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艺术概论_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_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艺术流派

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趣味、创作风格等基本一致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的艺术家群体。如20世纪的“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流派”等。艺术流派所彰显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总是对其时艺术思潮回应、投射、强调和深化。

2.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形象是生动、鲜明、独特、可感的,又是艺术家对生活亲身体验、有所发现并加以提炼、概括、虚构的产物。文学、音乐、美术等各门类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不同的特点,如想象性、可听性、可视性等。

3.绘画

绘画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设色、造型等手段,在二维平面创造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材料、工具的不同,绘画可分为壁画、版画、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等;根据题材和内容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4.舞蹈

舞蹈是人体的动态造型艺术,它以人体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的的动作、姿势、造型等动作组合与动作过程来表达情感的时空艺术形式。舞蹈通常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艺术舞蹈按表现风格可分为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和现代舞等。

5.戏剧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导演、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于一体,

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剧场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表演艺术。在西方,戏剧主要指的是话剧和歌剧;在中国,习惯上把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统称为戏剧。

6.雕塑

雕塑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出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雕塑是雕、塑、刻三种造型手法的总称。雕塑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雕塑的种类按材料来分,可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根雕、漆雕、贝雕、冰雕、泥塑、陶塑、石膏像等。

7.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它不仅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因素的戏剧形式,而且把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砌末道具等紧密地、巧妙地综合在一起的特殊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主要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豫剧、越剧、黄梅剧、粤剧等。

8.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在艺术领域出现的具有广泛和较持久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艺术思潮常常是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在艺术领域内的呼应和延伸,它能够反映社会整体文化的精神走向和内在特点。

9.美术

美术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包括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现代工业设计等等。美术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

10.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一种与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具有实用性的造型艺术。根据工艺美术的功能,通常可以分为日用性工艺美术和陈设性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形

式多样,是造型艺术中最庞大的一个门类。

二、简答题:

1.简述艺术的四种功能

在艺术的诸种功能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四种:无功利的超越性功能、社会认知功能、审美愉悦功能。第一种是就艺术功能的超功利性层面而言的,着重突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对人类的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主要强调“艺术”的无功利价值;后三者是就艺术功能的社会功利性方面的,或侧重“社会生活”这一要素,探讨艺术之于社会人生的价值;或突出“艺术家”这一要素,探讨艺术之于创作者的作用;或突出“艺术欣赏”这一要素,侧重艺术之于欣赏者的意义。

2.艺术表现的情感大致有哪几种

艺术表现的情感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艺术表现宁静、和谐和喜悦的情感谢;

第二种:艺术表现苦闷、孤独和绝望的情感;

第三种:艺术抒发义愤或悲愤的情感。

3.艺术审美体验功能的类型有哪几种

艺术审美体验功能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艺术的喜剧型体验功能,是指喜剧类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一种审美效果,这种艺术效果一般是通过幽默、风趣、夸张、诙谐、误会、巧合等表现手法产生的。

第二种:悲剧型审美体验功能,是指悲剧性艺术作品所激起的情感体验。一般有两种,一是“忧郁感”,另一种是“崇高感”。

第三种:优美型审美体验功能,指的是优美术型艺术带给人的审美影响力。

4.常用的艺术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常用的艺术分类方法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按照审美主体的感知方式,艺术可分为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听觉艺术(音乐等)、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想象艺术(文学)。

第二种:按照艺术的存在形态,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和时空艺术(舞蹈、戏剧、影视等)。

第三种:按照艺术形象的运动状态,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

第四种:按照艺术形象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艺术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戏剧、影视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

第五种:按照艺术形象的创造方式,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设计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等)。

三、问答题:

1、简单解释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风格”、“格调”、“品位”

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艺术作品中的意蕴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它是感性的、具体的,存在于作品的具体艺术形象之中;第二,它是多义的,这种多义性首先与意蕴的多层次有关,其次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性、非概念性有关;第三,它具有历史的生成性,与不同接受主体对作品意蕴的不同认识、不同感受和体验相关。

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成功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形与神等因素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作品产生强烈的感

染力。

风格,是指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是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码特征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

