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二十七团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教研组:

学科

化学

年级九年级

备课组长

王魁

记录、材料整理高建刚

时间

4.20

参与人员

全组成员

备课中心问题

1.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了解)。

2.知道空气某些成分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能解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了解)。

4.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应用)

5.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来源、危害,认识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性,能根据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来源提出一般的防治措施(理解)。

6.氧气的制法,及步骤。

7.了解分子的特性(理解)。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应用)。

过程描述

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王魁:学生识记部分要求学生记牢。

张彦林:目前空气保护是重点。

李荆:空气中的各气体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学生是否清楚。

周静:对氧气的制法及步骤学生要重点掌握。

过程描述

定稿讨论

王魁:氧气的制法和步骤是复习的重点,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张彦林:空气的保护是联系实际生活的知识点,考试应该是联系实际的,这一方面是重要的。

讨论结果

从几方面进行设计:

1、情景导入。

2、精读课文,回忆。

3、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4、练习。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

2、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既提高了课堂效率。

3、对于学生课堂的练习完成较好。

4、对于课时的内容过多,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的时间。

(初议稿)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5,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氧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以讲解、讨论、总结、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学法:讨论:,学会如何防治空气污染.通过有关图示,学

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学

会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谜语引入,激发求知欲: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

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空气)

二、阅读感知,交流汇报.

请快速阅读课本,找出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 三,启思诱想,讲练结合.

(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3、稀有气体的性质

4、空气的污染::

(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呢:

(三)、物质和变化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变化的结果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2、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区别:①概念不同。②特征不同。

(2)联系:有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如铁、

硫、碳在氧气中燃烧。而石蜡、乙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3)、能否根据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来判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区别与联系:

3、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宏观定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定义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2)混合物:宏观上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微观上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2.自然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所谓纯净物只是指含杂质极少、纯度很高的物质,而且所含杂质的量不会影响科研和生产。但必须注意不能把洁净、清澈的物质误认为是纯净物。

3.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混合物的性质之一是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没有发生反应,这并不等于各组分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如果外界给

予一定条件,则各组分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如果天空中有闪电,则闪电产生的电火花可以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合物。因此,不能说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四,反思回顾,整理归纳.

七、板书设计:

(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的污染::

(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物质和变化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反应

3、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

(审定稿)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氧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

2、学法:讨论:,学会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设计:一、谜语引入,激发求知欲: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空气)

二、阅读感知,交流汇报.

请快速阅读课本,找出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 三,启思诱想,讲练结合.

(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大自然中的氧气主要存在于空气中,谁首先研究了空气的组

成,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各成分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

例(1)、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在前人工作的

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并较早地把

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了定量化。

注意:空气成分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

在通常情况下较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

下,氮气可以和某些物质反应,比如合成氨制氮肥。氮气不

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氮气不参与人的新陈代谢。

3、稀有气体的性质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它们都是无

色无味的气体,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极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

体。

4、空气的污染: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随着

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态平衡。

(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例、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燃烧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

C、氧气绝对不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3),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性质决定着它的用途.你能说出它有哪些用途呢?1、 2、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既然有那么多的用途,我们该怎样制得氧气呢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它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用什么药品,它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催化剂的概念(一变二不变):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请同学们考虑设置发生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收集装置与什么有关?

现有五副装置图,请同学们观察,找出哪幅可用于加热高锰

酸钾,哪幅可用于分解过氧化氢,哪幅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氧

气?

A B C D E

请同学们根据图示的仪器,设计并组装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

所有装置,用字母表示.(其中玻璃片和铁架台省去)

制取氧气的步骤:→→→→

→→→

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呢

(三)、物质和变化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

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变化的结果是否

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

物理变化。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2、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区别:①概念不同。②特征不同。

(2)联系:有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如铁、硫、碳在氧气中燃烧。而石蜡、乙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

例如: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铁+氧气→四氧化铁

例如: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例如: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3、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宏观定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定义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2)混合物:宏观上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

质。微观上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2.自然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所谓纯净物只是指含杂质极少、纯度很高的物质,而且所含杂质的量不会影响科研和生产。但必须注意不能把洁净、清澈的物质误认为是纯净物。

