集{}4,3,2,1,0=U ,且{}3,2=A C U ,则A 的真子集有 个. 3.集合{}{}02,12<-=>=x x x B x x A ,则______=?B A . 4.1>x 是x x >2的_____________ 条件. 【典型例题讲练】 例1.已知集合{}{} 03)32(,082222≤-+--=≤--=m m x m x x B x x x A (1) 若[]4,2=?B A ,求实数m 的值;

2019-2020最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集合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集合教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课标要 求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命题走 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17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a∈;若b不是集 合A的元素,记作A b?;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 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 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 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 ;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 有的学 生对整 数包括 哪些数 还不太 清楚, 后面还 要通过 具体题 目增强 认识。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二次函数(1)教案文

课题:二次函数(1) 一、知识梳理 二次函数作为最基本的初等函数,可以以它为素材来研究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还可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有机联系;二次函数可以编制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 二次函数研究就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解析式,二是图像特征.从解析式出发,可以进行纯粹的代数推理,这种代数推理、论证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从图像特征出发,可以实现数与形的自然结合,这正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一般式:()()02≠++=a c bx ax x f 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零点式:()()02≠++=a c bx ax x f 存在零点21,x x , 则有()()12()()0f x a x x x x a =--≠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 ,顶点的坐标 ,因此对任意的实数x ,都有 。 当 时,抛物线开中方向 ,在区间 上是递增,在区间 上 ,是递减,因此抛物线在 处,取得最小值 。 当 时,抛物线开中方向 ,在区间 上是递增,在区间 上 ,是递减,因此抛物线在 处,取得最大值 。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位置关系:由判别式判定 3、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般地,设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根的差别式 ,我们可以利用二次方程的根求出不等式,或,解集,它们的关系如下表: 二次函数()的图象 Y X Y X Y X 二次方程 的根 == 没有实数根 ()的解集 (-) R ()的解集 (,) 二、题型探究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集合

集合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2009年高考的命题情况,我们可以预测2010年集合部分在选择、填空和解答题中都有涉及,高考命题热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集合的运算、集合的有关述语和符号、集合的简单应用等作基础性的考查,题型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二是以函数、方程、三角、不等式等知识为载体,以集合的语言和符号为表现形式,结合简易逻辑知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题型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一、集合 1.集合是一个不能定义的原始概念,描述性定义为:某些指定的对象 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 .2.集合中的元素属性具有: (1) 确定性; (2) ; (3) . 3.集合的表示法常用的有 、 和韦恩图法三种,有限集常用 ,无限集常用 ,图示法常用于表示集合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4.元素与集合是属于和 的从属关系,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 ,若a 不是集合B 的元素,记作 .但是要注意元素与集合是相对而言的.三、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5.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符号 表示. 6.子集:若集合A 中 都是集合B 的元素,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记作 . 7.相等:若集合A 中 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中 都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 . 8.真子集:如果 就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 9.若集合A 含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 个. 10.空集?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解题时不可忽视?. 例1. 已知集合8| 6A x N N x ?? =∈∈??-?? ,试求集合A 的所有子集.解:由题意可知6x -是8的正约数,所以 6x -可以是1,2,4,8;相应的x 为 2,4,5,即{}2,4,5A =. ∴A 的所有子集为,{2},{4},{5},{2,4},{2,5},{4,5}{2,4,5}φ. 变式训练1.若a,b ∈R,集合{}1,,0,,,b a b a b a ??+=??? ? 求b-a 的值. 解:由{}1,,0,,b a b a b a ??+=??? ? 可知a ≠0,则只能a+b=0,则有以下对应关系: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导数(1)教案文

导数(1) 一、 知识梳理:(阅读选修教材2-2第18页—第22页) 1、 导数及有关概念: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0x x =处有增量x ?时,则函数()y f x =相应地有增量)()(00x f x x f y -?+=?,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x 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x x y =',即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 在定义式中,设x x x ?+=0,则0x x x -=?,当x ?趋近于0时,x 趋近于0x ,因此,导数的定义式可写成 000000 ()()()()()lim lim x o x x f x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是函数)(x f y =在点0x 的处瞬时变化率,它反映的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变化.. 的快慢程度. 它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0()k f x =', 要注意“过点A 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与“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是不尽相同的,后者A 必为切点,前者未必是切点. 因此,如果)(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一、考试要求: 1、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2、会运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能利用奇偶性解决问题。 3、会求简单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二、知识梳理: 1、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1)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②()()f x f x -=-(或()()f x f x -=)是定义域内的恒等式。 (2)定义的等价变形形式:①奇函数定义的等价变形:())()0;1(()0)() f x f x f x f x f x -+==-≠(-; ②偶函数定义的等价变形:())()0;1(()0);()()()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 1、奇(偶)函数的图像特点: 2、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3、函数的周期性: ⑴定义: (2)周期函数的定义域应具备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函数f(x)满足f(x+a)=-f(x)(a ≠0),则函数f(x)的周期为____________。 (4)如果函数f(x)满足1()() f x a f x += (a ≠0),则函数f(x)的周期为____________。 (5)如果函数f(x)满足()(),())f a x f a x f b x f b x +=--=+( (a ≠0,b ≠0,a ≠b),则函数f(x)的周期为________(6)如果函数f(x)满足()(),())f a x f a x f b x f b x +=---=-+( (a ≠0,b ≠0,a ≠b),则函数f(x)的周期为________(7)如果函数f(x)满足()(),()f a x f a x f b x f b x +=--=-+( (a ≠0,b ≠0,a ≠b),则函数f(x)的周期为____________。 三、基础检测: 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和偶函数g(x)满足)1,0(2)()(≠>+-=+-a a a a x g x f x x 且, 若g(2)=a,则f(2)= ( ) A. 2 B. 4 15 C.417 D.2a 2.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1)0f =,则不等式()()0f x f x x --<的解集为( ) A .(10)(1)-+∞,, B .(1)(01)-∞-,, C .(1)(1)-∞-+∞,, D .(10)(01)-, , 3.设函数f(x)和g(x)分别是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