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本解读的三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种境界

治学有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常为人称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文本解读是语文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离开了这一步,那些所谓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方法和技巧等等,也就完全成了无源之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最能够彰显语文教师功力的。

文本解读有其客观性,但又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文本解读有其确定的一面,但也有其不确定的一面;文本解读需要源于文本、尊重文本、回归文本,但又不能完全就事论事地拘泥于文本,还要有适当的延伸和超越。因此,一方面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另一方面也要读出文本的深意,有时还要读出文本的新意,这可称得上是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一、走到文本里面看一看——读出文本的本意

文本解读的第一步便是“披文入境”,文本解读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其要素就是两个字:准确。

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虽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而仅仅是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离开了这一步,想要跨上语文教学的第二、第三步,那无疑是痴人说梦,那所谓的第二、第三步也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但是毋庸讳言,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对文本的认真细致的解读有逐渐被弱化的趋势。曾经,本人有幸担任某市中青年教师“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评委,一共听取了12位中青年语文教师开设的公开课,给人最深的印象不是课堂气氛的热烈、问题设置的精巧、学生活动的活跃,而是有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本,甚至有些教师本身就不愿意甚至根本就没有走进文本。

比如,有教师在讲解老舍先生的散文《想北平》时,首先由教师通读全文,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北平的段落;然后再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段落分别描写了北平的哪些具体内容(建筑、环境、果蔬),并进行归纳;最后明确作者描写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文中的作用(对比或反衬)。教师的教学思路应该不错,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清晰,而且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带领学生直奔了主题。因为这样,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如同庖丁所说的“如土委地”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以上这些还仅仅只是文本的表象,而作者通过这些的描写真正想表达什么,即作者“想北平”到底想念她的什么,却是隐性的东西,是文章的实质,需要教师进一步开掘。但很遗憾,一直等到下课铃响我也没有等到教师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挖掘,那么,教师以上所做的一切皆只能是一种表面文章,浅尝辄止,未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并进而产生共鸣。这是典型的止于文本的表面,没有真正走进文本。举“一”才能反“三”。这“一”就应该是语文的教材、教学的文本,如果离开了这个“一”,学生何以能够“反三”?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但却往往被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忽视了。因此,在有些语文课堂上,就出现了对文本理解不到位、甚至是错位的解读这类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试想,如果教师对文本理解不到位,那又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呢?这样的教学还有多大实际意义呢?

其实,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也就在解读文本、确定教学思路上,因此,这就首先要求的是教师要走进作者、走进背景、走进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开掘,还原文本的“本来面目”。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心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这段话对我们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如何准确地读出文本的本意,再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语文教师的“独门绝技”就是文本解读。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就在于对文本的一“进”一“出”,即教师要独立地走“进”文本,去解读文本,读懂文本,读“出”文本的韵味,进而将自

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准确传达给学生,从而完成从“意会”走向“言传”的过程。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举过一个例子,是关于丁西林先生的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的文本解读。有教师针对文本中的“花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花瓶”在剧中也是极富象征意义的,并且洋洋洒洒罗列了诸如“花瓶的易碎象征了国民党政权的岌岌可危”等几大方面的象征意义。对此,我始终觉得这样的解读有点玄乎而且空泛,很难在文本中找到依据,似乎也不应该是作者的本意,因而也就很难令人信服。这不能算是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读出了文本的本意,而是剑走偏锋。如此解读,有主观强加之嫌。我之管见,以为“花瓶”就是“花瓶”,它无非是个道具,是戏剧矛盾冲突的一个载体,即使把“花瓶”换成“手表”之类也未尝不可,我们总不能再去分析“手表走时不准象征国民党政权抗战不力”等等象征意义吧?其实,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就是借“花瓶”这一小小的道具,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来表现作者对在抗战的日子里人们不去投身抗日,却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聊争论的讽刺,——我觉得,这才是文本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文本的本意,此外,我便再也看不出还有什么特别深的象征意义了。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曾在一次课后点评中不无深刻地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的确如此,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有一些教师在文本解读之初,不是独立地进入文本,去解读文本,而是四处查阅相关资料,以他人之解替代自我之读,从而将文本解读彻底带入了一种类似于“无我”的境地。而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独立地走“进”文本,精细化、深刻化、个性化地去解读文本,读懂文本,读出文本的内涵,这是语文教师最主要的一项工作,也是一种专属语文教师的最重要的能力,同时还是语文教师站上讲台并站稳讲台的底气。

二、绕到文本背面看一看——读出文本的深意

文本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在我们习惯于多角度、多层面甚至多主题解读文本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适当绕到文本的背后,去看一看对文本叙

