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沉积岩石学复习提纲总结

沉积岩石学复习提纲总结

沉积岩石学复习提纲总结
沉积岩石学复习提纲总结

沉积岩石学复习提纲

三总

沉积岩总论:沉积岩的概念、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

碎屑岩总论:碎屑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颜色;

碳酸盐岩总论:碳酸盐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颜色;

两各

陆源碎屑岩各论: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

碳酸盐岩各论:石灰岩、白云岩

一其他

其他沉积岩:蒸发岩、煤、油页岩;

第一章绪论

一、沉积岩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

沉积岩: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形成条件:1、地壳表层条件----形成环境:常温、常压,存在水和大气的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的作用以及重力作用。

2、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物质基础:(1) 母岩的破坏(风化)产物——陆源物质(2) 其他:

A 地表水和浅水溶液中的化学沉淀物质

B 火山喷出的碎屑物质

C 生物物质

D 宇宙物质。

3、一系列作用----形成作用: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

二、沉积岩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过程?★★★

组成沉积岩的原始物质通过机械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沉积作用形成松散沉积物,再经埋藏改造作用(即成岩作用)在地下不很深处固结形成沉积岩: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

三、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一)沉积岩中矿物成分的基本特征

1.高温矿物罕见

2.低温矿物富集

3.沉积岩中有特有的自生矿物

(二)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

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十分接近。

1.两者铁的总含量大体相等

2. 沉积岩中碱金属含量远低于岩浆岩,尤其是钠含量。

3.沉积岩中富含CO2和H2O。

4.存在大量有机质是沉积岩与岩浆岩最重要区别之一。

(三)结构、构造

1.结构:沉积岩的结构取决于岩石的形成方式。特有:碎屑结构、泥状结构、粒屑结构、生物结构。与岩浆岩共有:结晶质结构;缺少:玻璃质结构。

2.构造:成层构造(层理构造、各种层面构造、结核、叠层构造等为沉积岩所特有)、具有各种各样的孔隙。

四、沉积岩石学及其发展历史?

狭义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沉积岩的物性(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分类)的学科。

广义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沉积环境、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科学。更具体来说,它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沉积条件(沉积环境、沉积相)、沉积作用及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变化。

发展历史:沉积学及古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古代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启蒙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

2、近代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早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3、现代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

4、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五、沉积岩的分类?★★

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沉积岩的形成包括哪些阶段?★★★★★

原始物质形成阶段、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阶段、沉积后作用阶段

一、母岩的风化作用和产物

1、风化作用★★★

是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因温度的变化,水以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的作用以及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地壳表层的岩石处于不稳定状态,逐渐遭受破坏,转变为风化产物的过程。(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

2、元素迁移序列

“水迁移系数——Kx”:衡量元素在风化带中的迁移能力

Kx值高,该元素从岩石中淋溶进入水中的量越多,迁移能力愈强。

1.最易迁移元素(Kx=n·10~n·102)Cl,Br,I,S等以卤族元素为主;

2.易迁移元素(Kx=n~n·10)Ca,Mg,Na,F,Sr,K,Zn等碱(土)金属

3.迁移元素(Kx= n·10-1~n)Cu,Ni,Co,V,Mn,Si(硅酸盐中),P;

4.惰性(微弱迁移)元素(Kx

5.几乎不迁移元素(Kx≈n·10-10)Si(石英)

3、母岩风化的阶段性及其特征(以玄武岩为例)★★★★★

1)机械破碎阶段(碎屑阶段)

物理风化为主,机械破碎成小块,风化产物为岩屑和矿物碎屑。(玄武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以辉石和斜长石为代表。)

2)饱和硅铝阶段:

A.化学风化开始,氯化物和硫酸盐全部被溶解,带出Cl-和SO42-(最易转移)

B.在O2和H2O的共同作用下→辉石和斜长石等铝硅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开始分解,游离

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K+,Na+,Ca2+, Mg2+)离子(易转移),Ca2+、Na+流失比K+、Mg2+快一些。

C.析出的阳离子,使溶液呈碱或中性,并使一部分SiO2转入溶液;

D.形成少量粘土矿物——蒙脱石、水云母、绿泥石等。碳酸钙开始堆积。

3)酸性硅铝阶段:粘土型风化作用

A. 几乎全部的Ca2+、Na+、K+、Mg2+被带走(易转移),

B. SiO2进一步进入溶液,介质由中/碱性转为酸性(可转移),

C. 形成不含Ca2+、Na+、K+、Mg2+的高岭石、变埃洛石等粘土矿物,上个阶段形成的蒙

脱石、水云母被破坏。

4)铝铁土阶段:风化作用的最后阶段-红土型风化作用

A. 硅酸盐矿物彻底地分解,全部可移动元素都被带走。

B. 铁和铝的氧化物和小部分SiO2,呈胶体状态在酸性介质中聚集,在原地形成水铝矿、褐铁矿、针铁矿、赤铁矿和蛋白石。(略可转移、不可转移)

C. 堆积物是一种红色疏松的铁质或铝质土壤,所以也称红土。

4、母岩风化产物类型★★★★★

碎屑残留物质主要是指母岩的岩屑或矿物碎屑,如石英、长石、岩屑、云母碎片等。这类物质经过搬运-沉积-成岩后为碎屑岩。在风化作用的第一阶段最发育。

化学风化物质主要指在化学风化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一些矿物,如水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蛋白石、铝土矿、褐铁矿等。

溶解物质:主要是指母岩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被溶解的那些成分,如Cl、S、Ca、Na、Mg、K、Si、Fe、Al、P等。

5、风化壳★★★

由风化残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二、沉积物的其它来源

沉积物的几大来源:母岩风化产物、生物物质、深源物质、宇宙物质

(一)生物成因(生物源)的沉积物

1.无机成分为主的生物残骸

2.有机生物残体——有机质

(二)深部来源(深源)的沉积物:1.火山碎屑物2.深部热卤水

(三)宇宙来源的沉积物—陨石和宇宙尘

第二节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一、流体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1、碎屑物质被搬运和沉积的方式(三种)

机械/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2、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牵引流和沉积物重力流)

概念与区别★★★★

内摩擦定律: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流速梯度变化,动力粘滞系数/运动粘滞系数始终保持一常数。

1)服从内摩擦定律——牛顿流体--牵引流(含少量泥砂的流水:河流、波浪流、潮汐流、大气流等)。

2)不服从内摩擦定律——非牛顿流体--重力流(浊流、泥石流、风暴流、狂风流等)。

3、层流:缓慢流动,流体质点平行线状流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充满旋涡的流动,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式随时间变化,流体质点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彼此掺混。

雷诺数:Re=惯性力/粘滞力=V2d2ρ/Vdμ=Vdρ/μ

惯性力与粘滞力之间的关系,描述流体的流动状态。判断层流和紊流的参数:

Re=1±层流;Re=1~40 临界流;Re > 40 紊流

4、缓流、急流和佛罗德数:Fr=惯性力/重力=(V2/L)/g=V2/(Lg)判断水流状态的参数。

Fr与流态的关系★★★

Fr>1:急流,水浅流急——上部流动体制,高流态

Fr =1:临界流,过渡流态

Fr <1:缓流,水深流缓——下部流动体制,低流态

二、碎屑颗粒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1、尤尔斯特隆图解

尤尔斯特隆用图解方式定量表示了颗粒大小、流速与搬运、沉积的关系

沉积区

剥蚀区 搬运区

砾石:开始搬运速度比继续搬运速度大,而且随流速增大颗粒也同样增大,因此砾石很难作长距离搬运,多沿河底呈滚动式推移前进。难搬易沉,山区:d>2mm,V开大,V继大,ΔV=V开—V继,小。

