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化分级响应机制

变化分级响应机制

变化分级响应机制
变化分级响应机制

变化管理分级响应机制

宏泰公司马脊梁矿建第三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一月

综掘工作面顶板变化管理响应机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技术政策及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搞好顶板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搞好顶板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制度

第三条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

成立我矿顶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和平

副组长:逯海亮

成员:马明、孟德全、石磊、付建文、杨洪勇

办公室设在技术科,负责具体的顶板管理日常工作。

第四条健全顶板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1、组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定期听取副组长关于顶板管理工作的汇报,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资金的落实,组织健全机构、配备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

2、技术经理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推广和采用顶板管理新技术,编制

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计划,参与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3、生产经理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顶板管理措施。

4、队长对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措施,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顶板管理规定和要求,顶板有变化要采取果断措施并亲自到现场处理。

5、生产技术科负责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指导(包括规程编制、现场指导)和执行情况,并有专人负责。

1)建立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统计分析表和顶板事故(包括非伤亡事故)档案,实行日常事故分析制度。掌握掘进工作面共产贯通的实施情况。

2)定期检查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支护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和设备上提出改进措施。

3)推广顶板管理新技术、支护新工艺、新材料。

4)编制矿压观测方案,分析顶板活动规律,为科学管理顶板提供依据。

6、摸清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及时进行地质预报,并且要把好设计关,采面和共产布置要有利于顶板管理。

7、要把好支护材料的质量关,严禁不合格的支护材料下井使用。

第五条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工作制度

1、对顶板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2、每年编制年度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建立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总结制度。

第六条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必须提供工作面煤层和围岩的特征及其柱状图,掘进范围内地质构造及其平、剖面图。

第七条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巷道支护其参数、所用材料及其规格、临时支护形式、永久支护与工作面间的最小和最大距离作出具体规定。

第八条必须在锚杆支护回采巷道中开展锚固区内外顶板离层监测,确保巷道在整个服务期间安全使用。

安全生产变化管理响应机制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变化的管理,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环境变化四个方面抓好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精度,构建透明、简明、高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一、人员变化

(一)新工人入矿

1、由培训中心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格,方可持证上岗。

2、由单位组织学习相关规程措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

3、签订师徒协议,在师傅带领和指导下进行作业,并做到同上

同下。

(二)借调人员

1、本专业内借调人员,由借用单位组织学习规程、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跨专业借调人员,必须由培训中心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三)离岗返岗人员

1、离岗返岗人员是指“六假”、外出培训、旅游等离岗一周及以上人员。

2、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单位必须重新传达学习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3、单位值班领导或负责分工的班组长必须向其交待本班组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

(四)人员变化管理由单位行政主管负责。

二、时段变化

(一)季节变化

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重要节假日的安全控制

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关键不失控。

2、各基层单位要有干部在现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

好安全关键把关。井下采掘及辅助单位党政主管必须有一个值班、下井。

(三)生产班关键时段控制

中、夜班及早班下半班、交接班时间,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验收员、瓦检员“四员”要加强检查验收,把住安全、质量关。

三、“三工”变化

(一)工艺变化

生产现场工艺变化,由分管专业矿长牵头,组织安全生产部门及技术科召开现场会,并形成纪要。技术科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考试。

(二)工序变化生产现场工序变化,由单位行政主管亲自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

(三)工具变化现场使用的工具变化,必须由供应部门向使用单位提供质量合格的生产工具,及时调换质量不合格的工具;工具使用人员必须按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有权拒绝使用质量不合格工具。

(四)“三工”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

四、环境变化

(一)施工地点变化

1、由矿长牵头召开现场全,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队长、技术科参加活动,并形成会议纪要。技术科根据会议纪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施工队进入施工地点施工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部门联合验收合格。

3、技术科负责组织职工进行新的规程、措施学习和考试,并传达相关措施。

4、施工前,各工种岗位必须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正常生产的第一个班次,必须由队长带班作业。

