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章电测深曲线正演数学模型及程序设计08

第2章电测深曲线正演数学模型及程序设计08

第2章电测深曲线正演数学模型及程序设计08
第2章电测深曲线正演数学模型及程序设计08

第二章 电测深曲线正演数学模型及程序设

§2-1 电测深正演数学模型

一﹑电测深视电阻率褶积分表达式

对称四极0→MN 时:(视电阻率褶积积分表达式的导出过程)

已知:λλλλρd r J T r

r s )()()(10

12

?

= (1)

(为了将上式变换成可以用计算机计算的离散形式,对)(r s ρ和

)(1λT 的自变量取对数,引入新变量x 和y )

设 ??

???-=====--dy e d e y e r r x y y x

λλλ,

)

1ln(ln (2)

代入① 式(意注意推导过程)

dy e e e e J e T e

e y y y x y x

x S )()()()(112----∞

--=?

ρ

dy e e J e T y x y x y ))()()(211---∞

-?=

令:)()(x x S e x ρρ= )()(1y e T y T -=

)(21)()(y x y x e e J y x F --=-

dy y x F y T x S )()()(-=?∞

-ρ (3)

)(x T ——输入信号

)(x s ρ——输出信号

)(y x F -——滤波器脉冲响应

结论:电测深曲线正演计算可采用空间域数字滤波过程来完成。

也可写成褶积表达式: )(*)()(x F x T x S =ρ

采用对数变量后,其它常用装置系统的视电阻率)(r s ρ褶积运算的表达形式分别为:

二极装置:λρd e e J y T y

x y x st --∞

?=)()(0

温纳装置:dy e e J e J y T y x y x y x sw ---∞-=?

)]2()()[(2000ρ 式中:a x ln = 偶极装置:x

P

s

s sd ??-=ρρρ 式中0=P 是为方位装置(090=θ时为赤道偶极);2/1=P 时为径向装置(00=θ时为轴向偶极)

二﹑电测深视电阻率离散化数学模型

1﹑)(y T 离散式:

∑∞

-∞

=?

?-??-?=

n n y n y Sin n T y T )

()

()

()(ππ (4)

?——采样间隔

)(?n T ——第n 个采样点上核函数值 2﹑将(4)式代入(3)式

dy y x F n y n y Sin n T x n S )()

()

()

()(-?

?-??-?=?∑∞

∞-∞

-∞=ππρ

dy y x F n y n y Sin n T n )()

()

()(-?

?-??-?=

?

∑∞

-∞

-∞

=ππ

令u n y =?-,du dy =,当 ?==00n x x 时

du u n n F u

u

Sin n T n n S ])[()()(0

0-?-?

??=

??

∑∞

-∞

-∞

=ππρ

令:du u n n F u

u

Sin n n C ])[(])[(0

0-?-?

?=?-?∞

-ππ

)(])[()(0

0???-=

?∑∞

-∞

=n C n n

T n n s ρ (5)

改写成编程使用的正演计算模型为:

)(]))[()(???-=

?∑∞

-∞

=i C i j T j n S ρ (6)

→j 第j 个计算点序列号

→i 第i 个滤波点序号 →?)(i C 正演滤波系数

如果给出滤波系数)(?i C ,再根据递推公式计算出相应点的核函数值,则可由上述公式计算出相应采样点的视电阻率)(r s ρ的值。

(滤波系数)(?i C 计算过程将在下一节详细说明)

3﹑)(?i T 的计算:

?--==i y e e λ

取 6)10ln(=?每个对数节取6个点,间隔固定。

6

)

10ln(i e

-=λ,6

)

10ln(1i e

由递推公式计算)(?i T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要给出地电断面层参数i i h ρ,的值,由递推公式求得一系列核函数采样值)(0?+j n T 。

§2-2 滤波系数计算方法及正演滤波系数

在电测深正演和反演问题中用到三种滤波系数: 1)、由核函数计算视电阻率函数值的正演滤波器;

2)、由视电阻率函数确定核函数(视电阻率转换函数)的反演滤波

器;

3)、由一种装置的视电阻率函数确定另一种装置的视电阻率函数的

变换滤波器。

(正演和反演滤波系数计算方法相同,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一﹑频率域中的付氏变换法:

由上节分析已经得出了各种装置电测深视电阻率函数和核函数在空间域中的褶积积分形式:

dy y x F y T x S )()()(1-=?∞

∞-ρ (1)

D .P .Ghosh 首次采用付氏变换计算电测深滤波系数,给出满足上式的三对函数,其中之一为:

??

?

?????=+=---y e y x x

s e e y T e e x 31)()1()(25

23ρ (2) 对(2)式中的函数进行付氏变换,分别求出)(x s ρ的频谱)(f R 以及

)(y T 的频谱)(f T ,则(1)式的褶积可表示为:

)()()(f F f T f R ?=

∴ )()()

()

()(f i e f A f T f R f F ??==

(3) )(f F 为滤波器滤波函数的频谱; 式中: )(),(f f A ?滤波器振幅,相位频率响应。 对(3)式进行反付氏变换:(得到滤波器的脉冲响应)

?

+?=

N

c

df fx f f A f x F 0

]2)(cos[)(1

)(π? (4)

式中: ?

=

21

c f 奈奎斯特频率 →? 对 )(),(y T x x ρ作付氏变换时的采样间隔

y x ?=?=?

为了缩短滤波器的长度,减小截断误差的影响,滤波系数取样尽量与脉冲响应的节点(脉冲响应曲线与横轴的交点)重合。为此在用上(4)式计算滤波系数时,取样点向左移动一段距离s ,使取样点位于)(x C 的节点处,其位移值s 为:

)()/(c f s ?π?= (5)

计算)(s x -点上的滤波系数时,(4)式应变为:

?

-+?=

-N

c

df s x f f f A f s x F 0

)](2)(cos[)(1

)(π? (6)

将(5)式中的s 值代入(6)式得:

?

