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百家讲坛之足尖上的莎士比亚 - 欧建平

百家讲坛之足尖上的莎士比亚 - 欧建平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上)- 欧建平

主讲人简介:
欧建平:1956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导师及课程教师、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1998年获文化部授予的“优秀专家”称号,2002年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长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以及各大普通院校从事《中外舞蹈史论》、《舞蹈美学及鉴赏》、《舞蹈创作方法》、《舞蹈作品分析》等课程的系统教学。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为世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等经典剧作被世界各国一次次地搬上了银幕和舞台。芭蕾舞是怎么表现《罗米欧与朱丽叶》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见钟情在话剧和芭蕾舞中各是怎么表现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唱着,无论是话剧舞台还是芭蕾舞台,不同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传承的不只是一则经典爱情故事,更是莎士比亚批判残酷黑暗的封建制度对人性禁锢的至高无上的人文情怀。《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中,莎士比亚妙语连珠的文字语言优势不翼而飞,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观众的欣赏和理解?其中的利弊、得失又是什么?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的芭蕾舞是怎么巧妙地表现哈姆雷特复仇、奥赛罗杀妻的情节的?
4月15日、1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节目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建平精彩讲述《足尖上的莎士比亚》,敬请关注。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今天我请欧先生为我们讲芭蕾舞这种艺术形式是如何表现莎士比亚戏剧的。我们以往对莎士比亚、对莎翁笔下的人物耳熟能详,多数是从莎翁的笔端来了解的,今天我请欧先生为我们来讲《足尖上的莎士比亚》,大家欢迎。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过去熟悉的是笔尖上的莎士比亚,今天我们来看看脚尖上的莎士比亚,一手一足之间的这种天壤之别。莎士比亚的著作不仅传承了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笔无价的财富,而且也养活了千千万万的文化男女。可以这么说,他一个人养活了这么多人,包括我们,所以,我们对他,真的可以说是感恩戴德。我们当说到莎士比亚,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忘记了他是英国人,还是什么人,我们觉得,他是世界人,他是我们中间的一部分。那么

,当然他也是舞蹈人,作为我们搞舞蹈研究的来讲。也有很多西方人说,可以这么讲,在上帝之后,是莎士比亚决定了我们的一切。简而言之,可以说是莎士比亚通过他的作品,他被整个人类圣化了、神化了,达到这种地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直是西方芭蕾舞剧编导的一个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的源泉。我做了一个统计,最早的莎士比亚题材的舞剧《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搬上了脚尖的,那是在1765年。实际上严格来讲,那个时候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脚尖舞,因为脚尖舞是从1832年的《仙女》才开始的,这是浪漫芭蕾的处女作,而从1832年开始,真正的芭蕾女演员才在脚尖上翩翩起舞的。至少在1765年,到今天为止是238年的历史中,莎士比亚的戏剧就已经进入我们的芭蕾舞领域了。当时的编导家是法国人让-乔治·诺维尔,他是十八世纪的芭蕾改革大师、改革家,而作曲家现在无从可考了。那么地点是在德国的路德维希堡,那么,在所有的芭蕾舞剧、莎翁的题材中,最早的版本、最多的版本是哪个呢?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最早出现的时间是1785年,迄今有218年的历史,编导家是意大利人,叫欧赛比奥·卢齐,地点是意大利的威尼斯。那么至今据我的统计,从各个不同的工具书、学术专著和我自己走世界搜集来一些活资料,加在一块儿,青史留名的至少有16个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我自己搜集的影像资料,就有十个不同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这是登峰造极的。
接下来,我们一边看一边来讲,我剪接了一个戏剧版电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把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之间的恩恩怨怨,有始有终、简明扼要地给大家做一个交代。前面那一对是朱丽叶家的,接下来是罗密欧家的,咬大拇指是意大利的一个风俗习惯,是耻笑对方的意思。左边这是罗密欧的表哥,叫默丘西奥,开门的那是朱丽叶的表哥,叫提伯尔特,两大家族的族长对垒,然后是维罗纳城的“大公”,相当于咱们的市长,出来平息两家的仇杀,然后训斥两大家族的族长。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段罗密欧自己对爱情的自白。这两段把起因给大家交代了,矛盾给大家交代了,接下来是罗密欧这样一种浪漫的诗人气质,甚至是柔弱的这样一种气质。你发现了吗?这个演员我觉得选得非常对,他内心中缺乏一种攻击性,他的血液里,没有那个攻击性,他不会去随意杀人的,这其实为后面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其实在导演选演员的过程中,已经决定了他是个正面人物,从演员气质本身,就是他即便后来出于