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格调是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品位,是指从作品中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如中国绘画理论中,把绘画作品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或是上中下三品等,就是为了从批评的角度确立作品不同品位间的差异和不同特征,建立起相应的等级次序。另外,品位与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有密切联系。艺术作品中不同品位的形成是艺术家从不同的艺术观念出发把握生活的结果。

2、什么是“情感”?请举例说明情感在艺术实践中的表现。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态度。也就是说,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

艺术实践活动往往需要情感的激励,想象因情感而活跃,形象因情感而生动。梵高是一位典型的情感型画家,他的激情来自于他对世界有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那是一种天真、热情和深沉的爱。他有着高度敏感的知觉力,这种知觉力充满感情。他的名作《星夜》成功地将激情视觉化。《星夜》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十

一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爆发着。那巨大、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黄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明月,更象是画家在幻觉和眩晕中所见。在这幅画中,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的天空,仿佛已经变成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线的一种扩散,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战战兢兢的人们,顿时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

这位极富表现色彩的艺术家,奖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审美情感融入审美对象中,使颜料和深藏于内心的情感直接重合,画面中咄咄逼人、铿锵有力的色彩服从于表现心灵的需要。这幅作品与其说是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不如说是在追求自我情感世界的表现。

3、如何区别艺术与娱乐?

艺术在客观上具有娱乐性,但并不表明艺术就是娱乐。

艺术与娱乐的关系可以拿作为艺术的喜剧与作为娱乐的笑话来对照。常态的笑话通常是对政治与道德两大权威的挑战,许多娱乐笑话属于色情文化,但其中多少蕴含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作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的笑话,它揭示了特定社会里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烦恼,其中不乏一些两性关系的社会内涵。但它充其量只能给人带来一点宣泄效果。娱乐活动带来的快感“以性为本”,属于生命的表层,表现为神经的松弛与感观的快适。艺术的快感“以情为本”,艺术是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属于自我的深层次,表现为生命意识被触及后的幸福体验。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既能给人带来一种感官的愉悦,又能给人带来一种思想的快乐。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都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在创作或欣赏过程中,艺术家或观众处于一种完全忘我的状态,沉醉在艺术天地中流连忘返,并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4、什么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艺术创作的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众多的艺术创作方法中,影响深远、作品丰富、贯穿艺术史始终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除此以外,还有古典主义创作方法、自然主义创作

方法以及作为较为宽泛概念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艺术创作方法与艺术表现手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者的区别在于,创作方法是某种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是指导整个艺术创作活动的最一般的原则,因此对创作的影响是全局性的。而艺术表现手法是塑造形象的具体方法,仅仅是艺术表现中的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段,往往只对艺术形象的具体刻画起作用,因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局部的。

二者又是有一定联系的。虽然同一种创作方法可以运用不同的手法、技巧,许多艺术手法和技巧也可以为各种创作方法所用,但一定的创作方法往往更多地使用与它相适应的艺术表现手法。因此,从作品的外部特征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中所遵循的是何种创作原则,即何种创作方法。

四、论述题:简要论述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及哲学对艺术发展的作用

艺术从来不会在真空中发展,总是要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非常强力的推动或制约。影响艺术发展的社会动力主要有经济、政治、宗教、道德、哲学等。

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同时也表现出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和经济的发展常常不是同步关系,艺术发展时快时慢,甚至有时与经济生产呈反方向发展。如在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西方最早的文学——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却极其兴盛;

18、19世纪的俄国经济发达程度远远逊于其他西方国家,但却出现了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等一大批伟大的艺术家,艺术成就不输于美英法等经济强国。

政治是影响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都会要求艺术创作符合其政治方向、宣扬其政治理念。政治要求艺术为自己服务,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政治既可以成为强大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

力,导致艺术的衰败。如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残酷措施来打压一切反对或异议之声,造成了艺术创作的凋敝;盛唐时期文艺政策比较开放,艺术家们普遍积极乐观,造就了古典文艺的一个黄金时代。

