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_MTHFR_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_MTHFR_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_MTHFR_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_MTHFR_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

荧光PCR仪检测平台: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 一、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1、提前预防脑卒中,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变异是导致我国人群脑卒中高发最主要的遗传危险因素。 MTHFR基因的多个位点在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其中与功能和疾病最为相关的是C677T位点多态性。在MTHFR基因第677个核苷酸位置,其碱基可发生胞嘧啶(C)向胸腺嘧啶(T)的突变,MTHFR酶的活性逐级降低(CC型活性为100%,CT型活性为70%,TT型活性为35%),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不同程度的蓄积,破坏全身血管,从而形成”H型高血压”,导致卒中风险比一般人高出11-28倍。因此提前检测与脑中风最相关的基因MTHFR677C/T基因对预防脑卒中,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提前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是常见的新生儿缺陷。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而大量的研究表明MTHFR677C/T基因突变会导致孕妇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从而导致孕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因此提前检测与孕妇早产,新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基因,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以及孕妇早产,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降低国家和家庭负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检测试剂盒介绍及优势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MTHFR 基因C677T 位点多态性进行定性检测:首先从EDTA 抗凝的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利用探针可与DNA模板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报告荧光的不同来分辨出样本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基因型,最后通过电脑软件自动计算给出结果,区分该基因位点的野生型(CC)、杂合型(CT)和纯合突变型(TT)。 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优势: 1.灵敏度高:可以对低至1ng的DNA模板准确的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他汀类药物作为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 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 中胆固醇水平 , 从而大大减少了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本文就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 以及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等方面进行概述。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 , 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引起的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疾病 , 主要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脂和运动猝死等疾病。 1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血管疾病种类较多 , 大多数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如下:①高脂血、NO 等因素使血管内壁细胞损伤 , 导致血管壁通透性改变 , 大量脂质透过内皮细胞深入内皮细胞间隙。进而引发内膜增厚、脂质沉积、细胞浸润、中膜平滑肌细胞向管腔转移和增殖等症状。②细胞外基质增生和出现泡沫细胞 , 使动脉壁变成糜粥样结构。 他汀类降脂药为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 即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 还原酶的抑制剂 ,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脂药物, 常用的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 2他汀类药物的结构 他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与天然底物 HMG-CoA 类似的 3, 5- 二羟基庚酸结构片段 ( 在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结构中 , 与天然底物 HMG-CoA 类似的是 3-羟基戊内酯环 , 给药后在体内开环转化为有效的羟基酸 ), 它是他汀类药物的药效团;二是以共价键与 3, 5- 二羟基庚酸相连接的疏水性环状结构 , 它在药物与还原酶的结合中起着重要作用;三是疏水性环状结构上的取代基 , 它们决定药物溶解性和药动学性质。 3他汀类药物的降胆固醇作用 HMG-CoA 还原酶是人体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 , 他汀类药物具有与其天然底物 HMG-CoA 类似的结构片段 , 与 HMG-CoA 还原酶有着更高的亲和性 , 能够竞争性抑制 HMG-CoA 还原为甲羟戊酸 , 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量。上调肝细胞膜上 LDL 受体数目 , 增加的 LDL 受体介导的 LDL 和 IDL( 中间密度脂蛋白 ) 的清除 , 从而使 LDL 和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 的合成下

