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目

一.名词解释

1二体问题:2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偏近点角:3多路径效应:4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5.章动6.异步观测7.接收机钟差8.周跳9.三维平差10.岁差11.同步观测12.卫星钟差13.整周未知数14.二维平差

二.填空题

1.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GPS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大部分组成。

3.按照接收的载波频率,接收机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接收机。

4.GPS卫星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5.接收机由、、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通过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7. 1973年12月,GPS系统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自1974年以来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8.GPS 卫星星座基本参数为:卫星数目为、卫星轨道面个数为、卫星平均地面高度约20200公里、轨道倾角为度。

9.GPS定位成果属于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往往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为了实现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果采用七参数模型,则该七个参数分别为,如果要进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除了上述七个参数之外还应增加反映两个关于地球椭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它们是和。

10.真春分点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其运动轨迹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其运动分解为长周期变化的和短周期变化的。

11.GPS广播星历参数共有16个,其中包括1个,6个对应参考时刻的参数和9个反映参数。

12.GNSS的英文全称是。

13.载体的三个姿态角是、、。

14、GPS星座由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个不同的轨道上,轨道之间相距°,轨道的倾角是°,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至少颗卫星,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km。

15、GPS使用L1和L2两个载波发射信号,L1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

是cm,L2 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

16、GPS卫星除了受到引力之外,还受到地球引力场摄动力、光压摄动力、大气阻力、摄动力等的摄动力的影响,因此卫星的运动实际上是。

16、GPS卫星星历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前者包含时间二参数,轨道参数和摄动参数,后者包含每颗卫星在一定时刻的和卫星钟差。

17、美国军方为了防止GPS被敌方用于军事目的,对GPS系统实施了两种政策,一种是政策,一种是政策,不过从2000年5月1日起,美国政府宣布取消了政策。

18、在相对定位时,一般要对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常用的有差,差和差三种。

19、RTK的关键技术有两个,一个是如何,一个是,前者已经有许多方法,统称为OTF,例如FARA,,等。

20、C\A码的周期短,易于捕获,所以我们称其为码,由于其码元宽度比P码的要,所以我们还称其为粗码,P码的周期为天,码元宽度为m。用它测量伪距的精度大概是m。

21.GPS静态单点定位,至少需要()个历元。

22.卫星椭圆的形状用开普勒参数中的()表示。

23.对流层延迟量与载波频率()关(“有”还是“无”)。

24.正确选择测站的位置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

25.C/A码的码元宽度是()m。

26.只有当两个伪随机码完全对齐时,相关系数才等于()。

27.GPS卫星的周期是12个恒星时,换算成太阳时为()。

28.瞬时天球坐标系与协议天球坐标系之间存在()。

29.GPS单点定位,至少需要()卫星。

30.卫星轨道面的位置用开普勒参数中的()表示。

31.电离层延迟量与载波频率的平方成()比。

32.消除多路径误差的主要措施是()。

33.GPS时钟的基本频率是()MHZ。

34.伪随机码的自相关性用()表示。

35.GPS卫星的周期是12个恒星时,换算成太阳时为()。

36.瞬时地球坐标系与协议地球坐标系之间存在()。

37.钟差的三个系数分别称为、、。

三.选择题

1、瞬时天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的关系正确的是()。

A、两个坐标系的原点不同,坐标指向也不同;

B、两个坐标系的原点不相同,Z轴指向相同;

C、两个坐标系的X轴之间的夹角(旋转角) 随观测时间不变;

D 、 两个坐标系的X 轴之间的夹角(旋转角)θ随观测时间而变。

2、世界时UT 、1UT 、2UT 其时间尺度的稳定度Φ、1Φ、2Φ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

A 、 21Φ<Φ<Φ;

B 、21Φ>Φ>Φ;

C 、21Φ=Φ=Φ;

D 、Φ=Φ>Φ21。

3、关于卫星的运行轨道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的轨道是在一个平面上,且是一个椭圆;

B 、 卫星的轨道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且是一个空间闭合曲线;

C 、 卫星的轨道是一个空间非闭合曲线;

D 、 卫星的轨道是在一个轨道平面上,但形状非常复杂。

4、开机测量后,接收机能捕捉到许多卫星,那么通过连续24小时的观测( )

A 、任意不同观测时刻捕捉到的卫星数相同,卫星序号不变;

B 、任意不同观测时刻捕捉到的卫星数可能变化,卫星序号也可能变化;

C 、任意不同观测时刻捕捉到的卫星数相同,卫星序号不同;

D 、任意不同观测时刻捕捉到的卫星数一定不同,卫星序号一定变化。

5、卫星的位置信息来自( )。

A 、 观测文件;

B 、气象文件;

C 、测站文件;

D 、星历文件。

6、某个观测文件里面既含有伪距观测值ρ,又含有载波相位观测值Φ,那么( )。

A 、在观测过程中ρ、Φ不随时间变化;

B 、在观测过程中ρ不变、Φ随时间变化;

C 、在观测过程中ρ变、Φ随时间不变;

D 、在观测过程中ρ、Φ都随时间变化。

7、如果认为接收机钟差为固定参数,则单点测码伪距定位方程中未知参数的个数是( )

A 、 3;

B 、 4;

C 、5;

D 、具体数目依观测历元数而定。

8、观测文件中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是指( )注:0N 为整周未知数、)int(N 为接收机计

数器整周计数、?为相位差的小数部分。

A 、 ?+)int(N ;

B 、?++)int(0N N ;

C 、?+0N ;

D 、)int(0N N +。

9、 采用平方技术重建载波,则( )

A 、 可以重新获得载波、测距码和数据码;

B 、 可以重新获得载波、数据码,但得不到测距码;

C 、 可以重新获得载波、测距码,但得不到数据码;

D 、 可以重新获得载波,但得不到测距码和数据码。

10、某控制网共有网点数9个,同时使用4台GPS 接收机进行静态相对测量,完成观测4

个时段,则得到( )。

A 、 总基线24条、独立基线3条、必要基线数9条;

B、总基线12条、独立基线12条、必要基线数8条;

C、总基线24条、独立基线16条、必要基线数9条;;

D、总基线24条、独立基线12条、必要基线数8条。

11.下面关于坐标系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球直角坐标系与地球直角坐标系之间坐标原点不同,三坐标轴指向也不同;

B、大地坐标系也就是直角坐标系;

