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物志含译文

人物志含译文

人物志含译文
人物志含译文

《人物志》十三

《自序》《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

《自序》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是以,圣人着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之德,躬南面则授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者哉!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

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九征》

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着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叡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于玄虑;玄虑之人,识静之原,而困于速捷。犹火日外照,不能内见;金水内映,不能外光。二者之义,盖阴阳之别也。

若量其材质,稽诸五物;五物之征,亦各着于厥体矣。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实,各有所济。是故:

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体端而实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劲而精者,谓之勇敢;勇敢也者,义之决也。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质恒性,故谓之五常矣。五常之别,列为五德。是故: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简畅而明砭,火之德也。

虽体变无穷,犹依乎五质。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征,着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夫仪动成容,各有态度:直容之

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

夫色见于貌,所谓征神。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故仁目之精,悫然以端;勇胆之精,晔然以强;然皆偏至之材,以胜体为质者也。故胜质不精,则其事不遂。是故,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是故,中庸之质,异于此类:五常既备,包以澹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是以,目彩五晖之光也。

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

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其为人也:质素平澹,中叡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材也。

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而征,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一征,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末流;末流之质,不可胜论,是以略而不概也。

《体别》

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咸而不碱,淡而不[酉贵],质而不缦,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辨能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是以抗者过之,而拘者不逮。

夫拘抗违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是故: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论辨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溷浊。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扃。休动磊落,业在攀跻,失在疏越。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

及其进德之日,不止揆中庸,以戒其材之拘抗;而指人之所短,以益其失;犹晋楚带剑,递相诡反也。是故:

强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强之搪突,而以顺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柔顺之人,缓心宽断,不戒其事之不摄,而以抗为刿,安其舒;是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雄悍之人,气奋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顺为恇,竭其势;是故,可与涉难,难与居约。惧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于为义,而以勇为狎,增其疑;是故,可与保全,难与立节。凌楷之人,秉意劲特,不戒其情之固护,而以辨为伪,强其专;是故,可以持正,难与附众。辨博之人,论理赡给,不戒其辞之泛滥,而以楷为系,遂其流;是故,可与泛序,难与立约。弘普之人,意爱周洽,不戒其交之溷杂,而以介为狷,广其浊;是故,可以抚众,难与厉俗。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不戒其道之隘狭,而以普为秽,益其拘;是故,可与守节,难以变通。休动之人,志慕超越,不戒其意之大猥,而以静为滞,果其锐;是故,可以进趋,难与持后。沉静之人,道思回复,不戒其静之迟后,而以动为疏,美其懦;是故,可与深虑,难与捷速。朴露之人,中疑实□,不戒其实之野直,而以谲为诞,露其诚;是故,可与立信,难与消息。韬谲之人,原度取

夫学所以成材也,恕所以推情也;偏材之性,不可移转矣。虽教之以学,材成而随之以失;虽训之以恕,推情各从其心。信者逆信,诈者逆诈;故学不入道,恕不周物;此偏材之益失也。

《流业》

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有清节家,有法家,有术家,有国体,有器能,有臧否,有伎俩,有智意,有文章,有儒学,有口辨,有雄杰。

若夫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谓清节之家,延陵、晏婴是也。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兼有三材,三材皆备,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兼有三材,三材皆微,其德足以率一国,其法足以正乡邑,其术足以权事宜,是谓器能,子产、西门豹是也。兼有三材之别,各有一流。清节之流,不能弘恕,好尚讥诃,分别是非,是谓臧否,子夏之徒是也。法家之流,不能创思远图,而能受一官之任,错意施巧,是谓伎俩,张敞、赵广汉是也。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

凡此八业,皆以三材为本。故虽波流分别,皆为轻事之材也。

能属文著述,是谓文章,司马迁、班固是也。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毛公、贯公是也。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辩,乐毅、曹丘生是也。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凡此十二材,皆人臣之任也。

主德不预焉?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

是故,主道立,则十二材各得其任也:

清节之德,师氏之任也。法家之材,司寇之任也。术家之材,三孤之任也。三材纯备,三公之任也。三材而微,冢宰之任也。臧否之材,师氏之佐也。智意之材,冢宰之佐也。伎俩之材,司空之任也。儒学之材,安民之任也。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辩给之材,行人之任也。骁雄之材,将帅之任也。是谓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用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

《材理》

夫建事立义,莫不须理而定;及其论难,鲜能定之。夫何故哉?盖理多品而人异也。

夫理多品则难通,人材异则情诡;情诡难通,则理失而事违也。

夫理有四部,明有四家,情有九偏,流有七似,说有三失,难有六构,通有八能。

若夫天地气化,盈虚损益,道之理也。法制正事,事之理也。礼教宜适,义之理也。人情枢机,情之理也。

四理不同,其于才也,须明而章,明待质而行。是故,质于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见理,理足成家。是故,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质性警彻,权略机捷,能理烦速,事理之家也;质性和平,能论礼教,辩其得失,义礼之家也;质性机解,推情原意,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

四家之明既异,而有九偏之情;以性犯明,各有得失:

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历纤理则宕往而疏越。抗厉之人,不能回挠;论法直则括处而公正,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坚劲之人,好攻其事实;指机理则颖灼而彻尽,涉大道则径露而单持。辩给之人,辞烦而意锐;推人事则精识而穷理,即大义则恢愕而不周。浮沉之人,不能沉思;序疏数则豁达而傲博,立事要则爁炎而不定。浅解之人,不能深难;听辩说则拟锷而愉悦,审精理则掉转而无根。宽恕之人,不能速捷;论仁义则弘详而长雅,趋时务则迟缓而不及。温柔之人,力不休强;味道则顺适而和畅,拟疑难则濡懦而不尽。好奇之人,横逸而求异;造权谲则倜傥而瑰壮,案清道则诡常而恢迂。

此所谓性有九偏,各从其心之所,可以为理。

若乃性不精畅,则流有七似:

有漫谈陈说,似有流行者。有理少多端,似若博意者。有回说合意,似若赞解者。有处后持长,从众所安,似能听断者。有避难不应,似若有余,而实不知者。有慕通口解,似悦而不怿者。有因胜情失,穷而称妙,跌则掎跖,实求两解,似理不可屈者。

凡此七似,众人之所惑也。

夫辩,有理胜,有辞胜。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

夫九偏之材,有同、有反、有杂。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故善接论者,度所长而论之;历之不动则不说也,傍无听达则不难也。不善接论者,说之以杂、反;说之以杂、反,则不入矣。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百言不明一意,则不听也。是说之三失也。

善难者,务释事本;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则辞构矣。善攻强者,下其盛锐,扶其本指以渐攻之;不善攻强者,引其误辞以挫其锐意。挫其锐意,则气构矣。善蹑失者,指其所跌;不善蹑失者,因屈而抵其性。因屈而抵其性,则怨构矣。

或常所思求,久乃得之,仓卒谕人;人不速知,则以为难谕。以为难谕,则忿构矣。

夫盛难之时,其误难迫。故善难者,征之使还;不善难者,凌而激之,虽欲顾藉,其势无由。其势无由,则妄构矣。

凡人心有所思,则耳且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说,竞相制止,欲人之听己。人亦以其方思之,故不了己意,则以为不解。人情莫不讳不解,讳不解则怒构矣。

凡此六构,变之所由兴也。然虽有变构,犹有所得;若说而不难,各陈所见,则莫知所由矣。

由此论之,谈而定理者眇矣。必也:聪能听序,思能造端,明能见机,辞能辩意,捷能摄失,守能待攻,攻能夺守,夺能易予。兼此八者,然后乃能通于天下之理,通于天下之理,则能通人矣。不能兼有八美,适有一能,则所达者偏,而所有异目矣。是故:

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材。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材。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材。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材。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材。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材。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材。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材。

通材之人,既兼此八材,行之以道,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言,则察色而顺性。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善言出己,理足则止;鄙误在人,过而不迫。写人之所怀,扶人之所能。不以事类犯人之所婟,不以言例及己之所长。说直说变,无所畏恶。采虫声之善音,赞愚人之偶得。夺与有宜,去就不留。方其盛气,折谢不吝;方其胜难,胜而不矜;心平志谕,无适无莫,期于得道而已矣,是可与论经世而理物也。

《材能》

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夫能之为言,已定之称;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于性有宽急;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宽弘之人,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成其事;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于己。然则郡之与县,异体之大小者也;以实理宽急论辨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

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任之能,有立法使人从之之能,有消息辨护之能,有德教师人之能,有行事使人谴让之能,有司察紏摘之能,有权奇之能,有威猛之能。

夫能出于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异。是故:

自任之能,清节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任;为国,则矫直之政。立法之能,治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任;为国,则公正之政。计策之能,术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人事之能,智意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佐;为国,则谐合之政。行事之能,谴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佐;为国,则督责之政。权奇之能,伎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空之任;为国,则艺事之政。司察之能,臧否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师氏之佐;为国,则刻削之政。威猛之能,豪杰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将帅之任;为国,则严厉之政。

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又国有俗化,民有剧易;而人材不同,故政有得失。是以:

王化之政,宜于统大,以之治小则迂。辨护之政,宜于治烦,以之治易则无易。策术之政,宜于治难,以之治平则无奇。矫抗之政,宜于治侈,以之治弊则残。谐和之政,宜于治新,以之治旧则虚。公刻之政,宜于紏奸,以之治边则失众。威猛之政,宜于讨乱,以之治善则暴。伎俩之政,宜于治富,以之治贫则劳而下困。

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

凡此之能,皆偏材之人也。故或能言而不能行,或能行而不能言;至于国体之人,能言能行,故为众材之隽也。人君之能异于此: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众材也。

《利害》

盖人业之流,各有利害:

夫清节之业,着于仪容,发于德行;未用而章,其道顺而有化。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进;既达也,为上下之所敬。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其为业也,无弊而常显,故为世之所贵。

法家之业,本于制度,待乎成功而效。其道前苦而后治,严而为众。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忌;已试也,为上下之所惮。其功足以立法成治。其弊也,为群枉之所雠。其为业也,有敝而不常用,故功大而不终。

术家之业,出于聪思,待于谋得而章。其道先微而后着,精而且玄。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不识。其用也,为明主之所珍。其功足以运筹通变。其退也,藏于隐微。其为业也,奇而希用,故或沉微而不章。

智意之业,本于原度,其道顺而不忤。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容矣;已达也,为宠爱之所嘉。其功足以赞明计虑。其蔽也,知进而不退,或离正以自全。其为业也,谞而难持,故或先利而后害。

臧否之业,本乎是非,其道廉而且砭。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识;已达也,为众人之所称。其功足以变察是非。其蔽也,为诋诃之所怨。其为业也,峭而不裕,故或先得而后离众。

伎俩之业,本于事能,其道辨而且速。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异;已达也,为官司之所任。其功足以理烦紏邪。其蔽也,民劳而下困。其为业也,细而不泰,故为治之末也。

《接识》

夫人初甚难知,而士无众寡,皆自以为知人。故以己观人,则以为可知也;观人之察人,则以为不识也。夫何哉?是故,能识同体之善,而或失异量之美。

何以论其然?

