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nitrans ZXCTN 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硬件描述

Unitrans ZXCTN 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硬件描述

ZXCTN6300

分组传送产品

硬件描述

产品版本:1.00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科技南路55号

邮编:518057

电话:(86)75526770800800-830-1118

传真:(86)75526770801

技术支持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8607081.html,

电子邮件:8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8607081.html,

法律声明

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

侵权必究。

和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中兴通讯产品的名称和标志是中兴通讯的专有标志

或注册商标。在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产品或公司的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商名。在未经中兴通讯或第三方商标或商名所有者事先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本手册不以任何方式授予阅读者任何使用本手册上出现的任何标记的许可或权利。

本产品符合关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产品手册、相关合同或相关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如果本产品进行改进或技术变更,恕不另行专门通知。

当出现产品改进或者技术变更时,您可以通过中兴通讯技术支持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8607081.html,查询有关信息。

修订历史

产品版本资料版本更新说明

V1.0020090730–R1.0ZXCTN6300(V1.00)第一次发布

资料编号:sjzl20098239

发布日期:20090730

目录

1机柜组成............................................................................................1-1

1.1机柜结构参数.....................................................................................................1-1

1.2机柜基本配件.....................................................................................................1-2

1.3电源分配箱.........................................................................................................1-4

1.4机柜配置............................................................................................................1-5 2设备子架............................................................................................2-1

2.1子架结构............................................................................................................2-1

2.2风扇插箱............................................................................................................2-2

2.3子架板位资源.....................................................................................................2-3 3单板...................................................................................................3-1

3.1单板命名列表.....................................................................................................3-1

3.2单板槽位列表.....................................................................................................3-2

3.3单板结构............................................................................................................3-3

3.4单板功能速查表..................................................................................................3-3

3.5主控时钟交换单元板RSCCU2.............................................................................3-4

3.5.1单板功能..................................................................................................3-4

3.5.2单板原理..................................................................................................3-4

3.5.3面板说明..................................................................................................3-6

3.5.4指示灯状态...............................................................................................3-7

3.5.5告警、性能、事件....................................................................................3-8

3.6前出线E1板R16E1F.............................................................................................3-9

3.6.1单板功能..................................................................................................3-9

3.6.2单板原理..................................................................................................3-9

3.6.3面板说明................................................................................................3-10

3.6.4指示灯状态.............................................................................................3-11

3.6.5告警、性能、事件..................................................................................3-12

3.7ATM STM-1板R4ASB......................................................................................3-13

I

3.7.1单板功能................................................................................................3-13

3.7.2单板原理................................................................................................3-14

3.7.3面板说明................................................................................................3-15

3.7.4指示灯状态.............................................................................................3-15

3.7.5告警、性能、事件..................................................................................3-16 3.8增强型千兆Combo板R4EGC.............................................................................3-17

3.8.1单板功能................................................................................................3-17

3.8.2单板原理................................................................................................3-18

3.8.3面板说明................................................................................................3-19

3.8.4指示灯状态.............................................................................................3-20

3.8.5告警、性能、事件..................................................................................3-21 3.9增强型千兆电口板R8EGE.................................................................................3-22

3.9.1单板功能................................................................................................3-22

3.9.2单板原理................................................................................................3-23

3.9.3面板说明................................................................................................3-23

3.9.4指示灯状态.............................................................................................3-24

3.9.5告警、性能、事件..................................................................................3-25 3.10增强型千兆光口板R8EGF................................................................................3-26

3.10.1单板功能...............................................................................................3-26

3.10.2单板原理...............................................................................................3-27

3.10.3面板说明...............................................................................................3-28

3.10.4指示灯状态...........................................................................................3-29

3.10.5告警、性能、事件.................................................................................3-29 3.11增强型10GE光口板R1EXG..............................................................................3-31

3.11.1单板功能...............................................................................................3-31

3.11.2单板原理...............................................................................................3-31

3.11.3面板说明...............................................................................................3-32

3.11.4指示灯状态...........................................................................................3-33

3.11.5告警、性能、事件.................................................................................3-34 3.12通道化STM-1板R4CSB...................................................................................3-36

3.12.1单板功能...............................................................................................3-36

3.12.2单板原理...............................................................................................3-36

I I

3.12.3面板说明...............................................................................................3-37

3.12.4指示灯状态...........................................................................................3-38

3.12.5告警、性能、事件.................................................................................3-38 3.13直流电源板RPWD3.........................................................................................3-39

3.13.1单板功能...............................................................................................3-39

3.13.2单板原理...............................................................................................3-39

3.13.3面板说明...............................................................................................3-40

3.13.4指示灯状态...........................................................................................3-41

3.13.5告警、性能、事件.................................................................................3-41 3.14交流电源板RPWA3.........................................................................................3-42

3.1

4.1单板功能...............................................................................................3-42

3.1

4.2单板原理...............................................................................................3-42

3.1

4.3面板说明...............................................................................................3-43

3.1

4.4指示灯状态...........................................................................................3-43

3.1

4.5告警、性能、事件.................................................................................3-44 3.15风扇板RFAN3.................................................................................................3-44

3.15.1单板功能...............................................................................................3-44

3.15.2单板原理...............................................................................................3-44

3.15.3面板说明...............................................................................................3-45

3.15.4指示灯状态...........................................................................................3-47

3.15.5告警、性能、事件.................................................................................3-47图目录....................................................................................................I 表目录..................................................................................................III 缩略语.................................................................................................VII

I I I

前言

手册说明

本手册适用于Unitrans ZXCTN6300分组传送产品(以下简称ZXCTN6300)。ZXCTN6300是最高速率为10Gbit/s的分组传送设备。其主要应用场合有:城域传送网(汇聚层)。

ZXCTN6300的配套手册如下:

手册名称手册内容

《Unitrans ZXCTN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系统描述》介绍设备的体系结构、系统特点、系统功能、技术指标、应用示例

《Unitrans ZXCTN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产品描述》介绍设备的技术特性、升级/维护特性、接口、技术指标

《Unitrans ZXCTN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硬件描述》介绍设备硬件,包括机柜、电源分配箱、子架、单板、接口及指示灯

《Unitrans ZXCTN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安装手册》介绍设备的工程安装步骤,包括安装准备、硬件安装、线缆布放、安装检查、设备上/下电的具体操作

