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

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委有关儿童工作要求,推动儿童福利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方案,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结合脱贫攻坚、城乡基层治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等重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深入实施“童之助”、“童之家”、“童之行”、“童之爱”四大系列项目,从夯实儿童保障基础、强化儿童关爱阵地建设、优化儿童工作队伍,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四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我省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二、目标任务

(一)深化实施“童之助”项目,夯实兜底保障基础。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需求从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和监护保障4个方面建立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的兜底项目。

1.全面建立健全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自然增长机制,由省级民政、财政部门共同制定标准底线,各市(州)民政、财政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标准对儿童基本生活予以保障,各县(市、区)做好标准执行、资金组织和发放工作。(责任单位:各级民政、财政部门完成时限:长期)

2.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对于残疾儿童,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对于可以正常就学的家庭困难儿童按照“应读尽读”“应补尽补”原则,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凉山州“一村一幼”计划;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取得办园许可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开展学前教育。免收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延时服务费;对孤儿18周岁后接受全日制本科、普通全日制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全面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各级教育、民政部门完成时限:长期)

3.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对重病、重残儿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给予适当倾斜。对重病、重残和贫困家庭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对特困供养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全额资助。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困境儿童,提高救助比例和封顶线,逐步取消起付线;全面落实困难残疾儿童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儿童护理补贴政策,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辅

具适配等工作,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各级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完成时限:长期)

4.全面履行儿童监护兜底职责。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对失职父母的批评教育、训诫、处罚和警示宣传力度,依法追究失职父母或侵害人的法律责任,依法打击故意或者恶意不履行监护职责等各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孤弃儿童、无人监护儿童、父母无力监护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的收留抚养工作;每半年开展“法律进校园”、“法制进社区”、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不少于1次。(责任单位:各级民政、公安、检察、妇联等相关部门完成时限:长期)

5.推进性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信息库建设,推行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制度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等制度。(责任单位:各级公安、检察等相关部门完成时限:长期)

6.深化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各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完成时限:长期)

7.开通儿童救助保护热线,打造服务流程闭环化、服务体系网络化、资源链接高效化、系统功能智能化的“一站式”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热线服务综合平台,热线开通率达到100%。(责任单位:民政厅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二)深化实施“童之家”项目,强化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整合各部门资源,在市、县、乡、村分级推进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

8.持续推进不同层级儿童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将儿童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设备服务等列入“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2020年12月)

9.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推动市级救助管理机构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分离,在民政指导下有效承担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日常联络协调、督促落实议定事项、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的专门机构。(责任单位:各级民政及相关成员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10.拓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服务功能。各地要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区域布局,推动将孤儿数量少、机构设施差、专业力量弱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儿童向市州儿童福利机构移交。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儿童福利机构拓展建立集养、治、教、康于一体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范围。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特殊教育。(责任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11.利用和整合现有儿童关爱服务资源,确保每个县至少有一个开展儿童福利工作的实体机构,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散居孤儿、社会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临时照料、

康复指导、特殊教育、精神慰藉、定期探访、宣传培训等工作。(责任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12.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统筹“儿童之家”等儿童关爱保护阵地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村(社)、学校儿童社工站设置,建站率不低于50%,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儿童关爱保护阵地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建成“童伴计划”项目村1000个、儿童之家1000个。(责任单位:各级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完成时限:2022年12月)

13.整合现有儿童关爱服务平台,把学校、家庭、村(社区)等作为支点,构建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的基层儿童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各级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三)深化实施“童之行”项目,加强儿童工作队伍建设。以落实补贴待遇、强化专业培训等手段提升儿童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14.在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心理咨询、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员为机构提供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15.积极培育儿童服务类、社会工作类等社会组织,引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儿童关爱保护。(责任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完成时限:长期)

16.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优化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级“儿童主任”,对两类新任职人员培训率达100%。(责任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17.促进各地村级“儿童主任”、“童伴妈妈”、妇联主席”或“妇联执委”一肩挑,扩大共青团“童伴计划”项目覆盖面,整合“童伴计划”和福彩公益金儿童项目经费,推动建立儿童主任津贴制度。(责任单位:各级民政、财政、共青团、妇联完成时限:长期)

