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护理_谢婉花

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护理_谢婉花

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护理_谢婉花
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护理_谢婉花

·科研之窗·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护理

谢婉花 陆莉 项道满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2000年4月-2005年12月,我院对46例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

经验进行研究。结果 46例先天性内斜视婴幼儿经过早期手术,其中38例(占82%)通过一次手

术获得正位,4例(占8.7%)经历了第2次手术后正位,1例二次手术后仍然保留水平斜视,3例手

术后出现欠矫、过矫,家长不接受二次手术,放弃后续治疗。结论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术前术后

进行精心的护理,对于保证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先天性内斜视; 婴幼儿; 早期手术; 护理

The nursing abo ut the early operation f o 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esotropia XIE Wan-hua,LU

Li,XI AN G Dao-man.T he Af filiated Children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nursing points about the ear ly operation for children w ith

congenital eso tro pia,and then suppose the suggest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M ethod Careful observed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s among46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esotropia.Result T here w ere38children

obtained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in the first time.C onclusion Emphasis the training fo r nurses before

the operation and the careful postoperative nursing can g uarantee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Key words】 Co ngenital esotropia; Infancy; Operation; Nursing

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内斜视称为先天性内斜,又称为婴幼儿内斜视[1,2]。由于儿童视力发育的特殊性,早期发生的很多儿童斜视应该早期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主要手段[1]。在美国,儿童眼科医生主张,这类患儿应该在6个月后尽早治疗[3~5]。由于种种原因,先天性内斜的早期手术在我国还没有普遍开展,2000年4月开始,我院运用计算机辅助儿童驯视定量检查方法,定量检查婴幼儿先天性内斜视,开展了婴幼儿先天性内斜视的早期手术,至2005年12月,对46例3岁以下的内斜视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00年4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46例患儿,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所有病例均确诊为先天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局科技新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1999-K-006-01)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性内斜视。所有患儿阿托品散瞳后,检查屈光度数<+1.00DS。

2.方法。46例先天性内斜视患儿经过计算机辅助的儿童斜视检查方法获得斜视度数定量检查结果,根据定量检查结果设计手术的手术量。所有患儿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行斜视矫正术,术中常规给予阿托品以预防心眼反射。手术中患儿情况稳定。术后在复苏室复苏,麻醉完全清醒后才回病房。

3.结果。46例先天性内斜视患儿,随访时间最长5年,最短3个月,疗效显著。其中38例占82.6%一次获得正位。另8例占11%一次手术后因出现垂直斜视或者水平斜视的欠矫与过矫,8例中5例经历了第2次手术后4例占8.7%正位,1例占2.2%仍然保留水平斜视。8例中另有3例占6.5%患者手术后出现欠矫、过矫,家长不接受二次手术,说服无效,放弃后续治疗。

护 理

一、术前护理

1.向患儿家长讲清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

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内斜称为先天性内斜,1岁前称婴幼儿内斜视。先天性内斜斜视角比后天性大,平均50~60°,远近斜角相等且稳定,不受调节影响。由于融像发育受到抑制,40%的患儿发生弱视,且易形成异常对应。90%的患儿有中轻度远视,屈光状态接近一般儿童,属非调节性斜视,镜片矫正及滴缩瞳剂,斜视不能消除。

2.我院采用“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客观诊断系统”进行检查,得出准确的斜视度数。临床上,无论医护人员怎样有耐心,3岁以下的儿童眼科患儿除了少数可以配合检查外,多数都不能主观配合检查。我院眼科采用“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客观诊断系统”进行检查,采用特殊软件,用电脑对图像进行处理,数码分析,得出斜视度数。本组病例中,采用较为客观的方法测量斜视度数,结果的可重复性、可靠性增加,并以此设计手术量,用于幼年儿童斜视的早期治疗,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3.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工作。(1)术前协助患儿完成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透、血尿常规、肝功能)。

(2)眼部一般检查及视力、屈光、斜视角、眼球运动、双眼单视功能等特殊检查。(3)术前2d开始滴抗生素眼药水,4次/d。(4)术前洗眼需洗双眼,便于医生术中观察眼位,调整手术量[6]。(5)若有异常或患儿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6)术前应用镇静药物,如安定的应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的应用,以抑制胃肠分泌,预防术中呕吐。

4.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入院后普遍存在着恐惧、害怕疼痛等心理状态,难以配合治疗。针对婴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如听音乐,看图书,玩玩具,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耐心地与他们交谈,或讲英雄故事等,取得他们的信任,增强他们的信心,消除患儿焦虑、恐惧的心理,愉快地配合治疗。要与患儿家长多沟通,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说明斜视手术虽不能提高视力,但也不会损伤视力,更不会损坏眼睛。麻醉不会对孩子智力有影响,消除患儿家长对手术和麻醉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促使患儿尽快康复。另外,斜视有损容貌,较大的患儿及家属常有心理自卑感[7],有的家属因患儿斜视遭到别人嘲笑,不愿带患儿参加活动,故要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消除她们的自卑心理,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

5.术前禁食护理。麻醉是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人眼科手术一般选用局麻。由于患儿年龄小,耐受力差,难以合作,故婴幼儿内斜视手术选择全麻。为防止患儿在麻醉过程中胃内容物反流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术前必须严格禁食6h。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在复苏室复苏,麻醉完全清醒后才回病房。加强生命体征观察,确保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儿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注意有无缺氧。术后患儿意识未清醒前,极易因呕吐发生误吸,故应专人守护,严格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1)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和吸痰器等设备;(2)去枕平卧,头侧向一侧;(3)定时观察意识变化及呼吸道有无分泌物;(4)避免全麻术后患儿躁动。在此期间输液管道及敷料应妥善固定,固定好患儿,避免拔除输液管道及敷料,注意安全。若患儿出现疼痛,应多安慰患儿,使患儿有安全感。