《Unitrans ZXCTN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

维护手册日常维护分册》

介绍设备日常维护的主要项目和常用操作

《Unitrans ZXCTN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

维护手册告警及性能事件维护分册》

介绍设备告警和性能事件的处理方法

《Unitrans ZXCTN6200/6300(V1.00)分组传送

产品配置手册》

介绍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典型业务配置实例

内容介绍

本手册为《Unitrans ZXCTN6300(V1.00)分组传送产品硬件描述》,手册内容简介如下:

章次内容

第1章机柜组成介绍ZXCTN6300使用的机柜,机柜的结构、尺寸

第2章设备子架介绍ZXCTN6300的子架结构、板位资源

第3章单板介绍ZXCTN6300的单板功能、原理、面板、指示灯、

单板所检测的告警/性能/事件

版本更新说明

产品版本资料版本更新说明

V1.0020090730-R1.0ZXCTN6300(V1.00)第一次发布

机柜组成

本章包含如下主题:

?机柜结构参数1-1

?机柜基本配件1-2

?电源分配箱1-4

?机柜配置1-5

1.1机柜结构参数

中兴通讯传输设备机柜采用统一的结构工艺设计,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能和散热性能。

机柜的结构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中兴通讯传输设备机柜外形尺寸、重量一览表

外形尺寸(mm)重量(kg)

2000(高)×600(宽)×300(深)59

2200(高)×600(宽)×300(深)65

2600(高)×600(宽)×300(深)77

?机柜重量为空机柜重量。

300mm深机柜尺寸定义如图1-1所示。

ZXCTN6300分组传送产品硬件描述

图1-1中兴通讯传输设备机柜(300mm深)外形尺寸示意图(单位:mm)

1.2机柜基本配件

以2200mm(高)×600mm(宽)×300mm(深)结构的机柜为例,机柜中的各配件如

图1-2所示,配件详细说明如表1-2所示。

图1-2

机柜配件示意图

1.电源线出线孔

2.顶部出线孔

3.告警灯

4.安装托架

5.电缆走线夹

6.后立柱

7.前立柱

8.机柜走线区9.线缆固定板10..截铃开关11.底部出线孔12.安装孔

13.告警灯前门显示孔14.门锁15.前门

16.机柜保护地接地柱

表1-2机柜配件说明

机柜配件

说明

电源线出线孔

在机柜顶部、底部均设有电源线出线孔,用于将外部电源线引入机柜

顶部出线孔位于机柜顶部,设有防鼠袋,可以保证布线后机柜封闭。通常在上走线方式时,采用该出线孔引出和引入机柜线缆告警灯位于机柜上部,用于指示机柜内设备的工作状态

安装托架固定于机柜框架的任意位置,用于放置设备子架、电源分配箱等组件

电缆走线夹固定设备机柜内部的电缆后立柱固定采用后支耳安装的设备子架前立柱固定采用前支耳安装的设备子架机柜走线区

机柜内紧贴侧门处为机柜走线区

机柜配件说明线缆固定板安装电缆走线夹和光纤盘纤盒

截铃开关截铃开关用于控制截铃状态

底部出线孔位于机柜底部,设有防鼠袋,可以保证布线后机柜封闭。通常在下走线方式时,采用该出线孔引出或引入机柜线缆

安装孔在机柜顶部、底部均设有安装孔,供顶部固定、并柜固定、背靠背固定及底部固定使用

告警灯前门显示孔将告警灯信息显示在机柜前门

门锁位于机柜前门左侧,用于锁定机柜门

前门机柜前门带有门锁,前门右上方附有蓝底白字的设备标牌,标识设备类型

机柜保护地接地柱柜侧门、前门均配有保护地接地端子,位置如图1-3所示

图1-3ZXCTN6300机柜内接地柱示意图

1.机柜侧门接地柱

2.机柜前门接地柱

说明:

l ZXCTN6300机柜内的后立柱具有接地排功能。机柜后立柱通过接地线缆与机柜侧门、前门、子架、电源告警箱等组件的接地端子相连,实现整个设备机柜外壳的良

好电气连接。

l子架、电源告警箱等组件的接地柱位于相应组件上。

1.3电源分配箱

电源分配箱用于接入外部输入的主、备电源,对外部电源进行滤波和防雷等处理后,分

配主、备电源各2对至各子架。

电源分配箱的尺寸是442mm(宽)×91mm(深)×131mm(高),结构如图1-4,结构说明表1-3所示。

图1-4电源分配箱结构示意图

1.安装支耳

2.保护地接线端子

3.电源分配箱面板

4.子架–48V输出

5.

外部电源保护地(PE)输入 6.外部电源–48V 输入

7.外部电源–48V RTN 输入8.子架–48V RTN 输出

表1-3机柜配件说明

机柜配件

说明

安装支耳电源分配箱后部设有左、右两个安装支耳,安装支耳上带有松不脱螺钉,用于将电源分配箱固定在设备机柜中

保护地接线端子接入设备子架的保护地线,实现设备子架外壳的良好电气连接电源分配箱面板

通过松不脱螺钉固定在电源分配箱的正面,左、右两侧预留子架主、备用电源的空气开关位置,并标有电源的标识以及序号子架–48V输出

接入设备子架的–48V电源线。左侧为主电源-48V输入,右侧为备电源-48V输入

外部电源保护地(PE)输入

电源分配箱提供1组外部电源的保护地接接入,为整机提供良好的电气连接

外部电源–48V 输入

接入外部输入的–48V 电源线。左侧为主电源-48V输入,右侧为备电源-48V输入

外部电源–48V RTN 输入

接入外部输入的–48V RTN 电源线。左侧为主电源-48V RTN 输入,右侧为备电源-48V RTN 输入

子架–48V RTN 输出

接入设备子架的–48V RTN 电源线。左侧为主电源-48V RTN 输入,右侧为备电源-48V RTN 输入

1.4机柜配置

中兴通讯传输设备统一机柜可安装的组件数量,如表1-4所示。

表1-4ZXCTN6300设备机柜配置列表

组件数量机柜类型(高×宽×深,m m)

电源分配箱子架2000×600×30014

2200×600×30014

2600×600×30014

1.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机柜的剩余空间安装其他设备商的设备,如路由器。

以2.2米机柜为例,当机柜满配置时,各组件在机柜内的安装位置如图1-5所示。图1-5机柜配置图

说明:

l如图1-5,未安装任何组件的位置,均可安装用户设备。用户设备的外形尺寸应满足中兴通讯传输设备机柜的安装要求。

l机柜底部必须至少预留1U(1U=44.45mm)空间,否则将无法安装机柜后门,并影响机柜接地线的连接。

设备子架

本章包含如下主题:

?子架结构2-1

?风扇插箱2-2

?子架板位资源2-3

2.1子架结构

ZXCTN6300子架采用横插式结构,分为交换主控时钟板区、业务线卡区、电源板区、

风扇区等。整机设计符合IEC标准,可以安装到IEC标准机柜或ETS标准机柜中。子架结

构外形如图2-1所示。

图2-1ZXCTN6300子架结构示意图

ZXCTN6300子架结构说明如表2-1所示。

表2-1ZXCTN6300子架结构说明

序号名称说明

1搬运拉手便于搬运设备子架

ZXCTN 6300分组传送产品硬件描述序号

名称说明2安装支耳用于在机柜内固定子架3

风扇区插入风扇板,保证设备良好的散热4

子架保护地接线柱接入保护地线,保证设备良好的电气性5

静电手环插孔接入防静电手环6

低速业务线卡区插入低速业务接口板,对外提供业务接口7

走线卡用于辅助光纤、电缆走线8

交换主控时钟板区插入主控板,提供对业务的交换处理9

高速业务线卡区插入高速业务接口板,对外提供业务接口10电源板区插入电源板,为设备供电

2.2风扇插箱

ZXCTN 6300的风扇插箱如图2-2所示,插箱采用了整体式设计,8个并联风扇集成为一个风扇插箱,共用一个插座。

图2-2风扇插箱结构图

1.风扇

2.背板接口

3.指示灯

4.拉手

5.锁定按钮

每个ZXCTN 6300子架配置1个风扇插箱,安装在子架的左侧,采用侧面进风、出风的方式。

2设备子架

2.3子架板位资源

ZXCTN 6300子架插板区的板位排列如图2-3所示。

图2-3子架插板区板位排列示意图

功能类单板的槽位固定,业务接口板的槽位不固定。单板与插槽的对应关系如表2-2所示。

表2-2ZXCTN 6300单板槽位列表槽位号

接入容量可插单板

1#~2#

––3#~8#

8GE R8EGF 、R8EGE 、R4EGC 、R4CSB、R4ASB、R16E1F 9#~12#

10GE R1EXG 13#、14#

-RSCCU315#、16#

-RPWD3、RPWA317#-RFAN3

单板

本章包含如下主题:

?单板命名列表3-1

?单板槽位列表3-2

?单板结构3-3

?单板功能速查表3-3

?主控时钟交换单元板RSCCU23-4

?前出线E1板R16E1F3-9

?ATM STM-1板R4ASB3-13

?增强型千兆Combo板R4EGC3-17

?增强型千兆电口板R8EGE3-22

?增强型千兆光口板R8EGF3-26

?增强型10GE光口板R1EXG3-31

?通道化STM-1板R4CSB3-36

?直流电源板RPWD33-39

?交流电源板RPWA33-42

?风扇板RFAN33-44

3.1单板命名列表

ZXCTN6300的单板命名规则如表3-1所示。

表3-1ZXCTN6300单板命名列表

单板代号单板名称名称含义RSCCU3主控时钟交换单元板Switch Control Clock Unit for6300

R1EXG1路增强型10GE光口板1port Enhanced10Gigabit ethernet Fiber interface

ZXCTN6300分组传送产品

硬件描述

单板代号单板名称名称含义

R8EGF8路增强型千兆光口板8ports Enhanced Gigabit ethernet Fiber interface

R8EGE8路增强型千兆电口板8ports Enhanced Gigabit ethernet ELE interface

R4EGC4路增强型千兆Combo板4ports Enhanced Gigabit ethernet Combo interface

R4CSB4路通道化STM-1板4ports Channelized STM-1Board R4ASB4路ATM STM-1板4ports ATM STM-1Board

R16E1F16路前出线E1板16ports E1board with Front interf ace

RPWD3直流电源板Power DC board for6300

RPWA3交流电源板Power AC board for6300

RFAN3风扇板Fan board for6300

MB背板Mother Board

3.2单板槽位列表

ZXCTN6300的单板插槽位置列表如表3-2所示。

表3-2ZXCTN6300单板槽位列表

单板类型单板占用槽位数量插槽位置处理板RSCCU3113#、14#槽位

R1EXG19#~12#槽位

R8EGF13#~8#槽位

R8EGE13#~8#槽位

R4EGC13#~8#槽位

R4CSB13#~8#槽位

R4ASB13#~8#槽位业务板

R16E1F13#~8#槽位

RPWD3115#、16#槽位电源板

RPWA3115#、16#槽位风扇板RFAN3117#槽位

3单板

3.3单板结构

ZXCTN 6300系统的业务单板面板尺寸为:25.0mm(高)×158.2mm(宽)。ZXCTN 6300系统的业务单板PCB板尺寸为:2.4mm(高)×144.5mm(宽)×212.2mm (深)。

单板的扳手采用铝合金,使用松不脱螺钉锁定。以业务单板为例,单板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单板结构示意图

1.PCB板

2.面板

3.松不脱螺钉

4.背板接口

5.单板指示灯

6.接口

7.扳手

8.激光等级标识

3.4单板功能速查表

ZXCTN 6300的单板功能速查表如表3-3所示。

表3-3单板功能速查表

单板代号

功能描述位置

RSCCU3 3.5.1单板功能R1EXG 3.11.1单板功能R8EGF 3.10.1单板功能R8EGE 3.9.1单板功能R4EGC 3.8.1单板功能R4ASB 3.7.1单板功能R4CSB 3.12.1单板功能R16E1F 3.6.1单板功能RPWD3 3.13.1单板功能RPWA3 3.14.1单板功能RFAN3

3.15.1单板功能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号: 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万涛 校对: 审核: 批准: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年月曰