C、站心赤道地平坐标系就是地球直角坐标系平移的结果;

D、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与站心赤道地平坐标系之间必须经过平移和旋转才能相互转

换。

12.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的或正在研制和完善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有四种,他们的工作卫星数和备用卫星数匹配不一样,那么下面哪一个是错误的()

A、GPS系统(21+3);

B、GLONSS系统(24+1);

C、GNSS系统(27+1);

D、北斗一号(2+1)

13.下面关于时间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恒星时和平太阳时有地方性;

B、世界时与平太阳时的起点不同,尺度也不同;

C、原子时的起点处,世界协调时和它相差0.0039秒;

D、GPS时和原子时的尺度一致,但起算原点不同。

14.在无摄运动和受摄运动状态下,关于卫星运动的轨迹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无摄运动状态下,卫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标准椭圆;

B、在受摄运动状态下,卫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近似的椭圆;

C、在无摄运动状态下,卫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近似的椭圆;

D、卫星的运动是受摄运动,其轨迹变化复杂。

15.下面关于GPS接收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GPS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包括,载波、测距码、数据码和伪距;

B、GPS接收机只有接收卫星信号的功能,没有数据处理的功能;

C、GPS双频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中的两种载波是独立、分开进行的;

D、GPS接收机有如下功能,接收信号、信号扩大、解调、分流、数据处理等。16.GPS测量定位和常规大地测量定位方法相比( )

A、GPS测量定位不要求点之间相互通视,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的特点;

B、常规大地测量定位比GPS测量定位高;

C、常规大地测量定位,要求点之间要相互通视,并且具有全球性;

D、GPS测量定位比常规大地测量定位精度高。

17.关于GPS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说法正确的是()

A、静态定位时,接收机必须处于静止状态,而动态定位时接收机必须处于运动状态;

B 、实时动态相对定位过程中,流动站不必保持对所测卫星的连续跟踪;

C 、在快速静态相对定位过程中,流动站不必保持对所测卫星的连续跟踪;

D 、静态定位比动态定位精度一定高。

18.相对定位中用到差分方法,对于短基线相对测量定位来说( )

A 、通过对同一颗卫星同步观测量(相位)求差即单差,可以消除卫星钟和接收机钟

钟差的影响;

B 、通过双差可以消除整周未知数的影响;

C 、通过单差可以消除大气层带来的时间延迟影响;

D 、通过三差方法后,已经消除了卫星钟钟差、接收机钟差、整周未知数的影响,减

弱了大气层、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19.下面关于GPS 基线向量网平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自由网平差后可以得到GPS 网点的地面网的坐标;

B 、GPS 基线向量网平差所用的观测量是相位观测量;

C 、非自由网平差的约束条件最少;

D 、自由网平差的目的是检验网本身的内部符合精度及系统误差和粗差,同时提供大地

高程数据。

20.关于GPS 点的大地高、正常高、高程异常说法错误的是( )

A 、GPS 点的大地高就是GPS 点到相应参考椭球面的法线方向的距离;

B 、正常高是GPS 点沿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C 、GPS 点的高程异常等于GPS 点的大地高减去正常高;

D 、GPS 点的高程异常反映了该点处的参考椭球面和大地水准面之差。

21、RTK 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使用( )原理来定位。

A 、位置差分;

B 、伪距差分;

C 、载波相位差分;

D 、绝对定位;

22、方程中各符号的含义是:( )。

B 、 M 是真近点角,E 是偏近点角;

C 、 M 是真近点角,E 是平近点角;

D 、 M 是偏近点角,

E 是真近点角;

E 、 M 是平近点角,E 是偏近点角;

23、计算GPS 卫星的位置时,首先要计算卫星在轨道平面内的坐标,轨道平面坐标系轴采用下面的方法定义的( )。

E 、 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x 轴指向春分点,y 轴与x 轴垂直

F 、 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x 轴指向升交点,y 轴与x 轴垂直

G 、 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x 轴指向近地点,y 轴与x 轴垂直

H 、 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x 轴指向格林尼治,y 轴与x 轴垂直

E e E M sin -=

24、消除多路径影响的最有效措施是()

A、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进行观测。

B、在上午9点到下午6点之间进行观测;

C、选择信噪比高的接收机进行观测;

D、在阴天进行观测;

25、为了消除或减弱电离层对GPS观测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

A、利用双频观测

B、加电离层模型改正。

C、同步观测值求差

D、采用精密星历。

26、之所以把GPS观测到的距离称为伪距,主要是由于()。

A、GPS测量的距离中包含对流层和电离层的误差。

B、GPS接收机的时钟与GPS时间系统存在偏差。

C、GPS接收机的时钟与卫星钟不同步。

D、伪距是使用伪随机码测量得到的。

27、如果测站的坐标是已知的,则至少观测()颗卫星就可以实现授时。

A、4

B、3

C、2

D、1

28、GPS网的数据处理过程是()。

A、数据下载—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基线解算—网平差。

B、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下载—基线解算—网平差。

C、数据采集—数据下载—网平差—基线解算—数据预处理。

D、数据采集—数据下载—数据预处理—基线解算—网平差。

29、GPS高程为什么要转化为正常高?()。

A、GPS高程相对于椭球面,与我们所使用的高程不一样。

B、GPS高程相对于似大地水准面,与我们所使用的高程不一样。

C、GPS高程相对于赤道面,与我们所使用的高程不一样。

D、GPS高程相对于大地水准面,与我们所使用的高程不一样。

30、GPS导航电文包括( )。

A、载波相位和伪距;

B、码观测量和相位观测量;

C、卫星的轨道参数;

D、测站的近似坐标。

31、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的或正在研制和完善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

A、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

B、俄罗斯的GPS,美国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

C、欧洲的GPS,美国的GLONASS,俄罗斯的Galileo;

D、美国的GPS,欧洲的GLONASS,俄罗斯的Galileo;

32、在用导航电文计算GPS卫星的位置时,必须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的是()。

A、卫星运行的平均角速度;

B、偏近点角;

C、摄动改正项;

D、轨道平面直角坐标。

33、消除电离层影响的最有效措施是()。

A、在阴天进行观测;

B、用两个频率的载波进行观测;

C、选择信噪比高的接收机进行观测;