3.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的污染::

(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物质和变化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反应

3、物质的分类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二十七团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教研组:

学科 化学 年级九年级 备课组长 王魁 记录、材料整理高建刚 时间

4.20 参与人员 全组成员 备课中心问题 1.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了解)。 2.知道空气某些成分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能解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了解)。 4.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应用) 5.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来源、危害,认识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性,能根据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来源提出一般的防治措施(理解)。 6.氧气的制法,及步骤。 7.了解分子的特性(理解)。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应用)。

过程描述 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王魁:学生识记部分要求学生记牢。 张彦林:目前空气保护是重点。 李荆:空气中的各气体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学生是否清楚。 周静:对氧气的制法及步骤学生要重点掌握。 过程描述 定稿讨论 王魁:氧气的制法和步骤是复习的重点,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张彦林:空气的保护是联系实际生活的知识点,考试应该是联系实际的,这一方面是重要的。 讨论结果

从几方面进行设计: 1、情景导入。 2、精读课文,回忆。 3、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4、练习。 反 思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 2、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既提高了课堂效率。 3、对于学生课堂的练习完成较好。 4、对于课时的内容过多,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的时间。 (初议稿)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1.docx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2012 年 2月 5 日地点教导处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 主发言人顾明光发言主题第一单元《方程》教材分析 参加人员顾明光吴德宏 一、第一单元《方程》教材分析及单元要点交流 顾明光: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 排。 第1-2 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 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 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是用定义的形式来揭示概念。小学数学中揭 示概念的方式有多种,这里对方程的定义采取的是属加种差定义方式:种讨 差 +邻近的属概念 =被定义概念。这里,被定义概念邻近的属是“等式”,种 差是“含有未知数”。 论2.循序渐进地教学等式的性质和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考虑到中小学学习的衔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本单元教学解一步计算的方程,由于不再像过 内 去那样,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因此,暂时只解未知数不 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等式的性质是指等式两边都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 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 0 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教材“循序渐进”的 容 安排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将等式的性质分别安排在两个例题中进 行教学,例 3 教学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 性质,例 4 教学用相应的性质解方程;例 5 教学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 数(除以一个数时 0 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例 6 教学用相应的 性质解方程。中间安排了练习一,让学生在内化对等式部分性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新的性质。这样的安排,分散了学习的难点。第二个方面,在引 导学生发现等式性质的过程中,逐步推进:一是从不是方程的等式过渡到方 程,二是由加同一个数过渡到减同一个数。例 3 结合天平平衡的情境呈现了 四幅图,第一幅图在 20=20 的基础上,得到20+10=20+10;第二幅图在 X=50 的基础上,得到 X+20=50+20;通过这两个情境,学生发现“同时加一个数, 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三幅和第四幅图都是同时减去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的情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每一幅图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发现了 什么,从而不完全归纳出等式的一个性质。 3.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群众备课记录(一):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记录人:冼建南 主讲人 冼建南 时间 10 月8 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谢晓华、柯甘生、谢健民、许丽敏主题 进行第二单元分析,找出学生容易错的题目。 备课资料 1、讨论第二单元学生容易错的题及解答方法。 2、制定学生竞赛的题目。 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图意较为困难。在教学时老师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画给学生看,而不能单纯让学生看书理解。 2、许丽敏:学生在画比“单位1”少的题目时,“少的部分”往往不用虚线表示,并且问题把比“少的部分”也包括在内。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比较量”所对应的分率是多少,还有强调“少的部分”是比较量没有的,所以不能包括在内。 3、各位老师都写出几道竞赛题目。 小结经过这样的学习及分析,对于新教六年级数学的老师帮忙很大。 群众备课记录(二): 群众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 主备年级:xx 年级 时间:xx 月xx 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思考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能够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3、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 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群众备课记录(三): 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 冼建南、谢健民 时间 4 月1 5 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 反思常规教学检查的状况 备课资料 1、有关学生作业、练习册完成的状况,解决问题。 2、讨论怎样教学圆锥、圆柱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群众发言记录 1、从检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良好的,小部分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书写较差。还需要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态度。 2、冼建南:我们课本上只讲了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但考试时有些灵活的题会考到当等体积,等底时,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关系;或当他们等体积,等高时,他们的底面积的的关系,每年考到这类题时,学生还是弄不懂。 3、谢健民:最好用实物操作给学生看,解决这类题最好用方程解。小结 1、今后加强学生的书写,也就是态度要抓好,培养好。 2、统一圆锥及圆柱的关系的教法。 群众备课记录(四):数学组第一次群众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日期:13.3.5 周次:1 参加人:魏金涛、刘玉霞、王海涛、王扬、尹士霞缺勤:无 群众备课资料: 1、上次群众备课分工任务完成状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状况;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状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状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群众备课其它资料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 节课的练习资料。群众备课记录(五):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校园群众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冼建南谢晓华时间2010 年3 月11 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第一、二单元单元分析及错题 备课 资料 ①讨论第一、二单元的错题分析及解答方法。 ②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③课件制作的分工。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好处的两种量时,要事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为负)。 2、谢晓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如-8 和-6,8>6,所以一8v—6。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参考医学 小河口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向命运挑战(初议稿)六(2)班试教:郭帮荣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命运》交响曲。(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部分。)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 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 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课题板书完整《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 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 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 )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3.四个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如下。(1)删除的内容删除的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①对“大数”的认识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实验稿 P31) 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稿 P32)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验稿 P33)▲在“图形与几何”(实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①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实验稿 P39、P43)②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实验稿 P39)③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实验稿 P40)④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实验稿 P41)▲“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2)新增加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 a 表示有理数)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 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 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⑥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选学内容:选学内容 *⑦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⑧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⑨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⑩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记录:李春辉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茶山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向命运挑战(初议稿) 602班试教:袁秀芬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命运》交响曲。(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 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将课题板书完整《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 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 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行挑战?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济宁市实验初中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1-2活动地点初四物理办公室主持人胡思慧主备人胡思慧记录人张潇波参与教师胡思慧、宋洪坤、高猛、张潇波 缺席教师无 课题《12.1温度计》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学情 分析 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理解。 教师准备: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 备 表、体温计、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水、广口 教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多媒体课件。 材 学生准备: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 计、烧杯、水。 备学 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 教法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 .能说出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知道物态变化现 象。 3.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 教学目标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会用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来表 示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

