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主题探究活动指导策略例谈

主题探究活动指导策略例谈

主题探究活动指导策略例谈
主题探究活动指导策略例谈

主题探究活动指导策略例谈

连云港市关里中心小学:杨绍顺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如何开展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作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深感其实施的难度,因为该课程被大家戏称为“三无课程”,即无课标、无教材、无教参。所以要实施好本课程,就完全需要学校和教师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去领悟课程,挖掘资源,开发教材,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开展极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已经作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形式。我市教研室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过程中,也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最低要求,即,每学期要引导学生至少经历一次完整的主题探究活动。

那么,如何开展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呢?

一、确定探究的主题

(一)主题确定的三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主题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探究的主题、确定探究的方向。指导教师最好不要硬性规定要探究的题目和内容,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最后提炼出主题探究的课题。如我校四年级开展的《走进蔬菜爱上蔬菜》这一探究主题就是基于学生的探究兴趣产生的,因为学生在我校食堂发现不少同学将不爱吃的蔬菜倒掉,造成很多浪费这一现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了《走进蔬菜爱上蔬菜》这一探究主题。

2.实际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所以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主题,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掘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题材。如: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城乡的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学生主题探究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

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和问题。主题的确定千万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和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如大多数学生对恐龙、飞碟非常感兴趣,但恐龙、飞碟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探究能力,是不适宜作为探究主题的。

3.实践性原则。《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要求:小学阶段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和情境,深入浅出、注重实用,避免单纯的名词术语的讲解和记忆。因此确定的主题必须要有利于学生多动手实践。如《关于自然灾害的研究》这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大多数就是引导学生查查资料,是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的,因而作为小学生的探究主题是不合适的。

(二)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与地方资源,确定探究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虽是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但要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走校本化实施之路,即要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确定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具体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有:(一)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这些因素都与学生进行的关于自然问题的探究有关,诸如水资源状况的调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等。

(二)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文化生活、政府与社会机构等等。学校可结合这些课程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问题探究、社会考察等活动。

(三)地方和社区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传统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根据以上的要求,各校可在充分整合校本资源、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比较系统的主题版块,编写活动资源包或校本教材。

以下是我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版块:

以上版块涵盖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三个维度:

1.亲近与探索自然(关注自然)。如《走进家乡的山》活动版块,通过引导学生走进家乡的山,去探究山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可以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了解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2.体验与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如《亲近家乡民俗》、《关注家乡生活》两个活动版块,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生活与一些社会现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3.认识与完善自我(关注自我)。如《我与自我》活动版块,可以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行动等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生活技能,养成自理、自律、自省的习惯。

以下是我校根据活动版块编写的校本教材《走进家乡的山》(另外展示)

二、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主题探究和活动,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评价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完成两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确定主题

第二个任务:制定方案

1.确定主题:

下面以《关于家乡家乡的银杏研究》(主题确定课)的案例来介绍一下主题确定课的教学流程:

案例《关于家乡家乡的银杏研究》(主题确定课)

一、提出问题,引出主题

1.根据提示语,猜一植物

提示1: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提示2:公孙树,提示3:连云港市树

2.确定探究主题:

(1)关于银杏树,你了解多少?同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2)关于家乡银杏,我们虽然常见,但了解太少,你们想详细了解它吗?教师相机揭示探究主题《关于家乡银杏的研究》

二、围绕主题,分解小课题

(一)自主提问题

1.关于家乡的银杏,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2.出示问题采集表,提出以下要求:

要求:每位同学围绕探究主题《关于家乡银杏的研究》,写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注意问题表达的意思要明确,语句要通顺。

问题采集表

(二)推荐问题

1.在本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然推荐出本组最为关注的、最值得研究的两个问题填写在卡片上。然后,派一名学生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三)筛选问题

1.分组讨论:哪些问题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哪些问题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

关系?

2.班级交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学生提的问题进行筛选、归纳。

预设的问题有:

银杏树是怎样生长栽培的?

银杏有哪些价值?

银杏有哪些吃法?

关于银杏有哪些诗文、故事、传说等?

3.教师补充问题。

(四)将问题转化为子课题

1.过渡:同学们通过集体的智慧已经围绕《关于家乡银杏的研究》产生了以上四类问题。但这些问题还不能称作研究课题,我们要用较为规范表达方式来表述研究课题。

2.以本次课题《关于家乡银杏的研究》作为规范表达方式的范例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子课题。

3.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尝试。

4.集体反馈、评议,直至达成共识。

预设的子课题:

(1)关于银杏生长栽培的研究

(2)关于银杏价值的研究

(3)关于银杏吃法的研究

(4)关于银杏文化的研究

三、指导分组

1.提出分组要求:

(1)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要研究的小课题。

(2)课题号和小组号一一对应。你选择第几个小课题就围站在第几小组周围。

(3)动作迅速,保持安静,讲求秩序。

2.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教师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随机调配。

四、推选组长,为小组命名。

1.师:好的团队需要有优秀的队员,更需要有优秀的领导者。说说你认为具有怎样素质的学生可以担当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组组长的重任?

