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伦理学重点

医学伦理学重点

医学伦理学重点
医学伦理学重点

医学伦理学重点知识

第一章医学伦理学绪论

1.在中国伦理思想上,第一次把道、德合起来作为一个词使用,始于战国时期

的荀子。

2.道德: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社

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行为关系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医德: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生活中应具备的品德,是在医疗卫生

工作中形成的,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指导的,用以调整医疗卫生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医疗卫生人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追求健康利益的产物和反映。

4.伦理合用成为一个概念,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

5.道德和伦理的区别:

6.医学伦理学: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它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

7.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医患关系2)医际关系3)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系4)医学领域中的医德现象。

8.医学人文精神: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

展的关注。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1《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第一部阐述医德的书籍,它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2祖国医德的优良传统:

忠于医业,仁爱救人。淡泊名利,清廉正直。

虚心好学,精益求精。著述为民,勇于创新。

3.孙氏医德的十个方面:

1)医生必须救死扶伤,以解除病人疾苦为自己的唯一职责,而不应该有任何别的欲望。

2)医生对待患者必须一视同仁,不得因任何原因加以歧视。

3)医生必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敢于承担责任,一心赴救患者。

4)医生不能沽名钓誉。

5)医生为患者治病,不能怕脏怕臭。

6)医生诊病必须仔细准确。

7)医生应当痛病人所痛,不能在病人痛苦时,自己安然愉快。

8)医生必须替患者着想,尽量用便宜药代替贵重药,对医方不要保密不传。9)医生必须精研医术,切勿浮躁骄傲。

10)医生应当尊重同行,而不应相互嫉害。

4《希波克拉底誓言》主要内容:1)阐明了行医的宗旨。2)强调医生的品德修养。3)强调尊重同道。 4)提出为病家保密的道德要求。

第三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论

1.生命神圣论:人的生命不可侵犯和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

2.医学人道论内容:1)尊重病人生命。2)尊重病人人格。3)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 4)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3.医学美德的构成要素:1)医德认识 2)医德情感 3)医德意志 4)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和医德意志之间的关系。

4医德品质的内容:仁慈、诚挚、严谨、公正、节操。

5医患和谐论的主要内容:

(1)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基石。

(2)诚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纽带。

(3)建立健全法制是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机制。

(4)医患双方的沟通是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现行医德规范体系

1我国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

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2医德的具体原则:

有利原则;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

3.医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一)总纲准则:救死扶伤,忠于职守

(二)待患准则:平等交往,一视同仁;举止端庄,讲究礼仪;

廉洁行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医密。

(三)协作准则: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四)求精准则: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4病人的道德权利:1)平等的医疗保健权2)自主权

3)知情同意权4)保密和隐私权

5.病人的义务:1)如实提供病情信息 2)认真配合治疗护理 3)尊重医务人员 4)避免将疾病传播他人

6 医德良心的作用:1)在行为之前,医德良心具有选择作用。

2)在行为过程中,医德良心具有监督作用。

3)在行为之后,医德良心具有评价作用。

7.慎独:一个人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天不知地不知之时能操守道德准

则,不做任何损害他人的事情。

第五章医患关系伦理

1.医患关系:(狭义)特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广义)以医生为主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主的群体在医疗过程中所建立的关系。

2.医患关系的内容:特殊的伦理关系;行为关系;利益关系;价值关系;法律

关系

3医患关系的模型:

1)萨斯—何伦德模式1)主动-被动模式 2)指导-合作模式 3)共同参与模式

2)维奇模式 3)布朗斯坦模式(人道模式)

4.医患关系的成因:

客观因素:(一)医学发展的必然代价

1)技术的应用使医患关系逐渐导向人机关系。

2)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病人对治愈的期望值和导致“看病贵”。

3)技术的应用使医学分科越来越细。

4)技术的应用容易造成过度诊疗。

(二)医疗体制

1)制度在完善过程中存在缺陷。2)人才机制不合理。

3)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的不协调。

主观因素:(一)医生的原因

1)医生作为自然人的局限性。 2)医务人员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3)缺乏人文精神。

