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

◆新课程研究◆

史料教学研究综述

◆李 进

摘 要: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是历史学科特点的决定和适应高考的需要。本文对以往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史料教学 高考 新课程改革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记忆性的活动因素大大超过思考性的活动因素,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既定的”史实和结论进行复述、记忆以至背诵。然而,这些“既定的”史实和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学生对这些史实和结论又是如何认识的,学生可不可以有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这样的问题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更无从谈起。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在其文章《理解历史》中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的实际情景及其发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1] 2001年,国家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3年各科的课程标准颁布。在《历史课程标准》中,从教学目标、过程、手段和评价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新课程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来说,对史料的学习可以增加他们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对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而且以史料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学习问题在学生看来会更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特别是史料的运用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操作,提供具体的材料,有利于他们学科能力的发展。”[2]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这一要求,一线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的应用无疑是适应新课改,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的最好教学模式。

(二)历史学科特点决定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时间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3]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或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录或解释,而且客观历史不能重现,因此现在的人们要想了解历史就必须借助史料。史料“便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以往人类文化的痕迹”[4]离开史料,人类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5]

因此,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都非常重视史料。英国学者柯林伍德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和方法根本就在于解释证据”。6]傅斯年主张“史学便是史料学”[7]的论断,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8]胡适也说,“历史学就是根据”,历史学家“全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第3、4期

20

靠用最勤劳的功夫去搜求材料,用最精细的功夫去研究材料,用最谨严的方法去批评审查材料。”[9]所以,历史课的学习必须借助史料,这是由历史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适应高考的需要

自1989年的历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现“史料分析题”(后更名为“材料解释题”),而在20年的高考历史试卷当中,史料习题占有的比重不断增加,以全国卷Ι为例,2007年开始除了主观题是材料解析题外,所有的选择题“题干(11个)都是材料创设情境”[10],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试题史料题无不占绝大部分。高考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考察与评估,又是对其学习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对史料理解和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史料教学,充分利用史料,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下高考的要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对高考试题史料的研究

1989年的历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现“史料分析题”(后更名为“材料解释题”),当年的分值仅占全卷的5%,到1995年已发展到20%,后基本稳定在22%—24.7%。 新课程改革后,材料题在全卷中的分值大大增加,以广东2007—2009年的高考卷为例, 三年来高考卷的非选择题部分都是以史料题形式出现,共75分,尽管每年各小题的分值有所变动,但占全卷的50%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史料题型已成为历史高考试题命制的主要题型。关于高考史料分析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两方面:

1.主要研究材料解析题的试题特点和解题方法。

自1989年,我国的高考历史卷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史料分析题,该题型位于试卷的第四部分,两小题每小题两分共四分,60.下文引自魏源的《海国图志》:“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读后请回答:魏源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61.阅读下列史料,扼要回答问题。“第19 条,倘藏匿此奴于其家而后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7 条,倘彼折自由民之骨,则应折其骨。第199 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要赔偿其买价之一半。”请回答:①上述规定出自什么文献?②是谁、在什么时候制定的?

③上列文献反映的阶级实质是什么?此后,第四部分改为材料解析题,而且分数也增加到10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从1990年开始,选择题出现了以图片创设情境的试题。如当年选择

题第三题,

此后,材料解析题和材料创设情景的题分数不断增加,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大家对这方面也就越来越重视。出现了很多研究高考材料解析试题的文章。1989年5月30日,刘胜宜在《谈谈今年高考试题的新题型—“史料解析”》中,根据当年考生答题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考生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并提出希望中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改掉不求甚解死记硬背和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11]孙双武提出解答材料解析题应从审题和答题两方面入手,并提出审题时,要处理好审材料、审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和审题问三个方面的关系。答题时要区别对待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和写作式材料解析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方式的不同[12]。杨华在《规范指导 适应高考—浅析提高材料解析题的解题的能力》中从他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看,指出解题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懂材料,细心审题,以材料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结合所学知识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第3、4期21

回答。[13]包留兴以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7题为例,指出我们必须学会做材料解析题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审读设问;其次,审读相关材料;再次,联系教材;最后,从容作答。

[14]李春斌指出学生做材料解析题有两大“瓶颈”:一是不能充分准确理解材料,二是解题时不知从何处作答或如何作答。并就这两大“瓶颈”谈了突破的技巧。[15]同时2003年出版的由周振波主编的《中学历史材料教学与研究》一书,针对高考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对中学历史材料及材料解析题所涉及的考试内容、能力要求、命题趋势、答题要领、解题方法等作了专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6]