砂:开始搬运速度最小,与继续搬运速度相差不大,易搬运、易沉积,最为活跃,故砂粒呈跳跃式前进。易搬易沉跳跃分布最广d=0.1~2mm,V开最小,V继中等,ΔV不大。泥和粉砂:开始搬运速度与继续搬运速度之间差值大。其是不易起动,一旦起动,就可以长距离搬运,一直到安静的水体中慢慢沉积下来。易搬难沉深水d<0.1mm,V开大,V继很小,ΔV很大,

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

矿物成分:不稳定组分减少、稳定组分增加

粒度(颗粒大小):变细,分选变好

颗粒形状:圆度与球度变好

第三节: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搬运物质:溶解物质及部分新生成物质

?搬运方式:胶体溶液或真溶液。

第四节: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一、直接作用——生物遗体直接堆积成岩或沉积矿床

二、间接作用(1.生物化学沉积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或生物遗体分解过程引起介

质物理化学环境变化,使某些溶解物质沉淀,或由于有机质吸附作用使某些

元素沉积。

? 2.生物物理沉积作用:指生物在生命活动中通过捕获、粘结或障积等作用使沉积物沉淀。)

?

第五节沉积分异作用(概念)★★★★★

母岩风化产物以及其他来源的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的现象,也叫地表沉积分异作用。

物理(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将按粒度、密度、形状、成分等差异发生有序沉积的现象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溶解物质由于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的差异,以及受所处环境pH和Eh的影响,将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现象。

第六节:正常沉积作用与事件沉积作用

一、正常沉积作用

在正常情况或条件下发生的,有明显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缓慢的、均匀变化的沉积作用,一般发生在河流、湖泊和海洋。

二、事件沉积作用

由于重力、洪水、火山爆发、风暴等因素所引发的阵发性的、突然的或灾变性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也叫幕式沉积作用。

三、两者关系(对立统一论)

可发生于同一沉积环境

交替进行,互为消长关系

垂向上任意剖面可由正常沉积和事件沉积的互层构成

第七节沉积后作用(概念)★★★★★

一、沉积后作用的概念(postdeposition)

沉积物形成以后到沉积岩的风化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和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diagenesis)

第三章碎屑岩的成分

?第一节概述

碎屑岩的概念?

主要由母岩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作用、少量化学搬运和沉积作用,并经过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又叫陆源碎屑岩

岩石描述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1成分(composition)

化学成分Al2O3、SiO2、Fe2O3、FeO、Ca、Na、K……

物质成分/产出形式:碎屑颗粒(grain)杂基(matrix)胶结物(cement)2结构(texture)

3构造(structure)

4颜色(color)

碎屑岩的成分包括哪几部分?

碎屑颗粒(Grain) 碎屑岩的骨架,主要由母岩物理风化作用过程中的机

械破碎而成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组成。

杂基(Matrix)细小的碎屑,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

胶结物(Cement)化学沉淀物质,成岩期的产物。

孔隙(Pore)

?第二节碎屑颗粒

什么是岩屑?岩石碎屑(简称岩屑)是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碎块,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碎屑岩中主要有哪些类型的岩屑?岩屑类型:岩浆岩、变质岩、硅岩、粘土岩和碳酸盐岩等

轻重矿物之分?按密度分为轻矿物,重矿物

轻矿物:比重小于2.86,石英、长石、云母为主。

重矿物:比重大于2.86

研究碎屑颗粒的意义

1.分析母岩(包括:岩屑类型,矿物组合,矿物特征)

2.成分成熟度:以碎屑岩中最稳定组分的相对含量表示

3反映的问题(搬运距离远近、水动力条件和物源方向等。)

成熟度的概念★★★

成熟度(碎屑颗粒在风化、搬运、沉积等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产物的程度)?第三节杂基

杂基是什么?★

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以悬移载荷方式与颗粒同时沉积,粒径一般小于

0.03mm的细小机械成因碎屑沉积物

杂基意义(流体性质、沉积速率、成分成熟度)

流体性质:牵引流——杂基含量低,重力流——杂基含量高

沉积速率:高——杂基含量低,低——杂基含量高

结构成熟度:碎屑岩中保留大量杂基,表明沉积环境中簸选作用不足以对沉积物进行再改造,而使不同粒度的泥、砂混杂堆积,是不成熟砂岩的特征。

?第四节胶结物

胶结物是什么?碎屑岩在沉积、成岩阶段,以化学沉淀方式从胶体或真溶液中沉淀出来,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各种自生矿物

胶结物有哪些类型?(碳酸盐质,硅质,铁质,泥质,其他)

碳酸盐质:方解石类、白云石类等

硅质:蛋白石、玉髓、石英铁质: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

泥质:粘土矿物

其它:石膏、硬石膏、黄铁矿、磁铁矿、磷酸盐类矿物等 什么是填隙物?杂基与胶结物难于区分→统称为填隙物或基质

其概念的相对性是指什么?砾石支撑的砾岩,砂粒就是填隙物

第四章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

结构(结构成熟度)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颗粒的结构:粒度、圆度、球度、形状、分选、颗粒表面结构

填隙物的结构:杂基、胶结物、胶结类型、支撑类型

空隙的结构:1孔隙的大小、多少、喉道特征和连通情况2孔隙度和渗透率碎屑颗粒粗级分类中Ф值的表达式是什么?

Φ=-log2D,D为碎屑颗粒直径(mm)

十进制粒度分级★★★

十进制

>1mm 砾

1~0.1mm 砂

0.1~0.01mm 粉砂

<0.01mm 粘土(泥)

三级命名法★★★★★(含××××质××岩)

≥50% ××岩

50~25% ××质

25~10% 含××

<10% 不参与命名

举例:0.5-0.25mm 60%,0.1-0.25mm 35%(细砂质中砂岩)

第五章 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1 碎屑岩构造的概念

指岩石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2 碎屑岩构造的各种类型、概念、特征、成因、环境意义

层理概念: 是沉积物成层沉积时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而产生的层状构造,可通过矿物成分、

颜色、粒度、形状、排列或填集方式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

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的区别★★★(按层内组分和结构的性质划分)

水平层理

细粒沉积物的层理类型,纹层彼此平行,呈水平状。

是低能或静水环境的标志之一.见于湖泊、河滩、潮坪、泻湖、浅海、半深海、浊流等环境。

平行层理 强水流条件,相互平行的、水平的、由中粗砂、砾石组成的层理。识别标志:

(图示请参考书本以及它们的简单描述 )

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的区别

波痕(概念);分类★

概念: 由于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非粘性沉积物(主要是松散砂)表面形成的

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也称波纹或沙纹

主要类型(按成因)波痕大致分为:

A.浪成波痕

B. 流水波痕

C. 风成波痕

D. 孤立波痕

E. 干涉波痕和改造波痕

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成因构造;化学成因构造;生物成因构造

同生变形构造★★★: 也称变形构造,是沉积物沉积的同时或在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还处于富含孔隙水的塑性状态下发生的变形所形成的构造。