2.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渗血,如有鲜红色血,提示活动性出血,须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为淡红色血水,则为正常现象,必要时更换眼垫即可。本组病例无活动性出血。

3.协助观察视力、眼位、眼球运动以及角膜干凹斑等征象。角膜干凹斑一般出现于术后2~7d,在此期间应注意患者眼部常流泪与畏光、眼睑和结膜水肿应及时向医生报告,注意角膜的变化。本组1例患儿于术后第2天出现眼睑及球结膜水肿,并有流泪、怕光等症状,护士及时发现报告医生,医生经检查发现为角膜干凹斑,给予眼局部湿热敷等处理,第2天患儿症状消失。

4.术后保持安静,避免激烈哭闹以免增加出血。换药和滴眼药水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强行扒开眼睛,以尽量减少疼痛刺激。

5.术后术眼在手术当日用眼垫包扎,嘱患儿家长看管好患儿,不能自行松开眼垫,不能揉眼。术后第1天拆除眼垫,开放术眼,这对于婴幼儿斜视患儿尤为重要。因为这一年龄的孩子正处在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遮盖不当很容易导致弱视。本组病例由于健康教育做得好,取得患儿家属的配合,没有出现自行松开眼垫及揉眼现象。

6.术后第1~5天,每天照相获取图像,用于观察矫正后的眼位情况,及早发现有无手术过矫或矫正不足情况。手术的欠矫与过矫是儿童斜视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美国学者[3~5]认为,先天性斜视的最佳手术年龄应该在生后6个月左右。美国学者短期(6个月~1年)观察,手术成功率70%~80%。术后随访5年,再次手术的机会达到40%。加上对DVD以及对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手术,对这类孩子二次手术的机会达到50%。本组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91.3%获得眼位正常,一次手术

总成功率为82.6%。另外,如有过矫或矫正不足时,可利用患儿存在的屈光状态配镜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眼位。

7.做好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1)告知患儿家属对于内斜视的患儿,医生在手术设计时,常常会针对病情,令患儿保留少许(5~10°)隐性内斜,这将有利于患儿的远期康复。这些患儿在手术后有的还需要佩戴原有的眼镜或者需要另外配制特殊的眼镜,比如三棱镜。戴镜时间2周~2个月。(2)注意对假性内斜视的鉴别。2岁以内的儿童由于两眼之间的距离较窄,而鼻梁根部比较宽,所以许多眼位正常的幼儿,眼睛也并不在睑裂的正中,因此常给人以内斜视的假象。这些孩子的眼位正常,所以他们的视觉功能发育正常,外观的斜视假象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观。斜视手术的目的在于令患儿的眼轴平行,手术后斜视患儿的外观将大大改善,他们也会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但许多人仍然有假性内斜的外观,因此护士在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反复耐心向患儿家长说明,以免引起患儿对治疗效果的疑虑。(3)斜视矫正术由于手术中牵拉眼外肌,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胃肠反射而致术中或术后恶心、呕吐。因此,应向患儿和家属解释清楚,以消除疑虑。恶心、呕吐剧烈者可暂停进食,适当使用胃复安等药物,1~2d后可消失。本组病例5例于麻醉清醒后出现呕吐,护士及时发现并给予侧卧位,4例未做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1例呕吐持续2d,经给予胃复安、维生素B6处理,症状消失。

8.出院指导。(1)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继续用抗生素眼药水2周。(2)需戴眼镜者要坚持戴合适的眼镜。(3)门诊随访。术后15d、2个月复查,再照相获取图像,用于观察眼位。如仍有弱视,要继续进行弱视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诊。

讨 论

1.婴幼儿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重要性。一般认为,由于婴幼儿时期处于视力发育最敏感时期,视功能可塑性大,早期纠正眼位,使斜视眼得以正常使用,有利于弱视的治愈。尽早手术还能争取术后发展成双眼视。相反,如不及早手术,其异常反射可能越发展越严重,不仅影响其视力的发育,还会影响立体视觉的形成,使斜视患儿家长遭受更多的心理负担。

2.婴幼儿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治疗的困难。患儿的检查困难。儿童麻醉的技术、患儿家属的担忧等,都使开展早期手术难度增加。由于早期手术没有普遍开展,患儿家属对病情存在侥幸心理。医生方面,早期手术不能开展的原因之一是,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很低,使手术医生对开展手术的压力增加。

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多次手术的机会很大,造成手术过矫、欠矫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儿童的配合程度较差,没有准确的斜视角度测量方法,手术者以并不精确的斜视角度设计手术,并进行手术造成的。

3.由于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的特点,在国内常规开展这一手术的医院很少。我院眼科由于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诊断系统,解决了对低龄儿童斜视难以早期手术治疗的困难。使这一手术得以在婴幼儿期早期开展[8,9]。这也使我院的护理人员在临床上更早地开始面对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后护理的问题。

4.加强对眼科护士有关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相关知识培训,保证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

为保证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要注重对眼科护士的培训,使护士了解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的机理、临床表现、并发症、早期手术的困难、护理注意事项,以便防止和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对全体眼科护士进行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相关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可护理这类患儿。

参 考 文 献

1 孟祥成,孟令勇.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294-295.