2.研究试题材料内容本身和在教学中该如何应对

何成刚、沈为慧写的《史料缺陷与论从史出——以2009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7题为例》一文中对2009 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 27 题中国近代史上的“教案”问题产生质疑,指出由于命题人对晚清教案的基本概貌并无全面介绍,对于所选取史料在揭示历史现象本质上的局限性没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导致命题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最后告诉我们,“论从史出”理念的教学实施,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施教者对于历史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历史认识,提供全面而客观的材料供学生分析。如果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是有缺陷的史料,那么,就不能保证学生“论从史出”的科学性。[17]李蓉的《新高考史料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以2003—2009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作为研究对象,阐析高考历史史料题命制的思路:一、注重知识理解,凸显能力立意;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凸显情感价值观;三、关注新学术观,科学指导教学;四、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五、反映地方性。旨在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史料的重要性,指导更多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史料教学,发挥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18]王亚明的《用“历史”讲述历史—由2010年高考谈史料教学》一文中指出高考命题材料分析题的原则:一、史料运用的基础性;二、史料选择的典型性;三、史料分析的开放性;四、史料教学的渗透性。[19]赵玉洁、吴红英《这份“和约”是“一位团民”所拟的吗?———谈 2010 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 37 题所引史料的出处》通过论证指出该题的史料并非出自一位团民。[20]

(二)对教科书中史料的研究

1.教科书中的史料特点

"近年来,历史教学界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学习历史课,认识和掌握一些历史资料,学会一些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给予学生的历史材料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总的说是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零散到比较系统,由单一形式到多种形式。"[21]"就目前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看,在对史料的编排与运用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以引用史料为主要特征,另一种是以探究史料为主要特征。并指出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运用史料,涉及到教材类型、教科书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实际中,充分发掘和运用史料的功能和作用,合理、有效地编排、运用史料,将有助于全面落实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实现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进一步推进中学历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2]赵荣辉《浅谈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教学》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提供的材料,概括起来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图片材料三大类。对于不同形式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并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一、对于文字材料,应视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运用,以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二、对于表格材料,应引导学生透过表面枯燥的数据发掘其深层内涵,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对于数量众多的图片材料,教师应利用图片材料特别是漫画和插图的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23]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第3、4期

22

2.教科书中引用史料出现的错误

范德新、张艳飞、曹大梅等论证了人教版必修三18页“历史纵横”引用王阳明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史料错误,并提出运用史料应注意:1.注意史料的真实性2.注意史料的客观性3.注意剪裁史料的灵活性 4.注意史料的多面性。[24]刘国良的《参加“一战”的华工数字问题》指出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I 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一课导入框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 年 8 月,段祺瑞政府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随后,中国派出 50 万人,奔赴欧洲战场,担负起军事工程、战地工程及后方服务等繁重的战勤任务。”作者通过查阅资料,指出战中出国赴欧的华工人数应为近 20 万人,与教材中所述的50万人,相去甚远。[25]

(三)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的应用

1.总体把握和概述史料教学相关理论

张静轩通过对黑龙江省龙江二中、辽宁省义县高中、北京市第十九中、北京市燕山石化中学、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中学、河南省温县一中、河南省沁阳市一中、江西省吉安白鹭洲中学、福建省集美中学、福建省侨荣职校等10所学校的60名历史教师和209名高二文科学生的调查得出: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在行动上重视史料的作用;他们所利用的史料基本上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字或图片史料;史料教学的形式主要是简单的课堂上文字史料的解读,对于课外各种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利用等活动很少涉及。这种教学现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26]“从历史研究角度看,史料从内容方面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类。直接史料指会议记录、私人日记、各种文献和文告等。间接史料指各种史学专著、论文等。史料从其表现形式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文字史料泛指用文字记载的一切史料,包括各种文献著作和铭刻等;实物史料指各类遗迹和遗物;口碑史料指民歌、传说和录音等。这三类史料各有长处和短处,应扬长避短、综合运用。文字史料是最根本的史料,实物史料可以补充和印证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则能丰富和弥补史料在某些方面的缺陷。详尽地占有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条件,客观地分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必要保证。”[27]包明达从史料教学法的必要性与意义、史料教学法的实施途径,两方面介绍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史料教学法,对于史料教学法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1.史料教学法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2.史料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师自我蜕变3.史料教学法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史料教学法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28]

2.对史料教学法在历史课堂具体运用的研究

许小红的《充分利用历史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先分析了这一课教科书提供的史料资源,然后通过1.自学内容,归纳要点;2.掌握方法,分析材料。3.设计问题,开启思路;4.回答准确,培养规范,四步来具体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方法。[29]朱文琪以《开辟新航路》一课为例具体分析了史料教学的价值和意义。[30]王昌成、沈为慧在人教版“五四运动”内容的复习教学设计中采用了“瞬间描述”与“感性复原”的方法,通过合适的材料呈现历史细节,引导学生知道“五四运动当天发生了什么”“随后又发生了什么”“六月又发生了什么”“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31]叶永广的《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应用—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谈起》以《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下简称《清》)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就史料的作用、应用方法及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史料的应用既是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延伸、加固和补充,同时也为理解和掌握教科书的知识提供了保障。[32]此外,还有关于课堂史料教学引用史料应真实可靠的论述[33]。

(四)国外史料教学介绍

我国学者还介绍和翻译了大量的国外史料教学的现状和实施方法,主要是英国和美国。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的历史课也出现了“危机”。英国走的是坚持历史课程、深化历史教学改革的道路,加强了对学生的史料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第3、4期23