+-

?=

-N

c c

c

df fx f f f

f f A f s x F 0

]2)()(cos[)(1)(π?? 式中:c f —— 截止频率

)(c f ?——频率为c f 时的相位响应值。

利用付氏变换,可计算各种装置类型的电测深滤波系数。对于反演滤波系数,仍可选择满足褶积公式的成对函数,采用付氏变换法求取。

若设计由一种电测深装置转换到另一种装置的视电阻率滤波系数,则只要分别选取这两种装置相应的视电阻率函数,一个为输入,一个为输出,仍可采用付氏变换法计算其变换滤波系数。

二﹑最小二乘法

基本原理:调整滤波系数,使滤波器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之间的偏差平方和最小。

视电阻率线性滤波公式:

)(]))[()(2

1???-=?∑=i C i j T j n n i S ρ (7)

设待求滤波系数共)1(+n 个,记为),,1,0(n i C i =。

选择输入函数T 和输出函数s ρ变换对作线性组合,作为(7)式的输入函数和输出函数对。

记输入函数),,2,1,0,,,2,1,0(n i n m j T i j =+=-,由上式可得滤波器的实际输出为:

i n n i i j Sj C T ?=∑=-2

1?ρ

, ),,2,1,0(n m j += (8) 设滤波器的理论输出函数度采样值为sj ρ,则实际输出sj ρ

?和理论输出sj ρ之差的平方和记为:

2

00]?)([∑∑+==--=Φn

m j n

i sj i i j C T ρ

(9) 为使目标函数Φ值达到最小,令Φ对所有的滤波系数k C 的偏导数为零,即:

0]?)([00

=--+==-∑∑k j n

m j n

i sj i i

j T C T

ρ

, ),,2,1,0(n k = (10) (10)式可变为:

∑∑∑=+=+=---=n i n

m j n

m j k j sj k j i

j i

T T T

C 0

0?[ρ

(11) 令:k i n m j k j i j a T T -+=--=∑0

, k n m j k j sj

g T =∑+=-0

则(11)式可变为:

k n

i k

i i

g a

C =∑=-0

,),,2,1,0(n k =

也可列出以下方程组形式:

??????

?=+++=+++=+++--n

n n n n n n n g C a C a C a g C a C a C a g C a C a C a 01111

110010

1100 (12) 该方程组系数矩阵为正定矩阵,称托布里兹矩阵。因此,计算滤波系数问题最终归结为求解方程组。

三﹑数值积分法:(课后自己看,讨论) 前面讲到由)()(r T s ρλ→时, 有: du u n n F u

u

Sin n n C ])[()])[(00-?-??

?=?-?∞

-ππ

du u i F u

u

Sin i C )()(-????=??

∞∞

-ππ

du e e J u u Sin u i u i )(21

)(-?-?∞

∞-??

?=?ππ 条件:① 上式存在能写出的滤波器输出函数的精确表达式。

②确定滤波系数的无穷积分必须存在。

滤波系数的精度: 1﹑代数和为1:1)(=?∑∞

-∞=n n C

2﹑二层理论曲线计算的)(r S ρ位与滤波得到的)(r S ρ值比较, 3﹑利用Ghosh 给出的一组式对函数计算比较。

四﹑各种装置的正演滤波系数

1﹑对称四极电测深曲线正演滤波系数

表2-2 温纳2﹑二极装置

3﹑偶极装置

§2-3 电测深理论曲线正演计算实用程序

数学模型

)(])[()(??-=

?∑∞

-=i C i j T j M

i s ρ (1)

计算步骤: 1﹑输入层参数等。

2﹑递推公式计算])[(?-i j T 3﹑滤波计算:由①式计算:)(?j s ρ 4﹑存盘,显示等。 程序见P172,附表一。

附录一: 程序设计 P173 ①)()()(18

10

i C i j T j i s ∑-=-=

ρ

)10()10()17()17()18()18(-?+++?-+?-=C j T C j T C j T

② )18()1(-→j T T

T j m

x j j s →=→→→0

1)(1ρ 10001

)18(=→-x T ③ )()18(300

280

q h T j T +→-→↓ 6

10ln 1i

e

)(])([)()(116

10

ln 6

10ln i i i

F y T e

y T ye

T i T ===?

∴ )18()(1-→T y T , )1()(11-→*T F y T ④ 420~430 )()1(j T j T →+

§2-4 线性滤波法用于电测深正演计算的其它应用

在讨论线性滤波法正演计算视电阻率曲线原理的基础上,这里介绍用同一滤波系数计算不同装置的视电阻率方法;同时为了理论研究的需要,也简要地讨论利用线性滤波法计算电位、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的基本方法。

一、用二极装置滤波系数计算各种装置视电阻率值

二极装置视电阻率函数式

λλλρd r J T r r st )()()(00

?∞

= (1)

采用对数变量时:

dy e e J y T r e y x y x x

st )(0)()()(--∞

-?=ρ (2)

因此,二极装置滤波函数)(0)(y x y x e e J --称为零阶贝塞尔函数滤波器。经过数学变换,各种装置视电阻率函数都可以表示为某一输入函数和二极装置滤波函数的褶积,因而可用用已知的二极装置滤波系数计算任意装置的电测深曲线。

1、对称四极装置

λλλλλλρd b r J b r J T b

b r s )()()[(2000

2

2+---=

?

令:r b a /=(称为偏心率),则有:

λλλλρd a r J a r J T r a

a r s )1()1()[(21)(0002+---=?∞

λ

λλλλλd a r J T a r a

a d a r J T a r a

a )1()()1(2)

1()1()()1(2)

1(0000++--

--+=??∞∞ (3) 由此可以看出,对称四极装置视电阻率值是两个二极装置视电阻率)]1([a r st -ρ和)]1([a r st +ρ的线性组合。

)])1(([2)

1()])1(([2)1()(a r a

a a r a a r st st sw +---+=

ρρρ (4)

2、温纳装置

3/1/==r b a

)2()(2)(a a r st st sw ρρρ-= (5)

3、偶极装置

由第一章可知偶极装置视电阻率表达式为(式1-86):

r

r rP

r r s s sd ??-=)

()()(ρρρ (6) (式中)(r s ρ为对称四极梯度装置0→MN

λλλλρd r J T r

s )()(10

12

?

=)

将二极装置的表达式λλλρd r J T r r st )()()(00

?∞

=两边对r 求导

并且同剩以r :

λλλλλλλρd r J T r d r J T r r

r r st )()()()()(102

00??∞∞-=?? (7) (二极装置) (对称四极梯度装置)

)()()(r r r

r r s st st ρρρ-=??

可变换为r r r r r st st s ??-=)

()()(ρρρ (8)

将(8)式代入(6)式:

2

22

)()()()(r

r P r r r r r r st st st sd ??+??-=ρρρρ (9) 二、用理论对称四极装置滤波系数计算各种装置视电阻率

λ

λλλρd r J T r

s )()(10

12

?

= 其滤波函数为)

(21)(y x y x e e J --称为一阶

贝塞尔函数滤波器。

经过数学变换,可把各种装置视电阻率表示为某一输入函数和理论对称四极装置滤波函数的褶积,从而可用理论对称四极滤波系数计算其它装置的视电阻率值(具体过程略,只列出其表达式)。 1、二极装置

λλλλρd r J T st )()(10

*?∞

= (10)

式中:)()

(1)())(()(2*λλλλ

λλλλλd dT T T d d T ?-=-

= 将(10)式写成对数形式:

dy e J e y T x y x y st )()()()(12*--∞

-?=ρ

dy e e J y T e x y x y x x st )(2)(1*2)()]([)(--∞

--?=ρ

2、偶极装置

(书P35)

三、线性滤波法计算水平层状介质中的电位

层状介质中各层的电位i U 、电场强度i E 和电流密度垂直分量in j 表达式都含有零阶贝塞尔函数,且函数的积分形式相同。如以二层介质第一层第二层的电位1U 、2U 为例,其积分形式如下:

???