2 George L,Spaeth.谢立信主译.眼科手术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8.

3 Kus h ner BJ.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in-fantile esotrpia.Amer J Oph thal mol,1984,98:50.

4 Ing M T.Early surgical alignment for congenital esotropia.J Ped Oph thalmol S trabismus,1983,20:11.

5 Helveston EM.Surgic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 esotropia.Ameri J Oph thalmol,1983,96:168.

6 麦光焕.现代斜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54-257. 7 顾春联.斜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齐鲁护理杂志,1999,5

(6):66.

8 项道满,陈叶桃,毛娅妮,等.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4):285-287.

9 项道满,王建勋,周红梅,等.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客观定量检查及其可靠性研究.中国眼耳鼻咽喉杂志,2006,6(2):96-98.

(收稿日期:2006-04-18)

(本文编辑:曲梅)

小儿外科手术中配合及观察的要点

小儿外科手术中配合及观察的要点 发表时间:2019-07-02T10:07:04.79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作者:李燕[导读] 通过对患儿开展较好护理观察,促使患儿手术安全顺利,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200062 摘要:小儿外科手术中,医护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患儿的状况,促使患儿尽快进行手术,更好的配合手术,对患儿的生理、心理等各个特点进行有效的评估。通过对患儿开展较好护理观察,促使患儿手术安全顺利,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儿;外科;配合 小儿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要求较高。大多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一些配合的患儿可以采用强化配合硬膜外的麻醉方式,但在麻醉期间,患儿的病情较为多变,且小儿的各个器官大多发育不完全,与成人手术有着较大的差别,需要进行更加仔细的监测,因此,手术室中的护士必须充分掌握小儿的各个特点,同时运用有效的监测设备,保证小儿在麻醉及手术的过程中的安全,并且促进其术后的恢复。因小儿所具备的生理及解剖等特点,与手术的部位产生冲突,导致小儿的监测与护理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为了使小儿外科手术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完美的配合及监测。 1术前准备 1.1用物准备。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应当依据手术通知单来进行准备工作,根据手术需要来选择器械、吸引器、吸痰器、插管包等等;根据气候的变化来选择电暖炉,调整好室温,同时在手术台上放置一个小枕头。在手术前需要保证物品得到充足的准备,尽可能避免外出取物,促使手术顺利开展。 1.2心理疏导。由于小儿大多畏惧疼痛,同时因所处环境的变化及内心的恐惧,小儿都存在各种不合作的行为,例如恐惧、胆怯等,而且小儿大多过度依赖亲人,亲人的一切行为都会对小儿的情绪造成影响。针对这种状况,医护人员应当告知家长不能在患儿面前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这样会对患儿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增加他们的不安与恐惧,同时医护人员应当与患儿进行较好的沟通,为他们讲解注意事项,积极缓解他们的恐惧情绪,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图片来为他们讲解,使患儿更加了解手术室的环境,尽可能降低他们的不安与恐惧,降低精神受创,从而避免患儿在术后出现不良情绪。 1.3禁饮禁食。若患儿在术中出现呕吐现象,将会增加手术及麻醉的风险性,而家属无法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另一方面,面对患儿的苦恼,家长大多表现出不忍,无法严格的控制孩子的饮食,医护人员应当为他们详细耐心的讲解其危害性,严格遵照医生的要求来禁饮禁食。通常情况下,小儿禁饮及禁食的时间分别为6和12h[1]。 2术中配合 2.1术中的保暖。患儿的皮肤较薄,体温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小儿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应当立即给予保暖措施,尽可能减少暴露;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应当维持合适的温度;向患儿体内输入的血液及液体应当先置于恒温箱中,促使其温度维持在37℃左右;术中所使用的盐水温度也应当与患儿体温相一致;术野周围应当维持干燥洁净;术中应当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的暴露。 2.2打通有效的静脉通道。在术中,医护人员应当为患儿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在选择静脉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便于麻醉、利于输血输液、适于紧急抢救。患儿的年纪越小,其发生危险的概率就越大。患儿头皮的脂肪较少,静脉过于细小,麻醉及抢救的时候用药速度较快,会对血管造成极大的压力,导致血管出现破裂现象,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选择部位的时候,不仅要利于抢救,而且可以输入血液,同时不能对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影响,因此,最恰当的部位是四肢。 2.3体位的选择。通常,对体位的摆放要求大多为:患儿舒适、不会对呼吸功能造成影响、防止神经及血管受到压力、术野完全暴露、便于手术。所使用的垫物不能过硬,必须松紧恰当;若患儿的肢体需要悬吊或扣扎,必须先包裹相应的棉垫,之后再进行悬吊或者扣扎,并且要保持相应的空隙,可以容纳1-2个手指。对于受压部位的骨隆凸起,必须先用海绵垫处理好,避免压伤。术中必须定期的检查,不能为了贪图操作方便而顾此失彼,导致患儿的呼吸循环受到严重的影响。总之,在小儿的手术中,体位的保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避免患儿皮肤受损。由于小儿的皮肤较嫩,极易擦伤及糜烂,因此对皮肤进行有效的护理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在术中,尽可能避免相关液体对患儿的皮肤造成损伤;在使用电刀的时候,应当在肌肉较多的地方来贴电极板贴。尽可能运用双极电凝,防止电极板对皮肤造成损伤。 2.5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对于患儿的呼吸、循环及中枢系统而言,麻醉药物对其有着严重的干扰,再由于手术过程中的损伤,患儿的生命体征会随时产生改变。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儿各项生命体征,促使各个通道保持顺畅。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应当立即通知麻醉师及手术人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小儿手术中极易产生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及应对措施。手术中医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密切留意手术的进度,准备好各种器械及物品,减少手术的时间,确保手术有效开展。术中必须严格控制输液的时间及量。 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之后,器械及巡回的护士必须准确核对物品,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缝合。将患儿身体表面的血液及体液清洗干净,处理好伤口。注意保暖,促使静脉输液及呼吸道的顺畅,在确保生命体征维持稳定之后,将患儿送回病房,同时与管床护士交代好观察的要点。手术结束之后,患儿在清醒的阶段,应当避免患儿出现躁动、呕吐等症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加以观察,特别是呼吸等[2]。 结论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配合及观察,严格遵照手术要求,开展精确细致的护理,特别是小儿静脉穿刺,必须确保一针见血,时刻重视手术的进展状况及病情改变,避免手术发生意外。因此,做好术前的准备及术中的护理,可以确保手术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锡锦.小儿手术的配合及观察要点[J].母婴世界,2016(2). [2]梁萍.小儿外科手术配合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临床研究,1993(3):47-48.

