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方程一

解方程一

解方程一
解方程一

解方程一

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训练学生正确的书写格式,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掌握形如x±a=b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抵消”方程左边的常数项。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平实物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活跃气氛。)

一、复习旧知,铺垫延伸。

二、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1、数学中有一种与天平非常类似的现象,那就是等式,那么等式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性质呢?我们共同探究一下。

2、师多媒体演示等式25-8=17等式左边加上5,变成:25-8+5,让学生口算结果。)

3、提问:要使等式相等,等式的右边应该怎么办?

4、同时加的情况我们已经验证了,那么同时减是不是也成立呢?请大家再看一个例子。

6、你认为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或字最为关键,试着找一找。

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很容易说出:同时,同一个数,加上,减去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同时 +(-)同一个数

三、利用结论,解决问题。

1、那么如何利用方程的这条性质来解方程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情景来共同探究一下。(师多媒体出示例1,并让学生描述图意,列出方程x+2=10)

2、求方程的解其实就是求出未知数x等于多少,即x=?(教师多媒体出示x=?)也就是天平左边的箱子x与几个球能保持平衡?(教师多媒体演示:箱子=?个球的情景图片)

学生探究:如何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一个箱子?去掉2个球。

3、同学们,我们不借助天平,再次将刚才的计算过程回顾一下(教师板演解方程的过程,同时强调注意事项:必须写解,等号要对齐,解方程每一步都是等式不要写成递等式等)

4、同学们,你能不借助天平使下列方程左边变成只有x的形式吗?

(教师多媒体出示探究题目)

同桌讨论,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集体交流,共同总结:原题中是加就用减法来抵消,原题中是减就用加法来抵消。并与开课前的小游戏活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印象。

四、多重练习,加深巩固。

1、基础练习:

A、共同完成在填上合适的符号,在()填上合适的数题目。

B、学生独立解方程x+3=5.4 x-6=7.6找两位学生板演

2、提高练习:

A、将方程与方程的解连线,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可以从解方程及检验两种思路来解释。

B、让学生找出多媒体课件解方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说说错误原因。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复习本课内容,最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需再次予以强调,安排作业P5第5题的前4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同学考虑方程x+6-5+9=20类型方程的解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理解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2、能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的简易的方程。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4、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渗透代数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形如x±a=b方程的方法。

(3)正确书写解方程及验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X±a=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过程:

一、结合天平,探究解法。

1、师:这个方程比较简单,我们能很快找出它的答案,可是我们还会遇到像这样的方程,你也能吗?

χ-6.2=41.6 χ+0.4×30=23

遇到困难别灰心,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探索解方程的方法。(板书:解方程)我们从X+20=70这个简单的方程研究起。

2、要想求出χ的值,其实就是使天平左边只剩“χ”,右边要有一个使它保持平衡的值?大家想想可以怎么做呢?(生说:把左边球去掉就只剩X,右边去

掉20克的砝码就平衡)

3、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是这样的:一起来看拿走变化的过程(演示)。现在能一眼看出χ等于多少了吗?

4、天平刚才变化的过程,如何把他以式子的形式表示出来呢?我们一起来对照天平图来解这个方程!

二、规范书写,指导验算。

1、边写边讲解:方程就像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我们要先把这个结解开,所以解方程要先写一个“解”字,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写出使方程左边只剩“χ”,所以左边(板书:χ+20,要相应减去20(红色粉笔板书-20,右边也拿走了20(板书:70-20)。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板书:=)

方程的两边都减去20得到X=50,等号要对齐就显得很美观,就像一根拉直的绳子。

2、师:方程解出来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问问大家: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20,而不是其它数呢?(小组讨论:课件)

生:左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χ,右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师结: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0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像这个50就是X这个未知数的值。

3、指导验算。

师:会解方程了,那要怎么知道我们算出来的值是不是正确的解呢?总不能每次都用天平验证吧,特别是遇到更大的数。(生:可以验算!)