?

??

?--=+-+=??∞--∞----00212121

200121211)(112)()](1[2111

dy r J e e K K I U dy r J e e e K e K e I U z h z

z h h z λπρλπρλλλλλλλ (11)

λλλρd r J T r r st )()()(00

?∞

=

?

λλλρd r J T r

r st )()()

(00

?∞

=

因为:r

r I U st πρ2)(=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

第三节物探工作 一、工作内容和工作量 1、测地工作 包括控制网测量、基点放样、基线布设、测线和测点布置以及高程测量。2、激电中梯扫面 扫面面积:3.5km2,工作比例尺:1:0000,测网密度:100米×20米。基线方向:正东,测线方向:正北。测线测点布置见图: 3、大功率激电测深 在激电中梯扫面异常部位布置6-8条激电测深剖面,每条剖面长度300-600米,以剖面连线覆盖异常,端点向异常两侧延伸至背景区为宜。点距20米,异常部位加密至10米点距。 4、物性参数采集 采用标本测定法和露头小四极测定法。尽可能收集岩芯标本或在可以采集到规则标本的露头点采集合格标本回实验室测定物性参数,在无法采集标本的露头点采用小四极获取物性参数。尽量保证异常部位的每种岩性所采物性参数不少于30组。 二、技术依据 参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有关地质工作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本次激电测深野外施工执行下列标准: 1.《地质调查GPS测量规程》(DZ/T2002)。 2.《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 0072 - 1993); 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 0070 - 1993); 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 0153 - 95); 三、仪器设备 1、测地工作仪器设备 包括中海达V60 GNSS RTK系统一套,GARMIN 60CSX 手持GPS六套、100 米测绳和50 米皮尺各两根。 其中,中海达V60 GNSS RTK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测量、基点放样、基线布设和测线端点布设。其性能参数如下: A、信号跟踪 系统内核:v60采用国际一流的天宝PCC品牌多星多系统内核 BDS:B1、B2 GPS:L1C/A、L2E、L2C、L5 GLONASS:L1C/A、L1P、L2C/A(仅限于GLONASSM)和L2P GALILEO:升级预留 SBAS:WAAS,MSAS,ENGOS

激电方法

第一章 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3.1 频率域激电工作程序 3.1.1 踏勘 根据地质任务在选择测区时,应组织力量进行踏勘,踏勘的目的在于了解测区的地质特点和地球物理前提以及接地条件、干扰水平、生活驻地、交通运输等情况。 3.1.2试验工作 对新的工作测区,在编写设计时应在典型的地质剖面上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做一定数量的试验工作,具体实验工作量以能对测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为宜。 3.1.3草查与普查 对于1:5万~1:2.5万的大面积草查与普查时,其工作方法的选择以偶极法或近场源法(AMBN)为宜。就某一具体测区而言,应根据地质任务,通过分析所掌握的地质及以往的物化探资料或通过试验,确定一个适当的极距进行面积性的工作,以迅速得到面积性的资料,达到发现异常的目的。 3.1.4 详查 在普查所发现异常的基础上,开展1:1万~1:2千的详查工作,这时可用中梯装置扫面。建议采用一线供电多线测量的工作方式,以

便在短时间内圈出异常的形态、做出成果的解释推断以及对异常进行轻型山地工程揭露。 对精测剖面,可采用偶极装置,根据不同极距(一般4-6个)的观测结果勾绘出断面图,以判断矿体的埋深、倾向和形态,然后根据综合解释结果建议施钻验证,进而达到对异常的再解释。 在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岩矿石物性测定和幅频特性的研究。一、联合剖面法 图2-10 联合和剖面装置 如图2-10所示,装置系数计算方法和三极装置相同 联合剖面法是两个三极排列AMN∞和MNB∞的联合。所谓三极排列是指供电电极之一位于无穷远的排列。采用联合剖面装置时,可以用A 电极,也可以用B电极供电,而A和B有一个共同的无穷远电极C。也就是当A或B供电时,供电迴路中另一电极C位于无穷远。如果以O表示测量电极M和N的中点,则在联合剖面装置时,四个电极A、M、N和B极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测线),且AO=BO。无穷远极C一般铺设在测线的中垂线上,与测线之间的距离大于AO的五倍(CO >5AO) 工作中将AMNB四个电极沿测线一起转动,并保持各电极间距离不变,中点O就作为测点的位置。在每个测点上分别测出AMN∞排列和MNB∞排列Fs、ρs。对于同一极化体,AMN、BMN的测量结果将在极化体上方形成交点。利用这种交点性质和曲线的不对称性可判断极化体的产状、形态。

激电测深在云南某多金属矿区的勘查应用

激电测深在云南某多金属矿区的勘查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发极化法在云南某多金属矿区的应用效果。简要叙述了该工作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和工作方法,然后对激电剖面曲线进行分析,并针对IP3异常进行了推断解释。根据激电测深反演图件,大致判断出矿(化)体的倾向、埋藏深度以及断裂构造的位置,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标签:激电测深反演拟断面 1前言 云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以锡矿、铜矿以及钛矿、锑矿,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笔者在云南某区铜多金属矿区开展电法找矿工作,在该区投入了激电中梯、对称四极激电测深的工作方法,常规对称四极测深应用比较广泛,找矿效果比较好,本文主要介绍激电测深的应用效果。 2矿区地质概况 2.1地层 勘查区位于华南地层大区之兰坪—思茅地层分区的景谷地层小区,以中生界红色地层为主。测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中统那箐组(P2nq)、三叠系上统挖鲁八组(T3wl)和第四系(Q)地层分布零星,总体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展布。 二叠系中统那箐组(P2nq):下部岩性以灰、深灰色块状泥晶灰岩为主夹泥质灰岩,底部为厚数米的灰色块状生物碎屑灰岩,中部夹多层灰黑色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局部含炭质。那箐组(P2nq)为区内铜、铅锌矿主要赋矿地层。 三叠系上统挖鲁八组(T3wl):岩性以深灰、灰黑色板岩、粉砂岩夹细砂岩为主,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与区内其他地层呈断层接触。 第四系(Q):工作区第四系主要为沿沟系分布的残坡积物,厚度0~10m。 2.2构造和岩浆岩 受印支期拗陷、燕山期走滑、喜山期拉分等三个主要地史发展阶段影响,区内构造发育且复杂,。背斜形态多被轴部纵向张断裂破坏,后期经历近北东东向断裂走滑错移,形成区内较为复杂的似网格状构造格局,为区内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极好的储矿空间。区内岩浆岩不发育。 2.3矿体围岩蚀变的特征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

