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论文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论文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论文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研究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 时代背景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包括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协调自然的一系列行为,逐渐导致了地球环境危机,人类开始对地球的可居住性和可持续性提出强烈的质疑!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以及有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在祐生研究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下世代居住规格》中提到“下世代〔至西元2025年〕人类将面临自然环境的变异、地理资源的耗竭、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新能源开发与高科技运用等课题”

[1]这有力的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危机感。

图1- 1 资源利用方法的改变―从单向到循环(资料来源:A.D杂志)

1972年斯德哥尔摩大会上,一本基础报告《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拉开了保护地球环境的序幕;从1976年开始,100位科学家集中于“罗马俱乐部”,他们提出了“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1972年发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布仑特兰(Brundtlan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6月3日至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了联合国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亦称“城市高峰会议”City Summit),“人居Ⅱ”说明了人类对自身栖息地的环境的重视,它的两个主题是:“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住区可持续发展发展”(Adequate Shelter for me,and Sustainable human settlements in an urbanizing world )[2]

1.2 我国现实

住区,作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实体表现,它是与各时期经济发展相

互适应,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居住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都在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已成为人们对自身居住空间的追求主题。

随着21世纪的的到来,住宅这个受传统束缚大,变化慢的领域,必然产生更大的变革。在人类迈向21世纪之时,达到“人居Ⅱ”两大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

中国住宅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住宅建设面积多年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住宅王国。仅仅一个,就以每年1000万M2住宅建设量发展住宅建设。1996年,投入住宅建设的投资达260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26%,已超过发展中国家一般为3%的水平;1997年底,城镇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约4.48亿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1.9平方米;市近年致力解决城镇居民居住这一重大民生问题,1997年底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市1996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08平方米,居我国各特大城市前列。1991年,市住宅局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荣誉奖”;1997年,市长获联合国“人居奖”。

至1997年底止,已建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有1000多个。这些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住宅设计的功能性,住宅空间的适应性,周边配套设施和园林绿化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努力体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莲花新村、金地海景花园、番禺的花园、祁福新村、的碧桂园、的雅居乐等等。1997年底止,有14个住宅小区列入国家和省级试点,建筑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

’96住宅设计国际竟赛的开展和成功,使我国住居意识进一步加强,住居规划设计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此同时,我国“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实施,提出了以“改善居住环境”为宗旨的跨世纪目标,体现出示性,引导性和适度超前性,突出“文明居住环境”这个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主题。

加速“小康住宅”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环境就是效益,这一结论已在城市居民、房地产开发者、城市建设设计者和管理者、城市决策者中得到普遍认同。

我国小康住宅标准要求以科技为先导,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倡超前性、先导性和示性,规划设计既应具有创新意识,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首先,小区的规划和住宅设计要为居住社区建设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满足不同职业家庭生活行为活动的需要;其次,

小区的规划与住宅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努力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提倡住户参与的精神,使小康型住宅更加多样化。第三,小康型住宅的建设应积极采用国家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节能、节地和节材的政策。第四,小康型住宅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小汽车停车位的设置应按照不低于住户数的20%来设置,在经济发达及东南沿海地区应按照总住户数的30%以上的要求设置,并要保证必要的用地和安全停放。最后,小区的绿地应按照不低于50%的要求布置,并近可能的增大绿地率。

1.3 理论分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有五种主要需求:(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4)自尊需求;(5)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由低向高依次排列,在低层次需求满足后,人

们才开始追求下一高层次的需求。

现阶段居民居住形态可归纳为Array四层次:(1)没住房;(2)有住房,

条件较差;(3)有住房,基本各项

实际要求满足;(4)有住房,追求

室外环境,有绿化种植、游憩场地、

交往场所、安全措施等;(5)追求

第二居所、度假别墅等。目前珠三角洲地区第(3)层次人占多数,而向第(4)

层次靠拢是大部分人的心态和新的追求,同时也是住区质素提高的原动力。在居

住方面,人们在基本满足生理需求后,追求心理、艺术、生态等的需求,环境成

为人民选择住房的第一考虑因素,这已经被市场证实,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劣质住

宅环境成了人们摒弃的空置房,而环境好的优质小区大有一推出就售磬的现象,

在市场的作用下,开发商、政府决策者和市民三者取得了共识:高质素,绿化环

境好、管理水平高的小区,成为城市居民选择居住地的宠儿,作为建筑师、规划

师,则更应主动倡导环境优先这一意识。

1.4 研究目的

为了推动城市住区发展,有必要研究总结前阶段的发展情况,以此预见未来

的发展趋势,提出21世纪我国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新型居住形态,指导市场发展方向和引导人民对居住环境的审美情趣。珠江三角洲地区住区建设,在经历了摸索、模仿及自我反思提高之后,其住区环境模式很有沉淀定型之势,尤其是外部开放空间的形态。因此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收集并分析研究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房产开发中居住区开放空间建设的有关资料,并与人民生活水平和实际需求作对比,指出现实原型的居住区环境品味;同时,通过和全国小康示小区、国际竞赛等进行归纳和对比,从更高的围和更深的角度,把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试图描绘出21世纪新的居住形态与居住环境的价值取向,探讨住区规划设计、建设的新趋势,提出住区环境设计的理想方法。