1.英国史料教学

叶小兵翻译并于1990年出版的,是英国历史协会出版的系列丛书的一种。其中论及蒂姆?洛马斯(Tim Lomas)所著《历史理解的教学与评价》(Teaching and Assossing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一书中的(证据)一章关于英国史料教学问题的内容。文中介绍了史料的特点、学校教学中运用材料和证据时的问题和认识证据的一些教学方式。其中认识证据的一些教学方式包括:1.编写第二手的资料;2.分类;

3. 考虑错误与矛盾之处

4.适当的史料;

5.探查工作

6.概述史料

7.转述史料;

8.质疑;

9.推断作者;10.运用史料,十种方式。[34]周孟玲《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研究成果》指出“学校里历史科的学习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得历史知识”(W?拉蒙特:《考试的作用与流弊》.《历史教授与学习的新向》,1870年英文版。)历史知识既然是历史学家依靠史料研究与鉴别而获得的述说记录,那就应该让学童也根据一篇或多篇历史材料,原始的或第二手的,去解答问题,重建史实,判别史料内含的主观偏见成份。通过这些“做历史学家”的活动,可以锻练学生的怀疑精神,而考试则采用课外的史料去设计考题,以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病。[35]陈新民的《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介绍了英国史料教学的基本思想;史料研习在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史料研习在教学中的要求;史料研习在历史考试中的要求。希望通过借鉴英国的经验,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研究史料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史料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36]陈新民又在《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列举了三种为学生提供史料教学的三种功能:1.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运用,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2.有效的学习总是积极的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3.运用原始资料和处理证据问题能给学生一种真实感,而这是第二手资料所难以做到的。[37]

2.美国史料教学

2000 年出版的 Discovering the American Past: A Look at the Evidence(《发现美国的过去:从史料中进行探究》)一书,主要是从历史问题、背景知识、学习方法、材料、思考的问题和结论几个方面对学生就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学习进行引导,指导他们从史料出发来探究历史问题,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38]2004 年,美国学者在Uncovering Our History:Teaching With Primary Sources.(《史料教学下的历史揭密》)一书中,又为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认识史料,如何使用美国国会图书馆进行史料教学,并通过教师日志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史料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教学心得。显然,这本书为美国的师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史料知识和可操作性建议。[39]此外,美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对于史料教学中有关的“历史的了解”(知识)和“历史性思考”(能力)也分别作有详细的阐释。“历史的了解”(Historical Understanding)规定的是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即所有学生应该具备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了解和认识,从美国史、世界史两大范围入手,包括对社会历史、政治历史、经济历史、科学与技术的历史、文化历史五个人类行动领域的了解。[40]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介绍了由美国历史教育制定的美国中小学历史标准(National Center for History in the Schooles)提出培养历史思考能力的五项标准:历史时空观念、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和解释、历史研究能力、历史问题分析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并具体分析了其中的第三条、第四条美国历史教育重视史料教学的特点。[41]

李稚勇《美国学校历史课程改革论析》指出关注史料教学,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今已成为美国历史科的重要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教学中不仅运用传统的史料,而且扩大了材料的来源,更积极利用网络,这就把课堂教学与国家艺术博物馆、国会图书馆的收藏物联系起来,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教学,代表了美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42]

以往研究的不足:

1、教学中使用史料脱离学生实际,引不起学生兴趣。叶永广的《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应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第3、4期

24

用—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谈起》指出以往关于史料教学在课堂应用方面的研究发现,老师往往引用大量史料,但史料的引用脱离学生[43]。朱文琪的《开辟新航路》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但脱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很那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采用史料教学方法时引用的史料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44]

2、缺乏具体操作的方法和长期规划。以往关于史料教学的研究一方面是从理论上介绍史料教学的方法、原则、功能等,[45]另一方面或以某一课为例讲述史料教学的操作方法。但这都不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系统长期的训练,缺乏可操作性。[46]

3、以往研究过多的都是关于史料教学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的应用,对史料教学第一步也就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史料的搜集和选择很少关注。

参考文献

[1] A.K.Dicklnson.P.J.Lee and P.T.Roger.learning History[M].London,1984,16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 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70.

[4] 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8).8.

[5] 荣梦源.史料学和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9.

[6]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0.

[7] 傅斯年.傅孟真先生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52.

[8]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说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40.

[9] 胡适.历史科学的方法.胡适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423.

[10] 余柏青,周禄丰.回顾近九年全国卷Ι试题完善2010年备考策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1~2).

[11] 刘胜宜.谈谈今年高考试题的新题型—“史料解析”[J].中学历史教学,1989(5).

[12] 孙双武.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J].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9(9).

[13] 杨华.规范指导适应高考—浅析提高材料解析题的解题的能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3).

[14] 包留兴.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以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7题为例[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09(10).

[15] 李春斌.突破材料解析题的两大“瓶颈”——准确理解材料和解题作答的技巧[J].历史学习,2010(9).