复仇的心理,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那也是出于无奈,本身选演员,从身体、从气质上,已经给了你一个明显的倾向性,尤其是刚才那一段爱情独白,多么巧妙。他说,这是爱情的罪过,我们觉得,这是莎士比亚的罪过,他把爱情咏歌成那样一种美好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那样一种境界,那种语言也不是我们生活中随便可以说得出来的,即便你能背的下来,你也张不了口,这是艺术高于生活的那一块。你能看出来,艺术的语言,这种状态,虽然我们不可以从自己的嘴里吐出来这样的语言,可是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个人单独听的时候,在我备课的过程中,内心真是很震颤,内心非常地感动,感动的不是这个演员,而是演员背后的莎士比亚。
接下来,我们再接着看,朱丽叶出场,看她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出场的?这个时候的朱丽叶还不满14周岁,是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出场的。奶妈这么多的闲言碎语,他其实选用得非常巧妙,莎士比亚剧本中还有更多的,选这一段,实际上,第一符合身份,一个婆婆妈妈的奶妈,很符合她的身份,很碎叨,但是却很细致入微地交代了我们的主人公,从她的第一声啼哭开始都记得,是吃着她的奶长大的,这样一种状态,表达得非常清楚,但是我的脑子在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这些琐细的,那样一些情节,舞蹈怎么办?这一段也非常精彩,但动作语言很难表现,突然不说话了,这是什么?大家子弟,就是那种繁文缛节之间、母女之间,她们是有距离,但孩子是奶妈带大的,所谓的贵族身份,从这里边都能看得出来,它不一定要你讲,中间是有距离的,不可以随便乱亲热的,这一段交代得非常巧妙,什么?就是莎士比亚也是用当时的那种文字语言,表现了当时那个社会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到现在为止,她只能偷偷地看帕里斯,求婚者一眼,他们都没有直接的交往,可是在芭蕾舞剧中,不说话,这段台词怎么表现?大家琢磨琢磨。
好,我们现在来看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乌兰诺娃1940年的版本,这是1953年拍的电影,看与前一段台词对应的东西,我们看它是怎么交代的。看朱丽叶和乌兰诺娃的名字占了单独的一页,然后才罗密欧和其他的舞者们。大家比较这两段,感到两种语言的不同的优势吗?比如最简单的,我们倒过来说,大公一举起来那把利剑的时候,所有的话得请孙道临来说,然后包括颁布命令,“任何人再要闹事格杀勿论”。所有这些东西用舞蹈语言没法讲,莎士比亚只能求孙道临来讲。这是很无力的东西。因为文字语言的特征,确实用非文字语言是难以

表达的,因为这没法把它情绪化成某一种感情,所以很难具体说。接下来我们看后头,这是1954年拍的片子,这时候的乌兰诺娃已经44岁了,演一个14岁的孩子。
这一段和刚才那个戏剧版本的电影对比,你看第一次,在电影中,朱丽叶出现的时候,是给她洗脚,然后就是咱们说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么一个形象,很木讷的一种形象。那时候,语言对白也显得非常单调,印象不深,但是芭蕾舞剧的朱丽叶,乌兰诺娃一定使她增辉不少。她一出现,就是一个欢蹦乱跳的一种舞蹈的形象,一种真的符合那种单纯的,那样一个14岁少女无忧无虑的形象,一下子出来了,突然一下子就夺眶而出,这种感觉。接下来这一段,要看的是帕里斯,这个帕里斯伯爵向她求婚,直接就跪在地下,向她求婚了。中间那一段,包括电影中、莎士比亚原作中,他和她父亲先去谈一谈,那个过程整个都剪掉了,没办法再去讲了,因为舞蹈没办法讲这些复杂故事,舞蹈语言没法表现,所以,进戏的速度一下就得到位。
这一段讲的是,罗密欧化妆闯进了朱丽叶家的舞会,这么一个片段,我们做一个对比。在戏剧原作中好多对白,在舞蹈中就没办法表现。请大家注意,这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第一次眉来眼去。这是第一次罗密欧盯上了朱丽叶。这个女的叫罗莎琳,是干什么的?这是罗密欧单相思的一个对象,他追她,然后,罗莎琳一直就不喜欢罗密欧,不知为什么。原作中,他是追罗莎琳追到了朱丽叶家来的,但现在这都没法讲清楚了,不管啦。那么,这时候,罗莎琳警告他,你赶快走,因为她知道他们两家是世代冤仇,你赶快离开这个地方。这个交代比较有趣,为什么呢?其实给罗密欧做了一种铺垫,就是他爱上朱丽叶是情有可原的,他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的、脚踏两只船的人。他是在这边失恋,得不到的时候,在那边又找到了自己所要的。这是朱丽叶对罗密欧的第一眼、第二眼,量化标准嘛,已经过电了,第三眼、第四眼,最后不动了,眼神不动了,凝固住了,一步三回头,最后不计其数了。
大家看,朱丽叶这时候的情绪已经变化,已经开始心猿意马了,尽管她听从父命,要嫁给他的帕里斯,但是她现在心猿意马了,她现在心上想着刚才给她放电的那个男孩。实际上,刚才那一段电影语言也是非常讲究动作、身体的表现,这时候,你看她开始离帕里斯有些距离了,把手收回来以后,她开始躲着他了,你会觉得,这是个好女孩。吊观众的胃口,那手要触摸,但不能一下子粘上了,那就没意思了,要抻你,让你心里吊着。
这种对白中,我想任

