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郭燕飞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于城镇,而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不仅滞后于城镇,而且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农村社区文化载体短缺、积极文化活动贫乏、消极文化现象盛行,成为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农民思想文化观念传统、农村人口流动性大、文化建设管理乏力,是造成农村社区文化事业滞后的主要原因。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笔者通过为母亲举丧期间的观察,以及对部分乡村文化现状的调查,试图对乡村文化事业、特别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建设管理农村社区对策

一、当前农村社区的文化现状

(一)农村社区发展文化滞后于经济。我的家乡谷团村共有420多户烟灶,1800多口人,是一个中等农村社区。当前农村对比改革开放前,变化不能说不大。谷团村所在乡2008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17元,在吉安市250个乡镇中排名106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近些年来,该村修通了水泥公路,完善了电力通讯设施,兴建了农贸市场,人流物流活泛了,商家店铺增多了,市场经济气息也在社区形成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村庄大格局虽然没有多少变化,每个自然村的变化却比较大,新楼房多了,建筑质量高了;有线无线电话、名目繁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部分农家。更值得欣慰的是,农村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顺利,一批特殊病患者已经享受到新的医疗体制的益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已经成为现实,社区的特困户解除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农村灾害自救能力得到切实加强,尽管2008年初发生过连老年人都没有见过的重大冰雪灾害,农村电力、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全面受损,但很快得到了恢复建设,而且“旧貌换新颜”。这些变化无不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对比经济发展,谷团村的文化发展不仅滞后于经济,某些方面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前的文化景象。

(二)农村社区现代文化载体短缺。像谷团村这样的农村社区,物质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精神生活却明显贫乏,乡村没有电影放映队、文艺宣传队,也极少开展舞龙舞狮、文体比赛等群众性活动,文化娱乐、图书科普、体育卫生等方面的设施或载体都是空白。尽管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现代文化生活进入了农家生活,但是由于大部分社区目前还没有建立“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的站点,社区生活条件较好的居民,还只有依靠“数字接受器”各自接收电视信号享受先进文化。谷团村有一个体户出资建设了“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点,大大提高了该社区电视收视率,有线电视入户率也只有2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仅此一家“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站点,遭受冰雪灾害后已经一年多了,还没有完全得到修复。

(三)农村社区消极文化现象盛行。农村社区文体载体严重缺乏,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予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极多的时间和极大的空间。农村居民劳作之余,文化娱乐生活好象除看电视之外,大部分时间专注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牌。男妇老幼,三五成行,便是玩扑克、字牌、麻将,借以消磨时光。虽然这种“过日子”的业余活动大多数输赢基数不高,金额不大,一场牌局下来,也就三、五元钱,但这种现象却相当普遍存在。再就是买“码”。近些年来出现的“地下六合彩”,简直就是一场瘟疫,遍及城乡,乡村似乎尤盛,形成了一张有严密组织、有严格运作方式的网络,致使不少社区居民家中的油盐钱都从这里打了水漂。此外,还有两种奇特现象,一是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个别人竟然信奉起了洋教。谷团村有一个曾经在“社教”时期担任过贫协主席的老党员,如今竟成了忠实的基督教徒,每天早晚勤于功课,甚是虔诚。邪教现象也偶尔可见,地方政府及社区基层组织防不胜防的“法轮功”标语口号,在房前屋后、交通要道时常出现。再就是封建迷信盛行,社区举办红白喜事、庙会香会,一些历史传承的、具有当地浓厚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却变成了宣扬封建迷信的重要载体。

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农民思想文化观念传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告别了“饥寒型”,实现了“温饱型”,正在向“小康型”奋进,部分农民却满足于“碗里有白米饭,杯里有红薯酒”的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看得很淡。随着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增多,留守农民对于农业生产抱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意识,致使农村耕地抛荒、或者两季只当一季种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追求经济富裕的方式上,还没有走出“私有制”的禁锢,注重“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各管各家的米和盐”的单打独斗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薄,特别对公益文化事业不热心、不关心、不用心。尽管农村社区新民居建设普遍增多,却因规划滞后、建设无序,单门独院增多,致使原有的亲情关系淡化、和谐气氛受到影响,国土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卫生恶劣,同时也折射出个体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化的思想观念。

