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科技简报

农业科技简报

农业科技简报
农业科技简报

农业科技简报

第七期

陇川县农业局二○一六年三月三日当前冬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2月18日,县植保站技术员对城子、景罕马铃薯疫病分品种进行调查,当前马铃薯早晚疫病正在普遍发生。晚疫病发生程度有加重趋势,合作88平均病株率66%,病情指数35.6;云薯304平均病株率23%,病情指数5.75;丽薯6号平均病株率50.5%,病情指数20。

当前马铃薯大多处于开花现薯块茎膨大期,此期正是马铃薯晚疫病高感时期,加上2月7日至13日阴雨天气,加大了田间度,也为晚疫病的发生漫延提供了条件。县植保建议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加强指导马铃薯种植户统一进行药剂防治,尤其要加强对种植感病品种合作88和丽薯6号农户的技术指导。推荐使用药剂68.75%银发利悬浮剂(氟菌?霜霉威)或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噁唑?霜脲氰)或烯酰吗啉交替使用;早疫病可选用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供稿:植保植检站董学梅)

陇川县农业局局长杨斌检查晒黄烟丝生产工作

时下,晒黄烟丝生产已经进入烟叶采收的关键时期,为

确保封顶打杈、烟叶采收、调制、切丝等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2月24日,在保山香料烟公司陇川生产部王正明指导员和章风烟叶收购站何世甜站长、县烟办相关人员的陪同下,陇川县农业局局长杨斌深入章风镇晒黄烟丝种植区域检查指导生产工作。

他首先来到章凤镇章凤村委会老街子晒黄烟丝种植区认真查看烟叶田间长势,后又深入弄贯村委会弄贯小组实地查看烟农封顶打杈、烟叶采收、调制、切丝情况。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他表示一是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晒黄烟丝目前田间长势喜人;二是至今没有遭受大的自然灾害,机遇难得;三是顶打杈、切丝等各项技术措施落实明显好于往年。针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部分田块依然存在“烟花烂漫”封顶打杈、切丝质量不好等问题,杨局长要求一是要调动各级力量深入田间开展指导工作,督促烟农落实封顶打杈技术措施落实;二是要严把采收质量关,做到成熟采收;三是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好调制、堆捂、切丝、晾晒,确保烟丝质量整体生产水平提高。

听了局长对工作的肯定后,陪同检查人员倍受鼓舞,都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按照局长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今年烟叶生产再上一个台阶。(供稿:烟办王永堂)

陇川县委书记李林山县长郑洪云深入烟区

检查指导烟叶生产工作

2月25日下午,陇川县县委书记李林山、县长郑洪云在县委办主任任祖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新江、县农业局局长杨斌、县气象局局长李燕春、县烟办主任康洪绍、香料烟公司陇

川生产部部长吴贵成和景罕、章风乡镇领导的陪同下深入烟区检查指导烟叶生产工作。

李书记、郑县长首先来到景罕镇曼胆村曼胆小组烤烟种植田块认真查看烤烟田间长势,并和在田间劳作的烟农认真细致的交谈。随后又到景罕镇曼面村晒黄烟丝种植区查看了烟丝长势。紧接着李书记、郑县长马不停蹄又深入到章风镇户弄村委会弄英小组杨集荣农户家中系统的查看和了解烟丝的采收、堆捂、切丝、晾晒等生产流程,并亲手抓起烟丝成品查看烟丝颜色和质量,闻了闻烟丝香味。而后又来到李书记自己的样板田,当看到田间硕大的烟片、喜人的长势时,李书记高兴的向各位介绍起烟叶种植技术,交流起烟叶管理的心得和体会。烟期间县农业局局长杨斌、章风镇党委书记赖正章、景罕镇党委书记岳早扎在现场分别向书记、县长汇报烟叶生产情况和当前烟叶生产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

通过实地检查和听取汇报后,李书记、郑县长一致高度评价2016年烟叶生产工作目前取得的成绩,一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年发展烟草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不可或缺的好产业;二是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今年烟叶田间长势喜人,如不遭受大灾,烟叶丰收成定局,烟草产业凸显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是各项工作措施有力、落实到位,烟叶田间长势好,为夺取“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奠定了基础,有望三年来(2013年2014年2015年)第一次全面完成烟叶生产目标任务。