述内容的对立假设或文本中被主体叙述忽略了的细枝末节,去思考并挖掘更深层次的文本意蕴,读出文本的深意,读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意蕴。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文本的深度解读需要我们尊重文本的客观但又不囿于文本的束缚,在不背离文本客观的同时去重构文本的意义。文本细节的魅力值得玩味,文本留白的艺术独具匠心。这些,都可以作为深层次解读文本、读出文本深意的抓手。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常青树”,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都不约而同地选用到了这篇文章。而对于这篇名作的教学,也逐渐走向了“精耕细作”,由传统的面上的整体把握发展到现在的局部揣摩。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加以咀嚼、品味,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人物等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一句话:细节不细,耐人寻味。

对此,我曾写过两篇文章,对《祝福》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深入的解读。这里,不妨列举如下:①祥林嫂为什么一直是说“我们的阿毛”而不是“我的阿毛”“我家的阿毛”?②祥林嫂改嫁贺老六,鲁镇的人们为什么没有约定俗成地改称祥林嫂为“贺老六嫂”?③力气那么大的祥林嫂被抢时,为什么没有我们预想的“抗争现场”?④祥林嫂捐完门槛回来为什么是“高兴似的”而不是“高兴地”“对四婶说”?⑤文中数词的使用,为什么“一元”不说“1000文”,“五百文”不说“0.5元”?⑥短工的两次回答为什么都要先重复一下“我”的问话?这样的解读,就有可能将文本的意蕴引向深入,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大有裨益;而这些,可能是在《教参》上所不能看到的。

同样是鲁迅先生的《祝福》,有教师从祥林嫂的衣着打扮看出她的人生悲剧;有教师绕到祥林嫂“三次抗争”的背后,从隐藏于抗争表象的背后看出祥林嫂的“顺从”,去发掘小说主题的别样深意;甚至还有教师从祥林嫂的一“胖”一“说”入手,详细剖析祥林嫂一步一步走向绝望的心理历程;……而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浮于表面,只是将教材上或教参上的东西交给学生了事,而这些东西,大多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基本能弄明白的。因而,这样的语文课就很难激发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如何改变这种

现状,如何在语文课堂上重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的思维伴随着语文的深度解读走向深刻,就很值得我们关注。

即便是文言文也是如此。我们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更多的可能是关注字词句的积累和文句的翻译,往往会忽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其实,隐藏在字词背后的很多细节性的内容都是值得我们仔细玩味的。比如传统名篇《鸿门宴》。在《鸿门宴》中,有太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去品味,例如:①刘邦一共三次说到过“为之奈何”:一是当张良告知刘邦项羽要攻打他时,刘邦大惊,“为之奈何”脱口而出;二是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时,刘邦回答后又急切地问“且为之奈何”;三是当刘邦想逃离鸿门而又没有跟项羽打个招呼时,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这些能够说明什么?②刘邦是“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的,但最后逃离“鸿门宴”的时候却是“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连刘邦自己在内只有区区五个人。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余一百多人呢?③刘邦“逃意已决”,一心只想逃离这是非之地,而且越快越好。按理来说,刘邦与其余四人策马飞奔才是最佳选择,但为什么是“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而“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④趁着项羽对樊哙“英雄相惜”的间隙,刘邦假装“起如厕”,直到张良“入谢”,这中间除了“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之外,未见项羽再有其他任何动作。那么,项羽到底在想什么呢?⑤刘邦为什么要张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穿插这样一些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文言文教学岂不比枯燥的字词句的讲解要生动有趣得多?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一定会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语文教学大放异彩。当然,读出文本的深意需要教师具有智慧和敏锐的眼光。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老师的专著《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大利短篇小说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阅读经典》中如是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

鄂冠中老师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就曾对文本教学过深入的解读,“发人之所未发”:晋伐郑,为什么要拉上秦?秦、晋两军分开驻扎,说明了什么?烛之武为什么不爽快出使而要发两句牢骚?烛之武为什么见的是秦君而不是晋侯?(《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如此解读文本,的确十分细致,十分到位,也十分深入,真正触及到了文本的灵魂深处,这样的教学又怎么可能会不深刻?

此可视为文本解读的第二重境界,其要素也是两个字:深刻。当然,凡事过犹不及,文本深度解读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而走向对文本的误读,因为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如何,这依然应该还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其他。

三、站到文本对面看一看——读出文本的新意

迷信权威,迷信教参,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权威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教参怎么讲,我也怎么讲,人云亦云,甚至乐做资料搬运工,这可能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常常会出现的现象。

因此,有时候就需要我们适当地站到文本的对面去看一看,甚至要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去发掘文本的新意,赋予文本以全新的解读。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45回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被各种版本的教材广泛收录。而对于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蒋干的形象,长期以来也一直停留于“盲目自信,志大才疏,胆小怯懦,愚蠢可笑”这一层面,他的中计完全是他“愚蠢”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就这样按部就班地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分析,似乎也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再一次教学本文时,却分明感觉到,蒋干似乎并不如我们所分析的那样愚蠢,相反,我倒觉得,“中计”还应该是他的“明智之举”!