(二)农村社区主要劳动力流动大。由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增多,留守山村的青壮年人口比例急剧下降,老幼病残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谷团村2008年底共有在册人口1879人,而实际常年生活在本村社区的人口不足1000人,且基本是妇幼老残,人们戏称为386199部队。常年在外的人口主要是3部分,一是基本放弃农业生产、长年累月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占在册人口的1/4以上;二是原分居两地的“半边户”随夫(或妻)、一些农村子女随父母进入其工作单位所在地社区的;三是一些年轻父母携带子女进城择校读书,成为一边“伴读”、一边打工的城市“暂居”人口。这些户口在村、常年在外的农民或农民工,基本上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农业从业主要劳动力的大幅减少,致使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谷团村人均不足1亩耕地,耕地荒芜率却在10%以上;不少农户只为“糊口”,或为了得到农耕补贴、避免因抛荒受罚而耕种,将每年种植“双季稻”改成了“单季稻”;由于天灾(如冰雪灾害)人祸(如乱砍滥伐)的影响,山上几乎无可用之材、无可食之果;大部分农家没有饲养禽畜,更谈不上规模养殖;村小学规模大幅度萎缩,由原来的数百名学生减少到现在的不足一百名学生;村党支部绝大多数是老年党员,年轻党员属于凤毛麟角,团组织更是有名无实……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难度大。一是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基础差。谷团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来源,兴办任何集体项目都得依靠捐款集资,举办庙会香会则靠“画缘”筹集善款。近些年来,国家支持农村基础建设的“村村通”工程,国家与集体按对半比例投资,集体这一半只能依靠捐款集资、甚至摊派,每人100元至500元不等,不足部分还得四处想方设法筹集。二是农民生产生活分散、人心不齐。“田土山到了户,用不着党员和干部”的观念在一些农村社区还严重存在,农村社区干部一年四季只做三件事,“一抓开刀(计划生育),二抓上交(集资款,以前还有农业税),三抓打跤(即打架,民事纠纷)”,其他事情几乎不需要、也不会让干部插手。农村社区干部要发展和管理集体企事业、特别是公益事业,可谓心有余力不足。三是农村社区宗族势力强盛。对于农村社区事务管理,干部表现乏力,宗族势力却能呼风唤雨。农村社区普遍设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但只是“官方”组织,仅限于筹办“官方”文化活动。乡村红白喜事、庙会香会的组织筹办,按照惯例属于族长“村”长、香首会首等“民间”组织机构。即使要当上农村社区干部,家里没有三兄四弟、众多亲朋戚友作后盾,没有宗族势力全力支持,要么选不上,即使勉强选上了也当不好。可见封建宗族意识(包括文化意识)在广大乡村依然根深蒂固,宗族势力在当前农村社区经济文化生活中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正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有利条件和时机,坚定新农村文化建设信心。首先,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心理健康。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广大农民具有健康的文化需求心态,一向崇尚有益向上的文化,尽管不同文化形态随着开放的国门渗透进来,他们也不会不分是非黑白、不辨香花毒草地轻易接受,不会轻易改变、更不可能根本性改变对民族文化的需求欲望,不会任意让不健康的文化形态在当地生存与发展,这就为建设农村社区先进文化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笔者为母亲举丧期间,隔壁村也有一老人去世,老人膝下5个儿子,其中一个信奉基督教。为了其母亲的葬礼形式,兄弟之间、实质上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或者说是中华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其结果,前者无疑战胜了后者。其次,当代农民

文化观念逐步更新。随着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不断感受到新的物质文化生活,给家乡故土不断带来现代文化观念和信息,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新文化的强力传播者和建设者;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提质,为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次,党和政府越来越关心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要使“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些英明决策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社区“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重物质生产,轻精神生产”的局面必然得到根本改变,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和投入必然得到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振兴的时机已经到来。

(二)突出新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重点,加强社区文化软件的充分开发利用。首先,必须加强文化硬和载体建设,诸如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科普室、体育健身室、医疗室以及文艺宣传队等。鉴于当前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和载体建设普遍滞后,不一定“村村组组齐步走”,而是采取以乡统一规划,投资大的项目以村为单位建设,投资小的项目以组为单位建设,并且社区与社区之间实施“插花式”建设,防止“一阵风”式的建设而造成设施载体的浪费。在此基础上扩大建设面,至少确保每个社区不存在公共文化设施载体空白的现象,为发展普及繁荣农村社区新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其次,必须加强农村文化软件开发。我们应该迅速采取抢救性措施,积极搜集、挖掘、整理、开发这些文化软件,特别是散落在广大乡村的民间原生态文化遗产,传承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丰富特色突出的文化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关心、救助民间老艺人,确保民间老艺人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发挥他们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下大力气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间文化新秀和乡村文艺骨干,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后继有人,发扬光大。再次,必须改革完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应该作出规定,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间文化软件开发的投入,要达到当地集体经济的一定比重;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要向基层文化建设倾斜,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资金,不宜“撒胡椒面”,应该建立“以奖代投”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农村社区文化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制定城市帮助乡村、先进带动后进的扶贫帮困政策,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发展,贫富地区共同进步;要建立文化市场机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资本和民间资金,动员广大农民集资入股,兴办农村社区文化载体和文艺团体,开发利用农村文化资源;要加强民间文化交流,相互激励、共同促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三)加强和改善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把握新农村文化发展方向。首先,必须坚持党管文化原则。农村基层党组织、社区组织要充分认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先进文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落后文化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对农村社区存在并呈发展趋势的消极文化现象引起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当作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弘扬文化生活主旋律、推动社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其次,必须改善创新管理方式。要把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改革完善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基金和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制度。要主动团结民间文化组织、群众文化团体,积极与农村文化人交朋友,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凝聚群众、凝聚民心的积极作用,发挥他们弘扬传统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创新先进文化的特有功能,使他们成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排头兵、文化管理管理的好帮手。再次,必须遏制消极文化发展势头。随着时间的迁移,空间的拓展,一些消极文化观念冲击着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的农民群众,引发出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农村社区组织要正视消极文化现象的存在以及已经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探讨、积极采取强化教育、正面引导、竭力挽救、坚决打击等综合措施,坚决遏制、逐步消除农村社区消极文化现象,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广大农村阵地。