D、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进行观测。

34、某控制网共有网点数6个,同时使用3台GPS接收机进行静态相对测量,要求每个测

站观测两次,则得到()。

E、时段数为4,总基线12条、独立基线8条;

F、时段数为3,总基线9条、独立基线6条;

G、时段数为2,总基线8条、独立基线6条;

H、时段数为5,总基线15条、独立基线12条。

35、对于载波相位的线性组合,下面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站际间单差可以消除接收机钟差参数;

B、站际间单差可以消除卫星钟差参数;

C、站际间单差可以消除整周未知数参数

D、站际间单差可以消除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影响。

36、GPS的地面监控部分包括()。

A、1个主控站,5个注入站,3个监测站;

B、5个主控站,1个注入站,3个监测站;

C、3个主控站,1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D、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37、GPS测量的精度可以用DOP表示,关于DOP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维精度用VDOP表示;

B、高程精度用TDOP表示;

C、水平精度用HDOP表示;

D、四维精度用PDOP表示。

38、在所有的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中,如果不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最大的是()。

A、对流层折射;

B、对路径效应;

C、电离层折射;

D、相对论效应。

39、RTK特指差分GPS中的哪一种()。

A、伪距差分;

B、位置差分;

C、单站GPS的差分;

D、载波相位差分。

四.问答题

1.解释名词章动和岁差?

2.在无摄运动状态下,GPS卫星的实时位置由哪些参数确定,且画图表示出这些参数。

3.如果用某接收机于观测时刻t在地面测站k观测到卫星j,请据此分别写出伪距定位观测方程和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并说明方程中每一项的含义及方程中含有的未知参数各为什么。

4.什么叫周跳,其探测和修复有哪些方法?

5.请写出差分GPS的类型,并说明差分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6.简要回答一下你所知道的时间系统,分别写出它们的起算点和尺度?

7. 如果你在野外用GPS进行单点定位测量,现同步观测了四颗卫星,请写出其定位方程组,并说明有哪些是未知参数?

8. 整周跳变的检测与修复有哪些方法,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如何做,才能达到最佳修复效果,为什么?

9. 如果GPS定位成果属于WGS-84坐标系,现在要得到各GPS点在高斯平面中的国家坐标和正常高,则需要做哪些工作?

10、简述GPS卫星的作用

11、画图表示卫星的轨道参数,指出各个参数的意义,说明各个参数的作用。

12、GPS导航电文的内容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13、什么叫电离层?电离层对GPS测量有哪些影响?消除电离层的措施有哪些?

14、简述GPS地面部分的作用。

15、偏近点角是怎样定义的?画图说明

16、画图说明表示载波相位的实际观测量。

17、什么叫对流层?消除对流层的措施有哪些?

18.GPS系统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是怎么样进行协作工作的?

19.写出载波相位的基本观测方程。接收机间求差可以消除该方程中的哪些参数?卫星间求差可以消除该方程中的哪些参数?

20.使用广播星历进行定位后得到的地面点的坐标属于什么坐标系?如何将该坐标转换成我们国家的坐标?

21、GPS导航电文的内容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22.叙述利用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的过程,写出主要公式。(11分)。

23.详细叙述使用GPS 进行控制网测量数据处理的过程。(12分)

五. 应用题

1、如果不考虑地球潮汐及负荷潮,GPS 测量误差来源有哪些,那么消除或减弱这些误差分别有哪些方法或措施?(10分)

2、如果你有两个重合点B A ,,并且已知该两点在84-WGS 坐标系的大地坐标分别为 ()GA GA L B ,及()GB GB L B ,;地方平面坐标分别为()DA DA y x ,及()DB DB y x ,,请写出由84-WGS 坐标系中点的大地坐标向地方平面坐标系的转换步骤,并写出相应的方程组(15分)?

3、某等级的GPS 网总共有13个网点,某测绘单位用四台同型号的GPS 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观测了6个同步四边形,请分别计算该网的各特征条件数。

4、下图是某GPS 控制网的网点分布图,当使用3台GPS 测量,重复设站数等于1.6时,请计算下面的特征条件:时段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

六、公式推导题

1.写出伪距测量的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推导静态单点定位的原理。(11分)。

2.在两个测站上某时刻观测了5颗GPS 卫星,相应的载波相位观测值是11?,21?,31?,41?,

51?和12

?,22?,32?,42?,52?,观测值的方差均为20σ,以1号卫星作为基准卫星,请写出该历元上所有的双差观测值,据此推导这些观测值的方差协方差(11分)。

3.写出载波相位测量的基本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双差的基本方程,说明双差观测方程中消除了哪些未知数(注意,基本方程不是观测方程)。(12分)

4.设使用双频接收机的P1码和P2码分别观测了接收机到某一颗GPS 卫星的伪距为1ρ和

2ρ,请推导电离层延迟改正的计算公式(12分)

。 5.GPS 接收机天线到卫星的几何距离的公式是

j ρ=式中,()j j j x y z 表示卫星的三维坐标,()x y z 表示接收机天线的三维坐标,已知接收机天线的近似坐标是0

00()x y z ,请对该几何距离进行线性化。

七、计算题 1、如下图所示,用GPS 测量技术测得1、2、3个点的大地高分别为:43.256m 、45.589m 、41.947m ,用水准测量技术测量得1、2两个点的正常高为46.379m 、45.280m ,请按直线内插法计算3点的正常高。

2、在1、2两个测站上同步观测了i ,j 两个卫星,得到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如下表所示,请计算双差观测值ij 12?。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GPS:是接收人造卫星电波,准确求顶接收机自身位置的系统。 目前世界上有那些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GLONASS、欧洲Galileo、中国北斗、美国GPS) 欧空局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名称是什么? 2. GPS系统组成: (1)空间星座部分:24颗卫星提供星历和时间信息,发射伪距和载波信号,提供其他辅助信息。 (2)用户部分:接收并观测卫星信号,记录和处理数据,提供导航定位信息。 (3)地面控制部分:中心控制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跟踪卫星进行定轨。【5个监测站、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 3. GPS按接收机用途分为三类:导航型、测量型、授时型; 接收机由天线单元、机主机单元和电源组成。 4、精密工程测量采用那种类型的GPS接收机? 5、GPS接收机中采用的是铷钟、铯钟还是石英钟? 6.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GPS系统特点: 1)全球性---全球范围连续覆盖;(4~12颗);2)全能性-—三维位置、时间、速度;3)全天侯 4)实时性----定位速度快;;5)连续性;6)高精度;7)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 8)控制性强;9)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10)提供三维坐标;11)操作简便。 7、gps有哪些新的应用领域 8、GPS在测量上的用途有那些? 9.常见GPS卫星信号接收机(例举几个著名的中外GPS生产厂商):Ashtech系列GPS接收机、Trimble(天宝)系列GPS接收机、 Leica(莱卡) 系列GPS接收机、中纬系列GPS接收机、南方系列GPS接收机、中海达系列GPS接收机 第二章 GPS定位的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1.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M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的一个假想的球体。 黄道:即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观测者所见到太阳在天球上运动的轨迹称为黄道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ε称为黄赤交角,约为23.5°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γ称为春分点。

