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重点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重点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重点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重点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土方工程的内容 :

土方工程包括土方的开挖、填筑、运输等施工过程和排除地面水、降低地下水位、土壁支护等辅助工程过程。

2.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

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是工程量大,劳动强度高,施工条件复杂。因此,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水文地质资料、气候环境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机械化施工,做好排水、降水及土 壁支护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

3.土的可松性 :

土的可松性是土经开挖后组织破坏、体积增加、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成原来体积的性质。它可用最初可松性系数K p 和最终可松性系数K p ′表示,即

式中 V 1——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V 2——土经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

V 3——土经回填压实状态下的体积。

4.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适用于地形比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计算方法较复杂,精度较高。其方法步骤如下:

1)划分方格网。按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一致的原则将场地划分方格网。网距根据地形变化大小确定,一般为10~40m 。填上各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设计地面标高及施工高度(填方为“+”,挖方为“-”)。

2)确定零点位置。由图1-6可知,对方格网内同时有挖方和填方时,可按下式计算出网边上的零点位置,连接各零点即形成挖方区和填方区的分界线(零线)。为避免公式计算或查表出误,零点位置也可用图解法直接确定,方法是按相同比例标出网格边角点上挖填施工 高度,连接两高度点的直线与两格边的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1-8体积公式或查表法计算各方格内的挖方和填方量。

5. 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否则应将透水性较小的填土置于透水性较大的填土之上,不得将各类土料任意混杂使用。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0.5~1.0m ,上下错缝间距应大于1m 。

回填基坑(槽)时,应从四周或两侧均匀分层进行,以防基础和管道偏移或

6.如实际干密度ρ0≥ρd (ρd 为施工控制干密度),则压实合格;

若ρ0<ρd ,则压实不够,应采取措施提高压实质量。

7.填土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8.填土压实方法:1)碾压发 2)夯实发 3)振动压实发

9. 推土机能独立挖土、运土和卸土,具有操作灵活、运转方便、占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较快等特点,适用于场地清理平整、开挖深度不大的基坑(槽)及填土作业等。它还能牵引其他无动力土方机械(拖式铲运机、羊足碾、松土器等),其最有效运距为30~60m 。

10.

推土机作业方法

为增大铲前土的体积,减小推土损失,缩短循环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以下作业方法:

(1)下坡推土法。推土机顺坡(坡度不超过15°)向下切土推运(图1-27),借助机械向下的重力作用,增大切土深度和运土数量,可提高生产率30%~40%。无自然坡度时,亦可分段推土,形成下坡送土条件。该推土法有时可与其他推土法结合使用。适用于半挖半填地区推土丘,回填沟、渠使用。

(2)槽形推土法。利用已推过的土槽再次推土,可减少土的散失。当土槽推到一定深度,再推土埂(图1

2

p V V K =13'p V V K =a h h h x ?+=2111a h h h x ?+=2122

1-28)。如此反复,可增加10%~30%推土量。适用于运距较远,挖土较厚使用。

(3)并列推土法。用2~3台推土机并列推土(图1-29),可减少土的散失。一般采用两台并列推土,可增加15%~30%推土量。铲刀相距15~30cm,平均运距不宜超过50~70m,不宜小于20m。适用于大面积场地平整及运土使用。

4)分堆集中,一次推送法。对硬质土,推土机切土深度较小,宜多次铲土。先将土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中间点,再一次推送,以保持铲前满载(图1-30),有效缩短运输时间,可提高生产率15%左右。堆积距离不宜大于30m,推土高度以2m内为宜。适用于运距较远或长距离分段送土使用。

(5)铲刀附加侧板法。对运距较大的疏松土壤运送,可在铲刀两侧加装挡板,增加铲前土的体积,减少土的散失。

11.正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前进向上,强制切土。它挖掘力大,生产率高,能开挖停机面以上一~四类土,挖土高度一般不小于1.5m。

12.反铲挖掘机技术性能和特点。反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其挖掘力比正铲小,能开挖停机面深度4~6m(经济合理挖土深度1.5~3.0m)的基坑(槽)或管沟,也适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土方开挖。挖出的土可弃于坑槽两侧用推土机推走或汽车运出。

13.拉铲挖掘机:后退向下,自重切土。它挖土深度和半径较大,但不如反铲动作灵活准确。适于开挖停机面以下一~三类土基坑(槽)、沟渠、修筑路基、堤坝及水下挖土。拉铲挖掘机作业方法与反铲挖掘机类似。

14.抓铲挖掘机的抓斗用钢丝绳悬吊在机动臂上,挖土时自由落下。挖土特点是:直上直下,自重切土。他挖掘力较小。适于开挖停机面以下一~二类土施工面窄而深的基坑(槽)、沉井和水下挖土。

15.集中坑降水法:施工中应注意流砂防治

16.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槽)开挖前于其周边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利用抽水设备在开挖过程中不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它防止了水中作业和流砂发生,因边坡可陡些而减少挖土量,设备简单、使用灵活、装卸方便。

井点降水法的井点类型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可根据土的渗透系数、要求降水深度及设备条件按表1-27选用。

1)轻型井点。轻型井点(图1-38)是沿基坑(槽)四周或一侧以一定距离埋入直径较小的井点管至含水层内,井点管上端通过弯联管与集水总管相连,利用抽水设备经井点管降水至基底以下。

2)轻型井点布置。井点布置及井点管间距应根据基坑(槽)平面形状与大小、深度、水文和地质情况、降水深度、工程性质等按计算或经验确定。当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不小于坑(槽)宽度(图1-39);当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排水不良时,宜采用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坑(槽)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

3)轻型井点计算P58

17.井点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和预防。井点降水使地基自重应力增加、土层被压缩、土颗粒流失,将引起周围地面沉降。由于土层的不均匀性和形成的水为降低漏斗曲线,地面沉降多不均匀,会导致邻近建筑物的基础下沉、房屋开裂。因此,井点降水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降防裂。

1)回灌井点法。回灌井点是在降水井点与需保护建筑间设置的一排井点。降水同时回灌井点向土层内灌入适量的水,使需保护的建筑维持原地下水位,防止或减小其沉降。它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可使井点降水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的方法。为确保基坑安全和回灌效果,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宜小于6m),降水与回灌应同步进行。

回灌井点两侧应设水位观测井,监测水位变化,调节控制降水井点和回灌井点的运行及回灌水量。

2)设置止水帷幕法。在降水井点区域与需保护建筑间设置一道止水帷幕,使基坑外地下水的渗流路线延长,而使需保护建筑维持原地下水位。它可结合挡土支护结构设置,也可单独采用。常用的止水帷幕做法有深层搅拌法、压密注浆法、冻结法等。

3)减缓降水速度法。减缓井点的降水速度,可防止土颗粒随水流流出。具体措施包括:加长井点、调小离心泵阀、按土颗粒径级改换滤网、加大砂滤层厚度等。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1.建(构)筑物的地基可能存在以下五类问题:

1)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3)渗漏水问题。

4)液化问题。

5)特殊土的特殊问题。

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以解决上述这五类问题。

2.换填垫层法

1).换填垫层法概述

换填垫层法是将地基中一定厚度的软弱土层挖除,分层填筑中粗砂或砂砾石、灰土、粘性土或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分层压实或振(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建(构)筑物的要求,而软弱土层厚度又不很大时,采用换填垫层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换填垫层法常用于荷载不大的建筑、地坪、堆料场地和道路工程的地基处理。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的浅层处理。处理深度一般控制在3m以内,也不宜小于0.5m。