全血PCR直接扩增技术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全血PCR 直接扩增技术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 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刘冉1,尹立红1*,浦跃朴1,周国华2,王仪3,潘恩春3,杨文洲3 摘要: [目的] 应用全血PCR 直接扩增技术检测淮安汉族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 C 677T 多态性并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评价该技术在大规模现场人群基因多态性筛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全血PCR 直接扩增技术分析205例淮安汉族健康个体MTHFR C677T 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与传统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技术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并将检测结果与已报道的不同地区汉族人群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全血PCR 直接扩增技术与传统PCR-RFLP 法测定MTHFR C677T 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 =0.946,95%CI :0.906~0.985)。结果表明淮安汉族人群MTHFR C677T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 32.68%、CT 46.83%、TT 20.49%;C 和T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6.10%和43.90%;结合其他9个地区的汉族人群MTHFR 677T 等位基因频率的趋势性χ2检验,发现MTHFR 677T 的分布随地理纬度的降低,T 等位基因频率也降低(P =0.001)。 [结论] 全血PCR 直接扩增技术简便易行,适用于人群基因多态性的快速筛检。在所研究的10个中国汉族人群中MTHFR C677T 多态性显示与不同地理纬度的地区分布有统计学相关性。 关键词:外周血;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单核苷酸多态;筛检技术 MTHFR C677T Polymorphism Rapidly Detected with Direct Ampli ? cation Protocol in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LIU Ran 1,YIN Li-hong 12*,PU Yue-pu 1,ZHOU Guo-hua 2 ,WANG Yi 3,PAN En-chun 3,YANG Wen-zhou 3 (1.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outheast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09,China ;2.Huado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edicine and Biotechnics ,Jiangsu Nanjing 210002,China ;3.Huai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gsu Huaian 223001,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amine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C677T polymorphisms in Huaian Han popul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Direc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for detecting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population. [Methods ] Polymorphisms of MTHFR C677T in 205 Huaian Han healthy volunteers was detected with Direc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nd RFLP technique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MTHFR C677T gene types was compared with other Han population data from different areas in China. [Results ] There was high consistency of MTHFR C677T polymorphisms between the method with blood sample and with genomic DNA (Kappa =0.946,95%CI 0.906~0.985). The frequencies of the C/C ,C/T and T/T genotypes in the subjects were 32.68%、46.83% and 20.49% respectively ,and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677C and 677T were 56.10% and 43.90%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MTHFR 677T allele frequency with Han population in other nine different areas in China showed the distribution of MTHFR 677T was decreased with geographical latitude (P =0.001). [Conclusion ] The frequency of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MTHFR C677T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s from different areas depends on geographical latitude. The MTHFR C677T distribution of Huaian Han population group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odel of population groups with the latitude range between N30° and N35°. Direc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in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is a good system of direct PCR amplification with blood sample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 Key Words :peripheral blood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creening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571540,30671732)作者简介:刘冉(1974-),女,博士生,研究方向:肿瘤环境基因组学*通讯作者(Correspondent author):尹立红教授,E -mail:lhy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7e7775277.html,. cn 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2.华东医 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2;3.江苏省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淮安 223001 文章编号:1006-3617(2007)01-0021-04 中图分类号:R735.1;R394-33 文献标识码:A 【论著】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是叶酸代谢中的关键酶之一,它可将还原型辅酶I (NADPH)相关的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1]。前者生物学作用为细胞内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及DNA 修复过程;后者作为甲基供体,在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同型半胱氨酸接收甲基基团,生成蛋氨酸,并进一步复甲基化为S -腺苷甲硫氨酸,参与体内广泛的甲基化反应。这一代谢途径的正常运转在维持DNA 正常甲基化和核苷酸从头合成以及DNA 损伤修复是至关重要的[2]。目前