尽管“周郎妙计安天下”,但周瑜精心炮制的貌似天衣无缝的“反间计”确实存在着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的两大破绽:一是周瑜如此之精明,他怎么可能将关系到赤壁之战甚至整个东吴命运的“绝密文件”如此随便地放在桌上,使别人能轻而易举地拿到?二是作为敌对方的蒋干,在五更天的时候偷

偷溜走,居然无人阻拦、无人盘查,使蒋干来得方便、去得容易,有这种可能吗?这连我们的学生都能够看得出来,何况是蒋干呢?唯才是举的曹操“帐下幕宾”蒋干,想来也不会是一个无能之辈,更不太可能如教参上所说的“愚蠢可笑”。那么,只有一个理由能够成立,那就是蒋干甘愿中计,想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以便保全自己、平安回到曹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蒋干中计是一个主动行为,他以劝降为目的出使东吴到最后中计而回,是一个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体现了蒋干为人的精明狡诈和明哲保身,一定程度上说,还是当时情况下的明智之举。

文本解读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教学技能。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各种教学资料遍地开花,使得有些教师贪走捷径,转录教案,甚至以沿袭教案替代了文本的解读,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讯号。

文本理解的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文本解读不应该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应该有所谓的“权威解读”,文本解读不能忽视甚至泯灭个性,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本是意义有待确定、有待实现的对语构成品,它在理解中存在,尤其是文学文本,其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提倡对文本教学个性化的解读。同样是杨绛的《老王》,沪教版将它编入“贫民生活”板块,苏教版将其放进“底层的光芒”板块,这本身似乎就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完全相同的理解。更有意思的是,同样的一篇《老王》,引发出了大批教师独具个性、富有创意的解读,对此我们可以从网络、报刊中百度出大量的内容。

经典篇目常读常新。每一次的阅读和教学,对于自己,无疑都是一个欣赏、享受并得到提高的过程,这也许就是人们所常说的“经典的魅力”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说的也许正是这个道理。

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有教师赋予了文本全新的解读视角,从“月”之意象入手,创造性地解读出文本所抒发的情感内容的两个层

次:一是抒写的是朱自清先生人生某个阶段的思想苦闷与愁怨,二是由于这种苦闷与愁怨,引起的思乡之情。

这是文本解读的第三重境界,其要素还是两个字:新颖。当然,读出文本的新意,并不是要我们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因为文本解读的根,就是文本本身,无论是怎样的个性化解读,无论解读出怎样的新意,一切要从文本的实际出发。

黄厚江老师说过:大量课堂实例说明,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对文本缺少深入的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对文本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此言得之。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比较研究 引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14456115.html,/blog/cns!3FFF8F6E2EEA6EDF!288.entry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纪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两者分属于定量分析与定质分析。虽然两者分析的对象有所关联,甚至重叠,但由于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分析处理方法,因此,两者有所区别。如何正确认识两种方法的本质、相互关系以及两者整合应用的可能性,将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问题。 一、概念 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曾于1952年发表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对内容分析法定义:“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笔者对文本分析法如下定义:“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二、相似性 客观、系统以及非接触性的特征描述,不仅适用于内容分析法,对文本分析法也同样适用。 1、客观 用事实以及数据说话,是两者客观性的主要表现。所分析的对象,对于内容分析法来讲,是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对文本分析法来讲,则是十分显著的文本外部特征。它们都从不凭空推测分析对象背后可能含义,而依赖于固有的分析程序来得出结论;一旦研究目的与范围确定,就要尽量排除认为因素的影响,做到客观、无偏向。 2、系统 一般而言,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对象都是大量的、系统化的、具有一定历时性的文献;都要面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和取样的问题。系统化调查取样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来克服可能出现的随机偏差。除语言符号分析等特殊情形之外,单个的、少量的文献通常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 3、非接触性 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都是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的间接、非接触式的研究方法,这一点与社会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有着根本的差异。 4、主观参与性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孙绍振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 。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盲点。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 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 ,“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 。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这个论断,表面上看,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实质上,是很离谱的。这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以什么来动人呢?普通中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以情动人” ,但教授却说以反映事物的特征动人。接下去,这位教授又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很好,好在哪里呢?好在比喻“十分巧妙” 。这话当然没有错。但是,这并不需要你讲,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这个比喻不同凡响。之所以要读你的文章,就是因为感觉到了,说不清原由,想从你的文章中获得答案。而你不以理性分析比喻巧妙的原因,只是用强调的语气宣称感受的结果,这不是有“忽悠”读者之嫌吗?教授说,这首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歌颂了创造性劳动” 。这就更不堪了。前面还只是重复了人家的已知,而这里却是在制造混乱。“创造性劳动”这种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话语,显然具有20 世纪红色革命文学的价值观,怎么可能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贵族诗人头脑中? 为什么成天喊着具体分析的教授,到了这里却被形而上学的教条所蒙蔽呢?这是因为他无法从天衣无缝的形象中找到分析的切入点,他的思想方法不是分析内在的差异,而是外部的统一:贺知章的柳树形象为什么动人呢?因为它反映了柳树的“特征” 。客观的特征和形象是一致的,所以是动人的。从美学思想来说,美就是真,美的价值就是对真的认识。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寻求美与真的统一。美是对真的认识,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就是教化。不是政治教化,就是道德教化。既然从《咏柳》无法找到政治教化,就肯定有道德教化。于是“创造性劳动”就脱口而出了。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具 体分析的践踏。 其实,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 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特征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应该从真与假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赵永攀 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也有人认为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由此,笔者想到宋代禅宗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解读文本的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指一个人最初对事物的认识。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对于解读文本,我们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一、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点明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可以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从题目入手,也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初步内容或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敲开文本之门的第一步。 例如在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二、反复诵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只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是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真”首先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欲要传达的思想或创作意图,这里的“路”就是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思路,亦即文章的脉络。一篇文章,我们除了站在作者的角度朗读之外,还应该站在编者的角度去朗读。编者编写小学教材时,遵循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我们在朗读时要考虑编者编排此文的意图,把握文本的重难点。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文本姚丽辉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就更高了。 我想,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其实都要认真地思考一番的。 如果教师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不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终将面临严峻的形势衡量一位语文教师的一项绕不过去的指标就是我们的专业基础,尤其是对文本的解读;否则谈任何的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 那么什么是文本呢?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 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 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像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 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 1 / 13