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推荐的理由。

3.通过自我推荐和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推荐组长。

4.组长发表就职感言。

5.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自己的小组特色确定小队名称、活动口号等,以增强小组的气势和凝聚力。

2.制定方案。

当活动主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活动方案是学生开展活动前的必要准备,体现出活动的预设性,保障了活动有序地进行。适当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制定主题活动方案是学生自主规划活动的第一步,它能让学生逐步成为一个活动的主动策划者,从而实现学生从规划活动逐渐走向规划人生的目标。

(1)学生活动方案的基本格式

在结构上,主题活动方案一般包括:班级研究课题、小组研究课题、小组名称、组长、小组成员及分工、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成果展示形式、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应对的策略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见下表:

(2)学生活动方案撰写要求

(1)课题名称要明确。在活动主题方案设计过程中,有些学生大致明白课题的研究方向,但并不能真正把握课题研究的切入口,即研究的问题的是什么,这便要求教师在指导时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抓住关键,紧扣问题。

(2)活动方式要科学合理。在活动方式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不知道有哪些活动方式,二是不懂得自己的活动适合用什么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有关研究方法的参考书、网址,或启发引导,或直接提议,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活动应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研究步骤要具有可行性。可行性是方案的灵魂,什么样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第一,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的方案可行性强。方案的有些细节可能在设计之初不被全体成员认同,在确定前可以讨论,修正;在确定后,即使存在不同意见,也需要按方案实施。第二,具有可调整空间的方案可行性较强。在现实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情景千变万化,要指导学生处理好方案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学会根据实际情境及时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第三,条理清晰,安排具体的方案可行性强。方案是行动的指南,决定了活动的方向及进程,如果方案中对活动步骤及过程缺少必要设计,没有时间的安排及分工的考虑,就很难在具体活动中起到“导航”的作用。

(出示具体的小组研究方案,并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按着制定好的活动方案,运用一定的探究方法:如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服务、宣传、公益活动、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设计、制作等进行具体的探究活动,获得丰富的探究体验。这一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阶段,也是很难实施的阶段,因为这一阶段一定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特点,即:

(一)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过程、评价等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

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四)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基于以上四个特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阵地不在课堂,而在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走进一个更加开放的时空,组织学生根据活动计划,分小组自主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如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交流信息、分析整理、动手操作等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多种探究的能力。在学生分组实施探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一定要发挥督促引导作用。

如我在引导学生在开展《关于家乡银杏的研究》的主题探究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研究课题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探究活动。

研究银杏生长栽培小组,先成立采访调查组,到银杏种植户家采访调查关于银杏的种植、栽培、嫁接、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并及时整理采访记录、撰写调查日记。然后小组成员再到银杏种植园观察银杏何时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成熟,并拍下相关的图片,及时写下观察记录。在银杏成熟季节,再到银杏种植园亲手采摘银杏,体验收获的快乐。

研究银杏吃法的小组成员也先成立采访组,调查邻居、家长或厨师,了解银杏吃法等相关知识,再到超市调查有哪些银杏食品,最后上网收集银杏吃法的一些资料,编写关于银杏吃法的食谱,并亲手制作一些银杏的食品与菜肴。

研究银杏价值的小组成员先设计关于家乡银杏种植规模及产量价格的调查表,了解银杏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再到乡村医院采访医生,了解关于银杏的药用价值,最后再上网收集的有关银杏的经济、药用、营养价值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手抄报。

研究文化小组的成员先调查家乡古银杏树的分布与保护情况,再查阅图书或上网收集的关于银杏的栽培历史、名称来历、银杏诗文等相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制作成手抄报等。举办银杏诗文朗诵会,收集银杏叶、银杏果等设计制作叶贴画、粘贴画等,撰写保护古银杏树的倡议书。

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问题:

1.指导教师一定要跟踪指导

2.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进程

3.要及时指导学生各种探究方法,如;观察的方法、采访的方法、设计调

查问卷的方法、信息整理的方法。

4.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5.教育学生注意活动安全。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评价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一阶段的活动流程一般是: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

2.分小组依次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A、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研究成果。

B、小组间互动提问、答辩、建议。

3.活动总结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

4.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在以上活动流程中,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研究成果是重点。各小组如何展示研究成果呢?下面请大家来看一个成果展示汇报课的案例:

一、小主持人:

大家好,我们本次综合实践成果汇报的题目是《走进蔬菜,爱上蔬菜》。PPT出示课题研究背景。

二、分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一)种类组汇报

1.小组长汇报小组活动计划(PPT出示),简介小组活动经过。

2.一位组员介绍小组成员参观菜园的经过, PPT出示参观菜园的相关图片与采访记录表,其他成员分别介绍自己在菜园上观察到的相关蔬菜,并PPT出示有关蔬菜的图片,展示他们撰写的观察记录与观察感受。

3.小组长简介如何组织小组成员去参观云台农场蔬菜种植大棚的经过,特别介绍联系大棚种植户时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PPT出示参观采访时的相关图片、视频与采访记录表。