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活动目的:了解深圳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活动形式:深入社区,为社区服务,与社区人员交谈,做调查。 活动地点:深圳市文华社区,西坑社区,文锦海渡关,北斗片区,锦联片区 活动时间:2012年7月14日到7月22日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主要是通过在社区协助楼长选举来调查社区文化生活情况。虽然这次社会实践仅仅几天的时间,但是我们团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在社区协助社区社工出海报、资料宣传、访谈、服务孤老等等,同时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如下:本次发放问卷50份,回收45份,有效35份。 调查年龄在10-20中有11人,20-30中有8人,30-40中有11人,40-50中有4人,50以上有1人。 社区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社区是社会组成的细胞, 是社会稳定的根基。社区文化是指以小区或街道为单位的有组织的区域性、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网络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深圳属于一个移民城市,外国人口、港澳台及其他城市的外来人口较多,文明程度和素质高低各不相同,所以在各个方面比较复杂。调查显示: 1)社区普遍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能让居民感受到社区文化活动的存在,并且达 到一定程度的满意。 2)社区居民普遍在意社区所举行的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一旦有空或者符合兴趣 便会参与。 3)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关注社区文化活动,只是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时间上,50 岁以上的人群占有优势,而50岁以下的人群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普遍没有更多时间去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4)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每年都有增加和添新,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社区文化由多种文化共同构建,如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娱乐文化、 校园文化等。在文化建设方面,40%的居民觉得应该加强娱乐文化建设工作,23%的 居民觉得应该加强家庭文化或广场文化建设工作。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居民生活节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建设文化大市的过程中,农村文化现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提升。但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忽视农民精神需求的倾向依然存在。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加上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需求水平及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得不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垃圾趁机占领农村文化市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协调。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 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村文化在结构、水平的多样性、层次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调查显示:农民对电视的依赖程度达到了88%,高于城市居民。与阅读有关的文化活动则远低于城市居民,家里没订阅专刊杂志的占80%;一天中不看报、不读书的占60%,不上网的占70%。农民参与麻将、扑克等棋牌活动的比例高于城市居民,许多农民大部分时间是在牌桌上度过的。二是农民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调查显示:受访农民年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298元,超过一半的农民年文化消费在200元以下。当然在农村也不乏一部分高消费群体,在受访者中年文

化消费支出在2000元以上的有7.3%,说明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在文化消费方面也先“富了起来”。 目前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原因较多。一是文化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村级文化建设中,普遍比较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验收合格后,财政有一定的以奖代拨资金,但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的经费大多不足。我乡义兴村、宜古村、孙家坳村、川口村等几个村花数万元建了图书室,但新书的添置和管理人员的劳务支出没有经费保证,影响了图书室功能的发挥。在店子村、十里村、韩塬村经济欠缺的村子,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文化活动支出。二是村级文化设施落后。村级文化设施是农民就近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的基础。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村级文化建设,覆盖面越来越广,但老百姓对文化阵地不足的呼声和意见仍然十分强烈。原因是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不少文化设施闲置浪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存在文化设施“建而不用”等情况。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尽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和文化下乡演出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但面向农民的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岁末年终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落实到每个村的演出场次极其有限。村文化活动室活动内容仅局限于村民看看电视,进行棋牌娱乐,健身锻炼。四是农村文化市场不健全。由于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且比较单一、质量不高,

课程标准调研报告(社区文化)(精)

高等职业教育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 课程标准调研报告 《社区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建设项目组 二〇一四年一月