第2页 一、概述 要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使其得到适度的冷却,冷却不足或冷却过度均会带来严 重的影响。 发动机过热,会破坏各运动机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 特别是活塞 环和气缸壁之间的运动,严重时会发生烧蚀、卡滞,使发动 “拉缸”现象,刮伤活塞或气缸,更严重时还会发生连杆打烂气缸体现 油变稀,运动机件间的油膜破坏,造成干摩擦或半干摩擦,加速磨损。 同时会降低发动 机充气量,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发动机过度冷却时,由于冷却水带走太多热量,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动力性能变差。 发动机过冷,气缸磨损加剧。同时,由于过冷,混合气形成的液体,容易进入曲轴箱使 润 滑油变稀,影响润滑作用。 由此可见,使发 动机工作温度保持在最适宜范围内的冷却系,是何其重要。一般地, 发动机最适宜的工作温度是其气缸盖处冷却水温度保持在 80C ~90C ,此时发动机的动力 性、经济性最好。 、冷却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a )具有足够的冷却能力,保证在所有工况下发动机出水温度低于所要求的许用值( 般为55°);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散热器上水室的温度不超过99 Co 采用105 kPa 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 110 C,但一年中 水温达到和 超过99 C 的时间不应超 过50 ho 冷却液的膨胀容积应等于整个系统冷却液容量的 6 %o 冷却系统必须用 不低于19 L/min 的速度加注冷却液,直至达到应有的冷却液平面, 以保证 所有工作条件下气缸体水套内冷却液能保持正常的压力。 三、冷却系统的构成 液体冷却系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散热器、风扇、风扇护风罩、皮带轮、风扇离合器、 水泵、节温器、副水箱、发动机进水管、发动机出水管、散热器除气管、发动机除气管冷却不足, 加,磨损加剧, 机停转或者发生 象。也会使润滑 a) C ) d) e)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 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水闸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 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 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 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3.3.2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 一级阶地。

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o方向布置。 5.2耕作田块长度 田块边长应根据作物类型、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度、灌溉均匀程度以及排 水畅通度等因素确定。 5.3耕作田块宽度 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要求、灌溉和排水和防止风害等要求;同

时应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 5.4田块的地下水位 耕作田块田面高程应满足农作物排渍的要求,即田面高程E≥E 0+d(E 为所在田块最高 地下水位的高程,d为设计排渍深度)。水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d=0.6m,旱地设计排渍 深度可取d=0.8m。 5.5耕作田块形状 5.5.1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 。 平原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田宜采用格田形式。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格田田面高差应在3~5cm以内,长度保持在80~120m,宽度以30~40m为宜。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埂高以20~30cm, 埂顶宽以15~20cm为宜。 5.7.2低山丘陵地区(山垄田、梯田)设计 低山丘陵地区宜修筑梯田为主。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的不同将其修筑成 梯田。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 4 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编制说明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 4 部分: 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海洋行业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三月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淡水资源量更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地 区分布不平衡,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尤其突出,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年,大幅度扩大和提高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规模和水平”,要求“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达到26~37%”。《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优先主题中也提出“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随着国家海洋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海水循环冷却替代海水直流冷却和淡水冷却的趋势日益突显,其技术节水环保的特点已得到工业循环冷却行业的多次验证和广泛认可,工程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好。但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同时对系统的防腐、防垢和防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合理解决系统设备材料的腐蚀问题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推广应用的首要任务。海水循环冷却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和材料种类较多,而不同设备材料的服役环境差异也较大。因此,制定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是十分必要的,是我国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推广和工程设计提供坚实的技术依据。 通过本标准的编制,形成满足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要求的,科学可靠、实用性强的海水循环冷却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为海水循环冷却工程选材提供技术参考,提高海水循环冷却工程用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与其他相关标准共同形成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技术标准体系,为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二、工作简况 2.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下达2007年度第三批海洋行业标准制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国海环字[2007]211 号)文件,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为《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的起草单

基本农田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设计规范 本文由belion1982贡献 pdf 文档可能在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 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GB 3838 GB 5084 GB 8978GB50288GB /T50265GB/T16453.1GB/T16453.3NY/T309TD/T 1012SL18 SL207 SL252SL265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泵站设计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沟壑治理技术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水闸设计规范 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 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范 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 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 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 3.3.2 地。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 3.4 3.5 3.6 3.7 3.8 山垄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丘间和内陆山间谷地的田块。梯田:系指分布在丘

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流程

1、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与信号开关、电控单元ECU、执行器(执行元件)组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型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其中主要传感器及其作用如下表所示。 传感器种类传感器作用 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包含空气温度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 器 飞轮转速传感器固定在气缸上的飞轮转速传感器头,感受这些位置的变化,是电控单元识别第一活塞至上止点位置的基准信号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测量冷却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凸轮轴相位传感器测定发动机各缸活塞压缩行程终止点 燃油温度传感器测量燃油温度,当温度高于90°时,发动机功率将减小到60% 燃油压力传感器提供共轨燃油压力信息 电控单元ECU的功能主要是接受来自传感器的各种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将参数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发送给执行器汽车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执行器一般受ECU控制,主要任务是具体执行或实现某项控制功能。主要包括喷油器、点火控制模块、怠速空气控制阀以及各种电磁阀等。执行器用来精确无误地执行ECU发出的命令信号。目前,汽车电控系统的执行器类型繁多,结构与功能不尽相同。执行器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执行器和固态智能动力装置。主要执行器及其特点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执行器种类特点及作用 燃油压力调节和第三泵电磁阀调节控制燃油压力和燃油量 喷油器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执行元件,根据ECU的指令,控 制燃油喷射量 VGT增压器控制电磁阀控制可变集合截面涡轮增压器活动叶片 电热冷启动电磁阀发动机冷启动时向电热冷启动赛头供电 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保护空气调节系统 2、对现代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流程的理解。 现代电子产品开发是软硬件同步开发的过程,节约资源,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开发流程包含汽车电子系统总体设计、微处理器选择、控制程序的设计与开发和ECU硬件的抗干扰设计。汽车电子产品软件开发流程是“V”形开发流程。“V”形开发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功能设计、原型仿真、代码生成、硬件在回路仿真-HIL、标定。与传统的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可重复,可定义,可定量管理、可优化。 软件开发工程的发展对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影响是巨大的,电控系统开发过程的工艺改进,即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可以使电子产品开发更科学化、标准化。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号: 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万涛 校对: 审核: 批准: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年月日