暴露成因构造:沉积物(岩)中有些层面构造是因沉积物露出水面(或在水面附近)处在大气中,表面逐渐干涸收缩或受到撞击而成的,称为暴露成因构造。

化学成因构造

定义: 成岩过程中和成岩作用以后由化学作用所形成的构造

成因:化学沉淀和溶解两种作用的结果

常见类型

晶体印痕与假晶

结核

生物成因构造:生物在沉积物内部或表面活动时,把原来的沉积构造加以破坏和变形,而留下的它们活动的痕迹,称为生物成因构造。

第二节碎屑岩的颜色

–类型及(环境意义)

碎屑岩的颜色可分为三类

一、继承色

主要取决于碎屑颗粒的颜色,即继承的母岩的颜色。

二、自生色

沉积和早期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颜色。

三、次生色——次生色不能作为相标志

原生色(继承色和自生色)可以作为沉积相的标志

颜色成因:岩石的颜色←岩石的成分←染色物质(色素)

第六章陆源碎屑岩各论

?砾岩(概述、分类、主要成因类型)

?概念:主要由大于2mm(>50%)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岩石。

?分类:依据五大分类方案

1、根据砾石圆度分类:砾岩、角砾岩

2、根据砾石的大小分类:巨、粗、中、细砾岩

3、根据砾石的成分分类:单成分、复成分

4、根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分类:底砾岩、层间砾岩、层内砾岩

5、成因分类:类型多,不统一

主要成因类型:(一)滨岸砾岩(二)河成砾岩(三)洪积砾岩(四)冰川砾岩和角砾岩(冰碛岩)(五)滑塌角砾岩(六)岩溶角砾岩(七)残积角砾岩(砾石级风化壳)

砂岩

1.概述(定义、一般特征、研究意义)

定义:主要由砂级(2~0.1mm)(>50%)的陆源碎屑颗粒组成的中碎屑岩。

一般特征:1.成分特征:成分复杂 2.结构特征:砂岩的粒度、分选性、圆度等均与形成环境有关而变化较大,成熟度可高可低,杂基支撑、颗粒支撑均可出现。 3.构造特征:各种层理、波痕、生物成因构造均有,复杂多样。与环境有关 4.颜色特征:各种颜色均可出现 5.岩石分布特征:分布远比砾岩广,约占沉积岩1/3左右,仅次于粘土岩

研究意义:砂岩中孔隙发育,一般均是良好的储水层和油层、气层。(据统计,世界上半数以上的油气资源储集在砂岩中。我国绝大部分油气都是储集在砂岩中。)

2.分类:分类原则、依据、分类方法★★★★★

分类原则:分类原则和依据——实用性、科学性

1)反映母岩性质

2)反映搬运和磨蚀的历史(时间)

3)反映介质的物理条件

分类方法

(1)按杂基含量将砂岩分为两大类

?杂基<15%--净砂岩(简称砂岩)

?杂基>15%--杂砂岩(相当于瓦克砂岩、硬砂岩)

(2)以含量10%(90%)、25%(75%)、50%为界

?Q>50%,F<25%,R<25%:石英砂岩类

F、R含量均在10~25%间××质石英砂岩

?F>25%,F>R:长石砂岩类

?R>25%,R>F:岩屑砂岩类

四组分:石英Q,长石F,岩屑R,杂基M

三端元:石英Q,长石F,岩屑R

?

3.主要类型及成因:

类型:成因

石英砂岩:1长期、多旋回再沉积的产物2滨岸(湖)、滩坝风成沉积环境

长石砂岩:1母岩:富含长石的母岩,如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为源区,是物质基础2风化类型与强度:温湿或热湿气候、强化学风化作用。3搬运与分异:(纯)石英砂岩经由流水和波浪的长距离长时间的搬运改造,相当彻底的分异作用。4沉积环境:(纯)石英砂岩主要见于滨海、滨湖、三角洲河口沙坝中;其它石英砂岩广布于河流、湖泊、海洋等多种环境之中。

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形成的成因复杂,与源区岩石类型、风化作用类型、搬运距离、分异作用程度、沉积后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

杂砂岩:1快速的侵蚀、搬运及沉积作用。2来源区富于变化

粉砂岩(定义、一般特征、分类、成因)

定义:主要由0.1mm~0.01mm粒级(含量大于50%)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细粒碎屑岩

一般特征

1.成分特征:1)石英、白云母及粘土矿物为主,长石较少,岩屑极少或不存在。多为稳定重矿物,含量可达2~3%。多为钾长石,次为酸性斜长石。2)填隙物常为粘土、钙质、铁质等。

2.结构特征:分选性较好,磨圆性较差——碎屑颗粒常呈棱角~次棱角状。

3.构造特征:

–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

–交错层理较少,多为小型

–水平滑动形成的包卷层理等变形构造

粉砂岩的分类

–(一)按颗粒大小

?1) 粗粉砂岩0.1~0.05mm

?2) 细粉砂岩0.05~0.01mm

?(二)根据碎屑成分

–单成分粉砂岩:石英为主

–复成分粉砂岩:除石英外,还有较多云母、长石或其它碎屑?(三)根据胶结物成分

–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

粉砂岩成因

1.经过较长距离搬运,在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缓慢沉降形成的或经风力沉积而成2.粉砂岩的分布极其广泛

粘土岩(定义)★★★★★

–概述(成分、结构、构造、颜色、研究意义)

1.定义:主要由粘土矿物(含量大于50%)组成的沉积岩

2.粘土岩的物质成分

粘土类:(1)高岭石族(2)蒙脱石族(3)伊利石族/水云母族(4)绿泥石族(5)混层粘土矿物

非粘土类:陆源碎屑矿物

3.粘土岩的结构

(二)按粘土矿物的结晶程度和晶体形态划分

– 1.非晶质结构很少见,仅见于水铝英石质岩石中。

– 2.隐晶质结构★★★

?偏光镜下难以识别粘土矿物晶形

– 3.显微晶质结构

?粘土矿物因重结晶而变大,偏光镜下可识别晶形

– 4.粗晶结构

?粘土矿物因强烈重结晶而呈粗大晶体

4.粘土岩的构造(一)宏观构造

?无波痕

?暴露成因构造

?水平层理

?生物扰动构造、生物遗迹

?同生变形构造泥火山、水下滑动等

–(二)微观构造

5.粘土岩的颜色

粘土岩的颜色——主要是原生色,能反映生成环境。

6.研究意义:分布最广,约占沉积岩总体积的55~60%。

沉积岩成因、沉积环境分析(吸附的微量元素可判断古环境和古气候)

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重要的生油母质;良好盖层;泥岩裂缝油气藏

工业用途:可塑性、耐火性、烧结性、吸水膨胀性、吸附性等

经济意义:富集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形成工业矿床

主要类型(泥岩和页岩)

第七章碎屑沉积物(岩)的沉积后作用

一、沉积后作用(成岩作用)的定义★★★★★

沉积物沉积后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以前或者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遭受

风化作用以前所发生的一切作用

二、成岩作用类型

a)压实和压溶作用★★★

1.压实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上覆水层和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压实作用效应——孔隙度降低