夫清节之人,以正直为度,故其历众材也,能识性行之常,而或疑法术之诡。法制之人,以分数为度,故能识较方直之量,而不贵变化之术。术谋之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而不识遵法之良。器能之人,以辨护为度,故能识方略之规,而不知制度之原。智意之人,以原意为度,故能识韬谞之权,而不贵法教之常。伎俩之人,以邀功为度,故能识进趣之功,而不通道德之化。臧否之人,以伺察为度,故能识诃砭之明,而不畅倜傥之异。言语之人,以辨析为度,故能识捷给之惠,而不知含章之美。

是以互相非驳,莫肯相是。取同体也,则接诒而相得;取异体也,虽历久而不知。

凡此之类,皆谓一流之材也。若二至已上,亦随其所兼,以及异数。故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材。故兼材之人,与国体同。欲观其一隅,则终朝足以识之;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后足。何谓三日而后足?夫国体之人,兼有三材,故谈不三日,不足以尽之:

然则,何以知其兼偏而与之言乎?其为人也,务以流数,杼人之所长,而为之名目,如是兼也;如陈以美,欲人称之,不欲知人之所有,如是者偏也。

不欲知人,则言无不疑。是故,以深说浅,益深益异;异则相返,反则相非。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以为不逊;逊让不尽,则以为浅陋;言称一善,则以为不博;历发众奇,则以为多端;先意而言,则以为分美;因失难之,则以为不喻;说以对反,则以为较己;博以异杂,则以为无要。论以同体,然后乃悦;于是乎有亲爱之情、称举之誉。此偏材之常失。

《英雄》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

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

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

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八观》

八观者:

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何谓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夫质有至有违,若至胜违,则恶情夺正,若然而不然。故仁出于慈,有慈而不仁者;仁必有恤,有仁而不恤者;厉必有刚,有厉而不刚者。若夫见可怜则流涕,将分与则吝啬,是慈而不仁者。睹危急则恻隐,

将赴救则畏患,是仁而不恤者。处虚义则色厉,顾利欲则内荏,是厉而不刚者。然则慈而不仁者,则吝夺之也。仁而不恤者,则惧夺之也。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故曰:慈不能胜吝,无必其能仁也;仁不能胜惧,无必其能恤也;厉不能胜欲,无必其能刚也。是故,不仁之质胜,则伎力为害器;贪悖之性胜,则强猛为祸梯。亦有善情救恶,不至为害;爱惠分笃,虽傲狎不离;助善者明,虽疾恶无害也;救济过厚,虽取人不贪也。是故,观其夺救,而明间杂之情,可得知也。

何谓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夫人厚貌深情,将欲求之,必观其辞旨,察其应赞。夫观其辞旨,犹听音之善丑;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故观辞察应,足以互相别识。然则:论显扬正,白也;不善言应,玄也;经纬玄白,通也;移易无正,杂也;先识未然,圣也;追思玄事,叡也;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智也;微忽必识,妙也;美妙不昧,疏也;测之益深,实也;假合炫耀,虚也;自见其美,不足也;不伐其能,有余也。

故曰:凡事不度,必有其故:忧患之色,乏而且荒;疾疢之色,乱而垢杂;喜色,愉然以怿;愠色,厉然以扬;妒惑之色,冒昧无常;及其动作,盖并言辞。是故,其言甚怿,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言未发而怒色先见者,意愤溢也;言将发而怒气送之者,强所不然也。

凡此之类,征见于外,不可奄违,虽欲违之,精色不从,感愕以明,虽变可知。是故,观其感变,而常度之情可知。

何谓观其至质,以知其名?

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则至质相发,而令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劲智精理,则能名生焉;智直强悫,则任名生焉。集于端质,则令德济焉;加之学,则文理灼焉。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

何谓观其所由,以辨依似?

夫纯讦性违,不能公正;依讦似直,以讦讦善;纯宕似流,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过节。故曰: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

然则,何以别之?直而能温者,德也;直而好讦者,偏也;讦而不直者,依也;道而能节者,通也;通而时过者,偏也;宕而不节者,依也;偏之与依,志同质违,所谓似是而非也。是故,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进锐似精而去速,诃者似察而事烦,诈施似惠而无终,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

亦有似非而是者:有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夫察似明非,御情之反,有似理讼,其实难别也。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得其实?故听言信貌,或失其真;诡情御反,或失其贤;贤否之察,实在所依。是故,观其所依,而似类之质可知也。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

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易》以感为德,以谦为道;《老子》以无为德,以虚为道;《礼》以敬为本;《乐》以爱为主。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

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

何谓观其情机,以辨恕惑?

夫人之情有六机:

杼其所欲则喜,不杼其所能则怨,以自代历则恶,以谦损下之则悦,犯其所乏则婟,以恶犯婟则妒;此人性之六机也。

夫人情莫不欲遂其志,故: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辨士乐陵讯之辞,贪者乐货财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

苟赞其志,则莫不欣然,是所谓杼其所欲则喜也。若不杼其所能,则不获其志,不获其志则戚。是故:功力不建则烈士奋,德行不训则正人哀,政乱不治则能者叹,敌能未弭则术人思,货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幸者悲,是所谓不杼其能则怨也。人情莫不欲处前,故恶人之自伐。自伐,皆欲胜之类也。是故,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是所谓自伐历之则恶也。人情皆欲求胜,故悦人之谦;谦所以下之,下有推与之意。是故,人无贤愚,接之以谦,则无不色怿;是所谓以谦下之则悦也。人情皆欲掩其所短,见其所长。是故,人驳其所短,似若物冒之,是所谓驳其所乏则婟也。

人情陵上者也,陵犯其所恶,虽见憎未害也;若以长驳短,是所谓以恶犯婟,则妒恶生矣。

凡此六机,其归皆欲处上。是以君子接物,犯而不校,不校则无不敬下,所以避其害也。小人则不然,既不见机,而欲人之顺己。以佯爱敬为见异,以遇邀会为轻。苟犯其机,则深以为怨。是故,观其情机,而贤鄙之志可得而知也。

何谓观其所短,以知所长?

夫偏材之人,皆有所短。故:直之失也讦,刚之失也厉,和之失也懦,介之失也拘。夫直者不讦,无以成其直;既悦其直,不可非其讦;讦也者,直之征也。刚者不厉,无以济其刚;既悦其刚,不可非其厉;厉也者,刚之征也。和者不懦,无以保其和;既悦其和,不可非其懦;懦也者,和之征也。介者不拘,无以守其介;既悦其介,不可非其拘;拘也者,介之征也。然有短者,未必能长也;有长者必以短为征。是故,观其征之所短,而其材之所长可知也。

何谓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夫仁者德之基也,义者德之节也,礼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帅也。夫智出于明,明之于人,犹昼之待白日,夜之待烛火;其明益盛者,所见及远,及远之明难。是故,守业勤学,未必及材;材艺精巧,未必及理;理义辨给,未必及智;智能经事,未必及道;道思玄远,然后乃周。是谓学不及材,材不及理,理不及智,智不及道。道也者,回复变通。是故,别而论之:各自独行,则仁为胜;合而俱用,则明为将。故以明将仁,则无不怀;以明将义,则无不胜;以明将理,则无不通。然则,苟无聪明,无以能遂。故好声而实不充则恢,好辩而礼不至则烦,好法而思不深则刻,好术而计不足则伪。是故,钧材而好学,明者为师;比力而争,智者为雄;等德而齐,达者称圣,圣之为称,明智之极名也。是故,观其聪明,而所达之材可知也。

《七缪》

一曰察誉有偏颇之缪,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惑,三曰度心有大小之误,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

夫采访之要,不在多少。然征质不明者,信耳而不敢信目。故:人以为是,则心随而明之;人以为非,则意转而化之;虽无所嫌,意若不疑。且人察物,亦自有误,爱憎兼之,其情万原;不畅其本,胡可必信。是故,知人者,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败目。故州闾之士,皆誉皆毁,未可为正也;交游之人,誉不三周,未必信是也。夫实厚之士,交游之间,必每所在肩称;上等援之,下等推之,苟不能周,必有咎毁。故偏上失下,则其终有毁;偏下失上,则其进不杰。故诚能三周,则为国所利,此正直之交也。故皆合而是,亦有违比;皆合而非,或在其中。若有奇异之材,则非众所见。而耳所听采,以多为信,是缪于察誉者也。

夫爱善疾恶,人情所常;苟不明贤,或疏善善非。何以论之?夫善非者,虽非犹有所是;以其所是,顺己所长,则不自觉情通意亲,忽忘其恶。善人虽善,犹有所乏;以其所乏,不明己长;以其所长,轻己所短;则不自知志乖气违,忽忘其善。是惑于爱恶者也。

夫精欲深微,质欲懿重,志欲弘大,心欲嗛小。精微所以入神妙也,懿重所以崇德宇也,志大所以戡物任也,心小所以慎咎悔也。故《诗》咏文王:「小心翼翼」「不大声以色。」小心也;「王赫斯怒,以对于天下。」志大也。由此论之,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心大志大者,豪杰之隽也;心大志小者,傲荡之类也;心小志小者,拘懦之人也。众人之察,或陋其心小,或壮其志大,是误于小大者也。

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有少无智而终无所成者,有少有令材遂为隽器者:四者之理,不可不察。夫幼智之人,材智精达;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绪。故文本辞繁,辩始给口,仁出慈恤,施发过与,慎生畏惧,廉起不取。早智者浅惠而见速,晚成者奇识而舒迟,终暗者并困于不足,遂务者周达而有余。而众人之察,不虑其变,是疑于早晚者也。

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损害。名利之路,在于是得;损害之源,在于非失。故人无贤愚,皆欲使是得在己。能明己是,莫过同体;是以偏材之人,交游进趋之类,皆亲爱同体而誉之,憎恶对反而毁之,序异杂而不尚也。推而论之,无他故焉;夫誉同体、毁对反,所以证彼非而着己是也。至于异杂之人,于彼无益,于己无害,则序而不尚。是故,同体之人,常患于过誉;及其名敌,则尟能相下。是故,直者性奋,好人行直于人,而不能受人之讦;尽者情露,好人行尽于人,而不能纳人之径;务名者乐人之进趋过人,而不能出陵己之后。是故,性同而材倾,则相援而相赖也;性同而势均,则相竞而相害也;此又同体之变也。故或助直而毁直,或与明而毁明。而众人之察,不辨其律理,是嫌于体同也。