4.两个组员表演他们编排的快板《说蔬菜猜蔬菜》

5.组员分别介绍同自己在种植大棚里观察到的一些反季节蔬菜的名称,PPT 出示他们拍摄的一些反季节蔬菜的图片,展示他们撰写的观察记录与观察感受。展示他们收集的一些反季节蔬菜的有关资料。

6.组员展示他们动手制作的奇妙的蔬菜粘贴画,并介绍他们的制作方法与制作意图。

7.组员展示他们制作的关于蔬菜种类的手抄报。

(二)种植组汇报(略)

(三)吃法组汇报(略)

(四)价值组汇报

1.组长介绍小组活动计划(PPT出示),简介他们的研究经过。

2.一位组员介绍他们发放关于蔬菜营养知识调查问卷的过程以及统计的结果。

3.研究蔬菜经济价值的成员介绍他们参观南城蔬菜特色种植园的经过,PPT 出示他们参观的图片、视频与采访记录,展示他们撰写的观察记录与活动感受,展示他们收集的最具经济价值的一些蔬菜的相关资料。

4.研究蔬菜营养价值的成员,介绍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等途径搜集到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的相关资料,展示他们制作的蔬菜营养名片与蔬菜营养价值的手抄报。

5. 研究蔬菜药用价值的成员介绍他们采访乡卫生所医生的经过,PPT出示采访的图片、视频与采访记录。展示他们收集的关于蔬菜药用价值的一些偏方,亲手制作关于蔬菜药用价值的手抄报,现场表演他们编排的课本剧《维生素c 的故事》。

6.出示关于爱吃蔬菜、多吃蔬菜《倡议书》

要组织好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确定成果展示的内容。

从以上案例中不难看出,成果展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展示活动的过程:如主题活动的背景、小组活动计划,每次探究活动的时间、地点、经过、活动结果与收获,活动时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取得的成果,活动的感受,包括成功的体验、失败的教训。

(2)展示活动成果:活动调查表、统计表、采访记录表、资料收集卡、观察日记、制作材料、活动图片、活动录音、录像、编写的手抄报等。

2.选择恰当的成果展示方式: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成果展示方式有以下几种:

(1)PPT演示文稿

(2)图片与视频

(3)观察日记

(4)资料汇编

(5)手抄报

(6)手工制作(如:雕塑、粘贴画、书签等)

(7)画图和制表

(8)模型和地图

(9)表演(如:课本剧、快板、演唱、舞蹈等)

另外,还有报告会、辩论会、猜谜、知识竞赛等方式。

3.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成果展示的内容与方式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过程自主确定。有些指导老师为了过分追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精致化”,用成人专家化要求来对待学生的研究成果,过分强调对成果的“精美包装”,并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精心排练,甚至有些要求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这样就出现了教师捉刀代笔,包办代替的现象。其实这样做,已完全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宗旨,完全是不可取的。如果学生不太会展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展示,把大至的思路或方法说给他听,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摸索,要让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做我事”。

4.成果展示力求“真情”化

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讲究一个“真”字。“展示真实”应该成为学生展示活动成果阶段的主旋律!成果展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活动感受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成果展示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的活动事例与情感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5.成果展示要全员参与。

我们经常发现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上,一些指导教师为了追求成果展示的精彩,把一些成果展示的活动只交给少数“尖子”学生,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处于“陪太子读书”的地位。这样的做法必然造成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学生“精英化”现象,这与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完全不相吻合的。教育要面向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环节更是这样。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成果展示过程中,我们的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成果展示任务。要让每一个学生各显其能,都有表现的机会,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

1.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探究活动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你认为哪个阶段最为重要?说说你的理由。

2.举例说说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内容与形式有哪些?

幼儿园中班主题详案反思《找相反》

(封面) 幼儿园中班主题详案反思《找相反》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幼儿园中班主题:找相反 【内容分析】 我们进行了《找相反》主题探究活动,小朋友都很感兴趣,除了认 识和理解相反的概念及周围事物一些相关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积 极去发现,大胆的想象哪些东西具有相对的关系,例如:我让幼儿找一 找相反词,幼儿马上就活跃起来,连忙说:“加—减,升—降,好—坏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看到或要掌握的知识,一切来源于生活,幼儿的 生活经验在于我们如何去善于诱导,让幼儿更易地接受。 【幼儿分析】 中班的孩子正是对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感兴趣的时期,语言表达不 是很完整,也没有什么主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也能将事情 做的很好。因此,在活动时,为他们提供一些蕴涵教育目标的,适合他 们的材料,让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通过活动,发展孩子的思维, 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思路】 设计这节活动,意在让幼儿在相关物品中、生活中找找、想想、说 说相反。根据我班孩子在中班末期对相反的东西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能说一些的特点。我在日常活动中指导孩子们尝试用反义词来形容事物,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幼儿经常发生错误,因此便选择设计了指导活 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理解相反的含义。

