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教育的未来:终结或重构

高等教育的未来:终结或重构

高等教育的未来:终结或重构
高等教育的未来:终结或重构

高等教育的未来:终结或重构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9807760.html,2014-01-26 作者:吴洪涛来源:《高教探索》2014年第1期浏览次数:32

摘要:本文以法国学者米亚拉雷对教育概念的基本含义分类为分析框架,试图从作为活动、内容和结果的高等教育来理解高等教育的“教育”意涵,分析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危机表象,展望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与重构路径。文章指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构建各抒己见的共同体;追求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培养追求智慧及至善的人”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是培训机构还是教育机构;知识本身还是目的吗;高等教育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三个问题。归纳了未来高等教育“作为解放的高等教育;作为自知的高等教育;作为契约的高等教育”三个主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未来;终结;重构

如何评价当前的高等教育,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狄更斯《双城记》中的那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1]居安思危,正视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认清高等教育危机产生的真正成因,透视高等教育危机背后隐含的教育问题本身,无疑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高等教育的“教育”意涵

法国学者米亚拉雷在《“教育”一词的多种含义》一文中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教育’一词至少具有4种基本含义:(1)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2)作为活动的教育;(3)作为内容的教育;(4)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米亚拉雷的阐述摆脱了对于教育的具体定义方式的选择,他所陈述的教育的上述四种含义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即“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强调的是,在作为机构的教育的背景下,通过运用作为内容的教育,使作为活动的教育所产生的结果”[2]。从而以不同层面呈现了人们对于教育概念的多种理解,又通过整合策略给出了对于教育的整体理解。本文借用米亚拉雷的理论,试图对高等教育也作四个层面的理解:(1)作为机构,指一种基于中学后教育的有形的教育组织机构;(2)作为活动,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影响的教学活动以及对知识的探索;(3)作为内容,指学生用于高等学习的高深知识;(4)作为结果,指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此处所要阐释的高等教育的“教育”意涵,主要是从作为活动、内容与结果的高等教育来理解的,因为作为机构的高等教育,目前非但没有终结的趋势反呈扩张之势。

1.作为活动:构建各抒己见的共同体

加拿大已故学者比尔·雷丁斯针对全球化语境中的大学处境,提出了一种以“思想之名”办学的理念,即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质疑、批判能力为旨归的教育。他倡导一种“教学景观的开放性”,即“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不应认为自己是主体,而是永远保持‘他者’与己共存的意识,包纳‘他者’,用‘他者’不断质疑自我,由此大学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共同体,但是这个共同体不再以‘共识’为凝聚力,而是以差异,说得更确切一些,以承认彼此的差异为基础”[3]。他把这样的一个共同体称为“各抒己见的共同体”,其中心是双方保持透明(transparency)状态下的交流的概念,这使得康德式的法官的执行行为以及费希特式的老师学生间的纽带成为可能。雅斯贝尔斯也曾认为:“大学是把人们集合起来,投身于学术或科学的学习,投身于精神生活;Universitas(大学)的最初含义即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与它作为所有学科的统一体的含义是同等重要的。”他还指出:“大学应该有交流存在,不仅要有不同学科层次的交流,而且要有不同个人层次的交流。这样,大学就应该给学者们提供条件,使得他们能够和同行的学者和学生一起开展直接的讨论和交流。”[4]怀特海认为,

如果仅把大学教育活动纯粹看作知识的传授,那么自从15世纪印刷术普及以来,大学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他提出:“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确实传授知识,但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一所大学若不能发挥这种作用,它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5]

2.作为内容:追求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的观点强调了高等教育传授的知识不仅是实用的或特殊的,而且应该是自由的;不仅是世俗的,而且应该是神圣的;不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目的。纽曼认为:“知识不仅是达到超越它本身的某种事物的一种手段,或者是它自然地消融其中的某些技艺的准备,而且也是足以安身立命以及为了它自身的缘故而加以追求的一种目的。”[6]“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它(知识)或用它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用来应付不时之需,可以带在身边,进入市场。知识是一种习得的精神启示,是一种习惯,是一笔个人的财富,是一种内在的禀赋。”[7]他并不否认作为手段的知识的重要性。“不要认为我这是要否认对那些属于实用或机械方面技艺的特殊和现实东西予以关注的必要性,或者说要去诋毁这些东西带来的好处。生活离不开它们,我们日常的福利归功于它们。运用它们是众人的职责,并且我们对完成这一职责的那些人感恩不尽。”[8]但他更认为,如仅止于此,这种知识只能称为实用知识,而只有在人的理智的影响下,知识才能成为科学或称哲学,理智是知识内在丰富性的本原。

