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德育育人 构建和谐校园 2

以德育育人 构建和谐校园 2

以德为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五家渠二中德育工作简介

五家渠第二中学位于五家渠市前进街。学校始建于1952年。学校学制为十二年一贯制,开设12个年级,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50余人,教职员工301人。学校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校园有教学楼3幢,逸夫实验楼1,青少年活动中心1幢,学生公寓楼2幢,学生食堂餐厅1819平方米。

多年来,五家渠二中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励志树人,开拓创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先后被授予“农六师先进管理学校”、“农六师文明单位”、“五家渠花园式单位”、师市“德育达标示范校”、“农六师先进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学校”、“兵团和谐校园”。

近年来,五家渠二中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德育为先”的办学方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德育摆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首位,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长书记、政教处、学部、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等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机构,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狠抓德育工作,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氛围,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在校内,以唱响国歌为突破口,规范升旗仪式,并把唱响国歌的活动挖深做细,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提升;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礼仪知识板报、安全教育等进行宣传讲解,强化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组织学生才艺展示、文艺表演,展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风采,有效地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的作用,站好“文明岗”,组织“校园文明监督员”,监督、检查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形成宣传教育强势,为构建文明和谐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引导中学生在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和自主发展过程中,落实文明礼仪,使道德教育得以内化,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在校外,积极开展走进社会大课堂活动,以“共青团、少先队文明岗”为窗口,深入落实“中小学生校外文明标准”,设置校外文明监督员,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利用居民小区、街道、敬老院等积极建立共青团、少先队志愿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开展美化环境等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为保障校园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节假日、星期天和寒暑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学生放假学校都发放告家长一封信。课间操时,每个楼层均有教师值岗,防止学生拥挤造成踩踏事件发生。学校还多次请师市公安局消防科、交警队来我校举办了消防、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及疏散逃生消防演练,提高了我校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

力。学校还充分利用醒目的标语、优美的楼道文化以及草坪和花木等,让学生在校园内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高雅的文化环境熏陶人、高尚的文明环境塑造人”的良好氛围。

多年来,五家渠二中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努力寻找适应五家渠二中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使学校德育工作初见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今后我们还要大胆尝试不断探索育人新方法,力求开辟出一条适应现代教育机制的育人之路,使五家渠二中德育工作再创佳绩!

五家渠二中

2013年4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光靠思想政治教育唱独角戏,也不能完全局限于高校,需要树立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聚合各方面、各层次、各类型教育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种信息、资源和成果的整合、融通与交汇。 在传承以往好的经验和有益做法的同时,应当注重这几个方面:首先,要具有开阔、开放、开明的精神和气度。所谓开阔,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有宽广的视野,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成果,为自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注入不竭动力。所谓开明,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有博大的胸怀,善于兼收众家之长,吸纳多方观点,在实践中寻求发展新机遇,在创新中探求改革新突破。所谓开放,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搭建成才的平台,善于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丰富资源和良好机会。 其次,要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统一和密切配合。教书育人是在讲授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育人是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服务育人则是通过优质服务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影响,三者虽然在方法和途径上有所区别,但在育人的性质和目标上却是一致的,在育人的过程中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使三者统一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再次,要使各种教育力量相向而行、各种教育能量互补共融。为此,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养成教育,使家庭教育合理化、科学化;立足社区教育和环境优化,发挥社会教育优势,探索社会教育途径;尤其要坚持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明确学校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人,不断丰富和拓展高校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衔接、联系与沟通,营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完整教育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环境,进一步凝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德育专题讲座-2019年精选范文

德育专题讲座 很荣幸,我参加了由管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的“2019年管城区区培计划——德育专题培训活动”。其间,有幸聆听了韩玲老师所作的《直面教育新问题,智慧化解寻对策》讲座。受益匪浅。 韩玲老师是北京市平谷区教委教研中心高中教科室主任,北京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国家新课改课题组核心成员,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总课组高中学段负责人。全国各地讲座近300场,代表作有《我的班级管理之道》、《名校之门向你敞开》。其演讲风格幽默,思想深刻。如:班级稳定了,学校也就办好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学校的品牌也就打造出来了。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管理班级工作的前题是学生服你。第一次在全体学生面前亮相要打动学生的心。第一次上课要牵引学生的魂。不到万不得已不请家长到校。在学生面前赞扬科任老师。班主任是苦干、巧干干出来的。等等会让我们耳目一新。教师,有人把它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校,有人把它喻为生活中一片净土。从走上教师岗位的那天起,我们就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对自己的选择情有独钟,一如既往。正是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努力实践着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原则。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做到教书育人完美统一。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