夫人所处异势,势有申压:富贵遂达,势之申也;贫贱穷匮,势之压也。

上材之人,能行人所不能行,是故,达有劳谦之称,穷有着明之节。

中材之人,则随世损益,是故,藉富贵则货财充于内,施惠周于外;见赡者求可称而誉之,见援者阐小美而大之,虽无异材,犹行成而名立。处贫贱则欲施而无财,欲援而无势,亲戚不能恤,朋友不见济,分义不复立,恩爱浸以离,怨望者并至,归非者日多;虽无罪尤,犹无故而废也。故世有侈俭,名由进退:天下皆富,则清贫者虽苦,必无委顿之忧,且有辞施之高,以获荣名之利;皆贫,则求假无所告,而有穷乏之患,且生鄙吝之讼。是故:钧材而进,有与之者,则体益而茂遂;私理卑抑,有累之者,则微降而稍退。而众人之观,不理其本,各指其所在,是疑于申压者也。

夫清雅之美,着乎形质,察之寡失;失缪之由,恒在二尤。二尤之生,与物异列:故尤妙之人,含精

少为不足,或以瑰姿为巨伟,或以直露为虚华,或以巧饰为真实。是以早拔多误,不如顺次;夫顺次,常度也。苟不察其实,亦焉往而不失。故遗贤而贤有济,则恨在不早拔;拔奇而奇有败,则患在不素别;任意而独缪,则悔在不广问;广问而误己,则怨己不自信。是以骥子发足,众士乃误;韩信立功,淮阴乃震。夫岂恶奇而好疑哉?乃尤物不世见,而奇逸美异也。是以张良体弱而精强,为众智之隽也;荆叔色平而神勇,为众勇之杰也。然则,隽杰者,众人之尤也;圣人者,众尤之尤也。其尤弥出者,其道弥远。故一国之隽,于州为辈,未得为第也;一州之第,于天下为椳;天下之椳,世有优劣。是故,众人之所贵,各贵其出己之尤,而不贵尤之所尤。是故,众人之明,能知辈士之数,而不能知第目之度;辈士之明,能知第目之度,不能识出尤之良也;出尤之人,能知圣人之教,不能究之入室之奥也。由是论之,人物之理妙,不可得而穷已。

《效难》

盖知人之效有二难:有难知之难,有知之无由得效之难。

何谓难知之难?人物精微,能神而明,其道甚难,固难知之难也。是以众人之察,不能尽备;故各自立度,以相观采:或相其形容,或候其动作,或揆其终始,或揆其儗象,或推其细微,或恐其过误,或循其所言,或稽其行事。八者游杂,故其得者少,所失者多。是故,必有草创信形之误,又有居止变化之谬;故其接遇观人也,随行信名,失其中情。故:

浅美扬露,则以为有异。深明沉漠,则以为空虚。分别妙理,则以为离娄。传甲乙,则以为义理。好说是非,则以为臧否。讲目成名,则以为人物。平道政事,则以为国体。

犹听有声之类,名随其音。夫名非实,用之不效;故名犹口进,而实从事退。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此草创之常失也。故必待居止,然后识之。

故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

然后乃能知贤否。此又已试,非始相也。所以知质未足以知其略,且天下之人,不可得皆与游处。或志趣变易,随物而化:或未至而悬欲,或已至而易顾,或穷约而力行,或得志而从欲;此又居止之所失也。由是论之,能两得其要,是难知之难。

何谓无由得效之难?上材己莫知,或所识者在幼贱之中,未达而丧;或所识者,未拔而先没;或曲高和寡,唱不见赞;或身卑力微,言不见亮;或器非时好,不见信贵;或不在其位,无由得拔;或在其位,以有所屈迫。是以良材识真,万不一遇也;须识真在位识,百不一有也;以位势值可荐致之宜,十不一合也。或明足识真,有所妨夺,不欲贡荐;或好贡荐,而不能识真。是故,知与不知,相与分乱于总猥之中;实知者患于不得达效,不知者亦自以为未识。所谓无由得效之难也。

故曰:知人之效有二难。

《释争》

盖善以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是故,舜让于德而显义登闻,汤降不迟而圣敬日跻;隙至上人而抑下滋甚,王叔好争而终于出奔。然则卑让降下者,茂进之遂路也;矜奋侵陵者,毁塞之险途也。

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准,志不敢凌轨等;内勤己以自济,外谦让以敬惧。是以怨难不在于身,而荣福通于长久也。彼小人则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是以在前者人害之,有功者人毁之,毁败者人幸之。是故,并辔争先而不能相夺,两顿俱折而为后者所趋。由是论之,争让之途,其别明矣。

然好胜之人,犹谓不然,以在前为速锐,以处后为留滞,以下众为卑屈,以蹑等为异杰,以让敌为回辱,以陵上为高厉。是故,抗奋遂往,不能自反也。夫以抗遇贤,必见逊下;以抗遇暴,必构敌难。敌难既构,则是非之理必溷而难明;溷而难明则其与自毁何以异哉?且人之毁己,皆发怨憾,而变生舋也:必依托于事,饰成端末;其余听者,虽不尽信,犹半以为然也。己之校报,亦又如之。终其所归,亦各有半信着于远近也。然则,交气疾争者,为易口而自毁也;并辞竞说者,为贷手以自殴;为惑缪岂不甚哉?

然原其所由,岂有躬自厚责以致变讼者乎?皆由内恕不足,外望不已:或怨彼轻我,或疾彼胜己。夫我薄而彼轻之,则由我曲而彼直也;我贤而彼不知,则见轻非我咎也。若彼贤而处我前,则我德之未至也;若德钧而彼先我,则我德之近次也。夫何怨哉!

且两贤未别,则能让者为隽矣;争隽未别,则用力者为惫矣。是故,蔺相如以回车决胜于廉颇,寇恂以不斗取贤于贾复。物势之反,乃君子所谓道也。是故,君子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卑让之可以胜敌,故下之而不疑。及其终极,乃转祸而为福,屈雠而为友;使怨雠不延于后嗣,而美名宣于无穷;君子之道,岂不裕乎!

且君子能受纤微之小嫌,故无变斗之大讼;小人不能忍小忿之故,终有赫赫之败辱。怨在微而下之,犹可以为谦德也;变在萌而争之,则祸成而不救矣。是故,陈余以张耳之变,卒受离身之害;彭宠以朱浮之隙,终有覆亡之祸。祸福之机,可不慎哉!

是故,君子之求胜也,以推让为利锐,以自修为棚橹;静则闭嘿泯之玄门,动则由恭顺之通路。是以战胜而争不形,敌服而怨不构。若然者,悔吝不存于声色,夫何显争之有哉?彼显争者,必自以为贤人,而人以为险诐者。实无险德,则无可毁之义。若信有险德,又何可与讼乎?险而与之讼,是柙兕而撄虎,其可乎?怒而害人,亦必矣!《易》曰:「险而违者,讼。讼必有众起。」《老子》曰:「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故,君子以争途之不可由也。

是以越俗乘高,独行于三等之上。何谓三等?

大无功而自矜,一等;有功而伐之,二等;功大而不伐,三等。愚而好胜,一等;贤而尚人,二等;贤而能让,三等。缓己急人,一等;急己急人,二等;急己宽人,三等。

凡此数者,皆道之奇、物之变也。三变而后得之,故人莫能远也。夫唯知道通变者,然后能处之。是故,孟之反以不伐获圣人之誉,管叔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

彼君子知自损之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为损,故一伐而并失。由此论之,则不伐者伐之也,不争者争之也;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君子诚能睹争途之名险,独乘高于玄路,则光晖焕而日新,德声伦于古人矣。

(刘劭)《人物志》的作者是三国的刘邵。隋唐志都把它列为名家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说名家是出于古代的礼官,《隋志》说:“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控名而责实,无相僭滥者也”,可见名家的精神就是“求名责实,量材授官”。名学自先秦已经存在,如公孙龙、惠施,但其论说多散佚,《尹文子》一书也属名家,但现在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汉朝的作品。《尹文子》中说:“名以检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检名”,检形定名,就是名家学说的核心理论,所以名家学说也称为刑(即形)名学。刘邵这本书,对人物进行分类,讲述人物的识鉴、任用,因此,把这本书列入名家也是合适的。

但是,刘邵的思想绝不只是刑名之学,他这本书实际上是糅合了儒、道、名、法各家学说。品鉴人物,论其所宜,综核名实,考校功绩,这是名法家的精神。而刘邵在这本书中最推崇“圣人”,所谓圣人就是具备中庸至德,因而能够知人善任、治平天下的人,比如他说:“凡人之质素,中和最贵”,“中庸之德,以达为节”,又论述臣主异德,臣任其事,主总其功,“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也”。这些思想既有儒家的影响,又有道家的影响。但是总体上看,刘邵的思想更倾向于老子,这不但在这本书前面品评人物的部分中显示出来,而且他还专门写了一章《释争》作为全书的总结,其中说:“君子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卑让之可以胜敌,故下之而不疑”,又说:“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这些都是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的。所以,刘邵这本书也显示出魏初学术杂取诸家的风气。

刘邵,字孔才,建安年间开始做官,并得到荀彧的赏识。他后来一直在魏朝做官,干出很好的成绩,《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记载他有多次提出中肯的建议,他的文才也是很出色的,曹叡曾叫他写《许都赋》与《洛都赋》,陈寿也说他“该览学籍,文质周洽”。《人物志》这本书是他晚年写的,它的特异之处在于,这本书不但学有渊源、文理严密,而且作者是有政治经验,并且许多问题正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去写的,因此,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但是,这本书在三国之后一直没有受到注意,直到现代才得到重视,钱穆、汤用彤先生都写过文章介绍它,而有人更称之为中国人才学的第一部著作。

人物可以用九种特征加以识别,根据这九种特征,就把人分为:中庸、德行、偏材、依似、间杂的级别,再进而根据人的质素,就可以判别他所适合从事的工作,也就是“十二流业”。对这一程序的论述以及对这种程序在政事上的得失的讨论,就构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另一部分内容就是讲识别人的过程的,既讲方法,这就是《接识》、《八观》,讨论怎样通过与人接触来识别人、怎样通过各种途径更精确地判断人,也讲了在识别人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这就是《七缪》、《效难》。

实际上,这本书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容是值得重视的,这就是关于人际关系的论述。作者认为人们相互感应是受着自己的情性影响的,《材理》篇中说:“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因此又讲了构成人们之间矛盾的六种原因,主要讲的是交流过程中的矛盾,这就是“六构”。这一内容的总结则是全书的最后一章:《释争》。实际上,从作者的观点来看,能够“释争”的人只有那种具有中庸之德的人,这正是作者看人的最重要的标准:“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

自序

圣贤所赞美者,首先在于耳聪目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耳聪目明之最可贵者,首先在于对人的了解。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能了解人之是否诚实、是否有智慧,则各种人材可以确定某人的适当职位,从而各种业绩即可振兴。因此,圣人设立卦爻、卦象,便编订下辨别君子与小人之言辞;

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

阐发《诗经》之情志,便分别出风俗雅正之事业;

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之德;

制订表达秩序与和谐的《礼》、《乐》制度,便考订出六经中可资应用而恒常不变之道理;

躬南面,则授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身为君王,便须选用杰出而清逸之辅佐人材。此皆为用来使各位贤德之材得以畅达而且完成上天之功业。上天之功业完成之后,便能同受应得之名与恰当之荣誉。

