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圳宝安区产业用地发展协议书

深圳宝安区产业用地发展协议书

深圳市宝安区产业用地发展协议书

(样本)

宗地编号: ____ ___

准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

项目名称:_

土地出让

合同编号:_

深圳市宝安区经济促进局制

深圳市宝安区产业用地发展协议书

一、本协议双方当事人

甲方(产业管理部门):深圳市宝安区经济促进局

法定代表人:职务:

身份证号码:

地址: 电话:

乙方(土地竞得者):

法定代表人:职务:

身份证号码:

地址:电话:

为切实履行《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2版)》和《深圳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深土交告[ ]号)相应宗地的企业和项目准入条件要求,保证深圳市宝安区产业用地发展要求,根据《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若干规定》(市政府令193号),经甲乙双方同意,经甲乙双方同意,订立此协议。

二、地块基本情况

宗地编号:

土地位置: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川片区留仙一路

土地用途:新型产业用地

总用地面积(平方米):4474.63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准入产业类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

项目名称:

项目总投资额(万元):

土地使用年期(年):

合同约定项目动工日期:年月日;

合同约定项目竣工日期:年月日。

三、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应根据深圳市及宝安区产业政策和发展要求,为产业用地项目提供指导性服务。

(二)乙方上述项目竣工投产后,甲方可委托专业机构核验乙方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和产值能耗等指标落实情况。经核验乙方未能达到本协议书所约定指标要求的,甲方可按照本协议书违约责任的约定进行责任追究。

四、乙方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竞买取得的上述产业用地只能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准入产业类别)的项目建设。

(二)按照《深圳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深土交告[ ]号)和《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2版)》的要求,乙方承诺:

1、上述宗地的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万元人币以上;

2、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 4000 元/平方米;

3、土地产出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工业增加值)不低于 9500 元/平方米;

4、该项目产值能耗不高于 0.15 吨标准煤/万元。

5、在该宗地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并取得建设部门出具的《竣工验收备案收文回执》后90日内,乙方应向甲方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核验申请。竣工投产3年6个月内,乙方应向甲方提出上年度土地产出率和产值能耗核验申请。乙方未在上述期限内提出核验申请,视为乙方违约。

(三)乙方在取得的产业用地使用年期内依法依规转让、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转给第三方,乙方应保证第三方与甲方重新签订产业用地发展协议。

(四)本协议第二条地块基本情况经有关部门批准发生变动的,乙方应在获批准后30日内,向甲方申请办理地块基本情况变动备案。

(五)乙方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应按季向甲方书面报告项目进展情况,直至项目投产。

(六)对于甲方或甲方委托的专业机构核验乙方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和产值能耗等指标落实情况,乙方应主动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五、法律责任

(一)经甲方核验,该宗地上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不到本协议第四条第(二)款约定要求的,自甲方出具核验不合格通知书之日起20日内,乙方应向甲方缴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足部分的5% 即{(约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总用地面积×5%}作为初次违约金。核验不合格满一年经再次核验仍不合格的,乙方应每年(自甲方发出缴款通知书之日起20日内)向甲方缴

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足部分5%的违约金,直到经核验投资强度达到约定要求为止。

(二)经甲方核验,该宗地上建设项目的土地产出率达不到本协议第四条第(二)款约定要求的,自甲方出具核验不合格通知书之日起20日内,乙方应向甲方一次性缴纳土地产出不足部分的1% 即{(约定土地产出率—实际土地产出率)×总用地面积×1%}作为违约金。

(三)经甲方核验,该宗地上建设项目的产值能耗达不到本协议第四条第(二)款约定要求的,自甲方出具核验不合格通知书之日起20日内,乙方应向甲方一次性缴纳产值能耗超标部分能耗费用的10% 即{(实际产值能耗—约定产值能耗)×实际产值×折电系数×电价×10%}作为违约金。

(四)乙方将该宗地用作前期项目的二期或三期用途的,如果宗地与前期用地相连,且与前期产业类别相同的,可采用该宗地投产项目与前期土地已投产项目合并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土地产出率的方式,其不足部分按第(二)和第(三)款的要求作相应处理。

