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离职人员数据分析bd

中离职人员数据分析bd

中离职人员数据分析bd
中离职人员数据分析bd

为了加快医院人才建设,现对2017年上半年人员流失进行数据分析,此分析将从科室、来院时间、年龄、离职原因4个维度(不包括工资及奖金)进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一、医院人员统计

2017年是医院快速发展的一年,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各科室不断完善各岗位员工的招聘任用与合理配置。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我院在职员工总数为823人,上半年新入职员工57人,离职总人数为72人,其中医生人数20人,医技2人,护士26人,行政后勤24人。上半年离职率为:8.69%,与去年离职率(8.69%)持平。

主动离职人数(包含试用期未满7人)为53人,其中医生人数16人,医技1人,护士23人,行政后勤13人。上半年实际离职率为6.43%。

外部对比:

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结果,公立医院的年离职率基本稳定在5%以下,民营医院及外资合资医院一般是公立医院的2倍。

内部对比:

根据目前了解的集团其它5家医院上半年内的离职率情况(非官方数据源,数据可能会有个别差异,仅做参考),我院离职率仍属于偏高。

年度离职人数对比

二、科室离职人数统计(以下数据分析均已主动离职人数为样本)

1.离职人员科室统计

据显示,临床科

室中人员流动

比较集中,主要

在ICU、急诊科2

个科室。在与科

室负责人沟通

了解后,总结目

前存在问题:

ICU科室

1.护理人员负责人两人管理风格不同,有时会造成员工工作迷

2.科室工作压力较大,医护关系存在矛盾

3.员工职业发展不明朗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科室分清权责,划清个人责任。对科室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

医护关系紧张主要是因为利益分配问题,目前科室已经对奖

金分配进行了调整,并且科室上月内部组织出游,疏解了医护

双方压力。医护关系现已得到改观。

科室为护士提供相关培训(如参加静脉培训、其它培训学习

班),以提高护士工作能力并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对工作年限

较长的护理人员,可否考虑减少夜班频率或科室轮换、外调。

急诊科

在急诊科主任沟通后,了解离职原因。急诊科上半年共计有4位离职护士,除1位护士因回老家离职外,其她3位为同一时间提出辞职,离职原因是对薪酬原因,并前往同一家工作单位(XX 医院,目前一人已从该医院离职),针对此情况,科室目前在奖金已经进行调整,通过与负责人沟通,目前科室情况稳定,主任或护士长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对科室流动人员引起重视,做申请离职人员要做好思想工作。尽量避免人员流失。

职人员具体人员名单:

离职人数 16

15

10

9

3

53

比例

30.19%

28.3% 18.87% 16.98% 5.66% 100% 1年内

30%1-3年

28%

3-5年19%

5-10年

17%10年以上

6%

离职人员来院时间统计1年内

1-3年

3-5年5-10年

10年以上

根据数据显示,1-3年内离职人员占比最高,超过30%,这部分人员年龄段较小,平均年龄为26岁,在此部分人员中,离职原因主要原因为家庭原因,员工所在地离医院较远,离职人员较高。

改进措施:

建议在未来的人员招收中,能够增加本市就近人员比例,以减低流动率。

新入职员工入职半年可以免费入住员工宿舍,可以适当收取押金,到期返还本人。期满如继续住可按现有标准缴纳管理费;

3.离职人员年龄分析

26-35岁离职人员具体人员名单:

上图表反映出,在公司服务平均年龄在26至35岁的员工离职率最大,比例达到60%。年龄越大的员工,离职比率越小。26-35岁这部分离职人员中,最主要的离职原因是个人发展原

因。

改进措施

1.明确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定期组织参加学术会议。使员工对未

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的认识

2.能否提供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培训学习,也对员工离职行为有

影响。员工在企业组织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这既利于企业,也利于员工个人发展。当员工体会到自己在公司中会有良好发展时,就会不断融入公司,这也将有利于工作积极性和工

这只是表面现象,我们应探究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通过与科室负责人(与科主任交流时,可能主任在与我说明情况时会有所保留)、员工本人等进行了解和分析,主要原因是薪酬问题及工作比较繁重和不能适用医院企业文化所致。

三、员工离职利弊分析

1、员工离职的利

●可以减少企业人员老化的现象、激发公司内部适当的竞争、

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为其他员工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引入新鲜血液,增强企业活力。

2、员工离职的弊

●当员工决定辞职并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时,就一定会心不在

焉,其工作效率自然会明显下降,这一点在一些比较重要

的特殊岗位上显得特别明显。

●员工跳槽后该职位形成空缺,这会使部门短时间内工作运

转效率受到影响,降低工作效率。

●员工的跳槽在无形之中也使其他员工士气受到影响,不利

于企业稳定员工的情绪,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力资源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对新聘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增加了培训成本。

