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中考语文看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中考语文看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中考语文看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中考语文看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中考语文看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周继娅

一、中考文言文分值的提高昭示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文言文在我国历史之悠久是白话文无法比拟的,它所承载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是我们勿容忽视的。文言文本身所具有的言简意赅的特点也有其无法超越的优势。同时,语文课程的民族性,这是其他课程,特别是非人文课程所不具备的。怎样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怎样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怎样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可以说如果舍去了文言文这一块,这些目标的设定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在这个西方文化、价值观大量涌入的时代,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多让学生吸取本民族的文化营养,让学生体味文以载道的深刻内涵,在潜移默化中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责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而文言文教学对此又是责无旁贷的。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初中阶段背诵的文言诗文总量在2万字左右,并要求学生了解著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特点及相关的文化常识。近年来的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的考试篇目基本上在60篇(首)文章或诗词。这些文章或诗词大多为经典之作,因此,初三学生无论学习哪一个版本,都应根据教材的规定和要求,加以背诵和默写,积累一定的背诵、默写量,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近几年来,中考文言文考试的分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以前的20分,到2002年的25分,又到2003年的28分,再到2004年的30分,直至2006年至今的38分,分值几近增加一倍。

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分值的变化,就其实质,是人们观念的变化,是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提高。我们如果再认真分析一下试卷,就不难发现,其实变化的不仅是分值,还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自2003年中考起,第一次运用了理解性默写的形式,第一次增加了用课外文言语段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内容。2004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值在原基础上又略有所增,进一步体现了文言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视程度。2005年则首次采用一卷三分叉的形式(即根据上海学生所学的不同版本,分别出题)既突出了三个教材的各自特点,又杜绝了学生只关注共有篇目的弊端,从而在数量上保证了学生对文言文篇目的掌握。2006年至2007年文言文分值的再次提高昭示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仅默写一项分值就提高了5分。另外,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分值。可见重视文言积累,注重传统文化的积累,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从简单的记忆性题目到内容的理解,进而到课外文言文的拓展无不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重视。其中对初中学生不仅要求背诵理解一定数量的经典诗、词、元曲、文言文,而且要求学生把课内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外,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事实上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文言文,文学底蕴不断提升,对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逐步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教学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有效空间,培养学生古典文学修养,从而切实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二、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奠定了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今年中考中现代文阅读(一)中有一道题目考倒了不少学生。这是一篇介绍中国传统瓷器的说明性散文。文章配了一幅精美的插图,青花瓷盘中画了松、竹、

梅三种图案,要求学生用四个字概括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题目并不难,考生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就知道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的喜好。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了解这一点,就不难发现标准答案应该是“岁寒三友”这四个字。

其实在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中,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和画,可谓比比皆是;松竹梅的品格,也在众多诗人的刻画中,不断丰满。提起松树,人们会想到王维,他的田园诗中,松树永远是那高洁挺拔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提起竹子,会想到苏轼,他一生刚直,种竹、用竹、画竹、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有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板桥的坚贞的风骨。提起梅花,会想到林逋,梅妻鹤子,爱梅成痴,一生守护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梅。更有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放翁品格的写照,品读这些诗作,就好像那不同朝代,不同背景的诗人,在一棵老松、一片竹林,或是一枝梅花的召唤下,隔着时空,绵绵倾诉着对理想精神的追求。体现了我国古代诗人的坚贞品格。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也辑录了不少关于松、竹、梅的诗篇。如果我们的学生多对古代文化倾注一些热情,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对学生讲授这些古典诗词的时候少一点功利色彩,多一些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意识,那么,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学生望题兴叹,束手无策呢?