(五)乙方未经该宗地项目资格审查主管部门批准,以转让、出租或者股权变更等方式擅自变更改地块产业准入类别的,乙方应按该地块土地出让金的20%向甲方交纳违约金。甲方有权责令其改正并建议有关部门依照《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出让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六)乙方不按时向甲方提出核验申请,自甲方发出缴款通知书之日起20日内,乙方应向甲方交纳1万元违约金,且不因此解除乙方的核验申请义务;乙方不配合甲方核验的,自甲方发出缴款通知

书之日起20日内,乙方应向甲方交纳5万元违约金,且不因此解除乙方的核验申请义务。

(七)乙方拒不履行本协议的,甲方有权建议有关部门将乙方列入不良记录企业名单,并依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提请土地主管部门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直至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六、争议解决方式

凡因本协议书引起的任何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提交深圳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七、合同效力

本协议书一式两份,具同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本协议书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书未尽事宜,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签订日期:年月日

签订地点:

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试行)

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试行) 深府〔2016〕8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 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20日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质量型发展新优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本试行办法适用于深圳市行政辖区内供应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的行为。 第三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四)坚持产业用地供应与产业导向相适应。 第四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挂牌(以下简称招拍挂)等公开竞价方式,通过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需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供需平台)以出让或者租赁方式供应。 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可以采取“带产业项目”挂牌出让(租赁)方式供应。 第五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应当符合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方向、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第六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由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委托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区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用地供应 第七条区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确定拟供应的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在供需平台公布。

拟供应土地的安置补偿应当落实到位,并具备动工开发所需的道路、供水、供电及场地平整等基本条件。 第八条企业可以通过供需平台常态化申报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需求。 企业申报的用地需求信息应当通过供需平台在市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区政府之间共享。 第九条重点产业项目由区政府组织遴选,拟定遴选方案。 遴选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名称及意向用地单位; (二)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建设内容和初步建设规模等论证材料; (三)产业准入条件,包含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要求,以及投产时间、投资强度、产出效率、节能环保等; (四)用地规模、用地功能、建设规模及土地供应方式、期限、权利限制等; (五)其他相关事项。 重点产业项目也可由市政府确定后,交由区政府组织开展土地供应工作。 第十条遴选方案应当在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及深圳政府在线等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区政府应当将确定的遴选方案和产业发展监管协议一并报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及相关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区政府组织区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辖区派出机构(以下简称规划国土派出机构)拟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或建设用地租赁方案(以下统称土地供应方案)。 土地供应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产业准入条件; (二)用地预审意见; (三)规划设计条件、使用期限、开竣工期限、权利限制等土地利用要求;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深圳已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比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钟表、服装、家具、珠宝、机械、包装印刷等传统产业竞相漂洋过海,不少传统产品的产量雄踞全球前列,成为世界首席生产基地。 钟表、家具、黄金珠宝、纺织、玩具、皮革、印刷等主要优势传统产业全年共实现工业产值966.4亿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产值239.5亿元,增长18.6%;印刷包装业180.6亿元,增长16.2%;家具及木制品行业产值198.6亿元,增长15.6%。在优势传统行业,产品的品牌优势尤为明显,深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44个产品中,有33个出自优势传统产业。机械、服装、钟表、家具、印刷包装、黄金珠宝首饰是提升改造的重点领域。 深圳市共有119家工业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涉及工业总产值90亿元。其中,共有18个工业行业出现企业外迁情况,其中机械、玩具、仪器仪表、塑胶四个行业外迁企业数量较多,合计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迁往地点省内集中在东莞、惠州、中山、河源等地,省外则多往湖南、江西、江苏等地迁徙。今年6月,最新的调研显示,到今年6月,仅罗湖、南山、宝安和龙岗四区,已经和计划外迁的企业多达522家,其中已经外迁的499家。 鲜为人知的是,深圳在仪器仪表行业素有“世界数字万用电表王国”和“中国南方仪表仪器生产及研发基地”的美誉。深圳市贸工局资料显示,深圳仪器仪表经营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为208亿元,进出口总额13.5亿元。据统计,深圳年生产数字万用电表840万台,行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数字万用电表产品数量的80%,出口率高达70%.预计今年深圳万用电表产值可突破30亿元,比去年增长50%左右。手掌大小的数字万用电表,在深圳,做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产业”。在已经整体搬迁的仪器仪表企业中,世界上两家最大的万用表生产企业深圳华谊仪表有限公司和优利德国际有限公司,已经整体搬迁至东莞。 中国仪器仪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深圳华谊一家就差不多占30%多,公认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老大。优利德也差不多。”叫顺口了,杜如彬还是叫“深圳华谊”。 在深圳,机械行业是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大产业,也是外迁企业最多的一个产业。目前,深圳全市机械经营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6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 经过27年的发展,深圳工业发展有一条明显的曲线。1980年―1985年,是深圳“铺摊子”起步阶段,工业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以电子、服装、纺织、皮革等行业为重点,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1985年―1990年,是深圳工业蓄势阶段,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并重,初步形成了“产业以电子为主,资金以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的外向型格局。1990年―199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崭露头角,支柱产业逐步形成,1995年深圳工业总产值达9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6亿元。从1995年起,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增长点,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258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65亿元。 ,目前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正牵头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在特区内建设行业总部基地的建议,总部名称都想好了,名为“深圳仪器仪表大厦”或“深圳仪器仪表总部大厦”,简称