2.压溶作用:随埋藏深度的增加,碎屑颗粒接触点上所承受的压力增大,颗粒接触

处的溶解度增高,发生晶格变形和溶解作用,砂质沉积物就进入了压溶作用阶段。

b)胶结作用★

1.概念:胶结作用(cementation)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矿物质(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

c)交代作用★

1.概念和实质

概念: 交代作用是指一种矿物代替另一种矿物的现象

实质体系的化学平衡及平衡转移

两个阶段

原矿物的溶解+ 新矿物的生成

d)溶解作用★★★

1.溶解作用

(1)概念岩石组分发生部分或全部溶解的现象。

i.选择性溶解——成岩早期

ii.非选择性溶解——成岩晚期

g)重结晶和矿物的多形转变作用

四、成岩阶段划分

? 1.同生成岩阶段

? 2.早成岩阶段

A亚期

B亚期

? 3.晚成岩阶段

A亚期

B亚期

C亚期

? 4.表生成岩阶段

第八章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的概念

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50%)组成的岩石。

or火山喷发产生的同期火山碎屑物质经搬运、堆积、固结而成的岩石。

狭义的火山碎屑岩及广义的火山碎屑岩狭义:火山碎屑物质要大于90%。广义:火山碎屑物质大于10%。

?一般特征及分类

?物质成分:岩屑、晶屑、玻屑★

1. 岩屑

岩屑形状多样,大小不一。根据物态又可分为:

(1)刚性岩屑——火山爆发时破碎而成的岩石碎屑

已固结熔岩火山通道围岩火山基底岩石等

外形——不规则多角形大小——1mm~>1m

(2)塑性岩屑/塑性玻璃岩屑/浆屑/火焰石

——塑性/半塑性熔浆在喷出后经塑性形变而成

结构:玻璃质结构显微镜下全消光

形状:特殊——火焰状、撕裂状、树枝状、纺锤状等

2.晶屑

早期岩浆析出的斑晶随熔浆炸碎而成。

大小≤2~3mm,常呈棱角状

常见晶屑: 石英★★★长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

3.玻屑火山玻璃的碎屑

通常大小0.1~0.01mm之间很少>2mm(大于者可称为岩屑)2~0.01mm——火山灰<0.01mm——火山尘

类型刚性玻屑塑性玻屑

与浆屑(塑性岩屑)的区别:1)大小:玻屑<2mm,塑性岩屑>2mm 2)内部结构:玻屑均一,岩屑,可见熔岩结构3)斑晶:玻屑无,岩屑可见到

(1)刚性玻屑

弧面棱角状★★★弓形、弧形、镰刀形、鸡骨形、管状,不规则尖角状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常见熔浆中挥发份(酸性、中酸性熔浆)含量高时,因气体剧烈膨胀,将熔浆团炸裂成玻屑。每一碎片的每一个弧面都是原来的气泡壁,弧面的曲率半径决定于气泡直径的大小浮石状★中基性火山碎屑岩中常见当熔浆爆炸不强烈,挥发组分逸散留下大量气体时,玻屑则具浮石状(内部保留有较多的气孔,状如浮石)结构

(2)塑性玻屑尚未固结的炽热玻屑在上覆火山碎屑物的重压下,彼此压扁拉长叠置而定向排列,相互粘连熔结在一起而成。

流纹状——假流纹构造

结构: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结构

专属火山碎屑岩的结构集块结构(火山集块>50%)火山角砾结构(火山角砾>75%)凝灰结构(火山灰+火山尘>75%)

按粒度划分集块岩:火山集块>50%火山角砾岩: 火山角砾>75%

凝灰岩:火山灰+火山尘>

构造、颜色;

构造

岩浆岩构造假流纹构造——主要出现在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中塑性玻屑见燕尾分叉,刚性碎屑边部见塑变程度不强弧面棱角状外形,“假流纹”延伸不远,一般无气孔及杏仁体,而有别于流纹构造

沉积岩构造通常不显层理递变层理主要出现在沉积物重力流火山碎屑岩类中。是陆上或水下火山碎屑岩重力流以悬浮或递变悬浮搬运和沉积作用所致,即经过重力分异而成层

沉积岩石学论述题总结

沉积岩石学论述题总结 1、试论述沉积岩的基本类型及划分依据?(2001,第一章,P4) 答:⑴根据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的来源,首先把沉积岩分为三类: a 主要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 b 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 c 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土。 ⑵根据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碎屑物质及溶解物质)和其搬运沉积作用的不同(机械的和化学的),把主要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分为:①碎屑岩②化学岩其次,根据主要的结构特征即粒度,把碎屑岩分为:①砾岩②砂岩③粉砂岩④粘土岩根据主要成分特征,把化学岩分为:①碳酸盐岩②硫酸盐岩③卤化物 ④硅岩⑤其它化学岩 ⑶主要由火山碎屑组成的沉积岩为火山碎屑岩。 ⑷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生物岩,根据其是否可燃分为:①可燃生物岩,如煤 ②非可燃有机岩,如珊瑚礁 2、试论述白云岩形成机理(2001,第十三章,P176) 答:⑴白云岩的形成机理主要有三种:蒸发泵白云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 和混合白云化作用 ⑵蒸发泵白云化作用,发生在现代热带地区的潮上带,陆上沉积的是疏松的文石层,由于蒸发作用强烈,粒间水向上运动,海水借助毛细管作用对其进行补充,使粒间水含盐度增高。石膏首先沉淀,从而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Ca比率提高20:1,高镁粒间水中文石被交代,发生白云化作用。这种作用时间是准同生的。 ⑶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潮上地带形成的高Mg/Ca比率的盐水对表层沉积物白云化完成时,向下回流、渗透,穿过潮上带下伏的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岩时,必然对它们进行白云化作。这种作用处于成岩期。 ⑷混合水白云化作用,它只是发生陆表海陆棚等缺乏蒸发环境的地带,大气水与海水混合后发生的白云化作用。混合水中,当方解石欠饱和溶解,而白云石过饱和溶解时,即发生白云石交代方解石的白云化作用。 △试从岩性特征、形成机理、形成时间及环境等方面说明毛细管浓缩作用和回流渗透作用形成的白云岩两者之间的异同?(2003、2005) 相同点:高镁钙比率的盐水所引起的白云化作用

教育学人物汇总(上)

1.孔子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2、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3、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教育过程:学思行相结合。 5、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6、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 2.孟子 1、性善论 2、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 4、思孟学派教育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教育目的:明人伦 3. 荀子 1、性恶论,首次将“道”“德”二字合用。 2、外铄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 4、教育目标: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圣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5、学习过程:闻见思行 6、强调尊师;闻——见——知——行 7、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4.墨子,墨翟兼爱非攻 1、教育作用:人性素丝说 2、教育内容:政治道德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实用技术。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 3、论‘强力而行’,重视道德行为的锻炼,刻苦磨练精神。 4、知识的来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5. 道家“绝学、愚民” 1、遵循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发展。 2、教育目的:培养上士,隐君子。 3、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的原则。 6.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成文于战国时期。教育学的雏形 2、教育的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 3、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4、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 7.苏格拉底 1、问答法,雄辩著名 2、知识即美德 3、产婆术(精神助产术)分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步 4、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工程地质学复习(论述题)