对今后接下来的工作,李书记、郑县长指示要求一是继续加强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烟叶质量上新台阶;二是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来领应对准备,防止和降低灾害损失;三是各乡镇、气象、农业、烟草等部门要通力配合,协同作战,确

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力图全面完成今年的生产目标任务。陪同检查的人员还有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烟办、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及乡镇烟叶收购站站长和部分技术人员等。(供稿:烟办王永堂)

陇川县扎实组织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

自2015/2016年度榨季开始以来,陇川县农业局副局长屈再富组织陇川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在县农业局领导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县甘蔗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建设示范样板、部分作业环节机械化生产补助、举办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召开多环节甘蔗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加大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宣传力度等措施,在不断改进耕整地、中耕管理等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引进、推广更多先进作业机具的前提下,着重引进、示范、推广种植、收获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机具,并配套深松、蔗叶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扎实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

目前,全县已组织蔗叶粉碎还田机18台、甘蔗种植机6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2台、3台大中型和400多台小型宿根处理机具、6台甘蔗割铺机和近20台深松机具投入甘蔗机械化生产作业。2016年,全县预计将完成甘蔗机械化种植3500亩、机械化收获8000亩以上,完成深松、蔗叶粉碎还田等保护性耕作3500亩。(供稿: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巫盛聪)

陇川县晒黄烟丝丰收再望

2016年,陇川县发展种植晒黄烟丝2.95万亩,计划收购烟丝7.37万担,计划设计单产2.5担,预计将实现烟叶产值9700多万元。由于今年雨量充沛,气候适宜,且至今没有遭受大的

自然灾害,加之各项技术措施有效落实,目前田间长势喜人,一片丰收再望的景象日渐凸显。

据香料烟公司陇川生产部2月份对晒黄烟丝初步产量预测,预计2016年烟丝产量将较计划收购量7.37万担增加1万担左右,按去年平均收购价格21.78元/公斤折算,由此烟叶产值将增加1000多万元,平均每亩将给烟农增加360多元的种烟收入。

现如今,无论在章凤镇、陇把镇晒黄烟丝种植田块还是在景罕、城子晒黄烟丝种植田块,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或在采烟、或在搬运烟装入车拉回家,丰收喜悦的笑容挂在脸上,看到此情此景,无不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烟丝的丰收年。(供稿:烟办王永堂)

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冬作中心到陇川县

举办冬马铃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

2月27日,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冬作中心在陇川县举办冬马铃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特邀了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杨艳丽教授参加会议,会议由冬作中心主任王孟宇教授(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主持,试验站团队成员、陇川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员等3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和现场观摩。

团队成员参观了由陇川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景罕镇和城子镇实施的冬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和新品种展示试验,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陇川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杨恩菊介绍陇川县2016年实施冬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进展和全县冬马铃薯生产情况,通过实地看了冬马铃薯的长势和了解我县冬马铃薯生产情况及我县推进冬马铃薯生产过程中

的好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后,大家对在陇川举办冬马铃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表示非常满意,对陇川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度重视冬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和认真实施开展此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供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杨恩菊)

陇川县农业局认真组织收看全国及全省农资打假专项

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

2016年2月29日下午15时在县电信三楼,陇川县农业局积极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和直属单位参加由农业部会同七部委组织召开2016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主题是动员部署今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到会的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外事和商务局、供销联社、县农业局农机股、科教股、执法股、种子站、土肥站、农机监理站、水产站、畜牧改良站、兽医监督所等单位一同观看电视电话会。

陇川县分会场由县农业局屈再富副局长主持,会后强调各单位下来要认真落实会议精神,认真抓好2016年农资打假的相关工作。通过学习和听取全国及全省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要紧紧围绕2016年工作重点,以“3.15”、“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等契机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以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具、兽药、饲料为检查重点,认真履职加强监管;坚决严厉打击游商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培训,推进社会共治、农资下乡进村服务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严厉查处大案要案,切实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等农用物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2016年的农资打假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供稿:执法大队

段建荣)

陇川县烟叶遭受冰雹灾害

2月29日下午15时至20时,陇川县大部地区出现单点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景罕镇部分地区出现伴有短时雨夹冰雹灾害性天气发生,致使章凤镇户弄村、城子镇撒定村,景罕镇罕等、曼面等村委会烟农种植的烤烟、晒黄烟丝不同程度受灾。