道德对艺术的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无数事实证明,崇高的、进步的道德准则是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例如北宋诗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无私的情怀。然而,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会阻碍艺术的健康发展。如中国自宋代起树立的对妇女贞节要求极其严酷的“贞操”观,出现了许多歌颂守节的“烈女传”故事,而事过境迁之后,这类作品便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不再得到人们的欣赏。

宗教对艺术的发展既有促进也有阻碍。总的来看,宗教在艺术的开端时代对文艺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大,那时艺术与原始巫术、原始宗教尚混沌未分,宗教故事中蕴含的种种奇幻形象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在宗教势力强盛时期(如西方中世纪、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集团往往也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它们以自身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组织大规模的艺术创作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如达芬奇壁画、云冈石窟等许多艺术作品。但宗教在近现代更多时候则对艺术起阻碍作用,如限制艺术的题材、扼制艺术家的思想自由,影响了艺术的健康、自由发展。

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任何艺术家都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艺术创作方法,选择哪种艺术方法是由艺术家的哲学思想所决定的。艺术家的哲学思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哲学思想的转变会带来创作方法的转变。另外,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 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 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 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 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 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 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 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 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 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 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 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 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 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 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 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 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 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艺术概论》课程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导入“艺术的产生及其内涵的演变” 本讲内容的主要思考练习 ★“任何人把艺术理解成什么,艺术就是什么。”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1)是对19世纪初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的延伸,同时亦是对1917年由杜尚的“小便池”事件引发的究竟何为艺术的大讨论的一种结论性总结。 (2)该观点的提出以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古典艺术受到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背叛和颠覆为背景的。 (3)该观点以传统的艺术规则正在被艺术与生活渐渐合而为一的创作理念所打破为立论依据。 第一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艺术的起源 本节的学习重点 (简述)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说法、核心观点、代表人物: (1)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狄德罗等。 (2)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代表人物有18ct法国哲学家席勒和19ct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弗雷泽;雷纳克。 (4)劳动说。认为艺术来源于劳动,艺术是劳动的产物,它伴随着劳动而产生;代表人物有普列汉诺夫、马克思、恩格斯、鲁迅、柯斯文。 第二节艺术的发展 本节的学习重点 ★(结合作品示例阐述)艺术的发展特点: (1)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在:○1鲜明的时代特征;○2艺术形式的变迁;○3与社会盛衰密切相关。 (2)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3)继承与革新。表现在:○1继承与革新是艺术发展的主要方法;○2许多艺术门类的发展常常是多种方法并用。 第二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与难点 1. (结合作品)理解艺术的形象性特征。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中。 2、★(结合作品阐述)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认识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等。 (2)审美教育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人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审美娱乐作用: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第三讲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艺术创作 本节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又叫艺术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采用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以感性意象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形式,以想象为中心环节,包含感知、情感、联想、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有机综合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思维方式。 本讲的学习重点与难点 1、(简述)形象思维的特点。 (1)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位;(2)以感情作为思维的运动驱力;(3)以想象为思维的基本途径;(4)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为最终成果。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专业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设计概论》考查课 专业论文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范元泽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243班 专业课程:设计概论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园林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力不从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已经成为提高环境的第一要素。阐述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内涵精神,并针对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提高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探讨。 作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景观,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及景观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建设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设计理念创新。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路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关键字:园林绿化发展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2) 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 2.1理想与想象性 (3) 2.1.1点的运用 (3) 2.1.2线的运用 (3) 2.1.3面的运用 (3)

