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冠心病60例疗效观察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冠心病60例疗效观察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冠心病60例疗效观察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冠心病60例疗效观察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冠心病6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经静脉输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静脉输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心电图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心电图改善比较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活血化淤,抗肝纤维化,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肌缺氧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肝硬化;冠心病;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肝细胞广泛坏死、再生、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有肝细胞再生结节及纤维间隔形成,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肝变形,变硬[1]。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充足的血量储备,才能有效的进行调节。肝硬化后可出现肝的藏血功能失常,肝血不足,而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冠心病等[2]。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静脉输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冠心病具有一定疗效。本组病例对静脉输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冠心病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科住院及门诊确诊为肝硬化合并冠心病60例,肝硬化诊断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肝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其肝硬化(乙肝后肝硬化42例,丙肝后肝硬化5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脂肪肝肝硬化2例,原因不明肝硬化5例)。冠心病诊断符合2001年美国《冠心病诊断治疗指南》诊断标准[4],其冠心病(无症状型26例,心绞痛型8例,缺血性心肌病型26例)。其中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47.5岁,平均病程9.3年,肝脏储备功能按CHILD-PUGH分级,B 级18例,C级12例,心功能按纽约(NYHA)分级,II级16例,III级14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5.9岁,平均病程9.1年,肝脏储备功能按CHILD-PUGH分级,B级11例,C级19例,心功能按纽约(NYHA)分级,II级13例,III级17例。

有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分析

有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分析患者基本情况:略 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因“冠心病、房纤、心衰”4月27日静滴丹参酮时出现寒颤、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四肢冰冷,汗出。查体:BP 66/33mmHg,双肺可闻及干罗音,气管听诊区明显,心率110次/分,房颤率。考虑药物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地塞米松5mg静推,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参附针静注,氨茶碱静脉点滴,异丙嗪肌注,同时给予心电监测,经上述处理后,患者呼吸困难逐渐缓解,无寒颤,症状逐渐好转。 分析:1、由于此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存在时间关联性,丹参酮Ⅱa磺酸钠说明书存在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故考虑此不良反应的怀疑药品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2、丹参酮I I A磺酸钠注射液是采用现代制药技术从丹参中提取的植物单体,经磺化后增强药物的水溶性,使其吸收快,该药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区心肌的心前区支循环及局部供血,改善缺氧心肌的代谢紊乱,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缩小缺血心肌梗死面积,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临床上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室性早搏,其不良反应为偶见皮疹,发热等过敏性反应,但引起过敏性休克较少见[1]。 3、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可能与注射液中含有少量杂质及注射液提取过程中的树脂残存物有关[1] 。 4、措施:建议临床使用此药时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体质,首次使用此药时应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并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以避免丹参酮I I A磺酸钠注射液引发过敏性休克,当出现此不良反应时,首先停药,同时给予对症治疗。 文献:[1]雷殷华.丹参酮I I A磺酸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内蒙古中医药,2008,2(1):28.