第二章城市住区开放空间定义及其发展沿革

2.1 城市住区开放空间定义

2.1.1 城市住区释义

城市住区是城市区域人们居住空间的总和。早年希腊著名建筑师C.A.Doxiadis曾把人类居住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归之为“人类环境生态学”(Ekistics)的畴,并对此作这样的阐述:“规划师关注一切形态的人类居住,从孤独的茅舍、游牧人的车轮,直到有组织的农舍、村庄、小镇、城市、大城市、由几个城市及郊区组成的大都会,以及未来的巨大城市系统,都是规划师关注的社会对象……”。这里他把人类所有形态的定居地,都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居住”这一现象的理解,不只是以住宅做为载体的有限空间活动的展现,而是延伸到定居地一切相关的活动领域。

1976年在温哥华召开世界人类住区会议,发表了“温哥华人类住区宣言”,之后,于1997年联合国成立了人类住区委员会,并通过世界人居中心积极推行人类住区的战略与政策,取得卓越的成效。人类努力从人权、资源、环境、社会政策与科技等各个方面为改善人类居住状况,而进一步扩大了人类居住的涵。人类住区(Human Settlement)作为一个培育具有良好素质人群的人类定居基地,它是社会经济再发展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基础,突出了对人类生存权利的尊重。因此,作为可持续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类住区,在其规划与建设中应将住房、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就业、社区管理、环境、资源供配、文化认同、社区保障和社会平等等方面的人居问题纳入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3]。

从本质上说,住宅是“个人避难所”,具有“私密性栖居”(Private Dwelling)的性质,居住环境则是有“公共性栖居”(Public Dwelling)的性质,是人与外界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在这里人们通过特定的文化形态、交往方式而形成稳定的居住群体(Group),这就形成了“社区”的概念,城市住区是社区的物质载体,是人与居住环境的整合,它在用地上包括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等;从建筑空间畴来划分,包括建筑和非建筑空间,建筑主要为居住建筑――住宅,以及配套的公建――商业服务设施、托幼小学、辅助设施如垃圾收集站等;非建筑空间指建筑体型之外的空间,包括绿地、道路、水池、硬地、小品、休息

桌椅等,本文研究的城市住区限定为城市围新开发的住区,不包括旧城区改造和再开发。

作为住区这一概念的延伸,目前有学者提出居住园区、居住社区、生态小区、园居等概念,下面简要介绍居住园区和社区的概念,以便于进一步了解住区的发展趋势。

居住园区(Residental Park)犹同近年代所出现的“工业园区”、“商业园区”、“科技园区”等那样,是现代城市功能结构和居住生活方式变化的趋势的一种体现。居住园区是以居住为主体功能、且与所在区域的功能结构、社会结构和保障结构相协调的专用地域。居住园区的选址要有良好的区域环境背景和良性的生态位、高质量的绿化环境、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的生态关系,这是居住园区构筑的主题和基础,同时居住园区具有舒适、安全作为人类长住定居家园的品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设施基础和社区营运机制,居住生活设施供应具有多样性与可选择性,重视社区文化的传统继承与创新,居住园区需有现代化的建设水准与管理水准的定位。研究表明,人类聚居区以15~30万人的居住园区或新城市最为理想。这样的规模,既有城市福利,又有乡村型环境,是人类活动最合理的住区。如的“金桥居住园区”(面积约3km2) [4]。

“社区”概念最早源于拉丁语,本意是共有互助的关系。现在一般认为,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地域空间,具有共同的社会互助及服务体系的人口为主体的人类生活空间[5]。综合居住社区规模较大,以一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为基础。

2.1.2 本文关于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的界定

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放空间概念出现大约是以1877年英国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Metropolitan Open Space Act)为标记,该法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管理。1906年《开放空间法》(Open Space Act)将开放空间(Open Space)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20的用地有建筑物,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6],这可能是有关开放空间最早的明文规定,它主要给开放空间下了物质意义上的定义。

各国和不同学者对开放空间有各种不同的定义。美国1961年房屋法规定开放空间是“城市区域任何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的土地。具有:①公园和供娱乐用的价值;②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③历史或风景的价值。”日本学者高

原荣重认为开放空间就是由公共绿地和私有绿地两大部分组成。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遣娱乐设施。”C·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对开放空间的定义则是:“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屏靠,并可以看往更广阔空间的地方,均可以称之为开放空间。”