胃癌的多种相关基因

胃癌的多种相关基因 研究发现胃癌与基因有些密切的关系,胃癌患者体内的某些特定基因与正常人的基因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西安国医肿瘤医院★分析认为这些基因可能是导致胃癌的真正元凶。 核黏蛋白是胃黏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可由多种上皮细胞合成,直接或以膜包颗粒的形式分泌至细胞外,主要起保护细胞,参与细胞间黏附和免疫识别的作用。目前,已成功分离并鉴定出12种编码人类核黏蛋白的基因(MUC1、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6-8、MUC11-12、MUC13)。Ho 检测正常、肠化生及胃癌的胃黏膜细胞黏蛋白基因表达情况,发现正常胃黏膜表达MUC1、MUC5、MUC6黏蛋白,肠化生胃黏膜表达MUC2和MUC3黏蛋白,而胃癌组织中则有MUC3、MUC4黏蛋白基因的高表达和MUC5、MUC6的低表达。提示胃黏膜癌变过程中黏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可作为一项监测胃黏膜病变发展的指标。 研究人员检测了MUC1基因核心蛋白的表达,结果为正常胃黏膜均有MUC1基因的表达(100%),而肠化生为75.9%,胃癌为63.0%,这些结果可能预示MUC1基因在人胃黏膜向肠化生病变、胃癌的演进中的表达率是减少的。MUC6基因的检测表明,正常胃黏膜(100%),而肠化生(138%),异型增生(70%),胃癌为(7%),可能提示MUC6基因在胃黏膜的癌变过程中是下调衷达的,尤其是在肠化生和胃癌组织中更明显。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正常胃黏膜、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囊性扩张黏膜以及胃癌组织中MUC5AC核黏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正常胃黏膜的浅表1/3范围内广泛分布MUC5AC核黏蛋白(100%),而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囊性扩张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9.6%、100%、83.3%、40.0%,这一结果提示MUC5AC基因在胃黏膜的癌变过程中(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是下调表达的,正常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大量丢失,与胃癌发生可能相关,至少提示胃癌的恶变过程中涉及黏蛋白的基因的分子改变。总之,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MUC基因表达异常有三种,第一种为正常核黏蛋白基因表达的丧失,第二种为某些核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异常增强,第三种为表达了在相应正常胃黏膜中不表达的核黏蛋白基因。

常用的五大类降脂药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常用的五大类降脂药高脂血症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 种:1.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正常人的血总胆固醇应低于5.2mmol/L,如超过 5.7mmol/L,即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2.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指血甘油三酯 超过1.7mmol/L)。3.混合型高脂血症(指既有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又有血浆甘油 三酯水平升高)。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小于40mg/dl)。目前 ,在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许多,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1 他汀类 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他 汀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即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为目前临床 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名称均含有“statin”,故常

简 称为他汀类。现已有5种他汀类药物可供临床选用:(1)洛伐他汀(lovastatin ),常见药物有美降之、罗华宁、洛特、洛之特等,血脂康的主要成分也是洛伐他汀 。(2)辛伐他汀(simvastatin),常见药物为舒降之、理舒达、京必舒新、泽之浩 、苏之、辛可等。(3)普伐他汀(pravastatin),常用药有普拉固、美百乐镇。(4)氟伐他汀(fluvastatin),常见药有来适可。(5)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常见药为立普妥、阿乐。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 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胃肠反应、头痛。与其他降脂药物合用时可能 出现肌肉毒性。 2 贝特类贝特类药物的主要适应症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

致病基因检测结果样本胃癌变风险性筛查基因检测

致病基因检测结果样本胃癌变风险性筛查基因 检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胃癌变风险性筛查基因检测 姓名:XX 性别: 出生日期: 编号: 检查目的:胃癌变风险性筛查 检查标本: 癌变相关重点基因:P53、IL-10、IL-1β P53基因突变热点核苷酸区域:EXON4 codon 72 检查目的:有无点突变 相关人种:见于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 意义:胃癌 基因测序结果: 测序图(见附件) 变异情况: P53 CC->CG, 对P53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发现SNP杂合突变位点。 IL-10基因: 检查目的:有无SNP突变位点; 相关人种:见于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 意义:胃癌 基因测序结果: 测序图:(见附件) 变异情况: IL-10 CC->TT, 对IL-10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发现一个SNP纯合突变位点。 IL-1β基因: 检查目的:有无SNP突变位点; 相关人种:见于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 意义:胃癌 基因测序结果: 测序图:(见附件) 变异情况: IL-1β CC->CT, 对IL-1β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共发现一个SNP杂合突变位点。