何话都是多余的,可能我们只能感叹,天底下真是有这样的痴情男女,面对他们,我们只能自认是凡夫俗子了,其他的都是多余的。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段,这一段就是在芭蕾舞剧中最有名的一段双人舞,因为这一段实际上是他们第一次单独幽会时的一段高潮戏,我们称它为《阳台双人舞》。
想想刚才的台词,正好反过来,非常有趣,在电影版本中,朱丽叶说我真希望你成为我手中的小鸟,一个顽皮女孩手中的小鸟,可在这儿,正好反过来了,看怎么反过来的?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是什么?是罗密欧一把抓住了朱丽叶,她像小鸟一样,反过来了,要不然,他一会儿没法托举,如果他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最后他怎么托举呢?那不是人遛鸟,是鸟遛人了。好多地方要把戏剧原作中一些不符合舞蹈特点的加以颠倒,那么,提前就得打伏笔,不然的话,在逻辑上你会觉得很突然。那么,前面这一段男子独舞,相当于那个独白,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不一样了,他不是表达他对对方的爱慕,而好像是在炫耀自己,像孔雀开屏一样,看我多美丽,看我多能耐,看我的身体条件有多好,看我能转多少圈,这叫什么?开、绷、直、立,轻、高、快、稳,芭蕾的审美标准,这时候,我们觉得看的不是罗密欧,而看的是努里耶夫,看得更多的是这个角色之外的舞者本身,这也就是在舞剧中,到底是以舞为主,还是以剧为重的这样一个特点。其实,它更多地在炫耀演员本身,你对对方的倾慕通过一个独舞,没有relationship,没有两个人在一起的话,你怎么表达对对方的这种爱慕之情呢?没办法。接下来,咱们看朱丽叶-玛戈·芳婷又如何能够通过非文字的语言,去表达她对对方的那种倾慕,想一想刚才那个,回想一下刚才电影中的那一段独白,那么感人泪下的那样一段独白,舞蹈是很困难的。
第二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好玩儿的事,相关的趣话。很多材料现在说明,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它发生在意大利的古城叫维罗纳,据说维罗纳这个古城,现在市政府每天要面临的一大困扰,或者说麻烦,或者也是快乐,或者也是传奇,是什么?这样讲,每年市政府要从邮局搜集来四千到五千封写给朱丽叶的信,至今依然如此,信封上无一例外,都写着“意大利维罗纳,朱丽叶收”。至今还有这样的事情出现,每年在四千到五千封之间,那么,市政府就很头疼,怎么办呢?那么,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才开始有了转机,有了办法,什么办法呢?这个城市里的,莎翁的这些痴迷者们,这些崇拜者们,他们成立了一个“

朱丽叶俱乐部”,那么“朱丽叶俱乐部”现在就负责处理这样一件事情。据资料告诉我们,现在这个俱乐部里,每天有十多个volunteers,义工、志愿者,专门负责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给朱丽叶的各种信件。说各种信件是什么意思呢?中间包括世界各地的罗密欧们给朱丽叶的情书,理想中的、幻想中的那种理想,那种model(榜样),那种要追求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那种美、善、真,这种形象,他去追求,抒发自己对理想、爱情的那种情怀,不仅如此,还有全世界各地的朱丽叶们给维罗纳的朱丽叶的,这就不是情书了,是什么?是谈心,她们在谈恋爱中遭遇的种种的不幸,她觉得只有朱丽叶,而且是维罗纳、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才能够跟她息息相通,才能够理解她,才能够帮她找到一个解脱的方式,正因为如此,维罗纳现在成了到意大利旅游的一个必到之处。只要经历过爱情,或者期待着爱情的人,好像到意大利,维罗纳是必游之地,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大大地扩大它的旅游资源,这是第一条。当然我在想,如果朱丽叶在天有灵的话,她对家乡人这种私拆信件的方式,甭管出于什么样的一种心态,至少是私拆信件这的种事情,对于现代文明的人来讲,好像是不可思议的这样一种状态,这是第一。另外,我的想法就是一部杰作,无论它是文学的、戏剧的、舞蹈的、音乐的,真正的杰作应是什么样的状态?我认为,不应该只是把它摆到博物馆,当一个文物去供着,可以的,但那是不够的,尤其对于文化艺术这种经典的东西,我觉得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在供奉它的同时,千秋万代的人永远对它感兴趣,永远对它来做自己的解释,就用一种崭新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形式,表达你对经典的尊重,而不只是把它们当做一个死物,而是把它变成活物,而不是把它变成死物。所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到现在,这么多的版本,我觉得,也特别能说明它的经典性,就是它的现代性、它的当代性。就是说,同样搬进芭蕾舞剧,它既有浪漫芭蕾,早期的浪漫芭蕾,又有现代芭蕾;然后,既有戏剧性芭蕾,又有交响芭蕾,现在甚至有最新的一个,也是最有意思的版本,是什么?是把当代的摇滚青年和流行时尚融为一体的摇滚芭蕾《罗密欧与朱丽叶》,形形色色、林林总总,让你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当代的这样一种崭新的面孔,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经典的面貌和它的活力,它的不朽!
研究艺术一定也得有一份对艺术的痴迷,我们看欧先生在看莎剧当中动情的那一段的时候,也是流下了眼泪,这一方面说明,他是被

里边的剧情所感染,他也是一个痴情的性情中人,这种性情呢,完全在他的眼泪里了;另外我想,他也一定是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后花园幽会过这么一位朱丽叶!
尽管我自己在家里看的时候也是热泪盈眶,在这儿看,我觉得本应会很坚强的,但是好像觉得坚强是很愚蠢的,这时候不流一把眼泪,上哪儿流去?就这种感觉,甭管它了!这是一种享受,肯定能净化心灵,而且能把身体里压抑的毒素全排出去了!因此,你就不要去犹豫了,让它去流好了,如果你能流得出来的话。