第三节物探工作 一、工作内容与工作量 1、测地工作 包括控制网测量、基点放样、基线布设、测线与测点布置以及高程测量。2、激电中梯扫面 扫面面积:3、5km2,工作比例尺:1:0000,测网密度:100米×20米。基线方向:正东,测线方向:正北。测线测点布置见图: 3、大功率激电测深 在激电中梯扫面异常部位布置6-8条激电测深剖面,每条剖面长度300-600米,以剖面连线覆盖异常,端点向异常两侧延伸至背景区为宜。点距20米,异常部位加密至10米点距。 4、物性参数采集 采用标本测定法与露头小四极测定法。尽可能收集岩芯标本或在可以采集到规则标本得露头点采集合格标本回实验室测定物性参数,在无法采集标本得露头点采用小四极获取物性参数。尽量保证异常部位得每种岩性所采物性参数不少于30组。 二、技术依据 参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得有关地质工作质量管理得技术标准与要求,本次激电测深野外施工执行下列标准: 1.《地质调查GPS测量规程》(DZ/T2002)。 2.《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 0072 - 1993); 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 0070 - 1993); 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 0153 - 95); 三、仪器设备 1、测地工作仪器设备 包括中海达V60 GNSS RTK系统一套, GARMIN 60CSX 手持GPS六套、100 米测绳与50 米皮尺各两根。 其中,中海达V60 GNSS RTK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测量、基点放样、基线布设与测线端点布设。其性能参数如下: A、信号跟踪 系统内核:v60采用国际一流得天宝PCC品牌多星多系统内核 BDS:B1、B2 GPS:L1C/A、L2E、L2C、L5 GLONASS:L1C/A、L1P、L2C/A(仅限于GLONASSM)与L2P GALILEO:升级预留 SBAS:WAAS,MSAS,ENGOS

时间域三极激电测深在金矿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域三极激电测深在金矿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本区域矿产以金、铜、铁为主,次为钨、钼等,区域上,矿床的分布,严格受岩性及构造控制。由于受多期多种成矿地质要素,包括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热液活动的叠加,形成有变质岩带、中酸性侵入岩带、韧性剪切变形带及与之有密切成生联系的铁、铜、金及多金属成矿带或矿化集中分布区,它们控制着各种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已发现矿床和矿(化)点达多处。文章介绍了时间域三极激电测深在金矿区的勘查应用效果,在简述矿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情况,阐述了时间域三极激电测深的工作原理、工作方法、数据反演,并利用地质、物探资料,指导钻孔定位,经钻孔施工,找矿效果明显。 标签:金矿;时间域;激电中梯;三极激电测深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太古-早元古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阴山地层分区-阿拉善右旗地层小区;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阿拉善地层区潮水地层分区。区内多数地层因断裂发育和多期次岩浆侵入而造成顶底不全和内部关系紊乱。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早元古界北大山岩群(Pt1B),其次为新近系苦泉组(N2k)及第四系(Q)。勘查区区域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构造线主要有东西向、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及南北向四组断裂。 勘查区内侵入岩发育广泛,主要为石炭纪、二叠纪酸性侵入岩体、三叠纪酸性侵入岩体、古元古代超基性岩及各类脉岩。石炭纪侵入岩为闪长岩。二叠纪以云英闪长岩为主,分布面积较广。勘查区区域发育为数众多的中性岩脉、伟晶岩脉、酸性岩脉。中性脉岩有细粒闪长岩脉、二长闪长岩脉、花岗闪长岩脉等;酸性脉岩主要见有钾长花岗岩脉、花岗细晶岩脉及石英脉等。 2 激电异常解释 2.1 激电异常的平面特征 图1为勘查区激电中梯扫面视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测区视极化率一般在2.0%~2.5%之间,最高值达到3.37%,该异常呈中、高阻-高极化特性,地表出露为下元古界北大山群地层,走向大致为南北向,异常区宽度约为1200m。该异常闭合,结合地质资料显示,该处异常地表出露基本为片岩、片麻岩为主,异常区东部出露面积较大的黑云母花岗岩,在异常区中部地表可见断裂,结合地质资料及与已知矿点的对应,认为本异常区为成矿有利区域,推断异常区可能与侵入岩体和一些黄铁矿化(体)有关。 2.2 激电异常剖面特征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解析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解析 发表时间:2018-11-29T17:58:58.7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王树祥 [导读] 激电测深法是一种典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金属矿勘探及地下水勘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省 710000 摘要:激电测深法是一种典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金属矿勘探及地下水勘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区域内通过激电测深法,获得了研究区域的视电阻率数据,并通过广义线性反演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解释,获得了视电阻率的反演成果图,从中圈定出了异常带位置,为后期的钻探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关键词:激电测深法;广义线性反演;视极化率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但随着勘查的深入,近年来露头矿、易识别矿,地表矿、浅部矿越来越少,找矿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潜在的资源主要是难识别的和埋藏较深的隐伏矿床(体),这就需要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应用,来探测和圈定有利的金属成矿地段,确定钻孔的孔位,提高钻孔见矿率。激发极化法可以根据岩石、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来寻找金属和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问题,是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在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勘查中,激发极化法是一种公认的、极其有效的勘查手段。 1、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 1.1 地层 某地区矿区,区内铜矿等矿化明显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目前发现的铜铁矿(化)体多产于北西向、北北东向、近东西向等断裂构造中,构造交汇部位往往矿化规模和强度增强。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孔雀石,其次为蓝铜矿、硅孔雀石、氯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镜铁矿、褐铁矿等。而含铜铁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褐铁矿等,另有少量的孔雀石、镜铁矿等。 1.2 构造 某地区点矿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南北向DOMEYKO走滑断裂带构造单元中,区域内以断裂构造为主,构造线呈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展布,具有向北撒开、向南收敛的“入”字型帚状断裂构造特征,目前所发现的矿产点就赋存与“入”字型构造的夹持部分。即不同相的构造岩块分布区内。其中含断裂主要呈北北西―北西向展布。 1.3 地球物理特征 某地区矿区在面状蚀变和围岩接触部位多见受构造控制的脉体或网脉群,脉体规模较大,长约700~1000m,宽约10m~50m,脉体边部见角砾岩化,角砾岩中含铜矿化。有些脉体具褐锰矿化、黄铁矿化,推测为金、银矿脉。 含铜矿磁铁矿具有较强的极化率,总体来说,矽卡岩、安山斑岩极化率较高、电阻率较低,其余围岩极化率平均较低。综上所述,从区内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具备投入电法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 2、激电测深数据处理解释方法 本次工作投入的仪器主要是WDFZ-10大功率发射机,WDJS-9型激电接收机和GPS。各测区面积性电法工作采用激电中梯方式,AB最大极距1500m,MN为50m,一共设计了7条剖面,采集激电物理点1659,检查点55个,质检率为3.31%,视电阻率3.46%,视极化率相对误差1.91%,各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实测的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是收-发电极周围电性分布特征的综合反映,收-发极距越大,影响范围越大,所以勘探深度越深,达到测深的目的。反演解释的目的就是将地表实测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通过一定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获得地下各测点不同深度介质的电阻率值和极化率,这一过程也称之为定量解释,它给出勘探剖面地下的电性分布断面。 2.1 某地区矿区L0激电测深剖面 L0号剖面激电测深电阻率断面,极化率断面。在电阻率断面中主要分布三个高阻区,分别位于水平标记-275m~40m之间(1号高阻体),190m~520m之间(2号高阻体),710m~910m之间(3号高阻体)。在1号高阻体和2号高阻体之间、2号高阻体和3号高阻体之间以及3号高阻体的北侧表现为相对低阻特征,推测应为断裂破碎带的反应,此外断面显示浅部为低阻特征,并且断面由南至北高阻体埋深由深变浅。其中1号高阻体和2号高阻体之间的低阻异常、2号高阻体和3号高阻体之间的低阻异常均对应极化率断面的高极化率异常,高极化率异常分别位于极化率断面的约80m处(1号极化率异常)和550m处(2号极化率异常),断面中显示1号极化率异常范围较小,异常强度弱,反演极化率极值>3%,延深约120m,倾向北。2号极化率异常范围较大,强度较高,反演极化率极值>5.7%,延深约170m,倾向南。该断面中两处异常均为低阻高极化异常,认为由位于破碎带中的含硫化物矿化体引起,为找矿有利异常部位。 2.2 激电测深三维反演及综合分析 ①激电测深二维反演结果显示,测区内发现两个主要的高极化率异常带,地表对应均有矿化显示。极化率异常反应,北部异常带异常范围和强度均高于南部异常带。其中尤以L1号剖面异常强度最高,其次为L3剖面和L4剖面。②极化率异常三维反演结果显示,在北部异常带的中部,极化率异常明显错位,西部北移,东部南移,表明测区存在近南北向平移断层,该断层的西侧,极化率异常强度和范围均高于东侧。③极化率异常三维反演结果采用反演极化率3%圈定异常的异常为两条近东西向(北西西)条带状异常,当采用反演极化率2.7%圈定异常时,极化率异常向深部有合拢趋势,预示两条极化率异常带之间的深部可能存在含硫化物岩体。 3、地质成果解释 本区的矿种以铜为主,伴生矿种多为金、银等。矿物类型以金属硫化物(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蓝铜矿、斑铜矿、孔雀石、褐铁矿等。矿石类型则以块状金属硫化物、侵染状金属硫化物、细脉状金属硫化物矿石为主。矿床类型近地表以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为主要表现特征,深部则有曼陀型铜矿或IOCG型铜金矿产隐伏的大概率存在,同时也不排除小型斑岩型铜矿的隐伏产出。上述矿种、矿产类型均是物探激发极化法具有良好应用前提条件的典型类型。 通过目前的工作不仅圈定了一些较好的矿化异常,也取得了该区岩矿石物理特性的大量基础数据,更是积累了许多矿体、含矿构造破碎带的电阻率、极化率电性特征,这对今后的物探解释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条件。由于该地区地表的矿体多以小型的脉状、透镜状、豆