GPS原理与应用 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天球:是以地球质心M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的一个假象的球体。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γ。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λ、大地纬度和大地高h表示。 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即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约23.5°。 赤经:为过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过天体的天球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赤纬:为原点至天体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岁差:实际上地球接近于一个赤道隆起的椭球体,在日月和其它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自转轴方向不再保持不变,从而使春分点在黄道上产生缓慢西移,此现象在天文学上称为岁差。 章动:在太阳和其它行星引力的影响下,月球的运行轨道以及月地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北天极在天球上绕北黄极顺时针旋转的轨迹十分复杂。如果观测时的北天极称为瞬时北天极(或真北天极),相应的天球赤道和春分点称为瞬时天球赤道和瞬时春分点(或真天球赤道和真春分点)。则在日月引力等因素的影响下,瞬时北天极将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转,轨迹大致为椭圆。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 世界时: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 力学时: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运动方程而编算的,其中所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T,这个数学变量T定义为力学时。 原子时: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的特征为基础的原子时系统。 协调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时间系统,称为世界协调时或协调时。 GPS时间系统:属于原子时系统,秒长与原子时相同,但与国际原子时的原点不同,即GPST 与IAT在任一瞬间均有一常量偏差。 GPS定位:GPS定位系统靠车载终端内置手机卡通过手机信号传输到后台来实现定位。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确定测站点位置的技术。 GPS导航: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绝对定位:在地球协议坐标系中,确定观测站相对地球质心的位置。 相对定位:在地球协议坐标系中,确定观测站与地面某一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动态定位:在定位过程中,接收机天线处于运动状态。 静态绝对定位:接收机安置在基线端点的接收机固定不动,通过观测,确定观测站相对地球质心的位置。 静态相对定位:接收机安置在基线端点的接收机固定不动,通过连续观测,取得充分的多余观测数据,确定观测站与地面某一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点:定位精度高;缺点:定位时间长。 差分动态定位:在已知坐标的点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称为基准站),利用已知坐标和卫星星历计算出观测值的校正值,并通过无线电设备(称数据链)将校正值发送给运动中的GPS接收机(称为流动站),流动站应用接收到的校正值对自己的GPS观测值进行改正,以消除卫星钟差钟差、接收机钟差、大气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误差的影响。 整周未知数: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目 一.名词解释 1二体问题:2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偏近点角:3多路径效应:4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5.章动6.异步观测7.接收机钟差8.周跳9.三维平差10.岁差11.同步观测12.卫星钟差13.整周未知数14.二维平差 二.填空题 1.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PS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3.按照接收的载波频率,接收机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接收机。 4.GPS卫星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5.接收机由、、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通过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7.1973年12月,GPS系统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自1974年以来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8.GPS卫星星座基本参数为:卫星数目为、卫星轨道面个数为、卫星平均地面高度约20200公里、轨道倾角为度。

9.GPS定位成果属于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往往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为了实现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果采用七参数模型,则该七个参数分别为,如果要进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除了上述七个参数之外还应增加反映两个关于地球椭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它们是和。 10.真春分点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其运动轨迹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其运动分解为长周期变化的和短周期变化的。 11.GPS广播星历参数共有16个,其中包括1个,6个对应参考时刻的参数和9个反映参数。 12.GNSS的英文全称是。 13.载体的三个姿态角是、、。 14、GPS星座由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个不同的轨道上,轨道之间相距°,轨道的倾角是°,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至少颗卫星,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km。 15、GPS使用L1和L2两个载波发射信号,L1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 是cm,L2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 16、GPS卫星除了受到引力之外,还受到地球引力场摄动力、光压摄动力、大气阻力、摄动力等的摄动力的影响,因此卫星的运动实际上是。 16、GPS卫星星历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前者包含时间二

最新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资料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参考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答题纸上判断题答题区域作答) 1. ( V)对于GPS网的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和定位技术所能达到的精度。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相临点间弦长的标准差来表示。 2. ( X)GPS的测距码(C/A码和P码)是伪随机噪声码。 3. ( X )电离层延迟的大小与载波频率无关。 4. ( X)GPS定位直接获得的高程是似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高。 5. ( X )图形强度因子是一个直接影响定位精度、但又独立于观测值和其它误差之外的 一个量。其值恒大于1,最大值可达100,其大小随时间和测站位置而变化。在GPS测量中, 希望DOF越小越好。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答题纸上判断题答题区域作答) 1. (X)GPS测得的站星之间的伪距就是指GPS卫星到地面测站之间的几何距离。 2. ( V ) C/A码的码长较短,易于捕获,但码元宽度较大,测距精度较低,所以C/A码又称为捕获码或粗码。 3. ( V) GPS的空间部分(卫星星座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 4. ( X ) GPS定位直接获得的高程是似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高。 5. ( X ) GPS静态定位之所以需要观测较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的 影响。 三、填空题(本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答题纸上填空题答题区域作答) 1. 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 A、B、CD E六级,其中 C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40 km 。 2. GPS定位系统包括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3. 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和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4. 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MA于1984年发展了一种新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称之为美国国防 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简称WGS-84 。 5. 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称为同步环。 6. 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 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周跳。 7. 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8. 利用GPS进行定位有多种方式,如果就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而言,定位方式分为 . 静态定位禾口动态定位;若按参考点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 定位。 9. GPS卫星信号是由载波、导航电文、和测距码三部分组成的。 10. 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中的大气折射指数N与温度、气压、湿度等 因素有关。 11. 差分GPS按观测值的类型可分为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 12. 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GPS 和GLONASS 。我国组建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欧盟计划组建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 为Galileo 系统。 13. 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消除卫星钟差参数,继续在卫星间求二次差后可消除接_