(二)地质条件变化

1、掘进工作面出现地质变化时,现场跟班干部向矿高度室和单位值班领导汇报,

2、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纪要。

3、技术科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

4、技术科负责组织参加施工人员学习措施,并进行签名确认。

5、安检站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并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兑现,确保地质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工作面气温、气压变化管理响应机制

由于我矿是瓦斯矿井,气温、气压变化会影响工作面瓦斯涌出,尤其是气温的急剧上升或大气压的降低,会导致瓦斯涌出异常,根据加强气温、气压变化时的瓦斯管理方案,为了保证综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气温的急剧升高或气压的降低,会使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

量明显增大,应当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瓦斯浓度超限,具体如下:

1、掘进前,要及时打设措施孔,待瓦斯检测后,方可向前掘进所规定进尺。

2、掘进过程中保证掘进机内外喷雾完好有效,瓦斯浓度超限立即停止割煤。

3、掘进过程中出现高顶应及时进行填充。

4、风筒必须完好,避免影响通风。

二、施工前准备

1、检查施工现场10米范围内巷道支护,支护不完好的及时加固,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清理好施工现场杂物,保证退路畅通。

3、提前将钻杆准备到位,排水系统完善并试好。

三、施工工艺

1、打设措施孔完毕后,立即通知瓦检员到工作面进行检测

2、措施要用手持式防突风动钻机施工,一次成孔。施工时,钻探人员根据措施要求打设措施孔,两人操作钻机,开孔时,一人扶住钻机,另一人扶住钻杆。持钻者轻微点动钻机,钻进50mm后,扶钻杆人员与持钻人员一同扶钻机,持钻人员开动钻机,全速钻进。

3、钻完一节钻杆后,持钻者取下钻机,另一个将接长钻杆对接。然后,持钻者安装钻机,两人一同扶住钻机,全速钻进。如此反复,直至钻探至设计孔深。

4、掘进机司机根据现场情况调节割煤速度,防止割煤过快造成工

作面冒顶及瓦斯异常突出。

5、掘进机割煤过程中必须保证喷雾完好有效,以防截割头在掘进时碰到石头产生火花。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措施孔施工前,必须将工作面皮带机及掘进机停电闭锁,并留专人看护,方可进入。

2、钻探施工前,必须检查现场10米范围内的顶板情况,确认施工现场无片帮、冒顶危险及支护完好后方可作业。若支护不完好必须先支护好再施工探钻。

3、严格按照钻机操作规程作业,防止误操作。

4、打钻时,必须保证施工点10米范围内的退路畅通,退不畅通,严禁施工作业。

5、打眼过程中,施工人员随时掌握现场情况,操作人员注意力集中,防止伤人。

6、施工中,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工具,否则严禁作业。

7、施工钻孔时,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0%时要立即停止打钻并撤出人员,并向调度室汇报,只有当工作面瓦斯浓度降至 1.0%以下时方可继续作业。

8、施工中发现异常要立即停钻,但不得拔出钻杆,在查明原因后方可施工。

9、打设钻孔时,必须保证必须保证钻孔的数量和质量。

10、各种风管接口必须用U型卡,严禁用其他物件代替。

11、打钻时,施工人员应站在钻机的两侧操作,严禁站在钻机的正后方。

12、每班安排专人进行检查瓦斯的变化情况,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0.8%、回风巷瓦斯达到0.7%时,必须停止或放慢截割速度,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2%、回风巷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作业,所有人员必须撤至进风巷中,待瓦斯降至规定浓度以下时,方可恢复作业。

13、加强机电设备的防爆检查,确保所有电气设备完好。

14、班班做到洒水降尘。

15、操作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16、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瓦斯异常涌出,应及时向矿调度和通风科汇报,由通风科采取相应措施。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 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职责 3.1.1 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 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 3.1.3 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 3.1.4 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1.5 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 3.1.6 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 3.1.7 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3.1.8 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1.9 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