1、举例说明岩浆岩的成因与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之间的关系。 侵入岩:如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颜色由深至浅,铁镁含量逐渐降低,长英质逐渐增加还含有石英、云母、角闪石,由于在地下缓慢固结,有较充分时间结晶而具粗粒结构,多为等粒状、斑状,常见构造有帯状构造、块状构造。 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颜色与浅至深,含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由于在地表迅速冷凝固结,无充分时间结晶而形成细粒结构或未结晶而形成的玻璃质,典型构造有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柱状节理构造 2.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三大岩类? 对于所给的任意一块岩石标本,首先要根据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结构、构造特征,首先鉴定属于哪一类岩石类型。然后在每—大类岩石中,根据其颜色的深浅、颗粒的大小、形态、矿物成分区分为哪一种岩石类型,例如岩浆岩可分为浅色的和深色的矿物,其结构有全晶质、半晶质、非晶质三类;沉积岩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三大类,从宏观上讲沉积岩均具有层理状构造,碎屑岩的碎屑颗粒由于经过风化、搬运,故成分较单一,具较好的磨圆度,并由胶结物胶结;变质岩主要是根据其构造分为片理的或非片理的两大类,片理的又可分为片状的、片麻状,其结构均为变晶结构。最后,再准确定出岩石名称。 3.花岗岩,长石石英砂岩和花岗片麻岩各有什么特征?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它们? 花岗岩是深成岩,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多呈肉红、浅灰、灰白色,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 长石石英砂岩是沉积岩,砂质结构,由50%以上的粒径介于2~0.05mm的沙砾胶结而成,粘土含量<25%,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 花岗片麻岩是变质岩,由长石、石英组成,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及石榴子石等一些变质矿物,矿物晶体粗大呈条带状结构,变晶结构或变余结构,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 二、水的地质作用 1从原理上说明为什么砂岩是透水层,页岩是隔水层. 主要是由于岩石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和胶结物的类型说决定的,页岩的矿物颗粒细小,胶结物为泥质胶结,胶结紧密,岩石的孔隙度低,封闭性强。砂岩的矿物颗粒比较大,胶结物一般为泥沙质胶结,岩石的孔隙度大,所以对于水的封闭性差,甚至是储水的地层。 2.第四纪地表流水沉积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坡积层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较低,易出现滑坡; 洪积层上部以砾石、卵石为主要成分,强度高、压缩性小,是建筑物较良好的地基,但其孔隙度大,透水性强;中部以砂土为主,下部以粘性土为主,也是较好的地基,特别需注意泥石流; 冲积层作为地基,砂、卵石的承载力较高,可作为建筑材料,粘性土承载力较低。 三、岩石工程性质 1.根据岩石的地质特征评述沉积岩的工程性质. 碎屑岩:按硅质、钙质、铁质、石膏质、泥质依次降低;基底式胶结的岩石胶结紧密,强度较高,受胶结物成分控制;接触式胶结岩石孔隙度大,透水性强,强度低; 粘土岩:工程性质最差,强度低,抗水性差,亲水性强,若节理裂隙很少时是很好的隔水层; 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一般情况下工程性质良好,具足够高的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一定韧性,是较好的建筑材料,需特别注意是否被溶蚀 2.岩石的成因,成份,结构,构造是如何影响岩石风化速度的? (1)岩石的成因反映了它生成时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岩石的生成环境和条件与目前地表接近,则岩石抗风化能力强,相反就容易风化。如岩浆岩中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抗风化能力依次减弱,一般情况下沉积岩比岩浆岩和变质岩抗风化能力强。(2)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不同,其结晶格架和化学活泼性也不同。常见造岩矿物的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石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基性斜长石、黑云母、黄铁矿。从矿物颜色来看,深色矿物风化快,浅色矿物风化慢。对碎屑岩和粘土岩来说,抗风化能力主要还取决于胶结物,硅质胶结、钙质胶结、泥质胶结的抗风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要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岩浆:是上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挥发分,也可以含有少量固体物质,是高温粘稠的熔融体。是上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挥发分,也可以含有少量固体物质,是高温粘稠的熔融体。 2.岩浆作用:是岩浆的形成、演化及侵入、喷出和冷凝结晶最终形成火成岩的复杂过程。 3.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包括玻璃)的相互关系。 4.原生岩浆: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成分未遭受变异的岩浆。 5.辉长结构:是辉长岩的典型结构,表现为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近,均呈现半自形-它形粒状。 6.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在不规则排列的长条状斜长石微晶间隙中,充填若干个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物的细小颗粒。 7.拉斑玄武结构:填隙物有辉石、磁铁矿物及玻璃质 8.粗面结构:喷出岩的基质中钾长石微晶呈平行排列。 9.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或捕虏晶,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或捕虏晶,与熔

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 10.里特曼指数:δ=(K2O+Na2O)2/(SiO2 -43)(wt%)δ<3.3 者称为钙碱性岩,δ=3.3-9 者为碱性岩,δ>9 者为过碱性岩。 11.安山岩:是中酸性火山岩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熔岩,常常形成典型的火山锥或呈岩流、岩穹、岩钟产出。 12.粗玄岩:结晶程度较好,为全晶质,基质具粗玄结构,具喷出产状。 13.熔蚀结构:在地下深处生成的斑晶上升到地表或浅处时,由于物化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压力降低使一些固相的熔点降低,岩浆在地表氧化,温度一度升高等,会造成早已结晶的斑晶熔蚀,形成斑晶的熔蚀结构 14.包橄结构:橄榄辉石岩中,常见到大的辉石晶体内,包含有许多被溶蚀的浑圆状的小橄榄石颗粒 15.文象结构:石英呈一定的外形(如尖棱形,象形文字形等)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这些石英在正交偏光下同时消光。肉眼可见的叫文象结构 16.环带结构:常见于一些固溶体系列的矿物中,以斜长石最常见(图3-4)。固溶体矿物从中心向边缘具有不同的端元组成而形成环带,镜下显示不同的消光位。可出现An 分子由中心向边缘递减的正环带,也可出现反向变化的反环带及交替变化的韵律环带。 17.镁铁矿物:矿物中FeO、MgO 的含量较高,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及黑云母类。 18.蛇绿岩:蛇绿岩是代表由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熔岩/细碧岩和伴生沉积物--放射虫硅质岩、远洋粘土和有孔虫灰岩组成的一套