《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1、《社区文化》课程现行教学过程及课程专门技能训练情况及效果 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面向市、区(县)、街(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必备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社会工作理论及方法、社区工作事务及程序等理论专门知识,初步具备社区事务受理、社区人群服务和社区物业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并熟练掌握社区活动和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的相关技能,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素质高等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门人才。 目前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成长小组》、《社会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专业基础社会实践》等,专业课程主要有《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公文写作》、《社会工作理论》、《农村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策划》、《实习工作坊》等,这些课程当中并没有《社区文化》。而《社区文化》课程旨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工作素养,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应该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区文化》课程亟待解决零的突破问题。 2、《社区工作》课程标准调研的目的意义 课程的开设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岗位需求和 职业标准为依据,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为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为了找准《社区文化》课程定位,明确课程培养的目标,了解该课程的工作任务,为课程标准制定提供依据,并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也是论证该课程如何去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设置符合实际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_刘小流

摘要:由于对社区文化建设意义认识不足,社区文化在很长时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目前全国城市掀起一股社区建设高潮,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一部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提出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方面思考:首先,要切实地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其次,要明确以居民文化权利实现为宗旨和以落实社会公平正义为实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第三,要正确认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实践。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社区建设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03-0060-04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 刘小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 虽然早在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就提出要搞好社区文化,但文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社区建设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002年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后,社区文化的意义得到重新认识,同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国办发〔2002〕7号),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9部门也同时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此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相继提出,城市社区建设成了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国各城市社区逐渐掀起文化建设高潮。那么如何去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呢,在笔者看来,以下几方面是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切实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战略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 过去我们提倡社区文化建设之所以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从社区制度创新角度去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现在各地城市社区在大兴文化建设,但如果没有透彻理解它的作用和意义,也很可能影响社区建设,影响社区的制度创新。在笔者看来,文化建设对当前社区发展的以下三大作用和意义不能忽略。 (一)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的治理和善治,实现社区制度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主义,它的一个 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正义、不断追求社会和谐、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1]社区的治理和善治就是我国在社会新形势下在社会基层进行的 一种探索社会正义、追求社会和谐的制度创新。随着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政治与社会管理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传统的由国家承担全部社会管理职能的城市社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区面临新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的目标是通过社区建设实现社区的治理和善治,逐步达到自治,这是我国目前政学两界的基本共识。治理(governance)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用来形容公共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含义是政府的职能从“划船”向“掌舵”转变,更多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要从政府转移到其他社会部门,它强调的不是单纯的政府自上而下的权威“统治”,而是政府和社会民间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从治理的概念引申出“善治”的理论,认为良好的治理就是处于一种协商、合作基础上的“善治”。社区的治理和善治是我国从基层开始的一种社会管理的改革探索,是社会治理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整合提升。治理和善治下的城市社区,不再是政府的延伸,不再承担综合行政管理职能,而是来自草根社会的区域性“共同体”,是一种民间社会。由此制度创新的要义是“社区共同体”的建设,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结构的建设,它的要点是把社区所在地的各社团组织和居民很好地“组织”起来,使他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协同努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各自的功能,改进社区的环境,解决社区的共同需求问题,最终取得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 在现代多元开放的社会,社区共同体的利益和价值日益多元化,加上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大等原因,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疏远,这不仅使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社区意识观念也淡薄。而社区制度创新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即创新过程本身需要社区基层共同体的参与和出谋划策,且创新过程中可能由于种种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建设逐步向深入发展,社区文化蓬勃兴起。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对于强化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打造居民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个月来,辖区内各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根据安排,我们采取查阅资料、工作座谈、居民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实地调研。召开了由宣传文化中心、老体协、社区居委会等有关代表参加的4个座谈会,了解和掌握了火花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一)多次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目前,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是基层建设先进文化、满足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 (二)加大投入推动了辖区内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市、区、街、居四级文化网络正在筹建中。目前,辖区内有8个社区成立了便民服务站,并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 (三)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活动。目前,辖区内共有文学艺术社团、队伍各类民间文艺队伍有10余支,各类文艺骨干200多人。这些群众文化网络、队伍,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主体作用。许多社区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和中心工作,利用社区文化园地,组织社区文化骨干,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公民道德、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为提高居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功不可没。今年上半年辖区内共举办各类演出30多场,居民参与超过了2500余人次。尤其是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直接参与人员近1000人。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与满足居民自我展现、自我提高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此外,市、区文化系统在“文化进社区”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居民的欢迎。 (四)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拓宽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和渠道。 1、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多。各区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呈现了不同特点。 2、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多。相声、小品、评书、歌舞一应俱全,内容丰富多彩。 3 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多。通过全市文化工作者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积极探索和认真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针对场地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办法;针对如何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问题,提出了用好领导人、退休人、文化人、手艺人、热心人等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章阐述了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要加强和改善农村社区组织建设,落实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创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社区文化硬、软件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标签: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谐发展;思考 目前,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用设施基本完备,村容村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新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可是在农村物质文明生活迅速提高的今天,许多地区的农民虽然脱贫致富,但文化生活却显得十分贫困,文化建设却发展缓慢,相对滞后,这一切都制约着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文化体制,探索文化发展模式,以此来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农村社区文化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1、农民文化素质不高阻碍社区文化建设发展 文化素质是衡量农民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由于国力的不足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大都集中于城市。农民自身知识水平和知识来源渠道十分有限,因而农村受教育的程度相对比较薄弱。农民的教育、培训不能很好地跟进,农民应对新事物、新环境的能力还比较弱。尽管现在各种通讯技术和手段都十分发达,但是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由于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农村社区的普及和推广明显落后于城市的推广速度,很难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受传统的小农意识的影响,“读书无用”在许多农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从而在思想上对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愈来愈多稚气未脱的孩子加入“打工”的大潮之中,早早的为生计奔波忙碌。 2、社区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不高,社区凝聚力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集体化生产方式的解体。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化竞争,导致农村丧失凝聚力的核心与载体。农民的金钱意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这对正在起步发展的农村的公共事业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宗族观念、家族意识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农村中党员的发展、村支书的选举、村中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都受到了影响;新建的广场、花圃、健身器材、照明设施等一些公用设施均由于维护意识不到位也遭到不同程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城区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摘要: 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党的十八大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攀上新高度、寻找新方向、达到新高度、产生新思路,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 关键词: 社区文化、精神需求、十八大、目标、文化建设 (一)、目前我国社区文化建设概况 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区域内人们的各种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系统。其重要内涵是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 满足其精神需求, 使他们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同时, 社区文化对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以及增强社区竞争力等方面,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奋斗目标,可见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还相当薄弱,与城市社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巨大的挑战。据调查:全国6524个街道,共有文化占4545个,建有文化展仅占69.67%,在全国83370个社区居委会中,共有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建有文化展的仅为45.26%,文化设施的缺口还很大。全国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或财政拨款4.08亿元,平均每个活动室仅1.08元,按城镇人口5.77亿算,人均仅0.7元,可见社区文化投入严重不足。此外,还存在社区文化设施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基层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等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社区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有所发展但仍面临挑战,为了解雅安市雨城区社区文化建设情况,我们毛概调研小组在10月到11月一个月时间内,通过调查问卷、随机采访等方式对雨城区城市的社区建设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和了解。然后,在调查数据及查阅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雨城区的社区文化建设概况做了简单总结,对社区文化与人类生活做了探讨,并针对雅安市雨城区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二)、调查分析