一、概述 要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使其得到适度的冷却,冷却不足或冷却过度均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冷却不足,发动机过热,会破坏各运动机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磨损加剧,特别是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的运动,严重时会发生烧蚀、卡滞,使发动机停转或者发生“拉缸”现象,刮伤活塞或气缸,更严重时还会发生连杆打烂气缸体现象。也会使润滑油变稀,运动机件间的油膜破坏,造成干摩擦或半干摩擦,加速磨损。同时会降低发动机充气量,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发动机过度冷却时,由于冷却水带走太多热量,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动力性能变差。发动机过冷,气缸磨损加剧。同时,由于过冷,混合气形成的液体,容易进入曲轴箱使润滑油变稀,影响润滑作用。 由此可见,使发动机工作温度保持在最适宜范围内的冷却系,是何其重要。一般地,发动机最适宜的工作温度是其气缸盖处冷却水温度保持在80℃~90℃,此时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最好。 二、冷却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a)具有足够的冷却能力,保证在所有工况下发动机出水温度低于所要求的许用值(一 般为55°); b)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散热器上水室的温度不超过99 ℃。 c) 采用105 kPa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110 ℃,但一年中 水温达到和超过99 ℃的时间不应超过50 h。 d) 冷却液的膨胀容积应等于整个系统冷却液容量的6 %。 e) 冷却系统必须用不低于19 L/min的速度加注冷却液,直至达到应有的冷却液平面, 以保证所有工作条件下气缸体水套内冷却液能保持正常的压力。 三、冷却系统的构成 液体冷却系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散热器、风扇、风扇护风罩、皮带轮、风扇离合器、水泵、节温器、副水箱、发动机进水管、发动机出水管、散热器除气管、发动机除气管等。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T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T1645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TD/T 10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SL1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2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 水闸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 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

规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 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 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 3.3.2 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 3.4 山垄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丘间和内陆山间谷地的田块。 3.5 梯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形田块。 3.6 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田间的水量(或流量)与渠首引入总水量(或流量)的比值。 3.7 渠系水利用系数: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3.8 田间水利用系数:净灌水定额与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单位面积灌水量的比值。3.9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以灌溉设施供给灌溉用水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如P=90%则表示灌溉设施在长期使用中平均每100年可保证90年正常供水,其余10年不能完全满足。 3.10 机耕路类型与路宽 3.10.1 干、支道:系指村与村、乡(镇)、县、国家公路连接的道路。 3.10.2 田间道:系指田块与村庄,乡村道路或其他公路连接的道路。 3.10.3 生产路:系指田块与田块连接的道路。 4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不同地貌类型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

(完整word版)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范围 (4) 2. 引用标准 (4) 3. 胶管分类 (4) 4. 设计要求 (4) 4.1. 总体要求 (4) 4.2 尺寸及公差 (4) 4.3. 胶管与连接硬管的配合尺寸 (5) 4.4 .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 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 (5) 4.5. 胶管的扩口尺寸: (6) 4.6 胶管脱模相关 (6) 5. 性能要求 (6) 6. 图纸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为规范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编制此设计规范。本设计规范主要根据橡胶软管的生产工艺、性能要求,结合设计经验编制。本规范为第一次编制,需根据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完善。

1. 范围 本设计规范介绍冷却系统橡胶软管的基本设计要求。 2. 引用标准 GB/T 18948-2003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GB/T 18948-2009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Q/SQR.04.175-2011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技 术要求 3. 胶管分类 胶管分为橡胶软管及纯胶管;橡胶软管由橡胶层( EPDM 层)及加强层(聚酯网)组成,纯胶管由橡 胶层( EPDM 层)组成。根据橡胶管用途及使用环境可分为四种类型: 1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00℃; 2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25℃; 3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50℃; 4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75℃; 我司目前 采用的胶管为橡胶软管、 2 型。 4. 设计要求 4.1.总体要求 橡胶软管表面应光滑, 凸凹深度不超过 0.5mm,橡胶软管整体不允许有气泡、 裂痕、 夹杂以及其 他影响使用的损 伤,层与层之间结合良好,扩口处过渡均匀。 4.2 尺寸及公差 长度尺寸及公差见表 1。 表 1 尺寸公差 单位: mm 内径、壁厚及尺寸公差见表 。 表2 壁厚及尺寸公差 版本: 01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共 8页 第 4页 单位: mm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指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建设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一、建设目标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 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二、建设内容 主要由田间工程和田间定位检测点组成。 1、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灌溉水源、灌溉渠道、 排水沟、田间灌溉、渠系建筑物、泵站、农用输配电、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林网等内容,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科技应用,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水平,保持持续增产能力。 A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包括田块调整与田面平整。田块调整是将大小或形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以满足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农业科技的应用。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块内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精耕细作、灌溉与排水的技术要求 B 土壤培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耕作层土壤养分常规指标应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C灌溉水源应按不同作物及灌溉需求实现相应的水源保障。水源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20年。 D灌溉渠道渠灌区田间明渠输配水工程包括斗、农渠。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15年。 E排水沟排水沟要满足农田防洪、排涝、防渍和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要求。 F田间灌溉根据水源、作物、经济和生产管理水平,田间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

智能硬件产品生产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智能硬件产品生产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智能硬件产品生产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出口跨境电商行业的效率进步,跨境电商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从订单管理、采购及仓储管理、广告营销和数据 分析等方面帮助跨境电商行业市场参与者实现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实 现了订单实时处理与整合,仓储物流监控,客户满意度、服务水平及 员工表现进行评估分析等多方面的信息化功能,有效地协助跨境电商 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 国家在战略层面鼓励民营企业以投资、贸易等多种形式参与国际 市场竞争,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出海”。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 外交部、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 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对民营企业“出海”落实 了金融、外汇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就海关、商检、商贸等各部门之 间建立沟通机制,并给予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便利,鼓励民营企 业积极开展跨国、跨地区的双边或多边贸易。 国家在战略层面鼓励民营企业以投资、贸易等多种形式参与国际 市场竞争,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出海”。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 外交部、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

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对民营企业“出海”落实了金融、外汇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就海关、商检、商贸等各部门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并给予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便利,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展跨国、跨地区的双边或多边贸易。 该智能硬件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22762.6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522.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59%;流动资金6239.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41%。 达产年营业收入45377.00万元,总成本费用34303.87万元,税金及附加421.00万元,利润总额11073.13万元,利税总额13021.46万元,税后净利润8304.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716.6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8.65%,投资利税率57.21%,投资回报率36.48%,全部投资回收期 4.24年,提供就业职位833个。 项目报告所承载的文本、数据、资料及相关图片等,均出自于为潜在投资者或审批部门披露可信的项目建设信息之目的,报告客观公正地展现建设项目的现状市场及发展趋势,不含任何明示性或暗示性的条件,也不构成决策时的主导和倾向性意见。经项目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查并提供给报告编制人员的项目基本情况、初步设计规划及基础数据等技术资料和财务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经郑重

