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物质的密度练习新版教科版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物质的密度练习新版教科版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物质的密度练习新版教科版
【教育专用】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物质的密度练习新版教科版

第二节 物质的密度

1.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D ) A .质量 B .体积 C .表面积 D .密度

2.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 ·m -3

)

A B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小

3.1 dm 3水的质量为1 kg ,所以水的密度为__1__g/cm 3

;当水结为冰后,质量__不变__,体积__变大__,所以冰的密度__<__(选填“>”“=”或“<”)水的密度,可见密度与物质的__状态__有关。

4.美国“勇气”号飞船自火星上采集到某物质,测得质量为27.6 kg ,体积为10 dm 3

,则这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

解:这种物质的密度:ρ=m V =27.6 kg 10×10-3 m

3=2.76×103 kg/m 3

答:这种物质的密度为2.76×103

kg/m 3

5.关于铝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由公式ρ=m V 可知,质量大的铝块比质量小的铝块密度大

B .由公式ρ=m V

可知,体积小的铝块比体积大的铝块密度大

C .铝块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D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铝块的密度大小取决于铝块的质量或体积大小 6.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 C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7.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主要好处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 D )

A .密度大,体积大

B .密度小,体积小

C .密度一样,体积小

D .密度大,体积小

8.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5,体积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C )

A .2∶5

B .1∶2

C .4∶5

D .5∶4

9.一间15 m 2

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kg/m 3

)( C )

A .一支粉笔

B .一瓶矿泉水

C .一名中学生

D .一辆轿车

10.有一体积为20 cm 3

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

kg/m 3

C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1

6

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

kg/m 3

11.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2.完成下列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单位换算。 125 g =__0.125__kg ; 0.8 kg =__800__g ;

70 cm 3=__7×10-5__m 3

8×10-5 m 3=__80__cm 3

13.6 g/cm 3=__1.36×104__kg/m 3

1.0×103 kg/m 3=__1__g/cm 3

13.冰的密度为0.9×103 kg/m 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1立方米的冰的质量是0.9×103

千克__,那么体积为2m 3

的冰的质量为__1.8×103

__kg

14.质量是21.6 g 的蜡块的体积是24 cm 3

,则蜡块的密度是__0.9_g/cm 3

__,将该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密度是__不变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的。

15.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密度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变大__,密度__变小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2016年5月,科学家又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为地球的8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__3∶4__。(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17.质量为0.5 kg 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 kg ,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 kg ,求:

(1)瓶子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ρ水=1.0×103 kg/m 3

)

解:(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 水=m 总-m 瓶=2.0 kg -0.5 kg =1.5 kg ,

由ρ=m V

可得,瓶子的容积:V =V 水=

m 水

ρ

1.5kg 1.0×103 kg/m

3=1.5×10-3 m 3

(2)瓶子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m 液=m 总′-m 瓶=1.7 kg -0.5 kg =1.2 kg ,

另一液体的体积:V 液=V =1.5×10-3 m 3

液体的密度:ρ

液=

m 液

V 液=

1.2 kg 1.5×10-3m

3

=0.8×103 kg/m 3

18.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C )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19.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 0=500cm 3

、质量m =0.5 kg 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 =

0.4kg 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 3,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kg/m 3

)

(1)瓶中水的体积V 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 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

解:(1)由ρ=m V

得瓶内水的体积:

V 1=

m 水

ρ水=0.4 kg 1×103 kg/m

3=4×10-4m 3=400 cm 3

; (2)石块总体积:V 2=V 容-V 1=500cm=3

-400 cm 3

=100 cm 3

; (3)由ρ=m V

得石块的质量:m 石=ρ

V 2=2.6 g/cm 3×100 cm 3=260 g =0.26 kg ,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m =m 水+m 瓶+m 石=0.4kg +0.5 kg +0.26 kg =1.16 kg 。

20.国家标准打印纸为每包500张,小丽同学家里新买一包打印纸,她想练习刻度尺的使用,测出了打印纸的长和宽分别为29 cm和21 cm,总厚度为5cm,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累积法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__0.01__cm(外包装厚度忽略不计)。在测量过程中,她发现外包装上标着70g/m2。开始她以为这就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 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你帮小丽算出打印纸的密度为__0.7__g/cm3。