2、体验游戏的愉悦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能准确找出意义相反的事物,感知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特征是 相反的。 【活动准备】 1、实物:箱子,皮球(大小)棍(粗细)线绳(长短)纯净水瓶(冷热)书(厚薄)秤砣和泡沫(重轻)橡皮泥和石头(软硬)装木珠的饮料瓶(多少) 2、图片:白天黑夜胖瘦上下睁眼闭眼笑哭 【活动流程】 (一)、通过实物引导幼儿理解相反的含义。 1、出示奇妙的箱子引起幼儿兴趣。 2、通过箱子中的实物,幼儿观察发现其不同,并积极用语言表述。皮球(大小硬软粗糙光滑) 小结:像这样大和小、硬和软、粗糙和光滑意思反着的就叫相反。 (二)、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从箱子中摸一件物品,通过看、摸、掂等比较方式自主探索,自己发现藏在其中的相反面,找出与自己手中所拿物品相反的另一 幼儿成为好朋友,并大胆积极的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有一瓶热水,我有一瓶冷水,我的书薄,我的书厚……。 (三)、图片游戏“找相反” 启发幼儿观察大图片,自己思考选出哪两个是反着的,并用身体部 位适当表现。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大全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大全 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幼儿彼此间的地位平等,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幼儿既放松,又保持了独立性,它不仅对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还提供了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会相互协调和帮助。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1 一、主题区域活动名称 《动物的家在哪里》 二、主题背景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幼儿与动物更是有着不解之缘。中班幼儿已有了对动物的认知基础,并表现出对动物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经常在讨论“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小动物的家在哪里?”、“蜜蜂的家是怎样造的?”、“蜘蛛宝宝住在蜘蛛网上么?”,一串串的问号,吸引着幼儿不断的去发现、去探索。奇妙的动物世界如此令幼儿着迷,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着幼儿去探索、发现“动物的家在哪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方式为主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

这种活动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使幼儿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我们创设了《动物的家在哪里》主题区域活动。根据主题内容,我们开设了美工区、科学发现区、建构区来进行活动。 三、主题活动总目标 1、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了解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丰富对“动物的家在哪里”的认识。 2、通过操作、探究、制作等多种活动,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愿意和动物做朋友,懂得爱护动物和动物的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 四、家园联系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观看“动物的家”的图书、图片及影像资料。家长还可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鸟巢、蜂巢、蜘蛛网等动物奇妙的家,和幼儿一起探讨怎样保护动物的家园。 2、家长可和幼儿一起用拼插玩具进行盖房子的活动,感受亲子活动的愉悦。 五、主题环境创设 1、收集关于动物居住环境的图书、图片、音像等。布置“动物的家园”主题板。 2、将幼儿开展的“给小鸟做窝”“给小动物盖房子”“海底世界”等活动过程进行拍照,布置在活动区。

小班主题探究活动方案

小班主题探究活动方案 小班主题探究活动方案1 一、主题由来 通过“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对于自然界规律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幼儿在着装上发生 了明显的变化,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都会流许多的汗,冷饮也变成孩 子们钟爱的食品,在家里要开空调、电风扇等等,这些都引起孩子 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瞪着纯真的眼睛探索着,雷雨闪电、彩虹带来 的惊奇,西瓜冷饮带来的享受,短衣,短裤带来的轻松,游泳戏水 带来的兴奋,使幼儿在夏天里充满了欢乐,因此,我们设计了“快 乐的夏天”这一主题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目标:感受夏天的明显特征,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积极主动的思考,用探索的眼光看事物,与自然融为一体。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4、技能目标:了解人们避暑降温的方法,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感受。 5、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夏天的气候特征、动植物以及与人类 的关系。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环境创设 室内——利用柱子布置夏天昆虫图片展。 墙壁——“快乐夏日”的主题网络。