研读近几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材料可谓题材多样,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清新的时代气息。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但都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意蕴。

2002年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一)《读书.养气.写作》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增添了文化积淀的蕴涵,体现了浓浓的文学气息,考生能在阅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古典文化滋养;2004年现代文阅读(一)《蒙娜丽沙微笑揭秘》中的阅读题第17题:“‘焚琴煮鹤’是指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在文中比喻__。”这类题目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006年现代文阅读(二)《孩子和书》,文章记叙一位“偷”书的孩子,十五年后已成为诗人的他回来感恩的故事。其中阅读第19题,要求考生“请你就他这一感恩之举谈谈你的看法”。题目的设计十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因素。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有人情味的民族,文中女主人公对人真诚、善良,宽容之举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照,而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更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这是2006年考试的新题型,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极好素材。另外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中考试卷上也反映得比较明显。表现在形式上就是开放性、创造性试题增多。而那些开放性、创造性试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提倡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这样的试题内容宽泛,思维含量大,答案灵活,有利于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倡导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适合学生展现独特个性和特长。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我们的学生思维就会更活跃,思路就会更开阔,理解也会更深刻。

三、中考作文的命题决定了注重传统文化的积累有利于拓宽学生创作空间

2002年中考题目是《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命题者从当前学生心理出发,鼓励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增强自我肯定意识,应该说这个命题是相当不错的。有利于健全学生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人格。但相比而言,2003年作文题目虽然也是抒发个人情感,但显然在选材的空间上更宽泛了。学生可以为自己的精彩表现唱首歌,也可以为他人的成功唱首歌,更可以为今天或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唱首歌。文章从小“我”拓展到大“我”,体现了出题者思路的一个变化。04年中考题目有二个供考生自由选择,其中《我的视线》这个题目,既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空间。上下五千年历史,古代文人墨客,中国风土人情,都可以纳入“我的视线”。引导学生走出小“我”的天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今年中考作文题为《记住这一天》,这个题目取材范围可谓更为广泛,任何有意义的一天都值得记住,任何值得记住的一天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大多数学生都是围绕亲情、友情、关爱取材。然而我们也发现,那些文学底蕴深厚,积累丰富的学生,他们的写作素材可谓信手拈来,行文十分大气。如有的考生在文章中悲叹:记住这一天,屈原目睹祖国日益衰弱却无力挽救,梦想驰骋伟大抱负却难有作为,深深陷入矛盾和痛苦中不能自拔,进退不能、去留两难,只有一死以殉自己的人格、理想和祖国;有的考生却感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尽了屈辱,但他不泄气,而是决心等待机会打败吴国。勾践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有的则记住历史上的这一天:鸿门宴上,觥筹交错、刀光剑影。项羽优柔寡断,错失杀死汉高祖的良机,而被汉高祖借故逃脱。如果项羽把握住这一天,又怎会出现后

来一代英雄乌江自刎的悲壮场面;也有考生记住了这一天: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更有考生写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感受那振奋人心的时刻,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人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从这些考生的选材中,我们惊奇的发现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深邃的思想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中考作文的出题思路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注重传统文化的积累有利于拓宽学生创作空间,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怎样提高学生古典文学修养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文化积累,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素材才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的作文才会有更为深刻的立意和内涵。

管窥近几年中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文言文积累,还是现代文阅读,抑或是作文命题,无不显示出传统文化积累的重要,我们只有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才可能让我们的学生逐步积累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提高古典文学的修养,真正成为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清新的时代气息的接班人。当然,要让我们的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探究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其次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精华。诸如经典的文章,优美的故事,高洁的人品等;另外还要注重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只有这样,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正本清源,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一线教育网)

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摘要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几个课程标准的对比,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迭一作用的有效发挥,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入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提升语文素养,尤其是在校学生的语文核也素养,加强其文化底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大力发展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増加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和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也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积极运用丰富的文学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帮助其自身文化修养和语文素养产生较大提升。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采取的研巧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法、类比归纳法等,笔者主要是从对几个课程标准的对比,查阅其他关于语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国家文化方面的政策文件及课堂实录等中获得启示,并积极呼吁广大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加W渗透、熏陶和感染,以提升其语文素养,帮

