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论期末复习总结

教学论期末复习总结

教学论期末复习总结
教学论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

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捷克的夸美纽斯

孔子创建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其中的乐,射,御中就含有体育教育学的成分。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中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真正起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引进了苏联的教育理论,将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4个基本阶段

中国的体育教学内容面临着更新和充实、面临着开放和放开,这是时代、教育改革和学生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体育学习的主导:体育教师主体:学生

教案的格式:1)表格式教案2)文字叙述式教案

作为体育教材的载体,其形式主要包括:教材书,体育教学指导用书。音像教材等三种形式

根据认知心理学和技能学习理论,运动技能学习的组织与管理可分为:导学、讨论、点拨、练习,4个主要环节

隐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隐含性不确定性强制性持久性

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1)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达成课题)2)标准(用什么标准来评价)3)课题

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教学方略的层次教学方法的层次教学方法的层次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

体育教学目的:是人们设立体育学科和实施体育教学的行为意图和初衷,也是贯穿整个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概括性的和总体性的要求,他把握着体育教学的进展方向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

体育教学过程定义: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要求,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分解教学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步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隐性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那些不太具体的、不太明显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容易明确的教材内容

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微格教学的概念:

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1)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目

标2)最终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总和就是最终的体育教育目标3)体育教学任务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实际工作和责任

合理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1)充分发挥体育学科教学的功能2)保障实现体育的教学目的3)确保层层目标衔接,最终实现总目标4)明确和落实体育的教学任务5)规约了体育教学过程6)指引,激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生的学7)形成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于变化规律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一)体育教学过程优化的观点1.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体育教学过程 2.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体育教学过程3.用综合的观点处理教学中的方法和形式(二)1.优化体育教学目标,使之具有明确性 2.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是使之具有可学习性 3.优化体育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之具有合理性4、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使之具有实效性5、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使之具有激励性

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性的条件:1、教师熟知体育教学的概念 2.教师要熟知体育教材3.教师要熟知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条件:1.教师要教授的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2、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3、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4、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5、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体育教学的特点:1、教学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2、体育教学具有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性3、教学经常在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展开4、体育教学组织更加复杂

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有:1.思想教育原则2.身体健康发展原则3.合理运动负荷原则4.直观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原则7.从实际出发原则

体育教学模式与其他体育教学因素的联系与区别:1)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联系与区别2)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联系与区别3)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4)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的联系与区别5)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风格的联系和区别

中国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1)根据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2)根据身体素质分类3)根据运动项目分类4)根据教学目的分类5)综合分类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1)与教学目标统一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5)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

体育教学计划的层次:1)超学段体育教学计划2)学段体育教学计划3)学年体育教学计划4)学期体育教学计划5)单元体育教学计划6)学时体育教学计划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一)讲解与练习的矛盾:1)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的不同课型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2)在不同任务的不同课堂教学阶段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3)在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时,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二)约束与自主的矛盾(三)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的矛盾(四)成功与挫折的矛盾

信息技术期末总结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教学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28400 信息技术期末总结 It closing summary

信息技术期末总结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郭林 作为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已来,我通过向优秀老教师学习、向同事交流、向学生授课等多方面逐渐走向成熟,对教师这个光荣的行业以及我所教学的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本学期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论文《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讨》荣获市二等奖、辅导初一学生参加《首届全国中学生漫画制作大赛》、《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国家二等奖等。以下就是我这个学期总结: 一、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怎样让一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在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的同时能够完成一些一定质量的信息作品,这是开始上课前首先思考的问题。 1、揭开“信息作品”的神秘面纱。