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 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2.3 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2.4 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2.5 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 3.2.6 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2.7 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2.8 负责“两个体系” 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3.2.9 负责各部门风险类型、管控措施、管控分级上报资料的审核、反馈; 3.2.10 定期向“两个体系”领导小组汇报创建情况; 3.2.11 汇总较大以上风险,对公司较大以上危险点定制风险告知牌; 3.2.12 负责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 3.2.13 负责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 3.2.14 及时完成“两个体系”领导小组部署的其他工作。 3.3 车间职责 3.3.1 协助分管经理,检查、部署、落实本车间“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3.2 负责确定本车间“两个体系”创建人员名单; 3.3.3 负责培训本车间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3.4 负责考核本车间“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3.5 负责本车间“两个体系”有关资料: 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级和分级等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管理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管理方案正式版

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管 理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设备故障应急抢修的积极作用,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的组织抢修处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降产或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依据公司20xx年11月1日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试行版),结合公司生产设备实际状况,特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性的直接导致降产或停产的所有设备故障,用于指导设备故

障的报警、处理、抢修、恢复等全过程。 3.各部门应急职责 3.1 生产部应急职责 3.1.1 生产部副经理担任现场应急抢修小组组长,负责设备故障的现场应急指挥; 3.1.2 负责向工厂总经理汇报故障状况及抢修进展情况; 3.1.3 负责组织抢修人员就位; 3.1.4 负责对备品备件的数量、型号、规格进行确认及抢修物质材料的准备; 3.1.5 负责加工件外协和委外维修的申请; 3.1.6 负责实施抢修作业,以及修

新质量标准化要求及考核办法

第5部分掘进 一、基本条件 生产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 (1)开拓煤量、准备煤是、回采煤量不满足规定要求:(2)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二、基本要求 1、生产组织 生产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 (1)按采煤工作面相对集中、效能最大的生产布局进行组织,实行 集约生产;(2)科学进行劳动组织;(3)采掘关系合理; (4)掘进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合理、简单。 2、设备配置 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 (2)运输系统设备配置合理,不应有制约因素,材料应采用机械运 输; (3)具备条件的应使用综合机械化掘进。 3、技术保障 技术保障应符合以下要求: (1)技术管理体系健全,有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2)按规定设置机构和人员,配齐仪器仪表; (3)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审批手续完备, 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齐全,作业规程每2个月至少组织1次复审并有复审意见; (4)作业场所有规范的施工图牌板; (5)在支护、生产组织等方面应开展技术创新。 4、岗位规范 岗位规范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进行岗位人员培训,其能力符合相应岗位要求; (2)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3)管理和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作业 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4)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 5、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临时支护措施到位,安全设施齐全可靠;(2)无不合格工程; (3)规格质量、内在质量、附属工程质量、工程观感质量按GB50213 中对应的支护方式或施工形式验收,未明确规定的支护方式或施工形式参照执行。 6、 文明生产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适度,工具、材料等放置整齐,设备设施保持良好状态。作业范围内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三、评分方法 按表5-1评分、总分为100分。全部掘进工作面按所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扣分(不同工作面中出现的同样问题不重复扣分),小项分数扣完为止。项目内容中有缺项时按下列计算公式进行折算: A=B/B-C×D 式中A——本项折合分数; B——本项标准分数; C——缺项标准分数; D——本项检查实得分数。 表5-1煤矿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及响应级别.doc