深圳金融产业发展现状

深圳金融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纪念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 金融业是深圳重要的战略支柱产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央驻深各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全体金融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深圳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艰苦奋斗,创造辉煌,为深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深圳金融发展概览 1. 证券机构的经营状况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2007年末,深圳有法人证券公司17家,证券营业部196家,证券公司家数居全国首位;其中A 类公司6家,数量也居全国第一,国信证券为全国仅有的两家AA 级之一。证券公司总资产实现了两倍以上的增长。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全面完成,经营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深圳基金公司规模大、实力强,创新能力突出,16家基金公司管理着126只基金,基金规模和基金资产净值较年初增长约3倍,占全国基金总规模、总净值的39%,均居全国第一;利润总额增长8.4倍。11家期货公司的净资产增长了1倍,净利润增长3倍,多年来利润总额始终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1/3强。 深圳辖区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已经顺利收口,全面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目前辖区17家证券公司中有7家创新类公司,3家规范类公司,原有7家问题公司全部达到整改目标。另据机构部首次分类评价,深圳辖区有A 类公司6家,占全国比重为35%,居全国第一,其中国信证券为全国仅有的两家AA 级券商之一。 表 1 2007年深圳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深圳证监局

深圳证券业协会就深圳辖区16家深圳证券公司进行排名确定的《2007深圳证券公司年度经营成就榜》显示,国信证券位居榜首,招商证券和中投证券分列二、三名。国信证券因多项指标继续优异,蝉联深圳经营状况最好的券商;招商证券以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和权证创设收入双双夺冠,排名第2;中国建银投资证券则以各项指标皆有均衡而较为出色的斩获,晋级行业第3。 2.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提高,A股融资额大幅上升 2007年,深圳新增15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上市1家(中国平安),中小板上市14家,令上市公司家数达到96家,上市公司的整体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整体运作的规范水平有所提高,资本市场筹资能力不断增强,A股总融资额比上年增长近3倍。 二、 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为金融创新提供政策沃土 创新是深圳之魂,也是深圳金融业发展的原始动力和助推器。深圳经济特区自建立以来,为建设以创新为主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而不懈努力,创造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模式,在国内金融业取得了100多项第一。 深圳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为金融创新活动而设立政府级大奖的城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几年来,该奖项在深圳乃至国内金融界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力和覆盖面正在不断增强。设立金融创新奖,就是市委市政府支持金融创新发展的一项实质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市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催生了一大批金融创新成果,促进了国信证券、博时基金等一批金融品牌机构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券商风险处置的市场化机制创新 中国证券市场上首次采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券商问题的案例在深圳获得成功,妥善解决了南方证券遗留问题,为证券行业风险券商综合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2004年1月2日,中国证监会、深圳市政府宣布对南方证券实施行政接管,后又决定由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中投证券,通过市场化机制购买原南方证券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以及相关证券资产基础,解决南方证券关闭后遗留的历史问题。这也是国内首个以市场化机制处置券商风险问题的案例,为此后的