教育学有关人物的知识点

教育学 一、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顺序基本按《考试大纲》内容)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及答案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沉积岩、杂基、胶结物、层系、纹层、牵引流、沉积物重力流、层流、紊流、槽痕、陆表海、陆缘海、相序递变规律、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杂基支撑、颗粒支撑、内碎屑、颗粒石灰岩、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剥离线理构造、沉积相、沉积体系、φ值、海相自生矿物、岩屑、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颗粒、晶粒、重结晶作用、蒸发岩、冲积扇、冲刷-充填构造、曲流河、二元结构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杂基:碎屑岩中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 其粒级以泥级为主, 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胶结物: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 纹层:(细层)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亦称细层。 牵引流:符合牛顿流体定律的流体。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拖曳牵引沉积物一起运动,如河流、风流和波浪流等。 沉积物重力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充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槽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形小凹坑。 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陆缘海:亦称大陆边缘海,指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相序递变规律: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的规律 基底胶结:碎屑颗粒漂浮在杂基中互不接触,基质对颗粒起粘接作用的胶结类型 孔隙胶结:碎屑颗粒互相接触,构成孔隙,胶结物冲天于孔隙中的胶结类型 杂基支撑:杂基含量高,颗粒在杂基中呈漂浮状的支撑结构 颗粒支撑:颗粒含量高,颗粒相互接触构成孔隙使杂基充填其中的支撑结构 内碎屑:沉积不久处于固结半固结状态的岩层,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颗粒 颗粒石灰岩:颗粒含量大于50%,灰泥含量小于50%的石灰岩 三角洲:海(湖)陆交互地带的近河口处,河流携带沉积物倾泻入海(湖)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 扇三角洲: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湖中滨-浅湖地区形成的扇状砂体 冲积扇:发育在山谷出口处,由暂时性洪水冲刷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槽状交错层理: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形成的槽状层系 楔状交错层理:层系间的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层系间常彼此切割,纹层的倾向及倾角变化不定。板状交错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层理构造(河流沉积常见) 剥离线理构造:沿层面剥开体现原生流水线理的平行层理薄层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体系: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φ值:是一种粒度标准,粒级划分转化为φ值,φ=-log2D 海相自生矿物:指一般形成于弱碱性、弱还原、盐度正常浅海海底海底沉积物中的矿物(如海绿石、鲕绿泥石、自生磷灰石)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结构成熟度:指碎屑岩沉积物在风化、搬运、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的特征程度(颗粒圆度、球度、分选性程度) 成分成熟度:指碎屑物质成分上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亦称“化学成熟度”或“矿物成熟度” 胶结作用: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 交代作用:指一种矿物通过化学作用代替另一种矿物的作用 颗粒:泛指沉积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沉积物,在波浪、潮汐等动力作用下就地或经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的一系列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篇一:沉积岩实验报告册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实验一沉积岩的构造与结构(2学时) 一、实习要求 1.观察几种常见的沉积岩构造,并初步掌握分析及描述方法。 2.认识并掌握几种常见的碎屑岩结构,并学会分析及描述方法。二、实习内容 1.沉积岩的构造:观察层理、波痕、泥裂、晶体印模、槽模、结核、迭锥、圆度、分选性、球度)及表面特征;胶结物及杂基的结晶程度及排列方式(对于显晶质);胶结类型(包括接触类型和支撑类型)。(2)泥质结构(粒度结构按粘土、 砂、粉砂的相对含量来划分;(3)粒屑结构(包括颗粒种类及大小;胶结晶的结晶程度;泥晶基质(灰泥);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4)结晶(晶粒)结构(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晶粒间接触界线) 晶粒结构: 粒屑结构: 实验二碎屑岩—砾岩及角砾岩(2学时) 一、实习要求 1.学会对陆源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学会正确的命名。 2.镜下观察碎屑成分、胶结物成分及其特征。 二、实习内容 1.手标本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的结构(重点描述碎屑颗粒的粒度、形状(圆度和球度)、分选性和表面特征);碎屑颗粒的成分及含量;胶结物成分、结构特征及含量;杂基成分和含量;胶结类型和支撑关系;可见到的构造特征;成岩后2.镜下观察:重点观察成分(包括碎屑颗粒、杂基及胶结物成分);结构(包

括颗粒大小(最大,最小,平均)、分选性、磨圆度、接触类型、支撑类型、胶结类型);微构造;成因分析(母岩性质、流体性质、搬运情况等)。 薄片:粒度:圆度:分选性: 杂基含量及特征:胶结物成分、含量: 接触类型、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成因分析:次生变化现象:岩石命名:薄片:粒度:圆度:分选性: 杂基含量及特征:胶结物成分、含量: 接触类型、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次生变化现象:成因分析:岩石命名:偏光倍 偏光倍 篇二:沉积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沉积岩肉眼观察、镜下鉴定的方法和实验 肉眼观察和镜下鉴定是沉积岩最基本的、最简便的、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代表性的岩石手标本一定程度上是野外现象的缩影,肉眼观察可以了解岩石的宏观特征;光学显微镜下的薄片鉴定,可以细致地了解到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结构、显微构造、成岩作用及孔隙等方面的信息,基本可满足岩石的成因分析、储层评价等研究的需要。因此,沉积岩的肉眼观察和镜下鉴定是《沉积学》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实践过程,也是对理论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加深,也可弥补理论教学中的不足。 第一节沉积构造的观察描述方法和实验 沉积构造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分析沉积岩形成的重要依据,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标志。因此,沉积构造观察、描述是沉积岩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 一、流动成因构造的观察描述 (一)层理的观察描述 层理的观察、描述主要对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进行,其观察和描述的内容有:层理的厚度和规模;层理的类型及其特征;斜层理的纹层和层系产状的测量;层理