经统计核实,截止3月2日下午15时,此次灾害全县受灾乡镇3个,受灾户334户,受灾面积1900.4亩,其中轻度受灾602.9亩,中度受灾1094亩,重度受灾203.5亩,预计将造成113.25万元的经济损失。分烟品种受灾情况是晒黄烟丝受灾198户,受灾面积1096.6亩,其中轻度受灾335.1亩,中度受灾761.5亩。烤烟受灾136户,受灾面积803.8亩,其中轻度受灾267.8亩,中度受灾332.5亩,重度受灾203.5亩。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启动灾害预警机制,县烟办、县气象局、香料烟公司陇川生产部、保险公司以及受灾乡镇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安抚受灾群众。县委、县政府领导及时作出指示,并要求一是认真做好受灾群众思想安抚工作,防止烟农情绪波动;二是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核实统计灾情,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三是农业、烟草、受灾乡镇要及时与投保公司取得联系并及时开展查勘定损工作,立足早日让受灾烟农获得保险赔付;四是县气象部门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通过各种媒介发布气象信息,防止二灾害发生;五是农业、烟草公司等技术部门要及时制定灾后恢复生产补救措施,及时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千方百计降低因灾损失。

围绕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的“五点”指示精神,目前各

项恢复生产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供稿:烟办王永堂)陇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员深入挂钩扶贫村

开展培训活动

为认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工作,3月2日,陇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员到陇川县城子镇巴达村尹汉村小组组织挂钩贫困户召开水稻、玉米室内培训会,会议由帮扶联络员杨恩菊主持。

首先,杨恩菊说明了此次到尹汉村小组组织挂钩贫困户召开水稻、玉米种植技术培训的目的;其次杨生朝、胡晓莉分别讲解了水稻、玉米种植技术的关键要点。通过培训,使贫困户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新技能、新技术,增强了农民运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理念和意识。

会议结束后,给贫困户发放了水稻、玉米种植技术资料,并把水稻、玉米种子送到了贫困户的手中,解决了贫困户买种难的问题,他们的真实帮扶,使帮扶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为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供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杨恩菊)

审稿:杨安华

注:简报内容可在陇川农业信息网(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7813920087.html,)查阅

休闲农业与创意发展

休闲农业与创意发展 (本文是2010年3月9日在都江堰乡村旅游论坛上的发言) 导言:排头兵 成都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到现在已经25年了,在25年的过程中,成都也在不断摸索,不断提升。今天召开这个论坛,实际上标志着又一次转型,又一次发展。两天以前,农业部和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一个共建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协议。这个协议里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作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休闲农业应该成为排头兵,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着力推进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成基础设施良好、特色优势明显、农业产出高效、综合改革完善的示范区。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 1、过程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从成都起源,25年过程中,农家乐已经三次升级。现在,农家乐星火燎原,在全国普及,不计其数。近几年,换代产品产生,乡村酒店开始发展。 现在有三个概念,一个叫农家乐,一个叫乡村旅游,一个叫休闲农业。我的看法是这样,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乡村旅游是一个国际概念,无论是在欧洲、美国、日本,基本上都是乡村旅游的概念,但是我们中国人创造性出了一个农家乐的概念,实际上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初始阶段,是一个起步。现在整个成都,尤其是都江堰,经过灾后重建,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模式 乡村旅游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市制宜。形成了自然、延伸和多样化的格局。现在形成了六种基本模式:一是农家乐,是普遍模式。二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许多城市周边都已经建立,产业交融形成了良好的效益。三是农业新村的开发,全国也有了一批典型。四是古村落的利用,形成了热点。五是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云阳梯田等。六是与景区兼容,依托景区,谋求新格局。 此外,还有三种延伸模式。一是观赏农业、采摘林业,追求新鲜的收获体验,家庭化方式。二是休闲渔业、体验牧业,强化差异性,挑战性强,竞赛化趣味。三是农村房地产,构造主题村,形成休闲房产,景观地产;生态房产,;田园地产;文化房产,;主题地产;酒店房产,核心地产。 3、发展阶段 ——对资源的简单利用 ——对资源的综合利用 ——对资源的深入开掘