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无缝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无缝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20T14:56:57.6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作者:宋露莎吴婷婷 [导读] 无缝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还提高小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全科医学科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无缝护理模式进行应用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40例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9月,将40例小儿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无缝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患者配合率。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小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满意率为(95%),对照组的为(50%)。试验组的小儿患者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配合率为(90%),对照组的配合率为(55%),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还提高小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适合在各大医院的手术护理中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小儿患者;外科手术;无缝护理模式; 从医院的护理模式中看,无缝护理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服务理念,建立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之上,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初级、2级、3级等相关的福利机构、健康部门、社区、家庭等结构中配备相应的卫生保健人员,通过这些社会关系之间密切合作,深入了解交流,为所需要的患者提供全天的无缝对接、不间断的护理模式【1】。此种护理模式从患者的护理角度出发,更加具有人性化、全面化,而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要求护理人员提供相应的临床连续性护理服务【2】。近些年在美国的一所医疗中心,将无缝护理模式运用到了小儿外科手术并取得显著的效果与成效,而本文就针对此项研究,选取了2017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外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无缝护理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如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了2017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外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40例小儿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为(5.1±1.6)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为(7.1±1.9)岁;两组小儿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照手术流程进行护理。 试验组:常规护理+无缝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同对照组,无缝护理模式,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模式,而针对小儿无缝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患者来说,小儿不比成年人,他们存在心智不成熟的特点,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部分小儿患者会因为过于排斥环境,出现对手术抵抗的逆反心理,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开始前的1d,就去小儿患者的病房中,与小儿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针对小儿患者惧怕、恐慌的心理进行缓解,引导小儿患者对手术室产生兴趣,让小儿患者对手术室充满好奇与想象,同时面对小儿家属的疑问与焦虑,一一解答,有针对性为小儿家属讲述关心的问题,并在详细的解答。在手术的当天,小儿患者会在等候室等待手术,此时的护理人员应向巡查的护士询问患者的一系列情况,之后进行核查、核对,小儿患者若出现焦急情绪时,给予轻轻抚摸,消除情绪。在手术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为小儿患者创造温馨和谐的气氛,让小儿患者感知到有安全感,提高小儿患者手术顺应性。术后,对小儿患者的切口位置密切关注,避免发生术后的常规感染、并发症预防进行无缝隙的护理,注意病房温度,提醒小儿患者增添衣物,对手术中表现良好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小儿患者家属方面要告知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注意,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的时间。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患者配合率做比较,护理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与满意,患者配合率有医生进行答卷式回答,小儿配合率分为非常配合与配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的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所得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t或卡方校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率比较:将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做比较,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表1。 2.2 配合率比较:将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室中的配合率进行比较,试验组非常配合为7例、配合为11例,一共18例,配合率是(90%);对照组中非常配合为3例,配合为8例,一共11例,配合率为(55%)。试验组的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6.144,P=0.013) 3 结论 无缝护理模式虽然从护理的模式中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服务,但对比传统护理模式,无缝护理模式更加适用于手术治疗的需求中,尤

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新生儿围手术期护理 了解新生儿的发育体征,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好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新生儿顺利度过手术难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 年对15 例手术新生儿进行围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15例,男10例,女5例,出生日龄12h~20d。先天性巨结肠8例,肠穿孔2例,肠套叠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例,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先天性骶尾部巨大脑脊膜膨出1例,先天性幽门肥厚1例。7例患儿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3例合并肺炎,5例合并两种以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最长4h,最短2.5h。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全面的检查:手术前对患儿要做全面的了解,如营养情况、血红蛋白及心、肺、肝、肾的功能等。一般可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作

出正确的估计,对病情较重或须实行较复杂手术时,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营养不良、贫血,应待营养和贫血情况得到改善后,再行手术。 2.1.2 术前禁食:婴儿的新陈代谢旺盛,术前过长时间的禁食,不但可以引起患儿饥饿和不必要的吵闹,且能减少体内糖的储量。因此,除了确有必要禁食外,婴儿仍应维持每4h喂食一次。最后一次食物,应于手术前4h喂给,因婴儿的胃蠕动力较强,一般4h内即能将内容物完全排空,故不至在麻醉时出现呕吐。 2.1.3 给予维生素:维生素的缺乏常能降低患儿对手术的抵抗力,且可以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维生素A、D的缺乏,可产生术后喉痉挛及惊厥;维生素B1缺乏可促成心力衰竭,并延长肠麻痹时间;维生素C不足则影响切口愈合,易发生切口裂开。因此,术前在一定时间内给予足量的维生素是完全必要的。 维生素K不足则易出血,新生儿因暂时性凝血酶原过低而有出血倾向,故术前均应给予维生素K。此外,有黄疸者,也应给予维生素K。 2.1.4 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慎重考虑,不可滥用。除对感染性疾病应给予抗生素外,对婴幼儿或施行较复杂手术的患儿,术前也应给予抗生素,以控制潜伏于呼吸道内的细菌,防止肺部并发症。对施行结肠或回肠手术的患儿,应于术前3d给予链霉素或新霉素及灭滴灵,以控制肠道内的细菌。 2.1.5 保温和吸氧:此点往往易被忽视。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可因体温过低而死亡。因此,新生儿入院后应及时送入新生儿室或保