因此,帝尧凭借能够明晓俊杰之德而著称,帝舜凭借升用十六贤材而建功,商汤凭借选拔有莘氏的贤人伊尹而闻名,周文王凭借任用垂钓渭水之姜尚受到人们尊重。

因此,孔圣仲尼无应试机会而无门路可以攀援升用,尚且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排定门人弟子,广泛议论各种人材而区别为三等。

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又赞叹中庸,以突出圣人之德行,崇尚据于德行以勉励达道之论。

训示“爱好仁德而不学则愚昧,喜欢求知而不学则飘荡无根,崇尚诚信而不学则害人,重视直率而不学则刻薄,强调勇武而不学则成乱,偏求刚强而不学则轻狂”六种受蒙蔽之害,以防备偏至之材的过失;

思考率性而为的狂者与有所不为的狷者,以通晓不及与过分之材。

疾恨憨厚却不诚实,以晓明似是而非之难以确保。

又说:察明人所安心之地,观察人做事之途径,以了解其平时立身处世之品行。

对观察人物,如此详备。

因此,斗胆依照圣人教训,记述论定各种人物,希望借此弥补遗失,连缀易忘之理,但愿识见广博之君子,剪裁审视其中之义理。

卷上

九征第一

(人物情性志气不同,征神见貌,形验有九。)

成就人物之根本,出于情感与本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情感与本性之义理,极为微妙而幽隐,若非圣人之明察,谁能得其究竟?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大凡有血气之人,无不含容元气太极而成其资质,禀阴阳以立性,秉承阴阳而确立其本性,体五行而著形。体现金木水火土五行而显现其形体。

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一旦有其形体资质,便可以就此而探求。大凡人之资质量度,以中和为最可贵。具有中和之资质者,定然平和、淡泊而无偏颇之味,

所以能够调和而成就五种人材,变通转化而符合节律。

因此,观察人之资质,定要先察明其是否平和淡泊,然后探讨其是否耳聪目明。

耳聪目明,是阴阳之精华。阴阳清正而和融,则内心睿智而外表明达;圣人淳朴而光照人寰,能够兼有睿智与明达之美,可知微妙之玄机,亦可知显露之事理。

若非圣人,无人能够达到此两方面。

因此,明达之士,通达动态之机理,而不见其内在之玄秘;玄秘深思之人,认识到静态之本原,而难察变幻迅捷之情事。犹如火光、天日光照其外,而不能照见自我;金镜、水面能映像于其中,而不能放光芒以照其外。

二者之义理,大概是阴阳之区别。

若要量度其人之才能资质,可由五物察究。此五物之征兆,亦各自显露于其形体。

在形体之中,骨骼属木,筋脉属金,气息属火,肌肉属土,血液属水,此骨骼、筋脉、气息、肌肉、血液五物,正是木、金、火、土、水五行之形象。

五物之实体,各有所助益。

因此,骨骼直正、温润而柔韧者,心胸博大而坚强持久;心胸博大而坚强持久,为仁之资质。气息清淳、端正而舒畅者,文采粲然而有条不紊;文采粲然而有条不紊,是礼之根本。肌体端庄、匀称而不虚者,正直稳重而坚守节操;正直稳重而坚守节操,是信之基础。筋脉有力、劲挺而精秀者,勇武不屈而果敢决断;勇武不屈而果敢决断,是义之标准。气色调和、平正而顺畅者,通达事理而明察秋毫;通达事理而明察秋毫,是智之本原。

五种资质源于本性而不变,因此叫做五常。五常各有不同,依此体现为五德。

因此,温润、直正而驯服、刚毅,是木之德。刚健、充实而博大、坚毅,是金之德。质朴、谦恭而可塑、顺物,是水之德。宽容、严密而能容、可立,是土之德。简约、条畅而明确、疗病,是火之德。

即使形体多变而无穷尽,仍然会依据五种资质而存在。

因此,其刚毅、能容、简明、稳正之表征,显露于形体容貌,呈现于声音表情,发散于情感气味,各自依照其形象。因此,心地与资质光亮、直正,其仪容则强劲而稳固;心地与资质美善、果决,其仪容则精

正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勇武出众而健步刚强;美善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强健可畏而步若飞扬;合德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庄严肃穆而令人敬仰。容色发生变动,由心田之气息引发;心田之气息的征兆,即表现为声音的变化。气息相合而成为声音,其声音与律吕节奏相应和:有和谐平淡之声音,有清新流畅之声音,有迂徐悠长之声音。声音由流畅之气息而形成,则其效果表现于相貌表情。

因此,真诚之仁者定然有温和宽容之表情,真诚之勇者定然有慎重奋发之表情,真诚之智者定然有开明通达之表情。

表情体现于相貌之上,即是心神之表征。心神之表征表现于相貌之上,则情感由目光表露出来。

因此,仁者目光之精神,诚实而端正;勇者胆气之精神,光亮而强盛。然而此皆偏重某一方面而有很高造诣之人材,因其是以偏胜之性为资质者。因此偏胜之资质不能精要,则其事不能成功。因此,能直而不能柔则过于质朴,能刚劲而不能精要则过重武力,坚定而不端正则愚蠢,任气而不能清正则迂阔,畅达而不能平和则飘荡。

因此,适中不变之资质,与以上各类人材不同。

五常完全具备之后,以平淡之气味加以包容;

五种资质充实于内,五种精神显露于外。

因此,目光之神采有五种光辉相交映。

所以说:万物产生则有其形体,形体形成则有其神气精灵。

能知其神气精灵,则能通达天理本性之究竟。

本性能通达,便可知以下九种资质之表征。

如此说来,(九种资质之表征表现于以下九个方面),平正与偏斜之资质在于神气,

明达与暗昧之结果在于精灵,勇敢与怯懦之情势在于筋脉,强健与柔弱之树立在于骨骼,浮躁与宁静之标准在于气息,凄惨与愉悦之情感在于表情,衰弱与旺正之形体在于仪态,情态与气度之变动在于容色,舒缓与急迫之情状在于言辞。

具备适中不变资质之人,质朴素雅而平和澹泊,内心睿智而外表爽朗,筋脉刚劲而骨骼坚硬,声音清正而表情愉悦,仪态端正而容色直诚,如此则九种资质之表征皆能具备,即是纯粹之品德。

此九种资质有所背离,

则是偏精或驳杂之人材。

气度之不同可分为三种,其品德亦有不同名称。

所以,偏精独诣之人材,以其所偏精独诣之材而自称;

兼具多方材质之人,以品德为重;

兼具各种品德之人,更有完美之名。

因此,兼具各种品德而至于最高者,可谓之中庸,

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

具备各种品德之本体而不表露于言辞者,可谓之德行,德行是大雅之名称。

专于一门而达于最高者,可谓之偏材,偏材是小雅之资质。

具备一种品德之表征而不能兼备其它者,可谓之依似,依似是似是而非之最易乱德之人。

在某方面至于最高而在另一方面却背离品德者,可谓之间杂,间杂是变化无常之人。

变化无常与似是而非者,皆附庸风雅之诗人末流。

末流之资质,不可尽述,因此略而不论。

体别第二

(禀气阴阳,性有刚柔。拘抗文质,体越各别。)

具备中庸之品德者,其资质难以称其名。

因此,说咸却不口涩,

说淡却非无味;

质朴而非无花纹,

能有威望且能怀柔,能善于言谈且能沉默;

可变可化而无定规,以通达为法度。

因此高亢者则过分,

而拘谨者则不及。

拘谨与高亢皆背离中庸之道,因此,虽行善却显露在外,虽合理而仍有过失。

因此,严厉而直率,刚强而坚毅,其可用之材在于能矫正过错,其失误在于激烈攻讦。

柔韧而顺从,安宁而宽容,其可用之处常常在于其宽容,其失误在于缺乏决断。

雄伟而强悍,杰出而刚健,其可任用之处在其胆气刚烈,其失误在于多所忌恨。

精明而良善,知惧而谨慎,其可称道之处在于恭敬严谨,其失误在于多有疑虑。强大而典范,坚定而刚劲,其可用之处在于做栋梁主干,其失误在于专横固执。言论能雄辩,思路能清晰,其擅长之才能在于释疑解纷,其失误在于漂流游荡。广泛而博知,无所不能及,其弘大之处在于能笼罩一切,其失误在于博杂不精。清正而耿介,廉洁而自守,其可敬之节操在于俭约可靠,其失误在于拘谨内敛。知止而知变,光明而磊落,其可成之业绩在于不断向上,其失误在于粗疏散乱。能深沉宁静,知玄机奥秘,其精妙之处在于能高深莫测,其失误在于迟钝缓慢。质朴而爽快,径直而不隐,其可取之美质在于符合诚信,其失误在于不知微妙。足智而多谋,情感可藏敛,其可取之权变在于奇谋异略,其失误在于迟疑不决。

至于使其道德有进展之时,若不以中庸之旨为准则而使之知其指归,以便戒备其材质之不及与过分,却只知指责他人之短处,因而更增其过失,

此如晋人与楚人带剑,晋人笑楚人佩剑于左,楚人笑晋佩剑于右,彼此互相反驳论议而无益。因此,刚强而坚毅之人,刚烈好争而不能和谐,若不戒备其好强所生唐突之患,却以顺从而表现出屈服与懦弱,则更能增其过刚之性。因此,可以确立法度以制之,而难以与之谋划机密之事。

柔和而顺从之人,心思缓慢而优柔寡断,若不戒备其做事时无法统摄之弊,却以为刚烈必然造成他人损伤,则更能使其安于舒缓。因此,可以与之遵循成法,而难以与之权衡疑难之事。

雄豪而强悍之人,气势亢奋而勇猛决绝,若不戒备其勇猛所生毁伤跌荡,却以顺从而表现出胆小与懦弱,则会使其气势完全耗尽。因此,可以与之共赴危难,而难以与之共处平易之境。

多惧而谨慎之人,畏惧祸患而多所疑忌,若不戒备其因为懦弱而失义气,却以用武而要表示亲近或拉拢,则会更增加其已有疑心。因此,可以与之保全所有,而难以与之讲求节操之理。

气盛而端正之人,坚守志意而刚劲特行,若不戒备其衷心之坚守与护持,却以辩驳而逞显其人为之浮辞,则会使其专一之心更强。因此,可以与之守持正道,而难以与之附和众人之意。

善辩而博识之人,论事说理能丰富周延,若不戒备其言辞空泛而无遮拦,却以为是典范而受其束缚牵制,则会促使其流泻而不止。因此,可以与之泛泛而谈,而难以与之确立规约之条。

宽弘而普适之人,意在追求其周全和恰,若不戒备其交往之人鱼龙混杂,却只以耿介自守而求有所不为,则会使其更入浑浊之地。因此,可以与之安抚众人,而难以与之改变世俗之习。

自守而耿介之人,讥刺清流而荡击浊恶,若不戒备其所守之道常有狭隘,却以世俗红尘为污秽不净之乡,则会使其更加拘泥狭境。因此,可以与之守持节操,而难以与之谋划变通之事。

完美而知变之人,心志仰慕于超越常规,若不戒备其心意之过大与繁多,却以为沉静乃是滞塞不通之道,则会使其锐意更加坚定。因此,可以与之共趋于前,而难以与之守持于后之位。

沉著而宁静之人,循规蹈矩而思虑再三,若不戒备其沉静易成迟滞淹留,却以为求变必然导致疏漏不密,则会使其以懦弱为美德。因此,可以与之深谋远虑,而难以与之谋划速决之事。

质朴而直露之人,见解可疑而固执己见,若不戒备其表现会有鄙野粗直,却以为计谋即是怪诞不经之论,则会使其真诚过分直露。因此,可以与之诚信相守,而难以与之研讨变通之情。

谋深而多计之人,探究揣度而求容于人,若不戒备其权术可能偏离正道,却以胸无计谋为愚拙无用之人,则会使其以虚浮为可贵。因此,可以与之共成善事,而难以与之矫正偏邪之谋。

不断求学,可用以成全人之材质;

宽恕待人,可用以推究人之性情。

本性有所偏至之材,不可强求其转变。

即使以宽恕待人而训导之,然而推究人之性情却各从其心出发。

信者逆信,

狡诈之人亦以人为狡诈者。

因此,虽有学而不能合于道,虽宽恕而不遍于物,

此是偏至之材更大之缺失.