3.作为结果:培养追求智慧及至善的人

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人,而且要致力于培养追求智慧与至善之人。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认为,“一种不讲价值的教育制度是与教育这个名词相矛盾的”,“一个否认价值存在的制度,就是否认教育的可能性”。他将当时美国高等教育的混乱归之于哲学上的混乱,从而对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价值观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相对主义(relativism)、科学主义(scientism)、怀疑主义(skepticism)和反理智主义(anti-intellectulism)是哲学末日启示录(philosophical apocalypse)的四个骑手,它们已经造成了最终将导致西方世界崩溃的那种教育的混乱。”与此同时,本该以“永恒观念”为目的的教育却因为那些适应环境和直接需要的学说变成了“以变动不居的外在事物”为目的,而这样只会造就滞后于时间和社会的人。他认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类至高的理想是企求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将不完美的现实加以改造,引导它走向完美的理想世界,即止于至善”。于是他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知道什么对人是善的(good for man),即洞悉万物的原理秩序,因为各种价值有其层次;教育的任务就在帮助我们了解价值层次,建立价值体系。”[9]

二、高等教育的危机乃至终结

美国以布朗大学为基地的“未来规划:变革世界中的高等教育政策”项目组的高等教育智囊们对美国高等教育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它总是那么成功在握,志得意满,良好的自我感觉将使其疏于体察这场正在进行的变革的速度和意义,逐渐陷入新的未经审视的体系,将高等教育的传统功用破坏殆尽”[10]。而早在近一个世纪以前,怀特海也先知地表达了类似的隐忧。“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学的蓬勃发展。所有的国家都分享了这个发展运动,而美国首当其冲,它也因此享有了特殊的荣誉。然而,天赋的好运甚至可能会破坏这种运动;大学的这种发展,譬如在学校数量、学校规模以及内部组织的复杂性方面,暴露出某种危险:由于对大学服务于国家时应起的主要作用缺乏广泛地了解,大学的基本作用可能会遭到破坏。”[11]

1.大学是培训机构还是教育机构?

如今的高等教育,往往有教育之名,却无教育之实,甚至已经模糊了教育机构与培训机构之间的界限。诚如王建华教授所言,“一方面受制于传统大学的学术价值观,在那些顶尖的研究型大学里,

高等教育被科研所取代或成为科研活动的副产品。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庞大底部,高等教育又正在沦为“高中后”的高级培训。其结果,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解,要么受制于科学研究,强调学术性的精英主义;要么受制于职业培训,强调市场化的实用主义。”[12]而几乎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尼采就已敏锐地意识到了真正的教育机构与他所言的生计机构之间的对立关系,“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纤足的仙女,而这种以谋生为目标的所谓‘教育’只是‘一个可供使唤的丫鬟’,一个有智识的女仆、生计、收益、需求方面的女管家”。“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相关的机构则是一些‘对付生计的机构’,绝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13]美国学者斯坦利·阿罗诺维兹则将当代大学称之为“知识工厂”或者“企业型大学”。他指出:“当前的学术体系歪曲了培训、教育以及学习之间的区别,许多学校将培训推至前台并将其称为教育;由于缺乏一个让学生能社会化于其中的统一的社会文化,以及缺少无论如何都有能力引导独立课程的教育哲学,这个学术体系从整体上被市场逻辑所控制,即学生毕业时已经为工作做好准备。在这些要求的驱使下,学院和大学无法去实施一个使得学生为未来更为复杂的世界做好准备的教育项目。”[14]由此,教育变成了培训,而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变成了培训机构而非教育机构。

2.知识本身还是目的吗?

纽曼认为,“知识是一种习得的精神启示,是一种习惯,是一笔个人的财富,是一种内在的禀赋。”然而如今的高等教育却陷入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泥沼而不可自拔。雅斯贝尔斯曾指出:“关键不在于掌握作为事实存在的知识本身,而是要看一个人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和主动性,走远一些自己来审视这些事实,深入地思考它们,看看应该问些什么问题。”[15]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认为:“刻板地使用功利主义的标准可能会剥夺下一代人完成自己所面对的任务而需要的手段本身,因为这将不会是这一代人所面对的任务,因此完成这些任务不能使用被这一代人认定为‘有用’的那些特殊的手段。”[16]印度学者克里希那穆提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过于追求知识的实用性的状况,指出:“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机械。无论是在科学、哲学、宗教、商业方面,还是在我们正在获取的技术知识上,我们的心都在沿着狭窄的轨道运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或者从事某种专门化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在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一种心智的模式化,于是逐渐地,国家,甚至民主国家,也在规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大多数善于思考的人当然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不幸的是,他们似乎都接受并且容忍了这一点。这已经成为对自由的一种威胁。”[17]

3.高等教育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高等教育原本致力于培养追求智慧与至善之人,这样的人必然会思考如何实现生命价值这一问题。那么,今日的高等教育为何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呢?美国学者安东尼·克龙曼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在来自研究理念和政治正确性要求的压力之下,它已被逐出了我们的学院和大学。”[18]在如今这个“科学时代”的学院和大学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显学,这些领域中的人们充满了自尊与自信,他们全都深信自己正在对确定无疑的和有价值的目标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正在为高等教育工作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而人文领域自“虔诚”时代以降,经世俗人文主义时期到如今的人文学科时期,其基调却恰恰相反,在那里充满着不安全感和疑虑。在这一领域中的人们并不清楚自己为高等教育所作的贡献,他们对自己所做工作的独特性和价值缺乏振奋感和集体感。面对科学与技术的权威地位,人文学科自毁式地接受研究理念以及甚至更具破坏性的政治正确性文化,使高等教育放弃了人生意义的追求,人生意义问题已不是精心组织的和有价值的教学主题,从而使作为结果的高等教育也走向了终结。

三、高等教育还有未来吗?

