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职中学生冷漠心理的分析和应对方法

摘要:职业中学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冷漠心理等。由于各种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如故意捣乱、无礼貌、厌学逃学、考试作弊损坏公物等等;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家庭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就业压力等所引起的。在职中生的各种心里问题中,冷漠心理比较突出。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心理卫生、行为正常、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职业中学,冷漠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在职业中学中,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包括任性、冷漠、自私、嫉妒等等。在平时教学与同学接触当中,我们发现冷漠心理问题存在于不少的同学之中。这特别引起我们老师的关注。近年来,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导致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如故意捣乱、无礼貌、厌学逃学、行为不文明、考试作弊、损坏公物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

职业中学学生心理绝大部分是积极、乐观、热情、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但由于受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学习目的、新的师生关系等影响,难免会使一小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甚至冲突。最后导致冷漠心理。这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言语尖刻,态度孤傲,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冷漠心里是学生不健康心理问题之一。

一、职业中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生出现冷漠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1、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容易出现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消极对待。长期以往,这种心理慢慢占据主导。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农村家庭中最多的也是生育两胎,小孩从小就受到长辈的涨爱,经常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人转,使他慢慢养成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的性格,过分涨爱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一大诱因。使得学生总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别人。环境一变,无所适从,无法应对,放任自己。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在消费上的攀比,尤其是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偏见、对贫困学生的歧视,常会导致学生养成许多不良习性,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带来偏差的心理,不追求进步,从而就没有了积极的心态。

2、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职业中学学生由初中升人到中职校学习,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

教学模式不适应。加之,学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以及社会对职业中学的偏见,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比较消极被动,心理产生不平衡感,时常会感到孤独寂寞、灰心丧气,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一段时间内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只能随大流,漫无目的,丧失斗志。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3、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有些学生力不从心,也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中职教育,无法正确定位,以致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造成的心理压力。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压力,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更不用提积极要求进不了。

4、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职中学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感觉希望渺茫,前途暗淡,于是对任何事都不关心,产生冷漠心理。

以上粗略归结了引起学生冷漠心理种种原因。

二、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我们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且持久的教育系统工程,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坚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必须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热情,对学生有爱心,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师担负教书育人的重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自觉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性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老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及时给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要在尊重、理解和爱护学生,并在与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协助学生去认识自己的心理需要、心理困惑和其他特点。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启发、引导和服务,也就是说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心理辅导对象的内在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其问题所在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当事人能从中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学习面对困难、分析困难和自己做出正确抉择以便解决问题,学习对自己的行为和人生选择承担责任,学习自我成长与发展,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积极地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心理辅导要有针对性,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及所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辅导,如学习辅导、情感辅导、性格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择业辅导等。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卫生常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可通过讲课、座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受试者的心理情况;通过与学生一起对心理问题的探讨、剖析交流、专题讨论,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

多彩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学习与人交际的社交技能,从中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

3、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首先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其次要优化人际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谅解、相互激励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与学生教育管理相结合,要提倡勤俭、竞争、宽容、豁达、守纪律的优良的个性特征,要批判江湖义气、易冲动、懒惰等不良性格。

摒弃“学习成绩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的陈旧观念,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

4、家访

老师要通过家访,家长座谈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成绩较差、表现不好的学生不应该在精神上、生活上吃家长的“受气饭”,遭受指责、唠叨和埋怨。父母应该既是子女生活、劳动、心理的导师,又是子女值得信赖的可靠朋友。父母与子女平等、亲切地倾心交谈,是鼓励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最有效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方式。

总之,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寻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措施和对策,切实帮助职中学生摆脱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惑,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现代教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梁观宁