的“黏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的爱应播撒在集体中,播撒在学生的心坎上。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它不但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一颗慈爱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的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创设优质的管理情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中,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学校有的班,虽然班内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且不屑于做小事。比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教室里灯全亮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宣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理念,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同学们成立一个志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以实际行动感化、感染周围的同学。在以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支配集

德育为先_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现在看,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德育工作,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四个方面做好德育工作:一、养成教育,知行统一;二、课堂教学,学科渗透;三、实践活动,情感教育;四、拓宽途径,增强实效。只有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认识,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小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大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它在我们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需要“聪察强毅”的才,但更需要“正直中和”的德,道德是人才的核心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怎样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怎样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崭新课题。 怎样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抓养成教育,知行统一

中学阶段的德育要从基本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因为人的品德都是从日常言行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这些细节要求的指导,逐渐使之形成人格化自动习惯,这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奠基工程。所以,我校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竞赛、评比,认真领会规范要求,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针对标准纠正自己的言行,尽显美的风采。但是,我们知道,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知”与“行”不能完全统一,这样应在“认知”的基础上“行”。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如果一味强调学习、背诵,那就成了形式主义。为做到“知行统一”,我校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比如:学生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弄得校园和教室脏乱不堪,。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我们学校就规定了在预备铃声响之前,每个班都要把自己的卫生区拾捡干净;教室里,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要看一下地上是否有纸屑。同时,课下派监督员监督有无乱扔垃圾的现象。没过多久,学生就改掉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进入校园,你会看到整洁亮丽的美好环境。这种习惯,也会迁移到生活中,成为他们一个自觉的行为。 二、抓课堂教学,学科渗透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是学校德育主要途径之一。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

遵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大型企业集团办学的特色之路和创新之路

遵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大型企业集团办学的特色之路和创新之路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会组委会和各位领导能够给我们学校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与全国最优秀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各位同仁进行交流。下面我从管理层面上就学院概况和校企合作的基本经验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学院概况●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由海航集团投资兴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644.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23万㎡,资产总额约26亿元,●开设有航空、航海、旅游三大专业群和外语、计算机等公共类共计28个专业。●现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拥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还招收了来自俄罗斯等6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34名。●我院毕业生广受欢迎,近三年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左右,行业内就业率保持在60%至70%。●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等

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对学院办学成绩给予了报道。学院于2010年底以较高评价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至今已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大型企业集团办学的特色之路和创新之路。● 二、学院校企合作的基本经验● 学院将校企合作视为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已形成了运行比较顺畅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并构成了学院办学的突出优势。 ㈠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切实推动校企合作发展 1. 海航集团高度重视学院发展建设,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工作会议和学院发展建设会议;并成立了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发展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海航集团领导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统筹协调、整合集团内外资源,切实推动校企合作。 2. 海航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具体落实合作所需相关政策,制订具体措施、督促落实;协调各企业全力支持学院建设工作,明确各企业与学院的具体合作事务对接部门,量化对学院的人力、物力支持;并将对学院支持程度作为各产业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之一。 3. 各产业集团和下属成员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具体实施单位,直接与学院及各部系对接,开展全面合作共建工作;其合作措施、合作力度、合作成果将受到海航集团的严格考核。 强有力的领导体制,推动了校企合作的快速、有序发展,形成了畅通的校企交流与合作渠道。●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建特色校完方案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建特色校 完方案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构建特色校园 -----新华书店希望小学 为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有特色,铸就校园浓郁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按照县教育局打造特色学校、注重一校一品的发展思路,努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根据本校本地区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优势,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以红色乡土教育为核心内容,以“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作为创立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拟定我校特色学校创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石塘作为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我校结合实际开展红色乡土教育,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的经典文化及红色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展现地方文化,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特色“人文校园”。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实践,走进乡土历史,了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经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她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努力