足尖上的艺术—芭蕾欣赏入门 -欧建平

主讲人简介
欧建平:男,中国,汉族,1956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导师及课程教师、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1998年获文化部授予的“优秀专家”称号,2002年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长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以及各大普通院校从事《中外舞蹈史论》、《舞蹈美学及鉴赏》、《舞蹈创作方法》、《舞蹈作品分析》等课程的系统教学;专业及社会兼职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职称和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三大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表演艺术团体职称和“优秀专家”称号三大评审委员会委员。
出版中外舞蹈及美学领域中英文专著、译著25部,其中的《东方美学》、《印度美学理论》、《舞蹈美学》、《舞蹈美学鉴赏》、《当代西方舞蹈美学》、《现代舞》、《现代舞欣赏法》、《现代舞术语辞典》、《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世界艺术史——舞蹈卷》、《西方舞蹈文化史》、《舞蹈概论》、《舞蹈知识手册》、《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后两部为合著),均为填补学术空白之作;此外,他还在海内外大量权威报刊杂志、专业辞书上,用中英文发表舞蹈论文、评论和辞条千余篇/条;两大类总计600余万字。
内容简介
芭蕾,一个令人陶醉的名词,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优雅与高贵的象征。芭蕾起源于15世纪充满着人文气息的意大利。成型并兴盛于16至19世纪上半叶的法兰西。19世纪足尖舞的出现使浪漫主义的芭蕾更加的轻盈、飘逸,超凡脱俗。形成了高雅诗意的风格。
19世纪下半叶,《天鹅湖》成为了芭蕾中不朽的经典。从此俄罗斯芭蕾也成了天鹅的故乡。回顾芭蕾的历史,20世纪在俄罗斯诞生了一批优秀的舞蹈艺术家,他们用优美的形体语言将芭蕾带入了鼎盛时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外国舞

蹈研究室主任欧建平将引领我们一同回顾芭蕾的历史,感受浪漫与高雅的芭蕾艺术。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今天的《在文学馆听讲座》,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欧建平研究员,大家欢迎。欧先生是文化部的优秀专家,著译颇丰。他在首都的几所大学,长期以来从事舞蹈的教学和研究,可以说他在研究外国舞蹈史论,美学鉴赏这方面是卓有建树。那么舞蹈呢,被称为是足尖上的艺术,今天我们请欧先生来,给我们做一个舞蹈欣赏入门的,这么一个讲座,下面我们鼓掌欢迎欧先生为我们演讲。
非常高兴走到文学的殿堂,因为我做的工作是舞蹈研究,实际上舞蹈我们称它为非文字的艺术。但是我们做研究的人又是从事一种文字的艺术,那就是说用文字的语言去感受、捕捉非文字的这样一种动作的艺术。中间的乐趣可以说是其乐无穷,我在这里其实和大家分享二十年来我自己在国内学习。然后又出国学习,每年进进出出很多次,这种心得吧!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词叫导赏,实际上就是一个导游,芭蕾的欣赏的一个导游。
那第一个部分给大家讲说文解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芭蕾,芭蕾是什么?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想过,很多观众闭上眼睛说芭蕾,就是脚尖舞,闭上眼睛,在你眼前出现的一系列形象,“嗒嗒”那种感觉,脚尖上的舞蹈。但是用我们比较学术的这样一个概念说,芭蕾是什么?它是一种经过职业舞蹈家加工提炼得贵族化了的,这样一种欧洲的宫廷舞蹈。在最早的时候,慢慢地后来进入了剧场。
第二个要点就是什么?法语是芭蕾的世界语,为什么呢?一部芭蕾史,上下五百年。这五百年的过程中,我们说它是孕育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然后成型并且兴盛于16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法兰西,然后是鼎盛于19世纪末的俄罗斯,20世纪初从俄罗斯走向世界各地,大家注意,我刚才说一个要点,它成型于法兰西,所以它所有的术语到今天为止,它还是用法语来固定的、来概括的。
第三条就是芭蕾在法国之外的国家里,通常有几种译法呢?不知道大家关注过没有,我把它计算了一下,大致上有七种翻译的方式。第一就是纯粹的音译,Ballet 芭蕾,接下来是芭蕾舞,然后是芭蕾舞剧,然后是舞剧,然后是舞蹈,然后是芭蕾舞团,然后是芭蕾音乐。这七种的在不同的非法语国家之外,它有七种不同的译法,简单给大家做一个交代。
那接下来我们讲讲,介绍一下芭蕾的起源。芭蕾这个东西,说起来是高雅艺术也好,严肃艺