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一、卫生应急信息传递制度 1、医院建立与市卫生局应急办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 2、接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时,应问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以及伤情或毒物种类,危 害波及范围和程度,下达给本院的具体救援任务及各项要求,认真做好电话记录,立即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接到报告,医院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立即通过院应急办向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发出指令,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根据指令要求,启动医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部署、指导、协调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4、领导小组各成员在接受任务后,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局应急办报 告医院的准备情况和能承受的最大急救能力,包括:床位预留、技术力量、特 殊药品和设备等,以供其统筹决策。 5、医务部应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布置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医疗救治组成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往指定地点,按预案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和开展工作。 6、医院对参加院内应急救援网络的所有成员建立有效、畅通的通迅联络并宣布相关纪律。 7、有现场救援任务时,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实,及时掌握所有“一线”及“替补”队员的通讯信息,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装备、物品的数量和质 量符合应急救援“清单”的要求;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须定期检查,常换常新, 保证在有效期的范围内;急救车辆由急诊科管理,保持常备不懈,车况良好, 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8、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随时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指令,接受专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救治的方案、出院的标准和出院的时限等指导。 9、指定专人对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作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对事件中所有进入本院的诊治者都应登记造册。 10、每日向市卫生局应急办报告在院的患者及医学留观者的情况(数量、病情)、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11、遇有下列情况及时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 (1)请求上级专家组会诊及专业技术的帮助; (2)需要特殊解毒药品、特殊设备以及应用方案的支援; (3)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危重患者及传染病患者。 12、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及时将本院应急救治的情况与结果,有关的分析和建议等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报市卫生局应急办。 二、卫生应急请示报告制度 1、预诊护士或急诊一线医生,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向医院总值班报告和请示。 2、医院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立即向院领导报告和请示。 3、院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向市卫生局应急办报告。 三、卫生应急信息报告及发布制度 1、医院预诊护士或急诊一线医生,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有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向急诊科主任和医院总值班报告。 2、急诊科主任和医院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立即向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3、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4、在医院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各工作组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处理、解决问题并及时报告。

2020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为全面辨识、管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部门、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

负责。 2、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段长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辨识评估 每年由厂长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厂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管理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管理方案(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72-45 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 管理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设备故障应急抢修的积极作用,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的组织抢修处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降产或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依据公司20xx年11月1日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试行版),结合公司生产设备实际状况,特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性的直接导致降产或停产的所有设备故障,用于指导设备故障的报警、处理、抢修、恢复等全过程。 3.各部门应急职责

3.1 生产部应急职责 3.1.1 生产部副经理担任现场应急抢修小组组长,负责设备故障的现场应急指挥; 3.1.2 负责向工厂总经理汇报故障状况及抢修进展情况; 3.1.3 负责组织抢修人员就位; 3.1.4 负责对备品备件的数量、型号、规格进行确认及抢修物质材料的准备; 3.1.5 负责加工件外协和委外维修的申请; 3.1.6 负责实施抢修作业,以及修后设备的检查、试运行; 3.1.7 加强抢修培训,开展故障预想,掌握故障发生的征兆、原因、后果和应急处理方法、步骤,以及在抢修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确保抢修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3.2 储运部应急职责 3.2.1 加强车辆维护和保养,及时提供可用的起重设备和运输设备;

变化管理响应机制及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47866 变化管理响应机制及安全技术组织 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变化管理响应机制及安全技术组织 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技术政策及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搞好顶板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搞好顶板管理。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

1.4.1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第一节总则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是指: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1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 总督导: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行政副院长、业务副院长 2 、办公室 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 常务副主任:医务科长、院办主任 政治工作组:党办、纪检、人事科 人力资源组:人事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 医疗救护组: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 医疗保障组:药剂科、总务科、器械科 后勤保障组:总务科 信息宣传组:政工办 安全保障组:保卫科 对外联系组:院办、党办

四、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五、科室、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有培训、检查落实情况的记录。 六、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 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人员准备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科值班人员随时准各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三、医院根据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随时组成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专案组,安排专业人员承担主检医师工作,指导临床工作。 四、科教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应急措施的人员培训。 五、全院各部门主任,负责将《应急预案》灌输至本部门内的每一位职工(包括临时工),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指挥中心及医务科接到需派出医疗队任务时,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据要求迅速做出人员安排,报医务科组队;夜间由院总值班根据专业需求从值班医生中选派,并通知当事科室主任进行人员补充。 七、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生活支援、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业务支持。 第三节报告制度 一、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据实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告内容包括: 1 、病、伤人员数量。 2 、病伤情况。 3 、参与救治科室。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安全生产双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全套的资料,需要的话求球:324319245。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

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李佩法 副组长:汪树岐 成员:张文天袁立伟 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本科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辨识 第六条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