2.2节奏与韵律 (3) 2.3形式美 (4) 2.4抽象手法的运用 (4) 2.4.1简洁化抽象 (4) 2.4.2几何形抽象 (4) 3园林绿化设计的措施 (4) 3.1坚持“文化建园”的宗旨——构造美的世界 (4) 3.2搞好绿地系统规划——扭转园林绿地安排的随意性 (4) 4.结语 (5) 5.参考文献 (6) 6.评语 (7) 关于园林绿化设计理论的探讨 引言: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及社会责任感。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城市园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论城市的总体还是一个社区,都是由大小的“生态经济文化系统”组成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因为生态本身不仅具有效益,如制氧、吸尘、降温、防噪音等,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生态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存。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结合,达到生态优化效果。植物造型与园林小品的结合,会创造出优美的艺术氛围。许多植物可以配置出各种特色的园林植物小品,但这种植物造型的园林小品也不能喧宾夺主,它在园林设计中一般只能充当配角。而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招来许多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显得更有生气。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厂矿和居民区建筑设计要逐步进行,特别是现在各开发商都在争建绿色生态住宅,其绿化系统的设计要统一进行,不得各行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可采取“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把城市林业和乡村林业结合起来,加大道路绿化带、网的建设,逐步走向城市园林与大地园林的有机结合。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国外园林绿化经验的借鉴也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地形特点,就地发挥,以植物造型为主,协调搭配。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1理想与想象性 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象力。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1 2 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 1 2 1 2 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内容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 其中也要。从根本上讲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 1 2 3 4 1 2 1 2 艺术参 成为 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艺术流派 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趣味、创作风格等基本一致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的艺术家群体。如20世纪的“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流派”等。艺术流派所彰显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总是对其时艺术思潮回应、投射、强调和深化。 2.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形象是生动、鲜明、独特、可感的,又是艺术家对生活亲身体验、有所发现并加以提炼、概括、虚构的产物。文学、音乐、美术等各门类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不同的特点,如想象性、可听性、可视性等。 3.绘画 绘画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设色、造型等手段,在二维平面创造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材料、工具的不同,绘画可分为壁画、版画、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等;根据题材和内容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4.舞蹈 舞蹈是人体的动态造型艺术,它以人体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的的动作、姿势、造型等动作组合与动作过程来表达情感的时空艺术形式。舞蹈通常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艺术舞蹈按表现风格可分为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和现代舞等。 5.戏剧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导演、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于一体,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剧场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表演艺术。在西方,戏剧主要指的是话剧和歌剧;在中国,习惯上把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统称为戏剧。 6.雕塑 雕塑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出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雕塑是雕、塑、刻三种造型手法的总称。雕塑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雕塑的种类按材料来分,可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根雕、漆雕、贝雕、冰雕、泥塑、陶塑、石膏像等。 7.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它不仅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因素的戏剧形式,而且把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砌末道具等紧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填空)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填空)★(简答)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简答)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要有具体阐述。)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主张第6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填空)★(简答)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填空)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填空)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填空)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填空)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填空)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填空)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填空)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 ★(填空)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填空)综合艺术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由于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填空)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填空)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填空)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填空)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名词)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名词)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提出,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名词)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简答)“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看,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简答)“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复习重点)艺术概论试题_复习大纲

艺术概论试题库1 一、选择题: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 ) 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 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 ) 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 ) A.模仿 B.再现 C.表现 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D.科学文化 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 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 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 D.没关系 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 )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 ) 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虚构性 D.形象性 11.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形象 B.情感 C.思想 D.生活 A. 情感 B. 理智 C. 知识 D. 科学 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 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13. 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 ) A. 3:5 B. 1:3 C. 1:5 D. 3:7 14. 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 ) A.反复 B.节奏 C.对比 D.多样的统一。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所谓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 ) A.艺术的 B.时间的 C.宗教的 D.理论的 16.意大利哲学家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主张“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是一种心灵活动。( ) A.克罗奇B.伯格森C.科林伍德D.黑格尔 17.德过古典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多少要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但艺术的最终根源却在于“理念”。( ) A.黑格尔B.伯格森C.科林伍德D.康德

最新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 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 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 1、高度逼真性: 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 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 艺术真实 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 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 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 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 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 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 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 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 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 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 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 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 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程序。电影生产虽然不能不受到资本的控制,但是,它毕竟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演员等诸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神性劳动,资本控制不了每一个电影生产者个体的精神,控制不了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这就为进步的电影生产者打破资本的控制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电影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亦大有人在,例如卓别林,他的电影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打闹喜剧形式出现,在保证电影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现代大生产状况下大众的生存境遇,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被扭曲异化的深层事实,从而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期中考试复习题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期中考试复习题 1.如何理解“环境艺术是一门整体的艺术?” 2.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评价标准有哪些? 环境的自在性,人的主体性,环境的整体性,时空的连续性,意识的民众性 评价标准:方便性,舒适性,含义性,个性,和谐性,愉悦性 3.设计(Design)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提高设计思维能力?