但是通过近两年下校听课,我们了解到当前语文课对文本处理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浅尝辄止。 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涵泳文本,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 这种内容上的浅尝辄止导致新课改实践层面的误读误教,表现在: 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没注意互动的内涵和效果;只注重形式上的出新出彩,而不顾及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有的长文短教,大刀阔斧,肆意删节,以我为是;有的大搞全盘肯定满堂表扬,弄假成真,以非为是。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一是有些语文教师不注意平时的学习提高,缺乏一个教师所应有的专业历练,更谈不上对教育理论系统钻研和语文教学方向的准确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去解读文本,任是搜肠刮肚也出不了新意,因为这些教师只是在啃着多年前的老本,我们忙得是应试训练,忙的是试题的猜测,把功夫都用在教学行为的无效应酬上。 二是教育系统的考核机制,决定了语文教师只能走理性逻辑思维一条路,以反复的训练与考试去争取语文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我们的教师只能以快捷与高效、以操作性的技术训练来分解课内外时间与精力,耐下性子潜下心来恐怕与目前竞争上岗的

课文分析四层次

课文分析四层次 叶圣陶先生集几十年教学和研究经验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着名论述。这段话简述了语文教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材的作用)三方面的关系。“教材无非是例子”可不是贬低而是强调了教材的作用,是例子就是编辑精心设计的,具有典型性可举一反三,有明确的目的指向,要求教师教教好、学生掌握这些例子,最终达到“不需教”的目的。 语文教师基本素质集中体现在对课文的分析上,如何讲好“例子”。指导学生运用好“例子”,我认为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初读课文,把握写作对象;第二个层次:解析课文,找出写作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课文体味写作目的;第四个层次是研读课文,找出写作借鉴,简单说即一篇课文(或段落)“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对我们的启迪,“还可以怎样写”这样四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程序。 试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西师大版六语上二课节选一节),更名有《我的百草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苏教版八语上十一课)为例:一.初读课文,把握写作对象。 1.教师要提出问题:本文段写作对象是什么 2.要求学生自读同时用笔圈点,务必用准确、简洁的句子,最好是词语,概述文中(或段落)所写内容:接着教师提问让学生据文回答教师可板书: 我的百草园 菜畦鸣蝉油蛉何首乌木莲 石井栏黄蜂蟋蟀覆盆子 皂荚树叫天子蜈蚣斑蜇