深圳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

深圳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全市工业区块线管理,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工业发展空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根据《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深发〔2016〕8号)和《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试行)》(深府〔2016〕80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工业区块线(以下简称区块线)是指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批准公布、范围清晰并附有明确地理座标的工业区块范围线。 本办法所称工业园区包括区块线内的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集聚区和集聚基地等。 本办法所称工业用地是指位于区块线内的普通工业用地(以下简称M1)或新型产业用地(以下简称M0)。 本办法所称工改工是指工业用地拆除重建后仍作为工业用途的城市更新方式。 第三条(适用范围)区块线的划定和调整、供地和用地、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基本原则)按照“统筹管理、刚性约束、引导集聚、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强土地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和

产业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稳定工业用地总规模,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第五条(管理职责)市规划国土委牵头全市区块线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并负责区块线内工业用地供地用地、规划建设、园区改造升级等相关工作。市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区块线的产业准入、产业发展和市级重点产业项目遴选等相关工作。市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管理、服务和监管工作。 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承担各自辖区内区块线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区块线内工业用地及产业项目的监管等相关工作。 第二章划定和调整 第六条(区块线分类)区块线分一级线和二级线。一级线是保障城市产业长远发展而确定的工业用地管理线,二级线是稳定一定时期工业用地总规模、未来逐步引导转型的工业用地过渡线。 第七条(工业用地总规模)全市区块线总规模在中长期内保持不低于270平方公里。 第八条(工业用地比例)全市区块线内的工业用地和以工业为主导方向的发展备用地的面积不得低于区块线总用地面积的60%。

深圳产业发展现状调查表

深圳产业发展现状调查表 填写说明: 1、为全面掌握我市产业发展现状,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政策和改善政府服务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特开展此次调查。 2、企业在本调查中正确完整反馈信息将有利于政府改进服务。譬如,用地及厂房情况可以作为政府提供产业配套用地的决策基础;技术改造需求情况可以作为政府扩大对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扶持规模的参考;企业市外投资情况将作为政府提供跟踪服务、维护深企权益的信息源;企业外迁、增资意向、劳动合同法的影响都将作为政府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基础;连锁商业及自主创新等数据是政府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据。准确提供调查信息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解决当前困难息息相关,请贵企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3、因调查信息较多,各企业可打印调查表,报请企业高层安排专人汇集数据后再上网填报。不得提供虚假信息。 4、调查的组织和实施各方承诺:严格保守企业秘密,不向任何第三方透露被调查企业的任何非公开信息;企业对本次调查提供的情况和数据不作为任何可能处罚企业的依据或证据。 5、选择性问题请在合适选项后的方框内打“√”,填写性问题请在下拉框中寻找并点击或请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应处填写。 企业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注册资本:(万美元/万元人民币) 办公地址: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填表人:电话: 电子邮箱:手机号码: 一、企业属性(注:此栏目为必选项) (一)外商投资企业 1、港资企业□ 2、澳资(澳门)企业□ 3、台资企业□ 4、其他外资企业□ (二)内资企业 1、国有控股企业□ 2、民营企业及其他□ (三)来料加工厂□ 二、生产地址(或营业地址)所在区域 (注:此栏目为必选项) 1.福田区:园岭街道办□南园街道办□福田街道办□沙头街道办□ 梅林街道办□华富街道办□香蜜湖街道办□莲花街道办□2.罗湖区:黄贝街道办□南湖街道办□桂园街道办□东门街道办□ 笋岗街道办□清水河街道办□翠竹街道办□东晓街道办□ 东湖街道办□莲塘街道办□ 3.南山区:南山街道办□南头街道办□西丽街道办□沙河街道办□ 蛇口街道办□招商街道办□粤海街道办□桃源街道办□ 4.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办□海山街道办□盐田街道办□梅沙街道办□ 5.宝安区:新安街道办□西乡街道办□福永街道办□沙井街道办□ 松岗街道办□石岩街道办□观澜街道办□大浪街道办□ 龙华街道办□民治街道办□