农业节水纲要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业是用水大户,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在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精神,把节水灌溉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全面做好农业节水工作,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和部署,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宗旨,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严格水资源管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完善农业节水机制,着力加强农业节水的综合措施,着力强化农业节水的科技支撑,着力创新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着力健全基层水利服务和农技推广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编制全国性、区域性的农业节水相关规划,以供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合理确定农业节水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实施。根据各地水土资源条件、农业生产布局等实际情况,抓住影响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分区采取适宜的农业节水措施,兼顾节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国内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述评

国内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述评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阶段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国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集中关注和研究了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的培育,形成一定的可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总结。国内学者主要探讨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特征、功能定位及培育政策主张等,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研究内容和体系。 【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背景。一方面,受土地极度细化的小农经营规模的制约,我国农业劳动力难以开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务农人口大规模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为了保证充分的农业劳动力,提高务农人口的文化素质,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强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和探讨已刻不容缓。现实条件下如何通过有力的政策及相关措施支持、培育及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农业经营主体”是国内的提法,国外类似的研究则直接体现在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培育上。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不仅改变农业生产的方式,也影响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为选择,是其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驱动因素。 (一)国外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的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采取的培育模式形成不同的政策主张。政府主导型观点强调政策制定、财政扶持在其培育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基础型观点坚持市场在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提供必要的扶持和引导。技术支持型、主体自由发展型等也被认为是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模式。 在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国外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培育方案。Jamison & Lau(1982)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对农场主进行培训可以明显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促进农产量的增加。Chambers & Thrupp(1994)强调家庭农场主的创新及可持续性有赖于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支持。Bammann(2007)对农场主收入、就业机会和粮食安全进行价值链分析,认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家庭农场的影响不可低估。Wilson,Harper & Darling(2013)则认为,完善的

创新休闲农业规划设计:都市田园模式

创新休闲农业规划设计:都市田园模式——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创新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都市田园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投资商在进行休闲农业项目投资规划时,也希望自己的项目具有都市田园的气息,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什么是都市田园? 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这好似一把双刃剑,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耕地问题。由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耕地保护的政策,坚持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这种形势下,处于城市周边地区的乡、镇、村落等应该如何发展成了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都市田园的提出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都市田园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养殖区域,并在区域中融入休闲、娱乐等元素,同时打造出景观性较强的田园风光以吸引受众,既能顺应城市化的发展,也可满足都市人休闲旅游需求。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在重庆市建设与发展特色小城镇座谈会上,提出“推进城乡统筹,打造都市田园”。随着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静观镇正成为重庆主城都市圈中生态环境最优、区位条件最好、产业特色最强、人居环境最靓的都市田园。黑龙江宾县在《宾县总体旅游规划》中提出高起点、高标准打造“都市田园、北国山水”特色品牌,推动宾县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建成都市田园度假胜地,同时也是落实哈尔滨市建设“哈东新城”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之一。宾县区位优势突出,乡村田园景观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都市田园型旅游目的地。 都市田园解决什么问题? 都市田园这种创新性的休闲农业模式十分适合在大城市周边推广。首先它对解决当前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既可满足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的心理,也能带动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其次它也是发展休闲旅游度假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客源基础庞大,区位优势明显,短期旅游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强;第三,它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在拓展城市功能的同时,保留了农业景观,促进区域农业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国际蓝调庄园项目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核心设计人员精心打造的一座都市田园。整个项目以种植蓝莓为主线,提出“蓝色浪漫”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区域农业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区域农业发展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低温。喜日照,忌高温,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种子发芽时约需相当于自身重量65%的水分,消耗水分也比较多;生长期间如水分不足,常使籽粒不充实而产量降低。因此燕麦的根茎往往长达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pH5.5~6.5的酸性土壤。北纬41°~43°是世界公认的春播燕麦黄金纬度生长带,这里被称为北半球燕麦带。燕麦属于低产作物,但却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绿色营养保健作物。我国燕麦产区发展燕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但是,我国燕麦产品深加工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分析北纬41°~43°成为春播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的原因。 (2)简述我国燕麦产区的分布状况。 (3)说明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 (4)请为我国燕麦产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该范围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2)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3)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