对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不在陌生,大多学生对电脑的构成、工作原理已不存在神秘感。但是神秘的事情却是电脑怎样才能完成一些信息作品。 首先我帮助学生揭开“信息作品”的神秘面纱。所谓“信息作品”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自身的智慧有计划、有动机的制作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的作品。让学生沿着这样一个正确的标准去汲取新鲜的知识。这个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Word文字处理软件和Photoshop图象处理软件,所以我就从信息作品入手来完成这两个软件的学习。第一步就是确定目标信息作品。比如说文字处理软件有许多,为什么我们选择学习Word,这就在于我们的目标信息作品是一个电子板报,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录入,还有排版、图片的插入与编辑、手绘图形的制作等等。 2、登堂入室。 经过上述的教学,让学生从实质上了解了“信息作品”制作当中的一系列问题,基本上打破了对“信息作品”的神秘感,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一步就要真正接触到怎样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目标信息作品的知识了。 学习一个软件首先是了解这个软件界面框架,所以我就从软件界面框架着手开始授课。在具体的学习制作过程中,我采用了演示——模仿法进行教学。如:在学习在Word中插入图片进行美化文档的时候,我首先展示一张利用Word 制作的关于“神六”的报道板报,对于时事新闻学生兴趣高涨,都积极的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么多漂亮图片放在Word中去,提出了这个问题,这时我就只需要在多媒体投影仪上操作一遍,学生都能很快学会这个知识点。 3、自由探寻、创新。

教学论重点复习内容

教学论重点复习内容

第1章绪论 1.什么是教学?教学有哪些任务? 教学: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即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教学的任务:教学所应完成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的获得、身心各种能力,特别是智力、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乃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满个性的形成。 中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实施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2、为什么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1)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一定的方针与规定,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工作,其影响是巨大的,能对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发生主导作用; (2)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场所,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有着特别突出的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4)教学方法:指在课内外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或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5)教学环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这一定的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的教学环境。 (6)教学反馈: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信息交流的情况要依靠反馈来表现。 (7)教师:教学活动中要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包括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要素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而组织安排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是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主体地位。 (2)教学目的一方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受人本身发展的制约。在两重制约的结合点上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形

体育教学论复习总结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的教学进行的诸多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较适合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体育教授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最基本标准。 体育教学内容:依据体育教学目标被选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学生的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体验等内容。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现象、要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和学科。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 体育教学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外部特征”:“内部要素” “外部特征”:目标的层次: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可是体育教学目标。 各层次目标的功能与工作:功能、工作和搭载文件。 “内部要素”:课题、条件、标准 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条件:三个要素:目标、路线、被导的主体。教师熟知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材、自己的学生。 发挥学生主体条件:1)教师把教授的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2)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3)教师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4)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5)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运动实践性、娱乐性、健身性、人际交流开放性、空间的约定性。 一.体育教学内容与教育内容的共性: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精教类、简教类、介绍类、锻炼类。 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规律: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不会到会、不熟练到熟练、不巩固到巩固。影响因素:运动技能难度、学习技能的总时间和联系密度、体育教师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学生前期经验积累、学生体育基础与身体素质。 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广泛进行感性认知形成感性基础阶段、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知的阶段、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境的应用阶段。 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的规律: 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体育教学原则: 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身体活动性,还要使学生身体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有效、合理,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 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运动乐趣,使学生喜爱运动并养成参与运动的习惯。 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材料,复习绝对有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填空题: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一书,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2、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的是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3、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问世,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4、美国学者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 5、按照影响课程的三个基本要素,课程可以分为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 6、课程的文本形式由宏观到微观,依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7、制定课程目标的三种基本依据是社会的需要、学科的需要和学习者的需要。 8、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三大现代教学理论流派 苏联以赞科夫为代表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结构教学论,德国以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论。 9、教学评价的历史阶段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考试阶段、测量阶段、评价阶段。 10、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1、根据所依据的标准与解释方法不同,可以把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12、有效的学绩测验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这是学绩测验编制的主要技术要求。 13、质性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法、表现性测验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 14、、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应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 名词解释: 1、课程: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2、学科课程:是指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成为学科课程。 3、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类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学生的生活本身为课程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自己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进行学习,取得直接经验,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发展个性。 4、课程标准:主要指学科课程标准。一般概要地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它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行课程评价的直接尺度。 5、儿童本位课程:是指课程教育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从儿童心理发展逻辑出发,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价值的课程论) 6、知识本位课程: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出发,强调知识自身的价值的课程论。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技术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55376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Three summar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 本年度,我们科组认真贯彻学校的指导方针,积极完成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新机房的装配及相关工作,刻苦钻研新教材,认真搞好课外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工作 今年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信息技术备课组的老师在这个学期立足实际、搞好教学,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新教材已经基本定型,我们要认清方案,找准自已的位置,把握新教材的要点,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为搞好教学,我们备课组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每一章由指定的老师负责总体备课,使备课组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保持一致,探索教与学的新方法,利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如:“分层教学”,“互助学习”,“自主学习”。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并开展校级课题的研究。备课组教研气氛浓厚,做到经常互相听课,评课。改革考试制度,结合信息技术的要点,采用无纸化考试,学生一人一机,全部是选择题,考试结束时学生即可知道自己的成绩。 二、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刘晶等教师认真辅导学生参加区里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们还对学生参加学校科技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指导,并做好作品的评比工作。此外,初中部这边也开展了动画制作的第二课堂,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辅助教学方面 做好了各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指导学科老师制作上课课件、使用电脑等知识,从而使老师们能充分用好电脑为教学服务。同时也为很多老师参加全国、全区、全市等比赛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我们还继续配合学校做好高考信息录入等工作。 四、计算机网络及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本学期,我校还新装配了一个学生方正机房和一个教师阅览室并投入了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电脑教学条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们的维护工作,但全科组的老师依然尽力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加大力度丰富和不断更新我校的校园主页内容,把我校的信息及时地在学校网页上发布。暑假时,我们计算机组的老师为建设学校新网站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并使学校网站焕然一新,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 维护好多个学生电脑室,保证信息技术课的顺利展开。维护好现有的系统以及各科组电脑,保证正常使用,如图书管理系统等。随着设备的增多,计算机科组的工作量在不断增加,科组的全体老师都能认真完成。 五、继续做好科组教师内部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们组织学习了Windows Server20xx;Photoshop7.0;Dreamweaver MX;Flash MX等。分别由不同的教