GPS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 选择题

GPS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 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 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 A、a=6378140、α=1/298.257 B、a=6378245、α=1/298.3 C、a=6378145、α=1/298.357 D、a=6377245、α=1/298.0 2.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哪种投影方式(A)。 A、横轴墨卡托投影 B、高斯投影 C、等角圆锥投影 D、 等距圆锥投影 3.在进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时,基准站放在未知点上,测区内仅有 两个已知点,( C )定位测量的精度最高。 A、两个已知点上 B、一个已知点高,一个已知点低 C、两个已知点和它们的连线上 D、两个已知点连线的精度 4.单频接收机只能接收经调制的L1 信号。但由于改正模型的不完善, 误差较大,所以单频接收机主要用于( A )的精密定位工作。 A、基线较短 B、基线较长 C、基线 ≥40km D、基线 ≥30km 5.GPS接收机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 D )。其中A与B级在顾及当 地磁偏角修正后,定向误差不应大于±5°。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6.GPS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 它们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 C ): A、 B、 C、 D、 7.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 布在( D )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 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 )坐标系。 A、 地心坐标系 B、 球面坐标系 C、 参心坐标系 D、 天球坐标系 9.我国在1978年以后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75年国 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推荐值,其长半径和扁率 分别为( A )。 A、a=6378140、α=1/298.257 B、a=6378245、α=1/298.3 C、a=6378145、α=1/298.357 D、a=6377245、α=1/298.0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总结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 第一章绪论 1.1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 1.1.1 早期的卫星定位技术 1、无线电导航系统 罗兰--C:工作在100KHZ,由三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导航工作区域2000KM,一般精度200-300M。 Omega(奥米茄):工作在十几千赫。由八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可覆盖全球。精度几英里。 多卜勒系统:利用多卜勒频移原理,通过测量其频移得到运动物参数(地速和偏流角),推算出飞行器位置,属自备式航位推算系统。误差随航程增加而累加。 缺点:覆盖的工作区域小;电波传播受大气影响;定位精度不高 2、早期的卫星定位技术 卫星三角网: 以人造地球卫星作为空间观测目标,由地面观测站对其进行摄影测量,测定测站至卫星的方向,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的三角网。 卫星测距网: 用激光技术测定测站至卫星的距离作为观测值的网则称为卫星测距网。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在英国和德国测绘部门协助下,建立了一个共45个点的全球卫星三角网,点位精度5米。 卫星三角网的缺点: 易受卫星可见条件和天气条件影响,费时费力,定位精度低。 1.1.2 子午卫星导航(多普勒定位)系统及其缺陷 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Christia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 他认为电磁波频率在电磁源移向观察者时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变低。因此可利用频率的变化多少来确定距离的变化量。 多普勒效应的一个常被使用的例子是火车,当火车接近观察者时,其汽鸣声会比平常更刺耳。你可以在火车经过时听出刺耳声的变化。同样的情况还有:警车的警报声和赛车的发动机声。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NNSS): 将卫星作为空间动态已知点,通过在测站上接受子午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利用多普勒定位技术,进行测速、定位的卫星导航系统。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的优点: 经济快速、精度均匀、不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且可获得测站的三维地心坐标。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的缺点: 由于卫星数量少,故不能实时定位、定位时间长、定位精度也低。 1958年,美国为解决北极星核潜艇在深海航行和执行军事任务而需要精确定位的问题,开始研制军用导航卫星,命名为“子午仪计划”。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子午导航卫星,传统的无线电导航系统从此被这种新的导航方式取代。美国1964年建成子午导航卫星系统,主要由美国海军使用,到1967年开始正式向民用开放。由于该系统卫星数目较小(5-6颗),运行高度较低(平均1000KM),从地面站观测到卫星的时间隔较长(平均1.5h),因而它无法提供连续的实时三维导航,而且精度较低。单点定位精度约为30—40米,每次定位约需8—10分钟。而各测站观测了公共的17次合格的卫星通过时,联测定位的精度才能达到0.5米左右。子午导航卫星系统是低轨道导航卫星,它集中了远程无线电导航台全球覆盖和近程无线电导航台定位精度高的优点,仅用4颗卫星组成的太空导航星座就能提供全天候全球导航覆盖和周期性二维(经纬度)定位能力,使全球用户统一于地心坐标系进行高精度定位,使导航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突破。 70年代中期,我国利用引进的多普勒接收机进行了西沙群岛的大地测量基准联测,国家测绘总局和总参测绘局联合测设了全国卫星多普勒大地网,石油和地质勘探部门也在西北地区测设了卫星多普勒定位网。

浅谈GPS原理及其应用

浅谈GPS原理及其应用 随着科技和制造业的进步,众多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实例,其中以美国的GPS系统应用最为普遍,常见的如:车载GPS导航仪、智能手机中的电子地图导航功能等。在本人的教学工作中,多次遇到学生询问于此相关的问题,本文就GPS的原理及应用进行简述。 1.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含义及概况 定位,顾名思义就是确定某一个目标的位置,就是要搞明白“我在哪里”的问题。导航,就是对某一目标(汽车或者飞机等)运动时的连续定位,就是搞明白“我走了哪些路”,或者“我将要走哪条路”。随着航天、通讯等科技的发展,人造卫星也被用来定位和导航,其能够提供全球性的,全天候的,高精度、实时的导航定位服务,以及授时服务。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好几种,美国的GPS 、俄罗斯的GLONASS、我国的Compass(北斗)、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系统,可用卫星数目达到100颗以上[1]。其中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成熟、最广泛的就是美国的GPS系统。GPS系统始于1973年的美国国防部批准的“导航卫星定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即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被誉为人类在20世纪仅次于计算机之后的最为重大的发明。 2.GPS系统的基本定位原理 GPS系统的基本配置是24颗卫星构成,卫星位于6个地心轨道上,每个轨道有4颗卫星,每个轨道接近于圆形,与赤道面的倾斜夹角为55°,沿赤道以60°间隔均匀分布[2],形成了对地球的网络包围,图1表述了GPS卫星的星座分布。轨道的半径约为26600km,也就是高度大约离地面20200km,轨道的周期是半个恒星日,约11.976个小时。理论上,在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地点都能观测到的有效卫星颗数≥4颗。而4颗或者更多的GPS卫星就能够确定每天24小时内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观测者(观测设备)的位置了。如图2所示。 图2 GPS定位示意图 每一颗GPS卫星都携带有铯原子钟和(或)铷原子钟,为发射信号提供高精度时间信息的,GPS卫星在工作时,以一定的频率(两个频率,1575.42MHz 和1227.6MHz)向地球发射无线电波信号,其报文的主要信息是该电波信号发出时刻的时间信息,用户接收机无源工作(即只接收信号),接收能观测到GPS卫星的电波信号,并标记出收到该电波信号的接收时刻,算出该电波从发射到被接收的传播时间,已知电波是以光速传播的,就可以用传播时间来计算出到接收机到GPS卫星的距离。 在以地心为坐标原点的WGS-84地心坐标系三维空间中,如果能够知道到达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3颗卫星的距离,那么就可以确定该接收机在地球附近所在的位置。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观测,就可以得出接收机的经纬度和高度变化情况,于是就得出了接收机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了。由于GPS定位是依靠时间差来实现距离计算的,所以必须需要第4颗卫星给接收装置提供时钟修正信息,使接收机时钟与卫星时钟同步。 实现定位之后,就可以在应用设备上记录目标移动时所经过的路径,并且可以经过估计和计算,对某预定地点提供导航服务。