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 【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北纬41°~43°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符合燕麦的生产习性。 (2)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3)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要从环境清洁无污染方面分析。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有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洛川县是我国苹果外销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洛川县大力推进“果一沼一畜”模式,促进了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2016年建成了洛川县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该项目融入了展示、销售、培训、物流、旅游、研发、认证、体验、健康、文化、电子商务等多项功能,成为陕西传统产业升级跨界整合的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农业部2014年11月26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休闲农业管理部门: 休闲农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有关部署,进一步引导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大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和文化等关联产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增加农业单位面积的多功能产出,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把农家的庭前屋后变为经营场所,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收入四季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空间。 发展休闲农业是增加就业容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渠道。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有效吸引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设施等要素流向农村,增加就业容量,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带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促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 发展休闲农业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能够系统整合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中的文化要素,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能够顺应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新期待,把农业文化遗产、历史古村、特色民居等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发展休闲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产区向产区景区融合发展转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农村生态、景观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 二、正确把握发展休闲农业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发展休闲农业,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目标任务,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

2018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一)

2018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一)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步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和发展带动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2012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以下简称“文件”),厘清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加快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黄金期”。农业产业化龙头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融资信贷方面提供便利。文件规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包括上市公司,而且包括拟上市公司,还进一步包括了一些地区龙头和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广大龙头企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强化质量管理,创建知名品牌,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展现出快速发展的新特征。 一、发展概况 据农业部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达41.7万个,比2015年底增长8.01%。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03万个,同期增长了1.2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约为9.73万亿元,增长了5.91%,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1%;大中型企业增速加快,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4.5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约为4.23万亿元,增长了3.94%。 图1农业部第七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分布图 2016年,农业部公布了第七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总共为1131个。其中,山东省共计有85个,位居首位,第二名是四川省(58个),河南省和江苏省并列第三(55个)。有13个省份的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高于40个,还有7个省份的数量介于30-40个之间。从地区的分布来看,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传统农业大省。例如,经济发达省份的浙江和广东等省份,传统农业大省的四川和河南等省。这些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力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一端与广大农户链接,

旅游+ 农业创新模式:家庭休闲农场

旅游+农业创新模式:家庭休闲农场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编者按: 现如今,国家积极号召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学习宣传扶贫政策、切实转变扶贫观念、精准落实扶贫到户。并根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将精准扶贫落实到具体执行环节,家庭休闲农场是一种旅游引导的家庭农场创新模式,同时也是是乡村旅游的创新形式,是家庭农场发展的主流方向,是推动特色乡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而农村家庭休闲农场的蓬勃发展正是实施当前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之举,本文将从家庭休闲农场的发展模式探索来进一步指导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实施。 一、概念界定——什么是“家庭休闲农场”? 家庭休闲农场依托生态田园般的自然乡村环境,有一定的边界范围,以当地特色大农业资源为基础,向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和满足都市人群对品质乡村生活方式的参与体验式消费需求,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现代农业创新经营体制和新型农业旅游产业综合体。 二、“家庭休闲农场”的发展类型 (一)单个“家庭休闲农场”的发展类型 根据自然资源、消费者感受、功能差异和“家庭休闲农场主”经营理念的不同,今后“家庭休闲农场”的发展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生产基地型(区) 作为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作物品种比较单一、基地规模较大,容易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在有条件的此类“家庭农场”,可通过农产品的“点对点”供应模式,直接与城市居民形成互动,满足其对高品质乡村生活方式的参与体验式消费需求。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种生态农业科普教育活动。根据不同资源特点,可以设计为:“家庭休闲林场”、“家庭休闲牧场”、“家庭休闲渔场”、“家庭休闲林场”、“家庭休闲茶园”、“家庭休闲咖啡园”、“家庭创意粮田”等。 2.设施园艺型(区) 以室内为基地,运用科技静心培育农艺与园艺作物,同时辅以种苗生产过程参观、参与活动。 可以设计为:家庭休闲花园、家庭休闲药园、家庭休闲菜园等。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规划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村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我村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规划为龙头,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体,实行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本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把我村建设为经济繁荣、村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美好乡村。 二、产业概况 坚持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广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鼓励、支持村民发展、壮大以黑豆、杂粮等种植业; 以黄牛、寒羊、驴等养殖业。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我村产业建设。 2、坚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要根据客观情况,因势利导,抓好示范带动,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做到以点