师:怎么验算?学生交流(将X=20代入方程中,算算左右两边会不会相等)老师板书验算方法:

验算:方程的左边=X+20

=50+20

=70

=方程的右边

所以,X=50是方程的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带着今天所学知识跟老师一起去闯关吧

第一关:争先恐后(抢答):

1、如果 x=y那么x+5=y+(), x-()=y-2

2、如果x+a=b,那么x+a-a=b ( )

3、如果x-a=b,那么x-a+a=b ( )

第二关:步步精心(解方程):3+ x=5.4 x-2=15

第三关:看图列方程并解答:(课件)

第四关:解决问题

1、一条路X米,已经修了600米,还剩下1000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解方程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前的这2个方程相信大家也会解了(再次出示χ-6.2=41.6 χ+0.4×30=2.3),课后希望大家能利用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解决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

解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1).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1 、小数乘整数的意——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便运算。 如: 3 χ表示χ的 3 倍是多少或 3 个χ的和的便运算。 如:χ表示χ的倍是多少或个χ的和的便运算。 2、 ?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大几倍,另一个因数小相同的倍数,不。(叫做不性) 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大(或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不。(叫做商不性) 4.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b± a× c 5 、( 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的乘号可以“·”,也可以省略不写。(注意: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的乘号不能省略。字母与数字相乘写,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6 、( P46 ) a ×a可以写作 a ·a 或 a2,a2作a的平方或 a 的二次方。 ??2a表示a+a 7 、( P54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使方程左右两相等的未知数的,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算程。) 8 、( P55 、 56 )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同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 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9、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 =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 = 和 - 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 = 被减数 - 减数 ??被减数 = 差+ 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差 乘法: = 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 =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 商×除数 ?除数 = 被除数÷商 10、解方程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天平平衡原理(即等式的性)解方程; 方法二:利用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解方程。 11、常用数量关系式: 路程= ( 速度 ) ×( )? ?速度= ( 路程 ) ÷( )= ( 路程 ) ÷(速度 ) 价= ( 价 ) ×(数量 )??价= ( 价 ) ÷(数量 )?数量= ( 价 ) ÷( 价 ) 量= ( 量 ) ×(数量 )量= ( 量 ) ÷(数量 )数量= ( 量 ) ÷( 价 ) 大数-小数 =相差数大数-相差数 =小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 一倍量× 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 一倍量=倍数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 )工作效率= ( 工作量 ) ÷(工作 ) 工作= (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12、列方程解用的一般步:1、弄清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 表示。 2、找出用中数量之 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写出答案。 13、方程的程:方程左=?? =方程右 ???所以, X=?是方程的解。

《解方程(例1)》教案(1)

《解方程(例1)》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7页《解方程》例1和做一做。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后学习的,不仅是解方程的基础课,而且以等式的性质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还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二)核心能力 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中,发展迁移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中,能正确地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形如x±a=b的方程,并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2.结合解方程的具体例子,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通过自学,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养成检验的习惯。 (四)学习重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学习难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方程(例1)》名师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如果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a+7=b+()a-()=b-m a×n=b×()a÷6=b÷() (2)用字母表示出等式的性质1、2。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为课中学习解方程做铺垫。】(二)课堂设计 1.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课前大家用字母表示出等式的性质1和2。我们来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交流,一起回忆等式的性质1和2。 课件出示例1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所表示的内容,并独立列出方程:x+3=9 师:这个方程中的x的值是多少?(6) 师:这道题目简单,大家一眼就能看出x是多少。我们还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来求x的值,这节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解方程 【设计意图:由于数据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x=6。而学生会求出x值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些多样化的方法让其觉得接下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书写上反而比较麻烦,不利于本节课的学习,所以教学时暂时避开了算法多样化,为提高学习掌握新方法的积极性,还强调了这种方法与中学知识的联系。】 2. 问题探究 (1)自主探究,初解方程 师:根据等式的性质,想一想,怎么求出x的值? 生尝试解方程。 (2)讨论交流,解释自己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生交流解方程的方法和过程。 师:方程两边为什么要同时减3?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天平图。 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天仍然相等。方程也是等式,方程的左边是“x+3”,要想解出x就需要减3,所以方程两边要同时减3,解出x等于6。 把刚才的过程在方程上写出来就是这样子的。(课件演示,生独立书写解方程的正确过程,师板书。) x+3=9 解:x+3-3=9-3 x=6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案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学设计】解方程教学设计 晓塘小学戴叶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1、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愿意与别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师:明明周末在超市玩起了称糖果的称,我们一起合作使称保持平衡! 师:同学们反映真敏捷,能通过观察马上想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策略。 生:从中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只要两边都拿掉或增加相同数量的糖果,就能保持平衡; 让我想到了等式的性质(全班一起口答: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 两边任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部位0的数,左右两边任 然相等)(板书“等式性质”) 师过渡:是的,知识就是这样被有心人所发现的。 二、探究新知 师:这里有个纸箱里面装着一些足球,你猜会有几个呢?(课件逐步出示)