助学生全面和谐的成长。 二、基于语文教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所继承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由中华文明演化及汇集而成,它反映了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质与风采,是我国民族历史上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属性。语文学科是母语学科,其必备品格更多体现在一种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辩证地看待,我们昔先要抓住其精髓,明确哪些是需要保护、继承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扬弃的,既不能是像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盘否定,也不能倒行逆施,全盘肯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既弘扬文化传统之"形",又要塑造传统文化之"魂",要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明确哪些是需要保护、继承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扬弃的。我们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要把握清楚,重点在于文化传统的传承,而非仅仅对于传统文化现象毫无保留地保存,即便是对文化传统有辩证看待,既不能是像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盘否定,也不能倒行逆施,全盘肯定,比如弟子规中宣扬的封建主义性质的忠孝观念应该扬弃。对于语文教育而言,就要将扬弃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化,变成语文教材内容,贯穿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之中,变成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 传统文化不是固守不变的,它也必须持续地发展与丰富。中国传统文化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开题报告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语文老师) 组长: 组员:高二17班全体学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下个世纪,我

小学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

小学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18-09-04T09:49:36.0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9期作者:唐光珍[导读] 德育是小学生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将传统文化和德育相结合具有非常显著的实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阳中心校弥东小学652399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即使有些糟粕也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冲洗殆尽,留下许多精华的部分仍在当代熠熠生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提升德育的吸引力和渗透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其生活中良好的品行。德育是小学生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将传统文化和德育相结合具有非常显著的实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精神资源道德修养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有许多带有深厚的道德色彩,蕴涵着宝贵的德育精神资源。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提取出来,运用到德育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使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得到提高。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德育联系起来,加强德育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学校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德育效果。纵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中蕴涵着丰厚的精神财富,不仅有个人的人格修养、理想与道德情操的内容,也包含着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家国大义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精神元素。我们努力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可以很好地引导和推进德育工作。 现代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相较于过去更加优越,他们不囿于基本的温饱问题,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教育环境也更加完善。本以为学生在这样优良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会更有成效,但随着时代发展也有诸多问题显露出来。许多学生对钱财的看法有偏差,他们对父母的血汗钱不知珍惜,养成了许多生活上的陋习;同时学习上也出现厌学情绪,不思进取的风气弥漫开来。《三字经》对于学习有这样的看法:“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些都在说明人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要尽早学习。想想以上几个人的例子,他们没有好的学习环境,但仍创造学习条件,不断进步。我们要教育学生向他们学习,激起学生积极奋进的心。 近年来外来文化悄无声息的渗透,加上网络媒体对所传播信息的宽容性,使学生受到许多歪风邪气的不良影响,若无良好的德育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可能使其树立不正确的三观,导致其走上歪路。传统文化中有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之”,有何坦的“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孟子》中言“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易经》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又提醒我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劝戒全书》:“欲不除,如蛾扑火,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为休。”……这些名言警句都是提高我们道德修养、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可以用以警醒学生。 假如有学生不懂得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受到家长们过度的溺爱,不会爱他人、体量别人的感受,我们可以教他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或“百善孝为先”,让学生思考:人如果自私自利、只爱自己,不尊重长辈、孝敬父母,也不和同学友好相处,这样的人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由此,引导学生不自高自大,要友善待人,学会尊重他人。 二、德育中传统文化价值的实现 为促进德育的开展,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中吸取宝贵资源,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德育中,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对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随着“论语”热、“国学”热的兴起,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电视节目,都出现了许多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不仅为社会带来了一股正气和新风,也为我们德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于丹在百家讲坛的“品《论语》”节目,向大众讲解其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学生可以自行观看并学习,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分享观看后的体会和心得。 在学校开展类似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利用早读时间开展诵读经典文学的活动,学校举办传统文化朗诵大赛、诗词背诵活动等,让学生浸透书香,与古代圣贤对话,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修养,也能提高语文能力。 当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得到切实的德育效果,不光要理解传统文化的字面意义,更要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而有所行动。如在尊重爱护老人方面,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这点呢?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送爱心,陪伴老人,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给老人们表演节目,从而在实践中真正学会关心尊重老人。 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方面,是个人魅力的基础。社会对于人才的品德要求一直很高,而德育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是德育的宝贵资源,为提高德育的效果,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入德育中,增强小学生德育的人文底蕴,提高小学生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其文化视野得到开拓,文化品格得以完善,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促进其成长为一名现代社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2,(36),237-237。 [2]王丽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价值研究[J].南风,2016,(2Z),174-175。

