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疗法

一、历史渊源

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称之为“气熨”、“溻渍”或“淋洗”等。早在《金匮要略》中已经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

二、机理

中药熏洗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等作用。

三、适应症

适用于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疼痛、肢体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等。

四、禁忌症

(一)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

(二)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五、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

(二)一般在药中加水适量,沸后20分钟,在将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三)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患处置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四)无菌纱布擦干。

(五)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六、注意事项

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七、应急预案

(一)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二)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完整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程 1.目的: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以达到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疼痛、肢体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闭合性损伤,及肛肠疾病术前及术后等。 3.禁忌症: ⑴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⑵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4. 注意事项 ⑴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⑵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⑶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⑷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5、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 (二)一般在药中加水适量,沸后20分钟,在将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三)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患处置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四)无菌纱布擦干。 (五)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6、应急预案 (一)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二)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中医常见操作规程.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 金匮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目录 1、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2、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3、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艾灸技术操作规程…… 5、拔罐技术操作规程…… 6、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7、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 8、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9、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10、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11、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12、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13、牵引治疗操作规程…… 14、多功能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机操作规程 15、低频脉冲治疗仪操作规程 16、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操作规程 17、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18、超声波治疗操作规程

一、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图1-1指切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1)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臵,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图10-69)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 中医熏洗疗法是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熏洗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治疗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祖国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 熏洗疗法的中医机理: 1、理论依据: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脏腑体表相关理论、经络运行学说)。《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2、治疗原则:以中医“八法”论治为基本治疗原则(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补偏救弊)。《理瀹骈文》:“郁者以宣,乖者以协,泛者以归,停者以遂,满者以泄,劳者以破,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之降,陷下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敛。 3、给药途径:体表给药,达到内治法同样的治疗目的。 4、疗效作用:温热和中药的双重作用,温热可疏松腠理,发汗祛邪,缓解痉挛,疏通经脉。中药大都辛香浓烈,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功效。 熏洗疗法的现代作用机理: 1、药物的渗透作用:煎煮时产生含药蒸汽,其中的中药有效成分可呈 现离子状态渗透皮肤进入体内,产生治疗作用。

2、皮肤的吸收作用:熏洗时皮肤毛孔开放,表皮的微循环加快,有利 于药物的吸收。 3、改善局部微循环:熏洗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新陈代 谢,减少炎症产物堆积,有利于炎症和水肿的消退,加速组织修复。 4、蒸汽的温热刺激:温热刺激可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痉挛及僵直, 提高痛阈;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抵抗力;可恢复疲劳等。 中药熏洗疗法特点: 1、内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络,发汗而不伤营卫; 2、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适应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落枕、颈部软组织扭伤、肩关节周围炎、慢性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各种骨折、关节脱位的康复期等。 禁忌症: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 注意事项: 1、全身熏蒸时室温不要过高,室内汽温控制在37—42 C,以防汗出过多,造成窒息、昏厥或虚脱跌倒,体虚者尤须审慎。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程 1.目的: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以达到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疼痛、肢体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闭合性损伤,及肛肠疾病术前及术后等。 3.禁忌症: ⑴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⑵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4.注意事项 ⑴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⑵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⑶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⑷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5.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 (二)一般在药中加水适量,沸后20分钟,在将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三)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 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 C左右时,嘱患者将患处置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四)无菌纱布擦干。 (五)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 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6、应急预案 (一)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二)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熏洗法 一、定义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目的 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3.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 4.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 三、禁忌证 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四、护理及注意事项 1.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 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 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5.所有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五、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病人体质及熏洗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病人评估胎、产、经、带情况。 4.病人心理状况。 查看医嘱,转抄治疗卡。

(与评委)核对:1床张三右手腕扭伤外科消肿洗液熏洗一次。?大姐您好,我是你的管床护士,我叫xxx,您今天的治疗由我来做。为了更有效的核对,请您告诉我您的床号和姓名。 ?大姐,我来看一下您的腕带。 ?由于您右手腕扭伤,红肿疼痛,遵医嘱予消肿止痛治疗,附于外科消肿洗液熏洗一次,以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您受伤超过24小时了吧。您以前做过熏洗治疗吗?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在薰洗过程中请您不要随意移动肢体,如果您感觉药液温度过高请及时告诉我,以免引起烫伤。 ?来张姐我看一下您的右手腕部皮肤情况,局部皮肤红肿压痛,无破损。张姐,您以前对药物有过敏的吗?请问您怀孕了吗?不是在经期吧? ?面向评委口述,患者神清精神可,右手腕部皮肤红肿压痛,无破损。无药物过敏史,既往体健,能配合此项操作。 六、熏洗法操作 1.洗手,准备用物,核对药液名称及有效期。口述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2.张姐,我来给您做熏洗了,您准备好了吗?请您不要紧张。张姐,我来帮您把袖子卷上去吧,以免弄湿了。 3.配制药液,消肿洗液与热水按1:1比例配好,测量温度,在50摄氏度到70摄氏度之间。 4.将熏洗盆放于床头桌或床旁椅上,张姐来把手腕部放在熏洗盆上方。感觉烫吗,您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吗,如果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告诉我,我会立即停止的。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精讲