再给你点信息,这幅图谁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 生列方程,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解方程 师:在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学生思考,小范围交流)汇报预设:①因为9-3=6②因为6+3=9 所以x的值为6 所以x的值为6 (多少) 师引导: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怎样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寻求x的值,这种思考的方法到初中遇上更加复杂的方程时仍然会用到。 师:现在我们就将x+3=9这个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黑板贴图)师:球在天平不好摆,我们可以用方块来代替它。 自主尝试:看着天平,如何去寻求x的值? 请用笔记录下你的想法。 组织好语言上台汇报你的想法。 教师统一书写: 师介绍:求解x的过程我们在最前面写“解”字。(板书写“解”字)追问:两边都拿掉3个,天平还能平衡吗,两边还相等吗?(贴图展示) 为什么要减3个?(可以方程的一边只剩x,就可以知道x=?)(再叫2-3个) 生活动:我们看着板书来说说是怎么成功得到x的值,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3个) 你学会了吗?赶紧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方法。 2、强调格式: 师:这个求解的过程和以前递等式有什么区别或相同的地方? 生:等号对齐;等号两边都要写;最前面要写解字 3、练习一: 师:按照大家借助天平运用等式性质的想法,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方程33+x=65你也能求解?解:33+x○()=65○() x=()那么x-4.5=10 呢?(学生独立尝试,一个学生板演) 生完成填空和独立节解方程。(课件中校对) 4、介绍概念:像这些(课件中圈出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叫“方程的解”;举例:x=3是方程x+3=9的解??

《解方程》教学案例

《解方程》教学案例 兴明小郭小学郑晓辉 教材分析: 《解方程》这部分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学生理解了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以及天平的平衡原理基础上所进行的,为与学生中学学习相联系,新教材中利用注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而淡化旧教材利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因此本节内容不适于方程解法多样化的探究。 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训练学生正确的书写格式,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掌握形如x±a=b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抵消”方程左边的常数项。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平实物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活跃气氛。)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认识天平,天平有个特征,就是如果左右两边的物体重量相等,那么天平会保持平衡,指针会指向最中心位置。比如现在这种情况就是——(教师演示:天平平衡状态)那么请大家观察大屏幕并猜想如果天平的一端增加或减少物体,要使天平保持平衡,那么天平的另一端应该怎么办?(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并总结: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少相同的物体,左右两边仍然平衡)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究规律 师:数学中有一种与天平非常类似的现象,那就是等式,那么等式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性质呢?我们共同探究一下。 (师多媒体演示等式25-8=17等式左边加上5,变成:25-8+5,让学生口算结果。) 师提问:要使等式相等,等式的右边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也应该加上5。对照以上天平例,学生轻松得出结论: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师:同时加的情况我们已经验证了,那么同时减是不是也成立呢?请大家再看一个例子。 师多媒体出示18+9=27等式左边减去6,变为:18+9-6,仍然让学生口算结果,并得知:要使等式相等,等式的右边也应该减去6。让学生共同概括结论: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方程例1例2

解方程例1例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7~68页解方程例1、例2以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五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过程方法: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重点:会用等式的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玩过的跷跷板游戏吗?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即跷跷板平衡原理)。同学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可真不少,还想不想玩游戏?(想)好,现在我们就一起玩个猜球游戏: 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乒乓球盒,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

生可以任意猜) 师:盒子里面有几个球,1个?2个?.......你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吗? 生:不能! 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 师:要想准确知道有几个球,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师课件出示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跷跷板平衡) 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 师:现在你知道X的值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先通过回味上节课的天平游戏旨在对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作必要的知识回顾,同时自然而然的引出猜球游戏,并在游戏中生疑,层层设问,步步为营,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也就是X所表示的数值是多少?(由于数据较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教师巡视,注意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到黑板上板书) (这里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解方程例2、例3教学设计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方程(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68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2、7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使学生在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索解方程的方法,为后面用方程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上述简单方程解法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不同之处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究形如ax=b的解法和a-x=b的方程的解法。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养成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养成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学习过程中,是学生感受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学习习惯。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 会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 教学难点: 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法、观察法、猜想验证法。 教学准备:课件。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解方程)。 (4)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解下列方程: X+12=31 x-63=36 提问:你能结合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说说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 生:解方程的步骤及格式: (1)先写“解:”。 (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注意:“=”要对齐)(3)求出X的值(注意:例如X=6 后面不带单位,因为它是一个数值。) (4)检验。 二、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解方程。 三|、自学辅导: (一)出示教材第68页例3 1.明确要求:观察信息,看信息都提供了那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简易方程——解方程(1)》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解方程(1) 教学内容:教材P67~68例1、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1、2、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可能有几个球呢?(学生思考后会说,可以是任意数。) 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补充条件,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 并用等式表示:x +3=9(教师板书) 二、互动新授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 的值。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 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 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 (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 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 +3-3=9-3 x =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3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 3.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 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5.验算:x =6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课时计划解方程例1