18.在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加强在校学生法律法规知识宣讲,覆盖率到100%。(责任单位:各级教育、公安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6月)

(四)深化实施“童之爱”,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通过培育和孵化专业儿童组织、加大购买力度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关爱服务活动,形成关爱服务合力。

19.深入实施“百镇千村助爱牵手”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项目活动,帮助解决基层人力资源不足、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责任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20.开展贫困地区“快乐同行”项目,重点在“三区三

州”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中小学和村(社区)培育和孵化当地儿童关爱服务组织,开展儿童关爱服务项目。(责任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21.实施儿童关爱服务“三社联动”项目,鼓励各地各部门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结合职能职责和各地实际设置儿童关爱服务进社区项目,将儿童关爱服务纳入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各级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22.深化实施‘政策宣讲进基层活动’,在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集中宣讲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确保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到位。(责任单位:各级民政、教育、司法、国资、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7月)

23.开展儿童关爱服务专项活动,在假期组织农村留守儿童赴父母务工地开展“亲情团聚”等活动,促进家庭亲情沟通和融合。(责任单位:各级人社、团委、妇联及相关成员单位完成时限:长期)

24.以进学校和社区为主题,各县区开展不少于10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增长广大家长家庭教育智慧,提升幸福家庭建设能力。(责任单位:各级妇联组织完成时限:2020年12月)

25.举办“六一”儿童节主题关爱活动。(责任单位:各级民政、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完成时限:长期)

三、保障措施

(一)全面建立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责任单位:各级民政及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二)加强儿童工作联席机制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实施“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各级民政及相关成员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

(三)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并结合实际需要做好资金保障,重点购买热线运行、监护评估、精准帮扶、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家庭探访等关爱服务,逐步提高彩票公益金中儿童关爱服务使用比例,并建立社会组织儿童服务项目评价机制,(责任单位:各级民政、财政部门完成时限:长期)(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估和动态跟踪机制,加强风险防控,总结推广经验,完善奖惩措施。(责任单位:各级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完成时限:长期)

1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郸城实验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巩固“两基”成果,有效降低辍学率,提高巩固率,使我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在校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关爱、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关爱、救助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使适龄儿童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二、组织领导 组长:胡健康 成员:丁朝云王继明张家成晋娟陈娜于秀丽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的职责:统一安排部署学校关爱、救助工作,督促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强化职责领导,使关爱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三、关爱救助范围和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及其他孤残贫困儿童。 四、工作任务 1、加大对留守儿童和流浪乞讨儿童的排查力度,及时主动与社区、民政、司法、综治、公安、环卫、城管等部门联系,形成合力,按横道边,纵道底的要求,对留守儿童、失亲儿童、单亲儿童、流浪乞讨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及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不留死角,摸清情况,做好登记。 2、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学校要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确保该入学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不出现一个辍学儿童、流浪乞讨儿童。 3、着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生活学习环境。(1)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和典型事例,让大家都来关爱儿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等,解决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父母感情沟通难的问题,。让留守儿童在“爱”和“乐“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3)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对寄宿制学生和在外租房居住学生强化用火、用电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防患于未然。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完整版)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1、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2、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走近留守儿童,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馨和社会的温暖。 三、活动11月4日 四、活动地点: 三年级三班教室 五、活动的对象: 三年级三班全体学生 六、活动记录 1.班主任讲话 班长讲话 3.学生代表郑晴心发言 4.文艺演出。 5.做游戏。例如角色扮演、老鹰捉小鸡、跳绳比赛、丢手绢等游戏 6.在班内征集爱心图书(无论新旧,所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比如科普类、故事类、童话类、漫画类等) 7.进行社会呼吁。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走近留守儿童

第二篇: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帮助和服务我校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陂头中学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农村基层群体,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校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根据调查显示,截至201X年7月,我校有留守儿童86名,主要分布在各镇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情感的呵护和思想认识的引导,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留守青少年群体出现的问题是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有利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加快农村家庭的脱贫致富,有利于维护和谐校园建设大局。 本次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进一步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爱心守护希望同行 三、活动内容