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课程整合的思考

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课程整合的思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课程整合的思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小学语文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环节。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开始,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源远流长。哪些内容适合与小学语文教材整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汉语言文化、文学、艺术与文化交流、名人故事、风景名胜、节日民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从呈现方式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语文教材时,也要体现便教易学的特点,巧妙渗透到教科书的各部分之中,让学生随着语文学习的进展而不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熏陶。具体言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通过专题、识字课、课文、单元练习、综合性学习等形式得以体现。 一、专题

语文教材大都按照专题来组织单元,所有教材内容、各项语文活动都围绕专题编排。人教版教材就是按照主题组织,以加强语文与传统文化的整合。除了一年级上册以拼音、识字为主,从一下至五下,每册安排了8个主题单元,其中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很多,如,设计了“热爱祖国”“爱祖国,爱家乡”“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国的世界遗产”“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月是故乡明”“遨游汉字王国”“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语言的艺术”“中国的古典名著之旅”“祖国在我心中”“民风民俗”等单元。这些教学单元从不同的方面(如,风光名胜、神话传说、汉字文化、古典名著、古今诗歌、民风民俗,历史名人等),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专题“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例,该专题安排了一组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诗人受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启发而作的古诗《乞巧》《嫦娥》,有讲述古人凭借智慧惩治巫婆和官绅、为民除害的课文《西门豹》,有描写古代先民们探索天地万物起源和世界奥秘而创造的瑰丽神话《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二、识字课 人教版教材低年级单编识字课。识字课很重视吸收中华传统教育的精华,其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王沫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关键词]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兴趣素养节日传承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中央教科所批准立项的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审时度势,把语文教学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有助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宽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的重要,从远古到如今,从数学到语文,概莫能外。然而,高中学生学语文普遍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数理化有做不完的题,再有时间就是背英语,对语文没兴趣,没感觉。有相当多的同学不知道语文该学些什么,更不知道该怎样学,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读书作文是浪费时间,把语文课当成休息课,老师或滔滔不绝,或勉强支撑,学生则昏昏欲睡,去赴周公之约了。上海市曾对某区作了一次调查研究,测试学生在课上思想专注人数。数学是91%,语文是15.5%。这一组数字真得让语文老师惭愧、汗颜!究其原因,不是我们的学生错了,也不是我们的语文学科错了,而是我们老师错了!学生为什么对语文学科没有兴趣?语文书满天飞,何去何从?读了书不见进步,哪来兴趣?调查结果表明,有6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上学不到东西?。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学有所得,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价值,不要让我们的学生失望,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浪费时间。那么,我们就投身题海,直奔高考好了。不可以!这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知识的海洋,文化的沙漠。学生忙着进行应试训练,老师忙着总结答题技巧,题海里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大家都是在洗澡,没有人是在游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比如我们可以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像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者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或者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或者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9-08-16T15:26:23.7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2期作者:韩淑娟 [导读] 传统文化在事实上对语文教育产生了影响,可前几年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在家长中却没有受到欢迎,反而备受冷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十一中学266114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传统文化被语文教学冷落 传统文化在事实上对语文教育产生了影响,可前几年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在家长中却没有受到欢迎,反而备受冷落。首先:课程、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缺乏,语文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往往由社会和学校的主导文化来规定。