小儿手术体位的护理

小儿手术体位的护理 小儿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且随年龄的增大而发生变化,对疾病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上明显不同于成年人。因此我们工作中要根据小儿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因人制宜对小儿进行正确的手术护理工作。 1 体位与呼吸保护 年龄越小的幼儿呼吸中枢发育越差,新生儿、早产儿心肺发育不良。气管支气管纤细,管腔容易因堵塞或受压而闭合。早产儿及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力差,呼吸表浅快速,缺氧后容易发生呼吸衰竭。所以,年龄越小的患儿手术时越要注意呼吸情况,摆放体位时所用的海绵垫要偏软,胸腹部切忌受压,以防胸廓活动受限。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观察有无缺氧紫绀的情况。 2 体位与皮肤保护 小儿皮肤娇嫩,麻醉手术过程中易破损或化学烧伤,轻微的感染可引起皮下坏疽或造成血行播散。所以小儿手术的体位架、海绵垫、手术用的绷带最好在手术的前一天放在手术间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术前小儿摆放体位时,体位架上除需加放一层柔软的海绵垫外,还应再放一层无菌棉垫。用绷带固定肢体时也应

在腕、踝等部位先垫上无菌棉垫,以免患儿躁动时磨破皮肤引起感染,年龄越小的患儿越应谨慎。无菌棉垫应一次性使用。消毒时应避免消毒液过多而流到体位垫上,致使皮肤浸在湿的海绵垫上。 小儿外科常用手术体位 仰卧位一般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的手术。平卧时颈肩部垫一小儿肩垫,使呼吸道通畅。四肢手术时,非手术肢体应垫上棉垫或体位垫,肢体固定松紧要适度。 侧卧位用于胸部切口手术及髋关节手术。手术床上垫一小儿用塑型垫,铺成中间平、两侧及肩部略高的形状,其上铺薄海绵垫,患儿侧卧在上面。用腰托支架及海绵垫固定好患儿胸腹及背部,头下垫头圈,使耳朵悬在头圈凹部;患侧上肢固定于侧卧位手架上,较小的患儿可将手放在身旁妥善固定;两下肢之间放薄海棉垫,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妥善固定于手术床上,侧卧位时注意患儿手臂切勿长时受压和过分外展,以免受压或牵拉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俯卧位常用于背部、腰骶部手术。先在手术床上放好软体位垫,等患儿麻醉平稳后,迅速而轻柔地将患儿翻转在备好的手术床上,用一个长软枕垫于肩部,一个软枕托起骨盆,使胸腹部相对悬空受压小,保持

新生儿.护理试题库完整

一、单选题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 (E ) A.出生时体重的2% B.出生时体重的4% C.出生时体重的5% D.出生时体重的8% E.出生时体重的10% 2、中性温度是指: (D ) A.肛温 B.腋温 C.皮温 D.环境温度 E.口温 3、早产儿的特点有: (C ) A.头发分条清楚 B.足底纹理少 C.皮肤毳毛少 D.乳腺有结节 E.指甲达到指尖 4、生理性黄疸多于: (A ) A.生后第2-3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B.生后第4-10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C.生后第24小时内出现,3天内进行性加重 D.生后第4-7天出现,约10天左右消退 E.生后7天出现,进行性加重 5、新生儿溶血病中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症最确切的诊断依据为【E】 A、黄疸出现较早,进展很快 B、贫血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 C、母亲的血型为O型,小儿血型为A型 D、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同时,血色素明显下降

E、血型抗体(游离、释放试验)阳性 6、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随不同的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一直最常见的是【A】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B群链球菌(GBS) D、表皮葡萄球菌 E、绿脓杆菌 7、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D】 A、母孕期血内有细菌时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B、胎膜早破 C、产时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 D、产后感染 E、羊水穿刺 8、女婴,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97.5μmol/L.在检查黄疸的原因时,首选的治疗方法【A】 A、光照疗法 B、换血 C、口服苯巴比妥 D、白蛋白输注 E、输血浆 9、产儿的呼吸特点是【D】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E、男女足月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 1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C】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 的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20O5年第3卷第4期 采取相应的处置.因此,在介人救治过程中,护理人 员在病情观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生命体征的 监察,注意心电监护的变化.(2)意识状态的观察, 瞳孔的观察.(3)肢体色泽和温度及肌力的监测. (4)尿量的变化.(5)动脉溶栓患者需严密观察有无 皮下出血,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6)精确计算 溶栓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以便在术中和术后能 够充分估计溶栓药的代谢衰减程度. 2.4饮食护理 对于清醒的患者应在术后1h鼓励其进食流 质,但要少量多餐,每次不超过200ml,可预防血容 量不足,低血糖反应及胃肠道突然扩张而诱发的迷 走神经反射,尤其是老年患者要尽可能缩短术后进 食时间以减少并发症. ? 9?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病情紧急,必须在发病后6h内进 行溶栓治疗,发病时间超过6h原则上不进行溶栓 治疗.护士应沉着,稳定,严肃,认真地进行各项准 备工作和实施各项操作,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护士准 确及时地传递物品,严密观察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 及病情变化.急性脑梗死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 高,随着介人放射学的兴起,采取动脉溶栓治疗能及