2). 换填材料和施工方法

换填材料要求使用砂和砂石换填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角(圆)砾、碎(卵)石、石屑等,并应除去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若用粉细砂或石粉,应掺入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人工级配的砂砾石,应先将砂、卵石拌合均匀后

再铺设。使用粉质粘土时,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亦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使用灰土时,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成加筋垫层时,作为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受力时伸长率不大于4%~5%、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

换填垫层施工应分层铺设,分遍压(振)实,填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施工含水量范围。换填施工过程应注意防止基坑灌水或雨水下渗。坑槽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扰动,可保留200mm厚土层暂不挖去,待铺设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如有浮土必须清除。当坑底为饱和软土时,须在与土面接触处铺一层细砂起反滤作用,其厚度不计入地基垫层设计厚度内。

同一建筑物下地基垫层设计厚度不同时,在厚度突变处或分段施工交接处应做成阶梯搭接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下铺地基土层顶面应平整,防止土工合成材料被刺穿、顶破;铺设时应把土工合成材料张拉平直、绷紧,严禁有折皱;端头应固定或回折锚固;切忌曝晒或裸露;连结宜用搭接法、缝接法和胶结法,并均应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连结强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

3.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特点:施工方法和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

功效高;节约原材料,较为经济;适用土质范围广,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5倍;

沉降变形小,压缩量可降低2~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10m,但振动影响较大。

4.振冲法对不同性质的土层分别具有置换、挤密、振动密实等作用。按振冲法地基加固机理可分为置换法和密实法两类。在粘性土中,振冲主要起置换作用,由填料形成的桩体与原粘性土构成复合地基,称为振冲置换法。在砂性土中,振冲主要起挤密、振密作用,称振冲密实法。对于中粗砂地基,振冲器上提后由于孔壁极易坍落能自行填满下方的孔洞,可不必加填料,就地振密;对于粉细砂地基,必须加填料,填料可用粗砂、砾石、碎石、矿渣等材料,粒径一般控制在5~50mm

5. 预压法是在建筑物建造前,对建筑场地进行预压,使土体中的水排出,地基逐渐固结沉降,时强度逐步提高。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预压法加固地基是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两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压系统,是对地基施行预压荷载,使地基土的固结压力增加而产生固结。

6.按桩的功能不同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和复合受荷桩。其中竖向抗压桩又可按承载性状不同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桩四种。

7.按成桩有无挤土效应,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及非挤土桩三类。

8.按成桩方法分为预制桩与灌注桩两种

9.预制桩具有结构坚固耐久、桩身质量易于控制、成桩速度快、承载力高,并能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截面和长度,且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不存在泥浆排放问题等特点。

10.混凝土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进行运输。如提前吊运,必须验算合格。

11.当桩较密集时(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四倍桩边长或桩径),应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施打或由中间向四周施打,当桩较稀疏时(桩中心距大于四倍桩边长或桩径),可采用上述两种顺序,也可采用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施打(即逐排打设)或由两侧同时向中间施打,当桩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长后短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当桩头高出地面时,桩机宜采用往后退打,否则可采用往前顶打。

12.接桩当施工设备条件对桩的限制长度小于桩的设计长度时,需采用多节桩段连接而成。多节桩段使垂直承载能力和水平承载能力受其影响,桩的贯入阻力也有所增大。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接头的数量、结构形式和施工质量。规范规定混凝土预制桩接头不宜超过两个,预应力管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四个。

15.接头的连接方法有:焊接法、浆锚法、法兰法三种类型,常用焊接法。

16.混凝土灌注桩是直接在施工现场桩位上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与预制桩

相比,具有施工噪声低、振动小、桩长和直径可按设计要求变化自如、桩端能可靠地进入持力层或嵌入岩层、挤土影响小、含钢量低等特点。但成桩工艺较复杂、成桩速度较预制打入桩慢、成桩质量与施工水平有密切关系。

17.修筑导墙

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挖槽之前修筑的临时结构,在单元槽段挖完之前,导墙起着挡土墙作用,为防止沟槽在土压力和水压力作用下产生位移。

导墙确定了沟槽的位置,表明了单元槽段的划分,同时作为测量挖槽标高、垂直度和精度的基准;导墙既是挖槽机械轨道的支承,又是钢筋笼、接头管等搁置的支点,有时还承受其他施工设备的荷载,因此,导墙还作为重物的支承;导墙可存蓄泥浆,稳定槽内泥浆液面,以稳定槽壁。

第三章砌体工程

1.砌筑砂浆使用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部位和所处环境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一般为砂浆强度

等级的4~5倍。水泥应保持干燥,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砖砌体用砂浆以中砂为宜,对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应大于5%,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得超过10%.

3.为改善砌筑砂浆的和易性,掺入的生石灰应熟化成石灰膏,并用滤网过滤,使其充分熟化,熟化时间不少于7d。化灰的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4.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5.在砌砖前1~2d(视天气情况而定)应将砖堆浇水润湿,一般要求多孔砖、空心砖含水率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5%~8%。

6.砖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砂浆饱满度用百格网检查。竖向灰缝宜用挤浆或加浆方法砌筑,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砌体的砌筑过程包括:找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和砌砖、清理等工序

7.砖墙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8.施工时需在砖墙中留置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9.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1.8m为宜,雨天施工时,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9.多孔砖的孔洞应呈垂直方向砌筑,且长圆孔应顺墙方向。

10.砌块应保证有28d以上的龄期。严禁雨天施工,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亦不得进行砌筑。

11.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

12.混凝土芯柱是设置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在这些部位的砌块孔洞中插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

13.扣件用于钢管之间的连接,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图3-26):

直角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呈垂直交叉连接;

旋转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呈任意角度交叉连接;

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的对接连接。

.

14.1)纵向水平杆。2)横向脚手架3)立杆4)脚手板5)连墙件6)支撑体系(双排脚手架的支撑体系由剪刀撑、横向斜撑组成。单排脚手架的支撑体系由剪刀撑组成。)

15.剪刀撑设置要求:①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②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③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为5~7根,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成45o~60o。④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⑤剪刀撑斜杆接长宜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

16.横向斜撑设置要求: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呈之字形连续布置,两端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或纵向水平杆上;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每隔6跨应设置一道;高度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24m以上的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19.道。

17.物料提升机:按架设高度不同,可分为高架物料提升机(30~150m)和低架物料提升机(≤30m)。按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龙门架式物料提升机和井架式物料提升机。

18.砌体工程冬期施工

预计连续10d内的平均气温低于5℃时,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3℃时,砌体工程的施工,应按照冬期施工技术规定进行。气温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或历年气象资料估计

19.砌体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20.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皮砖。

第四章混泥土结构工程

1. 混凝土结构工程优点是耐久性、耐火性、整体性、可塑性好,节约钢材,可就地取材

2.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钢筋按力学性能可分为:

HPB235(热轧光圆钢筋,强度标准值235N/mm2),

HRB335(热轧带肋钢筋,强度标准值335N/mm2),

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强度标准值400N/mm2)和RRB400(余热处理钢筋,强度标准值400N/mm2)等。