●新聘员工对环境有一个适应、熟悉和了解的过程,企业用

工成本高。

四、总结

1.目前我院科室离职人员中科室比较集中,科室反映工作量比较繁重因身体原因提出辞职,此原因多出现于女性护士。在未来的人员招聘中,是否考虑多招聘一些男性护士,尤其是对ICU科室等体力要求较高的科室。

2.1年内离职员工所占比例达30%以上,此项取决于该员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或对我院文化适应程度,建议解决措施:

●不少离职员工在提出离职时是离家较远的原因,这当中有借口的因素,但也确实有人因此离职。建议在未来人员招入方面,适当考虑距离因素,并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筛选,确认符合医院所需岗位要求,与我院文化相符合,必要时对员工的抗压性进行考察,减少人员流失。

●了解新入职员工所想所需,进行相应对策。如是否可以请新员工填写需求建议意见表,了解他们的诉求。安排相关培训,以提高员工能力价值,或提高其它福利等。

●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确保让有能力有潜力的员工能够看到未来,有足够的晋升空间,至少描绘出个人职业发展的蓝图。

3.建议薪酬福利体系和绩效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更好的激励表现出色的员工。

4.如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建议是否考虑其它福利中调整,如年假、工龄或奖项方面有所激励。总体原则是来院时间越长,所得获得的福利待遇越优厚,鼓励员工长久稳

定的工作。

5.能否提供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培训学习,也对员工离职行为有影响。员工在企业组织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这既利于企业,也利于员工个人发展。当员工体会到自己在公司中会有良好发展时,就会不断融入公司,这也将有利于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备注:《2017年1-6月离职人数统计》详见附表

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分析版

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分 析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分析2015年版 一、基础人事模块(数据截止点) 1、概述:总人数入职离职异动(内部流动、晋升) 2、员工增长率(年度) 【定义】是指新增员工人数与原有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 【公式】员工增长率=本年度新增员工人数/上年同期员工人数(在职员工人数) *100% 【说明】员工增长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将员工增长率与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结合起来,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均生产效率。 3、新员工入职人数部门分布 【定义】是指新入职员工部门分布柱状图 【说明】可以反映出各个部门人员需求的情况,还有培训需求有较大的关联。 4、人力资源流动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流动人数(包括流入人数和流出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是考察企业组织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报告期一般为一年 【公式】流动率=(一年期内流入人数+流出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 和)÷4 【说明】流入人数指调入和新进人数,流出人数指退休、内退、调出、辞职、辞退和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又不

员工离职分析及应对措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征文 关注员工离职动态 构建发展所需的员工队伍 ——***2011年上半年度员工离职调研报告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人的作用,企业的发展更依赖于员工的不断进步和成长,没有相对稳定的合格的员工队伍,企业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发展壮大。 作为考察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离职率直接反应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动情况,通过对员工离职动态的了解和分析,企业可以找出自身影响员工稳定的因素并加以改进,增强内功,以吸引和打造未来发展所需的员工队伍,从而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为此,笔者对四川省宜宾***有限公司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这一时间段的员工离职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一、2011年上半年***公司整体离职率 截止2011年6月30日,***公司正式合同工共计1105人,1-6月份累计离职95人,其中正式工74人,其余21人为实习生,不纳入离职率的计算。 故,公司上半年离职率=上半年离职总人数/(统计期末人数+上半年离职正式工人数)=74/(1105+74)=6.28%。 根据国内著名管理咨询机构正略钧策发布的《2010员工离职与招聘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3月——2010年2月期间中国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为8.55%,而其中制造业平均离职率最高,达到23.4%。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离职率控制在6%-8%是比较合理的。

二、近三年同期离职率比较分析 2009年、2010年2011年同期离职总人数、离职实习生、离职率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 1、离职总人数:2011年上半年较前两年均有所下降; 2、离职实习生:2011年上半年比2009年大幅度下降,比2010年同期有小幅度上升; 3、正式工离职率:2011年较2009年高很多,但较2010年有较大程度地降低; 从整体数据看,2010年公司离职率屡创新高,引起了公司的重视,***公司综合管理部在公司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稳定员工队伍。2011年上半年离职率较2010年同期有明显下降,对离职率控制成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但经过对离职人员的细化分析,我们发现在公司的整个管理中还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反思。