让学生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引入温度计。 提出问题:能否自己设计一个温度计 ?给出实验器材:一个装有红 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使学 生通过观察了解液体温度计的 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云、雨、雪等形成的知识。太阳照射使地面 原理 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 ,空气逐渐加深 学生对摄氏温度的理解。 合培养 ,小水滴结冻让学 现自 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 并成大 :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 学生的设计能力。 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 ,同时发 己 设计上的不足 水便以 、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2.温度: 自学指导:让学生阅读教材 P4内容,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成 的自学检测: 1.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它有哪些常用单位? 2. 摄氏度是怎样规定的? 3. 能够估测一些物体的温度。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 ,归纳出高温物体 与低温物体有何不同。 让一个 -同学将他所知道的一个温度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对其结 果进行 ?评估,使学生了解摄氏温度的读法,写法及规定。 让学生观察P4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的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 空白填上。 布置课外探究题。 3 .温度的测量: 过一 提出问题: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

范文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doc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 3月 24日 周次:第三周 参加人:全体数学教师 缺勤:无 中心发言人:谷永华 集体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部分内容:轴对称、镜面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单元通过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延伸到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例1展示了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一做”是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摞书,判断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这个活动简单易操作,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一节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

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的、感性的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例2先让学生仿照书本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做一做”,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第六节的内容是镜面对称,也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只要让学生观察图片、照镜子,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 向命运挑战(初议稿)

六年级试教:冉茂值 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命运》交响曲。(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 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将课题板书完整《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 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 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行挑战? (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③分别请同学读(4—6)(7)自然段,思考:这几段分别讲的是什么? (4—6自然段)霍金向命运挑战,他还活着;(7)霍金向命运挑战,不断创造。) ④体会利用过渡句概括段意的方法。(前半句承上,概括前面的内容,后半句启下,引出下面要说的内容。) (5)霍金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 出示幻灯: 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4.霍金的生命留下了怎样的辉煌呢?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延伸课文。 1、大家一定非常想见见霍金吧。瞧,他来了。(出示霍金图片。)这就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霍金!霍金虽然嘴巴不能说话,但是他可以用电脑跟别人交流。假如霍金在网上跟你聊天,要求你只能问三个问题,你准备向他提哪三个问题?会提问可不简单。好