流业第三

(三材为源,习者为流。流渐失源,其业各异。)

大概人物流别与其所擅之业,有十二类。

有清正守节者,有擅长法令者,有擅长道术者;有公忠体国者,有专能成器者;有品评人物者,有擅长奇巧者,有智谋出众者;有善于著述者,有能传圣道者,有善辩议论者,有勇力过人者。

道德品行高妙,仪容举止可效法,此谓之清正守节之家,如延陵、晏婴。建立法令制度,能善于强国富民,此谓之擅长法令之家,如管仲、商鞅。睿思明道善化,能出奇谋划妙策,此谓之擅长道术之家,如范蠡、张良。兼有节、法、术三种材质,三者皆能完备,。其人之品德足以正肃风俗,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天下,其道术谋略足以胜任朝廷之用,此谓之公忠体国之人,如伊尹、吕望。兼有节、法、术三种材质,三者皆未完备,其人之品德足以统率一方,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一乡,其道术谋略足以权衡事之利弊,此谓之专能成器之人,如子产、西门豹。兼有节、法、术三种材质之一种,各自成一流别。

清正守节之流,不能宽容弘大,喜欢讥刺呵责,分别是非善恶,此谓之善于品评人物,如子夏之类。擅长法令之流,不能谋划久远之事,而能接受某个官职之任,运用心智而施展巧计,此谓自善于技巧奇方,如张敞、赵广汉之类。擅长道术之流,不能创立制度确立定则,能遇变知用权宜之计,多权谋智慧,但公正不足,此谓之运智用意,如陈平、韩安国之类。

此尚八种事业,皆以节、法、术三种材质为基础。所以虽分别为不同之流,而皆为易于成事之材。

能够作文立说,此谓之善于文章者,如司马迁、班固。能够传播圣人之业绩,而不能从政做事,此谓之善于儒学者,如毛公、贯公。善于辩论而不入大道,却能应对巧妙,此谓之善于口才辩论,如乐毅、曹丘生。胆识武力超越众人,才能谋略不同凡响,此谓之骁勇雄杰,如白起、韩信。

以上十二种材质,皆可担当臣子之职。

人主之德为何不在其中?人主之德,乃是聪明平淡,兼备各种材质之能,却不担任具体事务之人。因此,人主之道确立,则十二种材质者之任用可以各得其所。

具有清正守节之德者,可以任用为师傅以教导子嗣。具有擅长法令材质者,可以任用为司寇以掌管刑罚。具有擅长道术材质者,可以任用为三孤以辅佐王公。三种材质纯而能全者,可以任用为三公以谋划国策。三种材质微细深达者,可以任用为冢宰以观测天象。具有批评人物材质者,可以任用来辅佐师傅行教化。具有运智用意采制者,可以任用来辅佐冢宰观天象。具有擅长技巧心智者,可以任用为司空以掌管制器。具有儒雅贤达材质者,可以任用为安定民心之官职。具有作文立说材质者,可以任用为记载国史之官职。具有能言善辩材质者,可以任用为外交使者之官职。具有骁勇雄杰材质者,可以任用为将军统帅之官职。

此谓之人主之道得以立而臣子之道即可按部就班,官员各定其位分,因而太平得以实现。

若人主之道不能平淡,与某一种材质者偏好相同,则此一材质者得到权势,其他各种材质者之职责必然不能得以重视。

材理第四

(材既殊途,理亦异趣。故讲群材,至理乃定。)

欲建成事业与确立所宜,无不须依照道理而论定;

至于辩论问难,极少能论定者。何以如此?盖道理有众多之品位而人之才智见识多有不同也。

道理有众多之品位则使人难以通晓,人之才智见识多有不同则感情必多偏差错怪;

感情多偏差怪错而难以使人通晓,则道理会有失而常有事与愿违者。

偏失者,忿难有六种构成形式,通晓者须具备八种智能。

天地随气而变化,充盈之气有损益之变通,此为合道之理。以法令控制事理之端正,此为行事之理。以礼教化而因事制宜,此为合义之理。知人之情而知关键与机变,此为合情之理。

道理、事理、义理、情理各有不同,其所需之材质,须是明智而显明之人,明智须依赖适合之材质者而行之。因此,所需之材质须与所需之理相合,材质与其理合而且须有明智之思,其明智之思须足以知见其理,其理须足以自成一家。因此,材质之性能平正清淡,心思能知微妙玄理,

能通晓自然之本性者,为合道理之家;材质之性能机警通彻,权变谋略能机敏迅速捷,能够烦杂及突发之事者,为合事理之家;材质之性和柔平正,能够阐述礼义教化,论辩何得何失者,为合义礼之家;材质之性能机敏而善解人意,推究人情而察知其意,能够适应人情之变化,为合情理之家。

道理、事理、义理、情理四家,明智之程度及角度各有不同,因而其情有九种偏颇;性情一动则影响其明智,各自之得失由此而产生。

性情刚烈而心思粗疏之人,不能理会微妙知理;因此其议论大体情况则弘大博识而见识高远,遇到纤微之理则左支右绌而粗疏难合。性情刚强而奋不顾身之人,不能迂回通转;若论效法直道则能自我约束而公平端正,若要其变通则执于所知之理而无法通达。心意坚定而执理不让之人,乐于攻驳已成之事实;若就事理之原则而言,能超凡出众而穷尽其理,若涉及大道,则狭隘直露而不及其余。言辞雄辩而夸夸其谈之人,辞藻繁多而用意尖锐;若推究人事则多精妙之见识而穷尽事理,一旦推究大义则挂一漏万而不周。人云亦云而随事沉浮之人,不能有深入之思想;整理粗疏之数理则豁然通达而以博知为傲,若要确立事务之精要则如烈火而不能稳定。用心肤浅而见解不深之人,没有能力提出深入之问题;若听他人论辩解说则误以为尖锐深刻而易于愉快欢悦,若审视警卫玄妙知理则随时转向而无根基。性情宽容而谦逊待人之人,无法快速见其成效;论述仁义之道则恢弘详尽而雅正,若遇到一时之事务则常常因迟缓而难以企及。性情温顺而志力柔弱之人,其力度不能完美而强大;体味道理则能顺适而和畅,在疑难之时拿主意则优柔寡断而迟疑不决。崇尚奇巧而尚异求奇之人,能飘逸开阔而追求标新立异;遇权宜以及诡谲之事则能风流倜傥而瑰丽壮观,探究清幽之大道则偏离常理而空疏难通。

所谓人之性情有九种偏颇,产生于各自把其内心所自以为是者看作最有道理。

如若其性情不够精要顺畅,则可分为七种貌似而实非者。有散漫而谈却陈述旧说,貌似流畅若天马行空者。有道理不多却端绪众多,貌似博识若有所创见者。有迂回曲解却迎合人意,貌似赞赏若善解人意者。有居后不言却似有擅长,顺从众人之心所安,貌似能听众人之言而能有决断者。有逃避艰难却不作回应,貌似能够从容不迫,实则积养不够而确实不知其解者。有如梦中通晓随口解说,似乎确能乐趣横生,实则内心并非已经领悟而快乐者。有因其获胜却失其常情,理穷而自以为奇妙,其理难立则百般回护辩解,实则心无定解,貌似其理颠扑不破者。

大凡此七种似是而非者,乃是易于迷惑众人者。

论辩,有因其道理而胜者,有因其言辞而胜者。因其道理而胜者,能正是非而扩展其言论,解释微妙之玄机而能通达。因其言辞而胜者,排斥正理而追求异见,追求异见则正理因此而失去。

那九种各有偏颇而有专长之材质者,有相同之处,有相反之处,有错杂之处。

对相同之处则能相互理解,对相反之处则互相非难,对相错杂之处则互相发明。因此,善于与人交接论辩者,估量自己之所擅长而与之论辩;经多次劝说而对方无所变动则不再劝说,周围无人能听从而理解者则不再问难。不善于与人交接论辩者,以错杂或相反之论劝说对方;以错杂或相反之论劝说对方,则无法使人接受。善于解说事理者,以一言即可说明几种事理;不善于解说事理者,虽用百言而不能说明一种意思;虽用百言而不能说明一种意思,则不必再去听取。对相同之处则能相互理解,对相反之处则互相非难;多次劝说而对方无动于衷却仍劝说,以错杂或相反之论劝说对方;虽用百言而不能说明一种意思,此三者为论辩解说之三种偏颇失误。善于辩难者,务必由事情之根本之处加以解释;不善于辩难者,舍弃根本之处而事理之枝叶处阐述。舍弃根本而梳理其枝叶,则构成言辞之繁复。善于攻驳刚强之人者,减弱其盛气锐锋,抓住其根本宗旨而依次攻驳之;不善于攻驳刚强之人者,引述其谬误之言辞以挫败其锐猛之说。欲挫败其锐猛之说,则构成意气用事。善于矫正他人失误者,只指出其所失误之出;不善于矫正他人之失误者,趁机使对方屈服而挫败对方之性情。趁机使对方屈服而挫败对方之性情,

或许因时常思虑以追求,历时很久而得以明白,仓促之间欲使人明白,他人不能迅速知晓,则以为其人难以明白事理。

以为其人难以明白事理,则构成气愤不满。气盛而辩难之时,对他人之失误不可再施加压力;因此,善于辩难者,为之指出而使之重新解说。不善于辩难者,因其失误而欺凌、激怒其人,即使对方欲回头修正,亦使之势必毫无门路。使之毫无门路,则构成妄言狂辩。大凡人心有所思虑之时,则耳朵不能听得清楚,因此,众人皆有思虑与众人同时说话,则竟相阻止,欲他人能听到自己之言。他人亦因其正当思虑问题之缘故,而不能了解自己之意,则以为他人不能理解。人之常情无不忌讳被人认为不解。