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1)

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1) 一个城市的希望与生机所在,文化是其灵魂与内涵,亦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社区文化是各项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塑造人、改造人、教育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xx街道各社区通过日益丰富的社区文化建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融洽了油地居民关系,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和认可。近期,我们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XX街道位于XX。辖区内有21个油田家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常住居民万余人,流动人口6879人。辖区具有区域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人员结构复杂且流动性较大等特点。 一、 xx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xx街道从辖区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逐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生活需要为宗旨,以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以社区优势推动社区文化发展。xx街道自建制以来,群

众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城区、农村群众文化网络已形成,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活动内容日趋丰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分发挥社区优势,针对辖区地域广大、人口密集、油田单位多、居民层次多样等特点,把社区文化工作列入到两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中,将社区的精神风貌、建设成就、服务宗旨等内容融为一体,推动社区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振奋了群众精神,凝聚了社区居民的人心,使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生机勃勃,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全省先进体育社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星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的获得,足以证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活跃了社区群众的思想,创出了街道的名气;二是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生活,增强了街道的人气;三是宣传社区群众的典型,树立了街道的正气;四是激发了社区群众的热情,形成了街道的好风气。 以社区优势造就一批社区文化骨干。社区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必须要有一批社区文化骨干,社区优势也就为这批骨干造就了施展才能的舞台。xx街道文化站作为社区文化活动大舞台的龙头,在社区率先成立了三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京剧爱好者协会、书画联谊会、中老年健身舞协会,这些协会成为带动和深化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力支