时,有效地治愈这类患者. 参考文献 1缪中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动脉溶栓技术探讨[J].中国脑血管 病杂志,2oo5,2(3):97. (收稿日期:2OO6—05一os) (本文编辑肖向莉)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殷秋阳姜勇白兴芹陈凤娇 摘要目的:总结3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手术前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手术后维持 良好的循环功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适时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 管;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变化,防止心包填塞的发生;维持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格控制补液量及补液速 度.结果:本组36例,9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其中2例出现室颤,肺炎8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肺高压危象3例,心包填塞二 次开胸止血l例,切口感染1例.痊愈35例,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婴幼儿;心脏病,先天性;室间隔缺损Nursingcareofinfantswithcongenitalheartofventricularsoptaldefectinperioperation. YINQ~uyang,JIANGYong,CHENFengjiao(peopXe'BHospitalofLiaochengcityshsndo ngProvince,Liaoeheng252ooo) Ai~bmctObjective:Sumupnursingcareof36inflintswithcongenrtalheartofventricularsep taldefect.Method:1"oimprovethefunctionsof heartandlungeffectivelybeforeoperation;remaindegoodcyclefunction,foundoutca】carrhythmiaintime,monitoredarterybl0odpressure andcentralveinpressure,remainedair—wayclearobservedleaddischargeremainedbodyfluid,electrolyteand8onralkafibalance,an d80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等。 2、落实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5)体位训练: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二、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伤口情况;各种引流管道通畅情况及引流量;疼痛及症状管理;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皮肤受压情况;安全管理等。 2、护理措施 (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2)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 (7)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8)心理护理:祝贺病人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的心理。 (9)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等。 (10)早期活动: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病人床上自主活动,协助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

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1-10-20T14:45:15.49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朱淑萍石彩晓 [导读] 应遵循客观、真实、完整的原则,统一使用蓝黑墨水书写。 朱淑萍石彩晓 (郑州市儿童医院护理部河南郑州 450053) 【关键词】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交接记录单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护理风险的存在不仅对患者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 [1] 。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我院简化了护理文书书写的程序,取消了一般的护理记录单。根据2009年《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中加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的要求(完善手术室与病房、重症医学科患者交接程序与记录),我院改变了传统护理记录形式,将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交接过程中需要规范交接、记录的项目条理性罗列,合并了一般护理记录单和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设计了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交接记录单(以下简称交接记录单)。2010年9月,我院开始应用此交接记录单,经过6个月的试用,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可,这期间,526例手术患儿无1例因交接原因引发矛盾或护理不良事件,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书写时间,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交接记录单的设计 交接记录单和病历纸张大小相同,便于归入病历。此单分为病人一般信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部分,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交接记录单 使用方便各项术前准备情况及交接项目一目了然。 使用方便各项术前准备情况及交接项目一目了然。 科别: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 号: 体重: Kg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手术日期: 年 月 日 手术名称: 术前诊断: 麻醉方式: □全麻 □其它 术前护理 术前指导: 病区:□已做 □未做 手术室: □已做 □未做 禁食水: □已做 □未做 肠道准备: □已做 □未做 胃肠减压:□已做 □未做 留置尿管: □已做 □未做 静脉通路:□已建 □未建 □右上肢 □左上肢 □右下肢 □左下肢 □头皮 术前用药: □已执行 □未执行 药物过敏: □无 □有 术区备皮: □已做 □未做 皮肤完整性:□是 □否 其它腕带核对: □已做 □未做 备用物品: □影像资 料 其它术前睡眠:□正常 □烦躁 □哭闹 □药物辅 助 其它意识:□清醒 □嗜睡 □意识模糊 □昏睡 □浅昏迷 □深昏 昏迷生命体征: T℃P次/分 R 次/ 分 Bp mmHg 测量时间: 时 分 备 注: □ 遵医嘱手术暂停 □ 其它 与手术室交接时间: 月 日 时 分 手术室护士签名: 病房护士签名: 术后护理 术后诊断: 意识:□清醒 □嗜睡 □意识模糊 □昏睡 □浅昏迷 □深昏 迷生命体征: T ℃ P 次/分 R 次/ 分 Bp mmHg 转入病房时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知识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知识 夏天出生的新生儿,虽然有利于生长发育,但赤日炎炎,给这些“嫩芽”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育儿、唱戏,唯恐夏冬二季”,这句流传于民间的俗语,道出了夏冬二季出生的新生儿护理的难处。 1、勤洗澡 夏天洗澡,可以帮助新生儿调节体温,还可以使皮肤上汗腺开口不被上皮细胞阻塞,有利散热。还能减少和减轻很多婴儿皮肤疾病,如新生儿皮炎、新生儿湿疹、尿布皮炎、臀红等,更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促进生长。因此,一日洗澡2~3次是必要的。洗澡水的温度应在37℃左右。 2、合理的穿衣 天气炎热,不能给新生儿穿过多的衣服,不然的话,散热不良,会引起体温升高或胸背部出现白色透明的疱疹,俗称“白痱子”。给孩子穿薄薄的单衣裤就行了,不必穿袜子。也不要让婴儿全裸身子,以防婴儿稚嫩的皮肤受损伤。 3、坚持母乳喂养 现代医学证实,被人们誉为“白色血液”的母乳是新生儿的宝贵天然营养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质和量可随婴儿生长的需要而相应的改变,更为可贵的是,它还含有多种抗病物质,能够帮助婴儿抵抗许多常见疾病,是任何代乳品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孩子生下后,要坚持母乳喂养。另外,母乳有足够的水分,只要频频喂哺,孩子是不会缺水的。不要喂糖水,糖水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4、充足的睡眠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是睡眠,良好的睡眠是保证小儿体格及神经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因此,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让孩子睡在房间最凉爽的地方,但注意不要让孩子直接吹风或吹电扇。不太热时,要盖一条枕巾,太热的话,穿薄衣裤睡就行了;还要挂上小蚊帐,以免蚊虫的侵袭;常给孩子变换睡的姿势,以免婴儿身体某一部位因长时间贴在床上不通风而生痱子,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将有益于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