认为他人不能理解,则构成怒气填胸。

总之,构成此六种偏失,各种变数则因此而产生。然而虽然有构成变数之可能,仍会有所收获;如果只是陈说而不加辩难,各自陈述其见解,则无法得知何是何非。

由此看来,通过谈论而确定道理之希望渺茫。

必须做到善于听人之见解而能有条不紊,善于思考道理而能知端绪先后,善于明察事理而能预见到玄机,善于运辞措意而能明人我之意,善于迅捷行事而能控制其失误,善于坚守自我而能任他人来攻,善于攻克对方而能夺人之所守,善于夺人之所守而能为我所有。

兼此八者,然後乃能通於天下之理;通於天下之理,则能通人矣。

能兼有此八种才智,然后才能对天下之事理通达;对天下之事理通达,则能成通达之人。

不能兼有此八种才智,只有其中一种才能,

则所能通达者只是某个方面,因而对所有问题便有不同之眼光。

因此善于听人之见解而能有条不紊,可以叫做正名察物之材。善于思考道理而能知端绪先后,可以叫做构建框架之材。善于明察事理而能预见到玄机,可以叫做通达有识之材。善于运辞措意而能明人我之意,可以叫做擅辩畅论之材。善于迅捷行事而能控制其失误,可以叫做权变敏捷之材。善于坚守自我而能任他人来攻,可以叫做持守善论之材。善于攻克对方而能夺人之所守,可以叫做善攻善克之材。善于夺人之所守而能为我所有。可以叫做交易游说之材。

具备各种才智之人,既能兼有此八种才智,按道而应用之,与通达之人论说,则见解相同时即能从内心明白;

与众人论说,则观察人之表情而顺应人之性情。

即使其明智足以包容众人之理,不因此而自以为高人一等;

即使耳聪心明足以运用自如,不因为而凌驾于众人之上。

人以为善之言由己而发出,说理完备即不再多言;

鄙陋与失误出于他人,知其过错而不穷追猛打。

替他人表达内心所想之理,扶持他人之才能。

不因同类之事而冒犯他人之隐情,

不因例用前人之言而冒称己之长处。

无论直率之说还是变通之说,皆无畏惧与厌恶之心。

虫声虽难听,能采其所发之善音;

愚人虽见少,能赞其偶然之所得。

夺换他人之失与以正道教人,能掌握合适之分寸;舍弃其当舍而接受其当受,不滞留个人之成见。当其气势正盛之时,能折服于理而不惜屈服;

当其辩难获胜之时,虽获胜而不会骄矜。

心气平和而志向明畅,不与人为敌亦不羡慕他人,

只期望得到大道而已。此种通达之材,便可以与之论说经营天下之道、治理万物之事。

卷中

材能第五

材质与智能之大小,其水准本自不同。衡量其才力之不同而授予其职责,各自所承担的事情才能合适。

有人说:某人之材质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犹如可以容得下大牛之鼎不能用来烹煮小鸡;在下认为此是

能力之大小,是已确定之名称,

怎会有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之人?

凡是所谓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者,其说法出于人之性情有宽缓与急躁之别;

性情有宽缓与急躁之别,因此应当有可做大事或可做小事之别。

性情宽缓而胸怀弘大之人,应当担任郡国之长,使其手下得以施展其事功,而其人总揽其事而成之;

性情急躁而胸怀狭小之人,应该担任治理县乡之官,使事情可由其人自己办成。

然则郡国与县乡,只是其方圆之大小不同,

按实际之理、性情之宽缓与急躁之论来辨别,则应当说因为能力之大小不同,因此所适宜之职位之不同,不应当说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

至于说小鸡与大牛,亦只是其体之大小不同,

因此所用之鼎亦应有大小之别;如果能用来烹煮牛犊,则怎会不能用来烹煮小鸡?

因此,能治理大的郡国,则亦能治理小的郡县。

由此而推论,某人之材质各有其适合之位,而非仅仅才能大小之意。

人之材质不同,能力亦各自不同。

或有自我管制之能力,

或有确立法度而支使他人之能力,

或有增减区分保护之能力,

或有用道德教化为人之师之能力,

或有做事而支使人、督促呵责之能力,

或有主管纠察指摘之能力,

或有善于权变而出奇制胜之能力,

或有威武勇猛之能力。

能力由材质而决定,而材质之分量有所不同。材质与能力既已不同,所能担任之政事亦因此而不同。所以有自我管制之能力者,为清正而守节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总揽众事的冢宰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矫偏行正之政。

有能立法度之能力者,治理大夫封地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审案定刑的司寇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公平正直之政。

有出谋划策之能力者,为技术或专家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献计献策的三孤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权变幻化之政。

有安人定事之能力者,为智谋与思虑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总揽众事的冢宰之辅佐;治理国家,则能行偕同聚合之政。

有躬行做事之能力者,为善督促呵责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审案定刑的司寇之辅佐;治理国家,则能行督察呵责之政。

有权变出奇之能力者,为善长于技巧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器物制作的司空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艺能事务之政。

有主管纠察之能力者,为能辨别善恶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辨别是非的师傅之辅佐;治理国家,则能行抑恶扬善之政。

有威武勇猛之能力者,为雄豪而杰出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行军作战的将帅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严正刚烈之政。

大凡具备某方面特长之偏材,皆如五味中一味之美;

因此善于担任某一官职,

而不适合于治理一国。

何以如此?因某一官职,如用一味而协同五味;

而一国之政令,如凭无味而使五味和融。

再者,一国有风俗与风化,民众有难治与易治;

网院北语18秋《英美文学选读》作业_2(满分)

------------------------------------------------------------------------------------------------------------------------------ μ¥??ìa 1(4·?) : The lines,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l/l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are found in __________. A: Robert Frost?ˉs The Road Not taken" B: William Wordsworth?ˉs "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 C: John Keats?ˉs "Ode to Autumn" D: Percy Bysshe Shelly?ˉs "ode to the West Wind" 2(4·?) :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novel Pride and prejudice, Mr. Darcy has a £¨n£? ______ of the Bennet family. A: high opinion B: great admiration C: low opinion D: erroneous view 3(4·?) : In Hardy£§s Wessex novels, there is an apparent _______ touch in his description of the simple and beautiful though primitive rural life. A: humorous B: romantic C: nostalgic D: sarcastic 4(4·?) : Which is considered the summit of Shakespeare?ˉs art. A: Hamlet B: Romeo and Juliet C: The Winter?ˉs Tale D: Love?ˉs Labour?ˉs Lost 5(4·?) : In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 there are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big parties. The purpose of such descriptions is so show _______. A: emptiness of life B: the corruption of the upper class C: contrast of the rich and the poor D: the happy days of the Jazz Age 6(4·?) : Within her little lyrics Dickinson addresses those issues that concern ______, which include religion, death, immorality, love and nature. A: the whole human beings B: the frontiers C: the African Americans D: her relatives 7(4·?) : What does Wordsworth£§s poem "The Solitary Reaper" tell us about Romanticist? A: To romanticists, poetry is an expression of an individual£§s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no matter how fragmentary and momentary thes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are. B: Romanticist take delight only in sound effect, the theme of a work is not

三级地方志书人物志的收录标准和编写要求.

三级地方志书人物志的收录标准和编写要求 一、收录标准 (一)《湖北省志》(1979~2000) 分传、录、表3种,均为断限内去世人物。传和录(录收录的标准略低于传)收录党军政企业副省、副军职以上干部(含国民党时期),著名烈士,院士、学部委员、国务院直管专家或本系统有重大影响的专家、学者、教师、作家、艺术家等。表,收录军政企业副厅、副师职以上干部,正高以上职称和在本系统获得国家最高称号的各类专家、学者。 (二)《荆州市志》(1994~2005) 分传、录、表3种,均为断限内去世人物。传与录(录收录的标准略低于传)收录党政军企业副厅、副师职以上干部,著名烈士,国家级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正高职称以上各类科教文卫工程技术人员,其他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人物。表,收录党政军企业正处正团职以上干部,其他有重要影响的各类人物。 (三)《石首市志》(1986~2005) 分传、简介、表3种。 1.传,限断限内去世人物。收录石首本地工作副县职以上干部(含国民党时期、文革等建国后各个时期)、正高职称等各类专业人员、烈士,国家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著名的能工巧匠和民间艺人;石首籍在外军政企业正厅正师职以上干部,获正高职称,并在某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各类科教文卫工程技术人员等。 2.人物简介,主要收录断限内在世人物。收录石首本地工作正县职以上干部、国家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著名私营企业老板;石首籍在外军政企业正厅正师职以上干部,获正高职称,并在某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各类科教文卫工程技术人员,著名企业家等。 3.表,分省委、省政府以上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表,职官表,正高职称表和石首籍在外人物表。收录标准和基本要素见表格。正高职称表由人事局统一收录。 二、编写要求 (一)编写内容 省、荆州二级地方志书中的传、录、表(非表格,属于简要的文字记述),《石首市志》中的传,均应记清人物的姓名、别名、曾用名、性别、籍贯、民族、学历、政治面貌、职业职称职务、生卒日期等基本要素,以及生平事迹、主要成果、曾获荣誉、组织结论等。要求生平完整,突出重要事迹和关键环节,揭示人物成功或失败的命运。不要写成履历表、流水帐,不要把人物动植物化,不溢美,不掩恶,不空发议论。《石首市志》中的人物简介,除了记述人物的基本要素外,还需简要记述人物的学习、工作经历,突出主要成果和感人事迹,不要祥记生平。 (二)文字规模 《湖北省志》传,1500~3000字;录,800~1500字;表,150~300字。《荆州市志》传,1000字;录,500字;表,100字。《石首市志》传,1500~3000字,简介,1000字左右。 (三)其他要求 除《石首市志》人物表外,其它各级地方志书的各类人物,每个人均应附登记照一幅,还可以配制其它重要史料图片。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课文翻译)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英语专业自考) 第一部分:英国文学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它从意大利兴起,伴随着绘画、雕塑和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即重生、复苏,是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激发推动的,其中包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地理天文领域的新发现,宗教改革及经济发展。因此,文艺复兴从本质上是欧洲人文主义者竭力摒弃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推行代表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思想,并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远离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的一场运动。 文艺复兴浪潮影响到英国的速度比较慢,不仅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而且还因为其国内的动荡不安。乔叟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好战的贵族篡取了王位,使英国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著名的玫瑰之战就是极好的例子。后来理查三世的恐怖统治标志着内战的结束,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英国的民族情感又成长起来。然而直到亨利八世统治期间(1509-1547),文艺复兴的春风才吹入英国。在亨利八世的鼓励下,牛津的改革派学者和人文主义者们将古典文学引入英国。基于古典文学作品及《圣经》的教育重获生机,而十五世纪就被广泛传阅的文学作品则更加流行了。自此,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英国,尤其是英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锡德尼、马洛、培根及邓恩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未使新文学与旧时代彻底决裂,带有十四、十五世纪特点的创作态度与情感依然贯穿在人文主义与改革时代。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它源于努力恢复中世纪产生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尊崇。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些对古代文化崭新的研究,人文主义者不仅看到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启明星,还在那古典作品中寻求到了人的价值。在中世纪的社会中,个人完全隶属于封建统治,没有独立和自由可言;在中世纪的神学理论中,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人消极适应或消极遁世,不允许追求快乐,以备死后灵魂得以超脱。然而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了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光荣的生命,人自己可以不断发展,至善至美,而且人们生存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由此,人文主义者通过强调人类的尊严、强调今生今世的重要性,喊出了他们的信仰,即人类不仅有权利在今生今世美好生活,而且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创造奇迹。人文主义遍布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是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先后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托马斯·漠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人物志设计方案