深圳发展历程

自选你所了解或感兴趣的城市,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城市化的现状及城市的职能、空间体系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深圳市,又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处于广东省沿海,南邻香港的新界、北接东莞、东部和惠州隔着大亚湾、西部和珠海澳门隔着珠江口。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深圳具有特区和开放区的区域倾斜政策,是我国大陆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市场经济休制相对最发育的城市,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最为密切。因优惠政策及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深圳聚集了全国各地来的相当数量的人才群体。深圳属移民城市,居民的素质较高,观念开放,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能力较强,城市国际化的软环境条件在我国大陆名列前茅。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在短短的30年里,深圳从一个南疆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至今。深圳已经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旧时的深圳 深圳老城改造 罗湖第一楼“友谊商场”1982建成虽然只有七层高,但已是当时深圳的最高记录。 蛇口村貌(1983年) 东湖地段原貌(1984年) 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1983年) 1984年的西丽 上步建设大规模铺开(1985)画面左下角为原蔡屋围,图中央三座高层是红岭大厦,深圳大剧院正在建设中,晶都酒店尚在平整地基,而荔枝公园仍是一片黄土。 1985年的笋岗路 1988年的翠园住宅区 深圳体育馆落成93年 94年7月,广深高速公路全线试通车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成果的分析

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成果的分析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浪潮的排头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深圳、珠海和厦门等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深圳市南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南邻香港,以深圳河为界,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110平方公里。特区前身为原宝安县的县城,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6000万元。是什么使昔日的贫瘠之地转变成今朝生产总值过万亿的经济热土?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发展经验和成果中管中窥豹。 一、特区初创和奠基时期(1978-1985) 这一时期主要是局部改革、单项突破,以开放促改革。这些改革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为特区对外开放和建设扫除了一定障碍。具体我们可以看到一是开始城市基础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1979年率先建设蛇口工业区,1980年开始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罗湖和上步城区,建设蛇口、赤湾、东角头、妈湾等港口;开发建设一批工业区,引进一批外资和先进技术,工业开始起步;建设深圳大学、图书馆等八大文化设施,文化事业开始起步;制定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改善特区管理体制,制订有关配套法规。二是以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在工资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价格体制、企业体制、劳动保险制度、以及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三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创办蛇口工业区,先后开放沙头角、文锦渡、蛇口码头、梅沙、沙头角、赤湾、大亚湾等口岸;同时开放金融业,引进了一批境外银行。四是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理念,创造三天建成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时期(1986-1992) 从1986年开始,深圳特区进入一个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和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新阶段。在对外开放方面,一是利用外资兴建赤湾港、蛇口港、东角头码头、蛇口油库、市话工程、华侨城、大亚湾核电站和广深高速等一批基础设施。二是利用境外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三资”企业。三是积极开展同内地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建立一大批内联企业,弥补资金、技术、人才的不足。四是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建科技工业园,开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五是创建沙头角、福田两个保税工业区,促进外向经济发展。六是组建一批外贸骨干企业,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和远洋贸易。通过一系列开放措施,迅速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1987年,出口贸易大于进口贸易,扭转逆差局面。1988年,出口总额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1992年开始,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第二,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特区发展和外资引进,特区改革从局部改革转向全面改革,从单项改革转向系统改革。具体来说,一是率先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企业承包制、股份制,推行产权转让和破产等。二是改革金融体制,建立多层次、开放型的金融市场。包括又引进一批外资银行,创办招商、深发展等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节中心;建立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建立证券交易所。三是突破国有土地传统管理体制,首次进行土地公开拍卖。四是改革住房制度,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五是深化劳动工资制度

工业用地申请流程(精)