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三、特色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 1、特色学校的工作的基本思路 坚持一个中心:内涵特色发展,建设红色校园 依托两个载体:活动为载体、班队为载体 促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班队集体建设。 突出四大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学科整合相结合; 特色校园的创立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 学生课外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2、培养目标: 了解并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优良传统,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起点,逐步培养“自信、自尊、自主、自强”的人格意识;以“细节养成、积淀习惯”为重点,逐步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文明守纪、孝敬感恩、积极上进,为自己一生

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所谓德育评价,就是教师、学生群体(包括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笔者认为,对于现行的德育评价,应当突破单一的评价模式,既进行定量精确评价,又进行定性模糊评价;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既自我评价,又他人评价,创造性地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构建多样化的德育评价方式 多样化的德育评价指的是德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即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有学者指出,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类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传统的德育评价的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事实上,学生的品德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所以,德育评价应逐步趋于多样化: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量化评价;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作品评价、成长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把期末终结性的总结评价与日常激励性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绝不能把德育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划分等级”。例如,几年前我所任教的二年级四班,在德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上,既有和学校常规管理相一致的“班级管理评价量化细则”进行量化评价,又采用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所推广的《德育》读本和《成长册》进行系统性评价,还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每周的班会时间进行随时性评价,还有期末“你、我大展示”的终结性评价。特别是结合一些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性教育与评价,更是受到低年级儿童的喜欢。 二、构建多元化的德育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德育评价指的是德育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德育评价内容而言,德育多元化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注品德教育的过程。这种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就评价主体而言,德育评价的多元化要求进行德育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传统的德育评价方法的主体是学校教师,而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改革下的德育评价必须提倡多元化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也可以把小组互评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这种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过程。具体地说,家庭评价就是通过电话访谈、家访、家长会和 “家校联系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学生生活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客观评价,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具体、客观的评价提供依据;社会评价是指学校通过向学生身边的亲戚、朋友和邻居等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思想倾向、社会责任感和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补充和完善学校评价的内容;学校评价是整个学生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三个方面。自我评价可通过谈话、成长日记和书面自我鉴定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公正、公开、客观地评价自己,这个环节中他们可以检讨自己的过失和缺点,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目标、增强信心、提高判断是非能力的目的。这个环节会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经验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地完善。这

关于新时期高校“服务育人”德育观点的探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关于新时期高校“服务育人”德育观点的探讨育人为本德 育为先 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在当前“服务育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力争通过探讨,进一步丰富“三育人”观点的内涵。 服务育人德育观点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 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见》中提到“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要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这引出了一种育人观点,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一、“服务育人”观点的一般理解 对于“服务育人”,有的学者认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由我国高校机构客观存在的教学、管理、后勤三大系统所决定的。在学校这个范畴内,教师、管理干部、后勤职工都是育人的主体,都肩负着育人工作的责任,教师‘教书育人’、管理干部‘管理育人’、后勤职工‘服务育人’,构成高校“三育人”工作格

局。”也有的学者认为“服务育人相对于教书育人而言,不是直接地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广大后勤职工通过自己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使学生在接受具体的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到可模仿的作用。”“‘服务育人’是指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直接地对师生提供行为影响,从而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到可模仿的作用。后勤作为高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育人’的重任。”由此可见,一部分学者认为:“服务育人”一般是指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服务育人”主体的界定 胡锦涛同志《 __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深刻地指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高校在学生教育方面,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和负面因素,

用红色德育文化育人

用红色德育文化育人 ——坞根镇中心小学张文华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坚强自立、勇往直前。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暨是提升民族精神,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红色德育文化传承优秀的革命文化。以红色德育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小公民。以红色德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文化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逐步形成具有老区特色的小学红色德育育人的新模式。 一、让红色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是师生赖以学习、工作、生活的外部条件,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红色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耳濡目染,实现环境育人。 1、创建校园红色宣传阵地 橱窗、宣传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将进行全新改造,使之成为学校红色教育宣传阵地的一块亮点。围绕“红色教育”这一主题,把活动中评比出来的优秀作品,定期展出,如:手抄报、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优秀作文等。让每一道墙壁会说话,让每一道墙壁能育人,教学楼的墙壁布置成“红色画廊”,悬挂红二师的相片及相应的故事,无声地述说革命故事。教室“红色”环境的营造,如:教室一角开辟出“红二师烈士角”,定期刊出红二师的革命事迹的黑板报,建立“班级红色图书角”,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历史,感召革命精神。 2、组建校园红色活动阵地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李萍在《浅谈小学生道德教育》一文中指出“民族精神教育