2010-1-16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对策


卷 第 年 月

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对策
米慧艳 王松琦 柳海英
(河北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 )
摘 要
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作为普通高校的重
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文件精神,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到目前 为止,为高职大学生“量身定做”的高职高专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存在很多不足。总结经验,探讨如何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本文的思想主旨。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以及 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 各高职院校 在推进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 量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并且获得了较为 明显的成效。但是,纵观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心 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很不平衡,无论在认识、体制、 师资、业务方面,还是在收效方面均存在不足,远 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院 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问题, 积极思考相应的 对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 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健康教育工作可有可无,可快可慢,在应付完上级 部门检查后,更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搁置一边。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的认识有偏差 一些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员工, 把心理健 康教育简单的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将接受心理 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学生等同于精神病患者, 以 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这些院校遭受到歧视, 甚 至个别教职员工“谈心理即色变” ,对心理健康教 育机构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敬而远之” 。 对策一:院校领导充分重视,切实将心理健康 教育纳入议事日程。高职院校领导应从全局出发,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 进一 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在经费、 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的顺利开展; 对策二:建立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机制。 高 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以外的教职员工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观念, 积极拥护、支持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自 己的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 并有意识地将心 理健康教育原则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对策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 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在理论和 实践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因此,不能想当然的 用思想品德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应注
) ,女,北京市人,高级政工师,
思想认识不足
目前,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开展的情 况很不平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是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和不能顺利开 展的主要原因。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传统教育模式过分 重视智力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起 步较晚, 其重要意义尚未被充分理解。 一些高职院 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将学生出现的 各种问题一律视为思想品德问题, 认为思想品德教 育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或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 思想品德教育, 致使一些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 的作用、 地位认识有偏差,甚至个别院校认为心理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米慧艳(
) ,女,河北石家庄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王松琦(
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教育。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报告

点亮学生心灵的天空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不当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中职生也不例外,他们担心毕业后求职困难,情绪上紧张、焦虑、抑郁、困惑等诸多问题,因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校为解决这一问题每周上一节心育课,使他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心理健康常识和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要使学生拥有丰富的心灵、健全的人格,能快乐、健康的成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帮教老师也要给于学生一定的心理健康指导。下面我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以促进职业学校的学生更积极健康地成长。 案例:预备铃已响,我还未踏数控班的教室,就听见小宋的大嗓门,而且人不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见老师进来,他才赶忙回到座位上,课桌上的书本乱七八糟,然后把所有的课本往地上一撂,上课了,他还是心不在焉,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左顾右盼,我走到他跟前,轻声地说:“坐好,注意听讲,不能三心二意,,这么聪明的你应该是应该认真听讲的”。他低下了头,而后的时间他听得相当认真,还不时纠正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脑子反映很快,十几分钟后老毛病又犯了……. 小宋是一个令其他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迟到、旷课、逃课,上课经常摆出一副不认真的样子,头转来转去,还不时

乱插嘴,打断老师的讲课;你对他批评教育时,他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眼睛望着天花板,心不在焉,满不在乎的样子,学习上并不认真,脑子很灵活,但成绩处于中等,而且喜欢与顽皮的学生交往,在公共场合爱起哄,经常唯恐天下不乱,不过他也是班级里的“百事通”,样样事情,大小事问他他准知道。 一、心理原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浪漫、舒畅的心灵港湾,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但是小宋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常年带着,由于和孩子之间不沟通,任其自由发展,他经常不回家。父母只给孩子每月的生活费,不太关心他的行为和生活,偶尔问起成绩,若不理想,见面父亲就打骂,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小宋任性放纵。(二)、学校影响: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捣蛋插嘴,东张西望,老师对他很头疼,,缺少与他沟通。虽然他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赏。造成他与老师对着干,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落不到实处。 (三)、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影响:16岁——17岁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这一阶段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开始有意识的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并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这阶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要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变态),与这三种心理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正常状态的个体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因此带有必然性。其次,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在发生了“生活事件”后。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中。在通常状态下,个体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借助于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以回复正常状态时,则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个体在心理不平衡情况下所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并不带有必然性,而是带有偶发性。例如我所教学生郭某,平时表现良好,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担任班级男生舍长。可是临近升中考试时,因面临中考问题的困扰而无法自拔,为发泄心中郁闷,在一天的半夜竟然放声“高歌”,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休息,事后经我不断地说理引导教育,打开其择业心理症结,才认识到自己行为失当的错误。 学生心理的失衡原因颇多,更因其具有偶发性。所以对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造成恶果的案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如“马加爵事件” 、“紫金中学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等。因此,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其陷于不平衡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尽可能消除偏态或变态的不适应行为,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这样既保障了青少年的健康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时刻都有新事物的产生。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当小孩子的生活却没有我们以前过得那么幸福。在小孩子的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成影响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恰当的途径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长久下去,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就拿我们的“应试教育”来说,虽然现在到处都大张旗鼓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还有高考这只“指挥棒”的指挥,学生就会在学校的提高升学率,家长的高期望下,被迫负担更重的学习担子。久而久之,学习繁忙,要与同学互相竞争,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算你再聪明,但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动不动就钻牛角尖,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