3.钢筋连接有三种常用的连接方法: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

4.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时,一般应按设计图的配筋图纸累计钢筋的外形尺寸,减去钢筋因弯曲后引起的量度差值,再加上钢筋端部的弯钩长度,最后得出下料长度。下料计算包括弯折量度差值、弯起筋斜长和端钩增长值计算。

5.(2)钢筋代换。在钢筋配料中,如遇到钢筋现有级别和直径与设计规定不符,需要代换时,应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按下列原则进行代换:

1)等强度代换。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可按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称作“等强度代换”。代换时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 d 1、n 1、f y1——原设计钢筋的直径、根数和设

计强度;

d 2、n 2、f y2——拟代换钢筋的直径、根数和设

计强度。

2)等面积代换。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按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等面积代换”。代换时应满足下式要求

(4-2) 式中 ——原设计钢筋的计算面积;

——拟代换钢筋的计算面积。

3)构件配筋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钢筋代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和桁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Ⅰ级)钢筋代替高等级钢筋,以免裂缝宽度开展过大。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要分别进行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偏心受压或受拉构件的钢筋代换,不能按整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拉或受压钢筋分别代换。

钢筋代换后,仍应满足结构构造要求,如钢筋最小直径、间距、根数和锚固长度等。

6.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支模时,如跨度超过4m ,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起拱。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度应为梁跨度的1/1000~3/1000。

7. 侧模: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能拆模。

8. 表4-8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P203

9.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1:s :g :w ,

而现场测出砂的含水率为ωs ,

石的含水率为ωg ,则换算后的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

1:s (1+ωs ):g (1+ωg ):[w -s ·ωs -g ·ωg ]

10. 搅拌时间。一般来说,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匀质性有所增加,相应地混凝土的强度也随着有所提高。但超过一定限度后,混凝土的强度不再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时间过长,将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多耗费电能,增加机械磨损,降低搅拌机生产效率。

11.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 ;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工具

12.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木模应浇水润湿以防过多吸收泥浆,造成混凝土保护层的疏松,而且木模吸水后膨胀挤严拼缝,可避免漏浆。

13.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得产生骨料与水泥浆的分离;并应有利于混凝土的振捣,有利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14.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混凝土一次浇筑厚度与混凝土种类、捣实混凝土的方法有关。

15.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 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构件下部由于砂浆含量减少而出现蜂窝、麻面、露石等质量缺陷

16.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22212112y y f d f d n n ≥21s s A A =1s A 2s A

17.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如图4-44所示。

②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④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

⑤墙,宜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l/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③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弯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18.当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N/mm2后才能进行,而且需对施工缝作一些处理,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处理过程是:先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冲洗于净,且不得留有积水;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需仔细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19.如柱、梁和板混凝土是一次连续浇筑,则应在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停歇l~1.5h,待其初步沉实,排除沁水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20.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0m以上,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2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需根据结构大小、混凝土供应等实际情况决定,一般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方案

22.全面分层: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太大的结构

分段分层:施工时要求在第一层第一段末端混凝土初凝前,开始第二段的施工,以保证混凝土接触面结合良好。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斜面分层:结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宜采用。

2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采用以下措施来控制

内外温差:

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的卵石,应尽量降低砂石的含泥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气温较高时,可在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遮阳装置,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

有条件时可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

利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延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以便在浇筑过程中尽量多地释放出水化热;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矿物掺料(如粉煤灰)或外加剂;

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措施,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采用草包、炉渣、砂、锯末等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以减少表层混凝土热量的散失,降低内外温差;

从混凝土表层到内部设置若干个温度观测点,加强观测,一旦出现温差过大的情况,便于及时处理。

24.振动机械的选择。振动机械按其工作方式分为: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外部振动器和振动台

25.内部振动器又称插入式振动器

26.混凝土养护包括人工养护和自然养护

2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士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

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28.标准养护就是在温度(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评定强度用试块需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所得结果就作为判定结构或构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依据。

1)试块的留置。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3个)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9.混凝土的缺陷处理

(1)表面抹浆修补。(2)细石混凝土填补。(3)环氧树脂修补。

30.冬期施工临界强度。混凝土遭冻时间意早、水灰比愈大,则后期混凝土强度损失愈多。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遭受冻结,其最终强度将不会受到损失。使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的这一强度称为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临界强度。规范规定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受冻前须达到的临界强度值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不大于C10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0N/mm2。

31.首先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加热水,

当加热水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时,可加热粗、细骨料,由于温度较高时,水泥会出现假凝现象,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故规范对原材料的最高加热温度作了限制

32.冬期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很多,有蓄热法、外部加热法、掺外加剂法等,各自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33.目前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外加剂有早强剂、防冻剂、减水剂、加气剂等。

34.掺有防冻剂的混凝土,应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35.减水剂。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在混凝土和易性不变的情况下,可大量减少施工用水,因而混凝土孔隙中的游离水减少,混凝土冻结时承受的破坏力也明显减少。同时由于施工用水的减少,可提高混凝土中防冻剂和早强剂的溶液浓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36.加气剂。在混凝土中掺入加气剂,能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微小的封闭气泡。混凝土受冻时,部分水被冰的膨胀压力挤入气泡中,从而缓解了冰的膨胀压力和破坏性,而防止混凝土遭到破坏。常用加气剂为松香热聚物,其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005%~0.015%,使用时需将加气剂配成溶剂使用,其配合比为加气剂:氢氧化钠:热水=5:1:150,热水温度控制在70~80℃范围内。松香热聚物加气剂是用松香、石碳酸、硫酸、氢氧化钠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预应力:先张法、后张法

2.放张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具体放张时间要通过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试压结果决定。

3.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在构件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进行。如果需要提前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对于块体拼装的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其拼接立缝混凝土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块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40%,并且不得低于15N/mm2。上述规定的目的是为防止因混凝土强度不足在张拉时引起裂缝,以及因较大的压缩变形引起过大的应力损失,以确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

1.构件运输时的混凝土强度,如设计无要求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2.吊装前对构件的质量检查。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无要求,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7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孔道灌浆的强度是否已达到了15N/mm2。

3.吊车梁的吊装必须在基础杯口二次灌浆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

4.绑扎。屋架的绑扎点应在上弦节点或其附近,翻身扶直屋架时,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60o,吊装时不宜小于45o。绑扎点应以屋架的重心为中心,对称布置,吊点的数目及位置一般由设计确定。

5.跨度小于18m的屋架,可两点绑扎,跨度18m以上时,可采取四点绑扎,屋架跨度超过30m时,应配以横吊梁,以降低吊钩的高度

6.扶直。

1)正向扶直。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侧,以吊钩对准屋架上弦中点,收紧吊钩)同时略加起臂使屋架脱模。然后升钩、起臂,使屋架以下弦为轴缓缓转为直立状态

2)反向扶直。起重机位于屋架上弦一侧,吊钩对准上弦中点,边升钩边降臂,使屋架绕下弦转动而直立

3)两种扶直一为升臂,一为降臂

7.结构吊装方法

(1)分件吊装法(图6-36a)。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几种构件,一般分三次开行吊装完全部构件。第一次开行吊装柱,并逐一进行校正和最后固定;待杯口接头处混凝土达到75%设计强度后进行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等;第三次开行,以节间为单位吊装屋架、天窗架和屋面板等构件。