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主题班会课

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主题班会课 开场:播放歌曲《和谐中国》 老师:同学们好!大家都知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和谐中国》因它成为十运会点火主题歌而倍受关注。除此之外这首《和谐中国》最大的魅力,就是站在了时代的高度,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唱出了人们现在最朴素的心愿。党和政府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谁知道胡主席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是如何阐述和谐社会的特征的? 学生: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师:看来还真难不倒大家,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中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 师:大家说得太对了!其实,我们班自开学以来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着我们的一份力!那么你对“和谐”有什么定义?

学生:和谐就是彼此友好的生活;和谐就是平等、和平;和谐就是幸福。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匀称”。和谐的音乐令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那么创建和谐的班级有什么好处呢? 生: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业成绩;能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健康成长。 师:那么,我们创建的班级应该有哪些特征呢? 生: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睦相处、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师:说的太好了!在我看来,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和谐环境的营造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在我们这片青春乐土,和谐的班级就是由一群和谐的大人、可爱的少年组成的。朝气蓬勃的少年、可敬的家长、默契的老师、和谐的人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思考一会)(相声小段上) 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与班团干部的和谐。

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

新班主任工作规定 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四、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六、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七、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八、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全方位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拓展学校德育教育空间

全方位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拓展学校德育教育空间 ——学校红色文化建设印象 的学校——百色市第一小学(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它从一出生就染上了红色的印记。学校历任校长从解读“红色文化”入手,全方位营造学校红色文化氛围,拓展学校德育空间。 多年来,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德育氛围,树立向上的校园风气,有力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尤其是抓住新校区启用的契机,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力求让革命传统、民族精神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用无声的氛围滋养学生心灵。浑然一体的红色文化布置,它昭示着全校师生追求德才兼备、不断超越的人生理想;读书走廊里的名篇佳作时刻鼓励学生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学校的校徽、校服、教学楼的设计都蕴含着传统教育、红色文化元素,用红色的育人环境感召人。 红色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将它们请进校园,甚至请进课堂,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更能促进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开展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学校利用围墙、教室、楼道、柱子来布置宣传标语和举办“红色”图片展,在开展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开展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学唱革命歌曲、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入队宣誓等。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邀请百色起义纪念馆来学校举办专题活动,请一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红军、老战士走进校园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利用校园广播开辟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专栏,给学生创造了展示的舞台,举行“红色歌曲大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将红色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树立学生建设家乡、报效国家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学校还积极拓展育人载体,充分利用红色网站、百色起义纪念馆等阵地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使红色文化深深植根于师生心中,用红色的实践活动培育人。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少年军校,并建立了多个军训活动基地。十三年来,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开展了国防知识讲座、封闭式夏令营军训体验等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爱校意识、国防意识,还使孩子们充满了军人般的意志品质。 将红色文化引进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上来。学校通过不断的积累,整合了教育资源,拓展了教育渠道,解决了以往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主义、口头说教、空洞无物等缺点。教会学生学会爱、感受爱、奉献爱是学校实践红色文化育人的基点,更是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当手拉手学校的伙伴们出现饮水难的困难时,全校师生及时相助,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困境;当看到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将要面临失学时,大家又用爱心使他们重返校园;当祖国和人民遇到灾难时,孩子们又学会了责任与担当,先后为汶川地震灾区、西南旱区捐款。一次次的情感教育,使学生们感受到奉献与付出的幸福,更懂得了如何肩负起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实现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乡土性,现实性,实用性特点,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直观化,加强了学生的亲身的体验,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空间。 望前程繁花似锦,赴征途任重道远。如今,我们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高歌“唱响红色旋律,我们从这里起航”,沿着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打造品牌学校文化,构建新型育人环境,向着“内强素质,外树品牌,发展内涵,彰显特色,争先创优,打造一流。”的目标阔步前进!