1、高层进行疏通,获得市政府办公厅或其它有权利的机构出让土地的初步意向,这个意向通常以“公文”的纸质形式出现,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哦,我们公司总裁非常厉害和勤劳,亲自出马跑了一年多终于获得这“尚方宝剑”,多少公司挤破头都没有办法,听说比亚迪都都落空了哦。 下面就是我的工作啦。 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即要用这块地做什么的详细报告。内容包括公司介绍、用地项目建设背景、优势与风险、市场分析和预测、财务预算(投资总额、资金筹措方案、设备资金、原材料资金、人力资金、财务相关的数据分析、项目土建方案、人员配置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等等。 这其中涉及很多专业的内容,比如财务和土建,我负责其中不太专业的部分,其它的就到别的部门搜集资料然后再整合在一起。一份详细的可研报告大概有50-70页,编制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因为很多细节需要和上面协商沟通好,千万不能乱写哦,因为可研对后期报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3、到规划局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提报的主要材料包括:可研报告、申请书、申请表(规划局官方网站可以下载、政府初步意向公文、还有其它一些基本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受委托人身份证,均盖公司公章。 4、到发展和改革局申请〈前期计划立项〉。主要材料包括:从发改局官方下载的申报软件、选址意见书〈就是上一步中规划局出具的意见、项目建议书(把可研报告稍微删减一下就好、投资估算书、投资意向书(公司决定投资这个项目的一个决议文件、其它的基本材料等等。 5、到国土局申请〈用地预审〉。主要材料包括:发改局的立项批文、规划局的选址意见、办公厅的初步意见、申请表、申请书、基本材料等等。 6、到环保局申请〈环境影响评价〉。这个是最麻烦的,卡的很严,污染严重的是绝对不可能获得批准的,幸好我们生产的是百分之百绿色电池。材料包括:前面左右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 (送审稿)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规划组 一九九七年三月 前言 发展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办好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把深圳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是实现深圳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9月,深圳市政府根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扩大到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多园”的管 理体制,并得到国家科委的批准。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迫切要求进行新的统一规划。根据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的要求,在高新区规划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产业规划组从1996年10月开始编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本规划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做到高新区产业规划与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相吻合,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吻合;做到规划是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高新区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高新区产业规划是高新区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本规划,从现在起到2000年,高新区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为2000年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出现在深圳湾畔。

第一部分目的和依据 一、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的,其目的在于: (一)确立高新区的发展目标 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二)确立高新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高新区应成为我市大规模、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企业运行机制的试验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教育区。 (三)确立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 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 二、高新区的现状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北起广深高速公路,南到滨海大道,西临麒麟路、南油大道,东至沙河西路,面积平方公里。北 环大道和深南大道横贯其中,将高新区自然分割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一)北区 北区位于广深高速公路和北环大道之间,包括第五工业区和松坪山生活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1.第五工业区

武汉与深圳经济发展比较

武汉与深圳经济发展比较 1979年国务院成立深圳市,1981年升格为副省级,1988年批准为计划单列。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1988年多数经济指标不足武汉的一半,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18位左右。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2009年深圳的生产总值在19城市中排4位,武汉排9位。 一、武汉与深圳主要指标比较 2009年,武汉多数指标落后深圳。 武汉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大于深圳的1952.84平方公里,但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小于深圳的788平方公里。 武汉常住人口910万人,比深圳的891.23万人多18.77万人。武汉的户籍人口835.55万人,深圳241.45万人,是深圳的3.5倍。武汉的流动人口74.45万人,深圳652.78万人,只有深圳的九分之一。 武汉地区生产总值4620.18亿元,深圳8201.23亿元,不足深圳的五分之三。1980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53.44亿元,深圳仅2.70亿元。1990年,武汉176.83亿元,深圳171.67亿元,多深圳5.16亿元。2000年,武汉1206.84亿元,深圳2187.45亿元,少深圳980.61亿元。 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32.18亿元,深圳15484.08亿元,不足深圳的三分之一。1980年,武汉101亿元,深圳仅1.06亿元。1992年,深圳超过武汉,武汉396.74亿元,深圳434.70亿元,多武汉37.96亿元。 武汉第三产业增加值2328.98亿元,深圳4363.12亿元,为深圳的二分之一多。第三产业比重50.4%,深圳为53.2%,低深圳2.8个百分点。 武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1.10亿元,深圳1709.15亿元,多深圳1291.95亿元,这是近几年武汉加大投资力度的结果。1984年以后,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高于武汉。到2006年武汉固定资产投资才超过深圳,当年武汉1325.29亿元,深圳1272.26亿元,多深圳53.03亿元。 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09亿元,深圳2598.68亿元,少深圳434.59亿元。2005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超武汉,当年武汉1128.64亿元,深圳1437.67亿元,多武汉309.03亿元。