小学音乐集体备课记录文本表

黄村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音乐年级三地点办公室备课组长胡成安 参加人员全体音乐教师 备课内容浏阳河 备课过程今天的这次活动,我们来一起研讨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一首歌曲《浏阳河》,刚刚我上完了这节课,请大家针对这一节课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路,看看本节课与我们的音乐小专题研究的小组合作有没有联系?对于本节课大家感觉运用得如何,哪些方面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大家畅所欲言: 张老师: 我先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材,《浏阳河》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浏阳河》,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

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 黄老师: 那么本节课在设计时有没有考虑到小组合作呢? 张老师: 本节课我在设计的时候,因为是低年级自学能力也比较弱,所以我想在这几个环节设计小组合作。第一:在学生学会第一声部的旋律后,我设计了让学生利用“打节奏、吹乐器、唱旋律、填歌词”四步学歌法来分组自学歌曲。第二:在歌曲的处理部分我让学生分组自编演唱形式巩固歌曲。从课堂效果来看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大家对此,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黄老师: 我感觉这节课很有时效性,以自主促发展本课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始终,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音乐探究、感受与表现能力。 王老师: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4月25日 、关于本课教学要注意的核心问题的讨论: 程文香: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从这节课所在 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看,本单元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丰富,涉及生涯教 育的很多概念。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 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将成功教育渗透教学中,了解与尊重学生,运用 赏识教育的方法,赏识中既有期望又有鼓励,让学生找到“我能行”的一份 自信。 苏永梅:中职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信心,通过这一课要激发学生热情,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认识社会,认识企业,认识职业。 马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中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帮 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积极地人生目标。 朱勇:在教学中发现中职生有普遍的自卑情绪,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和行 为习惯的问题,难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导致意识消沉,不思进取,对 未来没有信心,更不愿主动规划,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白璐:现在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 18#307 主备人 范丽萍 职业生涯规划 参与教师 程文香朱勇苏咏梅马玉陈姗姗白璐 备课主题 第二单元第2课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向和目标,甚至对自己的评价前后矛盾。 陈姗姗:只有先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所以前提是充分认识自己兴趣、性格、 能力价值 观。 范老师总结: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有助于中等职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 经济发展需要、就业环境和自己的特点,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寻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体现自我价值的位置,是自己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有一句著名的话:“这个世界没有庸才,所谓的庸才只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因此,我们要抓住“活”这个中心,在教学内容上,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白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职业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要让每个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关于本课教学方法的讨论 程文香:对中职生,可以多用讨论法,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比如让学生 用固定词组写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特点,同学们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从而引出兴趣的概念和特征。 苏咏梅:我在讲性格时,用目标任务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说说自己比较熟悉的职业(如推销员、医生、幼儿园教师、警察),然后让学生从以上几类从业者身上归纳出各种职业性格的关键词,哪个组总结的全面、具体,(看找出多少个词),就可以获得课堂加分,最后老师总结职 业性格的概念和类型,课堂效果很好。 白璐:我在讲这一性格时用到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设置一个招聘的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杜寨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语文一年级学科年级 宋国丽刘玉梅备课组长记录、材料整理 2014年4月17日时间 莫保军、田世斐、张小燕、刘玉梅、吴映民参与人员 备本课教学立足于“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培养,体现倡导“自课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目的在于教育中学生爱护自然界的建筑物,懂得怎么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学心生的环保意识。。同时,通过学生独立阅读,进一步练习体会文章的问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检测自己的阅读能力。题 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莫保军:本篇课文情节稍微有点复杂,必须先让学生读通,读 顺,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试读,识字相结合。 张小燕:让学生收集资料到上课时采用分组学习的办法进行学过 习,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孩子们自学的基础上1、小组讨论,汇程 报交流,师生评价。学生了解原因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讨论:1、描 述动物们想知道是谁种的花时,小刺猬为什么只是“在一旁甜甜地 笑”, (为什么盖小亭子,不是为了给自己留纪念,做好事不留名)2、如 果你和动物们在一起,你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的延伸就是为更好 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指导他们在生活中的正确行为。朗读要求 学生读正确、流利,且有一定的感情,能读出高兴、疑问的语气。

