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一. 教育改革对考试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因此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在新标准的理念里,明确提出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除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技能的掌握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过程、方法与能力的评价,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在对知识的评价方面,题目的编制不能脱离实际、应注重考查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要着重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情况。在对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态度,即关注程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课改的目的是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双基的学习;体验物理过程和

方法;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意念溶于其中。教育考试的内容不能够仅有知识或经验的结论,必须有“方法、程序、思路、步骤、观察、猜想、提问、评价…”

等内容。

教学与考评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教学的发展必然带来考试的变化;考试的变化也必将要促进教学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改变,无疑会带来考试理念的变化;考试理念变化又反过来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手段提出新要求,这样一个交替促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加以调整的过程。围绕这一理念的变化,近年来的物理高考试卷从题型到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都作了相应的调整。近年来高考上海物理卷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和全新的评价理念,大量采用了基础知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物理模型与生活实验相结合、问题解决过程与科学方法相结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命题思路。是一份有利于中学脚踏实地的实施素质教育、充满创新意识、富有时代气息的试卷。二. 近年来的命题实践与思考 (一) 高考物理近年来的改革概况物理试题力图创新, 包括

从内容到新的题型. 对物理学科考查的能力范围作了进一步的界定, 主要考查

以下四种能力: 观察、实验能力指对学生实验的实验原理的理解, 实验仪器的选用, 实验步骤的了解, 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得出结果的能力; 能

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完成物理实验. 可根据要求应用已学过的实验

方法自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对重要演示实验和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 近几年的改革实践

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方面,这几年的物理试卷有了较大的创新,既体

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不脱离当前中学物理教育的实际,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对中学教育的导向。总的说来试题有一定新意,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和全新的评价理念. 较多采用了基础知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物理模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问题解决过程与科学方法相结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考核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长久以来一直困扰和扭曲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题海战术的束缚,而代之以充满创新意识并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中学脚踏实地地实施素质教育。各类题型所占比例(2010上海试题)2010年物理试题分布知识块分布 (一)? 注重过程、方法与能力的评价

在对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1999年修订版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已提出要在我国高中物理课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本题形式比较新型, 主要考核了能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又将该知识点与波动形式的曲线相结合,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高. 解题思路首先求出x=0点处y 的坐标, 将x=0 代入振动图线方程, 可求得x=0时y的坐标为y=-1.25. 当小环运动到处时 x=π/3, 代入方程, 得 y=-2.5, 即小环在金属杆的最低处, 在该处的总能量应与出发点的总能量相等,设此时小环的速度为,且最低点为零势能点. 当小环运动到最远处时, 小环的总能量全部转化为环的势能. 第二问可作同样可虑。 08年: 23.(12分)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I和II,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不计电子所受重力)。(1)

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求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2)在电场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能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求所有释放点的位置。(3)若将左侧电场II整体水平向右移动L/n(n≥1),仍使电子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D不随电场移动),求在电场I区域内由静止释放电子的所有位置。例:2003年第20题: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 = 0.2 m的水平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为θ= 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0 = 5 m/s 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 取g = 10 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小球沿斜面运动,则,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 .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此题是近年来上海物理高考试题中推出的一种新型题型――辨析题,2003年保留了此题型。这类试题取材于学生的平时练习,把学生由于概念不清而容易犯的错误经整理提高后,以辨析题的形式出现,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本题的情景模型来自生活实际,经抽象处理而成,比如:小孩玩滑板、农业生产中水利灌溉、工业生产中传送物件等等,都具有试题

所描述的特征。

17。 (7分)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4 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 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 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

(2)AD段的加速度为 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18.(7分) 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

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

入端的电压, 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即

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现有下列器材: 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电键及

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 请完成对该物体质

量的测量. (1)?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

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在方框中画出完整的测量电路图. (2)简要说明测

量步骤,求出比例系数k,并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 (3) 请设想实验中可

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 ? ? ? 。 19.(10分)(1) 1791年,米被定义为:在经过巴黎的子午线上,取从赤道到北极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请由此估算地球