关于XX公司2018年度1-8月份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关于XX公司2018 年度1-8 月份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公司总部及各项目部、驻外办事处。 (二)分析目的 1、通过对月度、阶段的员工离职率及原因的分析,及时掌握公司发 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动状况。 2、通过对各层面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此发现 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分析数据来源 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各中心各月份的人员 异动报表。 2、计算方法 阶段离职率=阶段时间累计离职人数/(期初在岗人数+阶段内累计入职人数)*100% 二、离职数据分析 为更全面地反映2018 年至今员工的离职情况,本部分将从公司 1-8 月人员流动情况、各中心入离职情况、岗位层级离职情况、在职 时间离职情况、离职原因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司1-8 月人员流动情况 1、公司1-8 月各月份离职率与净流动率

(1)月离职率与净流动率计算方法:月离职率=当月离职人数/ (月初在岗人数+月内累计入职人数)*100%;净流动率=月内累计入职人数/{ (月初在岗人数+月末在岗人数)/2} (2)数据统计: 统计数据 月份月离职率月净流动率 月初月末入职离职 人数人数人数人数 1 158 161 3 0 0.00% 1.88% 2 161 160 4 5 3.03% 2.49% 3 160 163 10 7 4.12% 6.19% 4 163 163 6 6 3.55% 3.68% 5 163 162 4 5 2.99% 2.46% 6 162 159 5 8 4.79% 3.12% 7 159 165 11 5 2.94% 6.79% 8 165 163 1 3 1.81% 0.61% 合计/ / 44 39 / / 月均/ / 5.5 4.875 2.9% 3.4% 正常情况下,离职率与净流动率越接近,企业越稳定。 (3)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处于月均离职率较高,但净流动率相对稳定的阶段,且未受到岁末年初跳槽季的影响。 此种情况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与招聘压力,影响在职人员的稳定性。

年度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年度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公司下属具体包括板房、人力行政部、QC部。本分析报告数据未包括商QC部。(二)分析目的 1、通过对月度、年度员工离职率及原因的分析,及时掌握公司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动状况。 2、通过对各层面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此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分析数据来源 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各月份的人力资源报表。 2、计算方法 员工(月)年度离职率=(月)年度累计离职人数/(月)年度累计在岗人数*100%,其中,(月)年度在岗人数=(月)年初人数+(月)年度内累计入职人数 二、离职数据分析 为更全面地反映年度员工的离职情况,本部分将从年度离职率、月度离职率、各岗位序列离职率、各职务等级离职率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年度离职率(总体离职率) 年度总体离职率= 人/(人+人)*10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年度总体离职率呈现偏高,已超过公司发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失率(30%)。因公司发展需要,年新进人员人,新进人员离职率为30.6%。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导致公司总体流失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各月份离职率(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以上数据上看,公司在2007年上半年度离职率较低,下半年度离职率呈现明显偏高趋势。其中,在1月、2月、5月、10月及12月这五个月份的离职

率均未超过4%,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受临近春节人才市场需求量不大、年终奖金发放等因素影响,员工在1月、2月离职的愿望不强。第二,公司分别在本年度3月、9月组织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会进行了大量的人员补充,受此因素的影响,在4月、5月及10月的离职率呈现偏低的趋势。 同时,公司在3月、8月、9月及11月这四个月份员工的离职率明显偏高,离职率均超过10%。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在3月份,本地区房地产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明显上升,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成都主要媒体均出现大篇幅的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招聘。受此因素的影响,公司在3月份出现员工离职率明显偏高的趋势,其离职人数已远远超过1、2月份离职人数的总和。第二,受公司内部各因素影响,公司在8月、9月两个月均表现出离职率再度上升的趋势。在9月公司组织的大规模招聘,也受此因素的影响。 (三)各岗位序列离职率 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流程,本部分将公司各岗位划分为管理类、工程类、策划类三个岗位序列,以便于对公司各岗位的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管理类包括人力行政中心、财务中心、招标办及总经办,工程类包括工程部、预算部,策划类包括产品研发中心、策划部。各岗位序列的(年度)离职情况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公司管理类岗位的总体离职率最低,而工程类、策划类岗位的总体离职率明显偏高,其中策划类岗位的总体离职率已超过公司的总体流失率。可见,公司业务类人员的流失率已远远超过职能类人员的流失率。对一个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此种人员结构流失极为不合理的现象对公司业务的发展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各职务等级的离职率 为便于对人员离职率的分析及统计,本部分将公司的职务等级分为中高层人员及员工两大部分,其中,中高层人员指各部门负责人及以上。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在公司总体离职率偏高的情况下,公司中高层人员的离职率也呈明显偏高的趋势。其中,在2007年度总监级人员的离职总人数为4人,占中高层人员离职率的50%,该部分离职人员中以策划类总监离职表现的尤为明