K·林奇把开放空间定义为:只要任何人可以在其间活动,就是开放空间。Stanley·B·Tankel指出,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地区的土地和水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芦原一信把空间定义为:“···基本上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空间是人和界定边界之间的力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同时,这一作用反映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宇宙间的关系,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实现人的文明生活的环境工具,所以空间布置是否合理、能否体现环境工具这一意义,是评价住区建设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国有学者认为“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和休憩空间等”。还有学者从空间的物理特征和使用特征两个角度出发,认为:开放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要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绿地这些园林景观,而且城市的街道、广场、巷弄、庭院都在其围”。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外存在着的开敞的空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的重要场所,它包括绿地、江湖水体、待建与非待建的敞地、农林地、滩地、山地、城市的广场和道路等空间,泛指城市中与生活游息有关、并有景观视觉意义的非建筑性空间,包括各种公共场所、水域、林地和公园等。

以上是各国专家学者对城市开发空间的定义,而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相对与城市住区,基本上等同于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它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城市住区空间可分为住宅部空间和住宅外部空间两部分,其中后者包括住区部开放空间和住宅、外空间交接处的灰空间如阳台、屋顶、开敞楼梯等,本文把研究对象限定为其中的开放空间部分。本文中城市住区开放空间,是指城市住区开敞的、住区建筑体型空间之外的、居民可自由进入的公共空间。

关于空间的本质,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卷中有经典阐述:“埏埴以为器,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 (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

开放式街区在我国的可行性与利弊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最终考核作业 系别:建筑工程系 班级:14建筑学(2)班 学号:1402011053 姓名:周帆 时间: 2016.1.9

开放式街区在我国的可行性与利弊 首先明确一点,为什么开放式街区在前段时间被大家广为议论?原因是2016年2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部分第十六条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开放式街区一提出,社会各界充满了各种议论。对此我的观点是,将现有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打开是不可行的,但是可以在新建的住宅小区上做一些适当的改变,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我反对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的理由有: (1)住宅安全难以保障。封闭式小区只有少量开口与城市相连,能减少盗窃犯、流浪汉等对内部住宅的危害。而开放式小区,就少了一层防卫。其次是交通安全,人们常说家里的孩子如今都会打酱油了,假如实行了开放式街区,估计就会变成家里孩子出去打酱油的时候被车给撞了(玩笑)。封闭式小区没有过境交通,内部车辆较少,实现了人车分流的小区,内部几乎没有汽车。老人、孩子在小区内部嬉戏玩耍的时候,就能少面对一些危险。 (2)物业管理难度加大。小区的配套设施费用是由各位业主出的,但是却为社会所使用,停车位、小区绿化等等都难以分配使用。封闭式小区的内部景观、园林,基本只为小区居民服务,同样成本下能维持更好的品质。 (3)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人们买房子的时候一般都不会选择临街的,因为我国现在还做不到像国外那样开车上路不鸣笛,街区开放以后,买房子再也不用担心临街不临街了,因为所有的户型都会是临街的。 虽然我对此持反对的态度,但是现实中我国的交通布局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出行的时候经常会有堵车问题,停车难问题,是急需改革的。有人认为交通和建筑好像是并不搭边的,实际上,正是因为建筑区的不合理规划,影响了道路的铺设,减少了出行道路的可选性,才会造成现在交通的不便利。这也是国家提出开放式街区的重要原因。下面由一张分析图对比一下各个不同国家发达城市的交通线路的不同之处。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摘要:开放空间一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如何开展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正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开放空间城市设计以人为本 1 城市设计中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况 1.1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是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比如市民广场,开放式绿地和公园等等。 1.2 开放空间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城市结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城市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要素。 路易斯·康认为空间场所感非常重要,他认为“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原”。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 1.3 开放空间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1906 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二的用地有建筑物,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1] 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遗娱乐设施。这种解释偏重于开放空间的游憩功能。 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此处强调的就是