胃癌易感风险度评估: 1、P53是人体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对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p53基因72位密码子存在C>G多态,使氨基酸由Pro-Arg,研究发现, p53此位点突变后的基因型与胃癌联系较强,并在饮酒者中的患胃癌风险更高。 经检测,您的P53基因发现杂合突变;根据目前的测序结果显示P53基因轻度增加您对胃癌的患病风险, 易感风险度为 +/-。 2、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基因突变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合并幽门杆菌感染发病危险大大增加。其中IL-10 G/A SNP是提高胃癌患者发病风险的独立因素,可影响胃癌的发展和进程。IL-1β位点发生突变会增加由幽门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胃酸分泌过少和胃癌的可能性。 经检测,您的IL-10基因发生SNP纯合突变,IL-1β基因发生了杂合突变。根据目前的测序结果显示IL-10基因突变增加了您对胃癌的患病风险, 易感风险度为 +/+;IL-1β基因发生了杂合突变,通过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癌环节导致您对胃癌轻度易感, 易感风险度为 +/-。 小结:根据目前对以上P53基因、IL-10基因和IL-1β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相比,您对胃癌的易感风险度明显增高,应引起警惕,应避免高度接触胃癌的重要发病危险因素。禁酒,尤其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阻断您对胃癌的易感途径。建议您定期做胃镜检查,至少每半年一次。 胃癌预防建议: 一、注意警惕胃癌发病危险因素: 1、饮食因素:1)烟熏(熏鱼、熏肉)、盐腌的食品含有相当高的致癌物,如苯并芘、亚硝胺等;2)用高温油煎炸的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多环芳烃类致癌物;3)高盐食品如腌肉、腌鱼、咸菜、腊肠等也受到注意,因为高盐食物可损伤胃粘膜,使致癌物容易被身体吸收。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 3、亚硝胺等化学物质和霉菌毒素:在一些腌制的肉类、鱼类、禽类、蔬菜类食品、还有经亚硝酸盐处理的食品如香肠、火腿、午餐肉及腌制的肉类制品中也含有少量亚硝胺类致癌物质。杂色曲霉菌、黄曲霉菌、构巢曲霉等霉菌,由其产生的杂色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可诱发胃癌。可以提示霉粮是一个与胃癌有关的危险因素。 4、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长期吸烟的人胃癌发病率明显提高,长期饮酒对胃有致癌和促癌作用。遗传因素在胃癌病因中的作用比较肯定,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的倾向。 5、胃癌与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之间有密切关系;另外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患者也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二、警惕胃癌的早期信号: 1、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比较顽固。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食后腹部饱胀及不适感、返酸、嗳气,同时伴有体重下降或贫血。 2、过去没有胃痛的人,近期内出现反复胃痛;或者以前虽然有胃痛,但近来疼痛强度、性质、发作规律改变,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欠佳或无效。 三、高危人群及预防措施:

银屑病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位点A677V关系的研究

银屑病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位点A677V关系的研究 银屑病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位点A677V关系的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2期第32卷论著 作者:杨维玲王晓慧郑淑云孙智晶王柏秋傅松滨 单位:杨维玲王晓慧郑淑云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智晶王柏秋傅松滨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遗传学研究室 关键词:银屑病;四氢叶酸脱氢酶;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摘要】目的探讨银屑病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位点A677V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了3个银屑病家系和39例银屑病患者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位点A677V。结果银屑病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不耐热缺陷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A677V突变型与银屑病发病相关。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oriasis and the Polymorphic Site A677V of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 YANG Weiling,WANG Xiaohui,ZHENG Shuyun,et 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 Harbin 150001【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morphic site A667V of 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gene and psoriasis .Methods PCR -RFL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olymorphism of MTHFR gene in 3 psoriasis pedigrees and 39 psoriatics.Results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the psoriastics were A/A-20.51%, A/V=48.72% and V/V=30.76% ;the allelic frequencies were A=0.4487 and V=0.5513.Conclus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THFR gene thermolabile defect between the psoriatics and the control, and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MTHFR gene is related to A667V mutant. 【Key words】 Psoriasis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PCR-RFLP 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定位在1P36.3,现已发现严重的MTHFR缺陷与其不耐热变化这两种变异是由基因不同突变引起的,其中不耐热MTHFR缺陷主要由MTHFR677密码子中C被T置换引起,这种突变直接影响MTHFR的活性和耐热性。已有报道脑血管、周围血管、冠状血管疾病与MTHFR的不耐热变化密切相关。再者亦有报道,银屑病患者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5.4倍和11倍。基于上述,我们以PCR-RFLP方法检测了银屑病患者的MTHFR基因多态位点A677V,旨在探讨MTHFR基因多态位点A677V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