岩相古地理复习题

1.沉积环境:以沉积作用为主的地理环境,称沉积环境。或表述为:发生沉积作用的,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而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 2.相标志:相标志是指存在于沉积岩(物)中,对沉积环境具有指示意义的成因标志。 3.退积型垂向序列:是伴随沉积盆地水体不断扩张,形成的远源的或较深水沉积物覆于近源的或相对水体较浅的沉积物之上。 4.进积型垂向序列:是指沉积物在不断向沉积盆地中心方向推进过程中所形成的近源的或浅水沉积物覆于远源的或相对深水沉积物之上的垂向沉积序列。 5.沉积相:沉积相的概念存在分歧,目前主要观点有:①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总和;②沉积相是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条件的物质表现。 6.沉积体系:①成因上被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沉积相的三维组合。 ②由沉积物散布作用联系起来的沉积环境组合。 7.萨布哈:原意是指波斯湾海岸的一片荒芜低平的盐碱地,现在用来代表干旱气候条件下有盐壳的盐坪、盐沼和盐碱滩沉积环境。 8.曲流河道:河道呈明显的弯曲形态(有人规定弯曲度>1.5),发育一系列明显的深潭和浅滩的河道。从地质作用而言,其最大特点是从上游凹岸侵蚀下来的物质被搬运到下游的凸岸沉积,形成边滩(或点砂坝),在弯曲度很高的地方时常出现截弯曲直。曲流河道的河床坡度较小、搬运量稳定,一般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9.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底负载河流提供物质。 10.河口坝:平原辫状河道入水后,携带砂质由于流速降低而在河口处沉积下来,即形成河口坝。 11.古流分析:确定古水流的方向。 12.天然堤:由于洪水漫过河岸,当河水流速降低时,携带的大量悬浮物在岸边沉积形成天然堤。 13.冲积扇:在山谷出口处由于地表坡度减缓,水流及泥石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大量堆积,而形成的山麓堆积物。 14.冲越扇:产生在障壁岛向泻湖一侧的扇形体,是风暴潮穿越障壁岛形成的。 15.三角洲平原:三角洲陆上为主的部分,它与河流体系的分界是从河流大量分叉处开始的。主要由分支河流和沼泽组成。P125 16.三角洲前缘:是三角洲的水下为主的部分,介于三角洲平原与前三角洲之间,位于分支流河道的前端(河口部位)。主要由河口砂坝和远砂坝组成。 17.辫状河道:是指主河道总体弯度不大,宽度很大,且被众多的河道砂坝分为若干次一级河道,或者绕河道砂坝不断分叉和重新汇合而呈辫状。 18.潮坪:潮坪是具有明显周期性潮汐活动(潮差一般大于2m),但无强波浪作用的十分平缓倾斜的海岸地区。其主要部分位于潮间带。 19.扇三角洲: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25.决口扇:洪水期过量河水冲开天然堤,在堤岸靠近平原一方斜坡上形成由树枝状水系组成的扇状堆积物。 21.前缘席状砂:是由河口砂坝、远砂坝经海水冲刷作用重新分布而成,薄而面积大,砂质纯净、分选好,常见平行层理。 22.叠置砂体:位于不同层位的各砂体的垂向投影基本重合的砂体组合。 23.错移砂体:是指上下不同层位砂体,其垂向投影明显偏离的砂体组合。 24.粒度分析:确定主碎屑沉积物或碎屑岩中各粒级碎屑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的等值线图。 25.含砂率图:某一地层单元内砂岩总厚度与该地层总厚度百分率的等值线图。 26.纯砂图:某一地层单元内所有砂体的累积等厚图。 27.泥石流:是介于挟砂水流和滑坡的一种由水和粘土沙砾、碎屑以及气体组成的混合流体。 二、简述题 1、砂体的形态分类? 1)平面形态分类①等维砂体:长宽比约等于1比1(席状、毯状砂体)。②纵长形砂体:多出现于沿岸砂坝,河道障壁障壁岸 2)剖面形态分类a上平下凸状砂体;B 上凸下平状砂体 C楔状砂体 D透镜状砂体 2.湖泊亚环境的划分。P113 湖泊亚环境可划分如下: 1)滨湖:洪水期湖岸线与枯水期湖岸线之间的地带 2)浅湖:枯水期湖岸线与浪基面在湖底交线之间的地带 3)深湖:湖泊浪基面与湖底交线 4)湖泊三角洲:河流流入湖泊的河口附近的陆上和浅水环境中形成的碎屑沉积体(海陆过渡三角洲环境相似) 3.沉积模式的表示方法及其作用。 (1)沉积模式的表示方法 A、直观模式:以简化的图式直观地表现出沉积环境、沉积作用过程和沉积产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B、数学模式:以数学方法模拟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的模式,例如用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模拟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增加、沉积物供应等与沉积作用的关系。(2)沉积模式的作用 A、在沉积环境或沉积相分析中,沉积模式起到对比标准的作用; B、在观察和研究地层剖面时,起到有目的的搜集、分析相关信息的提纲或指南作用; C、对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纵、横向变化可以起到预测作用; D、对沉积相形成的水动力等成因条件起到解释的作用。 4.概率累积曲线及其在几种主要沉积环境中的特征。 在正态概率坐标纸上,以横标表示粒径,用Φ值标度;纵标为累积百分含量,以概率标度,从左至右由粗到细依次标出各粒级的累积百分含点,再连接这些点所构成的图形,称概率累积曲线. 5.C-M图及其在几种主要沉积环境中的特征。 CM图是在自下而上系统取自某同一成因岩层(砂体)的一套(20~30或更多)样品,并绘制出各样品的累积曲线的基础上绘制的图。其方法为: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纵标表示C值(即累积曲线上累积含量为1%处所对应的粒径值),下细上粗,以横标表示M值(即累计曲线上累积含量为50%处所对应的粒径值),左细右粗。纵横坐标均以μm为单位标注,根据各样品的C、M值进行投点,然后按点群的分布范围绘出图形。 6.沉积模式及其种类。 沉积模式是在对大量现代和古代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及室内模拟实验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某种沉积环境及相应的沉积条件、沉积作用的演化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后,概括出该沉积环境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特征及其空间组合形式,并对其形成机理作出解释的模型。沉积模式种类划分如下: 1)根据建模资料的广泛性和适用性,分为: A.一般性(标准)模式:是在对现代和古代沉积环境大量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表现了某种沉积环境固有沉积特征的理想化、典型化模式,可在全球范围内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地层研究中,作为比较或参照的标准。 B.地方性模:在某一地区,根据实际具体地质资料归纳、提炼而建立起来的区域性沉积模式。它只适于同类沉积条件的地区使用,对其它地区不能应用或只能作为参考。 2)根据时间和空间变化分为: A.静态模式:表示在特定时间内沉积环境、沉积物横向变化的一种沉积模式。 B.动态模式:表示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和沉积产物在某地点随时间而变化的纵向(垂向)特征的沉积模式。

沉积岩石学复习纲要精心整理

岩石学复习纲要答案 1.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①陆源物质—母岩的风化产物②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③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④宇宙源物质—陨石 3.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 weathering):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 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母岩发生氧化、水解、溶虑等化学变化而分解,形成新矿物。 生物风化作用(biological weathering):常常伴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4.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石英(quartz)>长石(feldspar)(钾长石>多钠的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多钙的基性斜长石)>云母(mica)(白云母>黑云母) 5.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各种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在风化带中相当稳定。 各种碳酸盐矿物>各种硫酸盐矿物 重矿物(heavy mineral):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等较稳定 6.最易转移元素:CI,Br,I,S 易转移元素:Ca,Mg,Na,K 可转移元素:Mn,Si(硅酸盐),P ,Cu 略可转移元素:Fe,Al,Ti, 基本不转移元素:Si(石英) 7.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 (1)破碎阶段(碎屑阶段)(2)饱和硅铝阶段(3)酸性硅铝阶段(粘土型风化作用)(4)铝铁土阶段(红土型风化作用) 8.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1)碎屑残留物质(2)新生成的矿物(3)溶解物质 9.风化壳(Weathering crust):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经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10.雷诺数(ReyonoldsNumbers):雷诺数(Re)= 惯性力/ 粘滞力 Re = 1时,流动呈层流 Re = 1~40时,在颗粒背后会出现背流尾迹 Re > 40时,出现“卡门涡街”,紊流(涡流) 佛罗德数(FroudeNumbers)数:佛罗德数Fr = 惯性力/ 重力 Fr>1,急流,超临界流,水浅流急 Fr=1,临界流. Fr<1,静流,缓流或临界以下的流动,水深 11.搬运方式:推移搬运(滚动搬运,包括跳跃搬运),悬浮搬运(悬移搬运) 1

教师招聘教育学主要人物及思想超全版

教师招聘教育学主要人物及思想超全版

教育学中主要人物与主要思想 中国萌芽时期 1.孔子 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②.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③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④教育过程:学思行相结合。 ⑤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⑥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2.孟子 ①.性善论 ②.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③.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 ④. 思孟学派教育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 荀子 ①.性恶论 ②.外铄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③.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 ④.教育目标: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

次:圣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⑤.学习过程:闻见思行 ⑥.强调尊师。 4.墨子,墨翟兼爱非攻 ①. 教育作用:人性素丝说 ②. 教育内容:政治道德教育、科技教育、 文史教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用 技术。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 ③. 论‘强力而行’,重视道德行为的锻炼, 刻苦磨练精神。 ④. 知识的来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 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5. 道家“绝学、愚民” ①遵循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发展。 ②.教育目的:培养上士,隐君子。 ③.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的原则。 6.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成文于战国时期。 I. 教育的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 II.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建立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 III.论教育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等 西方萌芽时期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①. 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 柏拉图《理想国》 ①.把世界分为“现实世界”“理念世界”,走向理想世界,要经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世界“。 ②.教育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 这种观点是国家主义教育的渊源,国家主义思想19世纪达到高潮。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①.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 4.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教学法大师“ ①.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第一本教育学论著。 ②.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沉积学期末总结(长江大学)