1 田世斐: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议,课堂应该会活跃许多,或许 课堂组织会乱,但是宁乱勿静,从乱中学会收放自如。 吴映民: 情境的设计,感情的熏染就很重要,情境能唤起学生 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并以此分步安排教学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充分读书,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间交流“小刺猬为什么甜甜的笑了”的,然后在班内交流、评议。 刘玉梅:课文按时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要弄明白:小动物们 留下了什么样的“纪念”,小刺猬为什么不动,学习第二部分在弄过明白:小刺猬留下了怎样的纪念,为什么说这是最珍贵的纪念, 程描 述 定稿讨论 田世斐和吴映民认为初稿的教学上,问题问得太细太繁,应该 用两三个有价值的问题统领全文,以“阅读提示”中的四项要求作为讨论自学的核心焦点。 莫保军和张小燕认为:教学时,尽量加强学生与文本的接触。 在讨论时,时间要根据学情而定,时间要充分,不能使各环节成为“花架子”,不能落到实处。 刘玉梅:板书要调整,既要概括内容,又要突出中心思想。 其它老师表示赞同。 2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整理人:常绪永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整理人:常绪永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过程记录常绪永:?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富有趣味、层次分明、开放灵活的数 学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构建 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不再视作业为负担,对数 学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毕云昌: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 成。 史昭富: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例如,二年级学生在认识“角和直角”后,让学生思 考: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还有几个角?学生理所当然的 觉得“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三个角”,这时教师引导学 生动手“剪一剪,比一比”,“想想还可以怎么剪”。通 过学生的猜测并验证发现,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并非只有 一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几个角也就一目了然了。 张传庚:学生通过做有趣的游戏解答提问的过程对生活数学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在这过程 中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常永习: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单一地呈现,这 就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去观察、分析,利用 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姚传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 通过作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一些生活能力, 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常绪永: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时间”,掌握了 几时和几时半后,设计一次生活作业:在爸爸妈妈的帮助 下,记录自己当天放学到家、晚餐、睡觉、以及第二天早 晨起床、吃早餐、到校的时间,然后在课上将自己记录的 时间在学具钟上“拨一拨”表示出来。 姚传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 到不同的发展”。在学习上,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这种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 性发展,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 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接下来作业互查下,反馈。 参与交流的 教师 常绪永毕云昌常永习张传庚陈得志姚传学 史昭富 整理人:常绪永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二十七团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教研组: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备课组长 王魁 记录、材料整理 高建刚 时间 4.20 参与人员 全组成员 备课中心问题1.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了解)。 2.知道空气某些成分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3.能解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了解)。 4.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应用) 5.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来源、危害,认识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性,能根据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来源提出一般的防治措施(理解)。