城市开放空间中的通用设计研究 正文1_secret

从无障碍走向通用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中的通用设计研究 From Barrier-Free Design to Universal Design ——The Research Of The Universal Design In The City Open Space 摘要 城市开放空间中通用设计的研究,旨在基于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把城市开放空间使用对象从特殊人群扩大到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的理念上,为老年人或残疾人与普通人生活在一起提供了可能性,并使得所有人受益。 本文通过调查开放空间中无障碍设施,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在开放空间中的活动情况,确立了无障碍向通用设计发展的前提。通过对通用设计理论进行阐述和辨析,以及对设计中的可达性、大众性设计、人性化设计的理念的论述和探讨,丰富了通用设计的理论思想框架。并针对开放空间中普通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从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比老年人、残疾人的心理、行为、感觉特征和空间需求,形成开放空间中特殊使用人群的需求原则。进而结合开放空间中的环境障碍分析,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使用人群的需求原则进行对比分析,尝试一种更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开放空间通用设计的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无障碍、通用设计、开放空间、残障者、老年人 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残疾人问题也日趋显著。受生理状况和生活空间中的环境障碍影响,这些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种种不利的位置,使正常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针对这种现状,如果在设计中能根据老年人、残疾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考虑弥补他们减退和丧失的机体能力,得以消除当前大部分户外环境中存在的障碍,创造适合他们的户外活动场所,将有助于维持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和更大范围的参与社会活动。 以老年人和残疾人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增长,为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理念得以快速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从对开放空间的调查来看,现有大部分无障碍设计只能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部分生理需要,却难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心理需求。一些非常完善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利用率却很低,老年人和残疾人大多仍然靠以往的生活经验和别人的帮助来适应城市环境。 诚然,老年人和残疾人并不是要求设计师做只适合他们自己的特别设计,他们希望在外空间中尽可能的和大家一样生活,融入到社会中。调查中发现,一些造价昂贵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专用设施,利用率低,而老年人和残疾人能与健全人一起使用的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却很高。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外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生理和心理趋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让我们重新思考,并探寻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 从无障碍设计走向通用设计 2.1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从狭义上讲,是方便残疾人,消除残疾人在信息、移动和操作上的障碍,强调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同健全人平等参与的重要性;从广义上讲,是为“所有不方便的人”创造更为安全、方便地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整体环境,它不仅有利于残疾人,而且有利于老年人、儿童、妇女、携带重物者及一切行动不便者。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无障碍设计主要考虑的对象是环境中的“特殊人群”,

开放住区和传统住区--景观差异

开放性住区和传统式住区——景观设计上的差异 姓名:王嘉祺

一、开放性住区与传统式住区形式介绍 现代传统式住宅的形式和北京的四合院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似的,即借助周围墙体或其他具有隔离(分割)区域作用的事物将住宅区域和外界区域相互分割开来,从而使住宅区域内的住宅受到统一规整的管理和维护,也避免了外界不安定因素的干扰,这类住区在一定意义上称为“小区或公寓”。而在其中起到管理和维护作用的团体则被称为物业和门卫等。 相比较而言,现在比较时髦的住区设计则是开放式住宅区,即将传统式住区的具有围合空间区域的墙体拆除,从而达到住宅区域与外部公共区域的合理结合,再通过绿化园林的设计将公共区域与住宅区域相互统一,使“公共区围合住宅区,住宅区着落公共区”的效果,使更多的区域得到合理利用,并且减少了人力消耗(门卫及小区管理人员)。 住区的开放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构筑了混合型街区式生活,使社区充满活力;其次,开放的路网体系,共享的公共配套营造了和谐的交往空间,保证了城市路网的高效畅通,顺应了城市公建建设和营运规律,带来了居民便利的住区生活,营造了可持续发展的住区氛围,再者,住区开放空间共享,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和绿地空间,加速了地段成熟,创造了安全的街区环境并且促进了住区居民开放心态的形成。 开放性住区的广泛实施使得开放建立在封闭的社会背景下显然

更有积极的意义,并且住区公共性生活弥补了现代社会真实生活的缺失。 图片说明: 二、对于开放和传统住区的态度问题

近期,关于开放性住宅小区的话题甚嚣尘上,好不热闹,一时间支持与反对的两大阵营针尖对麦芒,各种意见层出不穷。很多人把开放性住区称作“拆围墙”政策,这项政策到底有何用意,实质又剑指何方? 设想一下,以后长春大多数小区不在设围墙,大部分住宅都变成“上住宅,下商场”或者其他类似形式,楼上是无数人的栖息之地,楼下则是纵横交错的车水马龙;或许会少些宁静,但是却见证城市生活的川流不息,“运动”不止。无论你是想就近购物还是出门办事,便捷的交通总能让你迅速达到目的地。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街区制下开放性住宅小区的作用。 图片说明:

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摘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建筑室内外的生活都比空间和建筑本身更根本,更有意义。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促进人们的交流与沟通的场所。在这样一个空间之中,设计师需要探讨的是人类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并以此作为规划与设计的标准。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各阶层群众的使用需求。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共绿地及公园等,主要是与专用空间(运动场等)相对。那么这开放空间为什么对城市设计非常重要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城市设计。 城市作为复杂综合体,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各个领域,为了使各方面协调发展,就必须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建设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和手段。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城市设计古已有之”说明.作为一种学科.城市设计早已存在.城市的建造.营造问题早已通过城市设计表现出来。由于规划这一行当或学科出现的较晚,所以,早期的城市设计都是通过建筑师来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经典的城市设计理论的提出者都是建筑师的原因。而作为一种学术,城市设计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地方,它涉及到的理论众多,人文.历史、政策、规划、建筑、景观等等,在方法层面上又包含了表现的.再现的、人工的.生态的、技术的.艺术的:从类型上说又可以分为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所以.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城市设计从发展的历史、设计理论到设计方法都还有着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目前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的年会都有关于城市设计的优秀作业评选,而在建筑学学科中却没有类似的内容.那么为什么要从城乡规划学学科中去除城市设计呢?。淡化城市设计”,。去城市设计化”能给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带来益处吗?城市设计是规划师和建筑师都需要很好学习、研究的学科,学术的发展不能偏颇,城市设计需要在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中同时得到发展。可动摇的法律地位.不会因人而发生改变.同时它还具有道德伦理的地位.体现的是社会公平和进步。 对比起来看.在我国所提倡和所做的一系列所谓的城市规划工作,实际上并不具有真正的城市规划的意义。而且.纵观国际,似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如此复杂的关系,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如此频繁地制定规划.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会离开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去瞻视未来.因为城市规划的理论都是基于人类生存与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杨晓春 周晓露 万 超
【摘要】公共开放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
开放空间也由最初的平面衍化出地上、地下等多种形式。然而,公共开放空间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其可达性, 可达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是否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如此类问题在国内还鲜少引起关注。目前,我 国仅偏重于物质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已无法真实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可达水平,因此本文试图 建立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在基于 2SFCA(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空间可达 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空间可达性因素作为调校以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深圳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将 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对照验证。期望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做 出的综合客观评价,能引导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推进,并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2SFCA,非空间因素,综合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及文脉,市民的生活和大众的文化需求。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也日趋重视。 在近年来提 出的可持续性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以及绿色城市理念中, 公共开放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衡量 指标之一。如深圳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就明确规定:为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建议到 2015 年城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大于等于 7.4 ㎡/人,到 2020 年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 大于等于 10 ㎡/人。 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越发突显, 而其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却不尽完善, 已有的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诸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等,在宏 观尺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或城市地区的整体公共开放空间的配置和均衡状态,但在中、 微观尺度仍难以反映城市内部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拥有及使用水平, 而建立于不同空 间尺度和多种维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则可弥补相关不足。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核心指标,广泛应用于如学校、医院、消防站、避难 场所和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目前在可达性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物 理距离和时间”可达(即空间可达)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单个对象进行 研究(俞孔坚,1999;周廷刚等,2004;胡志斌,2005;马林兵,2006;李博,2008;尹海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研究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研究 摘要:随着居住区、封闭居住区、大盘的迅速发展,封闭式居住区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日益显现出 来,但实现居住区开放又面临种种困难。本文通过对封闭式小区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的论述,引出对城市居住区开放式模式的思考,对开放模式面临的问题和问题的由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居住区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开放式模式的几点设计原则。 关键词:封闭式小区 原因问题开放性模式矛盾规划结构界面设计 一、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封闭式小区 一种新的空间模式——封闭式小区,正在改变着我国城市居住区的面貌它不仅是郊区新建大型住宅区的标准形式。同时也出现在市中心的城市改造楼盘或改建的传统住宅及工人新村内。 1991 年到 2000 从年,上海 83%的居住小区均以某种方式被封闭起来。同期中我国广东省封闭了 54, 000 个小区覆盖 70% 以上城乡面积及 80%以上人口。深圳市,2001 年持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楼盘里,封闭式居住区所占的比例高达 95%,范围从郊区到城市中心,从高档别墅到工人新村。(一)、当代城市封闭居住区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当代的中国,被戏称作“世界最大的工地”。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大量的居住区建设中,封闭居住区的形成也是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 1、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形成一种居住区封闭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内地地产在继承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居住区一居住小区”模式的同时也借

鉴了一些国外的模式,加之外资地产的进入。当时外资地产首先在深圳等特区城市开发了部分外销性的高端地产,沿用的是在国外高端地产所流行的全封闭式管理模式。虽然当时主要是一些社会名流和富有的私人企业主的别墅和高级住宅,它与今天的封闭居住区并不是一种意义类型上的居住区,但是却将这一模式带入中国内地。 2、居住区的封闭一定程度满足了居民和开发商的利益。在发展的初期,封闭式居住区由于规模较小、地段繁华,达到了闹中取静、提升安全与生活品质等一定的良好效果。从而提高了这一模式的市场影响和产品认可度。继而成为追捧的热点和地产商炒作的 卖点。 3、当前建设模式和环境发展的不均衡影响开发商在有偿得到土地使用权后,市政设施经常出现滞后现象,配套也不完善,开发商只能自己逐步完善所需的配套设施,由于“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开发商当然不愿与其它居住区分享自己的设施。居住区的环境设施更是如此,且由于城市同一地区因种种原因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公共环境设施整体上还很不完善,为免受外来影响,同时也将此作为卖点,开发商选择将居住区封闭起来。4、道路交通的现状和汽车的普及发展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量增加,目前道路系统的不完善,城市道路经常意味着污染和噪音,在逃离“喧嚣都市”、打造“世外桃源”等口号下,一些居住区项目为了获取居住区内部的宁静感,而追求封闭,甚至不惜将一些城市规划确定的市政道路予以取消或者封闭。5、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及社会心理因素 在社会转型时期,许多人的社会地位发生迅速的变化,需要一种社会认