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分析版

***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分析2015年版 一、基础人事模块(数据截止点) 1、概述:总人数入职离职异动(内部流动、晋升) 2、员工增长率(年度) 【定义】是指新增员工人数与原有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 【公式】员工增长率=本年度新增员工人数/上年同期员工人数(在职员工人数)*100% 【说明】员工增长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将员工增长率与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结合起来,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均生产效率。 3、新员工入职人数部门分布 【定义】是指新入职员工部门分布柱状图 【说明】可以反映出各个部门人员需求的情况,还有培训需求有较大的关联。 4、人力资源流动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流动人数(包括流入人数和流出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是考察企业组织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报告期一般为一年【公式】流动率=(一年期内流入人数+流出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 和)÷4 【说明】流入人数指调入和新进人数,流出人数指退休、内退、调出、辞职、辞退和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 5、人力资源离职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离职总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其中离职人员包括辞职、企业辞退、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即终止合同)的所有人员。不包括内退和退休人员。 【公式】离职率=离职总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辞职人数+辞退人数+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说明】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离职率常以月、季度为单位,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离职率应低于8%。

人事部门常用数据分析(20201110163101)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 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 2、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 3、 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 4、 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 5、 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 6、 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 7、 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 8、 骨干员工留存率:中高层员工人数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 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 三规定的月工作日X 10% 2、 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 m 当月总工作时数x 10% 3、 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 ?当天企业总人数X 10% 4、 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 三当天企业总人数X 1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 月薪工资:月工资额 三21.75天X 当月考勤天数 2、 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 X 当月所做件数 3、 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 三24.75天三8小时X 1.5倍X 平时加班时数 4、 假曰加班费:月工资额 三24.75天三8小时X 2倍X 假曰加班时数 5、 法定假曰加班费:月工资额 三21.75天m 8小时x 3倍x 法定假曰加班时数 6、 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 三企业工资总额X 10% 应聘的所有人数X 10%, 三2 三月平均人数X 10% ?月平均人数X 10% 三月初员工人数X 10% 三月初员工人数X 10% 三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X 100% 月初员工人数*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三企业工资总额X 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三同期销售收入总额X 1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三同期成本费用 总额X 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m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HR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二已转正员工数 /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二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二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二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二(人均人工成本裏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 (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二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二离职人数/ ((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二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 离职率二离职人数/(期初人数+ 录用人数)X 10% 12.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HR数据分析

基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需要,根据公司做精做细的经营方针,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分析体系。分析主要从管理和财务角度进行,以指标形式予以体现。 1.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2 .人力资源分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现有人力资源所拥有的人力资 ******力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效率目标。因此,在此前提下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人力资******力层面、人力资源运作层面和人力资源效率层面。 (1)人力资******力层面指标主要包括与人力资******力相关的人力资源数量、学历、结构、流动性、年龄、职称等方面的指标; (2)人力资源运作能力层面指标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基本运作流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考核评价——薪酬——劳动关系等反映各个环节运作能力的基本指标; (3)人力资源效率层面指标是人力资源管理所要达到的基本效率指标,也是人力资源战略实施的效果反映。 一、人力资******力 1.人员数量指标 【定义】是指反映报告期内人员总量的指标。 期初人数 【定义】是指报告期最初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初人数。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花名册 期末人数 【定义】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花名册

统计期平均人数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 【公式】 月平均人数= 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花名册 【备注】服务未满一年的按员工入职工作月份折算 员工增长率 【定义】是指新增员工人数与原有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 【公式】员工增长率=本期新增员工人数/上年同期员工人数*100% 【说明】员工增长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将员工增长率与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结合起来,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均生产效率。 新员工入职人数 【定义】是指现有员工人数减去原有企业员工人数。 【说明】该项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考虑是否需要对基础职位的设置进行调整。同时,还与培训需求有较大关联。 新员工转正人数 【定义】是指获得转正的员工人数与新员工入职人数的比例。 【说明】对比新员工入职人数和新员工转正人数,可以看出员工招聘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对培训、薪酬、岗位设置等工作提供指导性数据。 2.员工人数流动指标

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有限公司 2016年度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一、离职率统计及范围 (一)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职能部门。 (二)分析目的 1、通过对年度员工离职率及原因的分析,及时掌握公司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动状况。 2、通过对各岗位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此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分析数据来源 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2014年员工离职报表。 2、计算方法 年度离职率=年度员工离职人数/(年初人数+年度员工离职人数)*100% 二、离职数据分析