故障响应机制1

故障响应机制 北京傻+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2故障 (2) 2.1故障分类 (2) 2.2故障响应时间表 (4) 3故障定级 (5) 3.1故障累积升级 (5) 3.2处理能力不足 (5) 3.3客户关注程度 (5) 3.4客户反馈故障升级 (6) 3.5客户监控出现的问题 (6) 3.6故障定级矩阵 (7) 4现场人员注意事项 (8) 5故障响应人员 (9) 6处理流程 (10) 6.1一级故障 (10) 6.2二级故障 (11) 6.3三级故障 (13) 6.4四级故障 (14) 7事后总结 (1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由于生产环境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公司方人员发现、银行方人员告知。现场人员会发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也不知道该通知谁解决,经常会出现处理延误、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客户信任度下降。 另外现场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第一要安抚客户、告知客户公司已经进行处理,第二要能简明扼要的说明现场情况、客户关注程度、问题导致结果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规范化的流程,让现场人员做到有章可循,针对不同的故障级别找到响应的处理人员。 从故障处理上,不仅可以体现公司的专业性,也能提高客户满意度。 1.2适用范围 项目组的所有人员需要了解,在故障出现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领导组需要进行了解,知道各种级别的领导需要沟通。

2故障 2.1故障分类 故障按照产生的后果进行分类,共分为四类。

2.2故障响应时间表

变化管理分级响应制度

变化管理分级响应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矿井变化调度管理,实现变化调度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我矿特制订变化管理分级响应机制,以突出变化管理为重点,加大对变化信息的管理力度,提高变化调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变化管理责任落实,提升变化条件下的应急响应水平。 变化调度分级运行管理办法 (一)当日生产变化和次日生产变化预测情况,以矿领导、调度室、各科室安全管理人员为主体,实行调度、科室、区队三级管理,各科室按专业收集变化信息,分级汇总上报调度室,或者在7:00调度会上汇报,各队组要积极主动地向其主管科室、主管领导相关信息,所提供信息确保真实、准确,调度室按专业对变化信息进行分级汇总,向各相关领导调度进行反馈。 (二)变化信息按照专业分为生产变化、地质变化、机电变化、通风变化、供电变化、监测监控变化、通讯变化、其他变化和综合变化等十一大类。 (三)按照变化信息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变化信息分为一级变化、二级变化和三级变化三大类。其中,一级变化为特别关注变化项目,属集团矿关注的重点变化项目;二级变化为重点关注变化项目,属本矿关注的重点变化项目;三级变化为一般关注变化项目,属各相关业务部室、项目部关注的重点变化项目。 (四)一级变化为当日发生的突发性的、影响程度大、影响范围广的变化,次日预测要发生的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变化项目;二级

变化为当日有计划的、可预测的、可控制的变化,次日预测要发生的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的变化项目;三级变化为各单位当日有计划进行的、逐日延续的变化,次日预测要发生的且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的变化项目。 (五)一级变化比照重大事故,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由调度室对变化进展情况进行跟踪落实;二级变化比照较大事故,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由本矿各相关业务部室、项目部负责跟踪落实,并向调度室汇报。 (六)各科室、区队对变化信息按照预测、汇报、检查、落实、处理、完成六个程序进行,实行专项变化管理、确保变化信息圆满闭合。 (七)调度室在做好变化信息动态管理的基础上,要积极做好变化信息管理的总结、完善和提升工作,努力构建变化条件下的“应急反应、快速响应,应急反应、集体响应、现场响应”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我矿调度管理水平。 变化调度分级运行管理工作流程 (一)各生产区队要结合本队生产实际,逐日对每班组的当日生产变化和次日生产变化预测等各类变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分级汇总,及时向主管生产业务部室、项目部进行信息反馈,制定本队组每日变化调度分级运性管理跟踪表,逐条逐项跟踪落实。 (二)各科室要结合本专业工作实际,对分管区队逐日反馈的当日生产变化和次日生产变化预测等各类变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