教学论 重点总结

概念题5 20四个辨析四个8 32 四个简答论述10 30 三个材料题理论来源于简答18分1 教学- 3—即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班级教学— 2 教学目标96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3 教学内容161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表现为各门学科中的事实、观点、概念、原理和问题。 4 教学过程129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现实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合目的合规律地、现实地建构、生成和展开的过程,更是教学质量现实地形成的过程。 5教学行为194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是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学的核心和实体部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细节和内容,也是教学系统中最具能动性的部分。 6 教学组织形式223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7 教学评价292 指对教学活动的准备、过程和结果的测量、分析、整理和价值判断。 8 教学媒体250 当信息媒体(两个个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信息中介或载体)被用于教学场景,承载、传递和控制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并介入教与学过程之中的时候,就成为教学媒体。补充教学心理学定义,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学校中的教学媒体一般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视听辅助等。 9 学会学习66 (最狭义)指学生掌握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 10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1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1 教学的构成要素4 从求同存异来说,学生、教师和内容乃是大家都认可的基本要素。 ㈠学生学生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角色,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具有独特个性,身心不断发展完善。 ㈡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教师是特殊的专业技术人员 ㈢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师生活动的客体;教学内容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教学内容经过了教育化的加工处理;教学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2 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属性147 150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是教学过程一般的和普遍的自在规定,是具体教学性质的内在依据,它寓于并通过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及功能而得以表征。人为性、对成性、客观性、整体性、实践性、历史性等式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 人为性是指教学过程乃由人的活动所形成的事物。 对成性其最根本的表现,就是教与学双方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对而成。师生双边活动客观性就是在教学生成、运行和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性。 整体性是指教学过程在其运行、演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因素、各环节相互关联、整体发挥作用的特点。 实践性就是教学在其目的、形态、过程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文化和自身的现实建构、