小儿外科手术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

小儿外科手术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外科手术后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共8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 究组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44例。研究组在治疗时选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选用普通的钢针。对比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明 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使患儿避免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也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 目前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是静脉输液,而输液管道通畅是进行输液的前提,尤其 是针对小儿患者[1]。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穿刺范围广泛,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相对较长,避免了在穿刺过程中传统钢针可能造成的刺破血管、反复穿刺等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同时也 减轻了家长的焦虑[2]。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共89例进 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共89例,其中男性患儿45例, 女性患儿4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18-35个月,平均年龄(26.5±1.8)个月。对照组患儿44例,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为16-34个月,平均年龄为(25.0±1.5)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 患者基本资料、病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 研究组患儿治疗时选用静脉留置针,同时在术后给予科学的护理,主要包括(1)选择 合适的静脉:因为静脉留置针的管套较粗且长,所以穿刺时尽量选择粗且直的血管由技术过 硬的护理人员穿刺。穿刺成功后选择粘性绷带将埋针处固定,绷带不宜过紧也不宜太松。(2)使用留置针期间护理:护士要对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输液前进行严格消毒,输液后 注意密封,防止血液回流堵塞套管。随时观察血管情况,防止静脉炎症、血管堵塞,药液外 渗等情况的发生。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静脉钢针穿刺,给予基础的观察和护理。 1.3观察指标及判定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以及两组患儿家 长满意度。其中判断不良反应的指标有静脉炎、管道堵塞和药液外渗。不良反应率=不良反 应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 目的深入探讨关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就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50例患儿中除去2例患儿由于术后严重低心排死亡以外,其余患儿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6.00%。结论通过术前和术后两个环节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值得借鉴。 标签: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围手术期护理 从临床实践来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其心血管复杂畸形或肺充血而处于高度危险状态,一般情况下均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疗效的关键。基于此,我院将通过实例资料分析的方式,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3例;患儿平均年龄38h~22个月,平均体重(2.2~18.9)kg。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心率以及肝肾功能状况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并根据患儿的各项基本情况反映,对其心脏手术承受能力进行评估(评估通过的患儿方可进行手术治疗);研究所选取的患儿50例均可承受心脏手术。 1.2.2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过小,因此心理护理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有一定的区别:首先,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通过精心的护理使患儿感受到类似母亲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其次,充分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沟通工作,向家长充分介绍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知识,以平复其情绪,保证其在对患儿治疗过程中能够完全配合。 1.2.3 术后病情观察

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

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一体位及活动 (1)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或分泌物堵塞气道。 (2)腰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6小时,避免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针眼流出,导致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头痛。 (3)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平卧4-6小时,防止生命体征不稳。 术后患者如无休克、心衰、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衰弱现象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床上做足趾和踝关节伸屈活动,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 二病情观察 1 监测生命体征:中小手术患者术后血压监测6小时,大手术持续心电监测,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停止检测,必要时遵医嘱予以特护记录。 2 伤口及引流管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等。 (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意外脱落,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严密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判断术后有无出血、感染和瘘。

(4)妥善固定引流管,应固定在低于引流口部位,避免反流,防止逆流感染。 (5)注意无菌操作,每周更换引流袋两次。 (6)留置引流管较多者,做好标记。 3 疼痛:术后24-48小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20-50mg肌肉注射,采取舒适的体位:如胸、腹部手术后采取半卧位,减低切口部位的张力。 三并发症观察: (1)严密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感染、静脉血栓和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2)协助患者每两小时床上翻身、叩背排痰,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以防肺不张、肺炎及压疮的发生。 四健康教育 (1)非腹部手术者返回病室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胀,即可进正常饮食。 (2)腹部手术后行胃肠减压者,给予禁食。禁食期间遵医嘱静脉补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监测电解质变化,待2-3天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试行进食。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然后进软食、普食。 (3)进食原则: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4)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期间该院外科收治的50例手术患儿作为该组研究的观察组,同时以2010年1—12月期间的50例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术中与术后危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只出现Ⅰ度压疮2例,未出现其他危险事件,危险事件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术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 标签:手术室护理;小儿;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各类危险事件的高发区,同时也是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的高发区,尤其是小儿患儿,由于家长对其病情变化非常敏感,而且期望较大,因此经常因为各种危险事件导致激烈的医患纠纷[1],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进展,同时也不利于其他患儿的治疗与康复。该院针对此类现象于2013年1—12月期间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要严格执行防护措施,以避免外科手术室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以提高外科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满意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外科收治的50例手术患儿作为该组研究的观察组,同时以2010年1—12月期间的50例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13岁,平均(7.34±3.49)岁;阑尾炎手术31例、骨折手术19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15岁,平均(8.17±3.26)岁;阑尾炎手术33例、骨折手术17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危险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并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排班管理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员排班制度,保证医护人员的正常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工作影响其精神集中;护理团队要注意新老结合,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与新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搭配在一起,便于新人学习。 1.2.2信息核查严格按照手术室流程对患儿进行术前访视,核对手术通知单,执行“四查”、“十一对”制度[2],以确保患儿身份与手术部位。建立“手术患