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案 导读: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在校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之间、师生之间发生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具有敌意的欺凌、体罚、伤害等性质的暴力行为。由于校园暴力行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数是青少年在校学生,并且暴力行为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因此大家习惯称其为校园暴力。 对在校园里悄然“滋长”的校园暴力,我们该如何抵制呢?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暴力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德育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项育人工作。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努力做到: 一、常规训练常抓不懈 对学生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富裕,在学生中摆谱,自私自利成为习惯,蛮横无礼很严重。针对这种孩子,常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明白应该喜欢什么样的人,知道什么人才是受人尊重的人。并告诉他,老师为何受到尊重,英雄为何受人敬佩,是他们本身具有做好人好事的品质,具有团结同学的好品质。靠压制别人,靠花钱收买人心,是不会长久的。渐渐的相处中,我及时引导他们热爱劳动的心理,并多次奖励,运用小红花引导他多关心他人,替同学着想,他们就会很快转变为一名遵守纪律,学习优秀的学生。

以雅文化引领 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以雅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辛店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囿于城郊结合部一个狭小的平民居住区,外来人员混杂,流动频繁,周边文化浮躁。辛店中心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推行《以雅文化引领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的发展策略,创设良好的管理文化,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区域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优化育人环境确立核心理念引领师生发展 学校文化与学校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2008年以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50余万元,完成了两草地三球场的建设,建设了以雅文化为主调的文化小广场,把德育阵地建设从教师延伸到了校园,丰富了德育教育途径。 学校确定了以“创办品牌学校,培育优秀人才,享受读书人生”为办学宗旨,以“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以“育文雅学生,做儒雅教师,创高雅校园”为育人目标,确定了学校的校训“雅”,致力于打造“文雅、儒雅、高雅”的校风。 在学生管理文化中,追求“勤学、善学、乐学,做文雅学生”的育人效果。学校扎实有效地推动德育序列化工作,强化三自(自立、自主、自强)、三爱(爱班、爱校、爱国)、三雅(文雅、儒雅、高雅)主题教育,充分调动社区、家长的参与,在全区打造德育品牌 二、明确德育目标丰富活动形式落实德育评价 学校本着德育工作从整体入手、从部分深入的科学思想,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社会经验等规律,按年级、年龄分层次制定不同年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低年级(1-2年级)爱班、守纪、自立,中年级(3年级)爱校、自律、平等,高年级(4-5年级)爱国、合作、自强,全方位构建“三自”德育体系,系统设计各年级每个主题活动月的参考活动题目。 学校德育没有停留在口头上空洞的说教,与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好结合,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学校德育。学校以活动为载体,抓好每个月的主题教育。一学年共有十个月,确定了每个月的教育主题:九月--养成教育活动月;十月--爱国教育活动月;十一月--心理健康教育月;十二月—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月;二月——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月;三月——学雷锋互助活动月;四月——革命传统教育月;五月——感恩教育月;六月——生命安全教育月。 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根据每月教育主题确定每周班队会要点,并要求各班将这些要求认认真真贯彻到每一个学生的言行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日积月累的教育熏陶中不断提高。学校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建特色校完方案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构建特色校园 -----新华书店希望小学 为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有特色,铸就校园浓郁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按照县教育局打造特色学校、注重一校一品的发展思路,努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根据本校本地区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优势,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以红色乡土教育为核心内容,以“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拟定我校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石塘作为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我校结合实际开展红色乡土教育,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的经典文化及红色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展现地方文化,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特色“人文校园”。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实践,走进乡土历史,了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三、特色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 1、特色学校的工作的基本思路 坚持一个中心:内涵特色发展,建设红色校园 依托两个载体:活动为载体、班队为载体 促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班队集体建设。 突出四大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学科整合相结合; 特色校园的创建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 学生课外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2、培养目标: 了解并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优良传统,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起点,逐步培养“自信、自尊、自主、自强”的人格意识;以“细节养成、积淀习惯”为重点,逐步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文明守纪、孝敬感恩、积极上进,为自己一生负责”的卓越品质,最终成为“重健体、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会创新”的时代新人。 四、实施途径与要求 (一)德育理念