《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1、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P20简) 答:①掌握学科的基础结构②联系实际,学思结合③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章 1、什么是课程?(P31名) 答: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就是在不同语言中“课程”一词的基本含义。 2、课程的表现形式(P37填) 答:①文本形式,由宏观到微观,依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②实践方式,由抽象到具体,包括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第三章 1、课程目标的涵义(P61名)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目的的反映。 2、课程目标的取向(p62选) 答:①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社会本位…②形式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3、如何理解课程内容?(P69三个要点,填) 答:①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②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③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4、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72填) 答:注重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5、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P78一,选) 答:①原则:基础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特色表现: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②基本内容: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和生活、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 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性实践活动、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 第四章 1、什么是校本课程(p101名) 答: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习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信息技术学科期末教学工作总结2

信息技术学科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我将享有的收获用于下个学年的工作中,将所碰到的问题认真思考,加以总结,千方百计,想出良好的解决办法。 一、教学工作 1、备课方面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和难点。 为上好每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和汲取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各种直观教学软件,搜集制作各知识点优秀案例展示给学生。 2、上课方面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做到演示到位,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每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总结一堂课的得失,并似出解决不足的方案。 二、学习生活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上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网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同时,帮助其它学科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对其它学科老师的个人网页进行技术指导。认真做好电子备课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学校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课外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 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 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提倡实用主义 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代表了当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概念分析5对,20分;单选10个,10分;填空20个,10分;判断改错,10分;简答,6个,30分;论述2个,20分。 1.美国进步教育协会1934-1942年发起“八年研究”,泰勒总结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 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内容: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如何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本质观)? 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范围、内容、材料、进度与目标的总和。课程即教学科目(学科本质观);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活动本质观);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目标本质观); 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本质观)。 3. 显性课程是事先计划、规划的课程。 隐性课程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不是通过课程表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学校教育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静悄悄地、润物细无声地作用于学生,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4. 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采用合并相邻学科的方法,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减少教学科目而编订的课程。它的形式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指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 2001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门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概念辨析及其分类? ·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学科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又叫“分科课程”。它符合认识规律,能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知识,有效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但较抽象,不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课程是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它符合学生兴趣,易激发学习动机和自主性,但不利于系统掌握知识,易导致学生再向科学领域更高层次发展的时候力不从心。 6.课程开发(课程编制)与课程设计的概念辨析? ·课程开发是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计划,即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主要培养学 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 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 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高中的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储办公软件的操作。 一、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注重自己思想道德 水平的提高。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之余,学习与农远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及计 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 二、扎实细致地做好教学工作 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 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 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 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备课不只是在教案本上备课,而 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备课上。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 有通过自主地学习,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 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识的发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果单纯地依靠老师的教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将总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冀版的教材,教材能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设计适合于学生 参加的各种兴趣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强的教育的示范与引导,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 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一部分学习知 识比较快、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些自主学习,达到提高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 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因为在老师演示时,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还看到了结果,这比纸上谈兵要有效的多。在这方面, 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时,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通过网络在自己的屏 幕上观看,对老师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同时注重了学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P3 2、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P4 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开拓者。P4 4、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P5-6 5、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P9-10 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P11-12 7、学科结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结构运动。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过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学科结构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P13 8、比较著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开发的PSSC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研究开发的BSCS生物课程,研究开发的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研究会,研究开发的CBA化学与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P13

9、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论战。P14 10、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学术中心课程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P14 11、学科结构两个基本含义: 1是一们学科特定的半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 2是一门学科特定的套就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骇异的统一。P15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 “实践性课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实践性课程”开发的方法:审议;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P17-20 13、“概念重建注意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解放兴趣:亦称“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利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P24 14、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进程,我们可以获得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于“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开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内涵的意义P24 15、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P25 1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的国教育家拉特克。P25 1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P26