中药熏洗疗法 一、历史渊源 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称之为“气熨”、“溻渍”或“淋洗”等。早在《金匮要略》中已经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 二、机理 中药熏洗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 三、适应症 适用于内痔脱垂、嵌顿、术后水肿、外痔肿痛、脱肛、肛周湿疹等。 四、禁忌症 1.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 2.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3.内痔出血量较大时,缝合伤口术后禁用。 五、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约1500ml左右。 2.患者准备:排净大小便。 3.一般在药中加水1500ml左右,沸后20分钟,在将芳香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4.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暴露患者臀部,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臀部坐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5.无菌纱布擦干。 6.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酌情

增加熏洗次数。 六、注意事项 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七、应急预案 1.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2.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健康教育处方十 高热病 1、绝对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饮水,每日入液量应大于2500ml。尤其用激素消炎药等药物降温时大量饮水。 4室内通气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5、用酒精、冰袋物理降温时有以下部位禁用冰袋:(1)枕后(2)耳廓(3) 阴囊(4)心前区(5)腹部(6)足心。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应用1/5000洗必泰漱口液含漱。 7退去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着凉。 健康教育处方十一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中药熏洗疗法 一、历史渊源 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称之为“气熨”、“溻渍”或“淋洗”等。早在《金匮要略》中已经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 二、机理 中药熏洗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 三、适应症 适用于内痔脱垂、嵌顿、术后水肿、外痔肿痛、脱肛、肛周湿疹等。 四、禁忌症 1.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 2.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3.内痔出血量较大时,缝合伤口术后禁用。 五、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约1500ml左右。 2.患者准备:排净大小便。 3.一般在药中加水1500ml左右,沸后20分钟,在将芳香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4.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暴露患者臀部,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臀部坐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5.无菌纱布擦干。

6.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六、注意事项 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七、应急预案 1.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2.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中药熏洗治疗资料

中药熏洗治疗在骨伤科的应用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而中医理论是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五行阴阳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对于中药熏洗治疗应用于骨伤方面,自古以来我们的前辈就一直在探讨,而且一直在进步,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岑熏洗治疗创伤;清代的《急救广生论》和《理论骈文》是中药外治分支科学疗法的成熟与完善;尤其是《理论

骈文》宏论之精辟、之辨证、之颠扑不破更是将中药外治从实践到理论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中融会贯通了外治宗师吴师机“余学外治十余年、逮亲验数万人,其治愈不胜计”的艰辛实践。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在古代属"折疡"、"金镞"等范畴。历史上本科有"金疡"、"接骨"、"正骨"、"伤科"等不同称谓。其病因病机隶属中医药学病因病机学说,包括阴阳、气血、藏象、皮肉筋骨、经络病机等。而其中与风寒湿外感、气血及肝肾方面关系极大。而我们应用中药熏洗疗法主要就是纠正人体气血失衡,强筋壮骨、补益肝肾及驱风散寒除湿等方面着手,从而使人体处于一种生理平衡状态,达到天人合一。用于类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骨折的后期等有显著疗效。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熏蒸、淋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其是一种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回顾以往文献和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对中药熏洗的应用大多还是凭借经验,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熏洗验方,不同的疾病应用相同的熏洗自制方剂。不同的疾病是否应该像中药内服一样辨病辨证熏洗,熏洗的药物如何选择,熏洗的方法如何把握,熏洗和功能锻炼之间如何协同,熏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何掌握,这些不能不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深思。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情况,我认为熏洗药物的选择应该以辨病辩证为基础,同时也需

(完整版)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一、简介 根据中医理论,利用中医中药与现代高科技熏蒸器的完美结合,借热力和药力的双向作用,实现“皮肤吃药”的物理疗法。用热的药液蒸气熏蒸眼部,使之起到局部用药,扩张血管,使药物直达病灶,帮助机体恢复功能,药借热力,热助药力,相得益彰,熏蒸面部皮肤,可起到气血流畅,排毒养颜,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由于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增加汗腺的分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病灶的消失。 二、适应症 睑板腺口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功能退化等)、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泪囊炎、视疲劳、急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三、禁忌症 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外伤、血肿、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四、用物准备 中药熏蒸仪一套(眼科多功能熏蒸仪)、中药协定方、特制药袋、毛巾等。 五、操作步骤