桑椹 背影 (父亲) 买桔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阅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克服“翻书哗哗响,一目两三行”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对文章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概述的能力。也许有人说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我要说的是初读圈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这是一节课的起点,下一层次的基础的铺垫。学生能找出来就可以了。事实上,像《这条小鱼在乎》(三语三十六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五语二十二)、《我的母亲》(八语十四)、《藤野先生》(九语上五课)这一类文章的写作对象还真不是一两个词语和简单一句话可以概述总结,还是需要教师点拨(或学生互助讨论)的。 第二层次:解析课文,找出写作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是: 1.课文是怎样写的 2.用不同色笔圈点或画横线。 教师提问:像《我的百草园》 1.写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分别用了“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去描写;写鸣蝉用“吟”、黄蜂用“伏”、叫天子用“窜”;写油蛉蟋蟀分别用“低唱”和“弹琴”;斑蜇用“叭”;何首乌、木莲藤用“缠络”;根果用“臃肿”、“莲房般”;覆盆子果形“球”;果味用“酸甜”。 2.在层次上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去链接。

层次分析法及实例分析(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与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后,就需要准确的确定体系各个指标对评价目标的影响能力,即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权重值就是指标影响力的量化数值,指标之间相对的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确定的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50]。现阶段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赋权法,专家可以根据实际问题,自己的经验判断得到原始数据,准确的确定各个指标系数排序,例如层次分析法(AHP),另一种是客观赋权法,由指标评价中获得的实际数据形成原始数据,例如主成分分析方法(PCA)。 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天然气净化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数学方法,该方法应用线性代数中矩阵的求解方法,具体计算过程为构造两两判断矩阵,求解该矩阵的特征值,选取最大特征值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检验后,解得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即为该层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某元素的重要度,通常结果需要归一化处理,进而计算出对总目标的权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权重最大者即为优选方案。 实践证明,层次分析法能够准确的确定指标的权重,它由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方法体系深受学者和专家的欢迎,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的改进,建立了多样的变形方法,适用于所建指标体系结构复杂又缺乏原始数据的决策当中。 在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方面,随着全球各类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和严重的后果,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表现出了高度重视,纷纷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进行研究,极大的促进了应急能力评价方面的发展。国外主要是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对应急能力评价进行了研究,多集中在评估体系建设方面,本本主要介绍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在应急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1)美国应急能力评价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突发事件的防灾能力进行评估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的两大应急管理机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和国家应急管理协会(NEMA)相互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套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标准,标准简称为CAR,这套应急评估系统使用十分广泛,几乎没有地域限制,当时美国的56个州都应用此系统对其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估,美国的财务部门也依据CAR这套评估系统,可以合理的向地方政府提供发放应急救援物资。 这套评估系统中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13项一级指标、209项二级指标和1014项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讲,1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是法律法规、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物资管理、编制应急预案、指挥协调、通讯和预警、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阅读实践,向教学开一朵自己的花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马春丽 老僧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的个修歇处,以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唐]青原惟信禅师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题记 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听生命开花的声音,听生命欢唱的声音,仿佛这不是课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在孩子们的心灵慢慢舒展,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一、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我们老师听课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课堂:课上老师激情饱满,学生小手如林,兴趣盎然,一节课的教学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落下帷幕。这样的课堂成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才艺展示会,那么像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呢?这种课堂只能称之为流于形式的表演课。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

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6单元 第19课 《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大约在我四年级的时候,那还是七十年代中期,一个文化贫瘠的年代,一个外来文化匮乏的年代,也不知道怎样的来源,我知道了这个故事,从此,改变了我在班级中地位,下课后,小伙伴们都围着我,听我讲《皇帝的新装》,但我似乎很难完整讲述,或许故事情节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是过于曲折了些,为了敷衍小朋友,我说,明天继续吧。 第二天,小朋友就缠着我继续,他们甚至认为我故意“卖关子”,于是向我行贿,大概是草稿纸之类的,那年月草稿纸十分稀缺,有的用作业本没有用完的最后几张纸、有的是作业本的封面,更多是家长花8分钱买一张白纸,裁成32开的样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解读文 本的能力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文本的熏陶感染作用。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谓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语文教学达到怎样一种状态。要使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自己得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自己得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自己得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如何能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何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进步,这成了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想要得到提高,首先要博览群书,教师要通过阅读将自己所教的那点知识置于一个宏大的知识背景中。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难以读懂文意和把握内涵,这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这时可以按照以下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一、摄取信息,粗知大意,形成轮廓;二、排疑解难,整合信息,把握文意;三、品析鉴赏,批判质疑,深入理解;四、拓展延伸,实际体验,领悟深化。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快速提高自己的解读能力。 一、把书读深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语文只能是字词句训练,认为把握住了语言文字也就把握住了语文的本原。因而语文课堂较少强调思维含量和思想深度。仅仅把文本定位在“言语层面”,将文本视为储藏着“语文知识”的仓库。这样的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读《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的感悟现在有许多人觉得语文老师谁都可以当,把分析文本分析看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分析得学生听不懂,或是毫无用处的。现在无效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培养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刻不容缓。读了孙绍振老师的《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之后,我觉得其中的语文思维很重要,老师们不能被文本的统一性禁锢,不能只局限在作者本人、现实环境等这些因素当中,老师们要尝试使思维变得发散、跳跃、开阔。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其实就是在看似统一的文本布局中找到找到语句或者是用词里的差异和矛盾。文学作品是作家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体验为蓝本,对其进行抽象的概括和艺术加工,它看似带有生活的影子,让读者在其中找到熟悉感,但又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作者和读者之间有产生差异。而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可以借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在文本中产生共鸣。但不能脱离文本,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还原,发现文本和现实状况之间的不同,分析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分析要在文本中进行,切记妄加揣测,把与作者或时代相关的知识过多的强加给文本,这样容易偏离中心。学生和老师要把自己置于文本的情景中去,感受其中的画面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文本不是生活本身,否则作品就失去了思考和研究的价值了。它是对生活的升华,和原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矛盾和差异就是我们分析的对象。 例如,《湖心亭看雪》中“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用“芥”和“粒”来形容舟和人,一般人都会把观看的视角定在远处的岸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诗人是在湖中的舟上,这就形成了矛盾。真实的视角和描写的角度经过对比后,