为更全面地反映2016年度员工的离职情况,本部分将从年度离职率、各岗位类别离职率进行分析。 (一)年度离职率(总体离职率) 2016年度总体离职率= 年度离职人数68 人/(86 人+68人)*100%=4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年度总体离职率呈现偏高,已超过公司发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失率(30%)。因公司发展需要,2016年新进人员161 人,离职人员为154人,新进人员离职率为95%。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导致公司总体流失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司2016年全年离职员工总数为154人,平均每月离职人。1-6月份离职人数为88人,占总离职率57%,7-12月份离职人数为66人,占总离职率为43%,其中2016年12月至2015年1月份离职人数为24人,占总体离职率15% 从以上数据上看,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度离职率偏高,下半年度离职率较上半年低。其中12月至2016年1月份这两月份的离职率占总离职率15%,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1、受临近春节影响多人辞职领取全额工资提前返乡。 2、公司因生产订单情况没有过多招聘普通员工进行了大量的人员补充。 3、公司因生产订单减少,工人收入不高影响。 4、同时,公司在3月、4月、5月及6月这四个月份员工的离职率明显偏高。其影 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本地区制造业人力需求数量明显上升,员工选择就业机会较多。受此因素的影响,2016年公司上半年离职率明显偏高。 (二)各岗位所占年度离职率

关于离职人员的统计与分析

关于离职人员的统计与分析 一时间起止 起于2009年05月,止于2008年10月,计6个月半年时间。 二数据统计 本数据统计分为2009年05月至2008年10月半年期间的: A 每月入职人数统计 B 每月离职人数统计 C 每月人员总数统计(含各部门人数) D 离职方式统计(含辞职、辞退、自离三类) E 离职人员性别统计(分男/女) F 离职人员的学历统计(分为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 G 离职人员的年龄段统计(分为18—25、26—40、41以上) 三统计结果 详见附表A、B 三统计结果简述 A 半年期间:入职人数半年总计为16人,离职人数半年总计为181人; 其中辞职人数半年总计为130人,自离人数半年总计为39人,辞退人数半年总计为12人; 其中离职人数半年总计男性为132人,女性为49人; 其中学历人数半年总计为初中146人,高中31人,大专4人; 其中年龄段为18—25为99人,26—40为76人,41岁以上为6人; 半年在职员工总数为1582人。 B 入职比=16/1582*100%=1.01% 离职比=181/1582*100%=11.4% 辞职比=130/181*100%=71.8% 自离比=39/181*100%=21.5% 辞退比=12/181*100%=6.6% 男性比=132/181*100%=72.9% 女性比=49/181*100%=27% 大专比=4/181*100%=2.2% 高中比=31/181*100%=17.1% 初中比=146/181*100%=80.7% 18—25占比例=99/181*100%=54.7% 26—40占比例=76/181*100%=42% 41以上占比例=6/181*100%=3.3% C 通过B项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半年期间): 1 在一定生产任务前提下,从入职比来看,公司在人员数量需求方面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求,当然期间诸如加班、人员调配、部门支援等形式起到积极作用。其不利面有公司人工成本可能增多,员工负面情绪较多,部门之间、部门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磨擦可能增多,管理者协调与处理人事纠纷等工作量工作压力加大,部门间员工关系的相对平衡受到冲突,加大工资计算的难度及因工资问题引发的员工不满情绪等。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

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HR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13.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14.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备注: 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员工离职分析报告

报告概述: 1、员工流动的利弊 2、游乐场员工离职数据分析 3、反思员工流失背后隐藏着的管理问题 4、一些培养员工忠诚度、保持合理的员工流失率的方法和建议 一、员工流动的利弊 员工离职是公司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它可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正常工作的展开、在职员工心态的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人事政策的调整等等)。 ☆员工离职的利:员工离职是每个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保持一定的流动是有益的,比如可以减少冗员,激发公司内部适当的竞争,增加工作效率,为其他员工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并且还能引入新鲜血液,增强企业活力。 ☆员工离职的弊:员工离职率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主动离职情况增加时,则会带来不利影响。骨干员工的流失或者普通员工短期内大量离职,不仅会对公司目前工作的开展造成损失,同时也可能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工作气氛,产生诸多消极影响。 二、游乐场员工离职数据分析

2、营运部员工离职原因分析(2010年03月-2010年10月) 影响员工离职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时只是某一个关键因素就足以导致员工离职,而更多情形下则是多个因素的复合作用引致员工离职的最终结果。而且下表中的离职原因仅仅是通过离职员工填写离职申请表及部分经离职面谈得到简单的了解。离职员工通常会避免说出离职的真正原因,因为员工已经要离开公司,谈论对公司的不满之处,他们会认为是弊多于利。许多人会随便找个理由(例如,家庭或健康的因素),