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Ⅳ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响应: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 (3)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5)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需要国务院安委会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响应: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 (2)超出市(地、州)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3)跨市、地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 (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产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发生跨县级行政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4)市(地、州)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时启动Ⅳ级响应。 “以下”不含本数。“以上”含本数,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 预警及信息报告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工作预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建立高 效协调的预警和监督机制,认真开展危险源辨识与岗位风险评估、预控工作,便于强化各级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实现了“预先评估、事前预防、事中消除”的安全风险预警目的,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生产安全事故预警: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对本单位主管行1.伤及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源发生的事故进行定期分析。工矿商贸(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建筑施工五个重点领域应每季业病)度进行事故专题分析,查找事故规律,实施行业事故趋势预警。信息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应结合负责监管的风险源状况,收集本行业信息,开展本行业典型案例分析。每年应实施一次典型事故预警。 生产安全隐患预警: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应结合日常监管和2.监察执法情况,每季度进行风险源隐患排查专项分析,实施本行业隐患预警。负有

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和指导本公司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适用于指导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3.引用文件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政府令第303 号)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4.术语与定义 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4.5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4.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4.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4.9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4.10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设备故障响应制度

设备故障响应制度 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是提高矿井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工作,设备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全矿的生产、安全和效益,就目前全公司、各矿使用的设备故障多、维修时间长、相对影矿井的生产情况下特制定矿业集团设备故障响应制度和措施。 一、设备类别划分 根据设备出现故障时影响范围及其性质依本矿井实际情况将设备划分为三个类别。 1、一类设备:地面、中央变电所高压供电设备,主通风设备 2、二类设备:井下主变电所和采区变电所高压供电设备,主排水设备、主提升(含提升绞车、全矿所有皮带机)设备。采面三机设备。采面移动变电站,液压泵站等所有起动设备。综掘机液压系统、各部件故障和起动设备。 3、三类设备:非一、二类设备范围内以外的所有设备, 二、不同类别设备发生故障后的处置响应和处理时间要

求 1、一类设备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报告矿调度,并在规定时间(地面、中央变电所10分钟内,主通风机在有电正常情况下10分钟起动)内完成倒闸或设备置换工作。调度接到值班员报告后必须第一时间汇报主管机电工作的矿领导,并由其全权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2、二类设备发生故障时,当班值班电钳工应立即报告矿调度,电钳工在30分钟不能处理故障的,矿调度逐级向机电队队长、机电科科长汇报。机电队长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处理,机电队45分钟内处理不了的,机电科必须立即赶到现场指导处理,45分钟内机电科仍然未能处理的,主管机电工作的矿领导和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排除故障。 3、三类设备发生故障时,当班司机应立即报告矿调度,调度员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当班值班电钳工处理并逐级向机电队队长、机电科科长、主管机电工作的矿领导汇报。当班电钳工30分钟内处理不了的机电队队长必须组织相关人

变化响应机制

宿州市泉沟矿业有限公司 变化管理响应机制及安全技术 组织措施 二0一三年

掘进工作面顶板变化管理响应机制 及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技术政策及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搞好顶板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搞好顶板管理。 第三条本机制适用于泉沟矿业有限公司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制度 第四条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 成立我矿顶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安全矿长、生产矿长 成员:掘进区及有关科室人员 办公室设在掘进工区,负责具体的顶板管理日常工作。 第五条健全顶板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1、组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定期听取副组长关于顶板管理工作的汇报,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资金的落实,组织健全机构、配备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 2、总工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

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推广和采用顶板管理新技术,编制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计划,参与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3、生产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顶板管理措施。 4、区队长对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制定和区队顶板管理措施,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顶板管理规定和要求,顶板有变化要采取果断措施并亲自到现场处理。 5、安全监察部门对所在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监督和检查责任。 6、生产技术科负责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指导(包括规程编制、现场指导)和执行情况,并有专人负责。 1)建立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统计分析表和顶板事故(包括非伤亡事故)档案,实行日常事故分析制度。掌握掘进工作面共产贯通的实施情况。 2)定期检查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支护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和设备上提出改进措施。 3)推广顶板管理新技术、支护新工艺、新材料。 4)组织区队开展顶板管理竞赛活动。 5)编制矿压观测方案,分析顶板活动规律,为科学管理顶板提供依据。 7、技术科加强地质调查工作,摸清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及时进行地质预报,并且要把好设计关,采面和共产布置要有利于顶板管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职责 3.1.1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 3.1.3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 3.1.4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1.5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 3.1.6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 3.1.7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3.1.8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1.9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 3.2.1安环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确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2.3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2.4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2.5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 3.2.6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2.7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2.8负责“两个体系”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雪亮工程故障响应措施