术也好,但最终它是一个贵族艺术,这样说是比较准确的。所谓贵族艺术,它起源于哪里?其实它还是起源于民间舞,为什么呢?它是起源于意大利。在意大利的时候,当时就是Ballo,用英文拼就是Ballo,Ballo意思是什么?就是跳,蹦蹦跳跳,那代表的是一种什么呢?是一种天真、纯朴、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舞。那么到了意大利的宫廷,后来又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经过宫廷舞蹈家的提炼之后,它上升为Ballet这个词,实际上就已经带着高度城市化的语言,把动作城市化了,加工提炼之后的这样一个结果。就是一句话,归结到起源的方面来讲的话,我们说芭蕾,实际上它的根还是民间的艺术,民间舞。
在世界各国,其实不仅仅是欧洲的艺术。在中国、在印度都是有这么一个共同的现象,舞蹈在戏剧的理想中,它是诗、乐、舞,它是三位一体的这样一个起源。那么芭蕾也是不例外的,实际上芭蕾舞或者芭蕾舞剧,它就是意大利和法兰西的这些艺术家们,他们想重建古希腊的那种诗、乐、舞三位一体这样一种形式。那么也就是在芭蕾舞剧上讲,我们可以说它首先要有文学剧本,那接下来要有音乐伴奏,然后是舞蹈动作,手势语言,面部表情,还有舞台的服装,灯光呀,布景呀等等。这些综合性的因素集大成,它才能够成就一部舞剧。因此我们常常说,舞剧也好,芭蕾舞剧也好,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它是一个群体艺术,靠任何一个人的,无论你智商有多高,都很难成就的这样一种群体性的艺术,这是第一点。
再一点那么在芭蕾舞剧的历史上,我们统称叫做世上芭蕾第一部的。有这么一部舞剧,它是1581年诞生在法国宫廷中的一部舞剧,它的名字叫《皇后喜剧芭蕾》,那么这个芭蕾舞剧。今天我们看一些图片,看一些文字记载,觉得很幼稚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部舞剧,它的发生的背景放在1581年,那个时候的话,我们就会觉得它有很多很多的,令今人瞠目结舌的地方。我把它概括了一下,在艺术上它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或者说三个第一,第一、在当时来讲,它是第一个把若干个不同的希腊神话的故事,放在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和主题之下。这第一次,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它是第一次从编舞来讲的话,它意识到舞蹈的动作编排应该和音乐的旋律、节奏同步起来,这在编舞史上,在世界的编舞史上是一大进步。人类从无意识地跟着音乐去跑到有意识地意识到,要跟音乐怎么样去水乳交融起来,要做到同步,这是第二个第一。第三个第一是它在构图上,在舞台的构图上,舞者的调度上,它第一次去体验,体现古希腊有位哲学家

叫彼达格拉斯。他有一句非常重要的,非常有趣的话,叫做几何也能表现思想。那么这部舞剧体现这个思想。什么意思呢?用美学的概念讲,就是典型的对称平衡的这样一个美学概念。这个舞剧,它是《皇后喜剧芭蕾》嘛,皇后坐中间,皇帝在中间,文武大臣在两边,这样一种对称的平衡,给大家一种稳定感,稳定感的结局。实际上是用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宏扬一种同样用今天的话说,安定团结,这样一个概念。这种概念,其实古今中外都是有的,在这个舞剧充分能够体现出来。
这些话说起来,好像今天觉得是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它的意义是非同小可。对于整个芭蕾的发展至今,起了同样重要作用的有另外一部芭蕾,叫做《夜芭蕾》,夜晚的芭蕾,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大家知道,芭蕾真正地发展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7世纪有一位法国的皇帝,他就叫路易十四。他一口气建了五座学院,第一所是舞蹈学院,然后是音乐学院,建筑学院,文学院等等。五个学院里面,首当其冲的是舞蹈学院,为什么?因为他酷爱舞蹈,他从小就爱舞蹈,那么这个《夜芭蕾》就是专门给他,1653年的《夜芭蕾》就是专门给他编导的,那么百闻不如一见,正好法国的一个电影复排了1653年《夜芭蕾》中这个路易十四自己主演的,这个片子中间的一段,请大家过目。旭日东升的时候,皇帝从天边冉冉地升起。我们想像一下,在17世纪中叶,就是1653年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辉煌的状态。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说一说舞剧,那么我们提出一个舞剧舞剧,它到底是舞蹈的范畴呢?还是戏剧的范畴?我们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通常我们在头脑中有这样一个印象,那是讲戏剧。讲话剧的时候,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常常这样说,但是对舞剧是不是这么回事呢?那么我们先请大家看一个片子,然后我们再来解释。给大家看的是古典芭蕾舞剧代表作《睡美人》中的双人舞,《蓝鸟》双人舞,演出团体是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我们对芭蕾舞演员,什么样的舞者才是最合适的,我们称他为三长。我有四句话,我们随便就给介绍一下,叫三长一小一个高;二十公分顶重要;三长一小不言而喻;长胳膊、长腿、长脖子,外加一个小脑袋,大头不成,大头找不着重心;一个高是什么呢?高脚背,脚出来以后,这个脚背非常高,这样适合平衡,因此才美;二十公分顶重要,是指腿部要比躯干长出二十公分来,这个是最严酷的这样一个标准,对于芭蕾舞演员来讲。男变奏二,通常都有两次,让男演员出尽风头,这是最难的;二十四个击脚小跳,我有很多版本,比