分件吊装法起重机每次开行基本上只吊一种或一类构件,索具不需经常更换,操作熟练、吊装效率高,能充分发挥起重机的工作性能,还能给构件临时固定、校正及最后固定等工序提供充裕的时间,构件的供应也比较单一,平面布置也比较容易。因此,一般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安装多采用此法。

(2)综合吊装法(图6-36b)。起重机仅开行一次就安装完所有的结构构件,具体步骤是先吊装4根柱子,随即进行校正和最后固定,然后吊装该节间的吊车梁、连系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构件。

8.起重机的三个工作参数:起重量Q、起重高度H、起重半径R要满足构件吊装的要求

第七章防水工程

1.卷材防水屋面一般由结构层、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组成

2.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3.外防水的卷材防水层铺贴方式,按其与防水结构施工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两种。第八章装饰装修工程

1.抹灰工程按使用要求及装饰效果不同有一般抹灰、装饰抹灰、特种抹灰。

2.抹灰的组成:抹灰层一般由底层、中层和面层组成

3.分层进行抹灰施工,抹灰层厚度需严格控制。外墙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得超过20 mm,勒脚及突出墙面部分不得超过25 mm。内墙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普通抹灰不得超过20 mm,高级抹灰不得超过25mm。顶棚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对板条及现浇混凝土基层不得超过15 mm,对预制混凝土基层则不得超过18 mm。

4.一般抹灰的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基层处理→设置标筋→做护角→抹灰层的涂抹→罩面压光。

第十一章施工组织概论

“三通一平”是指路通、水通、电通和平整场地。

第十二章流水施工原理

1.划分施工段的原则。施工段数划分要适当,过多了会延长工期,过少了会引起劳动力及物资供应的过分集中,不利于组织流水施工。因此,为了使施工段划分得更科学、更合理,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要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

2)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即m≥n。

3)为了充分发挥工人、主导机械的效率,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使其所容纳的劳动4)为了保证拟建工程项目的结构整体完整性,施工段的分界线应尽可能与结构的自然界线(如沉降缝、伸缩缝)相一致;如果必须将分界线设在墙体中间时,应将其设在对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门窗等部位,以减少留槎,便于修复。5)对于多层的拟建工程项目,既要划分施工段又要划分施工层,以保证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

之间,组织有节奏、连续、均衡地流水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重点整理

土木工程施工重点整理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三)简答题(四)计算题 (四题) 一、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 1、 按开挖难易程度将土分为八类 松软土; 普通土; 坚土 砾砂坚土; 软石; 次坚石; 坚石; 特坚石。 2、 土的工程性质(土的质量密度、含水量、渗透性、可松性) (1)土的质量密度分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土的天然密度,是指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ρ表示;它影响土的承载力、土压力及边坡的稳定性。土的干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用ρd 表示;它是检验填土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 (2)土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W 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 %100*干 干湿-G G G w = 式中 C 湿——含水状态时土的质量; G 干——烘干后土的质量。 (3)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水在土体中渗流的性能,一般以渗透系数K 表示。 达西地下水流动速度公式v =KI , (4)土的可松性 土具有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 二、 土方量的计算 1、基坑土方量即可按拟柱体的体积公式 )F 4F (F 6 H V 201++= 式中 H ——基坑深度(m); F1,F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F0——F1与F2之间的中截面面积(m2); 21s V V K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最初可松性系数13's V V K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最后可松性系数=

2、 当基槽和路堤沿长度方向断面呈连续性变化时其土方量可以用同样方法分段计算 )F 4F (F 6 L V 20111++= 式中 V 1——第一段的土方量(m3); L 1——第一段的长度(m);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即: V V V V +??++=21 式中 V1,V2…Vn ——为各分段土的土方量(m3)。 三、集水井排水或降水 集水井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并在基坑边角处设置集水井。将水汇入集水井内,用水泵抽走(图1—18)。这种方法可用于基坑排水,也可用于降水。 1、排水沟的设置 排水沟底宽应不少于0.2~0.3m ,沟底设有0.2%~0.5%的纵坡, 在开挖阶段,排水沟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4~0.5m 2、集水井的设置 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的边角处。间距应根据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确定,一般为20~40m 。 三、 流沙(概念、原因及其防治 ) 1、流沙:采用集水井降水法当基坑开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有时坑底会进入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沙现象。 2.流砂发生的原因 动水压力是流砂发生的重要条件。 产生流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土不仅受水的浮力,而且受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流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 3、流砂的防治 流砂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或改变其方向。具体措施为:(1)抢挖法(2)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知识点总结