不仅国家制定的语文课本、教材中鲜见大众文化的踪影,就是在一些由学校自主制定的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中,涉及到大众文化的内容也是相当有限的。其次:一些教师不认可传统文化。学校一直被认为是继承和传播正统文化或规范文化的“主阵地”,教师也是以正统文化或规范文化的代言人出现的,因此传统文化作为未进入课程、教材或与已有课程、教材中某些价值观念存在分歧和冲突的内容,自然受到一些学校、教师的冷落。另外:一些家长抵制传统文化。家长担心传统文化中有一些内容流于低俗,审美趣味不高,学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传统文化被视为另类而备受冷落。 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碰撞 正是在人们的批判与怀疑中,大众文化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反映国家主导文化和正统精英文化意识的学校语文教育,当遭遇到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 传统文化时,二者自然相互碰撞。 语文教师们观点不一:从十几年前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在校园里受到尊崇和追捧,到前几年金庸的《天龙八部》入选语文教材,再到近年林长治的《Q版语文》出版并风行一时等等引起广泛争议的现象或事件,总是一次又一次拨动语文教育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然而面对传统文化,我们的语文教师们常常是深有感触却又反应不一。 青少年在五光十色的文化生活中,接受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思想,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隐藏在师生间表面和谐下的文化冲突和观念碰撞却不时显现出来,对教学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卡通漫画代替了经典名著,电话、手机短信代替了写信,看电视、上网代替了读书,社会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学生的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和阅读心理期待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没有多少变化的语文课程、语文课本在学生眼中便少了生气和趣味。相比单调的语文课本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听流行歌曲、看体育比赛和网上冲浪会让学生们感到一种休闲、抒情甚至是放纵。在学生看来,语文课本里的内容要么是与他们相距年代久远的所谓“经典篇目”,要么是与他们生活毫不相干的所谓“重点篇目”,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们天天和课本在一起,但我们的心离课本已越来越远了。 三、传统文化促语文教学改革深化 传统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冲击所形成的种种尴尬,与当前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固守传统单一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面对所处复杂、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缺乏理性的思考与有效的应对办法有着直接联系。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正是在传统文化蓬勃兴起的背景下进行的,可以说当今的传统文化与学校语文课程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联系。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引进传统文化,对把语文课程改革全面引向深入有着积极和正面的意义。 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来源,合理引进传统文化。由于传统文化自身具有的商业性和娱乐性,人们一般是以娱乐、消遣的方式接受传统文化的,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具有的教养、教化功能却往往被人们忽略,甚至由于传统文化中夹杂着一些不好的、消极的东西而被一些人一概斥为庸俗、颓废、堕落的文化。其实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的两面,我们不能因为传统文化中存在消极文化因素而“因噎废食”,把所有传统文化内容一概否定并全部排除在语文课程之外;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作为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不同的文化,对语文课程改革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比如:传统文化解构权威,使传统师生关系受到挑战,有利于形成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传统文化消解经典,使师生不盲目尊崇经典,不迎合传统标准而牵强虚伪解读;传统文化关注个体内心,促进学生自主、自我意识的形成,使语文教育更加关注学生,有利于人本意识的形成。而以上这些也正是目前语文教育所缺乏和需要的,所以,面对我国文化消费内容和结构的改变,语文课程必须正视现实,把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样纳入语文课程建设的视野,不仅只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文化背景,还应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来源。 四、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当中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源于生活,也应该用于生活,要促进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然要求语文课程建设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传播围绕在学生周围,已经渗透进了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央视“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有效刺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学中,校园新起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高潮,新编教材中,加大了传统文化内容,二者已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语文课程要发挥课程选择文化、提升文化、改造文化的功能与作用,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使丰富的传统文化不只成为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的文化背景,更成为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碰撞、交织,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融合点,二者才能相容相长!