一、故障响应时间 自接到使用单位故障报告(书面、电话、传真等)至进行初步判断、定位故障原因和故障节点,并反馈回使用单位所需的时间为故障响应时间。 在故障响应时间内告知使用单位所需的故障处理时间及是否需要网络工程师到达故障现场。 技术支持按照故障等级进行限时服务。 故障等级1:现有系统停机,或对用户的业务运作有严重影响。 故障等级2:现有系统的操作性能明显下降,或由于网络性能明显下降,使用户的业务运作受到重要影响。 故障等级3:系统的操作性能受损,但用户的大部分业务运作仍能正常运行。 故障等级4:用户在产品功能、安装、或配置方面需要信息支援。很显然对用户的业务运作几乎无影响,或根本没有影响。 ~ 对于系统设备、软件和系统关键硬件,当出现影响系统整体运行的故障时,服务工程师及时响应并按照故障等级并在相应故障等级规定的时间内赶到现场: 一、二级故障:高级工程师处理,10分钟内答复用户,在现场响应时间时限内赶赴现场,2小时处理故障。 三、四级故障:由一般工程师处理,30分钟内答复用户,4小时内解决故障。 针对系统工程,一般指定系统工程情况的工程师(即实施工程师)专门负责用户的技术服务和支持,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工程技术负责人可以直接联系责任工程师。另外还指定了后备工程师,确保系统工程负责人能联系到技术人员。在接到系统工程的报障请求后,工程师将在半小时内给予实质性的答复,需要到现场解决时,工程师会在相应的时间以内赶到现场进行维修。如果设备硬件故障,将由原厂商在24小时内提供不低于故障设备规格型号的备用设备,同时对故障设备进行更换。 二、故障处理措施 1、服务方式 针对不同的故障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018年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频次 常规每年至少一次,此外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一次。 4 依据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省长令第二号) 5 原则 5.1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

组,由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5.2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成立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副总 成员:部门负责人及班长等。 5.3各级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企业部署,成立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6 工作程序 6.1首先对所有人员进行风险管控培训。 6.2编制风险源统计表及设备设施清单和作业活动清单。 6.3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管控。 6.4根据风险管控准则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合理取值,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管理方案示范文本

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管理方案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现状及改进措施管理 方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设备故障 应急抢修的积极作用,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 确、有效的组织抢修处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最大限 度的减少降产或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依据公司20xx 年11月1日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试行版),结 合公司生产设备实际状况,特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性的直接导致降产或停产的所有设 备故障,用于指导设备故障的报警、处理、抢修、恢复等 全过程。

3.各部门应急职责 3.1 生产部应急职责 3.1.1 生产部副经理担任现场应急抢修小组组长,负责设备故障的现场应急指挥; 3.1.2 负责向工厂总经理汇报故障状况及抢修进展情况; 3.1.3 负责组织抢修人员就位; 3.1.4 负责对备品备件的数量、型号、规格进行确认及抢修物质材料的准备; 3.1.5 负责加工件外协和委外维修的申请; 3.1.6 负责实施抢修作业,以及修后设备的检查、试运行; 3.1.7 加强抢修培训,开展故障预想,掌握故障发生的征兆、原因、后果和应急处理方法、步骤,以及在抢修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确保抢

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最新版)

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加强安全监管提高事故防范能力(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扎实工作,抓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建设 一是加强预案体系建设。二是加强救援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建立了应急救援联系会制度,各级政府、各部门和企业快速反应、指挥决策、抢险救援的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突出重点,抓好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工作 坚持“预防与救援并举”的原则,注意和加强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监控和防范,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工作。一是开展普查,掌握底数。二是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从建立制度入手,着眼于提高救援能力,建立了预案制定制度、评审制度、备案制度、演练制度。三是明确责任,分级管理。对于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