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3、坚持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规模太小,以点带面带动村民创业的范围有局限。 2、创业资金缺乏。目前投入产业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民自身收入,生产性支出非常有限,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规模壮大。 3、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缺乏,产品竞争力不强,缺乏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意愿和渠道。 4、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比重大,在家务农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仍需努力,村民居住分散,均衡发展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5、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原有的联产承包政策与个别村民意识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五、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投入 我村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业务部门扶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信用社贷款支持,群众自筹等多方渠道加大对我村产业的投入。 六、产业定位

农业节水灌溉与发展

农业节水灌溉与发展 摘要: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维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基础因素,。而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农业节约水灌溉技术仍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利用。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抓紧完善节水灌溉的规划设计,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生产和应用,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推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论文关键词]节水灌溉;管理体制;措施 绪论: 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地下水漏斗区扩大、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必然的选择。。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溉灌用水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43%,单方水粮食生成率只有10公斤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单方水粮食生产率20公斤以上的水平。通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传统灌溉农业,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

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二.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 2.1节水灌溉面积 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灌溉面积达到9.28亿亩,有效灌溉面积8.48亿亩,非耕地上灌溉面积0.80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为3.20亿亩,其中耕地上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95亿亩;非耕地上约为0.25亿亩,主要为林果草节水灌溉。在耕地上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中,渠道防渗14454万亩,低压管灌9933万亩,喷灌4184万亩,微灌932万亩。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上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为34.8%,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45% 。根据水利部最近编制的《全国节水灌溉规划》,为高效利用我国的水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需发展耕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牧草节水灌溉面积350万亩、林果节水灌溉面积550万亩、节水措施面积2亿亩。到2020年,发展耕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7亿亩、牧草节水灌溉面积1300万亩、林果节水灌溉面积1700万亩、节水措施面积1.5亿亩。近几年来围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国家级节水示范市、国家和省级节水增效重点县、国家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等,建成了400多个不同规模的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科技示范园初步形成了从输水到灌水、从工程到管理、从微观到宏观的立体化、多样化、系统化农业节水格局。 2.2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已由过去的单项节水技术研究发展到综合节水技术体系研究,把工程节水技术、管理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措施作为农业节水体系的组成部分开展了综合试验研究。根据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提出了缺水山丘区、平原井灌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分析(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分析 本文是枪手代写的,并且客户没有付费,所有上传网上,客户不要用,用了就是侵犯版权,会告到单位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的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地发展进步,呈现出一幅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但是,改革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意味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需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解决克服。本文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随着农业改革力度的加深,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断扩大,这就意味着不仅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而且我国农业劳动力也有序进行转移,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民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了加快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着力推进“三农”工作的落实,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深刻认识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分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分析 1.加快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 近几年,我国加大力度在农业转型方面,加快调整结构,培育了一大批专业农业经营主体,例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积极地推动了新型农业的发展,扩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2.家庭农场逐步兴起 从当前的调查数据来看,近几年,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已经扩宽到蔬菜、水果、畜禽、种植业等领域。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员,30%左右的农场都拥有自己的长期雇工人员。当然,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短期雇工和季节性雇工,而季节性雇工大多从事种植业的农业生产。 3.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大大增加,基本覆盖了种植业、畜牧渔养殖业、水果蔬菜、桑蚕、茶叶、药材等多个特色主导农业性产业。 4.农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近几年,我国农业企业不断扩展,农业龙头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实力大大增强。不断地提高农业的经济实力。 5.经营规模较大 农业的改革,加快了农业土地的流转,同时也改变了农业经营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农业专业大户的标志是其土地经营规模的大小,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走的是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他们具体的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作。这就意味着它们将是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的方向,经营规模较大,呈现带动效应,将带动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 经过调查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要比传统的农业主体经营能力更强。另外,由于新型农业的改革创新,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十分的强。研究表明,较强的盈利能力不仅有利于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还增强了在农业产业方面的投资能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0、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是什么? 答: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51、如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答: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从以下七个方面抓起: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七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52、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都有哪方面的政策措施? 答: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加快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53、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标准是什么? 答: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 54、怎样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答: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55、中央提出的粮食战略工程是什么? 答:中央提出的粮食战略工程是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