丹参酮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观察

丹参酮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08-22T09:49:23.54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璇[导读] 同时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王璇 东莞市东华医院 511230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采用丹参酮局部注射法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06 年7 月至2010 年6 月在我科就诊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60 例,随机分为 A、 B、 C 三组,并分别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 疗程,并在停止治疗后的第3 个月复诊,记录分析诊治结果。结果 A 组患者有治疗效率为95%,明显高于B 组患者(85%)和C 组患者(70%)。结论加入丹参酮治疗口腔黏 膜下纤维性变治疗效果最佳,明显高于加入丹参治疗方式和普通治疗方式,有利于提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丹参酮;局部注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Abstract: objective In-depth study using tanshinone local shots on oral submucous fibrous variabl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Random will be in July2006 to June2010 in my family complaining of oral submucous fibrous variable cases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 C three groups, and respectively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ere treatment1 treatment, and in the end the treatment of after3 months return visit,record analysis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results. Results A group of patients for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95%, much higher than group B patients (85%) and C group of patients (70%). Conclusions Join tanshinone treatment of oral mucosa next fibrous variable treatment effect best, much higher than join salvia miltiorrhiza treatment and common treatments,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oral submucous fibrous change cure rate and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clinical widely promotion. Key words:Tanshinone;Local injection;Oral submucous fibrous variable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的发病原因与咀嚼摈榔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病理特征为口腔内微血管的病变与胶原堆积。OSF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且具有癌变倾向,因此需及时治疗[1-3]。目前医界治疗OSF 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和药物治疗方式,但因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因此,药物治疗方式成为了治疗OSF 的主要治疗途径。临床采用口服或局部注射丹参制剂类药物在治疗OSF 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目前为止尚未有丹参酮ⅡA磺酸钠用于治疗OSF 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4]。我科自2006 年7 月-2010 年6 月共收治了60 例OSF患者,其中20 例患者采用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OSF,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随机将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就诊病例60 例,男52 例,女8 例;平均年龄30 岁(22-38 岁),平均病程12 月(2-24 月)。随机将60 例OSF患者分为A、B、C 三组,A、B、C 三组患者均为20 例。所有患者临床及病理诊断为OSF;所有患者均存在槟榔咀嚼史,而后在食用刺激性食物时,往往出现口腔疼痛或水疱;所有患者舌、软腭、翼下颌韧带区、双颊等部位的黏膜均可见灰白色板状变化,且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所有患者均无其他服药史。 1.2 方法 A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厂;规格为1mL: 40mg)2mL与利多卡因(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5mL:0.1g) 1mL配制成混合药液,同时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2mL:10mg)2.0mL与利多卡因(同上) 1.0mL配制成另一混合药液,对患者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注射方式为:先后将两支混合药液注入患者病损区黏膜下,用量根据患者损伤面积按照1mL/cm2 注射,如患者病变范围较大,则可采用多点注射方式注射进行注射,1 次/周,10次为一疗程。B 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同上)2mL与利多卡因(同上)1mL配制成混合药液,同时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2mL:丹参 2g、降香2g)2.0mL与利多卡因(同上)1.0mL配制成另一混合药液,对患者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注射方案同A组患者。C 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同上)4mL与利多卡因(同上)2mL配制成混合药液,对患者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注射方案同A组患者。三组患者均治疗1 个疗程,在1 个疗程治疗后停止治疗并在3 个月后进行复诊,观察并记录患者口腔的损害范围、张口度、疼痛程度,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诊断标准 对患者损害范围、张口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计分,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值为0-3 分,3 分:患者口腔黏膜损害范围>15cm2,张口受限度≥Ⅲ度;2分:患者口腔黏膜损害范围为5-15cm2,张口受限度在Ⅱ度-Ⅲ度之间;1 分:患者口腔黏膜损害范围小于5cm2,张口受限度在Ⅰ度-Ⅱ度之间;0 分:患者口腔黏膜无损害,张口正常,黏膜正常。评定结果分为:显效(综合评价为0 或1)、有效(综合评分出现明显下降)、无效(综合评分不变或增加)三种。同时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IBM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C 三组患者经1 疗程治疗后停止治疗,3 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A组患者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B 组(85%)合C 组(70%)患者,如表1 所示。 表1 A、B、C 三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表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A组 20 19 1 1 95% B 组 20 16 5 3 85% C 组 20 9 5 6 70%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Sulfotanshinone Sodium Injection) 本品主要成分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 本品为红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侧支循环及局部供血,改善缺氧心肌的代谢紊乱,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缩小实验动物缺血心肌梗死面积,在一定剂量下亦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药代动力学 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Tan ⅡA磺酸钠(简称DS-20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发现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c-myc高表达,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而DS-201能阻止这种作用,使c-myc表达水平下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提示DS-201可能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对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对急性心肌梗塞伴剧烈疼痛症状者亦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利用结扎狗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梗死模型,静注DS-201,结果心肌梗死范围缩小,疗效非常显著。冠状动脉内给药后同样显著缩小狗心肌梗死面积,其疗效与潘生丁相当。 3、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血性冠心病的治疗。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其左室舒张压上升,而静滴DS-201的试验组则明显降低。说明DS-201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脏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4、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采用膜片钳全细胞式记录方法,观察了Tan ⅡA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结果证明,Tan ⅡA 具有类异搏停样L-型钙通道阻断剂作用,可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律失常的防治。利用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缺血-再灌注后心肌2,4-亚甲二氧苯丙胺(MDA)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变化及DS-20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心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同时血清CK活性显著升高,缺血和再灌注前给予DS-201(5 mg/kg)能显著降低心肌中MDA的生成和减少心肌CK的释放。用化学发光法显示DS-201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有消除作用。由此推测消除氧自由基是Tan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买长江用离体大鼠工作心模型,研究了Tan对心肌保护效果,并与异搏停对比。证实Tan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异搏停,作用机制与减少氧自由基有关。