GPS原理与应用题库1001021

GPS原理与应用 1.选择题10 1.()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 了空间技术的新时代。 1961 1957 1972 1947 2.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是美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由于该系统卫星轨道 都通过地球极点,故也称()卫星系统。 子午 GPS GLONASS NAVSAT 3.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 在()个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 3 6 4 8 4..GPS工作卫星的主体呈圆柱形,整体在轨重量为843.68㎏,它的设计寿命 为()年,事实上均能超过该设计寿命而正常工作。 10 15 7.5 9

5..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因此每颗卫星上都 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当有1×10- 9s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的距离误差。 100 30 80 120 6..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 用空间距离()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后方 前方 侧方 方向线 7..当地球自转360°时,卫星绕地球运行两圈,环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为 11小时58分。卫星在天空中的可见时间约为()。 7小时 8小时 5小时 6小时 8.在卫星大地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是()。 地心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 9.现在,我国使用的大地坐标系除1954年北京坐标系外还使用() 坐标系。 WGS-84 1980年国家大地 10.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原点设在()。 山东省青岛市

陕西省泾阳县 11..我国采用()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东8 东9 12..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常用的有铯原子钟、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三 种,国际上是以()原子钟为基准的。 铯 铷 13.协调世界时的秒长采用()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所以严格地 讲,这不是一种时间系统,而是一种使用方法。 历书时 原子时 14..卫星钟采用的是GPS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协 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的。在()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1980 1985 15..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决定采用一种分区统一时刻,把全球 按经度划分为()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差为15 。 36 24 16..当GPS定位确定了测站点的大地高H后,可按h=H-N求出该点的正高h, 式中N为该点的WGS-84大地水准面()。 差距 偏差 17.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测部分由一个主控站, ()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 成。 三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目 一.名词解释 1二体问题:2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偏近点角:3多路径效应:4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5.章动6.异步观测7.接收机钟差8.周跳9.三维平差10.岁差11.同步观测12.卫星钟差13.整周未知数14.二维平差 二.填空题 1.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GPS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大部分组成。 3.按照接收的载波频率,接收机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接收机。 4.GPS卫星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5.接收机由、、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通过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7. 1973年12月,GPS系统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自1974年以来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8.GPS 卫星星座基本参数为:卫星数目为、卫星轨道面个数为、卫星平均地面高度约20200公里、轨道倾角为度。 9.GPS定位成果属于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往往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为了实现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果采用七参数模型,则该七个参数分别为,如果要进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除了上述七个参数之外还应增加反映两个关于地球椭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它们是和。 10.真春分点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其运动轨迹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其运动分解为长周期变化的和短周期变化的。 11.GPS广播星历参数共有16个,其中包括1个,6个对应参考时刻的参数和9个反映参数。 12.GNSS的英文全称是。 13.载体的三个姿态角是、、。 14、GPS星座由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个不同的轨道上,轨道之间相距°,轨道的倾角是°,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至少颗卫星,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km。 15、GPS使用L1和L2两个载波发射信号,L1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 是cm,L2 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 16、GPS卫星除了受到引力之外,还受到地球引力场摄动力、光压摄动力、大气阻力、摄动力等的摄动力的影响,因此卫星的运动实际上是。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课后思考题

