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专练:燃料及利用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专练:燃料及利用

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燃料的利用与开发

1.如根据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B.正极2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是氧气

C.说明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D.NaOH溶解在水中会放热

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与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试推断:

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甲的名称为_____,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A→B+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绿色固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H能和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

(2)B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H的用途有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选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 。

②若探究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依次连接A_______(填编号),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

③为探究混合气体中CO和CO2 的存在情况,把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实验装置,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编号)。Ⅰ.通过B、C装置Ⅱ.通过B、D装置Ⅲ. 通过B、C、E装置

Ⅳ.通过C、B、D装置Ⅴ. 通过B、C、B、D 装置

5.用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仪器、装置如下图。(连接装置的橡皮管省略)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除A装置外,还需选用的仪器、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填字母),选用该仪器、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A中的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③用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两个实验中,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④现有一包混有少量碳粉的氧化铜粉末,为了测定其碳粉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样品进行高温加热,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

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x g;

Ⅱ.吸收生成物的仪器中质量增加y g。

假设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哪组数据进行计算会更为合理准确?你的理由是_________,请列出计算碳粉质量分数的式子___________。(用m、x、y表示)。

6.党的十九大金秋十月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我国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导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5月18日,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

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这是“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资料卡)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CH4)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已知,某种可燃冰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H4·8H2O。

请根据相关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1)该可燃冰属于_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其完全燃烧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甲烷(CH4)中含有一种元素,一个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3)甲烷中氢元素为+1价,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请问32kg甲烷中含有多少千克碳元素(请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计算格式)。

(5)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7.(1) 下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②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为解决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危机,人类正在研究利用光解的方法制取未来理想燃料——氢气,请计算2升水理论上可以制得___________克的氢气。目前氢能源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至少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燃烧和灭火

1.火灾自救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

A.躲在桌子下B.尽快报警求救C.用湿毛巾捂嘴D.使用灭火器灭火

2.已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又知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 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下面列出了氢气混入空气时所占的不同体积分数,如按理论计算爆炸最猛烈的可能是()A.氢气占19% B.氢气占49% C.氢气占29% D.氢气占79%

3.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

4.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丁实验中,甲不必做

B.实验甲和乙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实验乙和丁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丙中白磷不能燃烧,而丁中白磷能燃烧

5.Mg(OH)2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g(OH)2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Mg(OH)2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C.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D.Mg(OH)2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6.下列是某同学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氧气的性质时,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要由瓶口向下快速插入

B.把1~2小粒碘分别投入5mL水、5mL汽油中,振荡,观察到碘几乎不溶于汽油

C.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等量的软水、硬水中,振荡,观察到软水中产生较多泡沫

D.把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滤纸先燃烧

9.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碳酸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______;

(3)天然气燃烧______。

10.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

11.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碘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_______________.

(2)蒸鸡蛋是一道非常适合考生的补脑食品,鸡蛋中的鸡蛋清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

(3)羊毛属于__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12.下列实验中,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3)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4)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3.近日,网上的一段视频中一名空乘人员和一名乘客用矿泉水和咖啡等液体,扔向起火的充电宝,最终将火扑灭。一些网友认为,电器类火灾应该用干粉灭火器,而不是用水来直接灭火。也有一些网友认为,空乘人员处理的没错。(1)网友认为锂电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的原因是锂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LiOH),写出锂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消防员进行实验验证:消防员手拿干粉灭火器迅速的扑向起火的充电宝。只喷了没几下,火焰就被扑灭了。然而,仅仅过了几秒钟,锂电池的残骸再一次燃烧了起来,而且比第一次的燃烧还要猛烈。消防员对于火焰用大量清水持续浇灭。大约一分钟左右,用红外线测温计检查充电宝的温度居然还有200 多摄氏度的高温。随后,消防员将充电宝泡入水盆中,才表示已经安全了。

①只喷了没几下,火焰就被扑灭了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锂电池的残骸再一次燃烧了起来的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

考点一:燃料的利用与开发

1.如根据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B .正极2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是氧气

C .说明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D . NaOH 溶解在水中会放热

【答案】A

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 、B 、C 、D 为化合物,且A 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C 与D 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试推断:

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甲的名称为_____,物质C 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A →B+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氧气 CO 2H 2O 22MnO 2H 2O+O 2↑

3.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 是一种绿色固体,B 是一种黑色固体,H 能和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H 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

(2)B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H的用途有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分解CuO 2H2 O 通电2H2↑+O2↑分子的结构不同(或者分子的构成不同)做燃料(或者冶炼金属)

4.选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 。

②若探究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依次连接A_______(填编号),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

③为探究混合气体中CO和CO2 的存在情况,把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实验装置,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编号)。Ⅰ.通过B、C装置Ⅱ.通过B、D装置Ⅲ. 通过B、C、E装置