较一下,这个版本是没有偷工减料的,老老实实二十四个;然后第三句话叫做开绷直立爹妈给,轻高快稳师傅教,一会儿我们来细讲。开,是指我们一般说两脚打开,老百姓大家熟悉的八字脚;绷,是脚背绷起来,然后直是膝盖,在很多腿部直立的动作的时候,膝盖必须绷起来;直,膝盖是直的;立,是脊椎要跟地面呈垂直的状态,那样才像贵族,那么这是身体的要求;还有第四句话叫做轻高快稳师傅教,轻,轻盈飘逸;高,是爆发力的高;快,速度的快;稳,是最后不管你完成的小圈跳得多高,所以说最后收不不住,前功尽弃,最后收要收得稳。八个字,“开绷直立,清高快稳”,回头我们再细说。
在芭蕾舞剧中,双人舞可谓叫做钻石美酒,就是最精彩的部分是双人舞。那么看这一段双人舞,目的是什么?大家想想,在剧中,这个舞和剧的比例到底谁重要,你看它一次一次地,每一次变奏之后,变奏完了以后都出来和观众频频谢幕。对于舞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如果剧是首当其冲的时候,你不可以想像在话剧中,哪个话剧演员,即便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也一样,话剧演员哪一段台词,字正腔圆说得特别漂亮,观众一阵掌声,话剧演员走到台前跟观众鞠个躬再回去了,这不可思议的,那是为什么?因为剧在话剧中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可是在舞蹈中,为什么呢?使这样谢幕成为一个习惯,成为一个传统呢!这是我自己考证的一个想法,就是说明剧在芭蕾舞剧中,不是首要的。舞剧舞剧,舞是首要的,观众鼓的掌是对它那个舞,精彩绝伦非常成功地完成了那个舞段而鼓的,掌声是冲着那个去的,而不是冲剧去的。否则就不可能允许这样一种,那就成陋习了,一个双人舞,他出来好多次,出戏这么多次,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剧在芭蕾舞剧中,那么重要的话,那么国际上,大家知道在现在世界上大的芭蕾舞比赛,有十来个,那么没有一个芭蕾舞比赛是比戏剧表演的,尽管戏剧的表演对于舞蹈、舞剧演员来说是举足轻重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比的都是双人舞和独舞,在各大比赛中,没有谁例外的,比的都是双人舞和独舞,独舞就是刚才那个变奏。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就是剧虽然重要,但是对芭蕾舞剧来说它不是最重要的,那么我想说的,我想证明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说对于芭蕾舞剧来讲,舞剧舞剧还是以舞为主的,这是几个要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来龙去脉,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勾勒了一下,它起源于意大利,成型于法国,然后鼎盛于俄国,从俄国走向世界各地。那么在这个五百年的过程中,它先后经历了五大时期,我

们通常称它为早期芭蕾时期,浪漫芭蕾时期,古典芭蕾时期和现代芭蕾时期,最后是当代芭蕾时期。
那么早期芭蕾时期,先后有三百年的历史。那么从1832年《仙女》在巴黎的问世,这部芭蕾舞剧开始,我们说它进入浪漫时期,也就是今天我们闭上眼睛能想到芭蕾的代表性形象,就是从《仙女》1832年开始。芭蕾女演员在通常情况下,她要上脚尖翩翩起舞,今天所说的脚尖舞是从1832年开始的。那么它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处女作是《仙女》、《吉塞尔》,喜剧代表作《葛蓓莉娅》《海盗》,《西而为呀》有五部戏传承到今天,还在舞台上演出。那么这是到了19世纪的中叶,19世纪下半叶,最后芭蕾的重心就移到了俄罗斯,俄国去了。在俄国进入了古典芭蕾时期,古典芭蕾舞剧实际上是我们接触更多的,最代表性的,它有六部,而六部之中又有三部,可以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不管咱们看过还是没看过的,会倒背如流,几乎是,首先是哪部,“老柴” 的三大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接下来在这之前它其实还有两部,叫做《唐吉·诃德》,还有《舞姬》,然后还有《蕾蒙达》他有六部戏一直传承到今天的。在这中间这三部舞剧大家是最熟悉的,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那么到1909年,就是20世纪的发端的时间,就进入现代芭蕾,当时在古典芭蕾大本营中,有一批不安于现状的这些芭蕾精英们,在一个非常著名的芭蕾经纪人,他叫谢尔盖·佳吉列夫,这个人是非常有趣,他学过音乐,学过绘画,最后都不成大气候,最后他做了经纪人。做了经纪人以后,因为他对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有一种触类旁通的理解,所以他带着俄罗斯古典芭蕾中这些精英人物有编导家,有表演家,然后又杀回了巴黎。为什么叫杀回巴黎?大家脑子里肯定有些印象就是俄罗斯芭蕾是取之于法国的,最后等于还之于法国,那么到了巴黎以后,旗开得胜,就是他在巴黎有两个演出季。首先一炮打响的就是一部芭蕾舞剧叫做《仙女们》,那么其实精确地讲这个剧已经不要了。第一部芭蕾,就是1909年。我们称这个《仙女们》为现代芭蕾的处女作,为什么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它是第一部没有情节的芭蕾或者是芭蕾舞,因为没有情节就没有故事了,那就没有戏剧了,那就回到舞蹈本体,动作上来做文章。所以,Ballet这个词就不能再翻成一个剧,因为它应该没有剧了。那么从1909年到20世纪的70年代,70年间,20世纪是我们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世纪,20世纪也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这样一个世纪。那么因此在芭蕾舞剧,现代芭蕾这个时期中,也可以说是完