发现作者人虽在舟中,但心却在高处,感觉自己处在高处,这里的“高”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高度,更是心灵和审美情趣上的高。这时他看到西湖的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他借在湖中之感,表达人的微不足道和命运的飘摇。 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对比同题材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的差异,正是分析的线索。同一主题或者题材,我们关注的不是运用了什么题材,反映的究竟是什么主题,而是在不同形式下所体现的不同侧面,这样对文本的理解比在统一性中理解的更深,更容易理解表达的本质。一旦明白不应该那么写,就说明作者心中对表达的事物已经有了一个框架和标准,通过过程中的反复比较,文本才能更接近所要表达的目的,更加明白应该如何写。无论是文本还是其他事物,只有经过反复比较,才能分出高低优劣,最重要的是把双方的突出特点显现出来,以便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课堂中老师经常会分析课文中那句话或者那个字用的好,但究竟好在哪里往往老师们解释不清,这就是缺乏理解的方法。老师可以查找文本成形之前的的修改情况,也可以用相近的表达方式替代,仔细品位与比较,自会有所收获。 例如,《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两个作品都是描写自然景观,写景表达快乐之情。柳宗元用工笔描绘,是一个特写镜头,写水写鱼细致入微,形神兼备,使用微观视角,而欧阳修的则是简练概括,运用长镜头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呈现出来,视角稍大。为什么两人一个是工笔描绘一个是笼统概括呢?柳宗元的精微细致让我们到他一瞬超越现实的愉悦,但这种感觉很快又回到现实。欧阳修则用简练概括传达较长时间的快乐,他对现实的超越不是景德触发而是酒的作用。 第三,情感逻辑的“还原”。艺术作品是经过个人主观的情感和理智歪曲的,作者以此来达到自己所要的效果,为文本的内容服务,超越了科学性和理性。理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名词解释: 1、文本: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的审美结构。 2、文学言语层面:内涵: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3、文学形象层面:内涵: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4.文学意蕴层:所谓文学意蕴层,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深层内容和意味。 5、哲学意味层:指通过具体事物对对宇宙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即在诗意描绘中启发人产生对于人生、宇宙、生存等问题的思索、领悟。 6、审美意蕴层:是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愉悦感(形象引发的单纯的美感体验)。 对于美的感悟、体验:自然美、人生美、人性美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重点:1、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人物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重点:2特征性《化》:就是通过以具体、生动、独特外在形象所表现的丰富、深刻的内在本质。 3:典型环境:是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重点:4意境的定义: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它与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5.韵味无穷:指由艺术作品的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6.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7、重点:审美意象:就是充分表现审美理想的意象,是高级形象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8、哲理:人类能够取得与自然的和谐却难以消除同类间的隔膜,并且无声地呼唤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和谐融洽。 叙事性作品 1、叙事的含义:最早的叙事文学是原始社会中通过口头流传的神话和史诗。如荷马史诗就是叙事体史诗。叙事(narration)的涵义:是用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黛玉葬花,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系 列事件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 1.推动情节的事件;2.塑造形象的事件。 3人物: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人物同时具有“行动元”和“角色”两重特性,但这两重特性并不总是相互吻合。有时一个行动元由几个角色担任。 4、 行动元、“角色行动元: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角