工艺参数: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上开展顺序及其特征的参数 空间参数: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状态的参数,称为空间参数; 施工段: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把拟建工程项目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 1、总时差: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2、流水节拍: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每个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完成相应施工任务所需要的工作延续时间。 3、施工程序:施工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内容按照其固有的先后次序,循序渐进向前开展的客观规律。 4、工作:计划任务按需求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一个消耗时间或也消耗资源的子项目或子任务。 5、组织间歇:在流水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造成流水步距以外的增加的间歇时间叫做组织间歇时间。 1、流水步距: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保证施工顺序、满足连续施工、最大限度搭界与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相继投入施工的最小时间间隔。 2、技术间歇时间:在组织流水施工时,除了要考虑相邻专业队之间的流水步距外,还要考虑合理的工艺等待时间,这个等待时间叫做技术间歇时间。 3、节点:在网络图中箭线的出发与交汇处划上圆圈,用以表示圆圈前面一项或多项工作的结束与允许后面的一项或多项工作的开始的时间点成为节点。 4、自由时差: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5、施工起点流向:单位工程在平面上或竖向上施工开始的部位与进展的方向。 1施工组织研究对象:施工组织就是一门管理科学。就是土木工程施工的组成部分。该学科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统筹安排与科学管理问题。 2建筑产品的特点: ①固定性②多样性③体型庞大性 工程施工的程序:1、承接施工任务,2、签订施工合同;,3、做好施工准备,提出开工报告;4、组织施工5、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⒈技术准备 ①熟悉与审查施工图纸②原始资料调查分析③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⒉物资准备⒊劳动组织准备4、施工现场准备5、其她准备 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就是什么? 答:(1)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2)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3)建筑产品生产的地区性(4)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5)建筑产品生产的露天作业多、(6)建筑产品生产的高空作业多、(7)建筑产品生产组织协调的综合复杂性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的原则1、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程序;2、搞好项目排队,保证重点,统筹安排;3、遵循施工工艺极其技术规律,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与施工顺序;4、采用流水施工方法与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5、科学的安排冬雨季施工项目,保证全年生产的均衡性与连续性;6、提高建筑工业化程度;7、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科学管理方法;8、尽量减少暂设工程,合理地储备物质,减少物质运输量;科学的布置施工平面图。 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种。 (1)施工组织总设计 施工组织总设计就是以一个建筑群或一个建设项目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整个建筑群或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与组织的综合性文件。 施工组织总设计一般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被批准之后,由总承包企业的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编制。(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就是以一个单位工程(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一个交工系统)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与组织的综合性文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由工程处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下进行编制。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期末考试复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土方工程 简答题 1、土方工程的特点及内容、要求。答:特点:工程量大、劳动强度高;施工条件复杂;易受地区气候条件影响;场地受限。内容:常见类型:(1)场地平整:设计标高、挖方量确定、土方调配、(2)土方开挖:基坑(槽)及管沟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隧道(3)土方填筑:基坑回填、路基填筑等等。施工过程:包括土或石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以及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撑等准备和辅助过程。要求:施工总的要求:根据工程自身条件,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尽可能采用新技术和机械化施工 2、土方工程的分类: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等八类。前四类为一般土,后四类为岩石。 3、土方调配的原则:(1)应力求达到挖填平衡和运距最短的原则;(2)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的原则;(3)应采取分区与全场相结合来考虑的原则;(4)应考虑与大型地下建筑施工相结合的原则;(5)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功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4、试分析流砂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及措施:流砂概念:当基坑(槽)、竖井、隧道等地下工程的挖土挖到地下水位以下,而土质又是细砂和粉砂,若采用明排水的方法疏干,则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并随地下水涌入开挖区,这种现象叫流砂。 危害:流砂可造成边坡塌方、附近建筑物(构筑物)下沉、倾斜、倒塌等。 流砂产生的原因:是单位体积颗粒所受的向上动水压力G D大于颗粒浸水容重;产生流砂的条件是细砂或粉砂且颗粒较均匀;外因是动水压力G D。防治流砂的原则:可概括为“治砂先治水”,途径包括减少和平衡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具体措施包括:1)枯水期施工;2)打板桩增加地下水的渗流长度,减小动水压力;3)水下挖土,平衡动水压力;4)地下连续墙截住地下水;5)人工降水等;6) 人工地层冷冻,等等。 5、土壁塌方的原因:(1)边坡过陡,土体本身稳定性不够而产生塌方;(2)基坑上边缘附近堆物过重,使土体中产生的剪应力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3)地面水及地下水渗入边坡土体,使土体的自重增大,抗剪能力降低,从而产生塌方。防治措施:(1)放足边坡;(2)在边坡上堆土方或者材料及动荷载作用;(3)做好排水工作。 6、降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时,由于土颗粒流失或土体压缩固结,易引起:周周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多为不均匀沉降,导致周围的建筑物倾斜、下沉、道路开裂或管线断裂。措施:1.回灌井点法 2.设置止水帷幕法 3.减缓降水速度法 7、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及保证质量的主要方法:主要因素包括机械的压实功、每层铺土厚度和土的含水量。主要方法:1)合理选择压实机械,满足压实遍数的的要求;2)分层铺土分层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宜为200~250mm;3)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佳范围之内;4)压实一层检查一层,合格后再铺上一层。保证干密度满足要求。 8、单斗挖土机按工作装置分为哪几种类型?其各自特点及使用范围如何?答:1)正铲挖土机:工作特点是“前进向上,强制切土”;挖土、装车效率高,易与汽车配合;使用于停机面以上,含水量30%一下、一~四类土的大型基坑开挖。2)反铲挖土机:工作特点“后退向下,强制切土”,可与汽车配合;适用于停机面以下,一~三类土的基坑、基槽、管沟开挖。3)拉铲挖土机:工作特点:“后退向下,自重切土”,开挖深度、宽度大,甩土方便;适用于停机面以下,一~二类土的简答基坑开挖,填筑堤坝,河道清淤。4)抓铲挖土机:工作特点“直上直下,自重切土”,效率较低;适用于于停机面以下、一~二类土的、面积较小而深度较大的坑、井等。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戚旭鹏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戚旭鹏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它在保障工程 质量前提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传统的土木施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 代土工工程的技术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土木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木工程作为主要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其 技术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在进行施工时,注重技术的创新,建立健全土木 工程技术创新制度,同时加强新型技术的应用研究,逐步完善现代化土木工程施 工体系,对于提供土木工程建设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由来已久,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许多施工技术 方面的经验,其中包括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以及理论知识。这些都是行业先辈们 流传下来的,是我们在进行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其 中相当一部分施工技术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土木工程建筑是一个比较 复杂的项目,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工序以及各个岗位的人员的协调参与,不同阶 段的技术需求也不一样,需要多方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完美的体现 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价值。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的作用,在于消除环 境因素对于施工规划的干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目前,我国土 木工程的技术更新速度是比较慢的,无论是在新型技术应用上,还是在技术质量 管理上,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说施工技术操作不规范、施工流程不紧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建设水平要 想进一步提高,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从人、物、管理等多方面,突破现有的土 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想保证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就 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大力引进新型施工技术体系,合理应用新型建筑原材料,以技术为核心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综合实力。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分析 2.1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创新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高度,不仅取决于基础技术高度, 还反映出了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对 于施工单位来说,其技术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施工技术的更新而更新,技术部门应 该将现阶段,或者此次工程所用施工技术,作为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明确各类 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制定相应的技术应用准则,明确各项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性。同时,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新型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 术操作,并提升其质量施工意识,保证技术操作的规范性。 2.2土木施工技术内容创新 (1)新型深基坑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高层建筑的占比逐渐加大,使 得深基坑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良好的深基坑支护是保 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的有力保障。目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构架有 钢板桩支护、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以及

土木工程施工第四版考点总结(题目附答案)

第一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 1、土的可松性系数在土方工程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答:土的可松性对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土方量的平衡调配、计算运土机具的数量和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所需的挖方体积等均有很大影响。 2、试述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原因? 答: a.土质,土质粘聚力越大边坡越稳定,边坡可陡些; b.挖土深度,深度越大,产生滑移土体越重,边坡越不稳定; c.施工期边坡上的荷载,动荷载静荷载增加了边坡的剪应力; d.土的含水率及排水情况,土的含水率越大,土体自重增加土体抗剪强度下降; e.边坡留置时间,留置时间越长边坡越稳定。 3、水泥土墙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因素:水泥土墙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墙背填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大小、活荷载分布及大小、挡土墙的基底应力大小、挡

土墙的结构形式和断面尺寸。注意问题: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应注意水泥浆配合比及搅拌速度、水泥浆喷射速率与提升速度的关系及每根桩的水泥浆喷注量,以保证注浆的均匀性与桩身强度。施工中还应注意控制桩的垂直度以及桩的搭接等,以保证水泥土墙的整体性与抗渗性。 4、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循什么原则?针对不同的基坑应如何具体贯彻? 答:原则;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开挖到坑底后垫层应随挖随浇。 (1)对于放坡和坑内无内支撑的基坑开挖:应严格分层开挖,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应采取分块开挖,基坑分块开挖应尽可能利用后浇带,按后浇带设置分区,尽量避免基础结构因分块开挖而增设施工缝。对于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平面上可采取盆式开挖。对于土钉墙或桩锚结构,宜采用岛式开挖方法。土方开挖后不应将土方堆放在坑边。(2)对于由内支撑的基坑开挖:其土方开挖需要与支撑施工相协调,此外,为便于挖土作业,一般需在第一道支撑上设置栈桥,在支撑下布置小型挖土机。在土质较好的基坑中,可根据条件设置临时坡道,但临时坡道必须稳定可靠,必要时对坡道下的土体进行加固或设置结构性坡道。 5、井点降水有何作用?