《诺新康》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

《诺新康》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 商品名:诺新康 全国独家产品,全国招商 丹参是活血化淤药物研究中成绩之佼佼者。研究发现,丹参具有良好的抗冠心病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丹参素(p-3,4二羟基苯基乳酸)及丹参酮。本品是从丹参中提取丹参酮ⅡA,经磺化后得到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灭菌水溶液,大大增强了药物的水溶性,获得了更高疗效的新药物。 特点: 1、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对急性心肌梗塞伴剧烈疼痛症状者亦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2、在静脉滴注后的,2—3天就起效,疗程不到1个月,有效率达85%以上; 3、增加了有效成分的水溶性,因而疗效更有所提高; 药理作用: 1、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2、减慢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缺氧后引起的心肌代谢紊乱及心功能; 3、抑制凝血; 4、促进组织修复; 5、降低血脂; 6、保护红细胞和抑制细菌生长。 对心血管的作用: 1、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Tan ⅡA磺酸钠(简称DS-20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发现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c-myc高表达,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而DS-201能阻止这种作用,使c-myc表达水平下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提示DS-201可能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心肌梗死面积:利用结扎狗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梗死模型,静注DS-201,结果心肌梗死范围缩小,疗效非常显著。冠状动脉内给药后同样显著缩小狗心肌梗死面积,其疗效与潘生丁相当。 3、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血性冠心病的治疗。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其左室舒张压上升,而静滴DS-201的试验组则明显降低。说明DS-201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脏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4、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采用膜片钳全细胞式记录方法,观察了Tan ⅡA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结果证明,Tan ⅡA具有类异搏停样L-型钙通道阻断剂作用,可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律失常的防治。利用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缺血-再灌注后心肌2,4-亚甲二氧苯丙胺(MDA)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变化及DS-20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心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同时血清CK活性显著升高,缺血和再灌注前给予DS-201(5 mg/kg)能显著降低心肌中MDA的生成和减少心肌CK的释放。用化学发光法显示DS-201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有消除作用。

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7985156.html, 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 作者:袁素华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6期 摘要:目的丹参酮注射液在脑梗塞治疗中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与血塞通疗效比较。方法对236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常规治疗上分别加用丹参酮、血塞通。结果丹参酮组疗效优于血塞通组。结论丹参酮用于脑梗死,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丹参酮;血塞通;脑梗塞 脑梗塞(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相关性较大的疾病是: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我医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236例,效果比较良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脑梗塞236例,符合诊断标准,头颅CT证实,从起病到就诊时间为 30min~20d,平均3.6d。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18例,男69例,女49例;年龄 47~85岁,平均63.1岁,基底节区梗死53例,小脑梗死16例,腔隙性梗死26例,枕叶梗死9例,颞叶梗死6例,额叶梗死6例,颞、额、顶叶梗死6例。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6~11分37例,12~17分22例,18~23分30例,24分以上20例。选择对照组118例按入院时间顺序,经分析,从年龄、性别、合并症上均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注射液400 mg,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血塞通冻干粉500 mg,1次/d,14d为1个疗程,两组均同样进行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 1.3观察项目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1.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评定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缺损度评分、疗效判断标准: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为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为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5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χ2)检验。 2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