4.为什么说“环境艺术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统 一?” 5.环境艺术设计要满足公众物质精神审美功能需求,这是否会造成 设计过程中的矛盾? 不会,设计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的审美。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已从“形式追随功能” 的现代主义转向情理兼容的新人文主义。审美经验也从设计师的自我意识转向社会公众的群众意识。“公众参与”早已不只是句漂亮的口号,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在不知不觉中,大众的口味已在引导着我们的设计方向,有时甚至起到支配的作用。 6.计成《园冶》中“深奥曲折,通前达后,”“相间得宜,错综为妙,” “砖墙留夹,可通不断之房廊;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钱泳《履园丛话》中“数间小筑,必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运用“形”的有关内容进行解释。 我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往往通过隔断、月门、漏窗、花墙

等构筑物,使景物相互穿插,内外空间沟通,丰富视觉层次。这样的建筑空间,合中有开,实中有虚,即使环境有限,境界却无限,寓不尽之意于有限的空间之中。关于建筑艺术的空间美和实虚空间的联系 7.著名雕塑家布朗.库西曾说:“当你雕琢一块石头时,你将发现你 手中的这块石头的精神及其他属性,你将限着对这块石头思索,而展开你的艺术构思。”请以“质感与肌理”的有关内容进行理解。 建筑材料,比如石头,是我们创造环境的物质基础。物体表面的质地特征性作用于人眼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反应就称为质 感。即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感受。虽然,质感一般是指触觉来说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触觉和视觉长期协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一般可以就此观察一块石头。肌理,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 理,它使质感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因此对于石头这些自然物,它也需要我们通过想象去构思其艺术韵味。 8.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及各个阶段的控制要点是什么? ●与工业接触 ●研究与分析(基地调查)基本图准备,基地分类(资料收集)级 分析评估,与业主访谈课题发展

艺术学概论复习要点及答案

基础知识及要点(答案。): 答题要求:条理清晰、字迹规整、论述充分、言之有据 1、 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一一作品一一欣赏者一一世界 艺术活动圈:艺术欣赏一一艺术批评一一艺术研究一一艺术创造 艺术概论:对 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2、 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表现说、艺术起源多元决定论 模仿说:艺术是对自然界河社会现实的模仿 合理性:原始艺术具有模仿成分 片面性:模仿并非艺术本质。只是一种实现手段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巫术说:艺术具有某种实用倾向或实际目的的行为 合理性: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能力有限,寄托巫术 片面性:艺术离不开物质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弗雷泽《金枝》,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游戏说:艺术出自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过剩精力的释放。表现在: 1.由于 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2、人将这种自由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 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合理性:揭示了人流思想深处的原始的艺术冲动 片面性:忽略了人的艺术创造的社会实践性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艺术 合理性:指出了艺术活动的社会实践根本特征 片面性:社会实践逐渐生成具有审美色彩的中间艺术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表现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合理性:艺术具有表现情感的实际功能 片面性:艺术起源并非出于表现,而是有其发展过程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 是所谓“真正的艺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情感表现说”。美国苏 珊.朗格,“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多远决定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二十由多元决定的。艺术本身就是一 种综合现象,因此,艺术的起源与社会性、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有关联。艺 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 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的 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得冲动和游戏的本能。究根结底,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矛盾与多元决定》,“多元决定论”。 3、艺术本质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 (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影子说”,“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A 、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