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影响离职最大的五个因素分别是“对薪酬福利不满”“上学进修”“不适应管理风格、工作不开心”“不适应工作时间与工作强度”“学不到东西”“工作不能发挥所长”“学不到东西,跳槽”。对此,人资部进行了分析: 因“对薪酬福利不满”离职占比24.10%,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年通胀明显,生活成本上升,公司没能提前主动做好薪酬政策调整以迎接人力市场的变化,薪酬调整存在滞后性,8月才公布新的薪酬方案)。二是新的薪酬方案低于门店员工的预期:虽然门店员工的基本工资有接近20%的显著提升,但是取消了150元/月的餐费补助,相当程度上降低了薪酬调整的效果。 因“上学进修”造成离职占比21.60%,主要源于七月八月各游乐场招聘录用大量兼职工,九月开学后,兼职工离职上学。 因“不适应管理风格、工作不开心”“不适应工作时间与工作强度”“工作不能发挥所长”加起来离职占比25.1%,主要是员工不认同公司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风格管理政策管理行为造成的。例如觉得XXX 炒作法没用,不理解和不愿意执行XXX炒作法等。一些离职员工认为改变后的门店加班政策变相延长了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报酬,所以不认同, 三、员工流失背后隐藏着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员工离职的分析,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公司在管理过程中的需要改善或者加强的环节: 1、从某种角度讲,门店在招人的时候就可能埋下了员工离职的隐患。门店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往往比较

离职分析报告

唯美公司 1.问卷说 明 ............................................................................. (2) 1.1 问卷内容说 明 ............................................................................. ........................ 2 1.2 问卷计分方 法 ............................................................................. (2) 1.3 问卷维度说 明 ............................................................................. ........................ 2 1.4 关键指标说 明 ............................................................................. ........................ 2 2.问卷总体分 析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数据处理过 程 ............................................................................. ........................ 2 2.2 缺失数据处 理 ............................................................................. (3) 2.3 问卷信度分 析 ............................................................................. ........................ 3 2.4人口统计学分 析 ............................................................................. ...................... 3 3.问卷详细分 析 ............................................................................. .. (5) 3.1.1总体离职倾向得分情 况: (7) 3.1.2各子维度上离职倾向得分情况:................................................................. 7 3.2各项 目上离职倾向的具体分 析 .............................................................................. 7 4.影响各维度离职倾向的项目分 析 ............................................................................. (9) 4.1在外部就业压力维度上的分 析 .............................................................................. 9 4.2 在机会成本方面的分 析 ............................................................................. .......... 9 4.3在工作-家庭冲突维度方 面 ............................................................................. .. 10

离职分析报告及后续改进doc

离职分析报告及后续改进 篇一:离职率分析报告 XX年度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一、分析目的 1、通过对月度、年度员工离职率及原因的分析,及时掌握公司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动状况。 2、通过对各层面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此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分析数据来源 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各月份的人力资源报表。 2、计算方法 员工(月)年度离职率=(月)年度累计离职人数/(月)年度累计在岗人数*100%,(月)年度在岗人数=(月)年初人数+(月)年度内累计入职人数 三、离职数据分析 为更全面地反映XX年度员工的离职情况,本部分将从年度离职率、月度离职率、各岗位序列离职率、各职级离职率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年度离职率(总体离职率)

XX年度总体离职率=38人/(173人+5人)*100%=21.3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年度总体离职率呈现偏高,已超过公司发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失率(15%)。因公司今年未有大的项目启动,工资实际降低,加上合同到期不续签等现象的出现,是导致公司总体流失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各月份离职率(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以上数据上看,公司在XX年上半年度离职率较高,下半年度离职率呈现平稳。其中,在1月、2月、5月、10月及12月这五个月份的离职率均未超过4%,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受临近春节人才市场需求量不大、年终奖金发放等因素影响,员工在1月、2月离职的愿望不强。第二,公司分别在本年度3月、9月组织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会进行了大量的人员补充,受此因素的影响,在4月、5月及10月的离职率呈现偏低的趋势。 同时,公司在3月、8月、9月及11月这四个月份员工的离职率明显偏高,离职率均超过10%。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在3月份,本地区房地产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明显上升,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成都主要媒体均出现大篇幅的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招聘。受此因素的影响,公司在3月份出现员工离职率明显偏高的趋势,其离职人数已远远超过1、2月份离职人数的总和。第二,受公司内部各因素影响,公司在8月、9月两个月均表现出离职率