关于社区文化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文化的实践调查报告 ——万盛社区与玉屏街道西大社区之对比 摘要:通过对成都温江区万盛社区以及福清西大社区的调查,针对社区文化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大的认点是,社区文化组建暗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日益寡淡,社区应积极承担起联系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社区文化凝聚力认同感 在这个寒假,就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调查,我进行了关于社区文化的调查工作。在上个学期社会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对学校周边的社区——万盛社区进行了调查,并且正对社区文化这一模块专门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收获颇多。于是,在寒假期间我也萌生起这么一个念头,对自己所属的社区——西大社区,更具体的说——社区文化进行调查,在系列的了解之后,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更为宏观的说,认识不同地域之间的社区文化差异,亦是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异。更希望自己能够在表面的比较之下能够体会更多文化内涵深处的不同。 在调查过程中,我运用了在社会学中学到的知识,充分做到了学以致用。我主要采取了访谈法与观察法。并在—这一段期间在西大社区范围内,对社区内的文化范畴以及对社区居民进行询问,展开了自己的调查工作。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我了解到万盛社区与西大社区的官方资料。 万盛社区: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一个村改社区,原属于柳林乡政府,后划归柳城街道办事处,辖区占地面积平方公里,有11个居民小组,村民代表50人,常住人口680户,居民1767人,共产党员48名。 万盛社区内设有办公活动中心,其中包括了,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站、信访服务大厅、老年活动中心、警务站等。社区工作人员7人,居民小组长11名。 西大社区办公地址:上巷11号。总面积方千米;总人口3451人。辖区东至河头巷;西至凤凰路;南至龙江;北至西大路。 (此资源来源于:不过现在的人口恐怕是不可同日而语,应该增加蛮多了) 在社会学课上,我们学知: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是社区文明的内核。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开发潜能、增进交往、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时,我们小组成员围绕社区文化这一主题,对万盛社区,进行了相关考察,就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的具体文化活动”,“社区文化的培养与宣传”。于是当下,我也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咨询与调查。 调查内容分析: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主要负责整合社区内的文化资源,开办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社区管理中的重要机构,应当更好地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文化设施,同时做好

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案

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案 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说良好的社区文化可以树立起公司的品牌和形象我们在注重物业公司提供高水平的基础服务的同时更应注重加强社区文化的“感情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增强业主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社区的整体文化水平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文化并非单纯指一些娱乐性的活动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社区氛围对这个群体里的所有人均起着渲染和影响作用不仅可以增加业主对楼盘的忠诚度而且坚定潜在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社区文化工作首先要将社区文化与物业管理基础业务紧密结合使其为解决基础业务问题提供更多支持性服务;其次通过社区文化的开展和创新营造和谐的社区居住氛围由此将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转在社区中渗透和传递形成独具特色的群体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目标增进业主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社区文化建设目的: 1、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区文化环境; 2、增强业主对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 3、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业主的满意度、忠诚度 三、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一)、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家”延伸“家”的含义让业主感到家不仅只代表居住的房屋更意味着是温暖的港湾让人感到身心的放

松、精神的归属在活动内容方面将以老人和儿童作为关注的重点侧重多举办以这两类人群为活动对象的活动以体现家庭亲情同时注重活 动的文化内涵 在社区活动中鸿坤会将作为主要的组织者最大程度上联动瑞邦物业公司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创造业主和物业人员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让业主感受到物业时时刻刻在关注着他们的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从 而增强业主对物业工作的认同感 1、按客户分类: A、经适房客户:组织贴近生活、服务生活、大众化参与性高的活动为主; B、商品房客户:以体现人文关怀、社会影响力大的活动为主穿插贴近生活的大众活动逐渐引导业主打造具有鸿坤特色的高品质社区 文化气息; C、注重重点客户群体对于在我公司多次购房、购买多套房的客户、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端客户可以组织专场VIP活动例如红酒鉴赏会、奢侈品推介、高尔夫专场、艺术品鉴赏等活动彰显我公司高端形象从而稳固此类客户的购买能力及对新客户的市场影响力 2、按活动分类: A、定期举办大型社区活动且把一些大型活动打造成固定的品牌形象活动如新年庆祝活动既可以组织社区联欢会也可以组织大型活动 包场答谢会(如新年音乐会等)“六一”儿童节、中秋节、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等可达到参与度高影响面广的效果;

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社区文化活动的调查报告内容如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建设逐步向深入发展社区文化蓬勃兴起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对于强化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打造居民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个月来辖区内各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根据安排我们采取查阅资料、工作座谈、居民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实地调研召开了由宣传文化中心、老体协、社区居委会等有关代表参加的4个座谈会了解和掌握了火花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一)多次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目前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是基层建设先进文化、满足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