2018八年级物理上册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A.1h B.5min C.10s D. 50s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7.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8.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9.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1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0.如图2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图线表示某晶体的熔化过程 11.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案

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 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 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新课教学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质量(克)体积(厘米3)质量/体积(克/厘米3) 木块1 5 10 0.5 木块2 10 20 0.5 石块1 10 4 2.5 石块2 20 8 2.5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温度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a)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c)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 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如果温度 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注意: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二)临时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四、知识拓展 ◇热力学温度:宇宙中温度的下限是—273℃,被叫做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所以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73K,沸水的温度为373K。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 体 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1)温度计除了可以测量温度外,有无其它用途?(做热敏报警器、制成工艺品等) (2)我们所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的,那么,用其它原理能否制成温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3*8=24分) 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2.一天某市的天气格外晴朗,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飞行。某人走进一座高高的商业大厦时,抬头一望,惊呼大厦在移动。该大厦其实牢牢地耸立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造成此人错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地面 B.商业大厦 C.蓝天 D.飞行的白云

3.在如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 C. 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5.下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6.下列光图路正确的是( ) 7.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

不够而破裂 8.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 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二、选择说明题(选择每题中唯一正确的选项并说明选择理由,5分*2=10分) 9.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理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三章物理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 ) A 、相等 B 、甲高于乙 C 、甲低乙 D 、不能判定 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 A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B 、人呼出的水蒸气 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3、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4、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 A 、不变B 、降低C 、升高 D 、先降低后升高 5、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 、先下降后上升 B 、上升 C 、下降 D 、先上升后下降 6、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 A 、一定降低 B 、一定升高 C 、一定不变 D 、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7、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 A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 、放热,温度不变 C 、吸热,温度不变 D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 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9、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凝固、液化、凝华 B. 熔化、液化、凝华 C.汽化、液化、升华 D. 熔化、汽化、升华 1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A、凝固 B、升华 C、先升华后凝华 D、凝华 12、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 A、液化 B、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汽化 13、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 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A、37.5℃和38.5℃ B、37.5℃和38℃ C、38℃和38.5℃ D、38℃和38℃ 14、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D、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 15、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 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二节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德育目标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 学生用:手电筒(玻璃上有1~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 [生]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 [生]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 [师]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 [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师]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1] 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 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板书) [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01知识梳理 1.温度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温度计: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使用时要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________和________;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________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3)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在使用前要把水银柱甩下去.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 (2)特点:物质熔化时________热,凝固时________热. (3)固体分类: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它们的区别. (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________时的温度为熔点;________形成晶体时的温度为凝固点. (5)晶体熔化的条件: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先达到________,然后继续________. 3.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物质汽化时________热,液化时________热. (3)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沸腾是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____________下都能进行的,只发生在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 (4)沸点:液体________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________,同一液体的沸点还与________有关. (5)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凝华. (2)特点:升华过程要________热,凝华过程要________热. 02知识对比 1.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与体温计 2. 3.蒸发和沸腾 第1 页共1 页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 上册全套精品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 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 像。 2、投影仪(幻灯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4、实像和虚像 (1)实像: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像,并能使胶片感光记录下来(光屏承接得到像)。 例: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 特点:实像与物体分居凸透镜的两侧,倒立的。 体验凸透镜成实像:学生画成实像光路。 (2)虚像:通过凸透镜射的光没有会聚,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物一侧成虚像发出的(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光屏承接不到,也不能使胶片感光。 例: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放大镜所成的虚像。 特点: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同侧,正立的。 体验:凸透镜成虚像,学生画成虚像光路。 