人物志设计方案 一.整体布局 (I)标题 每个人想出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用话作正标题,副标题为“记武汉大学社团联合事务部XXX”,副标题也可以选择不加。 (II)序 鉴于由标题直接到内容过于单调,建议在此加一段对各位读者想说的话语,也可以以微短片的形式。(III)大体内容 推荐使用百度百科人物简介那样的模板格式,即配上人物图片及条列式信息,这样显得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内容有序。 (IV)结尾 结尾处可写上一段对社团未来的祝福,也可以是想对社团成员们说的话。 二.介绍内容 (I)基本信息 人物基本信息,应包括 1.姓名 2.外号 3.故乡

4.院系 5.兴趣爱好 6.特长 7.职务 8.身高及体重(可写可不写) 9.星座 10.喜欢吃的食物 11.口头禅 (II)深入了解 此栏内容大多将由编者采访时以提问方式来咨询,分两部分,一是对人物直接的采访,二是对人物朋友同学的采访,撰写文本内容时可以适当吐槽。(i)对人物的采访 1.对自我的评价 2.对自我性格的描述 3.生活过或去过的地方,哪个地方印象最深及为什么(这一条很重要,环境塑造人,由此基本能看出性格) 4.自曝怪癖 5.自曝糗事 6.最想见的人(明星,政要,运动员或身边的人) 7.浅谈三观

8.理想型 9.印象最深的电影,音乐及书籍,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这条也是,反映人的性格的) 10.对社团的想法,三段式:来之前的看法,参与其中时的想法,对未来的畅想。 11.目前感情状况 12.最崇敬的人 (ii)对朋友的采访 1.曝人物黑历史 2.人物的花边新闻 3.对人物的看法(各方面如生活,学习皆可) 4.描述下社团里的Ta,网上的Ta,日常中的Ta 采访时可应气氛、时机等临场发问。 (3)小编直感 采访完毕后,小编可写一段话,来描述采访时对人物的感受、评价等,以采访者的视角来给大家呈现人物。 武汉大学社团联合社团事务部 罗煜 2014.10.4

刘劭《人物志》的人才思想

刘劭《人物志》的人才思想 刘劭,或作刘邵、刘卲,字孔才。约生于汉灵帝建宁(168—172)年间,卒于魏正始(240—249)年间。《四库总目》卷117杂家类作“卲”,并加以考证道:“别本或作刘劭,或作刘卲。此书末有宋庠跋云‘据今官书,《魏志》作勉劭之劭,从力。他本或从邑者,晋邑之名。案字书,此二训外别无他释,但俱不协孔才之义。《说文》则为卲,音同上,但召旁从卩耳,训高也。李舟《切韵》训美也。高美又与孔才义符。杨子《法言》曰:周公之才之卲是也’。所辨精核,今从之。”又李慈铭《桃华圣解盫日记·甲集》六七也持此说。今《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作刘劭,故从之。 刘劭是三国时期魏国学者、文学家,广平郎郸(今屑河北)人。汉建安时为太子舍人、秘书郎。后仕曹魏,历官尚书郎、陈留太守、骑都尉、散骑常侍。曾受诏集五经群书,分门别类作《皇览》一书,又与苟洗、庾嶷等定科令,作《新律》,著《律略论》。景初年间曾受诏作《都官考课》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善于品鉴人物,重视发掘人的才能,著《人物志》。刘劭的遣世著作,除《人物志》单行外,残存辑文均收入《全三国文》。 《人物志》共三卷十二篇。卷上有《九征》、《体别》、《流业》、《材理》四篇;卷中有《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五篇;卷下有《七缪》、《效难》、《释争》三篇。南北朝时凉儒林祭酒刘昞为之作注。宋人阮逸为刊书并广泛流行。现在通行

的刊本有《龙溪精舍丛书》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结印明刊本、文学古籍刊行社任继愈断句本。这部著作不仅包含了刘劭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反映了汉魏之际的学述思想内容及其变迁,而且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专门论述考察才性以选拔人才的理论著作。《四库提要》说:“其书主于辨论人才,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分别流品,研析疑似”,“其理弗乖于儒者。”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人物志》“以人之材器志尚不同,当以‘九征’,‘八观’审察而任使之’。袁本《郡斋读书志》题解为“以人物性情志气不同,当审察材理,各分等列云。”《人物志》即依照人的才能不同,把人分为‘三材’及‘十二流品”,并集中讨论了人才选拔的标准、原则等理论问题,对于人物评论的由具体到抽象,对开启魏晋品鉴人物的清谈风气有深刻的影响。郑旻在《重刻人物志跋》中指出:“三代而下,善评人品者,莫或踰之矣。”“后世欲辨官论材,恶可以不知也。”可知其对后世人才评价与选拔的影响。 阮逸《人物志序》评价《人物志》的内容和意义道:“述性品之上下,材质之兼偏,研幽析微,一贯于道。若度之长短,取之轻重,无铢发蔽也。”综观《人物志》,其人才品鉴的思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力图从现实及物质条件出发解释人才的本质问题 刘劭认为:“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九征》)从《人物志》全篇来看,这段话有如下意义: 1.人是禀“元一”即元气以为质的。就具体而言,他认为人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是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纵横家著作,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全书共三卷十八篇,三国魏刘邵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书中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颇具借鉴价值。曾国藩不吝置之案头,朝夕研磨。如果说《论语》为处世之书,《孙子兵法》为战伐之书,《韩非子》为统治之书,那么《人物志》即可当之而无愧为识人之书。 刘邵,字孔才,中国三国时魏国思想家,字孔才。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约生于汉灵帝建宁(168—172)年间,卒于魏正始(240—249)年间。汉献帝时入仕,初为广平吏,历官太子舍人、秘书郎等,魏朝之后,曾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等。后曾受爵关内侯,死后则追赠光禄勋。 刘邵学问详博,通览群书,曾经执经讲学。受诏搜集五经群书,分门别类,纂为《皇览》。又与议郎庚嶷、荀诜等共同制订律令,作《新律》十八篇,著《律略论》。魏废帝时,专事执经讲学。刘劭对于古代的法律制度比较熟悉,魏明帝时和陈群制定《新律》18篇,又著《律略论》;景初(237—239)受诏作《都官考课》72条,另外尚有《法论》、《乐论》等著作,但多已散失,现仅存《人物志》,还有若干散篇收入《全三国文》中所著《人物志》,讨论封建社会人才选拔问题,以为人“禀阳阴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从人之形质,可观察其才性。对人性、才能和形质等分析甚详,反映汉末魏初在用人制度方面之趋势,开魏晋士大夫品鉴人物的清谈风气。著《人物志》,探讨了人才选拔的标准原则问题。他还用道家的无名解释儒家的中庸,表现出儒道合流的倾向。他的思想是汉学向魏晋玄学过渡的中间环节。 东汉末年,因社会变乱,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削弱,出现了儒、道、名、法竞起与合流的趋势。魏初,继承了汉末评论人物的习尚,又受到曹操好法术、重刑典的影响,因而评论人品均重视综核名实。汉代顺天地阴阳气化的层次探讨人性,认为人之性情是阴阳之气凝聚表现,天人之间有同理、同道、同构的相应关系,重视礼乐政教与生命性情的调节教化,由战国晚期《吕氏春秋》,以至汉朝《淮南子》、董仲舒都属于此一大脉络。而其中天人感应的思想架构,经王充等人质疑消解后,魏晋时期,转为自然无为也无可干预的天命观点,人性论则重视自然的“才性”层次。所谓“才性”或“情性”是人禀之自然的材质,展现于具体生命的型态,有各种不同的情态或姿态,可以品鉴。 这种品鉴人物的着作,在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已可见其基本样貌。三国以后,则有曹丕《士操》、卢毓《九州人士论》等作品,然皆已亡佚。《人物志》形成于黄初一青龙之际,是为了配合选举制度改革而作,保留了有关曹魏九品中正制草创时期的宝贵信息。该书的核心思想是构建中和型人才系统,反映了在黄老道家“因循”政治哲学指导下,曹魏前期官方人才思想与选举政策从“赏功能”到“重德行”的变化趋势。《人物志》为现存可见最具系统之作。汉代选官采取“察举”及“徵辟”,两者都需过考察人物品行加以衡定,然而此一制度,日渐为世家所垄断,名不副实。汉末大乱,群雄争起,积极网罗人才,魏朝后采取“九品中正制”,透过州、郡大小中正品评士人高下,以供朝廷择用。刘邵是第二代建安名士中的曹丕太子党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2)答案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D. Father and son in the medieval period, it is Chaucer alone who, for the first time in English literature, presented to us a comprehensive _____ picture of the English society of his time and created a whole gallery of valid _________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his masterpiece “the Canterbury Tales”. A. visionary/women B. romantic/men C. realistic/characters D. natural/figures 2.Humanism sprang from the endeavor to restore a medieval reverence for the antique authors and is frequently take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Renaissance on its conscious, intellectual side, for the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was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that man is the _____ of all things. A. measure B. king C. lover D. rule 3.Many people today tend to regard the play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s a satire of the hypocrisy of ___________ and their false standards of friendship and love, their cunning ways of pursuing worldliness and their unreasoning prejudice against _____. A. Christians/Jews B. Jews/Christians C. oppressors/oppressed D. people/Jews 傳統的理論認為該劇的主題是褒揚安東尼奧Antonio與巴塞尼奧Bassanio之間的友誼,贊美鮑西婭Portia的完美:美貌,智慧與堅貞,並揭露了Jews--Shylock的貪婪與殘忍 但是經曆了几個世紀對對Jews不會平的待遇,今天許多人將該劇的主題看作chritains的hypocrisy ,為追求世俗利益而不擇手段以及對Jews不公正的偏見 補充閱讀 1) Bassanio——Portia 2) Antonio——Shylock The traditional theme of the play is to praise the friendship betweem Antonio and Bassanio, to idealize Portia as a heroine of greate beaulity, wit and loyalty, and to expose the insatiable greed and brutality o f the Jew. Tody, many people tend to regard the play as a satire of the christians’ hypocrisy and their false standards of frindship and love, their cunning way of pursuing worldliness(俗心, 俗气) and their unreasoning prejudice against Jews.