综述 胃癌

综述 基因芯片分析在胃癌研究中的进展 摘要: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尽管一些成熟的治疗方案已经建立,但死亡率仍然在增加。目前,淋巴节转移情况被认为是胃癌的最可靠的预后指示器。尽管胃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并增加成功治疗的可能性,然而,一方面内镜检查诊断方法在较贫穷的国家里价格仍然相对昂贵,因而其早期胃癌诊断率并不高。因此,许多创新的技术正研究开发出一种通过识别特定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来实施的新的非侵入性的筛检试验。DNA芯片技术是一种能够同时测定大量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的新技术。因此,确定肿瘤的基因表达谱并将之与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发生发展相关联。一些已发表的文献已经阐明芯片分析在胃癌研究以及胃癌发生和转移形成的机制研究中的作用。本篇综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芯片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临床应用,从而有助于更好的揭示出胃癌的遗传学特征并应用到更确定性的治疗中。 关键字:芯片,胃癌,基因,治疗,化疗 定义和流行病学 尽管欧洲在大范围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形成了一个胃癌发病率的持续的下降趋势,胃癌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胃癌在发展中国家以及男性中的发病更为常见, 每年新诊断近一百万胃癌病例。 在美国,胃癌占据了每年肿瘤新发案例的2%,但是在韩国,胃癌的发生更为普遍,占据韩国所有癌症类型的20.8%。胃癌病人的半年生存率跟初次诊断胃癌时的胃癌临床分期相关,在这些新诊断出来的胃癌病人中,约65%的病人在胃癌发生的早期诊断出来,不到15%的胃癌病人在胃癌进展期被诊断出来。80%~90%的病人会发生侵袭性转移。 尽管已经存在一些胃癌的治疗方案,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在增加。 风险因素 胃癌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 60岁),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摄入硝酸盐或富含硝酸盐的食品),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疾病(Menetrier病、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肠上皮化生)、遗传学因素、个人或家族性的胃癌遗传史。 在这些危险因素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并且可能触发约65%~80%的胃癌病例。CagA 毒力因子可能通过慢性炎症导致潜在的胃癌发生。 相反,,抗氧化剂例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包含的维生素A和C,典型的地中海式饮食以及绿茶被认为是保护因素,因此它们与减少胃癌的发病率相关。 雌激素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比女性(3:1)。 症状 不幸的是,胃癌的发生非常普遍,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恶心、消化不良、缺乏食欲、进食大量食物时感到困难、上腹部疼痛等都容易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相混淆。 此外,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常常错误地处理,通过服用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来改善症状。更具体的症状,如持续疼痛、体重减轻、贫血、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的出现通常在晚期,这往往会延误诊断。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和 A1298C多态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李松, 祭美菊, 侯鹏, 何农跃 [摘要]目的:探讨代谢叶酸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胃癌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分析170例胃癌病人和性别、年龄配对的140例正常对照者的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基因型及其与胃癌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在正常对照中,MTHFR基因677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9%、40%和12.1%,而在胃癌病人中分别为35.9%、45.9%和18.2%。在病例组中677(CT+TT)变异型基因者占64.1%,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52.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χ2=4.54,P <0.05)。与677CC基因型者相比,变异型基因者和TT型基因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分别高1.67倍(OR为1.67,95%CI为1.06~2.64)和2.67倍(OR为2.67,95%CI 为1.382~5.341)。A1298C基因型在病例和对照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进一步分析发现,1298变异基因型与677变异基因型之间有协同作用。携带MTHFR 677TT/1298AC基因型个体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MTHFR 677CC/1298AA基因型个体的 3.684倍 (95%CI为