怎样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点亮学生心灵的天空 中职生心理辅导案例----一位叛逆学生的转化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职业中学冯文清 随着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使得他们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心理上都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诸如早恋、自卑、焦虑、失落、恐惧、消极、逆反等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下面就如何做好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案例介绍 薛某,男,16岁,职中高一年级1203班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智力较好,对学习不感兴趣。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赖在床上不去上课来抵抗父母,弄得父母亲实在没有办法。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头仰得很高,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家长和老师十分无奈。 二、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1.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薛某的父亲是某工地负责人,工作忙,由于和孩子沟通少,任其自由发展,父母只给孩子每月的生活费,不太关心他的行为和生活,偶尔问起成绩,若不理想,见面父亲就斥责、谩骂,造成孩子任性放纵。而他的母亲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对孩子的教育两人意见不一致。 2.老师教育和处理方式不当。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捣蛋插嘴,东张西望,老师缺少与学生心理沟通,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使师生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 3.中职生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开始有意识的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并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这一阶段容易冲动,行为不易预测,逆反心理比较强,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拒绝一切批评,所以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

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概要:初中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所以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的工作,与班主任多沟通,教师也要采取正确科学的手段,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初中生来说,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了长辈的宠爱,有着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这就会导致在具体生活中,初中生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的心理状态,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比较差。尤其,学校也只是注重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会导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1.学习方面问题 在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下,选拔学生只是单纯的靠成绩来进行选拔,所以对于家庭以及学校来说,重视的也只是学生的成绩。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任务也比较重,而老师与家长的希望又比较大,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具体学习的时候会承担着一定的压力,长期以往,这些消极的压抑情绪堆积在心中,会促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出现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心理方面问题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所以在心理方面也会随着周围的环境和学习的状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要承担的压力比较多,而且在同学与同学相处之间,还会出现各种矛盾,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处理这些消极的情绪,就容易冲动,意气用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以及后果。 3.态度方面问题 这里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问题,在应试环境这样的大背景下,老师与家长更注重学生的成绩,所以会造成学生的压力,当然有一部分初中学生会将这些压力转化为动力,能够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取得好的成绩。当然还有大部分的初中生学习态度不认真,之后再加上压力,会产生厌学的行为。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初中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体会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学校、教师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环境之一的学校及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应该首当其冲去为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值得我们去探讨。

首先,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以及高职学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从建立我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心理健康策略两个维度,力图促进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标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大学在社会道德认知、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化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社会功能,为人类社会道德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行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社会提供更多合格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继康,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维护心理腱康、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开发学生潜能。德育是教师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在我国,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德育工作目标的合理扩展和延伸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的途径之一,它能促进人们自觉地学习与运用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心理与行为改变的理论,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大部分高职院校关注加大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力度,却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德育问题心理化”和“心理问题德育化”的出现,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二、高职学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 (一)个人发展愿望与就业压力之间形成的心理冲突 社会的激烈竞争给高职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高职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希望自己是最出色的,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但不少学生进入校园后,才发现个人的发展愿望与未来的就业走向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他们产生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自卑自怜,自卑的情绪多以冷漠的方式表现,当自己感觉对外界刺激无力作出反应时,便以冷漠的外壳来保护自己易伤的自尊,这种心理严重妨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二)人生理想与面临现实不一致导致的心理冲突 对高职学生来说,未来的人生理想与所面临的现实之问往往存在很大差距,这不仅表现为外部的理想与社会的冲突,而且表现为内部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武清区南蔡村镇莲胜中心小学 刘妍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武清区南蔡村镇莲胜中心小学 刘妍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教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榜样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赏识教育,激发学习的自信心等策略与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做到: 1、教师要讲诚信。党的十八大也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教师更要对学生讲诚信。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答应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旅行承诺;有时在学生和同事面前肆无忌惮地瞎说……这些细微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2、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重要条件,而作为老师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3、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老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受到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而偏心他,成绩不好而疏远他。 二、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这是因为学习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效果。当学生处于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时,一般都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危机管控工作的通知 各小班: 近来,我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本学期开学以来到现在,校园内先后发生心理危机案例11起,其中10起经及时处置,成功干预,未酿成后果。有1起因未及时发现,高坠死亡。 面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高发、多发态势,全院师生应高度重视,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管控列入日常工作,形成新常态,常抓不懈。具体要求: 一、在师生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常识教育。让全体师生认识到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是常见心理现象,只要及时发现,是可以通过咨询、治疗、及时干预等手段予以化解或缓解的。但心理问题、心理危机如未及时发现和排除,则可能会酿成诸如自杀等严重后果,因此应高度重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重点对班主任和相关学生干部、小班心理委员、寝室室长等骨干人群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和指导,掌握心理危机的相关知识及处置程序、重大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和特征,提高对心理危机现象的敏感性、识别力、反馈度,做到能及时识别问题并合理处置。 二、建立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及机制。各小班要组建一个包括班主任、小班负责人或寝室室长等成员在内的危机预警干预体系,明确小班心理健康工作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负责人,班主任应