数学建模实验 ——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

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 1、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1)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4)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自变量)为1100万元时的总资产 (因变量)的可能值。 解: (1)工业总产值是随着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的增长而增长的,存 在正向相关性。 用spss回归 (2)spss回归可知:若用y表示工业总产值(万元),用x表示生产性固定资产,二者可用如下的表达式近似表示: .0+ y =x 896 . 395 567 (3)spss回归知标准误差为80.216(万元)。 (4)当固定资产为1100时,总产值为: (0.896*1100+395.567-80.216~0.896*1100+395.567+80.216) 即(1301.0~146.4)这个范围内的某个值。 MATLAB程序如下所示: function [b,bint,r,rint,stats] = regression1 x = [318 910 200 409 415 502 314 1210 1022 1225]; y = [524 1019 638 815 913 928 605 1516 1219 1624]; X = [ones(size(x))', x']; [b,bint,r,rint,stats] = regress(y',X,0.05); display(b); display(stats); x1 = [300:10:1250]; y1 = b(1) + b(2)*x1; figure;plot(x,y,'ro',x1,y1,'g-');

四极梯度电测深剖面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效果_高建东

四极梯度电测深剖面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效果 高建东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对称四极电测深 n在我国,对称四极电测深是最常用的一种电测深方法。 n优点:对称四极电测深剖面的拟断面图可比较直观地大致反映目标体断面形态。 n不足:对称四极电测深的工作效率低,在大深度、大极距的对称四极电测深工作中,其工效低下的缺点尤为突出。

探索和研究 n2008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开展了“偶极+三极+四极”排列的混合电测深野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成果以“非常规电极排列在大功率激电测深中的应用”为题发表在《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李忠平;n2012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开展了“标准对称四极电测深”与“四极梯度电测深”的野外对比试验,后面将介绍这次野外对比的成果。n桂林理工大学(葛为中、吕玉增)、河南有色地矿局7队(丁云河)、黑龙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6队(王式东)等人先后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B 电极 “偶极+三极+四极”混合电测深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A 电极

多道激电仪多极距中间梯度剖面 A 电极 A 电极A 电极A 电极B 电极B 电极B 电极B 电极

四极梯度电测深 n将多极距对称四极剖面和多极距中间梯度剖面综合到一起,可构成一种由对称四极和亚对称四极排列组合的四极梯度电测深剖面。 n中间梯度电测深的电极排列处在对称四极和亚对称四极的状态,异常的拟断面图特征接近于对称四极测深,可以使用拟断面图作粗略解译,精细解译可通过计算机反演断面图完成。 n中间梯度电测深可达到与对称四极测深几乎相同的效果,但是它的工作效率可大幅度提高,极距越大,效率提升幅度越明显。

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插值与拟合方法建模1数据插值方法及应用

第十章 插值与拟合方法建模 在生产实际中,常常要处理由实验或测量所得到的一批离散数据,插值与拟合方法就是要通过这些数据去确定某一类已经函数的参数,或寻求某个近似函数使之与已知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精度。插值与拟合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线性插值方法、多项式插值方法和样条插值方法,以及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相应的理论和算法是数值分析的内容,这里不作详细介绍,请参阅有关的书籍。 §1 数据插值方法及应用 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由实验或测量得到变量间的一批离散样点,要求由此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得到样点之外的数据。与此有关的一类问题是当原始数据 ),(,),,(),,(1100n n y x y x y x 精度较高,要求确定一个初等函数)(x P y =(一般用多项式或分段 多项式函数)通过已知各数据点(节点),即n i x P y i i ,,1,0,)( ==,或要求得函数在另外一些点(插值点)处的数值,这便是插值问题。 1、分段线性插值 这是最通俗的一种方法,直观上就是将各数据点用折线连接起来。如果 b x x x a n =<<<= 10 那么分段线性插值公式为 n i x x x y x x x x y x x x x x P i i i i i i i i i i ,,2,1,,)(11 1 11 =≤<--+--= ----- 可以证明,当分点足够细时,分段线性插值是收敛的。其缺点是不能形成一条光滑曲线。 例1、已知欧洲一个国家的地图,为了算出它的国土面积,对地图作了如下测量:以由西向东方向为x 轴,由南向北方向为y 轴,选择方便的原点,并将从最西边界点到最东边界点在x 轴上的区间适当的分为若干段,在每个分点的y 方向测出南边界点和北边界点的y 坐标y1和y2,这样就得到下表的数据(单位:mm )。 根据地图的比例,18 mm 相当于40 km 。