冷却系统基本设计规范

冷却系统基本设计规范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2008.5

目录 1.冷却系统的构成和设计要求 (1) 1.1 冷却系统的构成 (1) 1.2 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 (1) 2 冷却系统设计 (2) 2.1 散热器 (2) 2.2 冷却风扇 (6) 2.3 风扇护风罩 (7) 2.4 压力盖 (8) 2.5 膨胀水箱 (10) 2.6 取暖器 (13) 2.7 水泵 (13) 2.8 散热器管路 (13) 2.9 冷却液 (14)

1.冷却系统的构成和设计要求 1.1 冷却系统的构成 冷却系统由散热器、风扇、膨胀箱等部件组成。其功能是对发动机进行强制冷却,保证发动机能始终处于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以获得较高的动力性、经济性及可靠性。汽车冷却系统的结构简图见图1-1所示: 图1-1 冷却系统的构成 1.2 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 1)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使用冷却水作冷却液和 0.5bar 以下的压力盖时,发动机出水口的温度允许到 100 ℃;使用冷却水作冷却液和 0.7-0.9bar 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 110 ℃。 2)如果使用长效防冻防锈液作冷却液和 0.5bar 以下的压力盖时,发动机出水口的温度允许到105℃;使用长效防冻防锈液作冷却液和 0.7-0.9bar 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 115 ℃。 3) 冷却液的膨胀容积应大于等于整个系统冷却液容量的 6 %。 4) 冷却系统必须用不低于 19 L/min 的速度加注冷却液,直至达到应有的冷却液平面,以保证所有工作条件下气缸体水套内冷却液能保持正常的压力。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地形图测绘要求2014022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测绘要求 1 测绘内容及范围 1.1 测绘内容为项目区内及周边的各种地形、地物及现状地类要素。 1.2 测绘范围测至项目区界址线外50—200米,并标示出与项目区有关的河流、 湖泊、水库、水工建筑物、道路、村庄及建(构)筑物等的相对位置。 2 地形测绘 2.1 基本比例尺:平原地区1:5000,丘陵山区1:2000。 2.2 基本等高距: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统一为2m。 2.3 高程注记点密度:每个10cm×10cm的方格网内,平原地区不少于6个高程 注记点,丘陵山区不少于12个高程注记点,并标注地形变换点的高程。2.4 输出的图纸应以项目区为单位整体输出,当整体输出图纸大于1.5m?2.0m 时,适当缩小比例尺输出,缩小比例尺应不小于测图比例尺的2倍。 2.5 项目区范围的界址点需标注坐标,并列出界址点坐标表。 3 地物测绘 3.1 村庄只施测村庄的外围线,内部标注村庄名称。村庄内与项目区有关的沟、 渠、路、桥、水系等应完整绘出。 3.2 坑塘、河道应测注塘底、河道底的高程;河道每隔30米测注一个高程点。 3.3 水闸应测注闸顶高程,并注明水闸的孔数及水闸的宽和高,用孔数?宽?高 表示,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

3.4涵洞应测注涵洞底高程,并标示涵洞的规格。其中,圆涵标注内、外孔径; 方涵标注宽和高,用宽 高表示。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 3.5 项目区内的沟渠、坑塘、墓葬地、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裸地、双线 田坎、双线道路等要素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比例测绘,不得取舍。 3.6 项目区内各类道路的位置、长度、宽度、路面高程、类型等属性应根据现状 标示。 3.7 现状渠(或水沟)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类型要明确标示。 3.7.1 宽度:在图上标示为单线时,要在沟渠旁注明其实际宽度。 3.7.2 深度:每隔30米应测注一个沟渠底的高程,沟渠的转弯处必须测注一个高 程点。 3.7.3 类型:当沟渠的材料不是土质时,要加注沟渠的材料和尺寸。 3.8 电线杆的位置要准确,输电线路走向应按照规定标示。 4 断面测绘 4.1 河道断面测绘 4.1.1 河道要求每隔250米布设一个横断面。当相邻两横断面的河底高差大于2.5 米时,加测一个高程变化点的横断面。在河道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处、有水工建筑物处,也应加测横断面。 4.1.2 河道两岸有防洪堤的,要在堤外20米范围内加测地形高程点。 4.1.3 纵断面测绘:沿河道中心线每隔50米测一个高程点,同时施测水面高程。 水面高程要加注测绘日期。 4.2 拦河坝、水闸断面测绘。 4.2.1 拦河坝、水闸要施测坝(闸)顶中心线的高程及坝(闸)体的横断面。

初学者硬件开发步骤

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自学方法简介 1.概述 最近因为工作的缘故,接触到了100多人的2012年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今后的工作方向都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具体来讲,也就是即将从事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开发,从我与他们的交流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困惑很多,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1.想从事硬件开发的人,不知道一个硬件产品是如何做出来的,只有少数的人能够绘制简单的原理图和PCB,很多人对此几乎是一无所知。 1.2.一些想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分不清什么是驱动软件开发、上层应用软件开发,很多人只有点基本的C、C++语言的概念,在学校里自己写过几百行代码以上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几乎搞不清楚自己以后到底想干什么和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 1.3.因为开发一个产品是个复杂的事情,很多毕业生几乎是无法自己决定如何入手来开始他们的学习过程,基本上处于迷茫中。当然也有一些在学校参与过一些竞赛的同学,有一点基础的知识,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重新开始思考他们该如何融入今后的工作。 1.4.基础知识薄弱,很多想搞硬件设计的人搞不清楚一些基本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想搞软件开发的人,对于软件编程的理念也了解不深,几乎都需要重新培训。 2.硬件开发学习的几个过程介绍 2.1.设计一个最小的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 任何硬件系统的设计,都要绘制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因此学会使用一种绘制原理图和印制板软件的使用,是未来从事硬件设计的基础,建议可以先购买一套简单的基于单片机的开发板,然后自己再将其复制出来,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这样子做有如下几个优点: 2.1.1.可以锻炼自己绘制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的能力。 2.1.2.不用自己编写软件来测试自己的设计,可以利用开发的测试程序来验证自己的设计是否正确。 2.1. 3.可以锻炼自己采购器件的能力。 2.1.4.可以锻炼自己使用基本的工具的使用能力,例如:电烙铁、万用表等等。 2.1.5.花费比较低,一个人独立承担的话,也就是500元左右的花费,如果几个人合作开发的话,每个人花费100元左右就可以了,与学到的技能相比,这点花费根本算不了什么。 2.1.6.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至少也可以了解一下如何将示范软件在自己设计的系统上运行起来,也可以了解一下嵌入式系统软件是如何开发出来的,为以后与软件设计人员在一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号: 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万涛 校对: 审核: 批准: 第1页