室外——“快乐夏日”大型绘画。 (二)活动区: 语言区:收集有关夏季事物的图片、故事资料等。认知区:防晒用品展示。 音乐区:收集夏季服装及饰品,幼儿佩带进行表演。 (三)家长参与 请爸爸妈妈来园参加“凉快一夏”服装秀活动。请爸爸妈妈来园参加夏日聚餐活动。 (四)社区与社会资源的利用 带孩子去夏季服装店和水果店参观。参观夏季防晒用品商店。到保健站咨询夏季消暑常识。 七.主题探究活动的展开与生成 活动一艺术活动——夏天的雷雨 活动二健康活动——哪里最凉爽 活动三健康活动——洗澡真舒服 活动四语言活动——小猪变干净了 活动一夏天的雷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打雷下雨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帮助幼儿初步学习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内容,学唱切分音,增强节奏感。活动准备 1、人们避雨的照片 2、歌曲录音及夏天的雷雨现象的图片。活动过程: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效率”一词是借用经济学的表达方式,指的是“有效的因素”,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率先提出。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工作、学习、生活节奏驶上了快车道,进入了讲求效率的时代。因此,教师要树立效率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参与多,问题多变,这样则增加了课堂可控性的难度。如果教师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影响课时目标的达成,降低教学质量。实施新课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则成了教师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专家组的同志从专业角度认为: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或表现可列很多,但核心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从时间上来说,即当前发展和终生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又对学生长远发展产生影响,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课堂教学有效呈现的是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不少教师教得辛苦,许多学生学得痛苦,苦不堪言,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何也?很大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差,低效甚至无效。课堂不足课外补,课外作业多,时间长,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积重难返。如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知识技能绝大部分都在课堂上掌握了,那么,课外的“任务”就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会得到缓解。课堂教学的有效增效,为学生减负提供了前提和保证,就此而言,意义重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水平技能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有效的程度,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得积极努力地去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终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充分体现在45 分钟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上。让师生增强投入度,紧迫感,教师也许会少说或不说“废话”,学生会更加主动、合作,在课堂教学这个复杂、唯一、不可复制的互动过程中去体验感受作为教者与学者的愉悦感与成就感。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激发学生有效的学习热情 谁都知晓,有兴趣,才有热情,兴趣盎然,热情高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信息载体,如实验、多媒体课件、教具、板画等,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由易到难,培养兴趣,点燃热情。教师可用活动法、情境法、讨论法、发现法、提问法等教法运筹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生动形象的类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 略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 1 ?训练与练习策略 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 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供示范f巩固练习f反馈迁移 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大多为言语信息),适当地运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因为训练与练习策略容易导致死背硬记而望而却步。应通过对物理知识所属学习类型的分析,选用适用于接受学习的信息,适当地选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合理运用之。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一一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 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

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住的地方 一、主题来源和设计思路 本主题内容由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师参考用书《学习活动(4~5岁)》中“我在马路边”“好吃的食物”“交通工具”以及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教师用书《中班?秋季》中的“去逛街”等主题组合而成。 进入十月,班里幼儿经常和我聊起这样的话题:“妈妈昨天带我去买衣服,让我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星期天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去逛街了。”“我妈妈最喜欢去我们小区外面的美容院。”“老师,为什么马路上要有那么多红绿灯,我爸爸开车一会儿停,一会儿停,开也开不快。”……显然,幼儿与父母一起外出时,会对看到和经历的许多事情萌生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涉及到幼儿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正处于一个各种能力逐步发展和提升的年龄段,其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游戏活动中的表征水平逐步提高: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学习欲望高涨;喜欢与同伴交往,能够体会成功的快乐。总之,幼儿不断开拓的生活面以及不断得到提升的生活能力和思维水平,为其广泛接触周边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并进而形成作为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行为规范打下了基础。 因此,我们以幼儿近阶段的关注点或兴趣点为切入口,根据整合相关教材中的主题形成了新的主题:“我住的地方”。这一主题也与大班主题“我们的城市”有一定的关联度,能够为幼儿升入大班后开展这一主题积累前期经验。我们试图通

过情境性区域活动、建构游戏以及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性学习中,模拟并再现现实生活场景,增进幼儿对社会环境的了解和理解,激发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兴趣,萌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 (一)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初步发现环境和交通等生活设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周边生活环境产生亲近感。 (二)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拼装、制作和绘画,激发想象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学习并学会运用结伴、轮流、请求和商量等方式与同伴交往。 三、主题网络(见下图) 四、环境与区域游戏活动 ◆自助银行 材料准备:自制的自助银行取款机、废旧银行卡、雪花片(代币)等。 玩法: 1.需取钱的幼儿,先在自己的银行卡上用笔填写自己需要的钱款数目,然后塞入取款机。 2.一至两名幼儿担任收银员,负责检查“机器”里收进来的银行卡。 3.收银员根据银行卡上的钱款数字,取相应数目的雪花片放入取款机。 4.幼儿从取款机内取出钱款(雪花片)。 ◆快餐厅 材料准备:皱纸、胶棒、报纸、小棒、双面胶、橡皮泥、颜料、塑料杯子、快餐盒。 玩法:幼儿运用卷、团、搓等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食品。 ◆OK小舞台 材料准备:小舞台、梳妆台、架子鼓、话筒、电脑及音乐伴奏带。 玩法: 1.参与表演的幼儿给自己装扮。 2.幼儿点击电脑确定表演曲目并播放。 3.幼儿表演。 ◆创意摄影屋 材料准备:摄影用的背景幕布;自制照相机;供幼儿装扮用的头饰;大头贴;自制相框。 ◆娃娃服装店 材料准备:幼儿用过并洗净的衣服、裤子、袜子和帽子等用品;服装店环境。玩法: 1.一名幼儿扮演营业员,为顾客挑选合适的服装,并尝试为其包装。 2.其余幼儿扮演顾客,为自己或娃娃挑选服装,并用雪花片(代币)支付购衣款。 ◆娃娃美容院 材料准备:自制烫发机;卷发用的各种材料;理发店环境布置。 玩法:幼儿扮演美容师,为幼儿扮演的顾客理发、烫发。 ◆超市 材料准备:收集各种物品外包装;超市货架;自制收银机、小推车;购物袋等。玩法: 1.幼儿扮演超市工作人员,事先按照物品种类整理货架。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精选篇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精选篇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一些症状。 2、知道感冒了怎么办,不怕吃药,打针,知道配合医生看 病才能好得快。 3、了解基本的预防感冒的生活小常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感冒的症状及怎么预防感冒。 教学难点:让幼儿自己表述感冒的症状及怎么预防感冒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活动准备 了解本班幼儿近段时间班上幼儿患感冒的情况,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前几天_×没有入园,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请那个小朋友介绍自己因为感冒发烧打点滴所以没来上学。 二、请近段感冒的幼儿介绍感冒会引起身体哪儿不舒服。 三、播放多媒体课件。进一步认清感冒的一些症状。