中梯电测深方法

中梯电测深法 葛为中 广西地球物理学会桂林工学院 近年,笔者思索直流电法勘探新理念,在矿产电法方面提出中梯电测深法。 矿区中间梯度剖面扫面后发现异常,要选出一段精测剖面来检查、研究异常。可用多对供电极的中梯剖面测得不对称测深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拟断面图。 中梯电测深法是对常规电法的改进简单宜行。減免了对称电测深频繁反复移动供电极的次数,对接地条件差的地区更有利。它不需要更新观测装置,生产单位易于掌握。能提高电测深的工作效率,若有多台接收器同时测电位,效率更高。 而且中梯电测深法更适宜于作电测深断面数据的二维反演数字解释,获得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真断面图。 1. 中梯测深的供电极点位 1.1 一般情况,精测剖面方向与异常走向正交,异常位置大致在精测剖面中部。精测剖面长度d 就是中梯测量极MN起止范围。在MN起止范围外两侧的测线上较对称地布设一系列供电极A、B点位,最小的A1B1≥1.5 d 。然后,逐渐增加AB,最大的A m B m≤2 L,再增大也可。L为中梯剖面扫面时用的AB长度。当还要缩小AB,则要将精测剖面分成两段,平移AB测量。 ┊精测剖面┊ ┇─d →┇ A8 A7A6A5A4A3 A2 A1M N B1 B2 B3 B4 B5 B6 B7 ╋────╋───╋──┫─╋─╋─╋┫┼┼┉╋┅…┼┣╋─╋─╋─╊──╋───╋ 100号120 136 150 160 168 176 180 188 200号212 220 224 232 240 250 264 280点号1000m 800m 640 500m 400320 240 200 120m 0 120m 200 240 320 400 500m 640 800m 图1 中梯测深布极图例 精测剖面188号-212号,长度d为240m,AB中心点200号; 点距20m或40m ;MN/2 :20m,40m,60m,80m; AB/2 :200m,240,320,400,500,640,800,1000m,1200,1400,1600 m 1.2观测过程 A1B1供电,MN:188、190→210、212;A2B2供电,MN:188、190←210、212 A3B3供电,MN:188、190→210、212;A3B3供电,MN:188、192←208、212 A4B4供电,MN:188、192→208、212;A5B5供电,MN:188、192←208、212 A6B6供电,MN:188、194→206、212;…… ………┊ 有多台接收机则可同时观测电位,若三台分三段包干。 计算视电阻率的装置系数按中梯K值公式(傅良魁《电法勘探教程》38页)。2. 拟断面图数据点位置:

激电测深工作勘探深度探讨

激电测深工作勘探深度探讨 摘要激电测深工作的勘探深度一般认为是AB/2的1/5到1/2,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对野外工作成果的推断解释指导意义不大,本人通过某地区的激电测深工作及后来投入的钻探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个较具体的参数,它对激电测深工作成果在勘探深度上的推断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激电测深勘探深度与AB/2关系 近几年在某矿区作了许多激电中梯扫面工作,然后对异常较好的区域作了激电测深工作,布设了几十个钻孔,反馈回来了钻探结果与激电测深的推断解释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见矿深度与AB/2的对应关系是见矿深度为异常下限对应的AB/2的三分之一。 1下面是某个矿区激电测深的的实例: 1.1矿区地质 1.1.1火山岩岩相:喷溢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侵入相、火山通道相。 1.1.2侵入岩:在矿区内侵入岩极其发育,有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晚期两个期次。 1.1.3围岩蚀变特征:本区围岩蚀变为面型热液蚀变,主要是火山低温热液蚀变,围岩为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引起蚀变的是火山酸性溶岩。 1.2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1.2.1电性特征:测区内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下白垩系上库力组的酸性溶岩、凝灰岩,侵入岩为燕山晚期的斑岩岩组和花岗闪长岩岩组以及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组。根据物性测定可知,酸性溶岩极化率较低,其平均值在1%左右,电阻率在800Ω·m -900Ω·m,其电性特征为低极化率中等电阻率;花岗岩类极化率在2.5%左右,电阻率在1000-2500Ω·m,其电性特征为中等极化率高电阻率,蚀变矿化花岗岩类极化率普遍较高,变化范围较大,极化率平均值在2.83%-28.3%之间变化,电阻率随硅化程度增强而增高,最高达5000Ω·m左右。综上所述,矿化蚀变岩石与非矿化蚀变岩石电性差异较大。 1.2.2磁性特征:由本区采集的岩石标本测定结果是沉积岩表现为弱磁,侵入岩中斜长花岗岩与黄铁矿化花岗闪长岩表现为相对强磁性,剩磁以蚀变花岗闪长岩较高,其余岩石剩磁较弱,工作区内磁场以感磁为主。 2 激电测深工作

大地电磁一维正反演MATLAB程序

大地电磁一维正反演MATLAB程序 %%%%%%%%%%%%%%%%%%%%%%%%%%%%%%%%%%%%%%%%%%%%%%% %%%%%%%%%%%%%% % Purpose:MagnetoTelluric one dimensional forward modeling % % Ming-Cai ZHang 17st,OCt,2008 CSU-IPGE % %%%%%%%%%%%%%%%%%%%%%%%%%%%%%%%%%%%%%%%%%%%%%%% %%%%%%%%%%%%%% % variable declaration % % Input: % % 1、n---->>>The number of layer % % 2、rou-->>>Density for every layer % % 3、h---->>>Thickness for every layer % % 4、T_start---->>>start time % % 5、T_end----->>>end time % % 6、Num_DT-->>the number of sampling time in time interval % % Output: % % 1、rou_T-->>apparent resistivity at time % %%%%%%%%%%%%%%%%%%%%%%%%%%%%%%%%%%%%%%%%%%%%%%% %%%%%%%%%%%%%% function [T,rou_T]=mt1d(n,rou,h,T_start,T_end,Num_DT) %%%%%%%%%%%%%%%%%%%%%%%%%%%%%%%%%%%%%%%%%%%%%%% %%%%%%%%%%%%%% % Control subjacent variable to build model % %n=2; % %rou(1:n)=[200,600]; % %h(1:(n-1))=10; % % Control subjacent variable to change continued time % %T_start=-3; % %T_end=4; % %Num_DT=5; % %%%%%%%%%%%%%%%%%%%%%%%%%%%%%%%%%%%%%%%%%%%%%%% %%%%%%%%%%%%%% np=nargin; if (np<=5) error('******正演参数不够******!') end u(1:n)=1; v(1:n)=0; j=0; T=zeros(1,(T_end-T_start+1)*Num_DT); for t=T_start:1:T_end