课题解方程例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准备 集体备课 一、复习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 2、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 43 本课共课 时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并 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易方程。 2、通过教学,渗透函数的思想。 会应用初步理解“方程的解” “解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解答简易方程。 a+24=73 4x=36+17 234 - a x+84 3x+4y=8 48 a=9x 3 二、新授课 1、理解“方程的解” “解方程”的 意义。 (1)理解“方程的解”。 出示天平,并出示方程: 100+x=250 提问:x的值是多少呢?讨论、汇 报 。 小结:当x=150 时,100+x=250 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会相等,像这样使 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个人备课教学反思

方程的解。 (2)理解“解方程”。 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也就是 求出方程的解。解方程。 (3) (4)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练习:完成57页的做一做。 2、解简易方程 教学例1 (1)出示例1,根据图形列出方程x+3=9 原理) (2)解方程。(利用天平平衡的 提问:通过演示,你知道了什么?(从天平两边拿 走3个球,也就是从天平两边同时减 去3,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为什么要减3呢?(使方程的一 边只剩下未知数一)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1) 检验 提问: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 请大家验算一下。 检验的方法:把x=6代入原方程。 注意:以后在解方程时,都要养 成良好的验算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解题 的正确。 3练习:解方程,并写出验算的过程。 X+3.2=4. 6 x- 1.8=4 x-2=15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1)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1)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并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提问:什么是方程?等式有什么性质? 2.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形列出方程吗? 3.填一填. 4.导入新课:前面两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新课讲授】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师演示:先在左盘放上一个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请学生到台前操作:天平右边的砝码加到250g时,天平平衡. 提问: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0+x=250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办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反馈. 方法一: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 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方法三:根据等式的性质. 因为100+x-100=250-100,所以x=150. 讲解:当x=150时,100+x=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出示课题)(2)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提问: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小结: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那么你怎样检验x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学生汇报. (3)即时巩固.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小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题图. 师:今天我们学习怎样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请同学们观察思考:怎样才能使天

《解方程》典型例题

《解方程》典型例题 例1 解方程:89210+-=+-x x 例2 解方程:)2(3)3(2+=-x x 例3 解方程:7722121-=-- x x 例4 解方程: 6233)5(54--+=--+x x x x 例5 解方程: 5303.02.05.05.01.24.0=--+x x 例6 下面解题过程正确吗?如果正确,请指出每一步的依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1)解方程4 13x x += 两边都乘以12,得 134=-x x ∴1=x (2)解方程83243212 x x --+= 去分母,得 x x 326220--+= 移项,得 202623--=-x x 合并同类项,得 16-=x 例7 如果一个正整数的2倍加上18等于这个正整数与3之和的n 倍,试求正整数n 的值. 例8 解方程234=-+-x x 例9 解方程.132=-+-x x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 这个方程可以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 解 移项,得.28910-=+-x x 合并同类项,得6=-x 把系数化为1,得6-=x 说明:初学解方程者应该进行检验,就是把求得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中,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方程的解.则说明我们的解题过程有误.当熟练之后可以不进行检验,以后我们会知道一元二次方程不会产生增根. 例2 分析 这个方程含有括号,我们应先去掉括号,然后再进行合并同类项等. 解 去括号,得.6362+=-x x 移项,得6632+=-x x 合并同类项,得12=-x 把系数化为1,得.12-=x 说明:在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同时还应该注意要用括号前的数去乘括号内的每一项,避免出现漏乘的现象. 例3 分析 该方程中含有分母,一般我们是要先去掉分母,然后再按其他步骤进行. 解 去分母,得217)2(3)2(21?-?=--x x 去括号,得1476221-=+-x x 移项,得2211476---=--x x 合并同类项,得1707-=-x 把系数化为1,得.7 224=x 说明:初学者在去括号时,如果分子是两项的,应该用括号把分子括上以避免出现符号的错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例1)》优秀公开课教案