全是同步的。因此这个代表人物、代表作可以说是多得数不尽数。因此我们为了方便起见,把70年的这个过程中,把它分成早、中、晚三期,这么一个过程。那么代表作、代表人物就太多了,那么到了20世纪的70年代之后,我们称它为当代芭蕾时期,当代芭蕾时期可以说是在前面四个时期上,一个集大成的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各个代表人物,它不再像以前,20世纪初,现代芭蕾刚刚出现的时候那个样子,为任何所谓的主义去走极端。而是把前人,芭蕾舞的近五百年的历史,前人所积累的这些经验,来化为己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最大的一个趋势。这个时期里面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这是五大时期。那么在这个五百年过程中,我们今天称得上流派的,不知道大家注意过许多,有多少个?我们现在通常说,举世公认的有六大流派。首先是意大利,它是老祖奶奶,是发源地。意大利流派,法兰西流派,俄罗斯流派,另外还有个丹麦流派。到了20世纪以来,20世纪30年代,还有一个美国和英国,这是板上钉钉的。另外在近年来,古巴的芭蕾舞在世界范围里也开始取得了相当辉煌成就,被人们开始,尤其是被西方的权威的,这些芭蕾的评论家和史学家们,开始把它当做一个流派来认同。
那么什么叫流派?可能在座的朋友们会关注那么中国的芭蕾怎么样?怎么才能称为流派,我们也有几个标准。首先第一要有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训练体系。那么有了体系,就会有一大批驰名国际的芭蕾巨星,要大的表演家,表演家是那儿来的。要有自己大的编导家,有世界影响的编导家。第三条那么正因为有了他们。第四条要有大批的驰名国际的芭蕾剧目,这四条才能构成所谓的芭蕾流派。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说是芭蕾大国,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很难说是芭蕾强国,所以离流派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在近年来的演出市场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舞团,很多很多的一流的舞团也到了中国。但是大家有的时候,在看报纸的时候,通常有一些迷惑,很多团来了以后,有时候良莠不分,老是一流一流,到底一流有几个?我把国际上共同标准认定的芭蕾舞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首先是代表着早期浪漫古典和新古典四种风格的这样一个舞团,有六大芭蕾舞团。首先是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就刚才咱们看那个《蓝鸟》,然后这是法国的一个,然后俄罗斯的两个,圣彼得堡基洛夫芭蕾舞团。这个团1999年和去年2002年先后两次来中国,接着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这个团来中国很多次了。接下来是美国的两个,纽约市芭蕾舞

团,美国芭蕾舞剧院,这两个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来过北京。然后第六个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这是六大芭蕾舞团,主要跳古典 跳传统的芭蕾的,那么跳现代时期的,现代风格的芭蕾舞团,有很多。真正成为世界级的有两大,一个就是曾经来中国在世纪剧院演出过《生命之舞》的,当时它叫贝雅洛桑芭蕾舞团,那么这个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它曾经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当时叫20世纪芭蕾舞团,后来代表人编导大师莫里斯·贝雅,他是法国人。后来带这个舞团移师到了瑞士的洛桑,所以后来改名贝雅洛桑芭蕾舞团,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另外一个也是来过中国很多次的,是德国的斯图加特芭蕾舞团,这是现代芭蕾里面真称得上世界级的芭蕾舞团。那么当代芭蕾阶段中,有四大芭蕾舞团,真是世界级的。第一叫荷兰舞蹈剧院;第二个是德国的法兰克福芭蕾舞团;第三个是德国的汉堡芭蕾舞团。汉堡芭蕾舞团有来中国,1999年来过中国演出,《仲夏夜之梦》。然后第四个是叫做西班牙国家舞蹈团,这四个团都是板上钉钉的,当代风格的世界级的芭蕾舞团,这是给大家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第三个部分要给大家说一说巨星光彩,给大家介绍几个世界级的大腕明星。那么说到世界级大腕明星,我要给大家再强调一点就是我们说到芭蕾史。说到20世纪的芭蕾史,通常我们说实际上就是俄国人的、俄罗斯人的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明星的角度来说,我把它归纳成“三夫三娃”,这个“三夫三娃”是什么呢?一听,在座的很多老人家,我估计很多人精通俄文的。夫,是明显的男性的名字,娃,女性的名字,那么在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前面介绍的那个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带着一批俄罗斯的芭蕾精英,杀向巴黎,杀向欧洲的时候,把整个俄罗斯的芭蕾,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做到了最大的限度。那么达到了什么样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呢?这些孩子们,这些女明星们或者说想成为女明星的欧洲人,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一个什么娃,女演员不改成一个什么卡娅,什么娅,好像就找不着俄罗斯帝国芭蕾那种贵族味。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都把自己的女孩子名字都改成什么什么娃,所以满地都是娃。我是看着这个史实,突然想起来,在俄罗斯20世纪的芭蕾史上有三大巨匠,可以说是表演大师,我把她叫做三娃。大家可能有一娃,大家是耳熟能详的。第一娃叫做安娜·巴甫洛娃,就是第一个跳《天鹅之死》。我们现在经常看《天鹅之死》,她第一个跳。1907年的时候,第二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叫加林娜·乌兰诺娃。这是在座的,尤其是比我们长一辈的听众

朋友们,一定很熟悉的,加林娜·乌兰诺娃对中国文化界,尤其是对中国舞蹈界,就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们,受她的影响是终生的。今天很多舞蹈家,在回首往事,想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们在中国、在北京亲眼目睹乌兰诺娃那种风姿的时候,常常还可以热泪盈眶,可以说是乌兰诺娃引导很多世界人,引导很多中国人走向了舞蹈生涯,就是她的影响确实是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之巨大的。那么第三个娃叫做娜塔丽娅·玛卡洛娃。好,咱们先看看这三位表演大师的风采。
接下来我们看加林娜·乌兰诺娃,她在刚才说的现代芭蕾处女作《仙女们》中间一段华尔兹。这个是1952年的电影片子,所以这比我们中国观众在50年代末期,看见她已经进入五十岁的时候,要年轻五六岁,所以身体的状态要比来中国的时候还好一点,这是42岁的时候。
接下来我们再看三娃,三娃中的老三娜塔丽娅·马卡洛娃,她跳的一个完整的形象非常清晰的一个《天鹅之死》。
好了接下来是三夫中的第一夫叫瓦斯拉夫。他是号称脚下击打动作,一次跃入空中,能击打五次的,达到登峰造极的一个男演员。
接下来第二夫鲁道夫·努里耶夫,鲁道夫·努里耶夫这是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在1958年在莫斯科芭蕾舞比赛获金奖的时候一个表演,双人舞《海盗》中间的片断,你看他这个冲劲。
好,接下来我们看那个三夫,叫做米哈伊·巴里什尼科夫。这个米哈伊·巴里什尼科夫是一个绝活,这个人是20世纪男演员中最大的一个天才,天在那儿呢?长得很cute,长的babyface一个娃娃脸,讨人喜欢。那么巴里什尼科夫他这是弹跳,动作本身他是一撒脚就能二位转,一撒脚就是八圈。像玩一样,我们讲如果在台上这个孩子一撒脚就是八圈。那么他在教室里练功的时候,他一定要十圈,十二圈以上。因为到台上都会紧张,一紧张发挥要受点影响。我们经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就是台上八个圈,台下至少有12个圈,这种能力才可以去做到。
那么我们看到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现在这个女演员是法国人,叫西尔维·吉扬。她是现在被誉为“天下第一腿”,而且这个演员和前面的演员还不一样。这一代演员是会思考的演员,现在从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独立出来和世界上六大芭蕾舞团全部签约,每年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然后请全世界最著名的编导家给她编舞。
第四个部分,给大家介绍几个吉尼斯的世界纪录。在芭蕾史上,首先是垂直的高度,垂直的高度大家猜是多少?一次直接跳上去这样一个垂直高度是多少?在吉尼斯记录上,史料上说