二、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实像: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像,并能使胶片感光记录下来(光屏承接得到像)。 例: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 特点:实像与物体分居凸透镜的两侧,倒立的。 体验凸透镜成实像:学生画成实像光路。 2、虚像:通过凸透镜射的光没有会聚,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物一侧成虚像发出的(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光屏承接不到,也不能使胶片感光。 例: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放大镜所成的虚像。 特点: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同侧,正立的。 体验:凸透镜成虚像,学生画成虚像光路。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 4、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0 和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 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7、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温度计的区别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1、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4、 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 5、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7、 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2018-2019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主备人: 复核人: 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会读刻度尺的读数。 3.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4.知道什么是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 一、 自主学习 1.你会使用尺和表吗?用尺子测一下你的身高、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一张纸的厚度并记录。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数一分钟,同老师卡表的一分钟做对比,你的感觉可靠吗? 估计一下你的一步是多长,并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你估计的准确吗? 二、 探究交流平台 探究活动一: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阅读课本P10-11“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比米大的单位有 ,比米小的单位有 2.换算关系:1km= m,1m= mm, 1mm= μm, 1μm= nm 探究活动二:长度的测量 阅读课本P11-1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 、 、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 、 。 2.(1)仔细观察刻度尺,它的零刻线在哪里?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 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 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2)它的量程是多少? 。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何放置? ①使刻度尺的 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②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 (选填“平行”或“垂直”),即沿着被测长度;③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有刻度的一边 (选填“紧靠”或“远离”)被测物体. (4)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 ①看: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 刻度线。 ②读: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 ③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 值、 值和 . 探究活动三:时间及其测量 阅读课本P13“时间测量”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其它单位还有 2.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探究活动四:误差和错误 阅读课本P14“误差” 1.定义: 和 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①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重、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选择。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3年中考题)坐在汽车里 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11-2 所示的对 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图11-2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解析: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 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着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考物来研 究乘客的运动情况。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考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考物,认为自己、乘客都不动。 故选C。 2、观察图11-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图11-1 解析: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烟向 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左;对于甲车来说,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有三种可能的 情况:一是不动,二是甲车向右运动,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对于乙车相对讲情况简单,只有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 故选D。 3、一个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车为 参照物,此人_____________。 解析:骑车人和汽车都由南向北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汽车“疾驶而去”,说明汽车比人运动得快,现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车人在后退,即向南运动. 答:向南运动 4、在行驶的火车中有一位乘客,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A.路旁的电线杆B.火车的车厢 C.迎面驶来的火车D.火车路上的铁轨 解析:乘客相对于“电线杆”、“迎面而来的火车”、“铁轨”的位置都在变化,只 有相对于所乘的“火车车厢”的位置没有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AB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A )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如图所示,为两个透镜的示意图,则 ( ) A.a 为凸透镜,b 为凹透镜 B.a 为凹透镜,b 为凸透镜 C.a 、b 均为凸透镜 D.a 、b 均为凹透镜 2.修理精密仪器的工人往往会在眼睛上嵌一个带镜头的筒,以便于更仔细地观察零件,这里的镜应该是一个 ( ) A.凹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3.一根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移向凸透镜的焦点,关于其像的大小及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像逐渐变大,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B.像逐渐变大,像与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大 4.如右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 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 ) A.仍为平行光束; B.变为发散光束; C.变为会聚光束; D.无法确定。 5.如图纸筒A 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 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简易照相机,观察时应 ( ) A.眼睛应对着B 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应把A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 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B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 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应把B 端向外拉 6.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B.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 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通过光屏后也可看到 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 7.在光屏上能成等大像的镜子是 ( ) A.只能是平面镜 B.只能是凸透镜 C.凸透镜平面镜都行 D.凸透镜平面镜都不行 8.下列哪一个是凸透镜不能成的像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9.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后,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则蜡烛原来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放大、正立的 B.放大、倒立的; C.缩小、正立的 D.缩小、倒立的。 a b 半透明纸 凸透镜 A B

湖南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2018

益阳市2018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 (全卷四个大题,共25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土,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试题中用到g均取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毎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 分,满分24分〕 1.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生的质量约在45kg B.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室外气温约为50℃ C.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40cm 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