6.氧气的制法,及步骤。 7.了解分子的特性(理解)。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应用)。过程描述 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王魁:学生识记部分要求学生记牢。 张彦林:目前空气保护是重点。李荆:空气中的各气体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学生是否清楚。周静:对氧气的制法及步骤学生要重点掌握。 过程描述 定稿讨论王魁:氧气的制法和步骤是复习的重点,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张彦林:空气的保护是联系实际生活的知识点,考试应该是联系实际的, 这一方面是重要的。 讨论结果 从几方面进行设计: 1、情景导入。 2、精读课文,回忆。 3、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4、练习。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 2、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既提高了课堂效率。 3、对于学生课堂的练习完成较好。 4、对于课时的内容过多,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的时间。(初议稿)一、教学目 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5,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以讲解、讨论、总结、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学法:讨论:,学会如何防治空气污染.通过有关图示,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学会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谜语引入,激发求知欲: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空气) 二、阅读感知,交流汇报. 请快速阅读课本,找出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 三,启思诱想,讲练结合. (一)、空气 1、空气的组成: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11/3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刘景龙、刘秀芹 学习内容 研讨“学习活动设计”《认数》(有效反思之二)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情况摘要: 本次业务学习采用先独立解读教材,再集体研讨对话的形式进行: 刘景龙:这一个星期,我们就<认数>一单元进行了认真教材解读,今天我们就各自谈谈自己队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设计思考。 宋桂真:我觉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认识数位、数与数之间的换算、认识1000,还有如何读数。 刘秀芹:是这样的,关键是数位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换算,如五个十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弄错。 (刘景龙质疑:你们认为这些重点内容中哪一块对学生来说最难?) 刘秀芹:数位之间的关系。 (刘景龙:准备怎么突破?) 祝先仕:孩子们知道10个100是1000吗?所以在拨计数器时可以突破。 刘景龙:我认为我们可以再看教材的安排。(1)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教材注意了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按几百——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几的顺序分段安排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认数规律。我们就第一课时如何安排?这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一点突破了,刚才我们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教材中借助木块和计数器认识数。木块是第一次出现的学具,以往都是以小棒作为数数的工具,由于这个学期学的是千以内的数,用小棒很难表示,所以选用小方块作为学具。我们来看P16的例题,可以看到一个方块表示“一”,10条方块拼成一片表示“一百”,10片方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新的学具,尽快让学生熟悉1个、1条、1片、1堆小方块表示的意思。利用计数器读数、写数,同时落实千位,拓展学生对数位顺序的认识; 刘景龙:(2)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让学生读、写、计算,教材里有很多,如电表度数、字典页码;(3)介绍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如P20第四题、P30第四题(看

初中八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 教研活动 朱集一中学校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本年级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现将集体备课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备课组要实行每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在个人初备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5、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⑴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⑵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⑶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⑷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⑸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⑹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6、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备课组成员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三、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课题、主备人及分工情况 时间:2014年3月20日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2015——2016学年度

小学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时间:2016、5、16 课题: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习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 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法:练习法、启发法 学法:练习法,调查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促学 1.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你的好朋友呢? 2.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4)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5)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生日? 三、实践应用 我的女儿生日快到,你们说说送给她什么礼物好?(出示书、布娃娃、果冻、鲜花) 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崖湾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初稿) 三年级 主讲:梁安顺教学目标: 1、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2、培养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3、培养同学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理解算法,提高学生节约意识。 教学设备: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这一单元的内容,在学习之前我们大家一起复习口算题。(出示口算题) 66 ÷6=0 × 6=8 × 0=28 + 0=0 ÷5=50 × 7=0 ÷2=48 -9=0 ÷7= 4 × 0=178 ÷2 ≈ 1600 ÷4=700 × 8=900 × 2= 3 × 800= 2、谈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吃饭穿衣。下面请大家看一组信息,你能了解一些什么? 3、提出问题: (1)出示单位:千瓦时3个月用电量平均每月用电数李思309 万青420 学生说信息 (2)问: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么求?为什么? 309÷3 用3个月的总用电量除以3 420÷3 (3)估计309÷3大约是多少?怎么想?(309÷3≈100) 二、探索新知 1、探究309÷3的算法 师:309÷3到底是多少呢?会算吗? (1)师讲解并板书例六 ①并强调简便算法, (2)投影展示学生笔算过程并指名说算理。

师:为什么商中间写0?可以省吗?——(占位) (3)将竖式进行对比进行对比,讨论得出0÷3的过程可以省略,选第二种简便写法。 百位3÷3没有余数,0÷3=0省略,直接在十位写“0” (4)边板书边复述笔算过程 (5)出示练习402 ÷2=609 ÷3=808 ÷4= (6)学生练习 (7)投影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2、师:李思家平均每月用电量为103千瓦时,那万青家平均每月用多少千瓦时呢?420÷3=?你能算出来吗? (1)独立试一试,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2)集体反馈。强调末尾是0,而且前面没有余数时,0÷3=0可以省,直接在个位写“0” 。(3)教师强调算理并板书例六②,强调简便算法。 (4)小结强调:在三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过程中,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可以了。 3、试一试402 ÷2=609 ÷3=750 ÷5=980 ÷7=投影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4、小结: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再集体总结强调: A、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再看前二位。 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 C、余数<除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