的半径R.(答案保留二位有效数字)(2)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 m, 太阳光以平行光束入射到地面. 地球表面2/3的面积被水面所覆盖,太阳在一年

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约为1.87×1024 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

的平均反射率为7%, 而且将吸收到的35% 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水

面的水蒸发 (设在常温、常压下蒸发1kg水需要2.2×10 6J的能量), 而后凝结

成雨滴降落到地面.(a)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 (以毫米表示,球面积为4πR 2 ).(b)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只有约50%到达地面, W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部到达地面, 这是为什么? 请

说明二个理由.例:2003年第20题: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 = 0.2 m的水平

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为θ= 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0 = 5 m/s的速度在平

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 取g =

10 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小球沿斜面运动,则,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 .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

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此题是近年来上海物理高考试题中推出的一种新

型题型――辨析题,2003年保留了此题型。这类试题取材于学生的平时练习,

把学生由于概念不清而容易犯的错误经整理提高后,以辨析题的形式出现,注重

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本题的情景模型来自生活实际,经抽象处理而成,比

如:小孩玩滑板、农业生产中水利灌溉、工业生产中传送物件等等,都具有试题

所描述的特征。

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

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 探测器通

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 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探测

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 (B) 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C)? 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D)? 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

要喷气. [ C ] 第 6题是一种延时开关电路的判断,独具匠心,即考查电磁感应的知

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又不落俗套。 6.如图所示是一种延时开关. 当S1闭合时,

电磁铁F将衔铁D吸下,C线路接通. 当S1断开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D将延

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 则(A)由于A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

释放D的作用. (B)由于B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

放D的作用. (C)如果断开B线圈的电键S2,无延时作用.

(D)如果断开B线圈的电键S2,延时将变长. 第8题是对升降机问题的具体分析,随类似于小球从高处坠于弹簧,但选用情景

是实际问题,面貌焕然一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迁移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

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

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B)升降机

的加速度不断变大.(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与2017年物理考试大纲区别) H.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2和表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报告

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报告 综合各方面的高考备考信息,特别是本工作室各位名师的研究成果,现将物理名师工作室对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供全县高三师生复习时参考。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防万一,重点电磁感应,共点力平衡和万有引力选择题。具体预测为: 1、选择题第14题,主要考查物理学史的识记及物理慨念的理解,今年该题也应围绕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命题,主要关注物理量的定义,如比值法定义中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理解,物理量的单位、量纲的理解及应用等。 2、万有引力定律的考查在近十年的新课标理综考试中均有表现,除2008年为计算题,其余年份均为选择题,从近几年的命题特点,今年应注重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的级别要求,从大纲卷到改为新课标卷时,就从原来的Ⅰ级改为Ⅱ级,高考中相关的试题在其它省份逐渐出现,但在全国新课标Ⅰ卷中没有出现,2015年理综物理学科21小题有所表现,今年在新课标的理综卷中这一知识点应有体现。 4、图像问题应是高考的热点,今年注重v-t图、a-t图及电磁感应方面的U-t图、F安-t图的理解与应用。

(完整版)高中物理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

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 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 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 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 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 (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 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多力问题状

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 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

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1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2017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2017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必修l、必修2、选修3-1、3-2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不得不知道的高考物理命题趋势

不得不知道的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高考冲刺在即,相信许多同学最想知道的当然是今年考题都有哪些啦!这怎么可能会知道呢!那不能知道试卷好歹能知道出题者们哪些知识点会是重点,今年的出题大概又会有哪些趋势。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 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小编来科普同学们以上两个名词“Ⅰ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识记与了解,不需要深人理解;“Ⅱ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同学们可对照着上面的变化,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这个三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哦!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差不多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稳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咨询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幸免繁复运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把握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咨询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差不多上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咨询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咨询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表达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猎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定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讲明,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不,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不。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咨询题,要求学生依照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能够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表达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摸索时刻,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完整word版)2019年新课标物理高考大纲