小结: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喉咙疼,浑身无力,发烧等都是感冒的症状,只要我们平时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抓紧治疗,让感冒离我们远远的。 四、了解患病后的做法。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感冒了怎么办。(看医生,抓药,打针,严重时需要输液。) 2、如果你感冒了,医生根据病情让小朋友打针,甚至输液,你怕不怕?为什么? 小结:感冒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身体会很快恢复健康的。 五、了解预防感冒的办法。 1、让幼儿讨论预防感冒的方法。 2、看多媒体图片,知道怎样预防感冒。 六、结束活动。 带幼儿到室外跑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少生病。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能述说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掌握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

主题: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 目标: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 内容: 1、课堂课堂要实行民主化 2、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话插嘴 3、要让全体参与原则。 措施: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要以自己为中心,只爱自己说,不让学生讲,要建立一个伙伴性的师生关系,问错的可以重问,答错的可以重答不同见解可以争议,老师错了允许学生提出意见。 2、传统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洗耳恭听,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先举手,允许后才可以发言,不经允许视为“接话”和“插嘴”这样学生的心里没有一点自由,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允许“接话插嘴”。 3、课堂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都是教师思考的力量。课堂教学学生提出各种各样问题是学生的动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要不拍学生提问题,要随时做好回答学生问题的准备。 反思: 只有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并运用于课堂中,才能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 主题: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目标: 目标:如何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内容:一、具有人格的魅力 二、具有走进学生心灵的魅力 三、具有学识魅力 措施:1、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 2、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学生。不会因为学生是“差生”而袖手旁观的,或经常批评、指责,而是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3、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古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说,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反思:教师不仅以忙碌、奉献为荣。还以追求人生的质量,并在创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 主题:课堂教学提问技能。 目标:掌握课堂教学提问技能。 内容:课堂提问作为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常用手段之一,课堂提问设计成功与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科学适时适度的提问,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反之,低效、无效的课堂提问,则会导致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降低,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措施: 1、问题经要心安排,不能随意发问,问题没价值,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设计,表面上启发学生思考,实则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 2、问题形式要多样化和教师点评准确化,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到位,学生学习才能激发创造性。 反思:问题表面化、简单化,缺少思考价值,要么满堂问;要么蜻蜓点水,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应尽量避免。

中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

中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 目标: 一、主题说明 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 三、主题思考网络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周活动计划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 八、主题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九、主题完成网络 十、主题探究活动的资料超市 一、主题说明 对孩子而言,交朋友是件令人激动的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交朋友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体的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尝试利用一些随机的、创设的情景,来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让他们在各种交流、交往活动中体验交朋友的乐趣。 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预设到幼儿的想象力会特别丰富,在他们的小脑瓜中会有好多的奇思妙想,他们可能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物品等都当作自己的朋友,因此我们把《会说话的标志》这一主题活动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班幼儿开始进一步关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由于中班幼儿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因此要时时刻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 1、情感目标: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美好情感。 2、态度目标: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意愿及想象的技能。 4、能力目标: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发展口语表达的能力。 5、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的快乐感觉,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及用途。 三、主题思考网络预设

中班主题开心的夏天活动方案

中班主题开心的夏天活动方案 中班夏天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夏天来时,周围环境的一些变化。 2.懂得在活动中,注意倾听同伴讲话。 3.通过活动,体验夏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家长和幼儿一起说说夏天的周围环境 2.动物头饰若干 3.关于夏天的图片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雷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 幼:雨声师:还听到什么声音了呢? 幼:雷声师:那你知道在什么季节会经常下雷雨呢? 幼:夏天二.说一说周围环境的变化。 师:到夏天时,我们周围会有哪些变化啊? 幼:天热了、衣服穿少了、出汗多、荷花开了、知了叫三.欣赏图片,感受夏天的美。 师逐一出示图片,让感受夏天的美。