第六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1.早产儿是指(D ) A.胎龄<20周的新生儿 B. 胎龄<28周的新生儿 C. 胎龄<32周的新生儿 D. 胎龄<37周的新生儿 E. 胎龄<42周的新生儿 2.我国围生期是指(C ) A.自妊娠20周至出生后7天 B. 自妊娠25周至出生后7天 C. 自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 D. 自妊娠28周至出生后3天 E. 自妊娠28周至出生后2周 3.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C ) A.出生体重不足1kg B. 出生体重不足1.25kg C.出生体重不足1.5kg D. 出生体重不足2kg E. 出生体重不足2.5kg 4. 关于足月儿消化系统描述错误的是(C ) A.足月儿吞咽功能已经完善B.胃呈水平状 C.胃管下端括约肌发达,幽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溢乳和呕吐 D.新生儿消化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 E.消化道已能分泌大部分消化酶 5.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不包括(C ) A.生理性体重下降 B.生理性黄疸 C.生理性贫血 D.马牙 E.假月经 6.一新生儿,胎龄34周,出生体重2.6kg,身长47cm,皮肤红嫩,胎毛多,头发细软,足底前1/3有足纹,该新生儿应为(D ) A.足月小样儿 B.足月儿 C.过渡足月儿 D.早产儿 E.低出生体重儿 7.男婴,6天,足月顺产,体重3kg,体温、吃睡、大小便均正常,生后第4天出现双乳腺肿大,检查如蚕豆大小,局部不红,应考虑(E ) A.乳腺炎,肌注青霉素 B.乳腺脓肿,切开引流 C.乳汁滞留,立即挤压排出乳汁 D.乳腺肿大,观察一周不消失则静注抗生素 E.乳腺肿大,不必处理,2~3周自然消退 8.不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E ) A.皮肤薄、色红、水肿并发亮 B. 指甲未达到指尖 C.耳廓软、耳舟不清楚 D.乳腺无结节 E.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9.下述关于足月儿的描述错误的是(E ) A.乳腺有结节 B.指(趾)甲达到指(趾)尖 C.耳壳发育好 D.睾丸已下降 E.足底纹理少 10.早产儿,出生体重为2.2kg,皮肤红嫩,体温35℃,以下措施中需除外的是(B ) A.置温箱中保温 B.及早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C.母乳缺乏时可用1:1牛奶喂哺 D.7~10天后加维生素D E.施行保护性隔离 11.患儿男,因脐带绕颈,出生时无呼吸、心跳。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是(D ) A.60次/分 B.80次/分 C.90次/分 D.120次/分 E.130次/分 12.新生儿轻度窒息生后1分钟的Apgar评分应为(C ) A.0~3分 B.3~7分 C.4~7分 D.5~7分 E.8~10分 13.用甘露醇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为了(A ) A.达到迅速降低颅压的目的,用于并发脑疝患儿 B.预防继续出血 C.促进脑细胞代谢 D.预防颅内压降低 E.兴奋呼吸中枢 14.不属于新生儿颅内出血抑制状态的是(D ) A.嗜睡 B.昏迷 C.肌张力低下 D.脑性尖叫 E.觅食反射消失 15.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下列错误的是(D )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病人,安置床位,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及适宜的温湿度。 2、测T.P.R.BP、体重,做好入院介绍,通知主管(值班)医生。 3、及时采集病史,评估病人,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4、一般病人每日测T.P.R.两次,每周测体重一次,每天记录大便次数,如有异常,通知医 生,予以处理;新入院病人3天、手术日、术后3天、危重病人,体温超过38℃,每天测T.P.R.四次,如体温超过39℃,应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1小时再测T,并在体温单上表示出来。 5、协助病人生活护理,每星期给病人修剪指甲一次。 6、危重病人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定期更换引流袋(鼓),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8、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通过与病人和家属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解释,使病人以 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护理: (1)了解病情及全身各系统情况,协助病人行相关检查; (2)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3)配合手术的知识宣教:①有吸烟嗜酒习惯的病人劝其戒掉烟酒; ②训练深呼吸运动;③短期内不能起床病人,应训练床上排 尿、排便; 3、手术前常规准备: (1)药物过敏试验;(2)皮肤护理(3)备血;(4)胃肠道准备:①一般手术前需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②灌肠:一般手术前晚灌肠。如为肠道手术,按肠道手 术的术前准备。 (5)术晨:、①按医嘱执行术前各项准备;②女病人询问有无月经来潮;③排空小便,于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妥善安置病人, 选择合适体位。 2、接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及性质。 3、生命体征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4、营养与输液:重视术后营养与液体供给,以维持机体能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5、若无手术禁忌,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6、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腹部损伤的护理 1、心理护理:病人突遭意外伤害,常有焦虑、恐惧等心理,尽快向病人解释、安慰及告之 治疗方法,以取得合作。 2、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输液、输血等,补充血容量。 3、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必要时吸氧。 4、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