0.829~25.776)。结论: MTHFR单核苷酸多态是胃癌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关键词]胃癌;单核苷酸多态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疾病易感性 DNA 甲基化是基因表达,DNA 的稳定性、完整性和诱变的重要决定因素,染色体和DNA甲基化异常都是可遗传的,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而引发肿瘤的重要机制[1]。相关研究表明,细胞内低甲基化是胃癌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会影响叶酸在体内的正常代谢,造成甲基不足,从而促进胃癌的产生,国内外刊物报道了此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MTHFR基因在总的人群中呈高度多态性,在其编码区有2个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即C677T 和A1298C,前者位于催化区而后者位于活性调节区 [2]。作者对江苏南京地区的170例胃癌病人和140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分析MTHFR基因C677T 和A1298C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风险性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标本来源标本取自170例胃癌病人和140例正常对照者。病人分别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样品为肿瘤组织和外周血;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来自东南大学校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所取样品均为健康人的外周血。所有的病例和正常对照者均为江苏省南京市及其周边区域居住

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胃癌细胞凋亡基因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发现,胃癌细胞凋亡是有相关基因控制的,目前发现的有以下三个基因:bcl-2基因、Bax和Fas/FasL。下面来详细介绍: 1.bcl-2基因 bcl-2基因编码26kD的膜蛋白,是第一个被确认有抑制凋亡作用的基因。bcl-2基因激活、过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使细胞增殖和凋亡不平衡,而且会使具有遗传改变又得不到修复的细胞免于死亡而进入细胞循环,多种遗传成分改变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bcl-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乳腺癌中,高表达的Bcl-2与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而且与有丝分裂指数呈正相关,提示在细胞增殖活跃期,Hcl-2阳性细胞凋亡减少,即Bcl-2过表达影响了细胞凋亡。Nakamum检测了肠型胃癌、胃腺瘤、肠化生及非化生胃黏膜,发现在肠化生中Bcl-2蛋白表达量最高(77.1%),胃腺瘤(37.5%)和肠型胃癌(10.8%)中较低。 因而认为,Bcl-2蛋白的过表达主要是在胃癌的早期阶段起作用,使转化细胞逃避凋亡,以进一步积累其他基因的异常。Lauwers采用单克隆抗体124检测正常、伴有肠化生的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胃黏膜,发现正常胃黏膜仅在胃小凹与腺体交接处增生的干细胞中有Bcl-2蛋白的微表达,而在肠化生黏膜的过增生区域及胃小凹表面分化不良的细胞中均可检测到Bcl-2,这些分化不良的细胞正是胃癌癌前病变的一个特征。 因此推测,胃黏膜受损后增生加快,导致一些分化不良的细胞出现,这些分化不良的细胞又因Bcl-2蛋白的过表达而逃避凋亡,呈现生长优势,细胞寿命延长,基因变异积累的机会增加,为进一步向恶性细胞转化提供了条件。 2.Bax Bax是第一个被分离到的Bcl-2家族成员之一,与Bcl-2的同源区主要集中在BH1和BH2区。Bax的功能与Bcl-2相对,可促进细胞的凋亡。Bax与Bcl-2在体内的表达呈部位互补形式。Bcl-2倾向于分布在生长细胞、增殖细胞,而Bax倾向于分布在终末分化细胞、退化细胞,在凋亡旺盛的细胞中表达更强。 国外Komatauin报道,在胃黏膜癌变的早期阶段,即已发生Bax的表达异常。

肿瘤基因检测的解读流程

从临床进入基因检测流程是入口,检测结果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合理解读是出口,这一入一出之间需经历检测前临床咨询部分、实验室部分、信息分析部分、临床解读部分共四个环节。其中的第四部分临床解读部分即是根据检测结果、患者信息、医生共识综合判断,临床和遗传咨询有效衔接、充分沟通,最终出具临床解读报告。 在做成临床解读报告之前,首先需要将解读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包括解读的步骤流程,解读的技术细节。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到解读的规范化,使解读过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出具一份好的临床解读报告,基因检测才能更好的服务患者和临床医生。从大的框架讲,基因检测数据解读可分为三个步骤:原始数据→分析数据、基于数据库的解读→与患者个体表征/临床病例结合的解读。1、读懂原始数据 将测序的原始序列数据(FASTQ)去除接头及低质量序列,经BWA软件比对至GRCh37/38(NCBI版本)或hg19/hg38(UCSC版本)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上,Picard 去除重复序列,使用GATK检测SNV与Indel变异,使用ANNOVAR进行变异注释。最后获得一份.vcf文件(图1)。