A.阳光下的树影 B.汽车倒车镜 C.“折断”的铅笔 D.雨后的彩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人步行的速度是6km/h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 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 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4.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机遥控器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看见光 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于防伪 D.医生用红外胶片拍出的“热谱图”,可帮助诊断疾病 5.下列做法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 s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6小宇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7.盛夏天气炎热,小佳将奶茶喝掉一半后盖上盖子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她拿出奶茶,发现奶茶全结成冰,请可奶茶结成冰后不变的物理量的是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温度 8.(2017云南)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 §3.1 温度 一、温度 (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1.工作原理:依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中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2.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 1.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记作0℃、100℃,平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 读法:(1)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摄氏度; (2)水银的凝固点是-39℃——零下39摄氏度或负39摄氏度. 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 使用前“两看”——量程和分度值; Ⅰ.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一般)Ⅱ.体温计:35℃~42℃、0.1℃; Ⅲ.寒暑表:-35℃~50℃、1℃. 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如果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就会涨破温度计;反之则读不出温度。 3. 温度计使用的几个要点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泡在待测 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10 20 40 30 仰视:结果偏低 俯视:结果偏高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不能在示数上升时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五、体温计 1. 量程:35℃~42℃;分度值:0.1℃. 2. 特殊结构: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用前须甩一甩。(否则只升不降) ☆典型例题 1. 如右图所示,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6℃ ;图2中的示数为 -9℃ 。 分析:首先判断液柱的位置:可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观察,若数字越来越大,则说明液面在0℃以上,应该从0℃向上读;反之则说明液面在0℃以下,应该从0℃向下读。 2. 用体温计测量小强同学的体温是37.9℃,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测出以下哪位同学的体温( C ) A.小红:37.6℃;B :小刚:36.9℃;C :小明:38.2℃;D :小华:36.5℃ 分析:体温计只升不降的特点。 3. 体温计比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玻璃泡 大 一些,玻璃管的直径 小 一些,因此,体温计的分度值更 小 一些。(填“大”或“小”) 规律总结:温度计的分度值越小,表示其灵敏度越高。为了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只能增大温度计的玻璃泡,减小细管的直径。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教科版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会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行分类。 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通过 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 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教学器材: 教学挂图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通过本节2-2-2、3、4看图学习,知道了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同时也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形色色,但是并不是每个物体的运动大家都能认识到,需要通过观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仪器(望远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有的需要通过间接观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们的运动。这也是为什么本节的节名为“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的考虑,从而使学生对周围世界各种运动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科学家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呢? 物理学上,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写物体的运动。 (一)、参照物 组织学生看课本P23,讨论:小明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火车中的小明,小明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火车、火车旁的三位同学和小明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小明和火车旁男孩所说的静止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火车旁的同学和小明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小明看到火车旁的三位同学在后退,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火车旁的三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的位置的发生了改变,所以说三位同学是运动的。 !!问:男孩看到火车运动了,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车站为标准,火车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火车是运动的。 小结: (1)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017-2018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 检测题 姓名座号 班别 3分,共36 分) 一、单项选择 题(每小题 1.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学楼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D.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一辆汽车以30m/s 的速度从 A 地开往 B 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A.24m/s B.25 m/s C.26 m/s D. 无法判断 3.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呈现清晰的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赶月 5.深秋季节,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6.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些,这是因为() A.肉中的水会结冰 B .库中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了 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 7.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8. 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1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10∶21 B .21∶10 C .10∶51 D .12∶01 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图1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10.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5,体积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2∶ 5 B .1∶ 2 C .4∶ 5 D .5∶ 4 11.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 是() A.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12.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 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5m/s B .10m/s C .15m/s D .20m/s 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含答案)(新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一、填空题 1.整个宇宙都是由________的物质组成的,绝对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或静止是______的,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______.选择不同的______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性. 3.甲、乙两个同学并排骑车,如果选择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______的,如果选择楼房为参照物,甲、乙两同学都是______的. 4.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____________的运动(填“向上”或“向下”). 5.“月亮在云里穿行”,这句话中,月亮是______,云是______.(填“研究对象”或“参照物”) 6.公共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______的;如果以______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7.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 ______的. 8.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______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______做参照物的. 9.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有此可判定当时刮的是 ______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向______运动,丙向______运动. 10.小明坐在一辆行驶的轿车上,自西向东运动,他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______的,相对于乘坐的车是__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同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反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的. 二、判断题 11.物体的静止是相对的,而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 12.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 13.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 14.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 15.河里行驶的小船,不论选择什么物体做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 16.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 () 三、单选题 17.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云朵 C.人 D.月亮 18.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过,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19.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