深圳发展概述

一、深圳市发展概况 深圳市,又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953平方公里,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2008年度排名显示,深圳位列第二。 作为中国的重要国际门户,深圳是全球发展最快、中国经济最活跃城市之一。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同时是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大陆第四大航空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产业配套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以及文化产业是这个城市的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深圳发展中的新兴业态 除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以及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深圳市近年来不断兴起的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会展经济等新兴业态开始挑起深圳“稳增长”大梁。

例如跨境电商,异军突起,正成为深圳市外贸进出口重要的新型业态,自深圳获批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综合试点城市,该委制订跨境电商支持方案和扶持政策,发布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地方标准。随着前海在跨境电商领域进出口双向通道的全流程开通、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电商“新丝路”在前海打通,深圳市跨境电商业务大增。 三、深圳发展的核心——创新 深圳是一座因创新而生的城市,“自主创新”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使深圳成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急先锋,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创客之都”、“创新之城”。在深圳诞生了不少享誉世界的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腾讯、大疆以及华大基因等。在专利申请方面,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可以说30多年来,深圳人靠不断创新始终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四、深圳创新战略实施者——南山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成立于1999年9月,由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科技创新局主管,是深圳市首批国家级孵化器之一。作为南山“大孵化器”战略的主要实施者,科创中心不断加强科技金融、园区拓展、创业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国际合作、理论研究等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为科技企业的创立和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为南山区实施创新驱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 【背景链接】 2010年9月6日,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2010年8月2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批复。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表示未来十年城市性质定位将表示,深圳由华南地区中心城市转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并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国际化城市。 【标准表述】 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胡锦涛 [意义]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发挥它们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 [重要性] 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削弱,更不能消失。 [措施] 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深圳等经济特区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这一使命不仅远没有结束,而且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深圳等经济特区要进一步把改革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经验,为全国重大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经验。 第一,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经济特区要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这场硬仗。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创新

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学结业论文 深圳市产业机构及现状分析 赵家未20130889 工商管理类4班

深圳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现状分析 赵家未20130889 本人三年的高中生涯在深圳度过,所以深圳也算的上我第二个老家,下面便对深圳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一;深圳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 改革开放之初深圳还是一个边陲小镇,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借助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的产业转移契机,深圳也是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迅速的壮大起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深圳对“三来一补”产业进行转型提高,“八五”期间深圳开始重视产业规划、调整产业比重,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九五”期间,更进一步明确把“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先进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此后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而工业已经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撑起了深圳经济的“半壁江山”。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国际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成本高居不下,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已趋成熟等情况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这次国际产业向东亚地区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而深圳作为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市场秩序,投资环境已经成熟,部分运作机制和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加之劳动力价格低廉,特别是从90年代以来深圳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使深圳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具备了承接这次产业转移的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信息化浪潮中,深圳能够抓住机遇,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分工,以深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不失时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地区,步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纵观深圳市20多年来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农化趋势明显。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由于受城市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限制,以及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所制约,其发展规模和速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因而比重逐年降低。 其次,1993年以前,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相对快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三次产业构成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变动上。 第三,不断优化和升级是深圳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趋势。深圳的产业结构以“三来一补”作为起点,经历了蛙跳式的演进,使幼稚的高新技术产业很快成长为深圳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强经济与技术的结合,使传统产业逐步引退,高新技术迅速崛起,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不断产生新的经济亮点。近年来,深圳开始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建设由数量型、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化经营转变,走技术先进和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第四,各个产业产业内部的发展变化也相当明显。农业生产打破“以粮唯一”的单一格局,按贸工农综合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使农村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朝着集约化经营和外向型方向发展。 深圳的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增长点,呈现出内容多元化、新型化和高附加值的发展趋势,金融、信息、旅游、商贸、房地产、仓储、运输等新兴行业已发展成为深圳的优势产业。到目前,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共同成为了深圳的三大支柱产业。1999年末,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3.2%,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7.4%,深圳作为中国两个全国性证券市场之一和金融机构较多的城市,将逐步发