文本解读技能

现代文文本解读技能 吴景松 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高水平的文本解读技能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学识积累、广泛的阅读经验、缜密的思维水平、强烈的感悟能力以及健康的阅读心理的基础上。恰当的运用阅读技巧,有助于我们准确、深入的解读文本,提高阅读的效益。 一、文本解读技能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有三个境界:读懂、读深、读透。这三个境界层层深入,完整地体现了阅读的层级和规律。合理的运用阅读技巧,有助于正确的、富有个性的解读文本,实现阅读价值,领悟到阅读的旨趣,达到理想的阅读境界。 1、读懂。文本是运用某种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稿,作者借用文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事物的看法或介绍某些知识等。文本一经形成,就具有其客观意义,具有其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客观内涵。因此,阅读必须把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及其承载的方式弄懂,读懂也就成了阅读最基本的要求。 2、读深。文本中的语言是对社会生活的模拟符号,是社会生活的物态化的反映和表现。文本本身不是社会生活,不是物质,语言具有间接性。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含蓄性,富有隐含信息。所谓读深,就是要透过语言符号系统的表层,发掘出文本深层的本质性含义和隐含信息,实现读者阅读状态与文本状态的同质同构。 3、读透。“读透”与“读深”具有相似性,但又有很大的不同。“读深”侧重于理解、感悟文本本身的信息,包括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而“读透”则要求读出文本之外的信息,所谓“言外之意”、“物外之象”、“画外之音”,也是司空图所说的“超以像外,得其环中”;“读透”还要求读者在阅读中读出自我,读出更广、更深层次的含义来。“读透”又有三种境界—— (1)透彻领悟。这是一种与“读深”相近似的境界,就是把文本信息彻底、深透的把握住,并有自己的感悟和符合情理的思考。 (2)力透纸背。所谓“力透纸背”,就是要深刻的领悟文本的潜台词,作者含蓄地隐藏在字底下的意思,以及作者尚未感悟、意识到的东西。“力透纸背”

提升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尝试初探

提升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尝试初探 发表时间:2018-01-16T16:27:34.1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5期作者:李海宝 [导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不容忽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有长流水”,而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直接决定教师的语文素养,决定着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李海宝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茶业口镇腰关中学271132 随着中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不容忽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有长流水”,而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直接决定教师的语文素养,决定着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这句话说明了解读教材是老师的一种必备能力,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基本功。新课标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的阅读积淀远比教学技巧更重要。教师本身的阅读量直接决定着他的文化视野和语文功底。一堂好课学养深厚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既到位,又不乏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能给学生高屋建瓴的引导、启迪和提升,不论是知识层面还是道德层面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必须先有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即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呢?概括起来就是三角度、三要求和一关键。 一、解读文本的三角度 1.作为读者来读。作为读者来读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读懂文本的意思;读懂作者的意思;读懂这篇文章在现代社会、对自己的存在意义。其中,需要完成三懂之第一懂,需要教师认真地读懂文本的语言文字,需要去揣摩语言文字的表面、背后的意思。第二懂,要联系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具体用意,思考他的情感、思想、观点的特殊性和一般性。第三懂,主要是结合当代的社会实际、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潮,以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思考自己对文本内容、主人公、文本所宣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怎么看待。 2.作为教师来读。作为教师来读,就是把文本当作教材来读。把文本当作教材来读,是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来思考的。作为教师来读教材,主要是从教材中确定出教学凭借——要引导学生对哪些典型的语言现象去感知、研讨,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3.先作为学生、后作为教师来读。这是一种预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研读过程。作为学生来读,指的是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怎样做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去读书,学生会按照怎样的过程、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读懂文本,学生阅读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困难?这个层面的“作为教师来读”,指的是教师要从帮助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和困难,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应该教给学生哪些阅读方法去解决阅读中出现的这些困难?作为教师,应怎样对学生的读书过程给予必要的、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二、解读文本的三个要求 1.读准,即把握文意准。结合文体特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说明文抓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议论文抓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即是什么,为什么;记叙文抓感情、事件或形象,或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或概括事物的特点特色,或品析语言体会抒发感情,或分析写作手法,明确写作意图。只有紧扣文体特点,才能较为准确地读准文本的主旨。 2.读透,即品析领悟透。在读准文本、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如何能读透文本?一要细品语言,深入体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二要联系写作背景或作者经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明白言外之音;三要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和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比,和不同作家的同一作品比,在比较阅读中才能加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3.读清,即行文思路清。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解读文本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准确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行文思路才能读懂文本,并为下面的教学设计思路的清晰奠定基础。如何才能读清作者的行文思路,首先,抓关键句法。抓住文本的关键句,就能提纲挈领地拎起全文内容。其次,结构层次法。即通过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是我们教学生学习课文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再次,抓中心事件法。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来理清文章思路。最后,抓写作顺序法。即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来梳理行文。 三、解读文本——细读是关键 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观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所以,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好决定怎么教,怎么学;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生成。一句话:只有文本解读得好,课堂教学才会落实得好。解读文本的过程恰似佛家入境的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有经历了这种过程,把文本读到“玲珑剔透,形神兼备”,才能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那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细读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曾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文本解读,就是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唯有多读书,读好书,广泛涉猎,在细读中沉入词句,关注细节,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有声有色。