游戏:躲雨今天啊,老师请来了几个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椅子下面事先放小鸟、青蛙头饰各两个)师:天变黑了,听有什么声音啊? 幼:雷声师:不好了,要下雷雨了我们快点躲雨吧小结:告诉幼儿,在下雷雨时我们人是不可以躲在树下的,我们要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活动延伸: 雷雨停了,我们一起出去玩吧。我们又学到了一些新本领,我们回去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班里没来的小朋友,好嘛? 中班夏天活动方案2 一、主题名称:炎热的夏天 二、主题产生: 幼儿:“老师今天怎么这么热,我出了好多汗,昨天也很热!”,我说:“因为夏天到了,天气就变得很热很热了”,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外衣脱掉,穿上了小背心,说“夏天真热啊”。随着连续三天高温天气的出现,由温暖的春季进入了炎热的夏季。根据季节特征和幼儿的兴趣点,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炎热的夏天》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内容我们预设了“理发店”“好玩的水”“夏天真热啊”。 三、主题网络: 线索一、理发店 美工:制作假发套

重点高中结题报告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重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结题报告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 (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省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 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 (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 面上。 (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

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2007 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 1.训练与练习策略 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 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供示范→巩固练习→反馈迁移 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大多为言语信息),适当地运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因为训练与练习策略容易导致死背硬记而望而却步。应通过对物理知识所属学习类型的分析,选用适用于接受学习的信息,适当地选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合理运用之。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 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出物理概念(原理) →进行演绎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演绎策略是一种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策略,由于省略了学生用来探究、发现的时间,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容纳较多的信息。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这种策略设计的教学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基本上是讲解式的,因而学生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这一点看,演绎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的远迁移能力不利,而有助于近迁移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选择演绎策略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并尽可能地多用实例(或演示)进行论证,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归纳策略 归纳策略是由教师展示定律和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归纳策略既具有发现策略对过程学习的特点,又具有接受学习的讲解特点,故也称为“思考性讲解”。较演绎策略而言,运用归纳策略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取概念或定理的发现过程——由于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个别的事物)到一般(概念和原理),因而教师必须向学生呈现形成概念和定理的过程——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归纳策略的模式如下: 演示(或列举)个别实例→进行归纳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如果我能飞》中班探究式主题活动

如果我能飞(中班)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如果我能飞”来进行思维想象、创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诗歌《如果我能飞》挂图。 2、美丽的翅膀若干;太阳、月亮、小船等卡片。 3、背景音乐《隐形的翅膀》。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主题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 3、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如果我能飞》,请小朋友跟老师朗诵一遍课题《如果我能飞》 (二)教幼儿学习朗诵散文诗 1、师: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把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好吗? 2、幼儿看挂图,完整地欣赏老师朗诵的诗歌《如果我能飞》。 3、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学习这首诗歌? 4、教师教幼儿朗诵诗歌,教师读一句,幼儿读一句。(教师领读2遍) 一、引导幼儿拓展想象 1、师:“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一边看图一边说一说。) 2、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教师顺势贴出卡片太阳、月亮、云朵……)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顺势贴出小船、海鸥、灯塔等) 4、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学习仿编诗歌 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教师一边做飞的动作,一边说:哦,会飞的感觉真美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上海世博园里,变成可爱的海宝,为游人导游;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首都北京,变成美丽的百灵鸟,祝福祖国妈妈;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美丽的草原上,变成喜洋洋,战胜灰太狼……)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四人一组模仿飞一飞,相互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五:展示仿编的诗歌 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自己长上翅膀想到的画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看。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 进入十月,班里幼儿经常和我聊起这样的话题:“妈妈昨天带我去买衣服,让我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星期天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去逛街了。”“我妈妈最喜欢去我们小区外面的美容院。”“老师,为什么马路上要有那么多红绿灯,我爸爸开车一会儿停,一会儿停,开也开不快。”……显然,幼儿与父母一起外出时,会对看到和经历的许多事情萌生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涉及到幼儿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正处于一个各种能力逐步发展和提升的年龄段,其有意 __开始发展,游戏活动中的表征水平逐步提高: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学习欲望高涨;喜欢与同伴交往,能够体会成功的快乐。总之,幼儿不断开拓的生活面以及不断得到提升的生活能力和思维水平,为其广泛接触周边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并进而形成作为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行为规范打下了基础。 因此,我们以幼儿近阶段的关注点或兴趣点为切入口,根据整合相关教材中的主题形成了新的主题:“我住的地方”。我们试图通过情境性区域活动、建构游戏以及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性学习中,模拟并再现现实生活场景,增进幼儿对社会环境的了解和理解,激发幼儿对世界的探究兴趣,萌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1、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初步发现环境和交通等生活设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周边生活环境产生亲近感。 2、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拼装、制作和绘画,激发想象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3、学习并学会运用结伴、轮流、请求和商量等方式与同伴交往。 方案一一:参观小区商店 1.对小区里各种商店感兴趣,体验小区商店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小区商店的类型及所售卖的货品,尝试为小区商店起名字。 让幼儿熟悉小区周边环境;照相机。 (一)明确参观要求,引起兴趣 1.提问:早上来园的路上,你看到小区里有哪些商店?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研究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巴彦县德祥乡中心小学蒋玉梅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德祥乡中心小学蒋玉梅 一、研究背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德祥乡中心小学蒋玉梅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农村的教师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综合素质较为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益将成为研究的核心。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用最经济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到最实用、最有效的东西,教学必得有效。实施“有效教学”,因此提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本实验目的是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进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学好,从而实现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最终实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本实验目的是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进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学好,从而实现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