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介绍西方艺术发展状况,能够使学生了解中西艺术的异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识记: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一:中西文化差异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环境艺术设计是融合多种因素的综合学科,就中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其差异性的体现源于文化思想上的不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不同的文化也使得人们的意识产生了差异,最终导致了艺术发展的不同,使得彼此形成了各有特点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文明,最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设计文化。在表现方式上,西方艺术家的设计手法相对直接一些,东方艺术家就要比西方艺术家含蓄许多。因此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一、从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看环境观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它是由人们长期创造而产生的,是历史的沉淀。东方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上千年,这样文化中的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来表现中国艺术。中国人历来以含蓄作为美的标准,着重道德和理性,大多数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在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直接、张扬,西方文化表现的也比较侧重理性,从根本上去认知世界,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改造,让世界能够与人相适应,所以西方在设计上更注重物质方面。由此可看,中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是各有所长,有一定的互补性。例如,中国园林更加注重自然化,追求的是和谐的、含蓄的,有意蕴的设计。而西方的园林追求物质化的形式,从它的人工和几何形式布局体现出来。所以,在东西方环境艺术上体现出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不一样。 二、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西方因文化的差异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东方的文化被儒、道两大思想主使着,这两大思想对中国的建筑园林,室内景观都有这深刻的影响,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如下: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了解世界范围内艺术学学科及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中西方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理解动中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异同及相互借鉴。 5.掌握艺术学理论横向、纵向各个环节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6.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创作链保持良性循环。 7.能够结合中国艺术创作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将与此相关的各具体艺术门类以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

艺术学概论考试知识要点总结

名词解释 1.艺术:从广义上讲,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以及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艺术;从狭义上讲,艺术则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和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2.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达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3.表情艺术: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4.语言艺术:所谓语言艺术,就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 5.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汇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包豪斯学派:包豪斯是1919年德国创办的一所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其创始人就是著名建筑学家格罗彼乌斯。以其为代表的“包豪斯学派”,主张把建筑、美术、工艺等按照现代美学原则结合起来,主张现代建筑艺术理论。 7.戏剧性:所谓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征。 8.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由前苏联戏剧作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戏剧表演体系,他强调演员应当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设身处地的体验角色生活、情感和思想,并且在演出时再体现于表演之中。该体系主张“我就是角色”,并且根据戏剧情境来做出一连串的行动,称之为“贯穿行为”。 9.布莱希特体系: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倡导一种“间离效果”的表演方式,废除传统的“三一律”框框,主张场景变换的自由化,在表演艺术上主张演员与角色在情感上保持距离,始终清醒的意识到“我是在演戏”,用理性效果代替感情效果,主张演员始终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表演,始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在演戏,以便让观众冷静的去分析和判断。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画家卡拉瓦乔,其代表作有《圣母升天1.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2.希腊神庙建筑的三大基本柱式是多立克和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3.《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 4.凯旋门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 5.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6.拜占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是圣菲索亚教堂。 7.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镶嵌画和壁画。 8.哥特式教堂的突出标志是玻璃窗画 9.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10.世界三大宗教美术指的是基督教美术、佛教美术和伊斯兰美术。 11.文艺复兴法国巴黎圣洁者喷泉浮雕《仙女》是古戎创作的。 12.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第一位大师是乔托,最后一位大师是波提切利。 1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最早表现希腊神话题材的画家是波提切利,其代表作品 有《维那斯的诞生》和《春》。 14.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其代表作有壁画《哀悼基督》等。 15.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 16.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佛罗伦萨三位大师分别为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雕塑家多纳太罗, 和画家马萨乔。 17.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18.达·芬奇的重要绘画作品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19.米开朗基罗在罗马的西斯廷教堂,创作了巨幅天顶画《创世纪》和祭坛画《最后 的审判》。 20.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透视学和解剖学。 21.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乔尔乔内和提香。 22.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丢勒和霍尔拜因。 23.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尼德兰(国)的凡·艾克。 24.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 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像。 25.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尼德兰(国)的勃鲁盖尔。 26.欧洲“巴洛克”艺术在雕刻方面的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在绘画方面的代表是佛兰德斯的鲁本 斯。 27.荷兰17世纪杰出的肖像画、风俗画画家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其代表作分别为《吉 卜赛女郎》、《夜巡》、《倒牛奶的女仆》。 28.被认为是推开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大门的人是意大利》。 29.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誓言,而德拉克洛瓦创作 的《自由领导人民》,则是这位画家的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 30.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31.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 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西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32.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旗手是库尔贝,其代表作品有《画室》、《奥尔南的葬礼》等。 33.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 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