公司员工离职分析报告

XX公司员工离职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目录

一、概述 1、关键词:员工离职、员工流失率 1)员工离职和员工流失率的概念 ☆员工离职:XX公司管理、技术人员的离职,不含技能岗员工。 ☆员工流失率:一定时期内(如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离开公司的员工人数÷同一时期平均的员工人数×100% 2)员工离职的利弊及员工流失率数据 ☆员工离职的利:员工离职是每个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保持一定的流动是有益的,比如可以减少冗员,激发公司内部适当的竞争,增加工作效率,为其他员工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并且还能引入新鲜血液,增强企业活力。

☆员工离职的弊:员工离职率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企业主动离职情况增加时,则会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骨干员工的流失或者普通员工短期内大量离职,不仅会对公司目前工作的开展造成损失,同时也可能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工作气氛,产生诸多消极影响。 ☆有关员工流失率数据:根据中国人力资源调研网最新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合资或外资企业中,%的企业其员工流失率在1%—10%之间,%的企业的流失率在10%--20%之间,平均流失率为%。对于理想的流失率,有45%接受调查的企业选择了5%-10%,33%的企业选择了5%,22%的企业则选择了10%-15%,而没有企业选择5%以下和15%以上的流失率。这表明流失率过高固然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流失率过低也并非好事。 2、XX公司有关员工离职信息分析 3、员工流失背后隐藏着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4、如何正确处理员工离职、培养员工忠诚度、保持合理的员工流失(建议) 二、XX公司有关员工离职信息分析 我们主要从离职员工流失率与职种/专业、在公司服务年限与年龄、职务级别、学历、离职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员工流失率结构与职种(专业)结构分析 根据公司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公司员工的离职情况(见附表)统计显示,公司员工离职人数为43名,其中员工主动离职(主动流失)的37名,因员工本人工作态度或工作能力未达到公司用人部门的认可或其他个人原因而由公司辞退(被动流失)的6名,主动流失与被动流失比例约为6:1。 与日前市场调查认可的主动流失与被动流失3:1的平均比例相比(上海交大2006年《日资企业薪资福利调研报告》的数据报告),公司员工主动流失率偏高。

离职率分析报告

2009年度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一、分析目的 1、通过对月度、年度员工离职率及原因的分析,及时掌握公司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动状况。 2、通过对各层面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此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分析数据来源 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各月份的人力资源报表。 2、计算方法 员工(月)年度离职率=(月)年度累计离职人数/(月)年度累计在岗人数*100%,(月)年度在岗人数=(月)年初人数+(月)年度内累计入职人数 三、离职数据分析 为更全面地反映2009年度员工的离职情况,本部分将从年度离职率、月度离职率、各岗位序列离职率、各职级离职率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年度离职率(总体离职率) 2009年度总体离职率=38人/(173人+5人)*100%=21.3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年度总体离职率呈现偏高,已超过公司发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失率(15%)。因公司今年未有大的项目启动,工资实际降低,加上合同到期不续签等现象的出现,是导致公司总体流失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各月份离职率(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以上数据上看,公司在2009年上半年度离职率较高,下半年度离职率呈现平稳。其中,在1月、2月、5月、10月及12月这五个月份的离职率均未超过4%,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受临近春节人才市场需求量不大、年终奖金发放等因素影响,员工在1月、2月离职的愿望不强。第二,公司分别在本年度3月、9月组织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会进行了大量的人员补充,受此因素的影响,在4月、5月及10月的离职率呈现偏低的趋势。 同时,公司在3月、8月、9月及11月这四个月份员工的离职率明显偏高,

关于XX公司2018年度1-8月份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关于XX公司2018年度1-8月份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公司总部及各项目部、驻外办事处。 (二)分析目的 1、通过对月度、阶段的员工离职率及原因的分析,及时掌握公司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动状况。 2、通过对各层面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此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分析数据来源 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各中心各月份的人员异动报表。 2、计算方法 阶段离职率=阶段时间累计离职人数/(期初在岗人数+阶段内累计入职人数)*100% 二、离职数据分析 为更全面地反映2018年至今员工的离职情况,本部分将从公司1-8月人员流动情况、各中心入离职情况、岗位层级离职情况、在职时间离职情况、离职原因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司1-8月人员流动情况 1、公司1-8月各月份离职率与净流动率

(1)月离职率与净流动率计算方法:月离职率=当月离职人数/(月初在岗人数+月内累计入职人数)*100%;净流动率=月内累计入职人数/{(月初在岗人数+月末在岗人数)/2} (2)数据统计: 正常情况下,离职率与净流动率越接近,企业越稳定。 (3)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处于月均离职率较高,但净流动率相对稳定的阶段,且未受到岁末年初跳槽季的影响。 此种情况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与招聘压力,影响在职人员的稳定性。