物理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生产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管饭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物理科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擦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他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为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似乎眼,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试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察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并且,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I)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I)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B.5.7×102 C.6.0×102D.6.3×102 2.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3. 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 量分别为、、。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 是() A.B.C.D. 4.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 6 u,的质量为3.015 0 u,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 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物理必考(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1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一) 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命题新动向】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当然也是新课标高考的必考内容.物体的位移、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是重要概念.从近三年高考看,单独考查本章知识较少,较多地是将本章知识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典型实例,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解题思路】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根据x=Vt 可知,x 一定,v 越大,t 越小,即选项C 正确。 【答案】C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命题新动向】 受力分析是高考中不可能不考查的一个重要考点,几乎渗透到每个试题中,通过物体的共点力平衡条件对物体的受力进行分析,往往需要有假设法、整体与隔离法来获取物体受到的力,有的平衡问题是动态平衡,试题往往设置“缓慢”的字眼来表达动态平衡,需要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来解题。 【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 、B 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 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 =10N 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 受到重力、杆对A 的弹力、绳子的张力 B 、小球A 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 、此时绳子与穿有A 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33 N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解析(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差不多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稳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咨询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幸免繁复运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把握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咨询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差不多上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咨询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咨询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表达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猎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定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讲明,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不,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不。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咨询题,要求学生依照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能够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表达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摸索时刻,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2013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1、全国高考物理卷 新课标高考:(宁夏、辽宁、陕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江西、山西、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内蒙古14) 全国卷:(青海、贵州、甘肃、广西、西藏5) 地方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福建、安徽、天津、重庆、四川、江苏、海南、上海12) 2、2013年高考新动向 考试的性质(无变化) 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有变化)单选还是多选在题号中有明确的指示。 各科考核目标、内容及题型示例(无变化) Ⅰ. 2010-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2010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 C 物理学史Ⅰ 15 C 胡克定律Ⅰ 16 A D 功和功率以及动能定理ⅡⅡ 17 A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Ⅱ 18 B 力的平衡Ⅱ 19 D 电源的效率Ⅱ 20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21 D 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Ⅱ 2011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B 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Ⅰ 15 ABD 力和运动关系Ⅱ 16 ABC 功和能的关系Ⅱ 17 A 主要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功率及理想变压器的 Ⅰ 有关知识。

18 BD 动能定理和安培力Ⅱ 19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Ⅱ 20 D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 系 21 A 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ⅡⅡ 2012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D 物理学史、惯性概念Ⅰ 15 BD 抛体运动Ⅱ 16 B 力的合成与分解Ⅱ 17 B 交流电、变压器Ⅰ 18 BD 电容器、匀强电场、电势差Ⅱ 19 C 电磁感应Ⅰ 20 A 电磁感应安培力Ⅱ 21 A 万有引力定律Ⅱ 2013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C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象Ⅰ 15 C 静力平衡问题Ⅱ 16 D 电磁感应中的v—t图象问题Ⅱ 17 A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Ⅰ 18 B 静电场中的平衡问题Ⅱ 19 ABD 物理学史Ⅰ 20 BD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Ⅱ 21 AC 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问题Ⅱ 近四年选择题部分命题点的分析 1、10年试题涉及到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考查,力求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Ⅲ)(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A. 电阻定律 B. 库仑定律 C. 欧姆定律 D. 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楞次定律指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这种阻碍作用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感应电流的电能,所以楞次定律的阻碍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a 地>a 火 B. a 火>a 地>a 金 C. v 地>v 火>v 金 D. v 火>v 地>v 金 【答案】A 【解析】 【详解】AB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 Mm G ma R 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向心加速度越大,故知A 项正确,B 错误;