维护民族团结 共创和谐校园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时间】2013年9月12日 二、【班会主题】维护民族团结共创和谐校园 三、【活动地点】三年级教室 四、【参加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目的】 1、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2、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3、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4、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5、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认识到团结合作才能创建和谐班集体 四、现状:一个班集体良好氛围的营造需要全班同学同心协力。而其最基本的体现就是同学们能够共同遵纪守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目前学生正处青春期,身体正值发育的同时,想法日益独立,然而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并未成熟,以至于出现了叛逆的行为表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团结精神的教育,而事实证明,学生都深知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的重要性,然而并不深刻理解如何做才是“团结一致, 互助友爱”的表现,缺乏与人协商、交流和合作的技巧。本次班会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来举办,以期能够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好的维护民族团结。 六、【活动过程】

甲:尊敬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 合:大家好!阿什努中心学校三年级《维护民族团结共创和谐校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乙: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甲: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及至整个民族。 乙:只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甲:从一望无垠的草原到美丽富饶的边疆。 乙:从碧波滚滚的南海到白雪飘飘的北国。 甲:五十六个民族同呼吸。 乙:共命运。 合:心连心。 甲:五十六个民族。 合:永远是一家。 甲: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为了这次班会收集了许多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乙:那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甲:(指黑板同学们,这是什么?(这是一幅由56个民族组成的照片 合:是的,56个民族,56朵花,56组兄弟姐妹是一家。乙: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挥衣袖,就能拨开天空中阴霾的乌云 甲: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把汗水,就能汇成一条绵绵的河流.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家长好!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现在看,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德育工作,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今天我就从四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一、养成教育,成就孩子一生; 二、、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德育;三、实践活动,加强情感教育;四、拓宽途径,深入孩子内心。只有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加强德育工作的认识,我们教师和家长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小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家庭修养;大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德育工作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怎样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抓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的德育要从基本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因为人的品德都是从日常言行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这些细节要求的指导,逐渐使之形成人格化自动习惯,这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奠基工程。所以,我们班首先做的是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领会规让范要求,让小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针对标准纠正自

己的言行,尽显美的风采。但是,我们知道,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知”与“行”不能完全统一,这样应在“认知”的基础上“行”。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如果一味强调学习、背诵,那就成了形式主义。为做到“知行统一”,我校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比如:学生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弄得校园和教室脏乱不堪,。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我们学校就规定了在预备铃声响之前,每个班都要把自己的卫生区拾捡干净;教室里,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要看一下地上是否有纸屑。同时,课下派监督员监督有无乱扔垃圾的现象。没过多久,学生就改掉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进入校园,你会看到整洁亮丽的美好环境。这种习惯,也会迁移到生活中,成为他们一个自觉的行为。 二、抓课堂教学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是小学德育主要途径之一。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堂优秀的品德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材料和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讨论、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能够明辨是非,懂识道理,掌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其他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在文质兼优的文章中,我们老师学会让学生在学习语

育人为本作业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农村小学学生德育工作之我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为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尤显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 一是留儿童的增加,隔代管理弊端重重。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农村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交给爷爷奶奶代管或托亲朋照看,他们只管生活,很少管教。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处于无人管束和控制的状态,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非不明,善恶不分,自控和自理能力非常差。 二是,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致使学生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家长千方百计满足子女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给学校品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是部分家庭言行不检,对社会怨气多,沉缅于赌博、和声色犬马之中,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 四是周边环境失调。目前学校周边的环境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很不协调,游戏机室、各色摊点云集周边,游戏小吃的诱惑,使学生养成了贪图享乐的,不思进取的陋习。 五是文化垃圾的影响,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负面影响较大,致使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盲目崇拜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他们只知道关心自己,不知道关心社会和他人,说话办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哥们儿义气”重,而且误把“哥们儿义气”当成真正的友谊;崇尚金钱万能,贪图物质享受。 六是环保意识差,主动爱护环境的少。有的学生乱丢乱扔塑料袋、纸屑,有的随地吐痰;有的洗手喝水不关水龙头,大白天不关电灯开关;公共场所随便践踏花草、攀折树枝、乱写乱画等。 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让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真正发挥德育养德育人的功效呢? 一、确保德育的首要位置。 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求全体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确定为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要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德育纲要》等德育文件要求,从农村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德育工作实施计划,抓好舆论宣传,抓好计划实施,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班级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法制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实行条线管理。即“党支部——主管副校长”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