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的城市商业开放空间绿地设计研究

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的城市商业开放空间绿地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30T10:47:27.1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陈帆 [导读] 摘要:城市商务空间因其独特的区域特点,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外环境更具地标性、开放性和高使用率。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城市商务空间因其独特的区域特点,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外环境更具地标性、开放性和高使用率。在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城市商务空间绿地不仅是商务商业建筑的附属绿地,更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中的子系统,承载了游览体验、文脉展现、区域地标等多种功能。本文首先对城市商业开发空间的定义及属性开始阐述,接着分析归纳了景观都市主义的内涵和核心理念,并以北京金融街绿地等景观设计为实践例证,探究城市商业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商业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景观都市主义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集约化、功能复合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城市商务区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同时,人们也不断渴求一处与自然亲密接触之地,因此,城市商业开发空间势必成为景观工作者重点研究探讨的设计类型。本文力图通过研究探讨在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城市商业开放空间更为合理化和人性化的设计思路,为城市商业开放空间的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1城市商业开放空间概述 城市商业开放空间是商务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的结合体,兼具二者特性,本文也将从这两个层面对城市商业开放空间的定义和内涵进行阐述。 1.1城市开放空间概述 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定义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更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房屋法》中,开放空间被定义为城市中未开发场所。高原容重从使用需求出发,认为开放空间是公众需求的进行游憩活动、城市生活、安全防护和整顿市容的非建筑永久空间。(刘佳雪,2010)C.亚历山大从视觉感受出发,认为开放空间是“那些让人感到舒适、目光能够触及更加开阔区域的空间。” 不同学者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定义都有其独特的见解,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狭义开放空间,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具有开放性、人工性、户外性、功能性、地域性等特点。本文中将城市开放空间定义为建筑体外部,向公众开放,容纳各种城市生活的空间场所及环境;是居民日常活动的载体,兼具展示城市形象、改善微气候环境等职责,承载了生态、人文、景观、防护等多种功能。 1.2商务空间概述 商务空间的用地性质决定了其定义和特性,商务区是以商务办公为主,并聚集商业活动、展现文化特性、兼具居住服务设施,包含大量商务办公建筑的城市局部核心区域。商务空间具有高聚集性、辐射性、标志性、高可达性等特点,从设计层面需要注重人群的复合需求、合理的交通流线、合宜的尺度设计、城市文脉的传承。 1.3城市商业开放空间的内涵和属性 在新的都市主义理念中,基于人性化考虑的城市商业开放空间设计为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结合点。顾名思义,城市商业开放空间兼具城市开放空间与商务空间双重特性,同时具有开放性、户外性、功能性、地域性、地标性、商业性、高聚集性等特点,是具有公共价值的城市商务空间, 2景观都市主义与城市商业开放空间绿地设计 2.1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与缘起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人居理念的渗透,人们对栖息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热点,景观都市主义应运而生。景观都市主义反对将景观与城市剥离开,强调城市景观的肌理整合能力和尺度转化能力,将城市建设容纳在动态的环境进程中。与建筑相同,景观也将成为构建城市的最基本元素。 2.2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理念 2.2.1城市的重要肌理 景观都市主义反对景观与城市间的对立,倡导将二者整合,景观作为城市的重要脉络在城市规划之初就应加以考虑。景观以其融合不同空间尺度的物质过程的能力将破碎的城市环境拼接整合,使城市呈现各具特色且紧密联合的景观风貌。 传统的生态学科则往往将人工活动和自然活动剥离开,着重于生态效益的体现而忽视了美学的追求。在景观都市主义的背景下,我们更希望将人工与生态结合,探索在不同尺度下创造既能满足城市生活需求又能适应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力图根据不同的场地特点,通过引入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达到保障生态效益和满足人们使用的双重目的。 2.2.2时间与空间的历时性 城市形态的生成往往和最根本的景观结构有关。景观基础设施网络成为城市演变的底图,为土地的日后发展提供支撑。生态学强调物质处在变化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应具弹性,容纳事件景观。景观都市主义强调设计一方面应从大尺度的区域气候和文化历史层面获取信息,成为社会和自然结合的纽带;另一方面景观也处在变化中并容纳变化,推动城市事件的发生。 2.2.3表述性 哈格里夫斯事务所的研究强调设计应注重体现场地的特质、基于场地特质的事件在当代景观中的意义和场地的生成潜力。并强调把小场地的特质置于复合规划策略、多维度生态要求、多角度设计动机等形成的大景观体系中。景观承载了大众记忆,引发社会和文化思考,并启发新的想象,好的设计可通过构建空间场所的实践引领创新生活模式。 2.2.4生态性 景观都市主义支持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进行生态人文的探索,譬如棕地修复,设计师往往尝试通过景观手法整合破碎的场地环境,唤