1、坐标转换需要那几个参数? 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平移,Y平移,Z平移,X旋转(WX),Y旋转(WY),Z 旋转(WY),尺度变化(DM)。若得七参数就需要在一个地区提供3个以上的公共点坐标对(即北京54坐标下x、y、z和西安80坐标系下x、y、z),可以向地方测绘局获取。 2、子午面、黄道、天球赤道面、天轴、春分点、升交点、升交点赤径几大参数的含义? 天球:天文学等领域中,天球是一个想象的旋转的球体,理论上具有无限大的半径,与地球同心。天空中所有的物体都想象成是在天球上。与地球相对应,它有天赤道,天极。 子午面:与地球自转轴平行,或包含地球椭球体短轴的平面。是量度经度的起始面或终止面,通过物点和光轴的截面称为子午面。轴上物点有无数个子午面,而轴外物点只有一个子午面。与子午面垂直相交的面称为弧矢面。 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受到其他行星和月球等天体的引力作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产生不规则的连续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瞬时轨道平面总是通过太阳中心。这种变化可以用一种很缓慢的长期运动再迭加一些短周期变化来表示。 天球赤道面:天球赤道是把我们的天空想象成一个密闭的球,将我们地球的赤道投射到这个天球上.天赤道有无限的直径和周长. 天轴:将地轴无限延长,所得到的直线叫天轴,当然,天轴也是一根假想的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就叫天极,和地球上北极所对应的那一点叫北天极,或天球北极;和地球上南极对应的那一点叫南天极,也称天球南极. 春分点: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冬至后,太阳从南向北移动,在春分那一天通过这一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 升交点:卫星自南向北运动,卫星轨道上升段和赤道面的交点 升交点赤径:含地轴和春分点的子午面与含地轴和升交点的子午面之间的交角 3、岁差、章动的含义 岁差:地轴绕着一条通过地球中心而又垂直于黄道面的轴线的缓慢圆锥运动,周期为26000年,由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对地球赤道隆起物的吸引力所造成,结果是春分点逐渐向西移动。 章动:由于月球、太阳和各大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存在周期性变化,因此作用在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力矩也在发生变化,地月系质心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也存在周期性的摄动,因此,在岁差上的基础上还存在各种大小和周期各不相同的微小的周期性变化。 4、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的定义及差异 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几何中心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通常分为: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X,Y,Z为其坐标元素)和参心大地坐标系(以B,L,H为其坐标元素)参心坐标系是在参考椭球内建立的O-XYZ坐标系,原点O为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X轴与赤道面和首子午面的交线重合,向东为正。Z轴与旋转椭球的短轴重合,向北为正。Y轴与XZ平面垂直构成右手系。 地心坐标系: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通常分为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x,y,z为其坐标元素)和地心大地坐标系(以B,L,H为其坐标元素)。地心坐标系是在大地体内建立的O-XYZ坐标系。原点O设在大地体的质量中心,用相互垂直的X,Y,Z三个轴来表示,X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试题解析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GPS测量试卷A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GPS接收机。 2、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轨道上。 3、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4、GPS卫星位置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5、GPS系统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采用稳定而连续的GPS时间系统。 6、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7、GPS接收机依据其用途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量)型接收机和授时型接收机。 8、在GPS定位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称为整周跳变(周跳)。 9、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和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选择什么样的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伪距:就是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出的量侧距离。由于卫星钟、接收机钟的误差以及信号经过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量侧距离的距离与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有一定的差值,因此,称量侧距离的伪距。 2、GPS相对定位:是至少用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3、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4、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 5、后处理星历:一些国家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卫星跟踪占所获得的对GPS 卫星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广播星历相似的方法而计算的卫星星历。由于这种星历是在事后向用户提供的在其观测时间内的精密轨道信息,因此称为后处理星历。 6、静态定位:如果在定位时,接收机的天线在跟踪GPS卫星过程中,位置处于固定不动的静止状态,这种定位方式称为静态定位。 三、简答(每题6分,共36分) 1、简述GPS系统的特点。 答:①定位精度高;(1分)②观测时间短;(1分)③测站间无需通视;(1分)④可提供三维坐标;(1分)⑤操作简便;(0.5分)⑥全天候作业;(1分)⑦功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分析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参考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答题纸上判断题答题区域作答) 1.(√)对于GPS网的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和定位技术所能达到的精度。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相临点间弦长的标准差来表示。 2.(╳)GPS的测距码(C/A码和P码)是伪随机噪声码。 3.(╳)电离层延迟的大小与载波频率无关。 4.(╳)GPS定位直接获得的高程是似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高。 5.(╳)图形强度因子是一个直接影响定位精度、但又独立于观测值和其它误差之外的一个量。其值恒大于1,最大值可达 100,其大小随时间和测站位置而变化。在GPS测量中,希望DOP越小越好。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答题纸上判断题答题区域作答) 1.(╳)GPS测得的站星之间的伪距就是指GPS卫星到地面测站之间的几何距离。 2.(√)C/A码的码长较短,易于捕获,但码元宽度较大,测距精度较低,所以C/A码又称为捕获码或粗码。 3.(√)GPS的空间部分(卫星星座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 4.(╳)GPS定位直接获得的高程是似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高。 5.(╳)GPS静态定位之所以需要观测较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三、填空题(本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答题纸上填空题答题区域作答) 1. 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C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 40 km。 2. GPS定位系统包括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3.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和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4. 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MA)于1984年发展了一种新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称之为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简称 WGS-84 。 5. 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称为同步环。 6. 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周跳。 7. 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8. 利用GPS进行定位有多种方式,如果就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而言,定位方式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若按参考点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 9.GPS卫星信号是由载波、导航电文、和测距码三部分组成的。 10.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中的大气折射指数N与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有关。 11.差分GPS按观测值的类型可分为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 12.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 GPS 和 GLONASS 。我国组建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欧盟计划组建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 Galileo 系统。 13.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消除卫星钟差参数,继续在卫星间求二次差后可消除接收机间的相对钟差参数,再在历元间求三次差后可消除双差整周模糊度参数。

GPS原理与应用 选择题

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 )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 B、球面坐标系 C、参心坐标系 D、天球坐标系 2.我国在1978年以后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推荐值,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A )。 A、a=6378140、α=1/298.257 B、a=6378245、α=1/298.3 C、a=6378145、α=1/298.357 D、a=6377245、α=1/298.0 3.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 D )个时区,我国采用东8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作北京时间。 A、2 B、3 C、4 D、5 4.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 1和 L 2 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 ( C )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A、对流层折射 B、多路径误差 C、电离层折射 D、相对论效应 5.GPS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 在载波 2 L上调制有( A )。 A、P码和数据码 B、C/A码、P码和数据码 C、C/A和数据码 D、C/A码、P码 6.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 A )。 A、整周跳变 B、相对论效应 C、地球潮汐 D、负荷潮 7.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 B )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A、两颗工作卫星 B、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 C、三颗工作卫星 D、三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 8.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 D )进行调整的。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 B、世界时(UT1) C、世界时(UT2) D、协调世界时(UTC) 9.在进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时,需要计算在开阔地带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已知TRIMMRKⅡ(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天线的高度为9m,流动站天线的高度为2m,则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为( A )。 A、18.72m B、16.72m C、18.61m D、16.61m 10.基准站GPS接收机与TRIMMRKⅡ(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波特率为( D )。 A、4800 B、9600 C、19200 D、38400 1.()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 了空间技术的新时代。 1961 1957 1972 1947 2.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是美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由于该系统卫星轨道 都通过地球极点,故也称()卫星系统。 子GPS GLONASS NAVSAT

GPS原理及应用期末试题B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B卷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 _______部分、________部分和 _________部分。 2.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 _______投影方式 3.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 4.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_______ 式、_______ 式、网连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5.VDOP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地球自转360°时,卫星绕地球运行两圈,环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为________小时58分。地面的观测者每天可提前4min见到同一颗卫星,可见时间约为_________ 小时。这样,观测者至少能观测到4颗卫星,最多可观测到11颗卫星。 7.利用GPS进行定位有多种方式,如果就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而言,定位方式分为 _______定位和 ______定位;若按参考点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__________定位和 _________定位。 8.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取____________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9.GPS信号接收机,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 __________型、_______ 和__________ 等三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GPS全球定位系统