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

第23卷第5期物 探 与 化 探Vol.23,No.5 1999年10月GEOPHYSICAL&GEOCHEMICAL EXPLORA TION Oct.,1999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 王 聿 军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临沂 276006) 摘 要 结合实例说明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配合激电测深法在某山区找水中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 电阻率联合剖面法;激电测深;水文地质;山区找水 随着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查明与开发地下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用物探方法寻找山区地下水也逐渐显示出其方法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我院用电阻率联剖同激电测深相配合,在某山区寻找构造、岩溶水的应用效果作一概述。 1 工区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工区地处蒙山两侧,区内大多数地表被第四系地层复盖,层厚几至几十米不等,下伏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和侏罗、白垩系的砂岩、砾岩、火山凝灰岩为主,局部有第三系地层存在,富水性差。 区内NW向、N E向断裂发育,倾角50°~70°,是造成该区地层富水的主要因素。查明断裂构造产状、形态是本区找水的关键。 区内断裂构造具有隐蔽性,但仍有一定延伸和宽度,且构造带内岩石易破碎含水。灰岩地层易形成岩溶(洞)。因此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含水具有相对低阻(几十至几百欧姆)高极化率(1%~3%)的特征,寻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具备地球物理前提。 2 施工方法技术 由于本区主要含水构造为NW向和N E向,找到某一走向的断裂构造是找水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首先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布测N E和NW向剖面线进行扫面工作寻找断裂构造。实践证明,应用A O=110m,M N=20m极距的剖面装置寻找富水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是行之有效的。如某一观测剖面,发现低阻异常后,再加密布测2~4条观测剖面,追索断裂构造走向,从中选出异常最佳位置(考虑用水单位的地域范围等条件)再加大供电极距,如A O= 170m或210m重复观测该异常点所处剖面线各点,用以发现了解断裂带下延或深部岩溶发育情况,同时确定断裂带倾向。断裂构造倾向一经确定或有地下岩溶发育可疑地段,则用激电测深,了解垂向地下岩性与断裂富水情况是本区找水的有效手段。 3 异常的划分 根据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其含水断裂和富水岩溶所表现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注意选取了下列几方面的异常。 1999年6月16日收稿。

第2章电测深曲线正演数学模型及程序设计08

第二章 电测深曲线正演数学模型及程序设 计 §2-1 电测深正演数学模型 一﹑电测深视电阻率褶积分表达式 对称四极0→MN 时:(视电阻率褶积积分表达式的导出过程) 已知:λλλλρd r J T r r s )()()(10 12 ? ∞ = (1) (为了将上式变换成可以用计算机计算的离散形式,对)(r s ρ和 )(1λT 的自变量取对数,引入新变量x 和y ) 设 ?? ???-=====--dy e d e y e r r x y y x λλλ, ) 1ln(ln (2) 代入① 式(意注意推导过程) dy e e e e J e T e e y y y x y x x S )()()()(112----∞ ∞ --=? ρ dy e e J e T y x y x y ))()()(211---∞ ∞ -?= 令:)()(x x S e x ρρ= )()(1y e T y T -= )(21)()(y x y x e e J y x F --=-

dy y x F y T x S )()()(-=?∞ ∞ -ρ (3) )(x T ——输入信号 )(x s ρ——输出信号 )(y x F -——滤波器脉冲响应 结论:电测深曲线正演计算可采用空间域数字滤波过程来完成。 也可写成褶积表达式: )(*)()(x F x T x S =ρ 采用对数变量后,其它常用装置系统的视电阻率)(r s ρ褶积运算的表达形式分别为: 二极装置:λρd e e J y T y x y x st --∞ ?=)()(0 温纳装置:dy e e J e J y T y x y x y x sw ---∞-=? )]2()()[(2000ρ 式中:a x ln = 偶极装置:x P s s sd ??-=ρρρ 式中0=P 是为方位装置(090=θ时为赤道偶极);2/1=P 时为径向装置(00=θ时为轴向偶极)

数学建模实验 ――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

曲线拟合与回归分析 1、有 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1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4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自变量为 1100万元时的总资产 (因变量的可能值。 解: (1工业总产值是随着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的增长而增长的,存 在正向相关性。 用 spss 回归 (2 spss 回归可知:若用 y 表示工业总产值(万元,用 x 表示生产性固定资产,二者可用如下的表达式近似表示: 567 . 395 896 . 0+ =x

y (3 spss 回归知标准误差为 80.216(万元。 (4当固定资产为 1100时,总产值为: (0.896*1100+395.567-80.216~0.896*1100+395.567+80.216 即(1301.0~146.4这个范围内的某个值。 MATLAB 程序如下所示: function [b,bint,r,rint,stats] = regression1 x = [318 910 200 409 415 502 314 1210 1022 1225]; y = [524 1019 638 815 913 928 605 1516 1219 1624]; X = [ones(size(x', x']; [b,bint,r,rint,stats] = regress(y',X,0.05; display(b; display(stats; x1 = [300:10:1250]; y1 = b(1 + b(2*x1;

figure;plot(x,y,'ro',x1,y1,'g-'; 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 (万元 工业总价值 (万元 industry = ones(6,1; construction = ones(6,1; industry(1 =1022; construction(1 = 1219; for i = 1:5

大地电磁测深一维正演——地电学实验报告.讲义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地电学 课题名称:大地电磁层状模型数值模拟实验专业:地球物理学 姓名:xx 班级:06xxxx 完成日期:2016 年11月26日

目录 一、实验名称 (3) 二、实验目的 (3) 三、实验要求 (3) 四、实验原理 (3) 五、实验题目 (4) 六、实验步骤 (4) 七、实验整体流程图 (8) 八、程序及运行结果 (9) 九、实验结果分析及体会 (14)