土木工程工作总结

土木工程工作总结 土木工程工作总结范文一: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的确不错,通过此次实习,使自己对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知道了理论和实际的差别,激发了对这一专业的兴趣,学到了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为以后的课程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完善与提高,同时团队意识也有着明显增强。此次学院安排这次实习活动,对我们这些刚刚接触此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真真正正一次很好的机会。总之,通过此次实习,受益颇多。 图纸是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资料,所有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都必须掌握制图技能。不会读图,就无法理解别人的设计意图;不会画图,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构思。因此,图纸被称为工程界的共同的语言。可见图纸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基于此,孔老师认真详细地拿出具体图纸给我们讲解图纸型,绘制图纸的步骤,格式,注意事项等。另外又详细地给我们介绍图纸的流程(设计-校对--审核修改等),一套完整的图纸应该包括:图纸目录,图纸总说明及标准,建筑施工图(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结构施工图(地基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各层结构平面图等),设备施工图,电算图等。别外老师还分别讲了各种图纸的适用范围。最后老师拿出毕业设计让我们观看,并给我们讲解在做毕业设计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给我们提出了忠告,要我们平时学好专业知识,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图纸的重要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走近了这个被称为世界工程的语言。为我们今后在工程中读准图纸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要真正了解土木工程,还必须与施工进行零距离接触,否则要真正了解只能是空谈。鉴于此,我们到校区医疗保健中心及学术交流中心施工现场来深入认识。施工现场的危险性比较大,因此,在进入医保中心施工现场之前,我们都带上了安全帽,另外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工地用砖墙围护起来了,只有经过负责人的同意才能进入。另外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在模板和支架周围用绿色的窗纱围了起来。在主体工程前方,有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有工程的管理人员名单及其分工,还有文明施工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老师逐个给我们讲解,同学们遇到不懂的地方积极地问。进入施工区,我们看到了楼的主体,主体前方有一块很大的空地,供堆放建筑材料之用,这些材料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

事业单位土木工程考试必看知识点汇总

1.什么是标高?什么是绝对标高、相对标高? 答:(1)、建筑物的某一部位与确定的水基准点的高差,称为该部位的标高。 (2)、绝对标高亦称海拔高度,我国把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的标高均以此为基准。 (3)、相对标高是以建筑物的首层室内主要房间的地面为零点(+ 0.00),表示某处距首层地面的高度。 2.什么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使用率?什么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 答:(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净面积为轴线尺寸减去墙厚所得的净尺寸的乘积)。 (3)、使用率亦称得房率,指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 (4)、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电梯间等交通联系设施的净面积。 (5)、结构面积指墙体、柱所占的面积。 3. 建筑物如何划分等级? 答:建筑物的等级是依据耐久等级(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耐火年限)进行划分的。 (1)、按耐久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 (2)、按耐火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从一级到四级,建筑物的耐火能力逐步降低。 4. 与砖混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 (1)、自重轻:砖混结构自重为1500公斤/平方米;框架结构如采用轻板(加气混凝土隔墙、轻钢龙骨隔墙等)的自重为400公斤~600公斤/平方米,仅为砖混结构的1/3。 (2)、房间布置灵活: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为框架本身,墙板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因而布置比较灵活。 (3)、增加了有效面积:框架结构墙体较砖混结构薄,相对的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 缺点: (1)、用钢量比砖混结构高出约30%,与砖混结构相比,造价偏高。 (2)、部分柱子截面尺寸过大,会凸出墙外,影响美观。 5.地基和基础有什么区别? 答:(1)、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的作用是承受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 (2)、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 6.什么是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横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横墙上。优点是横墙较密使横向刚度大,抗震性高,外墙开窗灵活性大,容易组织穿堂风;缺点是用材量较多,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纵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纵墙上。优点是建筑物分间灵活,材料用量少;缺点是刚度较差,外墙开窗局限性大。 (3)纵横墙混合承重就是把梁或板同时搁置在纵墙和横墙上。优点是房间布置灵活,整体刚度好;缺点是所用梁、板类型较多,施工较为麻烦。 7.什么是基础埋深?什么是深基础、浅基础? 答:(1)、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2)、埋深大于等于5米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9067802.html,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作者:申涛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0期 摘要: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我国土木工程领域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于施工 技术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就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重要性;意义;施工技术;研究 一、土木工程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二、土木工程的重要性与意义 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它既是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象征精神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结构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超高层建筑、特大型桥梁、巨型大坝、复杂的地铁系统不断涌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演变为社会实力的象征。 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工程的安全,使结构能够抵抗各种自然或人为的作用力。任何一个工程结构都要承受自身重量,以及承受使用荷载和风力的作用,湿度变化也会对土木工程结构产生力作用。在地震区,土木工程结构还应考虑抵御地震作用。此外,爆炸、振动等人为作用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了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材料、新结构,同时,规模浩大、技术复杂的土木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市场和经济的迅速增长,施工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程建设数量多,规模大,从而带动了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 土木工程有其自有的特点,其生产作业与一般的工厂生产组织不同,它每项工程都需要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单独进行施工组织,这导致了工程项目的成败受到施工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的直接影响。总体而言,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 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重点 1. 试述土方工程的特点。进行土方规划时应考虑什么原则? 答:土方工程施工具有面广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在施工前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土壤的种类和工程性质,土方工程施工工期,质量要就及施工条件,施工地区地形,抵制,水文,气象等资料,以便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了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时,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实现提防工程施工综合机械化。 2.试述用“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的步骤和方法。 答:(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2)最优方案的判别法。(3)方案的调整。(4)土方调配图 3.试分析土壁塌方的原因和预防塌方的措施。 答:原因;(1)边坡过陡,使土体的稳定性不够,而引起塌方现象。尤其是在土质差开挖深度大的坑槽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2)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使土体泡软、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3)基坑上边边缘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机具、材料、或由于动荷载的作用,使土体种的剪应力草果土体的抗剪强度。(4)土方开挖顺序、方法未遵循“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 预防塌方措施:(1)放足边坡。(2)设置支撑。此外,应做好施工排水和防止产生流砂现象;应尽量避免在坑槽边缘堆置大量土方、材料和机械设备;坑槽开挖后不宜久露,应立即进行基础或地下结构的施工;对滑坡地段的挖方,

不宜在雨期施工,并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和由上至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节除坡脚或在滑坡体上弃土;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等不稳定的迹象时,应先做妥善的处理。 4. 进行明排水和人工降水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明排水是采用截、疏、抽的方法。截,是截住水流;疏,是疏干积水;抽,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人工降低水位,在降水前,应考虑在降水影响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可能产生附加沉降、位移,从而引起开裂、倾斜和倒塌,或引起地面塌陷,必要时应事先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 试分析产生流砂的外因和内因及防治流砂的途径和方法。 答:内因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当土的空隙度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砂现象。 此外,当基坑位于不透水层内,而不透水层下面为承压蓄水层,坑底不透水层的覆盖厚度的重量小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时,基坑底部即可能发生管涌冒砂现象。 防治流砂的途径有三:一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二是截住地下流水;三是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具体措施有:(1)枯水期施工(2)打板桩(3)水中挖土(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5)地下连续墙法(6)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6.试述地基加固处理的原理和拟定加固方案的原则? 答:地基加固的原理是:“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即可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原则:在拟定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