差分GPS原理及应用

卫星定位导航 实验报告 题目:差分GPS原理及应用 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10月29日

一、 GPS技术前景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宣布2000年至2006年期间,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改善,利用C/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10米,这将进一步推动GPS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刺激GPS市场的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在美国,单单是汽车GPS导航系统,2000年后的市场将达到30亿美元,而在中国,汽车导航的市场也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可见,GPS技术市场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二、差分GPS基本原理 1. 伪距差分 伪距差分是指采用测距码测距,在基准站上(已知点)上,通过“已知距离”(测站坐标和卫星坐标反算的距离)与伪距观测值比较,确定距离改正数后传送给用户,用户据此对观测伪距进行改正,然后用改正后伪距观测值解算测站坐标。各个卫星的距离改正数是不同的,因为距离改正数中包含了卫星坐标误差的因素,因此只有与基准站同步观测的卫星,才可以得到距离改正。 伪距差分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差分定位技术。由于伪距差分可提供单颗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因此用户站可选其中任意4颗相同卫星的伪距改正数进行改正,而不必要求两站观测的卫星完全相同。伪距改正数是直接在WGS-84坐标系上进行的,是一种直接改正数,不必先变换为当地坐标,定位精度较高,且使用方便。由于伪距差分定位依赖于两站公共误差的抵消来提高定位精度,误差抵消的程度决定了精度的高低。而误差的公共性在很大程度依赖于两站距离,随着两站距离的增加,其误差公共性逐渐减弱,用户站离基准站的距离越大,伪距差分后的剩余误差越大,定位精度越低。 2. 位置差分 基本原理与伪距差分相同,所不同的是基准站传送的是坐标改正数而已。位置差分的优点是需要传输的差分改正数较少,计算方法较简单,任何一种GPS接收机均可改装成这种差分系统。设已知基准站的精密坐标(x0,y0,z0),可求坐标改正数: △X = X*-X0 △Y = Y*-Y0 △Z = Z*-Z0 用数据链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接收后改正: Xu = Xu*+△X Yu = Yu*+△Y Zu = Zu*+△Z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有答案)

《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与思考 1、了解美国60年代初期研制的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组成。 1)卫星星座:由6颗独立轨道的极轨卫星组成 (i=90°,T=107min,H=1075km) 2)地面设有:4个卫星跟踪站,1个计算中心,1个控制中心,2个注入站,海军天文台(负责卫星钟差,钟频改正) 2、了解美国90年代初期建成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系统组成。 3、了解我国的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的组成,定位精度如何。 定位精度:平面:±20m 垂直:±10m 4、GPS卫星的测距码(C/A码)如何产生有何作用? 产生:它是由两个10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 作用:识别卫星,锁定信号,测量距离,解扩D码,捕获P码

5、掌握二进数列的模二和或者波形积的运算法则及其简单运算。 模二和: 波形积:运算例子: 1001110010 ←(A) ) ⊕ 010******* ←(B) 1101001011 ←(C) ③运算规律:()()()C B A= ⊕()()()B A C= ⊕()()()A B C= ⊕ 6、认知和掌握两个结构相同m序列模二和后,在码相同步以及码相不同步时的 自相关系数学表达的差异。 7、记忆卫星轨道开普勒六根数为的名称及代号。 轨道半长径的平方根(m)/轨道偏心率/历元t oe 的轨道倾角(弧度)/ 历元t oe 的升交点准经度(弧度)/近地点角距(弧度)/ 历元t oe 的平近点角(弧度) 8、导航型GPS接收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船载型,车载型,机载型,星载型 9、测地型GPS接收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单站差分型,局域差分型,广域差分型10、了解重建载波信号的方法和原理。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 1.1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 1.1.1 早期的卫星定位技术 1、无线电导航系统 1)罗兰--C:工作在100KHZ,由三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导航工作区域2000KM,一般精度200-300M。 2)Omega(奥米茄):工作在十几千赫。由八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可覆盖全球。精度几 英里。 3)多卜勒系统:利用多卜勒频移原理,通过测量其频移得到运动物参数(地速和偏流 角),推算出飞行器位置,属自备式航位推算系统。误差随航程增加而累加。 缺点:覆盖的工作区域小;电波传播受大气影响;定位精度不高 2、早期的卫星定位技术 卫星三角网: 以人造地球卫星作为空间观测目标,由地面观测站对其进行摄影测量,测定测站至卫星的方向,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的三角网。 卫星测距网: 用激光技术测定测站至卫星的距离作为观测值的网则称为卫星测距网。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国家测量局在英国和德国测绘部门协助下,建立了一个共45个点的全球卫星三角网,点位精度5米。 卫星三角网的缺点: 易受卫星可见条件和天气条件影响,费时费力,定位精度低。 1.1.2 子午卫星导航(多普勒定位)系统及其缺陷 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Christia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 他认为电磁波频率在电磁源移向观察者时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变低。因此可利用频率的变化多少来确定距离的变化量。 多普勒效应的一个常被使用的例子是火车,当火车接近观察者时,其汽鸣声会比平常更刺耳。你可以在火车经过时听出刺耳声的变化。同样的情况还有:警车的警报声和赛车的发动机声。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NNSS): 将卫星作为空间动态已知点,通过在测站上接受子午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利用多普勒定位技术,进行测速、定位的卫星导航系统。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的优点: 经济快速、精度均匀、不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且可获得测站的三维地心坐标。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的缺点: 由于卫星数量少,故不能实时定位、定位时间长、定位精度也低。 1958年,美国为解决北极星核潜艇在深海航行和执行军事任务而需要精确定位的问题,开始研制军用导航卫星,命名为“子午仪计划”。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子午导航卫星,传统的无线电导航系统从此被这种新的导航方式取代。美国1964年建成子午导航卫星系统,主要由美国海军使用,到1967年开始正式向民用开放。由于该系统卫星数目较小(5-6颗),运行高度较低(平均1000KM),从地面站观测到卫星的时间隔较长(平均1.5h),因而它无法提供连续的实时三维导航,而且精度较低。单点定位精度约为30—40米,每次定位约需8—10分钟。而各测站观测了公共的17次合格的卫星通过时,联测定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