[16] 周振波.中学历史材料教学与研究[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

[17] 何成刚,沈为慧.史料缺陷与论从史出——以2009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7题为例[J].历史教学,2009(15).

[18] 李蓉.新高考史料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0(49).

[19] 王亚明.用“历史”讲述历史—由2010年高考谈史料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3).

[20] 赵玉洁吴红英,这份“和约”是“一位团民”所拟的吗?——谈 2010 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 37 题所引史料的出处[J].历史教学,2010(23).

[21] 李伟科.21世纪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1999(4)

[22] 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J].2004(7).

[23] 赵荣辉.浅谈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3)..

[24] 范德新,张艳飞,曹大梅.历史教学选用史料应慎重—由人教版教材一则史料说开去[J].历史教学,2011(5).

[25] 刘国良.参加“一战”的华工数字问题[J].历史教学,2010(13).

[26] 张静轩.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历史教学,2007(8).

[27] 胡琮禹.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分类和作用[J].阴山学刊,2001(9).

[28] 包明达.新课程理念下的史料教学法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7(8).

[29] 许小红.充分利用历史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2).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第3、4期25

[30] 朱文琪.史料教学的实践与价值——以《开辟

新航路》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1] 王昌成,沈为慧.基于人教版“五四运动”内容

的复习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4).

[32] 叶永广.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应用——从《清末

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谈起[J].历史教学问题,2001(4).

[33] 陈家华.史料教学的缺憾与思考——2010 年

台州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比分析[J].历史教学,2010(7);刘晓兵,苗颖.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例谈材料的深度剖析和有效利用[J].历史教学,2010(23);徐金卫.伪造史料岂能当作史实[J].历史教学,2010(13).

[34] (英)蒂姆·洛马斯著.叶小兵译.论史料教学[J].历史教学,1998(2).

[35] 周孟玲.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

研究成果[J].历史教学,1998(2).

[36]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J].学科

教育,2001(8).

[37]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

启示[J].历史教学,2002(11).

[38] William Bruce Wheeler, Susan D. Becker,Discovering the American Past: A Look at the Evidence,Copyright 2000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39] Susan H.Veccia,Uncovering Our History Teaching with Primary Sources,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Chicago,2004.

[40] 译自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3489673.html,/standards/dev-5- 12f.html (美国国家历史科课程标准网)“National Standards for History: Part Two Chapter On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41] 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历史教学,2004(4).

[42] 李稚勇.美国学校历史课程改革论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43] 朱文琪.史料教学的实践与价值——以《开辟新航路》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4] 王昌成,沈为慧.基于人教版“五四运动”内容的复习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4).

[45] 张静轩.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历史教学,2007(8);胡琮禹.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分类和作用[J].阴山学刊,2001(9);包明达.新课程理念下的史料教学法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7(8).

[46] 许小红.充分利用历史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2);朱文琪.史料教学的实践与价值——以《开辟新航路》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王昌成,沈为慧.基于人教版“五四运动”内容的复习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4);叶永广.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应用—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谈起[J].历史教学问题,2001(4).

(作者:李进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上接第54页)

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语文历史联合备课的做法,毫无疑问,增加或提示了学习者的经验背景,提供了更多的途径,非常有利于学习者的理解。建构主义又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语文历史联合备课正好强化了学习者对自己过去的经验背景的认识,加强了学习者对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主义还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而语文历史联合备课则给学生多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上的情境,因而对学习者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帮助巨大。

其实,在过去,一直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很多优秀的历史作品,如《史记》等,既是优秀的历史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通过历史语文的联合备课,学生无疑得到了充分的综合素质培养,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作者:张长东 广东省江门市陈经纶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第3、4期