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整体开发。 (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56、怎样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答:①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②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大宗产品,推进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③加快发展畜牧业。④发展林业产业。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57、如何搞好产业布局规划? 答:搞好产业布局规划要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 58、如何加快发展畜牧业? 答: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 59、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60、如何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答: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61、如何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优化区域布局、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资源整合、拓展功能内涵、培育产业品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拓展农业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北京、江苏、浙江、重庆、天津的做法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1、北京: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乡村旅游有效供给 (1)整合资源、节庆营销 2013年,北京市农委整合郊区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出了“休闲农业季”系列活动(包括北京草莓季、樱桃季、花季、香草季、瓜季、鲜桃季等),并编写了《香草天空》、《北京瓜顶呱呱》、《京郊如此多娇》等主题宣传册,策划设计了《北京樱桃地图》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地图,制作了《北京休闲农业季》2013笔记本,推出了约l000张精美图片,深受游客欢迎。这些活动以季为周期,以京郊特色、优质农产品为旅游吸物物,贯穿全年,带动市民到郊区采摘、休闲,把农村产业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郊区各区(县)还结合各自特点,举办了农耕节、美食节、采摘节、登山节、赏花节、滑雪节等宣传推介活动,累计有150多项。 (2)虚拟社区、网络营销 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针对青少年等特定消费群体,通过手机

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开展营销,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出了“农田观光使者”招募、农田观光使者采风、农田观光博客大赛等活动,吸引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一批博主参加,发表大量农田观光主题博文,经过多次转发、评论,吸引了市民的眼球。从2011年开始,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举办了多期“凤凰乡村游、大美体验客”活动,大量网友在到京郊旅游观光、品尝京郊美食、体验农事活动时进行编辑、制作,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实时发布图文信息和游记,让潜在的旅游者获得了直观、即时、有用的信息。 2、江苏:加强功能拓展,延伸特色产业链 在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畜禽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农业功能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延伸产业链条,把高效设施园艺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生产功能拓展成集生产、加工、科普、采摘、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二是挖掘产业内涵,将科技、文化、民间技艺、园林艺术等元素植入休闲农业,创新休闲农业产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如江苏如皋的花木盆景产业,融入了“两弯半”蟠扎技艺,创新出花木盆景休闲产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推动了花木之乡顾庄村特色产业发展。 3、浙江:注重机制创新,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1)创新完善投入机制

甘肃省农业节水技术考察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844-90 甘肃省农业节水技术考察 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甘肃省农业节水技术考察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为了学习甘肃省农业节水经验及其新技术,经农牧厅领导同意,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彭阳县、隆德县、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负责同志及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总站马金虎站长的率领下一行8人,从5月21日至5月28日在甘肃庆阳、酒泉、张掖市及榆中县进行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考察,先后考察了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新后村设施农业示范点、后官寨乡贾北坳粮经间作套种示范点、宁县焦村乡任村和米桥乡宋家村农业综合示范点、正宁县五倾原乡西渠地地膜玉米示范点、五倾原乡上南村及马村小麦旱作丰产栽培示范点,酒泉市肃州区银达村蔬菜高效种植试

验示范、西峰乡官北沟高效立体种植示范园、铧尖乡茄子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区,张掖市甘州区新生花卉蔬菜制种及小麦品种示范点、新联村玉米品种示范点、东联村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点、新建村加工蕃茄标准化丰产栽培示范点、红联村农业综合示范点及节水示范区,榆中县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示范点。考察期间还与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站及植保站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这次赴甘肃考察,由于总站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接待单位安排周到,不但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而且学到了甘肃旱作节水的新技术,借鉴甘肃的经验,将会促进宁夏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现就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区域的基本情况 我们所考察的庆阳市与我区的固原市彭阳县、吴忠市同心县相邻,同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甘肃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85-2082米,高差1197米,全市辖7县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物联网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实施方案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物联网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

一、本项目针对的相关民生问题及科技需求 1.背景和民生问题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突出强调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当前农村劳动力极度匮乏、农业生产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持续增高,已经不能满足我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需求,同时我国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薄弱,农民信息获取能力差、信息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速度及农业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突出强调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我国目前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4亿,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去的严峻问题,还有,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屡屡暴涨暴跌,这与我国小生产大市场,农民没有组织起来有很大关系。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只有进行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粮大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种植专业化、生产组织化等改革,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温室休闲农业创新开发模式