为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管控责任人,确定每一个寝室的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信息员,明确职责和工作要求,务必将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覆盖到每个小班的每个人。 建立完善包括预警、发现、处置和追踪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要更加注重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的广泛联系,确保感情联通、心灵沟通、信息灵通、渠道畅通。做到能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合理处置危机事件,有效防范不良后果。班主任应加强对现有重点关注对象的关心、关注,及时掌控相关情况,如遇突发情况应及时上报学院。 三、建立班、院、校(校区)三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月评估制度。各小班每月的最后一周开展一次全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和情况会商,每月最后一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向学院报告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 园艺学院团委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心理健康的标准讲稿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心理健康的标准讲稿 一、课前心理小测 1、知觉测试:能看到几个人? 知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人能按照自己的知觉习惯和知觉需要,去有选择性地感知对象。 2、思维倾向性测试:第一眼看到图片,看到的是什么东西? 凡是第一眼看图是鸭子的,就是男人特质多一点,倾向于男性模式的思维方式。 凡是第一眼看到是兔子的,就是女人特质多一点,倾向于女性模式的思维方式。 男女在思维方式的上的差别,大致会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一、男性思维偏于理性,女 性思维偏于感性二、男性思维偏于看整体,女性思维偏于看细节。三、男性思维相对受情绪影响要少,女性思维情绪化倾向较明显。 澳大利亚研究身体语言和行为学的专家皮斯夫妇《亚当的脑,夏娃的脑》 [美]约翰·格雷《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3、职业测试:你会从哪一个出口出来? 终点A的人适合职业:警察、教练、作家。 终点B的人适合职业:漫画家、会计、导演、设计师。 终点C的人适合职业:领导、律师、指挥。 终点D的人适合职业:医生、教师、歌手、记者、工人。 终点E的人适合职业:演员、司机、商人、基层管理人员。 4、压力测试:你看到的是什么?静态OR动态 1、如果看到波涛汹涌,那么请马上休假; 2、如果你看到微波荡漾,请小休几日; 3、如果看到很多颗榛子,请继续为人民币服务。 总结:上述的4个心理小测试偏重于趣味性,并非科学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测试,但是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囊括的范围很广,尤其是作为一本教材、一门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包括的基础心理学的知识(人格、思维和学习),又有发展心理学(高职生处于 埃里克森人格阶段理论中的青春期12-18到成年早期18-25)、社会心理学(爱情、人际、 职业发展)、健康心理学等多重学科的内容。 开设这样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和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指导心理适应、提高心理素质、(以达成)促进心理健康与发展(的终极目的)】 既然心理健康是终极目的,那么何以谓之心理健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第一堂可主要探 讨的问题: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1、健康的定义: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不但没有疾病、缺陷,还应该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社 会适应能力。 可以说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的状态,很多时候学界又把社会适 应作为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因素来考察,心理因素中就包含了社会适应状态。所以,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 事实上,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必然也会收到影响,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得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得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得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得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得心理宣传与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与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得创新人才,促进社会得进步。 一、中学学生存在得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得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得责备,同学得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得考