26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体方法以外的有关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总结性研究,目的是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综述 外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语言要素。其中,词汇习得是对外汉语习得的核心,贯穿于汉语习得的全过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开端,而且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近五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据统计,从2004年1月到2009年6月仅发表在四种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研究文章就有36篇。即《世界汉语教学》8篇,《语言教学与研究》13篇,《汉语学习》4篇,《语言文字应用》11篇。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四种核心期刊的36篇相关文章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一个综述。 一、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近五年来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文章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 在近义词、同义词等词汇方面:敖桂华(2008)阐述了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揭示了近义词辨析的途径和方法,即辨析近义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辨析语义,探究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深入语境,捕捉用法的差异;区别词性,认知词性的语法功能。对教师教学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琳(2008)针对同义词教学的复杂性提出了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建立分层有序的同义词异同对比项目系统,这样同义词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教起来更加方便。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易混词语的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辞典编纂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春梅(2007)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单双音同义名词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59%的单音词和30.23%的双音词在使用中有偏误,并且这些偏误分布是不均衡的;单双音同义名词偏误的主要类型有语义差异引起的偏误、色彩的偏误、音节限制引起的偏误、受量词修饰引起的偏误等。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有教材、教师和工具书等。 孟凯(2009)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属性词教学及相关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重视反义属性词语义与构词以及义项上的显著对应性;反义属性词中容易引起过度类推的语义与构词或义项上的不对应要着重强调;教师应帮助留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内容摘要]史料是历史科学的生命。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生命与活力。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能够为历史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教学应用注意事项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纷纷把历史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并且逐步使中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方式、考查方向等方面与高考接轨,加大史料分析、史料评价的占有量比例,这样史料教学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简单探讨。 一、史料的释义与分类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传)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文献史料主要表现为史书资料、档案材料、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又可分为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所谓原始史料是指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遗迹遗物;所谓转手史料就是就是史学家凭借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始史料,论述他们没有亲见的事件。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史料主要有文字资料、实物图片、人物图片、图表、示意图、战争形势图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不同分类方法对这些史料进行区别分类,掌握简单的史料甑别、辨伪方法以及通过不同史料对比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6年推行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明:要遵循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科书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史料,这些史料也集中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新高考也日益重视历史“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材料题中更多地贯彻了考查能力的原则,在强调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潜力,特别是学生运用历史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课程史料教学的意义 (一)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就要依赖史料。史料是指在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各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文字资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三类,它具有详细、丰富、系统完整的特点,是我们了解真实历史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历史的真实是蕴涵在庞杂繁多的史料当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大量的史料作为媒介,正如梁启超所说:“举凡人类纪录,无不纳之于史。” 充分结合课本提供的史料以及一切能用的课外知识服务于课堂,通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重现历史情境,学生能够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师生应该认识到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史料是丰富多样的。历史课程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地理、经济等多学科内容,高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丰富,知识储备有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但同时,他们有积极参与学习、探究历史事件的热情。史料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向学生提供了进行学习上创新的机会,对以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探究;使他们在研习的过程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得以开发出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三)弥补教材不足,拓展思维空间

精选-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连抱之木必以授良匠,万金之壁不可付拙工。” 教育的振兴,希望在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大面积倡导实施,并且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时,它更需要一批新型的、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来完成这一教育的使命。为了深入、全面了解我校几年来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实施情况,以便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反思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准推进深化我校新课程实验的着眼点和切入点,重新调整推进思路,促进全校语文教师均衡、协调、和谐地发展,笔者对我校小学语文教师现状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对象为我校14位专职语文教师 三、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涉及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态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课堂教学中把握“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几方面内容。 四、调研方法 采用谈话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 五、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㈠教师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语文专职教师14人,其中区骨干教师2人,校骨干教

师1人,占语文教师的21.14%。师平均年龄为37岁。其中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7人,占语文教师的50%。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学历8人,占57.14%;专科学历5人,占35.71%;中师学历1人,占7.14%。 第二:从职称结构上看:小学高级职称8,占57.14%;小教一级职称5%,占35.71%;员级1人,占7.14%。 第三: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共计??人。第四:从教龄结构上看:教龄20年以上有5人;5—19年有8人;5年以下有1人。 ㈡优势与劣势 根据以上数据及教师平日教学情况分析,我校语文教师的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踏实的工作作风,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追求。具有朴实的甘为人梯的精神和合作意识,协作能力,教师间关系和睦。年级教研组的凝聚力强,整体形成了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 第二、学历较高、教学功底较扎实。教师92.86%以上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竞赛、基本功比赛及论文比赛中,1/3教师获奖情况良好。教师整体具有一定的实力与潜力。 第三、教师结构合理,中青年化,这决定了中青年教师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这批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并不太多的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材整理)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 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 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 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2、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P29