第1页

水泵、节温器、副水箱、发动机进水管、发动机出水管、散热器除气管、发动机除气管等。 四、主要部件的设计选型 1、散热器 散热器的散热量(Q)和散热器散热系数(K)、散热器散热面积(A)及气液温差(⊿T)有关: Q=K·A·⊿T 其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kcal/h) K---散热器散热系数(kcal/m2?h?oC) A---散热器散热面积(m2) ⊿T---气液温差:散热器进水温度和散热器进风温度之差(oC)散热器的散热系数是代表散热效率的重要指标,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①冷却管内冷却液的流速---据试验结果,冷却液流速由0.2m/s提高到0.8m/s,散热效 率有较大提高,但超过0.8m/s后,效果不大; ②通过散热器芯部的空气流量---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因此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主要取决 于空气的流动,通过散热器芯部的风量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散热器的材料和管带的厚度---国内散热器的材料目前基本上已标准化; ④制造质量---主要是冷却管和散热带之间的贴合性和焊接质量; 第1页

1.1 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对发动机进行强制冷却,以保证发动机能始终处于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以获得最高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1.2 发动机最适宜的冷却液温度为85 ℃~95 ℃,测量位置在散热器的上水室。 1.3 散热器和风扇组合匹配效率是当散热器芯子未被气流扫过的面积最小时为最高,因此,最好采用接近正方形的散热器芯子。 1.4 散热器的总散热面积、芯子的迎风面积、结构形状和结构尺寸要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所需最大散热量来计算确定,并应通过试验评价来最终确定。但一般可按散热器芯子的迎风面积来估算:0.31~0.38m2/100kW,载货车和前置客车通风良好时,可取下限值;后置客车通风欠佳时可取上限值;城市公交车长期低速运转可偏下限值;自卸车、牵引车、山区长途客运车等经常大负荷运行的车辆可偏上限值。 1.5 散热器进风口的实际面积不得小于散热器芯子迎风面积的80 %,以防止散热能力下降。后置客车散热器的进风通道要与发动机舱密封隔离,散热器周围要安装密封橡胶,以防止发动机舱的热风回流到进风通道,影响散热性能;进风通道的面积应不小于散热器芯子的迎风面积。 1.6 在灰尘多的脏环境下使用时,应选用直排或斜排冷却管,且管子间隔要大,以避免散热器芯子堵塞,影响散热效果。 1.7 散热器安装时,紧固必须牢靠,与车架的连接必须采用减振垫,采用减振垫的目的是为了隔离和吸收来自车架的部份振动和冲击,使散热器在车辆运行中,不致发生振裂、扭曲等非正常损坏,延长散热器寿命。 1.8 因为散热器与车架之间安装有隔振橡胶,因而形成了绝缘状态,通过冷却液介质,在散热器与车架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在冷却液中产生了微弱电流,使冷却系统的零部件发生电腐蚀。因此,一定要采取散热器负极接地等措施,消除电位差,防止电腐蚀。 2 冷却风扇 风扇选型主要考虑风扇的风量、噪声和功率消耗。 风扇风量(G)与风扇直径(D)、风扇转速(n)之间存在如下比例关系: G=K1?n?D3------其中K1为比例系数 而风扇噪声的声压级(SPL)和风扇直径(D)、风扇转速(n)之间存在如下比例关系: SPL= K2?n3?D2------其中K2为比例系数 根据上述比例关系可得:SPL= K3?Q?n2/D------其中K3为比例系数 第2页

智能产品生产测试规程

智能产品生产测试规程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智能产品生产测试流程 一.市场部调研挖掘用户需求 a)市场人员跑市场,寻找客户 b)谈生意,向客户推荐产品 c)拿到客户订单和客户需求后交于需求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 【生成文档:市场需求说明文档→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二.关于软件方面(APP) 需求设计师根据用户的产品需求设计出项目需求 需求会议 可行性分析 细化拆分功能点 设计项目需求文档 准备开发阶段 开发人员根据需求文档设计开发文档并开始搭建项目框架; 测试人员根据需求文档开始设计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 开发测试阶段:研发人员开发项目,测试人员跟踪测试

前端(Android&iOS): 后台:部署服务器;开发接口;编写接口文档; 嵌入:嵌入式工程师开发硬件上的模块程序;负责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交互; 硬件:硬件工程师设计硬件原理图; 测试:执行测试用例,单元测试,回归测试 测试阶段 功能测试 回归测试 Alpha测试 Bata测试 验收测试 客户验收 售后服务 三.关于生产方面(硬件&工厂生产) a)生产治具 b)准备物料 c)物料检测 d)上线贴片 e)产线生产 f)完成

四.客户验收 五.哈哈,该发奖金啦!!! 文档说明 市场需求说明 产品需求规格书(系统测试参考文档) 必须指明:软件产品要实现哪些功能、不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要处理哪些特殊异 常、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产品工作的软硬件环境等。 软件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 软件接口说明文档 产品规格说明书 用户文档 包括:用户手册、帮助文档、安装配置指南、多媒体演示资料、授权使用提示、软件包装及广告等。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要求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要求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 ——叶海见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 (2) 一、概述 (3) 二、要求 (3) 三、结构 (3) 四、设计要点 (6) (一)散热器 (6) (二)散热器悬置 (6) (三)风扇 (6) (四)副水箱 (8) (五)连接水管 (8) (六)发动机水套 (8) 五、设计程序 (8) 六、匹配 (8) 七、设计验证 (9) 八、设计优化 (9)