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方案及三留守人员工作制度

洋墩村关爱“三留守”人员 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成迅猛增长之势,尤其是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经商成为主流。在农村仅剩妇女、儿童及老人,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是关注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为落实基层在先、民生优先、服务为先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农村和谐稳定环境,经研究,在全村全面推行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的创新项目,特制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以强化社会治理方式为引领,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按照“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的原则。从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迫切需要出发,从切合实际的志愿服务项目入手,以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为载体,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排忧解难,提供心灵关爱的温暖,营造家庭幸福生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志愿服务

行动长效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爱特殊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风尚。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文关怀纳入维稳的重要领域,“三留守”人员的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关爱的重要群体,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营造优质关爱的良好环境。 2.坚持优质服务的原则。服务民生、关注民生,要把关爱服务“三留守”人员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落实把事办好,把事办实,使“三留守”人员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有效服务。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做好关爱“三留守”人员的服务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要把群众路线实践教育与关爱“三留守”紧密配合,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作为实践教育工作的良好契机。 三、目标任务 1.建立关爱服务机构。成立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站,站长由村书记担任,设三个活动室,即儿童活动室,可用青少年科普活动现有场所,妇女活动室,可利用开展妇女广场舞的场所;老人活动室,可用现行的敬老院或老人活动中心场所开展关爱服务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近来,关爱留守儿童成为了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那么,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三关工程的实施,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围绕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探索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及管理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建设新农村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三、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每个办公室开通一部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学中外名人,做成功少年》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做一件

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方案

蒋集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体系方案 一、基本情况。 1、我校现有学生人,教职工55人,设15个教学班。经建档统计,分布在各班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人。学校设有专门的“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并配备了必要的活动用具,制定了各类制度,健全了档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按计划、实施方案指导儿童有序的学习和活动。 2、留守学生量大面广多数又是独生子女。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管理难度增大。 3、留守学生中大多数是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其中80%左右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娘监护。由爷爷奶奶代管的孩子,由于情感溺爱和知识缺乏等原因,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至于由亲戚代管的孩子,更由于亲疏关系的原因和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因素,使其不敢放手管理,他们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常常忽略孩子其他的需要。因此,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父母监护权的缺位,使他们的安全感、信任感有所丧失,缺乏对社会的好感,甚至导致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活动材料。 三、落实措施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 1、成立机构,学习宣传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制作宣传栏等方式,向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宣传政策,扩大宣传深度和广度,提高政策知晓率,注重引导教师队伍树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 2、精心安排,落实计划 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组织成员学习有关政策,吃透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年度工作计划

2011关爱“留守儿童” 年度工作计划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当他们从电话中或偶尔寄回来的汇款单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时,这种感觉会逐渐加剧。原来性格开朗的他们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不难发现他们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记录手册,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爱心父母”,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共有1名适龄残疾儿童。精神三级残疾的李世香同学是我校六年级一名学生。 李世香同学由于精神残疾,虽一直到校就读,但不能接受系统的教学。为此我们开展了此次活动,希望能帮助她快速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长:李世银 副组长:王发中 组员:班主任潘延花 三、工作计划: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组织全体教职工认领受助学生,分析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帮扶学生档案,签订承诺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研究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提出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农民加入了进城打工大军,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当前,“留守儿童”人数已达5800多万,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教育、心理、品行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展问题,亟待引起关注并着力解决。目前,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影响巨大。1、是关系到农民工是否能在城里安心工作;2、是关系到留守儿童的自身安危、家庭幸福和农村社会的治安;3、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留守儿童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关系到现实社会的安宁与和谐,还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整体素质。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正是以上原因,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与实践。 2、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已逐渐成为社会基层群体的大趋势下,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如何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体系,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认识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使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有利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加快农村家庭的脱贫致富;有利于维护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三、是就如何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课题预计突破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不突出,

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20210121203023)