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文献综述

泉州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一、前言。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个学科,从形成到现在不过几十年,时间不算太长,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深厚。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有它持久的社会需要。因此,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对这个学科进行研究?怎样帮助外国人学好汉字?怎样让留学生运用自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完成本论文,在写作前搜集了关于汉字教学的论著,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书籍以及汉字教学的相关新闻资料。 二、目前国内研究现状。 (一)汉字的性质 汉字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汉字教学的特殊性,刘巍在其《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中说到,“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和结构规律。汉字的教与学必须建立在对汉字字形结构的分析上,即以字形分析为基础,沟通字音与字义,从而更好地帮助汉语学习者突破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障碍。从语言的认知规律出发,把汉字放到整个汉语的结构网络中教学。” 在胡文华的《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中向我们阐述了汉字的性质,要讨论汉字的性质,必须从汉字自身的规律和世界文字体系两方面考虑,从世界文字体系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表意体系只的是一个词只有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不取决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而表音体系的目的是要把词中的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摹写出来。表音文字有时是音节的,有时是字母的,即以言语中不能再缩减的要素为基础。由此可见,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的特点十分明显。 吕叔湘认为,汉字是语素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可以按照文字代表语言的方式来分为三类,他在《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中提到:“一类是因素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又叫做音位),如英、法、俄语等;第二类是音节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就是辅音和原音的结合体,如日语的字母、阿拉伯语的字母等;第三类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字,汉字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汉字以外的文字都只是形和音的结合,只有汉字是形、音、义三结合。” 朱德熙也有跟吕叔湘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就汉字跟它所要记录的对象汉语之间的关系来看,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的语素。” (二)汉字教学中的难点 在张旭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与研究》中,分析了汉字教学存在的难点,汉字数量庞大,汉字理据教学不足,1.汉字因其特点,数量极其多;再加上外国学生不了解汉字的规律,不能理解汉字构造的理据和演化的变异规律,导致学生将汉字视为由一堆笔画毫无规律地组合起来的记号,在识记汉字过程中出现有规律性地添减笔画的现象。2. 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形似字,这给外国留学生识记汉字带来很大的障碍。3. 建立在英、法、德、意等印欧语系基础上的西方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拼音文字是单纯记录其音系的符号,只强调语音、词汇、语法,把文字排除在语言要素之外。因此西方语言教学理论就缺乏文字教学的理论基础。4. 在印欧语系中,“词”是基本的结构单位,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史料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史料教学 发表时间:2013-06-17T10:57:41.5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8月总第143期供稿作者:齐发萍 [导读]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 齐发萍新疆石河子市第十九中学832000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的论述,历史教师普遍认为在历史课堂中运用了史料即是符合了历史教育改革的需要,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史料能否激起学生兴趣、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这些说明教师在利用史料时功用心过强。 但是我们细读教科书,就会发现除了少量原始史料外,其余大部分内容都是教材编写者自身的研究结果或结论性的语言,其自身是否可以作为“二手史料”尚且不论,作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们在教学时运用史料仅仅是印证教科书的结论,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这显然背离了教学的初衷。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史学的基本方法,也是义务教育历史课标的要求。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论从史出”,要尽可能地搜集各方面的史料,对这些史料进行全面分析,才有可能接近历史事实。 以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为例,在选取史料时我引用了陈独秀先生在不同的报刊有截然相反的两段论述:1918年,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叫义和拳不再发生——现在世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我国民要是希望义和拳不再发生——到底走哪条路而行才好呢?”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该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呢?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内容,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了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的积极性和愚昧落后的消极性。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又补充了部分社会背景:1918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倡导新文化运动,义和团的盲目排外、愚昧落后被陈独秀无限夸大了;而1924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他,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里,更多关注的是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积极作用。由此我引导学生得出了一个结论:动机、倾向、利益和目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我教给了学生新的学习方法:要搜集、比较不同的史料;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有质疑的精神;要培养解释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比较贫乏,缺乏必要的历史思维能力,不会辨析材料,在读完前引的两段材料后,可能会出现思想混乱,甚至得出与事实截然相反的结论。前引张静轩老师关于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也提及这一情况,张老师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你(教师)认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史料是客观历史的真实记载。 B.对同样的史料,可能存在不同的解释。 C.针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史料大致相同。 D.事件当事人的记录最全面、最客观。 受访教师的答案分别是:A占8%;B占85%;C占7%;D为0。 2.你(学生)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B.对同一个史料,可能会有多种解释。 C.历史事件当事人的记载是完全真实和可信的。 D.所有历史结论都必须依靠史料才能得出。 受访学生的答案分别是A占13%、B占19%、C占54%、D占14%。 在这一调查中,对于当事人的记录是否最全面、最客观,学生和老师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忽略了辨析史料真伪能力的训练,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教师自己种下的苦果。 在读完张静轩老师的文章后,我也尝试着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例如《戊戌变法》中,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属,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 这段材料一直作为人们拥护戊戌变法的证据,我在讲述时,向学生提了几个问题: 1.这段材料是“戊戌变法”亲历者的记载,那么它是否是真实可信的? 2.以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3.如果内容不真实,作者的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则材料并不完全真实,因为当时能够上书的只有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其目的是为了抬高戊戌变法的地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为学生补充:《戊戌政变记》写于变法失败后,当时光绪帝被囚,“六君子”被斩,康、梁流亡海外,海内外舆论纷纷斥之为误君误国。为了进行辩论,争取舆论支持,同时游说日本政要干预解救光绪帝,梁启超匆匆写成此书。所以此书的背景及目的都具特殊性。所以,争论亲历者记载是否属于信史,一方面可以鉴别史料,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才是史论结合。 当然,要把史论结合立即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意味着,这种具有一定反思性的史料教学法,只有持续地进行,才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高级中学:杨恩德 学习好赵利剑老师《高中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教学研究》的最大启迪就是进一步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并能丰富运用模式,经过简单整理,赵老师讲座使用材料8组,分别说明了 一、教学目标:主要高考涉及的史料分析 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2008年广东) 材料一 材料二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北魏献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易服色,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第二问则涉及魏孝文帝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均田制。第三、四问,要求学生在掌握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对比。 参考答案:(1)服饰汉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3)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4)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了解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语文教育在中泉乡的普遍现状,既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份客观依据与现实样本,同时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份具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资料,因此做如下调查。调研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全乡部分典型教师及学生。 2、调查内容: 教师访谈调查的内容:教学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学生访谈调查的内容:学习理念;学习的情感趋向;学习的方法;能力状况。 3、调查方法:访谈法(教师访谈,学生访谈);听课。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学理念 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与现代教育理念仍有较大的差距。 课堂教学及个别访谈显示: (1)相当多教师对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育“总目标”表现出模糊认识。教师的教育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从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去关照语文教育,不能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进程中估价学生个体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没能更好地体会到“教和学”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全面地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尚未被大多数教师作为理想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中提倡和推广,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教育教学亟待强化。 (3)教师们普遍对语文课程的开放体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解和担忧。对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向家庭、社会、自然延伸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顾虑重重,反映出教师已经适应了程式化、封闭式、静态的教学模式,对立体、开放、富有弹性、动态的语文课程思路新理念的引入和落实有畏难和惰性导致的抵触情绪。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40%认为目前的语文课程“问题较多,必须改革”,60%的教师“赞同改革,但步子不要太大”。教师们普遍对语文课程现状感到不满,在教学的情感态度上,他们也想寻求变化,探索新的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调查中,90%的教师能“经常批改”作业,95%的教师对待所谓“差生”能“视其情况,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编纂历史遵循原则: ①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②符合基础教育要求 ③建立在时序框架下