学习教学论的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论》学期总结 2010-2011学年马上就要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有辛勤的付出,有甜美的收获,也有让人叹息的不足与遗憾。现在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宿舍里总结一下我这一学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其实在刚拿到《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的时候,我认为这门课程应该会上的相当枯燥,沿袭传统的老师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说实话当时真的是看到这门书就头痛,想想要上这门课就害怕。可是姚老师的特殊的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我学习的积极性。 尤其是我们组在全班六个组里面相对比较特殊的组员组成,也从侧面让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让我更好的懂得了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我所在的组是第五小组由十一个成员组成,有六个男生和五个女生。说实话不是每一次上课我们组都实到人数等于应到人数的,除了十六周晚上的那一次。而且每一次的作业也并不是大家平均分配完成的。虽然在做作业的时候难免心里会有小小的不爽,为什么自己要付出的比别人多呢,可是和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时候还是好开心。因为大家立场不同,认知结构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在每一次讨论的时候都会在不经意之间碰撞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火花。或许因为我们组在老师同学眼里总是乱糟糟的,可是我觉得我们的讨论的某些结果还是挺有新意的。比如在有关在有关讨论法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让学生从乐于参与讨论,到一参与讨论为乐”的结论,在关于“中学信息

技术教学环境访谈报告”中我们通过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老师的深入访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而言,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传播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工具,是“鱼”和“渔”能够兼得的工具。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把学习方式提升到发现学习的高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等。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主要有两个:教师访谈和课前五分钟的粉笔字练习。先说一下这次关于整个访谈报告过程点点滴滴吧。在访谈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吸取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的思想。访谈内容分两块:学校机房硬件资料和人文资源访谈。通过对最初问题的分析和整理,最后确定了个问题。经过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师X老师的多次协商,最后定于2011年4月25日与X老师进行了关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交流。通过访谈,我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学校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信息技术只列入会考范围,而且难度不大,所以同学们大多将信息技术作为消遣放松的课来上,教师也也给予学生充分理解,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很少,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练习。学校在硬件配置方面很多都是应教育局等的要求做面子工程,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除了对高中信息技术了解更沉入以外,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还在于第一次真正实际运用了访谈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1.我们虽然在访谈以前设计了访谈提纲,但在真正应用于访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课程与教案论》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一、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成绩:本课程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占40%,终结性考核占60%。形成 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均及格方为本课程考试及格。 2.考核期间:2018年7月1 日--2018 年7月11日 3.考题形式:综合测试 4.考核时间:90 分钟以下是根据中央电大颁发的各种资料所整理的复习题,以供期末复习参考。 二、填空题(每空1 分) 1.教案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案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 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 参考答案:教与学 2.课程与教案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布卢姆长期从事教案目标研 究,他把教案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技能领域”。 参考答案:培养目标情感领域 3.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的课程设计,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上的课程设计。 参考答案:价值层面技术层面 4.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学生采取直接教案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案的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复式一位年级 5.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第一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是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 积效果,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学习经验教育目标 6.导向功能、功能、决策功能和功能是课程与教案评价的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诊断促进发展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参考答案:学习者 8.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生活,为了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 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参考答案:日常 9._________________ 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的问题。 参考答案:课程结构 10.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与社会进步之川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 设计取向上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利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参考答案:个人学生 11.教案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教案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外部动力,前者是指,启动教案过程 的力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内部动力教案主体 1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案方法包括演示法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参观法

信息技术工作总结归纳归纳

信息技术工作总结归纳归纳 某-某学年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工作总结归纳 又是年末,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习题。我们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习题我要认真思考想规定解决。 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电脑有时出现故障,有时上不了课,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规定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习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手册,认真备好课,写好教学导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2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2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学导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脑兴趣小组,

活动的成果的喜人,如初一不少的学生电脑打字速度,电脑知识水平的很大的提高。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如家访等形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运动会工作等等。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 2、课程内容:是指哥们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的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4、课程开发:主要是指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5、课程计划:是指学校关于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学习的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6、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效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7、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伴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 8、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9、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的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宗旨10、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性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1、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12、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13、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动力体系,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题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14、优化教学:所谓优化教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一种完美、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15、教学模式:实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和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16、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事物一种教学方式。 17、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叫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和。 18、讲授法:是指教师使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 2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结构。 22、班级授课制:通常是指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3、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纪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4、谈话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