2、1-8月公司总离职率、留存率及数据分析 (1)阶段离职率计算方法:阶段时间累计离职人数/(期初在岗人数+阶段内累计入职人数)*100%=39/(158+44)*100%=19.3% (2)阶段留存率:阶段时间入职并在岗人数/阶段入职人数 *100%=(44-12)/44*100%=72.73% (3)数据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1-8月份总体离职率偏高(年度离职率会更高),已超过非生产型企业稳定阶段正常的人员离职率(年度10%内),接近生产型企业稳定阶段正常的人员离职率(年度20%内),新人留存率较高也从侧面反映出老员工离职占比较高,不但增加了公司的人力投入成本,同时会给公司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二)各中心入离职情况(2018年1-8月) 1、数据统计: 备注:以上表格不含总裁室6人

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2014年度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一、离职率统计及范围 (一)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职能部门。 (二)分析目的 1、通过对年度员工离职率及原因的分析,及时掌握公司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动状况。 2、通过对各岗位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此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分析数据来源 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2014年员工离职报表。 2、计算方法 年度离职率=年度员工离职人数/(年初人数+年度员工离职人数)*100% 二、离职数据分析 为更全面地反映2014年度员工的离职情况,本部分将从年度离职率、各岗位类别离职率进行分析。 (一)年度离职率(总体离职率) 2014年度总体离职率= 年度离职人数154 人/(68 人+154人)*100%=6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年度总体离职率呈现偏高,已超过公司发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失率(30%)。因公司发展需要,2014年新进人员161 人,离职人员为154人,新进人员离职率为95%。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导致公司总体流失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司2014年全年离职员工总数为154人,平均每月离职12.8人。1-6月份离职人数为88人,占总离职率57%,7-12月份离职人数为66人,占总离职率为43%,其中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份离职人数为24人,占总体离职率15% 从以上数据上看,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度离职率偏高,下半年度离职率较上半年低。其中12月至2015年1月份这两月份的离职率占总离职率15%,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1、受临近春节影响多人辞职领取全额工资提前返乡。 2、公司因生产订单情况没有过多招聘普通员工进行了大量的人员补充。 3、公司因生产订单减少,工人收入不高影响。 4、同时,公司在3月、4月、5月及6月这四个月份员工的离职率明显偏高。其影响因素

公司员工离职分析报告

XX公司员工离职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目录

一、概述 1、关键词:员工离职、员工流失率 1)员工离职和员工流失率的概念 ☆员工离职:XX公司管理、技术人员的离职,不含技能岗员工。 ☆员工流失率:一定时期内(如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离开公司的员工人数÷同一时期平均的员工人数×100% 2)员工离职的利弊及员工流失率数据 ☆员工离职的利:员工离职是每个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保持一定的流动是有益的,比如可以减少冗员,激发公司内部适当的竞争,增加工作效率,为其他员工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并且还能引入新鲜血液,增强企业活力。 ☆员工离职的弊:员工离职率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企业主动离职情况增加时,则会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骨干员工的流失或者普通员工短期内大量离职,不仅会对公司目前工作的开展造成损失,同时也可能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工作气氛,产生诸多消极影响。 ☆有关员工流失率数据:根据中国人力资源调研网最新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合资或外资企业中,%的企业其员工流失率在1%—10%之间,%的企业的流失率在10%--20%之间,平均流失率为%。对于理想的流失率,有45%接受调查的企业选择了5%-10%,33%的企业选择了5%,22%的企业则选择了10%-15%,而没有企业选择5%以下和15%以上的流失率。这表明流失率过高固然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流失率过低也并非好事。 2、XX公司有关员工离职信息分析 3、员工流失背后隐藏着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4、如何正确处理员工离职、培养员工忠诚度、保持合理的员工流失(建议) 二、XX公司有关员工离职信息分析 我们主要从离职员工流失率与职种/专业、在公司服务年限与年龄、职务级别、学历、离职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员工流失率结构与职种(专业)结构分析 根据公司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公司员工的离职情况(见附表)统计显示,公司员工离职人数为43名,其中员工主动离职(主动流失)的37名,因员工本人工作态度或工作能力未达到公司用人部门的认可或其他个人原因而由公司辞退(被动流失)的6名,主动流失与被动流失比例约为6:1。 与日前市场调查认可的主动流失与被动流失3:1的平均比例相比(上海交大2006年《日资企业薪资福利调研报告》的数据报告),公司员工主动流失率偏高。 表1 各部门员工流失率统计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