(完整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 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一史料的主要类型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 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安徽省阜阳市育新小学张军 摘要:“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自2004年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其中对于识字写字的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但是也有一些领域和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加深。关键词:识字写字;研究综述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于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丰富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思路方法,促进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本文仅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不涉及特殊儿童教育、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综述 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对教材用字和教材文本的研究两个方面,这其中又侧重于文本的研究。对于教材文本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研究和古今中外汉语识字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用字的相关研究 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用字情况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字

量确定、字种选择、字序编排、用字分布这几个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教材用字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不足,其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孙聪在《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中,通过对小学低段学生静态识字与动态识字的实际情况的调查,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调查结果和人教版低段教材生字教学用字进行对比,分别剖析了字量、字种、字序这三个影响生字教学用字分布合理性的因素,指出现行的人教版低段识字教材的生字分布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进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等理论,从宏观理论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揭示了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由此提出要根据“最近发展区”、“汉字效用递减”等理论和儿童认知特点来合理分布字量、字种、字序及编写教材。 王露莹在《汉字简化与汉字教学研究》中,通过研究我国古代汉字教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建国后汉字教学改革的历程,主张“简化字更适合当代汉字教学”,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遵循“识简写简,多识少写”的策略。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研究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文献涉及范围广,著作数量多。他们以时间为线索,梳理教材文本的历史演变进程和阶段特征;以不同标准对我国传统识字教材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其内容、功能、特点、作用等;以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教材文本为研究对象,审视剖析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史料教学的观点很早就提出了,新课改以来,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在试题中的出现率就更多了。那么,中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诠释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材料 新课改形势下,连云港历史中考试题的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文字材料、历史表格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简单浓缩,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考试的进步中,因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很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纯粹知识记忆中,试题中大量材料的引入,使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的传统模式,即“贝多芬(背多分)”,也摆脱了过去死抠教材命题的困境。 因此,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有文字、图表、地图等,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读懂材料,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建设课题组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张福建,牟树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9、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2、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13、吴新武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14、邵永良等.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5、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7、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8、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1、李伟胜.实验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3、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白芸.质的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5、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历史教学期刊汇总

1.《历史教学》 半月刊,每半个月发行一期。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注重史学研究(高校版),另一个是注重教学研究(中学版)。在每期期刊封面的左上角会注明。一般的规律是上半月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文章多来源自中学老师;下半月针对史学研究,文章多来源自大学老师。 高校版(注重史学研究)为高等院校历史教学服务,刊发具有原创性的专题学术论文,以及反映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文章。专题研究主要栏目有:特约专稿、史学理论、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党史研究等。教学研究主要栏目有:高校教材研究、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教学研究、教育改革经验、教学思想理论等。其他还有读史札记、考证、学术动态、史学评论等。面向高等院校文科师生及社科类科研机构。 中学版(注重教学研究)主要栏目有:专题讨论、教法探讨、讲经说法、听课随笔、资源共享、案例分析、备课笔记、关注高考、质疑教材、进修资料、新书评价等。在注重中等历史教育研究的同时,密切配合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四大学术刊物之一。是一份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该期刊主要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 本刊目前共设有8个栏目: 学术茶座:约请专家解答中学老师提出的疑问,或就某一问题展开讲座。 高中新课程探索:及时反映高中课程改革的动向,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研究:中学历史老师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教材分析: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与整理。 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高考动向及复习指导。 初中园地: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与教材分析。