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

传承经典文化浸润人生美德 —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传统文化的四个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没有文化先行,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的领导者是不可能的”,构建体系性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输出已经到了最紧迫的时候,是中国后续发展的力量源。教育下一代了解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是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

德行为准则是忠。 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这段话,这不仅仅是对孝文化的认可,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号召,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重申了以中国文化为主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对新时期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挑战,必须向我们的老一辈共产党人那样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就教育部门而言,传统文化的实施专家们给出了很多指导和建议: 目前教育存在问题需要传统文化来解决。 长期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但收到的效果却很差。究其原因,人的成长,主要决定于他

传统语文教学与当下语文教育的思考

传统语文教学与当下语文教育的思考 姓名:沈婷 班级:汉语言文学11-1 学号:20110101021 中国的语文教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有文字记载至今已3000余年,我国的汉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时期,传统时期,变革时期,改革试验时期,繁荣发展新时期共五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 我国的语文教学萌芽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建立了官学和私学。官学又分为大学与小学,大学是高级学校,小学则是为了贵族子弟提供,是初级学校。私学源于孔子形成风气,设馆授徒。先秦已具备比较成熟教育理念,先秦教育内容应该是以语言文字和文字教学为主,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时期 秦汉至清末是中国语文教育传统时期,从教育内容看主要可分为识字教学,书法教学,作文教学等几个方面。1、识字教学,学习古代经典,即学习文言文和写作文言文,为了识字,古人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利用文字的特性,采取几个字一组的整齐押韵方法编写儿童识字教材。例如:《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等。从宋代起形成相互配合整套童蒙识字教材,统称“三百千”,在全国范围内通用1000多年,共收汉字2000多个,除了“三百千”外还有一些所谓的“杂字”,此外还有一种看图识字的识字课本,现存的两种《相对四言杂字》《新编相对四言》是世界最早的看图识字的教材。2书法教学:识字教学和书法教学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人书法教学步骤为:识字教学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人书法教学步骤为:描红、影写、写米字格、脱格写,从脱格写后开始临摹名家碑帖,先摹楷书,后行书,草书,甚至是隶书和篆书,进入学习书法艺术阶段。3.读书教学:古人所读书是一种讲究文道统一,以儒家经典为主,二是为了科举应试所必读的书。首先读“四书”其次是“五经”再是一些经书和子书,这类书也是应试所必读之书。此外还有供少儿阅读的书。诗歌、散文也受到古人重视,产生优秀读物。读书方法而言:先识字,后诵读,再讲读。说明古人在教学中对讲读不重视,强调诵读,过于倾向思想道德内容,而忽视语文作为工具的倾向。4.作文教学:学习写作,即学做八股文和试帖诗。年龄稍大的学生则学做“故”和其他诗体。当时编许多诗文选本作为模范而学习。 秦汉至清末传统语文教育,历2003余年发展形成固定的范式,特征如下:a.传统语文教授的语言是已经在口语中不用的书面语;b.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主要为科举考试。C.教学方法上,传统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明确的,主要方式是在背诵的基础上模仿。D.传统语文教学已不是独立学科,二是经济学的附庸。所以,严格意义上讲的事没有纯粹语文课堂教学。但传统语文教学中式阅读写作,对经典的诵读模仿有助培育学生语感,值得借鉴。 (三)变革时期 在变革时期到来之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也是很大的,当时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本。在次铺垫之下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真正的变革。变现如下:a.中小学普遍开设国语课,白话文成为正宗文学语言,普遍开设“国语”课,1923年颁布了教学刚要,规定了国语课程教学的主旨,标准,程度,教学方法等。还编印了教材,《国语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高级

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摘要】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人格精神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既学习大量精华古文,又学做人,使其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感染,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深度和精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细度和高度。【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素养 《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和“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培育民族精神”的一系列布署,实现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伟大复兴的目标相一致的。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通过新课改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一种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

如何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如何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语文教学中很好的资源,如果我们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孩子们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传统文化也是有利有弊,如何让学生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又同时能去除糟粕呢? 一、根据时代需要,确定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传统文化有哪些作用:传统文化不仅能充实语文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还能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及实践性;在教学传统文化的同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顺势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关爱生活,关爱生命,关爱他人,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以较为全面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去感受社会,感受生活,并以健康的情感和多元的认知去审视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悠久文明,热爱语文学科。这样更能引导学生进一步自觉地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使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教师的语文教学互相促进,互为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应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做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要不然只能是昙花一现,在这一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与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化相适应,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带着诗意去审视周围的世界,使其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我和你”的平等关系,而