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

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 为积极培育和发展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军民 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 系,形成梯次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新的竞争优势,实现有质量的稳 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特制订本政策。 一、政策目标与发展重点 (一)贯彻实施深圳市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产业(以下简称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自主创新 能力,引导产业高端发展,培育企业主体,加速人才集聚,优化 空间布局,完善支撑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重点发展生命信息、高端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养生保健、健身休闲、养老服务等生命健康产业领域,海洋电子 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邮轮游艇以及海洋资源利用等 海洋产业领域,航空电子、无人机、卫星导航、航空航天材

料、 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卫星研制等航空航天产业领域。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三)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工作,日常协调工作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 组办公室承担。 —2(四)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编制各类未来 产业项目扶持计划、落实项目优惠政策,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 联席会议负责各类未来产业扶持计划的综合协调工作。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五)设立专项资金。自2014年起至2020年,连续7年, 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设立市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 简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 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 加大市科技研发资金、民营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会展资金、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产业发展状况一、目录 A产业发展状况 (一)、经济总体状况 (二)、主要产业发展状况 (三)、的产业结构 B支柱产业的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一)、高科技产业界定与围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三)、高科技产业发展沿革 (四)、高科技产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与发展条件(五)、高科技企业基本情况 (六)高科技企业具体案例(华为技术) C结语(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D资料来源 二、产业发展状况

(一)、经济总体状况: 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GDP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经济总量相当于国的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1979年人均GDP仅为606元人民币,2008年达到13153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全市国生产总值达7806.54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82亿元,增长17.6%;进出口总额2999.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二)、主要产业发展状况: (1)、支柱工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通信产业、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产业、视听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轻工产业和能源产业等七大主导行业。制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第一大工业行业。出口产品产值2177.9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1.0%,提高3.1个百分点。以机械设备行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工业成为市第二大行业。 (2)、物流 2004年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全年港货物吞吐量13537.14万吨,增长20.7%。集装箱吞吐量达1365.90万标箱,增长28.2%。 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18.88亿元,占GDP的7.65%。形成了以EDI信息网络中心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以港口运输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

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

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 林靖 摘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判断。深圳市产业结构从1979年37:20.5:42.5发展到2010年0.1:47.5:52.4,GDP 由1.96亿元增加到9510.91亿元。深圳市深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推动城市建设日益更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本文通过演进分析、偏离-份额分析、合理化分析三种方法对深圳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Abstract: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s the the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the value judg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enzhen developed from 37:20.5:42.5 in 1979 to 0.1:47.5:52.4 in 2010, the GDP added from RMB196 million to RMB951091 million.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d the upgrading of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urban society economic developed。This paper will analyse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methods of Evolution analysis,SSM and Rationalization analysis and then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results. Key words: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sis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故此,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结构,而且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总体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经济水平列入全国一线城市,深圳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高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同时带动内地诸多城市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均离不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

2020年(项目管理)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版)

(项目管理)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版)

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2版)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深圳市统计局 二○一二年四月

目录 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2版) (1)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标准 (4) 表2 土地产出率标准 (10) 表3 产值能耗标准 (16) 表4 容积率控制标准 (22) 表5 地均纳税额标准 (28) 表6 成长率标准 (30) 表7 土地弹性出让年限控制标准 (32) 附件1:控制标准应用说明 (32) 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35)

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2版) 一、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推动城市成功转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文精神,制定本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二、本标准是工业用地项目前置评估、资格审查和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以及签订产业用地发展协议书加强工业项目用地后续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评价用地效益的重要依据。 三、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拆除重建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 四、本标准由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产值能耗、容积率、地均纳税额、成长率和土地弹性出让年限七项指标构成。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所占比重、绿地率三项指标执行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不列入本标准。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投资强度、土地产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