Ⅳ.通过C、B、D装置Ⅴ. 通过B、C、B、D 装置

【答案】CO2+C 2CO 制取的CO不纯净,含有CO2BD 产生淡蓝色火焰IV

5.用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仪器、装置如下图。(连接装置的橡皮管省略)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除A装置外,还需选用的仪器、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填字母),选用该仪器、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A中的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③用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两个实验中,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④现有一包混有少量碳粉的氧化铜粉末,为了测定其碳粉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样品进行高温加热,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

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x g;

Ⅱ.吸收生成物的仪器中质量增加y g。

假设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哪组数据进行计算会更为合理准确?你的理由是_________,请列出计算碳粉质量分数的式子___________。(用m、x、y表示)。

【答案】DG 选D的原因:装置密封、有气体导入和导出(缺一不可)选G的原因:用石灰水检验产物,

有尾气处理装置(缺一不可)C+2CuO 高温

2Cu+CO2↑黑色粉末变红色选择Ⅰ的数据比较精确。因

为装置内会残留少量的二氧化碳未被吸收

(或石灰水的量若不足,无法将二氧化碳吸收完全)3x/11m

6.党的十九大金秋十月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我国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导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5月18日,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这是“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资料卡)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CH4)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已知,某种可燃冰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H4·8H2O。

请根据相关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1)该可燃冰属于_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其完全燃烧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甲烷(CH4)中含有一种元素,一个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3)甲烷中氢元素为+1价,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请问32kg甲烷中含有多少千克碳元素(请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计算格式)。

(5)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答案】混合物;化学;1:4 -4 AC

7.(1) 下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②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为解决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危机,人类正在研究利用光解的方法制取未来理想燃料——氢气,请计算2升水理论上可以制得___________克的氢气。目前氢能源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至少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0 0.5g 222.2g 成本太高,储存困难

考点二:燃烧和灭火

1.火灾自救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

A.躲在桌子下B.尽快报警求救C.用湿毛巾捂嘴D.使用灭火器灭火

【答案】A

2.已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又知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 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下面列出了氢气混入空气时所占的不同体积分数,如按理论计算爆炸最猛烈的可能是()A.氢气占19% B.氢气占49% C.氢气占29% D.氢气占79%

【答案】C

3.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

【答案】A

4.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丁实验中,甲不必做

B.实验甲和乙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实验乙和丁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丙中白磷不能燃烧,而丁中白磷能燃烧

【答案】B

5.Mg(OH)2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g(OH)2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Mg(OH)2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C.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D.Mg(OH)2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答案】A

6.下列是某同学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7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氧气的性质时,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要由瓶口向下快速插入B.把1~2小粒碘分别投入5mL水、5mL汽油中,振荡,观察到碘几乎不溶于汽油C.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等量的软水、硬水中,振荡,观察到软水中产生较多泡沫D.把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滤纸先燃烧【答案】C

9.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碳酸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______;

(3)天然气燃烧______。

【答案】H2CO3Na+CH4+2O2==CO2+2H2O

10.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

【答案】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4P+5O 22P2O5导热性

11.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碘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_______________.

(2)蒸鸡蛋是一道非常适合考生的补脑食品,鸡蛋中的鸡蛋清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

(3)羊毛属于__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答案】微量甲状腺肿大蛋白质天然加热煮沸撤离可燃物

12.下列实验中,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3)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4)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2H2O22H2O + O2↑(2)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3)液面逐渐降低;液面逐渐上升且有气泡产生(4)CO2+H2O = H2CO3

13.近日,网上的一段视频中一名空乘人员和一名乘客用矿泉水和咖啡等液体,扔向起火的充电宝,最终将火扑灭。一些网友认为,电器类火灾应该用干粉灭火器,而不是用水来直接灭火。也有一些网友认为,空乘人员处理的没错。(1)网友认为锂电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的原因是锂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LiOH),写出锂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消防员进行实验验证:消防员手拿干粉灭火器迅速的扑向起火的充电宝。只喷了没几下,火焰就被扑灭了。然而,仅仅过了几秒钟,锂电池的残骸再一次燃烧了起来,而且比第一次的燃烧还要猛烈。消防员对于火焰用大量清水持续浇灭。大约一分钟左右,用红外线测温计检查充电宝的温度居然还有200 多摄氏度的高温。随后,消防员将充电宝泡入水盆中,才表示已经安全了。

①只喷了没几下,火焰就被扑灭了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锂电池的残骸再一次燃烧了起来的原因是____。

【答案】2Li+2H2O=2LiOH+H2↑隔绝氧气(或空气)干粉灭火器并不能降低锂电池内部的温度,内部的化学反应仍继续,当温度达到锂电池的着火点,接触氧气后锂电池很容易复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