温室休闲农业创新开发模式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 温室休闲农业创新开发模式——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温室设施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温室种类的不断发展与功能的不断延伸,各类以温室设施为载体,以恒温环境为卖点,以全时休闲度假为理念的温室产品正在成为乡村旅游休闲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 一、温室休闲开发的五种依托形态 温室为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观光项目的建设,对于发展农业高科技,推广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而建设观光休闲型温室,更兼有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休憩、游乐的功能。目前温室设施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可以依托以下五种形态进行升级开发。 1、生产依托型观光温室 这一类型的温室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是温室旅游发展的最初模式。此类温室主要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花卉、种苗、特种蔬菜等种植温室及水产养殖,主要以设施农业经济收益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业观光旅游收益只是补充。 2、高科技试验基地型观光温室 依托农业科技园、特种植物培养基地等研究机构形成的观光温室。这一类型的温室主要用于新奇特品种动植物培育、科技研发等用途,与生产依托型观光温室一样,观光旅游只是辅助产业。主要利用试验基地中的新奇特产品以及无土栽培、营养液滴灌、

生产要素全自动调配等大众游客难以接触到的前沿现代农业技 术作为核心吸引物,配套提供旅游服务设施与活动项目,将科普教育与高科技农业观光紧密结合。 3、大型观览及休闲温室 展览温室的旅游吸引力与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各种专类植 物景观、特殊观赏品种上,同时,作为花园中的绿色建筑,温室本身也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诠释了人类与自然、动植物和栖息地间的动态关系,生动展现园林艺术的动感美。如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等;此外,依托大空间温室打造的室内水游乐与康体休闲项目也在逐步兴起,北京的摩锐水世界、温都水城和乔波室内滑雪场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4、休闲场所型温室 这一类型的温室是将休闲场馆与温室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 一种新型模式,以高端温室技术为主要结合点模拟大自然生态,随时提供优雅的自然景观生态结合、舒适惬意的环境氛围,富有田园景观文化,集生态观光与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包括生态温室餐厅、温室洗浴、庭院温室、养生温室、温室会所等。 5、综合型农业生态园温室 综合型温室是在温室中人为制造大自然环境,山水、瀑布、花草、果木等映入眼帘,是以上几种温室开发模式的综合。包括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各种温室,由于温室内环境的可控制性,可种植不同气候地区的以及反季节植物,提供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水果蔬菜的采摘等务农体验游活动,以及以现代高科技农业展示、科普教育等主题的农业科技游。综合型温室通常以乡村环境、田园风光为大背景,内部空间的功能设置可以由农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 [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发展乡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对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合理应对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应对策略;安徽 如今农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对农村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中央人民政府在近些年发表的《第一号文件》多次指出要发展壮大乡村新型服务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适宜当地的休闲旅游业,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响应这一号召,安徽省人民政府专注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并稳定增长、农民逐渐富起来强起来的美好安徽,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安徽省的乡村旅游业在规模上有逐步扩大趋势,发展速度喜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期待改善安徽省各市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不成熟的现状,推进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1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进行研究,发展至今,同时休闲农业已成为世界潮流,德国政府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市民在土地种植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作为商用,让更多的居民体验到朴素的乡村风情。法国则推出农庄旅游,城郊建有休闲果园,供大家观光放松。荷兰则更加强调农业与环境的协调,

荷兰牛奶花卉都在世界非常出名,更是有很多国家效仿荷兰的农业发展。美国则是独家农业和观光牧业联合,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桥梁。日本很早就开始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并以此得到了很大的收益。 1.2国内发展现状。中国休闲农业于xx年开始发展,直到如今,国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已经开始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入到休闲农业中,并且得到了高收益,甚至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国家也开始发布各种政策来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鼓励闲置宅基地、荒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从1949年开始,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注重农村问题,但是到21世纪,国家开始将农村问题更重点的放在休闲农业上,引导国内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连续实施多部指导农业旅游发展意见、年度规划等,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融合,支持贫困区创新创业,以达稳定脱贫的目的;且xx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协会成立,为新农村建设及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锦上添花。安徽省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区,右接浙江、江苏沿海发达城市,连接人口大省河南,具有很强的地理优势。xx年,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左右,其中乡村旅游业xx年旅游人数达4.5亿,占据总gdp的10%。近年该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xx年国家乡村旅游评定的重点村落中,以黄山市黟县宏村为代表的重点村落共计12个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同时省内也评出“安徽省优秀旅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