Func.refGene:变异所处参考基因的功能区(exonic,intronic,UTR3,UTR5,splicing,upstream,downstream,intergenic)(此处的exonic特指外显子编码氨基酸区,不包括外显子的UTR区) Gene.refGene:变异所处参考基因名称(如果是基因间,则是两侧的基因)GeneDetail.refGene:非外显子区处于特定转录本中的具体位置(如果是基因间,则是距离两侧的基因的距离) ExonicFunc.refGene:外显子区的变异类型(frameshift insertion,frameshiftdeletion,stopgain,stoploss,nonframeshift insertion,nonframeshiftdeletion,synonymous SNV,nonsynonymous SNV),如果这一栏是一个“.”的话,就说明该变异不在外显子区 AAChange.refGene:氨基酸水平的改变(同一个基因可能具有多个转录本,氨基酸改变的位置在不同的转录本中有可能不一样) 经注释后的vcf文件还会包含如下信息: CLINSIG:该变异在ClinVar数据库中的临床意义(Benign,Likely benign,Uncertain significance,Likelypathogenic,Pathogenic,Drug-response)CLINDBN:该变异所引起的疾病名称 CLINACC:该变异的登记号和版本号(VariantAccession and Versions)

常用的五大类降脂药

常用的五大类降脂药 高脂血症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1.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正常人的血总胆固醇应低于5.2mmol/L,如超过5.7mmol/L,即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2.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指血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 3.混合型高脂血症(指既有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又有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小于40mg/dl)。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许多,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1 他汀类 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即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名称均含有“statin”,故常简称为他汀类。 现已有5种他汀类药物可供临床选用:(1)洛伐他汀(lovastatin),常见药物有美降之、罗华宁、洛特、洛之特等,血脂康的主要成分也是洛伐他汀。(2)辛伐他汀(simvastatin),常见药物为舒降之、理舒达、京必舒新、泽之浩、苏之、辛可等。(3)普伐他汀(pravastatin),常用药有普拉固、美百乐镇。(4)氟伐他汀(fluvastatin),常见药有来适可。(5)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常见药为立普妥、阿乐。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胃肠反应、头痛。与其他降脂药物合用时可能出现肌肉毒性。 2 贝特类 贝特类药物的主要适应症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目前临床应用的贝特类药物,主要有环丙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及吉非贝齐。据临床实践,这些药物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22%~43%,而降低TC 仅为6%~15%,且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恶心、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肝损害。 3 烟酸类 烟酸类药物属B族维生素,当用量超过其作为维生素作用的剂量时,可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该类药物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除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I型高脂蛋白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高脂血症。但是,该药的速释制剂不良反应大,我们一般不单独应用。对于烟酸的降脂作用机制,目前医学界尚不十分明确。缓释制剂大大减少,主要为颜面潮红。 4 胆酸螯合剂 这类药物也称为胆酸隔置剂。有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常用药物有降胆宁。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恶心、便秘或腹泻,肠梗阻或头痛等。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构效关系降血脂药 HMG-CoA还原酶即3-羟基-3-甲基戊二肽辅酶A(3-Hydroxy-s-Methylglutary-Coenzyme),简称HMGR,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它是降血脂药物设计的重要靶标,抑制该酶的活性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浆总胆固醇(Choleterol.CH)水平,从而降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RI)是一类新型降血脂药物,对HMG-CoA有抑制作用。以他汀类药物为代表,具有选择性好、疗效高、副作用少,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疗效最好、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好评的降血脂药。 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分类 目前已上市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有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长效氟伐他汀缓释片、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由于其严重的横纹肌溶解副作用已从市场撤销。最新上市的有罗苏伐他汀(Rosuvastatin)、匹伐他汀(Pitavastatin)。其中,匹伐他汀是一个潜在的“超级他汀”,低剂量降LDL-C疗效与十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相似,且对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更为有效[2]。 依据他汀类药物的来源的化学结构[3],将来源于微生物培养基、培养液的美伐他汀及其衍生物的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作为第1代他汀类药物,将人工合成的含氮杂环和氟苯环的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视为第2代他汀类药物。 2.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4] 人体胆固醇来源于体内的生化合成和从饮食中摄入,前者约占人体胆固醇的70%—80%。所以降低胆固醇的方法除了注意饮食外,更重要的是抑制其在体内的合成。由于HMG-CoARI与HMG-CoA还原酶底物结构相似,可以竞争结合该酶的活性中心,并抑制其活性,而阻止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降胆固醇浓度。 在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过高时,巨噬细胞等由于摄入了经氧化变性的LDL,变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硬化的原因,所以为了防止动脉硬化,希望降低血中的LDL、IDL (中密度脂蛋白)和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增加HDL(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HMG-CoARI能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浓度,使血中除去更多的LDL,最终使LDL减少。而LDL 的减少受LDL受体的控制,其受体的浓度又受细胞内胆固醇浓度的调节,所以人肝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降低则刺激LDL受体的合成,促使LDL进入肝细胞从而降低血中LDL水平。 3.他汀类药物的结构类型[5] 洛伐他汀以内酯型结构应用,本身无活性,口服后在肝脏内易水解出有活性的β羟酸发挥作用。噻伐他汀为人工半合成的强效HMGR抑制剂,它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与洛伐他汀相似,属前体药物与HMGR的亲和力是洛伐他汀的2倍,所以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效果略强于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是以美伐他汀为原料经真菌进行微生物转化而制得的HMGR 抑制剂,其活性高于M,但低于L和P。[4] 4.他汀类药物的构效关系[6]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基本结构见图2,其构效关系分为母环、连接链和侧链3个部分讨论。