259理论前沿与综合论坛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 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等不断涌入,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升级 提供了支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土木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项 目,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优化,但是依旧需要落实细节的改变与提升, 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更新换代。 一、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一)地基施工技术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地基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受到建筑工程的 用途、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地基的施工要求也存在差异。在实际的地 基施工中,若是其质量出现问题,则极容易引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其损失与不良后果极为严重[1]。因此,在地基施工中,除了要保证地基 满足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范外,还要实现以下几项内容: 确保地基具备充足的刚度与强度;必须具有足够的工作面,保证 地基的稳定性;完成地基开挖后,应在质检验收合格后立即展开混凝 土封底操作,避免积水浸泡基础;在开挖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边坡 的稳定性,不得扰动土层的原状结构,若是发生扰动,则应挖除扰动 部分;对于基础超深部分,需要使用C15混凝土换填至设计标高;当 基础开挖深度大于1.5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坡以保证施工安全。 (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存在两种施工方式,即现 场浇筑与预制施工。其中,在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中,需要重点落实 以下几项工作:清理混凝土浇筑的现场,包括草、树木、岩石、旧混 凝土等等,避免浇筑中受到杂质或异物的干扰;利用砾石填充或是道 路路基作为底基层,当土壤本身结实程度较高时,也可以将土壤本身 作为底基层;为浇筑混凝土档上模板,并利用螺丝、钉子等加固模板; 需要保证模板具有一定的角度,避免混凝土表面中心积水;为了提升 稳定性,可以在模板中加设钢筋;完成浇筑后,要落实持续28天的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预制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 制作质量。此时,应用的预制构件成型工艺主要有平模机组流水工艺、 平模传送流水工艺、固定平模工艺、立模工艺、长线台座工艺以及压 力成型法等等。 (三)钢构件施工技术 在进行钢构件的施工中,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其连接、涂装以 及安装工序。其中,在钢构件的连接施工中,可以使用焊接以及螺栓 连接两种方式完成。在焊接操作中,要重点避免裂纹、孔穴、固体夹渣、 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和其他缺陷的产生。一旦出现焊接缺陷, 必须要针对性的完成处理,包括补焊、重新焊接、去除多余堆积金属 等等。在螺栓连接操作中,应当结合连接要求,确定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的使用。在进行钢构件的涂装施工中,需要重点完成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涂装。此时,必须要依照规范与产品说明完成施涂环境温度、湿度的保持,并落实施工操作面的通风、防火、防毒、防爆措施。另外,还要保证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具有相容性。在进行钢构件的安装施工中,应注意日照、焊接等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影响对构件伸缩和弯曲引起的变化,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钢构件的质量。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探究第一,不断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与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自动化成为了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对于土木工程使用来说,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2]。在自动化施工技术的支持下,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进一步提升,更好的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失误,同时,也增强了相关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第二,更加体现生态化建设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受到更多关注的今天,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不断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体现了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理念,实现了绿色工程的建设。在当前与未来的发展中,土木工程设计、材料、施工等各个方面均融合绿色生态理念,更多的使用降耗、除尘、消音等绿色施工技术,推动土木工程绿色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完善。第三,科技化水平逐步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科技化水平逐步提升,在当前与未来的发展中,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不断开发,并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BIM 系统等计算机辅助工程系统,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三、总结综上所述,现阶段,土木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项目,其施工技术,包括地基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钢构件施工技术得到了优化,提升了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未来的发展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不断向着自动化、生态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土木工程及建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参考文献:[1]王忠志,占翔.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47):24-25.[2]王庆皓.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165. 摘要:在国民经济、科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其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地基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钢构件施工技术这些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 梁艳艳 (石家庄宝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2学时土木项目工程概论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

第一讲 知识点 1、土木工程的概念: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 有关的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各类工程设施;土木工程也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2、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⑴形成人类活动需要的、功能良好和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⑵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或人为作用力。 ⑶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根本条件) ⑷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组织手段,利用各个时期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设备条件,“好、快、省”地组织 人、财、物,把社会所需要的工程设施建造成功,付诸使用。 3、土木工程活动内容: (1)技术方面:勘察、测量、设计、施工、监理等。 (2)管理方面:制订政策和法规、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施工组织、物业管理等。 4、土木工程的四个基本属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技术经济艺术统一性。 5、近代土木工程特点: (1)力学和结构理论作指导; (2)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广泛使用; (3)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以及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得到发展;施工技术进步很大。 6、现代土木工程: (1)土木工程功能化:即土木工程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紧密结合。 a)公共和住宅建筑物要求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燃气、供电等现代技术设备结合成整 体。 b)工业建筑物围绕生产工艺在功能要求方面越来越高。并向大跨度、超重型、灵活空间方向发展。 (2)城市建设立体化: a)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 b)地下工程高速发展; c)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桥大量涌现 (3)交通运输高速化: a)高速公路的大规模修建 b)高速铁路的建成与发展 c)长距离海底隧道的出现 7、土木工程发展的新趋势:土木工程的功能化、城市建设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必然使得构成土木工程 的三个要素:材料、施工、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建筑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工业化和装配化;实际理论的精确化和科学化; 8、土木工程的未来: ⑴计算机、通讯、网络等信息工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⑵地球居住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因过度消耗日益枯竭; 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 思考题 1、土木工程包括哪些工程设施和哪些工程技术活动?知识点1 2、土木工程需要解决哪四个问题?知识点2 3、土木工程有哪四个基本属性?知识点4 4、试述土木工程建设的技术、管理方面活动内容。?? 5、现代土木工程有哪些特点?知识点6

土木工程施工考试试题库与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员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开挖高度大于2米的干燥基坑,宜选用( D ) 。 A、抓铲挖土机 B 、拉铲挖土机 C 、反铲挖土机 D 、正铲挖土机2.选用平碾, 填方每层的铺土的厚度和压实遍数应分别是( C ) 。 A、200~350mm,3~4遍B 、200~250mm, 3~4遍 C、200~300mm,6~8 遍 D、200~250mm, 6~8 遍 3.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可将土石分为八类,其中前四类土由软到硬的排列顺序为( A )。 A、软粘土、普通土、坚土、砾砂坚土 B 、普通土、软粘土、坚土、砾 砂 坚 土C、软粘土、普通土、砾砂坚土、坚土 D 、 坚 土 、 砾 砂 坚