(二)患者的原因

1)病人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2)病人参与意识的觉醒。

3)病人对就医感受更加关注。4)病人权利意识高涨。

第六章临床诊疗伦理

1临床诊疗伦理基本准则:整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2.过度医疗: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在非医学目的的驱使下,出于不良的动机,违背了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医疗卫生资源耗费的不良诊治行为。

3.过度医疗的表现形式: a医疗检查方面:过度检查,重复检查;

b.治疗方面:宁用高档药,不用普通药。

c医疗服务方面:提供层次虚高的医疗服务。

4.过度医疗的危害:1)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2)增加患者的痛苦,导致医

源性疾病增加。 3)影响医疗机构的信誉,不利于医务人员医疗水平的提高。5过度医疗违背的伦理学原则:1)违背了无伤害原则;2)最优化原则;

3)诚信原则;4)践踏了患者的医疗自主权和知情同意权。

第七章临床护理伦理

1护理道德基本规范:爱岗敬业,敬职献身;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钻研业务,全面提高;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举止端庄,讲究礼仪。

2.护患纠纷护士的原因:1)仪表:衣着、发型、谈吐、神态。 2)性格 3)语言 4)技术状况不佳。

5)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格,操作不严谨,监护不认真。

6)弄虚作假。 7)制度不落实。

第八章生殖医学伦理

1.生育控制伦理:避孕、绝育、人工流产。

1)避孕的目的:有节制的生育,更好的生育。

2)绝育的目的:治疗;避孕;优生;惩罚。

2助生技术:人工受精、体外受精、无性繁殖。

第九章死亡医学伦理

1.目前判断死亡标准有两个:传统心肺死亡标准和脑死亡。

2脑死亡诊断标准:1)不可逆性深度昏迷。 2)自发性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平坦。凡符合上述标准,并在24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布死亡。但需排除体温过低(<32.2℃)或刚服用过巴比妥类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两种情况。

3.安乐死:医务人员应濒死病人或其家属的自愿请求,通过作为或不作为,消除病人的痛苦或缩短痛苦时间,使其安详地度过死亡阶段,结束生命。

4安乐死的分类:1)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 2)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

5安乐死实施对象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1)已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并以失去治愈机会,且极度痛苦。

2)重要生命脏器严重衰竭,并且不可逆转的垂死病人。

3)因各种疾病或伤残致脑死亡者。

第十章生命科技伦理

1.器官移植:是用健康的器官置换功能衰竭、甚至丧失的器官,以挽救病人生命的一项高新医学技术。

2.供体选择伦理:

1)来源:活体供体、尸体供体、胎儿供体、异种供体、人工供体。

活体供者:(伦理要求)不能危危及供者的生命与健康,不能对其未来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尸体供体:<1>来源:个人主动请求;医生劝募;死刑犯。

<2>利用死刑犯尸体要符合的情况:无人收敛或家属拒绝签收;罪犯生

前自愿签名;家属同意。

3.受体选择伦理:

受体选择标准:

(一)临床标准:

(1)器官功能衰竭而又无其他疗法可以治愈,短期内不进行器官移植将死亡者。(2)受者健康状态和整体功能良好,无禁忌症。

(3)免疫相容性较好,术后有良好的生存质量。

(二)大医学标准

(1)预期寿命(2)个人行为(3)生命质量

(三)社会标准

(1)社会价值。(2)应付能力:病人配合治疗的能力,社会应付能力,经济支付能力。

第十一章医学科研伦理

1.医学科研一般伦理准则: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献身事业、团结协作、勇于

创新。

2.人体实验:

1)分类;

按用途划分可以分为:临床人体实验和非临床人体实验。

按可控情况划分可以分为:实验室人体实验和自然人体实验。

按自我意愿划分可以分为:自愿人体实验和强迫人体实验。

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正当人体实验和不正当人体实验。

2)人体实验的伦理准则:

符合医学目的准则;保护受试者准则;受试者知情同意准则;伦理审查准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