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校的详尽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共青团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康健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康健、喜悦、全面成长,特制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严重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优良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康健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康健、喜悦、同等、调和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漠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康健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详尽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肖建军 副组长:叶剑李星明夏立刚王流胜组员:杨青丁新华黄孟龙董仕新纪万飞朱杰刘惠 谭婷赵来各班班主任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 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3731-82085487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 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详尽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 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康健的生活习惯。 (3) 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喜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康健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

关爱三残儿童实施方案

关爱三残儿童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围绕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探索农村三残儿童教育及管理机制,努力营造三残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三残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建设新农村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关爱三残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三残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成员: 三、对三残儿童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三残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三残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三残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三残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要指导三残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三残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三残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9月份,启动关爱三残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

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68586990),为三残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教学管理月”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引导三残儿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10月份,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三残儿童谈一次心, 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11月份,打开三残儿童心灵之窗,为三残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12月份,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和三残儿童一起参加校艺术节展演活动,并优先让三残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到系列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1月份,教师在班上要大力开展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 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还可以举行生日party、卡拉ok、讲故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五、活动要求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 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2、各年级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 保活动有序进行。 3、广大教职工要积极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 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

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2018年秋季学期 留 守 儿 童 关 爱 保 护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2018年8月27日

田坎彝族乡教管中心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规范化创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我乡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水平,根据毕节市、七星关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乡教育管理中心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落实关爱保护工作各项任务。根据七星关区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开展我乡建管中心留守儿童规范化创建工作,使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轨道。 二、创建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以建立规范管用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落实无人监护和监护较差留守儿童的有效监护,消除留守儿童独居(校外租房)现象,消除和降低孤儿、问题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风险隐患为重点,着力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水平。 (二)坚持分类施策、注重实效。按照国家、省、市、区要求,根据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建立重点管理对象和特殊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台账,分类落实关爱保护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坚持规范管理、流程清晰。深化“3443”工作模式,

确保工作流程清晰,关爱设施使用管理规范。认真落实“五个一”、“五查”排查工作方法,规范建档立卡,有效落实监护责任。 (四)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既要立足当前,扎实开展工作,坚决守住不出事的底线,又要着眼长远,探索长效机制,为彻底解决儿童留守问题奠定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会商、动态管理、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关爱帮扶、强制报告、应急处置、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陈庆喜(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副组长:陈玉江(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 吴长松(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眼光少年管理员) 成员:曾兴玉(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业务室主任) 陈友军(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潘汶(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盖菊(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杜永杰(田坎小学校长) 嬴胜昌(青杠小学校长) 周印(岩脚小学校长)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明德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将力求通过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激励,引导同学对其帮助、关心等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进步,以达到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进城务工的形式大规模的进入城市,当这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给城市创造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重大的社会结构变化,特别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里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即“留守儿童”(6—16岁)成倍的增加。目前,学校所辖六个村中有留守儿童的学生共132人,其中女生76人。 三、目标要求 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健康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

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德育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三、具体安排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开学典礼上,为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助学基金的捐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建立留守儿童,当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至肆羰囟?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

(完整版)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郏县第二实验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开展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经校领导组全体成员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二、工作目标 我校对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专门对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关爱留守儿童不仅是关心培养下一代的系统工程,也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他们性格开朗、人格健全、精神充实、品行端正、学习自觉,实现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推进我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领导 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能不能把他们教育好、管理好、塑造好、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个人素质的高低和人格的健全,而且还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和祖国的未来。做好他们的关爱工作是解决外出务工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具体体现。学校设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相关事宜,制定实施方案,