是一米三,这么高,站这儿这样一个垂直高度,一下到这儿。你们想一想,那么这个人也是俄罗斯人,他叫尤里·索罗维也夫。因为在芭蕾舞剧中,不可能让他这样展示他的绝活,但是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现在来看看他,但是确实他爆发力确实不同。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看一个当代的三十多岁的男演员叫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就是2000年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第一个跳舞的男演员。我做过介绍,叫马拉霍夫。他的那个弹跳也是相当相当出色,但是没有人计算过到底他的弹跳高度是多少?但是你看看索罗维也夫的片子再看看他,你知道他在弹跳的高度上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第五个方面就是欣赏方法,其实我在前面一边看片子,一边我们都有介绍,就是那四句话,我把它总结的,现在大家是不是可以跟我说一遍,看看大家记住了没有。首先是什么?三长一小一个高,高是高脚背,二十公分顶重要,不然的话,你穿那么点,然后通常大家知道舞台还比观众高,舞台要比观众的视线要高,抬头看,没有二十分距离的话,没有二十公分长度的话,你看什么?就像火箭似的,你看火箭发射的全是细杆地往上走,是吧!底下一加力往上起来,火箭做得如果是粗的、是矮的,它就没有向上的动事。如果不够二十公分,从底下往上一看惨不忍睹,所以这是方方面面造成的,要求必须要是这种二十公分。下肢,因为从下往上看去,必须要二十公分,这样一个等差,下肢要比上身长出二十公分。第三句话,开绷直立爹妈给,什么意思?天生的,大多数是天生的,后天训练当然是很重要,但基本上是天生的。开绷直立四个字中,开,首当其冲,没有开就没有贵族艺术的风范,这个开是非常重要的;绷,前面讲的脚背。
那么通常我们在观舞的过程中,我们看明星要看脚背,所谓脚低下干不干净,这是行话,都是看脚背。因为脚背常常被人所忽略,但是行家就看脚底下,但是更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什么?看群舞。直,是膝盖,大家知道膝盖,膝盖是很重要的,你绷起来之后,膝盖那个地方不能鼓一个疙瘩,但有的人怎么绷,也鼓一个疙瘩。那线条就不流畅,她又穿得那么少,所以做芭蕾舞这个行当就不行。要把膝盖那个骨头,膝盖骨要绷进去。我们叫开绷直立;直,是膝盖要一条线流下来;立,是脊椎要和地面呈垂直状态,那才有贵族的像。
我们中国的话叫做站如松;坐如钟;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是那个意思。这四个字,开绷直立爹妈给,这是对身体的要求,对先天条件的要求。我有一句话叫芭蕾是什么,芭蕾靠条件,就是天生的

东西太重要了。那么条件什么?就是那四个字,“开绷直立”,后面那四个字就是“轻高快稳”,那就是能力,我们说能力,技术的东西,为什么叫做师傅教呢?就是严师出高徒,那么为什么叫轻高快稳?首先轻,轻是首当其冲。因为在传统芭蕾中,它的体裁上,首先大量的人物都是什么?仙女、精灵、什么鬼魂等等这些东西。那种我们说是人为地杜撰出来,一些莫须有的这样一种人物,这些人物都是什么?我们叫做来无踪去无影的。因此你不能,一个爆发力特棒,跃入空中之后,落地有坑不成,要落地无声,那才是那个精灵,那才是那个艺术的形象。所以你虽然是肉体凡胎,去表现那个虚无缥渺的形象,但是你至少在人们的心目中要能接受。轻,是必不可缺少的,轻盈飘逸才有芭蕾的一切的美,轻;高,有了轻才有高,对不对!高,爆发力。刚才我们讲了,世界之最等等。有了高,才有后面的快,才有后面的多等等。快,速度快,轻高快。快,能否快得起来,也是判别一个舞者素质、能力高低的这样一个标准;稳,稳是这四个要素中最后一个集大成的因素。好了,我的讲、看、评、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听欧先生的讲座,大家有没有一种入戏的感觉,而且是入戏以后不愿意出来。欧先生用很好的口才、表情、手势等等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好的芭蕾欣赏入门的课,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欧先生的精彩演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