一、概述 二、汽车对冷却系统的要求 (一)汽车对冷却系统有如下几点要求 1、保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 2、保证启动后发动机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温度范围; 3、保证散热器散热效率高,可靠性好,寿命长; 4、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 5、水泵,风扇消耗功率小,噪声低; 6、拆装、维修方便。 (二)冷却系统问题对汽车的影响 1、冷却不足时,会导致内燃机过热,充气系数下降,燃烧不正常(爆燃、早燃等),机油变质和烧损,零部件摩擦和磨损加剧(如活塞、活塞环和缸套咬伤,缸盖发生热疲劳裂纹等),引起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全面恶化。 2、冷却过剩时(40~50℃),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不良,机油被燃油稀释;柴油机工作粗暴,散热损失增加,零部件磨损加剧(比正常工作温度工作时大好几倍),也会使内燃机工作变坏。 三、冷却系统布置选型 (一)冷却系统结构 1、分类: 液体蒸 发 简单蒸发冷 却 以加注冷却液来补偿冷却介 质蒸发损失的蒸发冷却。

冷却冷 却 带辅助水箱 的蒸发冷却 用辅助水箱补充冷却介质的 蒸发冷却。 带冷凝器的 蒸发冷却 蒸发的冷却介质在冷凝器中 凝结后,通。过冷却回路流 回到发动机加水箱的蒸发冷 却。 循 环 冷 却 对流冷却 利用热虹吸作用使冷却液自 然循环的冷却方式。 强 制 冷 却 开式强 制冷却 冷却介质不进行再循环的强 制。冷却方式。 单循环 强制冷 却 冷却介质在冷却水箱、冷却 塔、管式冷却器、散热器等 中进行冷却的强制冷却方 式。 双循环 强制冷 却 利用副回路(外循环)中的 冷却液在热交换器中对发动 机冷却介质进行再冷却的强 制冷却方式。 空气冷却自然空气冷却 利用自然空气循环的冷却方 式。 强制空气冷却 利用风扇迫使空气循环的冷 却方式。 2、常用结构: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标准规范

目录 一、《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2006) (2) 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一2000 (23) 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57) 四、《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79)

一、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200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 GB 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T50265泵站设计规范 GB/T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NY/T309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TD/T 10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SL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207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水闸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智能硬件开发的流程是怎样的_智能硬件产品开发流程图

智能硬件开发的流程是怎样的_智能硬件产品开发流程图 什么是硬件开发一种看得见实物的电子产品研发,比如我们所说的手机、鼠标、键盘、音响都是硬件。硬件开发也就是在这些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硬件开发一般分为:原理图设计、电路图设计、PCB板设计、测试板生产、功能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单片机设计、小批量生产、正式投放市场或正式使用等步骤。 硬件开发流程分析1.明确硬件总体需求情况,如CPU 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及速度,I/O 端口的分配、接口要求、电平要求、特殊电路要求等 2.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硬件总体方案,寻求关键器件及其技术资料、技术途径、技术支持,要比较充分地考虑技术可能性、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并对开发调试工具提出明确的要求,关键器件索取样品。 3.作硬件详细设计,包括绘制硬件原理图、单板功能框图及编码、PCB布线,同时完成开发物料清单、生产文件(Gerber)、物料申领。 4. 领回PCB板及物料后安排焊好2~4 块单板,作单板调试,对原理设计中的各功能进行调测,必要时修改原理图并作记录。 5.软硬件系统联调,一般的单板需硬件人员、单板软件人员的配合,经过单板调试后在原理及PCB布线方面有些调整,需第二次投板。 6.内部验收及转中试,试产时,跟踪产线的问题,积极协助产线解决各项问题,提高优良率,为量产铺平道路。 7.小批量产。产品通过验收后,要进行小批量产,摸清生产工艺,测试工艺,为大批量产做准备。 8.大批量产。经过小批量产验证全套电子产品研发、测试、量产工艺都没有问题后,可以开始大批量产工作。 智能硬件开发流程智能硬件开发流程一般可以分四个阶段,但是你自己要确定你的一个基本交期,就是产品什么时候上市。因为每个环节都是可快可慢的,自然,对应的成本及质量会略有差别。根据我在华清远见学习后的经验来看,完成一个产品一般需要半年时间,

汽车冷却系统匹配设计说明

一、冷却系统说明 二、散热器总成参数设定及基本性能要求 三、膨胀箱总成参数设定及基本性能要求 四、冷却风扇总成参数设定及基本性能要求 五、橡胶水管参数设定及基本性能要求

一、冷却系统说明 内燃机运转时,与高温燃气相接触的零件受到强烈的加热,如不加以适当的冷却,会使内燃机过热,充气系数下降,燃烧不正常(爆燃、早燃等),机油变质和烧损,零件的摩擦和磨损加剧,引起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全面恶化。但是,如果冷却过强,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不良,机油被燃烧稀释,柴油机工作粗爆,散热损失和摩擦损失增加,零件的磨损加剧,也会使内燃机工作变坏。因此,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内燃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1.1 发动机的工况及对冷却系统的要求 一个良好的冷却系统,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1)散热能力能满足内燃机在各种工况下运转时的需要。当工况和环境条件变化时,仍能保证内燃机可靠地工作和维持最佳的冷却水温 度。 2)应在短时间内,排除系统的压力。 3)应考虑膨胀空间,一般其容积占总容积的4-6%; 4)具有较高的加水速率。初次加注量能达到系统容积的90%以上。 5)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系统压力盖打开时,水泵进口应为正压; 6)有一定的缺水工作能力,缺水量大于第一次未加满冷却液的容积;

7)设置水温报警装置; 8)密封好,不得漏水; 9)冷却系统消耗功率小。启动后,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10)使用可靠,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1.2 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 冷却系统总布置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空气流通系统;二是冷却液循环系统。在设计中必须作到提高进风系数和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 提高通风系数:总的进风口有效面积和散热器正面积之比≥30%。对于空气流通不顺的结构,需要加导风装置使风能有效的吹到散热器的正面积上,提高散热器的利用率。 在整车空间布置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增大散热器的迎风面积,减薄芯子厚度。这样可充分利用风扇的风量和车的迎面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一般货车芯厚不超过四排水管,轿车芯厚不超过二排水管。 在整车布置中散热系统中,还要考虑散热器和周边的间隙,散热器到保险杠外皮的最小距离100毫米,如果发动机的三元崔化在前端的话,还要考虑风扇到三元催化本体距离至少100毫米,到三元催化隔热罩距离至少80毫米。一般三元催化的隔热罩到本体大概有15毫米,隔热罩厚度为0.5-1毫米,一般材料为st12。 1.2.1散热器布置 货车散热器一般采用纵流水结构,因为货车的布置空间也较宽裕。而且纵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