1、先将准备好的药物装入药袋,并用绳子把药袋口扎紧(防止药渣外漏,堵塞蒸气孔)放入塑料盆内加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袋和水一同放入熏蒸仪内,再加适当的水,盖紧锅盖避免输气管扭曲。 2、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 3、当听到电脑语音提示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请患者去除眼镜等面部物品,坐姿状态于熏蒸仪旁,然后缓缓的调节到自感舒适的卧姿状态下接受治疗。 4、熏蒸仪内温度应自动控制在95~100℃之间,病人通过体感温度调节距离来调节温度,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每日1—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程度而定。 5、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分钟观察询问一次。 6、治疗完毕提示病人离开熏蒸仪,并及时冲洗皮肤表面残留的药物,擦净面部。 7、每次熏蒸治疗完毕后,均应及时清洗熏蒸仪,处理药包及掉残留药渣,保持周围环境卫生。 8、整理用物,物归原处。 六、注意事项 1、熏蒸仪一定要放置于平整桌面,工作时禁止移动。

中医科操作规程

中医科操作规程 毫针法 毫针法是临床上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是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金属制成的针,运用各种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表现。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症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小儿囟门未闭合时的头顶腧穴部位。 四、告知 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呕吐等属于晕针现象,

及时通知医师。 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问患者的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真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针刺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7、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程 1.目的: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以达到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疼痛、肢体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闭合性损伤,及肛肠疾病术前及术后等。 3.禁忌症: ⑴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⑵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4. 注意事项 ⑴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⑵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⑶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⑷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5、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 (二)一般在药中加水适量,沸后20分钟,在将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三)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患处置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四)无菌纱布擦干。 (五)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6、应急预案 (一)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二)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 【目的】 中药熏洗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或浸浴,利用药物、水温和蒸汽的理化作用,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通畅气血的功效。 【适应症】 1、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 2、腰酸背痛症、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 3、骨关节炎、肌腱炎、筋膜炎、腱鞘炎、脉管炎等; 4、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48h)后的血瘀肿痛、骨折后关节屈伸不利、手指、足趾等各类骨质增生疾病。 ①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哮喘、伤风感 冒、恶寒发热。 6、体癣湿疹、虫蛟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7、痛经、妇科带下症、阴痒、阴蚀等症。 【操作前准备】

1、遵照医嘱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评估患者熏洗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熏洗的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 4、检查熏蒸机性能是否正常,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操作程序】 ◆自动温控熏洗床 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药液,剪刀,盖被,大毛巾2条,一次性中单,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物品。 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 2、遵医嘱核对药液后倒入熏洗容器,再次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打开电源开关,调节适宜温度。 3、协助患者到熏洗室,铺一次性中单,根据病情或医嘱确定熏洗部位。 4、取舒适卧位,暴露熏洗部位与熏洗容器正上方,盖好盖被,尽量不使热气散发。必要时用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 5、根据病人的皮肤情况及耐受程度,再次调节温度至患者

感觉舒适。 6、根据医嘱设定熏洗时间,一般为30分钟。 7、熏蒸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防止烫伤。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休息。 8、熏蒸完毕,关闭电源开关。用大毛巾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护送患者回病房,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字。 ◆自动温控药浴器 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碗内盛持物钳1把,小毛巾1条、大毛巾1条、水温计、药液、剪刀、自动温控药浴器。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物品。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解释目的、方法。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2、将药浴器平置于地面上,向药浴器内注入清水,水量约占容积的2/3。 3、插上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开始加热,取药浴袋

中药熏洗

中医熏洗疗法是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熏洗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治疗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祖国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 熏洗疗法的中医机理: 1、理论依据: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脏腑体表相关理论、经络运行学说)。《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2、治疗原则:以中医“八法”论治为基本治疗原则(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补偏救弊)。《理瀹骈文》:“郁者以宣,乖者以协,泛者以归,停者以遂,满者以泄,劳者以破,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之降,陷下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敛。” 3、给药途径:体表给药,达到内治法同样的治疗目的。 4、疗效作用:温热和中药的双重作用,温热可疏松腠理,发汗祛邪,缓解痉挛,疏通经脉。中药大都辛香浓烈,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功效。 熏洗疗法的现代作用机理: 1、药物的渗透作用:煎煮时产生含药蒸汽,其中的中药有效成 分可呈现离子状态渗透皮肤进入体内,产生治疗作用。

2、皮肤的吸收作用:熏洗时皮肤毛孔开放,表皮的微循环加快, 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3、改善局部微循环:熏洗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新 陈代谢,减少炎症产物堆积,有利于炎症和水肿的消退,加速组织修复。 4、蒸汽的温热刺激:温热刺激可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痉挛及 僵直,提高痛阈;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抵抗力;可恢复疲劳等。 中药熏洗疗法特点: 1、内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络,发汗而不伤营卫; 2、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适应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落枕、颈部软组织扭伤、肩关节周围炎、慢性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各种骨折、关节脱位的康复期等。 禁忌症: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 注意事项: 1、全身熏蒸时室温不要过高,室内汽温控制在37—42 ℃,以防汗出过多,造成窒息、昏厥或虚脱跌倒,体虚者尤须审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