开放空间的意义

开放空间的意义 开放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主要由以下用地组成:城市大型公园(森林公园、市级公园、郊区植物园等),各种普通公园(动物园、纪念性公园、游乐场等),街头游园与专用绿地,各种性质的广场,专用的步行街区,大型文化性建筑的附属室外休息场地,步行林阴路等。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娱乐空间等。开放空间是城市设计特有的,也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开放空间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①开放性,即不能将其周围用墙或者其他方式封闭围合起来;②可达性,即对于人们来说是可以方便进入和到达的;③大众性,服务对象应是社会公众,而非为少数人享受;④功能性,开放空间并不仅仅作观赏之用,而且要能让人们休憩和日常使用,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在当代人口日益稠密而土地资源有限并日益枯竭的城市中,开放空间显得特别稀有和珍贵。 从19世纪开放空间的概念被提出以来,首先在城市规划界引起重视。城市开放空间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自然特征和高生态价值的绿色通道为开放空间规划提供了有效途径,改进了原来只是关注开放空间的休闲娱乐价值的规划思想。冲积地带、湿地、陡坡、水源、农田都可以结合进开放空间规划内。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机体,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也是有生命的。城市开放空间好比人的呼吸系统,吸收城市中的各种废气,引入空间的新鲜空气,特别是成规模的大型山林、公园、花卉苗木基地、河道等绿色生态开放空间是城市中的绿肺,更是能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城市空气。一旦城市中建筑密度过大,开放空间狭小,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们常说的“热岛效应”、水涝、空气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的发生。从城市空间景观角度看,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的广场,是城市的客厅和形象的窗口,更能有效组织城市的空间景观,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1) 城市内的自然绿色开放空间起着保护自然过程和控制增长的作用, 有助于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扩张。精明增长、集约利用土地、天人合一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多数城市的选择。城市内绿色开放空间的存在有助于增加城市的开放空间,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美化城市景观, 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能给人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感觉。 ( 2) 城市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 开放空间系统化构建一方面把绿色空间以不同方式与形态深入城市非自然地域; 另一方面则将系统的触角伸向城市外部广域的自然空间。因而, 绿色开放空间的存在有助于缓和人类活动与生态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大纲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开放空间设计适用层次、专业:本科 09环境艺术设计 学时:72学时课程类型:考查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先修课程:手绘效果图表现、园林植物 学、环境小品设计与饰品模块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理论与规划设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人性化的空间需要与人的心理和建筑相适应的环境,环境又决定建筑的性质,城市的形态等要素。一个城市或者小区的人居理念总是处于环境之中,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外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建筑—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设计技能,具有一般的城市广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和风景区规划的能力,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达到任务。 知识要求是:掌握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室外开放空间的基础要素。 能力要求是:掌握环境调查与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考虑环境氛围,能够理性的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素质培养要求是:提高学生审美。 前期能力要求: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够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手绘的表现,能运用一定的园林要素和宏观把握设计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因此对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课程的学习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版块,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小区外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实践,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居住区域规划设计》、《装饰雕塑》、《园林植物学》这几门课程有紧密联系,相互穿插应用。