CD .由2 2Mm v G m R R =得v =,运行速率越大,故C 、D 都错误。 3.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 12F F , B. 12F F , C. 121=2F mg F , D. 121=2 F F mg ,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圆筒进行受力分析知圆筒处于三力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1cos30F mg '=?, 2sin 30F mg '=? 。解得1F '=,212F mg '=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121,2 F F mg ==,故D 正确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 在3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该物体的质量为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导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选择题是现代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题型,它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组合选择和排序选择(比如一些实验考查题)等形式.在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选择题分数占试卷总分的27%,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40%.所以,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 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选择题的特点与功能 1.选择题的特点 (1)严谨性强.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名词、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解题时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产生思维定势,不能将物理语言与日常用语混淆.解答时切莫“望文生义”,误解题意. (2)信息量大.选择题对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或多个物理概念的含义或物理规律的适应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图象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等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多,对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也较大,它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3)有猜测性.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猜想与预测,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对物理选择题的猜答,往往是在思索求解之后仍难以作出决断的时候,凭借一定的依据而选出的.多数考生的猜答并非盲目的,而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排除了某些项之后,才作出解答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差的考生,猜错的机会较多;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考生,猜错率较低. 2.选择题的功能 (1)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有2~5个,以3~4个居多,因此,10道选择题构成的题组其考查点便可达到近30个之多,而一道计算或论述题,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对三、四十个知识点的考查. (2)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选择题严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它可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干扰选项,考查考生能否区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以及能否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考生排除干扰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3)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 (4)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 二、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1.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2)填空型 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八大经典问题

201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八大经典问题 2010-11-05 09:30 来源:未知文字大小:【大】【中】【小】 在高考的各个科目当中,物理是高考中同学们遇到困惑比较多的学科之一。怎样打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总攻的第一枪? 学生:高三一年的复习时间,那么长,怎样合理地安排复习才更有效呢? 老师:高三复习时间看似很多,其实有效的复习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要系统地安排复习时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都有其相应的特点和要求。 通常从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上旬为第一个阶段,习惯上称为第一轮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在第一轮的复习中知识点的复习非常细致、系统,但是与高一、高二新授课不同,这个阶段主要是帮助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知识点,在回忆的基础上再进行巩固和提高。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听课,不能被动听课。 从2011年3月中旬到2011年4月底,大约45天的时间,习惯上称为第二轮复习。在这段时间里通常是进行专题复习,将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主要从学科知识、方法的角度设置专题进行复习。 从2011年4月底到5月底,我们通常称为第三轮复习,主要是以练习卷为主实战练习,进入六月份,就是考前的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看看教材和卷子上做错的题目。 学生:您刚才说的主动听课是什么意思?您能具体的解释一下吗? 老师:高一、高二上课的时候,课堂上,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仔细听老师讲解,你的思路是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然后在课下再消化、理解、巩固。在高三的课堂,这样做就是低效率了,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后,你必须主动积极思考,如果不能立刻回忆出这个知识点,你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就能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自己不会的,哪些知识点是自己会的。课下把不会的知识点一定要弄懂弄通,不能留下知识点的死角。举个例子吧,例如当老师问“如果把力按照性质来分类有哪些力呢?”,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回忆有哪些力,如果能回忆起来就说明你这个知识点没有遗忘。再比如老师问“这个力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呢?”,如果你回忆不起来怎样判断力做功正负的方法,这就说明这部分知识点有遗漏,这就是我说的主动听课。 学生:听说第一轮复习将做大量的习题,市场上的教辅资料可谓汗牛充栋,选用什么样的资料比较好呢?在资料的使用上有什么秘诀吗? 老师:我本人不主张高三的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整天泡在题海中,但是不做题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实战演练才能知道哪些知识在理解上或者应用上还有不足。对于教辅资料我认为不要太多,有两本就够了。在自己选择教辅资料时,我建议应该选择难易适度的。标准是这样的,假设一章有10道试题,如果你发现几乎没有不会的,那么这本教辅资料对你来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