土、软粘土 普 4.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 ( C )作为土的夯实标准。通土

A、可松性B 、天然密度 C 、干密度 D 、含水量 5.填土的密实度常以设计规定的( B )作为控制标准。A、可松性系数 B 、孔隙率 C 、渗透系数 D 、压实系数 6.填方工程中,若采用的填料具有不同透水性时,宜将透水性较大 的填料( C )。 A、填在上部 B、填在中间 C、填在下部 D、与透水性小的填料掺 杂 7.铲运机适用于 ( C )。 A、中小型基坑开挖 B、大面积场地平整 C、河道清淤 D、挖土装车 8.在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中, 属于降水方法的是( A )。 A、集水坑 B 、水泥旋喷桩 C .地下连续墙 D 、深层搅拌水泥桩10.正铲挖土机适宜开挖( C )A、停机面以下的Ⅰ~Ⅳ类土的大型基坑 B、有地下水的基坑 C、停机面以上的Ⅰ~Ⅳ类土的大型基坑 D、独立柱基础的基坑 11.检查填方质量的依据是( B ) A.施工控制干密 度 .实际干密度D. B. 土的最大干密 度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9-09-18T13:25:51.7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张峻铖 [导读] 本文就普遍出现的这些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希望能引起相关的重视,进一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45212319761011xxxx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施工发展到如今阶段,虽有不小的成就,但是,在很多方面仍存在问题,比如施工技术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到位、桩基技术不到位等等,本文就普遍出现的这些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希望能引起相关的重视,进一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相应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土木工程建设又是一项基础工程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施工的过程必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实现在专业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 2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涵盖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项目,技术要求也不同,导致所需的结构技术越来越复杂;土木工程施工环境恶劣,大多是露天作业,工程建设受当地天气和地形地质的影响很大,作业人员也需要克服恶劣的户外条件;土木工程的施工量大,施工规模大,所需的人力物力多,相应的技术设备和材料的需求也大;土木工程建设的流动性较大,施工地点通常不固定,作业人员往往来自农村,素质不高,且人员流动性大,极大地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技术不规范 我国的土木工程技术起步较晚,且土木工程技术复杂多样,尚缺乏相关的统一技术标准,这就造成土木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的许多问题。施工技术不合理,相关的技术条件落后,甚至存在着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技术规范要求的施工单位,技术规范不达标,材料陈旧劣质,使得建设好的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质量不过关,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建设完工之后,养护技术也不规范,时常造成混凝土工程中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3.2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 土木工程的施工量大,建设周期长,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来对此进行管理控制。但目前,我国的许多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完善,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相关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对项目工程的整体和细节监管,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不到位,岗位责任制的观念不明确,同时,施工单位对技术管理机制的建立不够重视,导致相关的监管部门和职位形同虚设。管理机制做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进一步影响建设的效率。 3.3桩基技术方面的问题 基桩技术是整个土木工程中决定建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果在基桩施工方面出现技术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首先,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度要严格符合相关要求,因其设计较为复杂,涉及到压力、负荷受力等的计算,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部分施工单位通常会在此环节疏忽,造成技术上的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4解决对策 4.1完善和创新技术管理机制 技术管理机制是土木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机制,有助于实现土木工程质量的提高,效率的增加。①土木工程技术管理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管理是有区别的,因为土木工程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建设施工,因此相对应的管理机制也需有所不同,并依据不同类型进行创新。②要做到对实施的土木工程建设类型、特点、要求有全方位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配备相适应的专业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岗位责任制。③要做到对土木工程技术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好档案交接作业,落实到土木工程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位人员,如此才能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能顺利高效地进行。 4.2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目前许多土木工程的作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因此,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技能素养培训,定期举行培训活动,此外,还要注意培养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认识到专业技术操作的重要性,规范作业的必要性,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的作业人员,才能真正把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建设完成。 4.3做好基桩基础施工 基桩基础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关键工程之一,在基础施工前,要提前做好科学完善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桩基实验和排水工作,打桩的顺序也要进行严密的监控,针对桩规格,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包括桩的长度、密度等,严选合格精良的材料,禁止劣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此外,要注意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安排监管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4.4加强防渗漏的施工 土木工程中的渗漏问题的出现也较普遍,要想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到对当地的水文、天气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专业的防渗技术,严格地依照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施工,对防渗材料的质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实时监控,杜绝渗漏问题的出现。 5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确保土木工程质量和效率的一大关键,在技术层面上的不断突破和进步有助于该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除了因地制宜地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地改造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J].江西建材,2017(02):104+106.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点 重点学习资料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知 识点重点

第一章 1.土方工程的分类主要:场地平整; 坑、槽开挖;土方填筑。辅助:施 工排、降水;土壁支撑。 2.施工特点:(1)量大面广;(2) 劳动强度大,人力施工效率低、 工期长;(3)施工条件复杂,受 地质、水文、气侯影响大,不确 定因素多。 3.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天然含水 率,土的干密度与自然密度,土 的可松性,土的渗透性 4.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原则:(1) 满足 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2) 尽量利 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3)争 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 费; (4)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 要求。(5)考虑历史最高洪水 位,以防止洪水发生时造成的损 失。 5.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泄水坡 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 调整 6.土方调配的原则:(1)应力求达 到挖填平衡和运输量最小原则 (2)考虑先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 结合(3)尽可能与大型地下建筑 物的施工相结合(4)调配区大小 划分应满足主要土方施工机械工 作面大小的要求,是土方机械和 运输车辆的效率能达到最高。7.流砂现象的原因:当动水压力大 于或等于土的浸水重度(GD≥ γ’)时,土粒被水流带到基坑内。 主要发生在细砂、粉砂、轻亚粘 土、淤泥中。 8.流砂的防治:减小动水压力(板 桩等增加L);平衡动水压力(抛石块、水下开挖、泥浆护壁); 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井点降 水);枯水期施工 9.降排水方法:1.集水井法:用于 土质较好、水量不大、基坑可扩 大者挖至地下水位时,挖排水沟 →设集水井→抽水→再挖土、 沟、井 2.井点降水法(1)特点 效果明显,使土壁稳定、避免流 砂、防止隆起、方便施工;可能 引起周围地面和建筑物沉降。10.边坡稳定条件是:在土体的重力 及外部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剪应 力小于土体的抗剪强度。 11.确定边坡大小的因素:土质、开 挖深度、开挖方法、留置时间、 排水情况、坡上荷载 12.边坡护面措施:覆盖法,挂网 法,挂网抹面法,土袋、砌砖压 坡法,喷混凝土法、土钉墙 13.土方机械的类型:1.挖掘机械:正 铲、反铲、拉铲、抓铲:2.挖运机械:推土机、装载机、铲运机:3. 运输机械:自卸汽车、翻斗车:4. 密实机械:压路机、蛙式夯、振 动夯。 14.○1推土机:液压式、索式:工作 特点:用途多,费用低,适用 于:(1)平整场地--运距在 100m内,一~三类土的挖运,压 实;(2)坑槽开挖--深度在 1.5m内、一~三类土。○2铲运 机:自行式、拖式,工作特点: 运土效率高;适用于:运距60~ 800m、一~二类土的大型场地平 整或大型基坑开挖;堤坝、填筑 等。○3正铲挖土机工作特点:“前进向上,强制切土”;挖土、装车 效率高,易与汽车配合;适用 于:停机面以上。含水量30%以 下、一~四类土的大型基坑开 挖。○4反铲挖土机工作特点:后 退向下,强制切土”,可与汽车配 合;适用于:停机面以下、一~ 三类土的基坑、基槽、管沟开 挖。○5抓铲挖土机工作特点:“直上直下,自重切土”,效率较低; 适用于:停机面以下、一~二类 土的、面积小而深度较大的坑、 井开挖。○6拉铲挖土机工作特 点:‘后退向下,自重切土”;开挖 深度、宽度大,甩土方便;适用 于:停机面以下、一~二类土的 较大基坑开挖,填筑堤坝,河道 清淤。 15.压实土料选择 (1) 不能用的土:冻 土、淤泥、膨胀性土、含有机 物>8%的土、含可溶性硫酸 盐>5%的土(2)不宜用的土:含 水量过大的粘性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