用英加登文本层次结构理论分析中国古诗

用英加登“文本层次结构理论”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首先,从语音层面来看。一则整首诗作读来朗朗上口,除最后一句为三三隔开外,之前全部为两两隔开,停顿明显,节奏感很强。二则在押韵方面,通篇押一韵,且相当整齐:鸦、家、马、下、涯。三则在平仄方面,声调和谐,与节奏相结合,音乐感很强,故可以谱曲演唱。 其次,从意义单元来讲。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 第三,从轮廓化的图像层来讲。黄昏时分,苍茫的天底下,几只乌鸦正在围着缠绕着枯藤的老树寻觅着栖身之所,依傍着小桥和流水居住的人家,此时也升腾起袅袅炊烟,漂泊天涯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秋风古道上漫无目的地艰难移步前行。夕阳的余晖已经昏暗西下,只有远离家乡的游子还漂泊游荡在天涯。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又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作者描绘出的图画可以完整的出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这就是这首诗歌最大的魅力所在。 最后,从被表现的对象层来分析。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积极学习,积淀文化素养,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罗德辉2014、10、31 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文本解读的能力,它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文本解读能力的直接体现。老一批特级教师令人惊叹的便是极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而文本解读能力背后,则是深厚文化素养的支撑。 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解读文本存在四种状态: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最高境界是:深入浅出。最糟糕的状态是:浅入深出。如何高质量地解读文本,力求课堂上披沙拾金,深入浅出。这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更需要教师不懈地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 一、正确处理应试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关系。 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我们的思维方式趋向单一化、绝对化、简单化、概念化,解读得很单一,很绝对。或因为课程改来改去由原来的热闹到如今的返扑归真,弄得教师有时不知该怎么教了。 一线教师考虑,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暂时的高分,一辈子要掌握的方法,大火烘烤,追求快,慢火烘烤,追求透。切合点:轻负担,高质量,有后劲儿。考试前要快速训练,两条腿走路,应试也是中国人具备的一项很重要能力,不能为了得分而牺牲学生对语文的一种热爱,得不偿失。 二、丰富语文专业知识结构水平。 对基础学科如语言学、文章学的一些知识学得比较少、比较浅,以后系统接触少,造成应对一些具体问题时的捉襟见肘。比如语文课文涉及到很多文体,如通用文类: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文艺类、故事类、场面类)、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每一种文体因内容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像记叙文的技法如:白描、波澜(抑扬、张弛、曲折、断续、动静、疏密)文脉、意境等,这些我们知道多少呢?尽管小学阶段我们不需要让学生了解技法术语,但我们教师还是要了解的。再如理解人物形象的两种思路:演绎法和归纳法。 三、多向名家学习。 名家课堂异彩纷呈,一线教师学什么:学习时仰望星空,平视环宇,俯视脚下。有些个体的东西是学不来的(个人教学风格) 看课,看名师课就像看模特走模特步,我们不期待所有的老师都走到T型台上,但你永远也不会排斥他们带给你服装的变化和欣赏的快乐。 四、积累写作经验。 解读作品表面看是“眼力”的高下,实际上是“腕力”的强弱。眼高不一定手高,但手高往往能带来眼高。语文教师不仅要读懂作品的内容,还要鉴赏作品的好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缺少写作经验,自身写作素养不高,是很难看出作品的堂奥的。解读一个文本,必须把握住“这一个”文本的独特性,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就看不到作品的好处妙处,解读只能是泛泛而谈。例:小学语文优秀科研成果论文评选。让我感到教师写作最基本的能力令人担忧。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写作文空洞无内容,那我们呢?(平时善于积累,勤于写作)(例:论文评选) 总之,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可以说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解读文本越深入,语文教学这棵大树就会越加生机勃勃,苍翠欲滴!

《邓稼先》文本解读

《邓稼先》文本解读 一、站在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本文编排在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群星闪耀,感受名人的风采”单元。该单元为“杰出人物”单元,《邓稼先》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为“教读课文”。还包括有“自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和文言文《孙权劝学》。 部编教材单元编排体例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阅读单元的组织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人文主题”,即课文选择大致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邓稼先》本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便是“群星闪耀,感受名人的风采”。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教科书体系结构。以阅读能力为例,新教材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强调“精读”,要求做到:一是字斟句酌;二是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学习精读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要想准确解读《邓稼先》文本,首先应当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 杨振宁先生与邓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和杨父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教授的弟弟杨振平与稼先也很要好。少年时代的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稼先和杨振宁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邓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解放前夕,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稼先就与他们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自1971年以后,杨先生多次回来访问、讲学。稼先与他总少不了叙旧聊天。杨先生曾多次送书给稼先,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有《读书教学四十年》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