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院校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doc

高职院校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doc

高职院校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作者:朱彦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0期

[摘要]美育是高校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固有的教育内容。高职语文实施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客观存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提高的需要。基于对当前时代条件、文化背景和高职教育的认识,针对高职院校美育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是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关键词]高职语文美育理论基础现实依据

[作者简介]朱彦(1975- ),女,江苏盐城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文审美教育。(江苏南京21006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5-0097-03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语文学科属基础教育,在实施美育过程中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发展环境下,研究高职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客观存在

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它有别的学科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更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它承载着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人文内容,它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大学语文的选文都是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的形象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能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审美熏陶,它促使学生对社会、人生进行全面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独到的、巨大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尤其是现代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审美媒介;丰富多彩的文学实践、五彩缤纷的社会生

活更益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汲取全民族、全人类的文化精华。他们的情感、趣味、气质等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洗涤,并在美的感召下达到灵魂的净化和美化,从而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现代人。因此,通过语文教育实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美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二)高职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需要

审美能力是审美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审美教育应该注重研究审美教育过程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审美教育的本质及其心理机制,为受教育者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构筑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对高职学生审美能力的特征和状况的分析、研究,也为语文教师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有共性,也有其特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高职学生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有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判断真假的内在渴望,对审美需要的认识更为明确,也更加深刻,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审美活动的批评意识日趋完善,并由主观向客观转化。在审美能力方面,个体感知觉发展处于一生中最为发达的阶段:审美态度逐步确立,形式构造能力比较发达,艺术理解能力不断深化。由于他们感知觉的敏锐性增强,内心体验的日益丰富,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因而有着极强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往往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情感的闭锁性特征与思维中对逻辑性过程的偏爱及高职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们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尽管高职学生的审美需要迅速发展,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却没有因此自动地提高起来。这就构成了推动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又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可教育因素。教师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这种潜在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审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三)接受美学理论的启示

语文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为主,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原西德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为首在康斯坦茨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为审美教育的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血液。它把注意力从文学作品一极转向读者一极,把文学区分为“文本”和“作品”。作家的创作尚未经过接受的只是“文本”,只有被接受的“文本”才能成为“作品”。另一创始人伊瑟尔说得更明白:“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因此,文学审美活动是接受主体与文本客体相互运动、作用的过程:作家的精神创造通过语言符号加以凝固和保存,而读者通过学习和鉴赏,把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传入自己的头脑中,使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接受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并且,读者的接受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或还原作家的“原意”,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运用联想、想象去扩充、丰富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接受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