一、实验名称 大地电磁层状模型数值模拟实验 二、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Matlab编程,并设计大地电磁层状模型一层,二层,三层正演程序 (2)在设计正演程序的基础上实现编程模拟 (3)MATLAB软件基本操作和演示 . 三、实验要求 (1)利用MT一维测深法及其相关公式,计算地面上的pc视电阻率和ph相位,绘制视电阻率正演曲线和相位曲线并分析。 (2)利用Matlab软件作为来实现该实验。 四、实验原理 (一)、正演的概念: 正演是反演的前提。在实际地球物理勘探中,一些模型的参数是不容易确定的,如埋藏在地下的地质体模型的岩性、厚度、产状等参数,我们把这些描述未知模型的参数的集合定义为“模型空间”。为了获得这些模型参数,可以利用那些可以直接观测的量来推测,而这些能够直接观测的量的集合则被称作“数据空间”。如果把模型空间中的一个点定义为m,把数据空间中的一个点定义为d,按照物理定律,可以把两者的关系写成 式中,G为模型空间到数据空间的一个映射。我们把给定模型m求解数据d的过程称为正演问题。 (二)、MT一维正演模型简介 大地电磁法作为一种电磁类勘探方法,它的模型参数为一组能够表征地球物理勘探目标体的电性参数,即目标体电阻率和相应层的层厚度。所谓一维模型,即介质在三维空间中沿两个方向上模型参数是不变的,只在另一个方向上特征属

数学建模曲线拟合

曲线拟合 摘要 根究已有数据研究y关于x的关系,对于不同的要求得到不同的结果。 问题一中目标为使的各个观察值同按直线关系所预期的值的偏差平方和为最小,利用MATLAB中t lsqcurvefi函数在最小二乘法原理下拟合出所求直线。 问题二目标为使绝对偏差总和为最小,使用MATLAB中的fminsearch函数,在题目约束条件内求的最优答案,以此方法同样求得问题三中最大偏差为最小时的直线。 问题四拟合的曲线为二阶多项式,方法同前三问类似。 问题五为求得最佳的曲线,将之前的一次曲线换成多次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新的结果。经试验发现高阶多项式的阶数越高拟和效果最好。 ) 关键词:函数拟合最小二乘法线性规划 | < ¥

一、问题的重述 已知一个量y 依赖于另一个量x ,现收集有数据如下: (1)求拟合以上数据的直线a bx y +=。目标为使y 的各个观察值同按直线关系所预期的值的偏差平方和为最小。 (2)求拟合以上数据的直线a bx y +=,目标为使y 的各个观察值同按直线关系所预期的值的绝对偏差总和为最小。 (3)求拟合以上数据的直线,目标为使y 的各个观察值同按直线关系所预期的值的最大偏差为最小。 (4)求拟合以上数据的曲线a bx cx y ++=2,实现(1)(2)(3)三种目标。 } (5)试一试其它的曲线,可否找出最好的? 二、问题的分析 对于问题一,利用MATLAB 中的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直线,目标为使各个观察值同按直线关系所预期的值的偏差平方和为最小。 对于问题二、三、四均利用MATLAB 中的fminsearch 函数,在题目要求的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佳答案。 对于问题五,改变多项式最高次次数,拟合后计算残差,和二次多项式比较,再增加次数后拟合,和原多项式比较残差,进而找到最好的曲线。 ~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数据处理方法简介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数据处理 方法简介 编写人:易才华 编写日期:2013年10月

目录 1D处理技术及成果 (3) 2D处理技术及成果 (7) 常规电法 (7) 中间梯度测深 (8) 方法简介 (8) 生产实例 (9) 大地电磁法 (11) 3D处理技术及成果 (12)

1D处理技术及成果 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维数据处理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技术处理手段。以下介绍本公司在电法勘探数据处理中应用的一维数据处理系统。 IX1D是美国INTERPEX公司研发,已有20年的开发历程,目前最新发行版为2013年8月发行的IX1D3.52版,该系统是一套非常完整全面一维电法处理系统,能够处理常规电阻率法,时间域激电法,频率域激电法,大地电磁法,大地音频电磁法,可控原电磁法,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重叠回线,大定源回线(偶极-偶极),偏移距回线)等电法测深剖面数据。如以下图片所示山西某煤田,煤层勘探成果,该项目使用凤凰公司V8电法工作站,瞬变电磁法-大定源装置,该剖面成果资料由IX1D处理完成,由高登公司SURFER 11成像。 图1感应电动势拟合曲线及模型

图2视电阻率拟合曲线及模型 图3多测道感应电动势拟合及反演模型 图4该项目某剖面成果 图5该项目某剖面成果 通过IX1D处理,图4,图5中由电性特征推断煤层埋深产状清晰,断裂构造位置明显,地层界面连续稳定。 在2013年成都所云南项目中,本公司也使用ix1d系统处理该项目对称四

极激电测深资料。如以下图例所示 图6该项目中某测深点原始曲线拟合及反演模型 图7剖面图及模型图

图8视电阻率及视极化率反演成果图 IX1D的处理成果较好,但在交互性和易用性,特别是在成果成像上都比较差,需要后期使用surfer优化成像。在这方由面俄罗斯alex.k开发的ZONDIP 直流激电处理系统就大大优于IX1D。原始断面,曲线拟合,模型输出等布局合理使用简单,成果一目了然。如下图所示 图9ALEX.K ZONDIP激电处理系统界面无论是瞬变电磁法还是常规电测深法对于煤田等层状介质类的异常分辨清晰,特别是水平层状的沉积地层,效果较好,1D处理技术主要是假设一切勘探对象都为水平层,对单点测深曲线进行水平分层建模拟合,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商业处理系统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量板处理法。

3.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方法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大队物探八院 工作方法(三) 激电中梯、激电测深(中梯、对称四极装置)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大队物探八院

目录 第一章基本原理 (7) 第一节直流激发极化法勘探原理及应用条件 (8) 一、直流激发极化法的基本原理 (8) 二、(视)电阻率和(视)激化率的概念 (10) (一)视电阻率(ρs) (10) (二)岩(矿)石的导电性特征 (11) (三)视激化率(ηs) (12) 三、影响(视)电阻率、(视)极化率数值大小的主要因素 (13) (一)影响视电阻率(ρs)的主要因素 (13) (二)影响视激化率(ηs)的主要因素 (14) 第二节直流激电工作装置示意图 (15) 一、直流激电工作装置概述 (15) 二、激电测深装置 (16) 三、激电中间梯度装置(A—MN—B) (17) 第二章仪器设备 (19) 第一节仪器设计基本原理 (19) 一、发送机 (20) 二、接收机 (21) 第三节主要技术指标 (21) 一、仪器的基本要求 (21) 二、技术规程对仪器的要求 (22) (一)仪器的技术指标 (22) (二)导线与线架的技术指标 (22) (三)电极的技术指标 (22) 三、大功率激电测量系统 (23) (一)DJF10-1A发送机 (23) (二)DJS-8接收机 (24) 第四节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26) 一、大功率激电测量系统接收机 (26) (一)仪器故障检查诊断 (26) (二)仪器保养 (27) 二、发送机可能产生的故障及简单维修 (27) 第三章工作技术规范规程要点 (28) 第一节常用的规范、规程 (28) 一、电法类 (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