历史百花园:对教材历史知识的引申和扩充。 图说历史:对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图片、漫画等所作的探讨和说明,包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手工制作。 3.《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直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是江苏省唯一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杂志。本刊在华东地区及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多年来办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栏目主要有:新课程研究、高考研究、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教学参考、课程实验等。 4.《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历史教育教学类期刊。 期刊的主要板块有以下几个: 环境与课程板块:本板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中学来说,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历史知识才是好的有价值的课程知识,究竟怎样实施课程才能把历史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内容包括: (1)专家视点:反映专家(名师)对历史教育的独特认识和建树,可以是专家(名师)自己的笔谈,也可以是访谈录等其他形式。 (2)课程论·教学论:对历史课程和教学进行价值观和方法论思考。 (3)公民守望:本栏目的宗旨正是要在信念层面对人性和人文进行历史考察,探讨古今中外人类共守的、必须守住的、不能动摇的信念,反思历史上的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4)思想之旅:刊登对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颇具思想启迪意义的佳作。 (5)焦点观察:用调查报告、座谈会纪要等多种形式,聚焦历史教育的重大热点问题。 (6)他山之石:介绍外国先进的历史教育理论与成功的实践经验事例。

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字句研究综述

学 生 实 习 报 告 实 习 名 称 学年论文 院 部 名 称 人文学院 专 业 对外汉语 班 级 09对外汉语 学 生 姓 名 李国军 学 号 0902105045 实 习 地 点 江宁校区 指 导 教 师 衣玉敏 实习起止时间: 2012 年5月16日至 2012年6月20日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金陵科技学院学生实习鉴定表 学生实习报告撰写要求: (1)格式要求:封面——学院:公办写人文学院,民办写龙蟠学院;纸张——A4纸;文献综述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小三,格式——居中;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左右页边距:3厘米。 (2)内容要求: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和行文格式,从选题中选择一题练习撰写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3000字。 附实习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字句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 对外汉语的教学与研究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广受众学者的注目,对外汉语发展势头日益猛烈。目前,学界学者就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指出了两条发展道路,其一是细化教学语法,其二是简化教学语法。细化教学语法以虚词和句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长达二十多年的教学教育领域已硕果累累;相反,语法的简化研究则被相对忽视了。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到“被”字句在汉语本体中占有很大的意义,“被”字句愈发受到了众学者研究青睐,学术界对“被”字句的发展过程做出了系统一致的研究,他们对不同时期的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得出了可信度较高的结论。被字句基于这样坚实有力的基础其发展变化规律也具有强烈的说服信。“被”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愈显出其重要性。 本文就被字句研究参考研读了大量文献,对被字句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做简要评析,粗略展示被字句在对外汉语中的框架,对部分问题进行探讨,为共促语言文化做贡献。 二、研究现状 各学者根据大量文献提供的资料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分析: (一)被动句本体研究 1.被动句式的提出 1924年黎锦熙的白话文语法著作《新著国语文法》是现代汉语被动句式的鼻祖,该作者认为,动词有两种形式,即被动与散动。随后,朱德熙、王力、吕叔湘等诸位大师先后以句法结构、句法发展、语义等逐个领域对现代汉语被动表达发表了研究看法,他们尤为重视被字句的发展。时至今日,语法学界仍旧对汉语被动句保持着谨慎的研究态度;诸学者们透过不同的视角,引证不同的理论,时刻对被字句进行着方位系统的研究。 2. 被动句式的研究探索及发展 刘进(2009)在《近代汉语被字句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中研究了“被”字是如何出现的,也就是被字句是如何实现其被动句式的变化的,其对“被”字的语义关系提出了质疑,指明“被”字作为语义关系仅表达了改字作用的微小部分,这部分或许并不重要,要深刻挖掘“被”字更为深层的意义要从话语的选题、性质等方面着手研究;刘殉(200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区别了汉语和英语的被动句式;邢福义(1996)《汉语语法学》文章中表述了被字句是可以在文章中广泛使用的;诸如此方面的研究不胜枚举。目前被动句式的研究越来越完善、细致。首先对被动句式的研究越来越细致化,分类也随之精细起来,赵清永(1993)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益突出重要,可以说史料已日益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史料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建议。课题组根据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史料的定义、分类、史料教学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老师和部分校外历史老师及高二、高三80名文科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史料及史料教学与学习的相关知识仍相当缺乏,没有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史料案例研究更缺乏分析研究。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下面是对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作一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1.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果如下。下同) A.与历史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26% 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35% C.人类社会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39% 关于“史料”学界一般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教师和学生不是扩大(选择A项)便是缩小了(选择C项)“史料”这一概念的内涵。这表明,许多教师和学生至今仍不清楚“史料”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因而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开展全面、完整的史料教学。 2.您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 A.史料是否真实:20% B.史料是否有趣:10% C.史料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70%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应首先考虑史料是否真实的只有20%,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只是史料本身某方面的功能——是否有趣,是否能证明某个结论。这说明在利用史料时,功心过强,值得注意。 3.您主要从哪些地方获取文献史料?(可多选) A.教学参考书:77% B.互联网:62% C.学校图书馆:45% D.其它:29%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获取史料的最主要来源为教学参考书。这一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教师宏观的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缺失。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与中学特殊的条件与环境——图书及设备等的不足、升学压力等直接相关。 4.您在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主要是以讲为主的方法:40% B.指导学生进行自学:8% C.设计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进行探究:5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