(二)加大投入推动了辖区内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市、区、街、居四级文化网络正在筹建中目前辖区内有8个社区成立了便民服务站并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 (三)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活动目前辖区内共有文学艺术社团、队伍各类民间文艺队伍有XX余支各类文艺骨干XXX多人这些群众文化网络、队伍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主体作用许多社区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和中心工作利用社区文化园地组织社区文化骨干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公民道德、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为提高居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功不可没今年上半年辖区内共举办各类演出XX多场居民参与超过了XXXX余人次尤其是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直接参与人员近XXXX人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与满足居民自我展现、自我提高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此外市、区文化系统在“文化进社区”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居民的欢迎 (四)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拓宽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和渠道 1、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多各区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呈现了不同特点 2、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多相声、小品、评书、歌舞一应俱全内容丰富多彩 3、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多通过全市文化工作者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积极探索和认真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针对场地不

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 前言:参加者:*** 主题:浅析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 时间:寒假期间 地点:县城小区 转眼间大学生涯的第二个寒假又匆匆度过了,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管理的现状,为了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更好的与社会接轨,与专业发展相融,我利用寒假期间在本市居民小区进行了一次调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已迫在眉睫步。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化建设。社区可以划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都市社区,此后提及的社区主要是指都市社区。这些特点要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和发展功能。 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文化产业是建立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的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有着自己的优势。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与高新科技紧密相连,又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因此,文化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增长点。 在许多人看来,物业管理只是一些日常维修、园林绿化、保安、清洁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事务,却忽略了物业管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最突出的是在社区文化方面。作为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文化开展得好与坏,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出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还能够综合地反映该小区的形象和精神风貌,以及反映该小区居民的素质、精神境界和道德规范等。人们已经接受了买房子是买70年生活方式的观念,而这种生活方式直接体现于社区文化中,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反映了小区的生命力,关系到安居乐业,关系到房子的升值和保值。这就是大概的建设社区文化的意义,建设社区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可以概括为1.老少相结合2.大小相结合3.雅俗相结合4.远近相结合。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老人都怀念以前的社区文化,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文明发达的社会,农业社会结构自然具有村社组织的各种特征。“中国传统社会是重关系、有人情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富有社区色彩的社会。但这种社区色彩并不同于西方社会建立在自由、独立人格基础上的现代社区的性质。因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深化,这种重关系、有人情味的“社区”色彩在目前城市社会中就越来越淡薄,难怪有许多人兴起“人情淡薄”的感慨。这些感觉所反映的社会事实,概括而言,就是“社区的衰落”。而这一“社区的衰落”,可以归咎三项因素: 1.都市化。城市人踏出家门,就是一个“陌生人的世界”,必须小心提防,有所保留,有所准备。这种防御性心理机制,使人时刻精神紧张,不敢松懈,有意无意用冷漠与敌意在人与人之间筑起一种安全的距离,使人与人间不会无缘无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社区文化是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指导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它融 入小区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文化产业等为一体,是以本社区民族与民俗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文化组合体。社区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也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队伍建设薄弱、活动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所以重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居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些情况,要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及提高居民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提升社区的整体实力。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正文 社区文化是社区中的文化,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大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营造高度文明的人文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找准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并根据其主要特点和特殊功能,构建新时期完善的社区文化,使其成为传播实施先进文化的有效方式,是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和任务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文化建设,既是群众文化的基础,又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的转型,体制的变动,利益的调整,价值取向多样性,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这就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广大城镇居民的要求,是新时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区文化建设,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要求。休闲时间的增加与合理利用,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部分时间,是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课题。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变为居民自觉的行为。今天的社区不仅是市民居住、工作的地方,还是人们学习、娱乐的主要场所。紧张的工作之余,在社区内能得到休息娱乐与健康文明的享受,使居民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得到提高,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来实现。 2.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全国各地的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过去,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本上是把创建文明小区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所以大部分地区的创建活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创建文明单位、共建文明楼院等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抓好安全防范、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文化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现在,创建内涵不断丰富,创建形式逐渐完善,社区文化成为社区建设的灵魂。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在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精神品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地