开放性居住社区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第七篇规划设计说明 7.1项目概况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近日印发,一条“中国原则上将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引发热议。可以看到,《意见》第十六条中指出要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街区这一概念发端于欧美,是一组建筑物与周边或其中的广场、街道、小公园、绿地等实体或空间的总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思想、文化、生活都越来越开放,走得也越来越远,到全世界去旅游、学习、进行商业贸易;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居住环境,却越来越封闭,我们的围墙、铁栅栏越来越多,门窗上的保护网越来越密,站岗的保安越来越多,我们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烈。这也恰好说明,我们在适应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享受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在强化自我封闭的观念。如何能让我们的私权和公共利益更好地对话,让我们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更多地照顾到大众的利益。这其实也是社会演进过程中积蓄正能量的重要步骤,也是设计师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7.2 规划理念 需要继承和延续的要素包括: 保持细密路网; 保持社区开放性,采用小单元管理模式; 按照要求进行功能布局,突出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的差异性;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遵守建筑高度从城市道路到街区中心由高到低的规律; 需要发展和深化的要素包括: 创造宜人的步行环境,在细密路网中提取出步行系统; 强化高质量的社区中心; 以公共空间设计为核心,强化建筑界面的作用; 提高建筑首层公共性(首层架空),突出街道生活; 创造多样化景观,建筑风格和高度变化丰富; 引入“开放式社区”概念,满足多种人群需要,并共享公共设施,促进和谐。 规划要求 城市整合策略——落实城市发展框架,整合城市空间结构 结构构成策略一一核心领引、纵轴推进、横向延伸 建设模式策略——有机聚合、高效紧缩,组群发展 生态保障策略——强调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城市典范 规划思路 充分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小区现有山水环境优势,建设与地形完美结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型的绿色居住社区,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开放空间和社区环境,强调绿化空间与居民活动空间的融合,将建筑组群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穿插与渗透,突出“公园式园林社区”的环境特色。 主要手法 1.形成“两心一轴”的规划格局 在满足容积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规划路网,利用南北向绿化中轴线,将小区分为四个组团,在规划中我们希望将中心公共绿地花园尽量做大,并且希望通过一条商业休闲步行街两大中心绿地有机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两心一轴”的规划格局。 2.开放式的社区大型公园,提升社区生活品质 有活力的社区活动中心是发展和谐社区、促进居民交往、提高居住质量必不可少的要素,完善的配套服务项目,社区会所、配套游泳池、休闲步道、沿街商铺的设置,再加上散点式创意商业空间的布局,形成能够为多种阶层、多种目的和各年龄段的居民提供服务,形成社区生活的一个共享平台。

试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毕业论文 作者:梁剑虹 系(部):生态学系 专业班级:园林工程技术学号2008135147 题目:试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指导者:巩如英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巩如英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年月日

内容摘要:该文解析了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比较其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异同。其次阐述我国近代在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上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新时代我国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的新角度,举例阐述说明。最后,文章展望了我国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的发展及未来。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场所文化 1 开放空间的概念演进 开放空间的涵义随着时代变迁、研究的角度不同而不断的发展变化。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Metropolitan Open Space Act)。随后,1906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Open Space Act)第20条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20的用地有建筑物,其余用地作为公园和娱乐场所,或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的区域BI。这里强调了非建筑性、具有娱乐功能的城市空间的存在。美国1961年的《房屋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的土地,具有:①公园和供娱乐用的价值;②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③历史或风景的价值日。此处强调的是保护土地的自然和历史景观,作为公园娱乐的土地资源价值。 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林奇在此强调的就是开放空间的开放性、公共性和社会性。C·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对开放空间的定义则是: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屏靠,并可以看往更广阔的地方,均可以称之为开放空间。这里突出了人们对于开阔的场所或景观的视觉感受。R·都波则认为开放空间就是可阻止城市蔓延所导致的自然环境破坏,能提供舒适的居民生活、维护公共卫生、提高生活品质的空间。而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遣娱

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 从19世纪开放空间的概念被提出以来,首先在城市规划界引起重视。随着它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的发展,地理学、建筑设计学、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也参入其中。现在,城市开放空间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其规划设计也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协作。 开放空间的涵义随着时代变迁、研究的角度不同而不断的发展变化。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Metropolitan Open Space Act)。随后,1906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Open Space Act)第20条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20的用地有建筑物,其余用地作为公园和娱乐场所,或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的区域。这里强调了非建筑性、具有娱乐功能的城市空间的存在。美国1961年的《房屋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的土地,具有: ①公园和供娱乐用的价值; ②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 ③历史或风景的价值圆。此处强调的是保护土地的自然和历史景观,作为 公园娱乐的土地资源价值。 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林奇在此强调的就是开放空间的开放性、公共性和社会性。C·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对开放空间的定义则是: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屏靠,并可以看往更广阔的地方,均可以称之为开放空间。这里突出了人们对于开阔的场所或景观的视觉感受。 以上是“开放空间”一词在100多年来的概念发展中的比较典型的论点。可见涵盖的内容很广泛,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学者都从自己的学术需要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尽相同的释义;而法律或其它为了管理而定义的开放空间,往往更为明确地指出城市开放空间的实体范围。基本上,城市开放空间可以分广义和狭义去理解:广义是指城市中完全或基本没有人工构筑物覆盖的地面和水域;狭义是指城市公共绿地。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设计评价表 一城市广场 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 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公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 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 时还是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用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 4、假定服务半径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成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 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 6、广场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 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拟建步行体系造成干扰? 8、地方气候室和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只用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 共空间。 尺度 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是否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 度是从25m_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m-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视觉的复杂性 10、设计中是否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比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程变化? 11、如果从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设计是否突出了这点? 使用和活动 12、广场设计得是适应休闲闲逛者还是穿行着?如果两种功能都有,他们是否位于不同的分区以避免冲突? 13、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超近道,是否已经消除了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 14、如果要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是否布置了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如果要举行音乐会、集会等,是否提供了没有障碍的开放空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