浅谈辛弃疾

浅谈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或背诵过这首辛弃疾写的词吧,这首词通篇豪迈,极具气势,“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而后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但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这时这首词的内涵就极具表现出来了。诗人为何如此感慨?是什么样的环境带给他这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并且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

东南大学2004英美文学与翻译

东南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课程编号492 试题名称:英美文学与翻译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Part: (90%) Ⅰ. Identify the authorship and genre of the following works: (20%) 1. Of Mice and Man 2. Moby Dick 3.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4, Desire Under the Elms 5.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6. Howl 7. Pygmalion 8. Finnegans Wake 9. The White Peacock 10.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Ⅱ. Name two works by each of the following authors: (I0%) I. Charles Dickens 2. Doris Lessing 3. Virginia Woolf 4. Toni Morrison 5. Ernest Hemingway 6. T. S. Eliot 7. William Wordsworth 8. Robert Frost 9. William Faulkner 10. Jane Austen Ⅲ. Choose from the given choices the one that best suits the statement: (1% × 15=15%) 1.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naissance, and poetic drama were the most outstanding literary forms. a. biography b. fiction c. essay d. poetry 2. Milton’s masterpiece and the greatest English epic is . a. Paradise Lost b. Paradise Regained c. Samson Agonistes d. The Faerie Queene 3. has been regarded as "Father of the English Novel." a. Swift b. Defoe c. Sheridan d. Milton

人物志读后感--2018年

人物志读后感 这本古籍,虽然刚开始阅读起来由于一些古文字词较生硬,但是细究下来,发现真的受益良多。本书作者名叫刘劭,是一名三国时期魏国的哲学家。他所著的这本《人物志》是一部专门论述考察才性以选拔人才的理论著作,对于人性、才能和形质等种种表现分析甚详。知人善任,治平之基,认识人才,等第任用。 读后,让我体会最深的是那种魏晋士大夫品鉴人物的清谈风气,那种浑然天成的品性与德行。以书中的观点论述,便是:“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思想为指导,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融道、法、名、阴阳各家学说,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诸观点”,对人的本性、道德、才能、性格以及识别、选取、任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全面论述。将人才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融于一体的论著。整篇文字不多,但可体味的内涵以哲学的本质贯穿了人性方方面面。 根据书中大致内容,依照不同的才性,作者刘劭将人物分为「兼德」、「兼才」、「偏才」等「三类」。而透过德、法、术等三个层面,依其偏向,又可分为「十二才」,即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依其才能不同,适合担任的官职也不同。过往也接触过我国一些流程深远的古书,往往断章取义而沦为看客,不得要领。最近几年常常焦虑多因未有人文思维看待事物的本质。从人物志的三类十二才的方法论及突破之道,

我感觉首先将自己的偏才发挥极致正效益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融合跨界多才而往兼才上进步,通过构建人文思维往兼德上修身立业创新。我作为信息化创新之路从业者,急需构建出人文思维架构:包裹了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商业思维而串起来的思维认知多维度。 在《人物志》中,刘劭创造性地将才、德并列标举,作为拔选人才的标准。“以中和为最高,讲究平澹无味,是为圣人。”中和,在于兼具“平澹”与“聪明”两种层次,聪明为才,而平澹则是生命所展现的境界,已不单纯是道德修养的层次,更是对“全幅人性”的审美态度。 此外,卷中的“接识篇”:“推己接物,俱识同体。兼能之士,乃达群材。”这乃是一语天机,瞬间洞悉了世间如何待人接物的贤达之礼。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礼仪,仍不失为字字珠玑。反观如今我自己,自私自利,恃才傲物等等不良风气仍存心魔,许多潜在隐患也必然由此滋生,这对我是一个警示作用,并且要求我时刻居安思危,刻苦保存忧患意识,才能唯贤是举,长治和谐发展。另外通过赋能而连接跟多的人才做更多连接产业的工作。 《人物志》给我带来了很多温故知新的理念,可作为每日背包中或书架中随时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警示成长之良药。

浅谈个人信息侵权行为

浅谈个人信息侵权行为 [摘要]个人信息权是信息社会中自然人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具有特殊性。非国家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应该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个人信息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行为的违法性、行为人的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个人信息侵权免责事由的内容应通过三个方面来讨论。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侵权行为;信息主体;信息处理主体 一、个人信息权以及个人信息侵权行为 (一)个人信息权 个人信息又称为个人资料,其主要是一切可以识别本人的信息的总和,包括一个人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个体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家庭的等方面的信息。[1]个人信息权是在个人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新型的一般人格权,其是指个人信息本人依法对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个人信息权在权利内容上具体包括信息决定权、信息保密权、信息查询权、信息更正权、信息封锁权、信息删除权与报酬请求权。个人信息权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人格权,在信息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对个人信息权进行有效的保护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课题。 (二)个人信息侵权行为 个人信息侵权行为主要是信息处理主体侵害个人信息权,给信息主体造成事实上的损害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严格地说,个人信息侵权行为是指国家机关违反法定义务、非国家机关由于过错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侵害个人信息,致使本人遭受到财产性或非财产性损失,能引起民事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2]与传统意义上的侵权行为相比,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 1.手段的技术性。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信息时代的人格权,因此其侵权行为在特征上必然伴随着信息社会的技术特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发展和数据库技术的完善,信息处理主体得以大规模地收集和利用个人信息。面对皓若烟海的个人信息,信息处理主体依赖信息管理技术大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的管理一方面使得信息处理主体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使信息管理技术控制在专业人员的手中,一般的公众由于缺乏技术上的支持,很难实施个人信息侵权行为。 2.实施的隐秘性。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隐蔽性是指侵权行为人对个人信息的侵害往往不易被信息主体察觉。一般情况下,信息主体向信息处理主体提供个人信息后便脱离了其对提供的信息的实际控制。因此,信息处理主体往往出于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违法或违反约定使用个人信息,从而造成个人信息的遗失和泄露等严重后果。而且,由于个人信息被滥用导致的损失在特定范围内一般不易被信息主体发现和识破,退一步说,即便信息主体发现后,受损害的信息主体往往也很难承担举证责任,因此,个人信息侵权在实施上具有隐秘性。 3.行为的连续性。个人信息侵权在行为上是一个不断连续的过程。由于个人信息本身是处于一种不断的流动中的资源,传播范围很广。所以一旦信息处理主体不当使用个人信息而造成个人信息的遗失和泄露之后,将会产生难以预计的后果。被泄漏的个人信息将会在社会各个部门之间尤其是互联网中流动和传播,而每一次传播都是一次新的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对于个人信息权的直接侵害会导致

英美文学选读试题详解 (2)

英美文学选读-阶段测评4 成绩:30分 一、Multiple Choice 共40 题 题号: 1 本题分数:2.5 分 (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20th—century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s and the founder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A、Theodore Dreiser B、William Faulkner C、Henry James D、Mark Twain (P498.para.2)亨利.詹姆斯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往往涉及美国之外的主题,其作品的风格是“心理活动”。被誉为20世纪美国意识流文学的先驱。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D 本题得分:0 分 题号: 2 本题分数:2.5 分 Closely related to Dickinson’s religious poetry are her poems concerning( ),ranging over the physical as well as the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death. A、love and nature B、death and universe C、death and immortality D、family and happiness (P518para2)迪金森的诗歌涉及宗教和爱情两方面,而其涉及宗教的诗歌往往是以死亡和永恒为主题的,所以答案是C。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A

英美文学名词中英互译2

2. Alliteration:The repetition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sounds in poetry..10. Anapest抑抑扬: It’s made up of two unstressed and one stressed syllables, with the two unstressed ones in front.12 Antithesis:(a figure of speech) The balancing of two contrasting ideas, words phrases, or sentences. An antithesis is often expressed in a balanced sentence, that is, a sentence in which identical or similar grammatical structure is used to express contrasting ideas.17.Assonance(半韵, 半谐音元音相同而辅音不同的韵, 如late与make): The repetition of similar vowel sounds, especially in poetry. Assonance is often employed to please the ear or emphasize certain sounds.19. Autobiography(自传;自传文学): A person’s account of his or her own life. An autobiography is generally written in narrative form and includes some introspection.21.Ballad stanza (民谣体诗节): A type of four-line stanza. The first and third lines have four stressed words or syllables; the second and fourth lines have three stresses. Ballad meter is usually iambic. The number of unstressed syllables in each line may vary. The second and fourth lines rhyme.29.Classicism(古典主义): A movement or tendency in art, literature, or music that reflects the principles manifested in the art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Classicism emphasizes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universal, and places value on reason, clarity, balance, and order. Classicism, with its concern for reason and universal themes, is traditionally opposed to Romanticism,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emotions and personal themes.32. Conceit(奇 喻,妙喻): A kind of metaphor that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startlingly different things. A conceit may be a brief metaphor, but it usually provides the framework for an entire poem. An especially unusual and intellectual kind of conceit is the metaphysical conceit.35. Consonance: The repetition of similar consonant sounds in the middle or at the end of words.36. Couplet(双行体、双偶体): Two consecutive([k?n'sekjutiv] 连续 不断的;连贯的)lines of poetry that rhyme. A heroic couplet is an iambic pentameter couplet.37 Critical Realism:The critical realism of the 19th century flourished in the fouties and in the beginning of fifties. The realists first and foremost set themselves the task of criticizing capitalist society from a democratic viewpoint and delineated the crying contradictions of bourgeois reality. But they did not find a way to eradicate(根除,根绝; 消灭)social evils.42. Diction(措 词): A writer’s choice of words, particularly for clarity, effectiveness, and precision.47. Enlightenment(启蒙主义): With the advent of the 18th century, in England, as in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there sprang into life a public movement known as the Enlightenment. The Enlightenment on the whole, was an expression of struggle of the then progressive class of bourgeois against feudalism. The inequality, stagnation, prejudices and other survivals of feudalism. The attempt to place all branches of science at the service of mankind by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actual d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eople.48Epic(史诗): A long narrative poem telling about the deeds of a great hero and reflecting the values of the society from which it originated. Many epics were drawn from an oral tradition and were transmitted by song and recitation before they were written down.65.Foot(音 步): It is a rhythmic unit, a specific combination of stressed and unstressed syllables.67.Free Verse(自由诗:不受格律约束 的): V erse that has either no metrical pattern or an irregular pattern.69. Iamb(抑扬格): It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ot in English poetry, in which an unstressed syllable comes first, followed by a stressed syllable.70. Iambic pentameter(抑扬格五音 步): A poetic line consisting of five verse feet, with each foot an iamb—that is, an unstressed syllable followed by a stressed syllable. Iambic pentameter is the most common verse line in English poetry.71. Image(意象): We usually think with words, many of our thoughts come to us as pictures or imagined sensations in our mind. Such imagined pictures or sensations are called images.73.Imagism(意象派: 1912年前后源于英美,主张主题 和形式摆脱因袭之风): It’s a poetic movement of England and the U.S. flourished from 1909 to 1917.The movement insists on the creation of images in poetry by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