第七课时解方程(例1) 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中,能正确地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形如x±a=b的方程,并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2.结合解方程的具体例子,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通过自学,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养成检验的习惯。 重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如果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a+7=b+()a-()=b-m a×n=b×()a÷6=b÷() (2)用字母表示出等式的性质1、2。 (二)课堂设计 1.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课前大家用字母表示出等式的性质1和2。我们来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交流,一起回忆等式的性质1和2。 课件出示例1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所表示的内容,并独立列出方程:x+3=9 师:这个方程中的x的值是多少?(6) 师:这道题目简单,大家一眼就能看出x是多少。我们还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来求x的值,这节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解方程

2. 问题探究 (1)自主探究,初解方程 师:根据等式的性质,想一想,怎么求出x的值? 生尝试解方程。 (2)讨论交流,解释自己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生交流解方程的方法和过程。 师:方程两边为什么要同时减3?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天平图。 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天仍然相等。方程也是等式,方程的左边是“x+3”,要想解出x就需要减3,所以方程两边要同时减3,解出x等于6。 把刚才的过程在方程上写出来就是这样子的。(课件演示,生独立书写解方程的正确过程,师板书。) x+3=9 解:x+3-3=9-3 x=6 (3)揭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求出了x=6,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x=6就是x+3=9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师:谁来结合刚才的解方程“x+3=9”,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个概念? 小结: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4)自学课本,检验方程 师: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检验一下。 生口头检验,然后自学课本上完整的检验过程。 小结:把解出来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这样做的依据就是“方程的解”的意义。以后所有解方程的题,我们都可以这样来检验,养成好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5)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①填空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解方程例4-例5教学设计

解方程例4、例5教案 岚山区虎山镇官山小学周明娜 教学内容:教材P69例4、例5及练习十五第6、8、9、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 x ±b=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 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3x +4=40 解: 3x =40-4 3x =36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36÷3 x =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3.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 -16)=8。 先让学生说一说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先算x -16,再乘2,积是8。 思考:你能把它转换成你会解的方程吗? 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 (1)利用例4的方法来解。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重点说一说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解方程教学设计教案

“解方程”教学设计 岭头小学 胡晓晓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 师: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

“解方程1”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解方程(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可能有几个球呢?(学生思考后会说,可以是任意数。)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补充条件,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 并用等式表示:x +3=9(教师板书) 二、互动新授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的值。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 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 (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 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 +3-3=9-3 x =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3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3.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5.验算:x =6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 -5.5.7解方程例1【教案】

5.5.7 解方程例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个 1.提问:什么是方程?等式有什么性质? 2.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形列出方程吗? 3.填一填。 4.导入新课:前面两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师演示:先在左盘放上一个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请学生到台前操作:天平右边的砝码加到250g时,天平平衡。 提问: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0+x=250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办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二)提高练习: 3.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25+x=100 x-2.2=6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收获? 2.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不是递等式。板书设计: 解方程(1) 100+x=250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参考答案 基础: 1. 解下列方程。 x=1.5 x=2.4 x=5.5 x=13.6 综合: 2. 判断:后面括号里那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44(2)x=8 拓展: 3. 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1) x+35=91 解:x+35-35=91-35 X=56 (2) x-3=6 解:x-3+3=6+3 x=9

小学解方程练习题大全(1)