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走访,观察,发现近几年来,社区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广州黄埔区庙头社区的调查发现与收获。 来到这个社区后,发现这个社区与前几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社区的硬件建设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各个街道上几乎都有中小型诊所,健身设施,文化室,小吃店等。街道托老中心和建设区级福利院集中在主街道。据调查,全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2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的覆盖率为100%,每间社区服务中心均在3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340000多平方米。所设的文化室,建成社区体育设施,场所114处,占地面积11700多平方米。 社区的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义制度,形成了街道,社区党组织议事和协调新机制。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建立了社区党支部或党总支党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基层的覆盖面。全社区基本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的社区党建新格局,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时,社区也开展了社区教育,就业指导,养老托老等10个系列便民利民的服务。 社区的自治能力明显增强。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居民的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落实。 社区环境经一步好转。社区深入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切实加强了噪声,油烟等污染源的整治。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区内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地点区放置垃圾等污染物,统一处置,每个街道都有固定人员去打扫街道,监督人群。对于在街道上乱摆乱放的买卖摊子,都有城管人员去管理。对于垃圾乱放者进行惩罚和教育。 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业扎实推进。如这个庙头社区内有规定的人员进行治安巡逻,有专业的治安亭等为人民服务。这个社区内近几年来的发案率特别是入屋盗窃案大幅度下降,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群防群治式的社区物业管理成了社区管理的主流。 在调查中发现社区虽然有了以上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我觉得有必要写出来。 由于城区社区具有区域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外来人口多等特点。社区居民不够重视文化建设的工作,如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数量少,层次较低,特别是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一方面,缺乏整体建设规划。全市城区没有社区文体设施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和详细规划;社区文化设施从项目,功能,数量上没有制定出台非常具体的标准,建设缺乏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投入机制没形成,缺乏经费保障。一是缺少文化建设和活动经费。社区普遍反映经费紧缺,社区文化成了无米之炊,搞建设和组织活动都要拉赞助、靠结对单位支持;由于没有经费来源和保障,人才培训难、活动开展难,影响了社区干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热情。二是财政对社区文化建设投入少。由于各级财政几乎没有社区文化工作的专项经费,形成相当数量社区的文化设施多年来得不到改善或缺项。有些社区即便市、镇区、街道无偿提供了一些文体器材、图书、文化信息共享设备,因缺少正常运作的经费保障,造成无法正常开放和维护。三是缺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由于政策上原因,社会资金对社区公益文化的投入缺乏积极性,社会文化团体对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 另外社区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居民参与度还不够高。由于人员流动性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1-09-29T16:16:24.87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下期供稿作者:韩广清[导读] 社区文化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 韩广清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山东济宁 272000)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2 内容摘要:社区文化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队伍建设薄弱、活动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要通过政府职能和社会的力量,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提高居民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提升社区的整体实力。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工程,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作为改革开放后产生的一个新兴事物,由于其发展历程短,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到位,因而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对策性分析。 一、社区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1.社区文化的内涵 我国社区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理论界对社区文化含义的界定不甚相同。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2.社区文化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市乃至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在提升社区整体实力上作用显著。 二、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1.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设施是基础,起着文化载体的作用。包括图书阅览、健康活动、娱乐休闲和交流沟通的场所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利用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但在现实中,社区文化设施普遍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普及率与利用律不高。一方面,社区资源严重不足,设施总量不能满足居民要求。文化设施陈旧老化,活动场所面积狭小,数量不多种类贫乏。有的社区由于管理不规范,居委会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在面积狭窄的小区过道摆放台球桌供居民有偿娱乐,私自收取费用;另一方面,现有资源被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有些社区为在社区间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存在着盲目投入的现象。这种搞形象工程的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但其有名无实的做法并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 2.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滞后 社区的文化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社区文化专业人士、社区群众文化骨干分子及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策划、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有的社区将负责文卫的部门与负责计划生育的部门合并,使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混淆。造成计划生育工作和文化工作没有分开细化,各项事业都无法有效开展。同时,其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及能力素质都很难适应繁杂的实际工作,导致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内容单一,不合居民的口味,效果不明显。 3.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社会接触面的狭小、人情味淡薄等因素使邻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增多。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人们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淡薄。社区街道对社区内文化活动大包大揽,居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和活力,脱离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方式以动员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和劝说下进行,从而使居民产生随大流与消极被动的应付心态,造成参与热情不高。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要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创建文明社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政府应提高划拨专门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比例,拓展有偿的社区文化服务活动项目。通过主动与当地文化馆、图书馆联系,在社区文化大院中建立阅览室、文化站;开辟“社区文围墙”等阵地。 其次,会同社会力量共建社区文化。依靠社会力量,与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实现“共建”,企业通过对社区各种活动、比赛的合作,既解决了社区办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自身的美誉度,同时还与社区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2.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繁荣社区文化,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必须对“软件”建设——建立支高水平的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加以重视。首先,应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以及职称评定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通过考试选聘、民主选举等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挑选出专职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另外,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社区可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聘请技工、学者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开辟社区文化论坛,有条件的可以尝试申报社区文化类的研究项目,及时总结社区文化创新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定期与其他社区进行沟通,加强学习,不断显露本社区的文化特色,并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增强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各类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在建立专业社区文化工作人员队伍的同时,还要组织社区文化工作积极分子,联系愿为社区做义工的高校学生,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实到社区文化的各个领域,不断丰富与完善文化活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