部署我校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完善措施 1、落实三大帮扶。一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校内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为留守儿童关爱的具体负责人。二是对“问题学生”进行帮扶。学校为问题学生落实一名有爱心、责任心、经验丰富的帮扶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好帮扶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进步。三是对贫(特)困学生进行帮扶。学校的“两免一补”政策向他们倾斜,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加强“三个联系”。一是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二是帮助“留守儿童”与家长进行联系。三是加强学校与代理家长(监护人)的联系。 3、抓好三个培训。一是各学校要抓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安全培训。二是要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三是加强对代理家长(监护人)的培训。 4、实施三项整治。一是整治校园安全隐患。在全镇学校深入持续开展“三整治,五清理”活动,强力清理整治危及“留守儿童”的各种安全隐患;二是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坚决清理和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无证经营的饮食和食品摊点,坚决取缔接纳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违规网吧,根除黑网吧。三是整治社会治安。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中或裹协学生参加的不法团伙,斩断社会不法人员伸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黑手,大力整治学生上学、放学必经之路的交通秩序,坚决杜绝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5.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戈主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一) 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组长:邓金平 副组长:王文林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1-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2-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建设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背 井离乡进城务工,留守儿童更多地成为社会问题。__市按照“政 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关爱”的总体思路,积极推 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的建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关爱,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__位于__边陲,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全市辖两区 九县,XXX个乡镇,5000多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627.7万,其中,乡村人口368.7万,占总人口的XX.X%。据调查,目前我市共有留守儿童30.XXX万余名,约占全市儿童总数的XX%。其中,江华县 留守儿童数39XXX人,占儿童总数的XX.X%,为全市比例最高;蓝山县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数9XXX人,占全县儿童总数的XX.X%,为 全市比例最低。其他县区留守儿童比例分别为XX%-XX%不等。全市留守儿童中约有XX%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XX%被托付给 老师、亲戚、朋友,7%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这些正处于成长发 育关健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 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造成了许多突出问题:一是亲情淡薄、感情冷漠;二是不合群,心里相对封闭、孤僻;三是较任性、顽

皮、偏激、脾气暴躁、我行我素、难以管教;四是学习自觉性差、马虎、拖拉;五是缺乏安全感、胆小怕事;六是存在安全问题。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政府、社会、家庭、学 校等都对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而作为 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更应该受到重视和关爱。针对这些留守儿童,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__市妇女儿童 工作委员会,由政府一名副市长亲自挂帅任主任,市妇联、人社局、财政局、教育局等XXX家单位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妇联,主要负责做好宣传、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实施妇女、儿童发 展规划等工作。各县区也都相应成立了县区妇儿工委办公室。 20XX年,我市制定颁布了《20XX—20XX__市儿童发展规划》,并 在当中提出“建立和完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服务机制。逐步 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管理,纳入政府工作职能。整合社区资源,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 理和服务网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听取1-2次儿童工作汇报,研究 解决重大问题,并把留守儿童的工作作为专门的工作来研究。市妇 联作为市妇儿工委办公室所在单位,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 解我市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市、 县妇联多次在市、县党代会、人大会、政协委员会上就关心重视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有关留守儿童工作意见、纲要及上级部门指导精神,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在我校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不断增强其生活幸福感,为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1)学校成立由校长等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全体教师 (2)分工负责,确保措施落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方案实施

(1)按学年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2)持续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的核准工作及登记、联系帮扶。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办公室于2016年5月界定的农村留守儿童统计口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连续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或一方连续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无监护能力是指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因重病、重残等原因丧失监护能力。”进行每学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核准和登记联系工作,填好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信息表,把每一年的留守儿童统计信息登记入册,形成结对帮扶花名册和工作联系登记表,除登记好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外还要详细记录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和帮扶效果等。 (3)定期召开会议,每半学期讨论一次有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及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安排有关人员开展工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2020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

2017年鸟塘铺完小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会议精神,落实“三关”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

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秦华国 副组长:冯顺华颜君 组员:唐海霞何礼科唐艳陈霞陈蜜李佳伦郑孟君秦玲萍秦思远唐苗秦超要艾洁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班主任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

关爱三类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黄泥河小学2017年关爱“三类残疾儿童”工作 实施方案 为促进农村残疾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黄泥河小学“关爱三类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三类残疾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三类残疾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残疾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1 、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残疾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残疾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教务处、少先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残疾儿童工作。 2 、建立残疾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残疾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 、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 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残疾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残疾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 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残疾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残疾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 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残疾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残疾儿童制度。 残疾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