六年级上学期复习资料1解方程 一、解方程:+-×÷= (1) 3.5X +1.8=12.3 (5) X + 52X =21 (6) 54X +52X =21 (7) 3.6X ÷2=2.16 (8) X +72X =4 3 (2) 0.8X -4=1.6 (3) 5X ÷2=10 (4) X -0.25X =3 (9) X -52X =10 3 (10) X -52=103 (11) 2X +7X =109 (12) 83+X =52 (13) 107X =2514 (14) 21X =43 (15) 9 5X =10 (16) 180+6X =330 (17) 2.2X -1=10 (18) X -0.8X =10 (19) 15X ÷2=60 (20) 4X +X =3.15 (21)3.4X +1.8=8.6 (22) 5X -X =2.4 (23) 1.5X -X =1 (24) 6.6X -6X =1.8 练习二 1、12-3(9-x)=5(x-4)-7(7-x); 2、6x-17=13 3、9-10x=10-9x 4、2(x -1)=4. 5、13x-26=13 6、75-5x=70 7、2(6x-2)=8 8、25x (12-6)=300 9、24x+12=132 10、56=12x+8 11、2x+4=30 12、12x=11x -79 13、13x -12(x+2)=0 14、67-12x=7 15、(x-1)-(3x+2)= - (x-1) 16、 18x-16x+18×1+50=70 17、14×(60-x )×2=20x 18、4x+9(x+2)=200 19、100(x+1)+10x+(3x-2)+100(3x-2)+10x+(x+1)=1171 20、5x+4.5(103-x )=486 练习三 (1)2x+8=16 (2)x/5=10 (3)x+7x=8 (4)9x-3x=6 (5)6x-8=4 (6)5x+x=9 (7)x-8=6x (8)4/5x=20 (9)2x-6=12 (10)7x+7=14 (11)6x-6=0 (12)5x+6=11 (13)2x-8=10 (14)1/2x-8=4 (15)x-5/6=7 (16)3x+7=28 (17)3x-7=26 (18)9x-x=16 (19)24x+x=50 (20)6/7x-8=4 (30)3x-8=30 (31)6x+6=12 (32)3x-3=1 (33)5x-3x=4 (34)2x+16=19 (35)5x+8=19 (36)14-6x=8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一)》教学设计[名师]

《解方程(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演示操作,提出目标 师:(天平演示)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有什么问题我们要研究呢? (1)运用等式性质把X等于多少求出来。 (2)“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学习目标,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二、展示成果,理解归纳

(一)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自学课本例1、例2,并完成“做一做”。(教师深入指导,收集信息)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讲评。 学生:(1):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学生;(2):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学生:(3):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学生演示: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为:100+X-100=250-100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X=150 师:是的,同学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 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二)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1、算法展示 A: X+3=9 B: 3 X=18 解:X+3-3=9-3 解:3 X ÷3=18÷3 X=6 X=6 C、方程的检验方法。 [设计的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出现的错例展示。如:书写格式等。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67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 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 2、结合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并能用代入法进行检验。过 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 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会解简易方程,并能用代入法进行检验。 教学难点: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教学准备:主题图,图片,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1、回忆等式有什么性质? 2、什么是方程?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也就是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板书:解 方程)齐读解方程,这种思考方法到初中解更加复杂的方程时仍然会用到。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吧! (设计意图:复习和巩固前两节学习的天平平衡道理导入新课,能加深学生的 记忆。另外强调解方程这种思考方法到中学解更加复杂的方程一直有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新的思考方法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出示例1 的主题图) 1、提出问题: 师:请看这幅图,请你说出图上的意思。 (盒子里有x 个球,盒子外有3 个球,合起来一共是9个球。) 师:能不能用我们新学的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方程:X+3=9 (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 师:同学们根据加法的意义得到方程X+3=9,(板书:X+3=9 那么X 是多少?(异口同声说6) (设计思路:在这里学生能列出这个方程其实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一直是按以前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去分析, 不假思索就会说出9-3=6,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用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做准备。)2、结合天平探究解法 A、结合天平,理解方程 师: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现在我们就将X+3=9 这个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出示天平图1)师:你能理解吗?说说他的意思。 师生结合图一起说:天平的左边是X+3,天平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平衡,说明两边相等。齐读这个方程X+3=9 B、明确目的,寻找方法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这个方程,哎,我不禁要问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 师:对,我们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等于几. 师:请你结合天平图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X,而且还要保持 天平平衡?(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组织交流(指名学生说,再说一次,齐说一次) 进一步明确: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左边就只剩下X,右边剩下6个皮球,说明X代表6个皮球。 师:能不能把这个变换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自己试一试。组织交流:谁愿意把你的做法展示给大家,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这些方法那一种更合理,谈谈你的想法, 师:从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保持平衡,表示在方程里就是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师:(指着X+3=9说: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2,左右两边相等吗?同时减去1 呢?那为什么就要从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1或2。再次强调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X。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结合图列出方程,再把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从两边各拿走3个皮球,天平仍然平衡,,再引导学生将这一变换过程反映到方程上,明白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使学生的思维由图转化成式,再由式子转化成图,最后再由图转换成式子,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我两次强调到解方程的目的,因为我觉得它很重要。) 3、规范书写,指导验算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67 页解方程的书写格式。问:书写解方程的过程要注意什么? 教师示范书写格式,①、先写方程X+3=9b②、接下来写“解:”③、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3。④方程的左边只剩下未知数X。方程的右边9-3是6。得到方程的解是X=6。师: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另外还要注意等号对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