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我就是学校保送来得,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与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就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与同学得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与家长赞扬,加之就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得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一些学生得日常安排就就是“家——学校”,“家就是吃饭与睡觉得地方,学校就是学习得地方”,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与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得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得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就是优生)得缺点瞧多优点瞧少,使学生对自己得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国家教委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分。其次,根据国内的大量调查,我国学生存在着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并且人数占学生比例超过10,,这导致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愿看到的情景,像逃学,犹豫,强迫症等,严重的甚至引起了学生的逃避社会和自杀行为。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 再之,从身边的人群去观察,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人在心理上的障碍,对我们美好的生活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为了更好地维护我们心理的一个健康状态。我觉得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一件事。 记得在我就读初中的时期,班上有一位同学与大家很不一样,具体表现在性格上的异常孤僻。平时几乎没见他与什么人交流,都是早早来到教室早早离开学校,几年后分道扬镳,班里连知道他家里是住在哪里的同学都难找一个,当时并不懂得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只认为他是孤僻不想与人交流,所以大家也就忽视他了。后来在同学聚会上才知道了一些关于他的事情: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家庭,父亲整天打麻将,赌钱,病床上的奶奶是他学习之外需要照顾的人,母亲是他唯一可以倾诉的亲人,可是一个朴素的农村妇女在照顾着三个孩子之余还要照看病重的婆婆已经是精力与能力的超支,谈不上对这个孩子更多的心理。而这个同学后来走上的路子却与这个家庭带给他的残缺心灵关系密切。在他中考的时候父亲因为赌博打人进了监狱,家里最大的经济支柱一下子坍塌,虽然他为家庭贡献不多,可是至少经济上的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注青少年健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物质生活一天天丰富,各种腐朽文化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加快了腐蚀青少年的步伐。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市中小学生过半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厌学、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等多种现象。有的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娇生惯养、依赖性强、不会劳动、不会自理,缺乏自立意识和生存能力。还有的高中生存在交往障碍,缺乏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互联网是诱导部分孩子产生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带有刺激性的网站,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2、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数量急速剧增。由于留守儿童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长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出现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缺乏精神寄托等心理问题。3、随着年龄的增长,生

理发育加速,带来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的心理半成熟问题。4、在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日趋加重,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此建议: 一、要着力营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人文教育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清查学校周围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场所,如网吧、美容院、歌舞厅等不适合青少年的娱乐场所,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 二、大力开展师资培训。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中,指定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对其进行集中统一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通过专业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三、逐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议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教育预防与咨询治疗并重,切实做好以预防为主,有计划、分层次、系统地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要加强关注,举办“挫折教育”、“情绪的自我调节”、“人际交往”等专题讲座,有针对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 教育目标: 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 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 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2)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 (3)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得出本课的主题“心理健康促成长”。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4)通过教材中吕晓雯的故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5)针对教材“思考苑”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6)布置教材中的“自我剖析”作为课后作业。

第2课心理健康哆来咪 教育目标: 1.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2.能够区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及两个问题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2.教学难点: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置导疑: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辨识,感性的体会健康的含义。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含义。 (2)板书: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引导学生探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心理问题进行说明。 (3)讨论:和学生一起探讨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以及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对教材中王佳瑶的故事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 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体会并分析自己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并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掌握相应的发展策略。

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手段

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手段 摘要大学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也需要一些正确的辅导手段。高职院校应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并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积极开展朋辈心理咨询、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班级寝室文化氛围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手段 近年来,大学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中国疾控中心较早前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大学生中,有高达25.4%的人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障碍;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调查也表明,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九成多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心理问题在青年学生中有加重和扩大的趋势。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

教育措施,也需要一些正确的辅导手段: 一、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通过课程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把握了心理健康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用来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心理健康的主动权。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使辅导员成为学生心灵捕手 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接触较多的人物。辅导员长时间和学生打交道,工作范围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使辅导员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为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创新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们本身不是做心理健康工作的。所以,学校需要给他们提升和灌输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让辅导员学习心理咨询专业知识,使他们成为学生们的心灵“捕手”。辅导员的工作群体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非常有影响的因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