不是征服与占有的关系,从而陶冶学生爱护自然的真挚情感。 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再加大传统文化元素的力度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虽有不少传统文化元素,如:三字经、对联等,也编选了一些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因为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元素,大都散落于语文、品德、社会、音乐、美术等课程之中,很难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加之一些家长、学生对小学科的不重视,导致这些传统文化很难被学生所吸收,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只能处于支离破碎、一知半解的程面上,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大传统文化的元素。首先,教师要熟悉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弘扬传统文化.“先达已,后达人”。教师只有自己先做好,才能教学生,传统文化贵在身体力行,不只是知识理论的传授,正所谓言传身教。其次,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第三,结合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利用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帮助学生成长,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课程为点,最终以点带面,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三、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就如大海中航行的轮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不是所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作都在适合在小学阶段读,所以,在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

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 我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在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做了许多尝试:在古诗文教学中走进传统文化;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中凸显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绽放美丽。 关键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世界各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究其根源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可见,传统文化和一方水土一样是民族的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盛开传统文化之花呢? 一、在语文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程教学。就学科而言,语文课是最有可能融合传统文化的学科,可以通过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可以设置“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之类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抑或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与语文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进

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 什么是道德?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而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即“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而且在那时道德被阐释为“天道”、“天理”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天道、天理体现的是宇宙、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综合,而“仁、义、礼、智、信”则使人顺应天道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无“德”便不能称之为人。由此可见,道德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刘梦溪认为,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叫作传统文化。一般把周秦以来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而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而我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 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 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 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如今,传统文化吸收、融合了当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取向,广泛影响着我们思想道德和行为品性。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实现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养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绝不可少的。 张海迪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她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孙双金

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 2009年11月份,我在《人民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上发表《13岁以前的语文》(又名《童年的语文》),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讨论。《13岁以前的语文》一文主要是从宏观上提出问题,勾画小学语文教育的大体系,对语文教育的相关问题没有涉及,这篇文章就语文教育大家关心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求教于广大的语文工作者。 一、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阐述得非常周到而全面了,如果概括地说,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三点:一是传承经典文化;二是发展语言能力;三是形成独立人格。 第一点:传承经典文化。为什么说“传承经典文化”,不说“传承民族文化”?因为我们已步入21世纪,走入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理应有全球的视野,要把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纳入课程范围之内,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而不能仅仅抱着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的一切优秀文化。当然在传承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本民族的经典文化显然是重点之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身上流淌的是中国血脉,保存的是中国文化基因。小学生走入学校,几乎是一张白纸,这白纸上首先着的底色理所当然是中国文化的底色。再则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本民族文化的浸染,你可能失去了文化依附感,失去了民族归属感。那什么是“经典”呢?《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权威性就是大家共认的。不仅大众共认,而且学者共认;不仅当代共认,而且历史共认。这才是权威。典范性呢,就是在思想上和语言上堪称榜样,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地艺术统一,这才是真正的典范。拿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从内容上来说,当然是儒释道三家文化汇成中华文明的滚滚洪流,其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主脉。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四千九百年是文言文的历史,一百多年是白话文的历史。从文化品质上来说,著名作家的经典文本串成了真正的中华文明史。在学者文中津津乐道是《论语》、《老子》、《孟子》、《大学》、《中庸》;在大众口中谈论不休的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是中华诗词的典范。如果说“传承经典文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的话,那我们必然就要反思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它们是否选取了最优秀的经典作品入教材呢?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它们有没有兼顾照应到呢?教材中白话文和文言文乃至古诗词的比例如何确定才是合理科学的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需要反复斟酌思量的啊!这关系到打底色,打基础的大问题,这关系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原则性问题啊! 第二点:发展语言能力。发展语言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这是必须种好的自家的田地,这一点大家已形成了共识。但是对如何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和误区。语言能力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认为不外乎两点:一是语言环境,二是语言实践。我们学的是母语,照理说语言环境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语言环境有优美语境、典范语境和粗俗语境、垃圾语境之分。我们应该给学生创设怎样的语境呢?请看看当下的语言环境。学生和教师家长接触的是白话语境,如果教师和家长语言修养高,学生耳濡目染,语言修养也会较好。如果反之呢?学生语言能力恐怕就令人担心了。当下除了人际语境外,还有网络语境,电视语境等。媒体语境的品质如何呢?大家心知肚明,低俗、媚俗、垃圾语言太多了,在这样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