胃癌常见三个致癌基因

胃癌常见三个致癌基因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研究人员发现导致胃癌的癌基因是比较多的,但是绝大多数患者中有三种基因是最为常见的,它们是Met基因、Ras基因和c-myc基因。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 1.Met基因 Met基因编码190kD的跨膜糖蛋白,属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间质起源的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肝细胞因子(HGF)或离散因子(SF)作为Met受体的配体,形成HGF/SF-Met内分泌信号系统。 HGF激活可使Met的两个相邻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进而激活多个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分裂,腺管和分支结构的形成,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Met的过表达在乳腺、卵巢、甲状腺、胰腺、胃、脑、前列腺、子宫内膜等多种器官的肿瘤和细胞系均有报道。 Soman等利用RT-PCR技术检测胃癌癌前病变各期胃黏膜细胞,发现浅表性胃炎(2/4)、萎缩性胃炎(5/7)、肠化生(2/5)、胃癌(1/2)各期均有tpr-met mRNA 的高表达。tpr-met重排基因是-met原癌基因活化的一种形式。所以认为,c-met 的激活及表达增高出现于胃黏膜病变的早期——在胃黏膜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时即有过表达。 在此情况下,胃黏膜处于旺盛的增殖状态,DNA的合成和分裂活跃,易受各种致癌因子的损伤,发生染色体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细胞具备了向恶性转化的条件。另有研究发现,在浅表性胃炎c—met蛋白表达率较低,而随着病变从肠化生_+异型增生_+癌变演变,阳性表达率逐步升高,以进展期胃癌最显著,同时胃黏膜增殖程度与c-met阳性表达强度关系分析,两者有显著相关性,表明-met蛋白表达反映胃黏膜细胞的增殖状态并具有恶变倾向。 有人研究了110例胃癌癌前病变和-met表达,结果也发现随着胃黏膜病变的进展,-met过量表达率逐渐升高。因此,c-met原癌基因蛋白的过量表达是与胃癌发生相关的蛋白表达异常。 2.Ras基因 Ras基因(K-ras、H-ras、N-ras)编码一种鸟苷酸结合蛋白(P21蛋白),其在细胞增殖分化信号从激活的跨膜受体传递到下游蛋白激酶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