沉积学复习 基本概念: 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物及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别着重研究沉积(物)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以及沉积物及岩石的形成作用、分布规律及其演化过程的学科。 沉积学:沉积学是沉积岩岩石学中的沉积作用部分发展、演化而来的,并形成了更广泛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它解释了沉积地层的垂向和横向的关系,从多方面探讨沉积地层中构成地质记录的特征,作用成因分析,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其特征的总和,成分相同的岩石组成同一种相,在同一地理区的则组成同一组。(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岩相: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表明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总和。沉积环境: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条件。 相标志:指反应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四种相标志类型。 相序递变规律:是指沉积相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性或相序递变。主要是: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没有间隔。 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 沉积体系:是与某些现象的或推测的环境和沉积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三度空间岩相组合。(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基本原理: 沉积相(见P241)和沉积环境、岩相之间的相互关系 1)沉积相的概念: 2)沉积环境的概念: 3)岩相的概念: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它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相和沉积相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同一关系。 相互关系:关于沉积相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就是沉积环境,岩相是它们的产物;第二种观点是指疼的岩石组合就是岩相,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就是岩相,沉积环境是其基础;第三种观点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组合,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包含沉积环境和岩相。 相模式的作用:(见P242) 1)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 2)对于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 3)对于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储集岩 2、储层 3、储层地质学 第二章储层的基本特征 一、名词解释 1、孔隙度 2、有效孔隙度 3、流动孔隙度 4、绝对渗透率 5、相渗透率 6、相对渗透率 7、原始含油饱和度 8、残余油饱和度 9、达西定律 二、简答题 1、简述孔隙度的影响因素。 2、简述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3、简述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第三章储层的分布特征 一、简答题 1、简述储层的岩性分类

2、简述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 3、简述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类型 4、简述火山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 5、风化壳储层的结构 6、泥质岩储层的形成条件 二、论述题 1、简述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湖盆中的主要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要点:重点针对河流相、三角洲、扇三角洲、滩坝、浊积岩等砂体分析其平面及剖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储层孔隙成岩演化及其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成岩作用 2、同生成岩阶段 3、表生成岩阶段 二、简答题 1、次生孔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有哪些 3、如何识别次次生孔隙。 三、论述题 1、简述成岩阶段划分依据及各成岩阶段标志 2、论述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3、论述影响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第五章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孔隙结构

2、原生孔隙 3、次生孔隙 4、喉道 5、排驱压力 二、简答题 1、简述砂岩碎屑岩储层的孔隙与喉道类型。 2、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与喉道类型。 三、论述题 试述毛管压力曲线的作用并分析下列毛管压力曲线所代表的含义 第六章储层非均质性 一、名词解释 1、储层非均质性 2、层内非均质性 3、层间非均质性 4、平面非均质性 二、简答题 1、请指出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 2、如何表征层内非均质性 三、论述题 1、论述裘怿楠(1992)关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2、论述宏观非均质性对油气采收率的影响 (要点:分析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对油气采收率的影响) 第七章储层敏感性 一、名词解释 1、储层敏感性 2、水敏性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范本册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编号:FS-DY-20621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篇一:沉积岩实验报告册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实验一沉积岩的构造与结构(2学时) 一、实习要求 1.观察几种常见的沉积岩构造,并初步掌握分析及描述方法。2.认识并掌握几种常见的碎屑岩结构,并学会分析及描述方法。二、实习内容 1.沉积岩的构造:观察层理、波痕、泥裂、晶体印模、槽模、结核、迭锥、 圆度、分选性、球度)及表面特征;胶结物及杂基的结晶程度及排列方式(对于显晶质);胶结类型(包括接触类型和支撑类型)。(2)泥质结构(粒度结构按粘土、 砂、粉砂的相对含量来划分;(3)粒屑结构(包括颗粒

种类及大小;胶结晶的结晶程度;泥晶基质(灰泥);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4)结晶(晶粒)结构(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晶粒间接触界线) 晶粒结构: 粒屑结构: 实验二碎屑岩—砾岩及角砾岩(2学时) 一、实习要求 1.学会对陆源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学会正确的命名。2.镜下观察碎屑成分、胶结物成分及其特征。 二、实习内容 1.手标本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的结构(重点描述碎屑颗粒的粒度、形状(圆度和球度)、分选性和表面特征);碎屑颗粒的成分及含量;胶结物成分、结构特征及含量;杂基成分和含量;胶结类型和支撑关系;可见到的构造特征;成岩后 2.镜下观察:重点观察成分(包括碎屑颗粒、杂基及胶结物成分);结构(包括颗粒大小(最大,最小,平均)、分选性、磨圆度、接触类型、支撑类型、胶结类型);微构造;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教育学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它的特点是:第一,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强,因此可控性强;第二,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其目的是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 2.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教育影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 3.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以影响和发展人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此种观点是错误的。 2.生物起源说: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存在于动物界。教育起源于生物生存竞争本能。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有一定进步性。 3.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从人类产生就已经开始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产生于劳动过程。 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⑴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⑵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 ⑶教育机会具有原始的均等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⑴奴隶社会的教育: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甚至相对立。③专门教育机构(学校和专门教育人员(教师的产生。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3.封建社会的教育:⑴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严重分离。 ⑶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大。 4.现代社会的教育:⑴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⑵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⑶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⑷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方法具有先进性。 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⑹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⑺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⑻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四.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是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

沉积岩石学试题二

《沉积岩石学》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岩石是①____________,其次分别是②____ 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 2、0.25mm粒径对应的φ值是①______φ,3φ对应的粒径是②______mm。 3、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 ______、④ _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__。 4、海相沉积中常见的自生矿物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等。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四个亚相。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 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sedimentary facies 2、后生作用 3、成分成熟度 4、板状交错层理 5、胶结物 6、硅岩 7、相标志 8、狭盐性生物 9、陆缘海 10、清水沉积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区别浪成波痕与水流波痕? 2、简述碎屑岩与粘土岩的关系。 3、比较曲流河沉积与辫状河沉积的主要异同点。 4、对比浊流与等深流的主要区别。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在括号中标“√”;若不正确,则在括号中标“×”。(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母岩的风化产物是沉积岩原始物质最主要的来源。() 2、自然界任何流体按其流动特点有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形态。层流和紊流的判别标准是弗劳德数(Fr)。() 3、该沉积构造()所指示的水流方向是向左的。() 4、泥裂、雨痕、晶痕及晶体印痕等层面构造具良好指相性,主要见于海(湖)滨岸及河漫滩等沉积环境的泥质沉积物表面,古气候一般较干燥。() 5、底砾岩成分比较简单,多为稳定性较高的砾石,分选性好,磨圆度高,它是长期风化、搬运改造的产物。() 6、在偏光显微镜下,海百合碎片的显微结构是连生单晶结构,腕足类碎片的显微结构是平行片状结构,三叶虫碎片的显微结构是玻纤结构。() 7、陆源碎屑淡水湖泊沉积中常见各种生物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腹足类等,它们都属狭盐性生物。() 8、高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推进时,砂质堆积迅速,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可连结组合成指状或鸟爪状砂体,称指状砂坝。指状砂坝的几何形态是确定古代三角洲的重要标志。() 9、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碳酸盐岩的浅海大多是陆表海。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浅海大都是陆缘海而不是陆表,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海平面很低的地质时代中。() 10、在海相地层中,大套石灰岩(尤其是生物石灰岩、礁石灰岩)、磷酸盐岩、铁、锰、铝等沉矿产,均为潮湿气候的可靠标志。() 五、按课堂上推荐的砂岩和碳酸盐岩分类方案对下列岩石进行命名(每小题5分,共1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