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最终实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三重含义:一为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是对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获得的收益之间量化关系的评价,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100%,因为时间是最重要的教学投资,所以也可以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这个公式来计算;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及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3、支撑性理论:一是有效教学理论,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与有效教学的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已有经验和理论基础;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三是新课程理念,是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 要提升学生素质,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升多种水平和养成一定思想观点的主渠道,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绩。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改到哪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则是新课改后长期实践、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所谓"有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数学课堂更需要真实的、富有实效的学习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教学呢?我将使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阐述以下几个观点。 一、注重学生发展的策略 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好,在研究中也好,首先应该注重什么?每个教师都会知道: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注重学生,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体又要注重学生的那些方面呢?即: 1、注重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将所学知识用于买东西算帐,算家里的电费等,使他们体会到,每学一节数学课,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就增大了一点。 2、注重学生的生活中的“数学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与形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实行

设计主题探究活动

《如何设计主题探究》培训感言 当接到培训通知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门课程,选择这个课程的时候,我当初的想法很简单,以为就是我们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教学活动的方案的设计。 当第一次学习任务出现时,我利用双休日的某个下午,坐在了书房里,静静的点击鼠标,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于是,在那天的学习中,我接触到了一个新名词,Webquest设计策略。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看视频,在这过程中,当看到老师的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解释的时候,赶紧按下暂停键,拍照,并将这段重要的文字记录在笔记本上。,一下午的学习,笔记本上洋洋洒洒的记录了4页。这个下午的学习将我带入了学习生活的回忆,又仿佛回到了当初的课堂上,一边学习一边认真做笔记的时光。在学完理论知识后,我还进行了自测练习,发现自己是一知半解的,于是,在上班的空隙,我又间断性的进行了回看,以求领悟新的知识。 这个课程比较适合中小学教师进行学习。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我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学习,因为,在我们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同样以“幼儿为中心”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我想,在这个理念上,设计的出发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幼教的课程相对来说会比中小学课程的设计来的简单。 在学习完本次课程以后,我也尝试着以“可爱的动物”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

案例《可爱的动物》 学生学段:幼儿园小班幼儿 导言: 对于动物幼儿都非常的熟悉和好奇。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非常的喜欢小动物,因为动物们可爱又天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如何让幼儿真正地了解动物,走近动物世界?小班孩子对动物的认知水平比较浅显,他们对动物的外形特征、皮毛颜色等方面比较感兴趣。我们预设了“可爱的小动物”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看看、说说、找找、讲讲中来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动物,从而激发幼儿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情感。 任务: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把主题置于一定的游戏背景中,产生一定的游戏情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发现一定的秘密,提升相关的经验,使小班主题活动开展更趋生活化、游戏化。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看、猜猜、比比、玩玩、摸摸、说说、学学、画画等的探索活动,使原有的经验得到了充分的整合与提升,获得了满足。 问题: 1、小朋友们最喜欢什么动物? 2、你认识的小动物长什么样的? 3、它们平时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 4、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和动物交朋友吗?

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探索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操作的有效性、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课堂反馈的有效性,要努力创设优质高效的课堂。 1、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者”的作用,认真实施教学方案。一方面要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又要随时准备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案。 2、上课时教师要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亲切,与学生平等交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坚持用普通话讲课,语音清晰,表达严谨;板书整洁,字迹端正,板书布局能体现认识过程,并且尽量做到重点突出。 3、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教学时应重视向学生揭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背景以及形成的过程。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尝试、大胆猜想、认真推理,并注意算法的多样化。计算教学要重视口算训练和算理的理解,注意算法的多样化;应用题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直观和实际操作,突出基础结构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形成认知结构的同时,能力和习惯都得到相应地发展。 4、提倡启发式,反对满堂灌以及满堂问。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和时间;注意适时运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儿童在接触客观世界的同时,和学习伙伴一起理解学习任务,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交流补充;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的习惯和能力,指导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要做到科学分组,一般2—6人为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发言,展示自我。 5、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要简单明了,有思考价值,有适当梯度,注意因人而宜;提问面要宽,学生回答有困难时,要耐心启发;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绝不放过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和含糊之处。 6、实施学习活动要注意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质疑问难;恰当地评价学生通过努力之后取得的进步,使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学好。 7、每节课都应按时上课,应合理分配好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最佳时间,一般应在前15-20分钟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并保证学生有10分钟左右的集中练习时间,让学生在课内完成课堂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 8、根据教学内容及现有条件,充分有效地运用图表(模型)等教具、学具和电教手段,增加直观性,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用活用好多媒体课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9、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节教学。教学中应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以及提问、操作、练习等途径,了解学生认知的心态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学生课堂作业时,应注意巡视,适当进行个别辅导。 10、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数学阅读的氛围;具体指导学生读题,必要时圈画;加强对数学课本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