尼采曾指出,扩展教育的冲动和缩小教育的冲动是现代两股貌似相反、就其作用而言同样有害、就其结果而言终于汇合的潮流,统治着我们原本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的教育机构。扩大教育的倾向使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而缩小教育的倾向使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和国家利益的工具。而如今“高等教育供给的极大丰富,一方面暴露出了当前高等教育理念市场和认知框架的混乱,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超越高等教育危机,构建真正的高等教育的迫切性”。“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其自身呈现出来的特有的危机状况,为我们构建真正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19]

1.作为解放的高等教育

罗纳德·巴尼特教授在《高等教育理念》一书中认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理念乃是以自由教育形态呈现的‘解放’理念。”“高等教育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自由观,抑或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体现为一种解放的教育观。”更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解放”学生的心智发展与自我赋权,即把人从形形色色的愚昧、无知、庸俗、偏见、谬误、固执和各种贪婪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与判断能力,进而成为自身命运的主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学生个体的心智发展。高等教育之所以‘高等’,就体现在高等教育能把学生推进到对自身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理性层面,能对所学习的东西持有自己的看法。”[20]那么如何来赢得高等教育的“解放”呢?答案在于必须打赢一场“反对高等教育的战争”。当前,新自由主义者正对高等教育展开全面的“攻击”,这种“攻击”与对国家其他公共机构的攻击并驾齐驱,这种“攻击”在英国和美国已展露无疑并正向世界其他很多地方蔓延。新自由主义者发起的无情攻击目的在于消除所有可能提供不同于市场驱动的政策、机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反对意见的公共空间。为此,只有打赢这场战争,“只有当最高管理机构采取克制,牢记不可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大学,那时,我们伟大民主国家的现代大学教育体制才能够取得成功”[21]。

2.作为自知的高等教育

维柯把“认识你自己”与亚里士多德的“一切人,生而渴望知识”结合起来。他认为:“知的欲望是一种自然的倾向,其最高的形式是想要知道自己的人的精神。知识的最高形式使人的认识者知道,什么使人成其为人。”[22]

作为自知的高等教育正是意在表明高等教育必须让人自知“人为什么而活”以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两个主题。如今,现代科技已空前地扩展了人类行动的范围,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控制欲望,任何阻止人类前进的障碍都可以被清除的意识得到了无限膨胀,从而忘记了正是人类自身的有限性才使生命富有意义这一重要前提,忘记了“人为什么而活”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两大主题。就此而言,人类已经陷入了恩斯特·卡西尔所说的“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人已经失去了把“自知”作为教育目标的意识。但人类必须自明: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的寿命始终是有限的这样一个始终无法改变的命运,我们必须在人类寿命有限性这样一个框架内思考与行事。为此,高等教育需要让人重新成为有自知之明的人,要为身处科学霸权主义中的人们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期盼,要让人找到自己在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中的正确位置。雅克·马里坦曾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发展其进化的能动性,赢得那种个体性的人所要获得的内在和精神自由。经由此过程,他将自身塑造成具有人性的人——以知识、判断力和美德武装起来的人。换而言之,即借助知识、智慧和善良意志和爱使个体的人获得解放。”[23]为了获得关于教育目的的完整观念,我们有必要更加周密地考虑具有人性的人及其深层的天然追求。通过真正的高等教育,“恢复人生意义问题在我们学院和大学中的尊贵地位以及重审世俗人文主义的道路也将通畅起来”。[24]

3.作为契约的高等教育

作为契约的高等教育,意在重建高等教育与公众间的约定。1636年,哈佛大学创立之时,“它的纲领中清楚阐述了两个目标,即:培养足够的‘布衣百姓’领导殖民地教会,同时培养能够管理殖

民地事务的‘有教养的绅士’”[25]。1701年,耶鲁大学创立时同样秉持教育要为“教会和公民的事务所用”的宗旨。这些目标与宗旨成为公众期望的基础并得以延续,因为它的利益超越于一切市场部门的利益之上。作为回报,高等教育机构也赢得了在社会中不同寻常的“特权地位”——“学术自由,对社会面临的争议性问题的自由辩论权,财政支持,免税,以及莫大的尊重与信赖”[26]。由于市场力量的影响日盛,如今这个协定正遭到缓慢而触动极深地损害,高等教育作为协议一方无法履约的风险不断增长。正如亨利·吉鲁教授所认为的:“大学是实现民主的公共空间,是提供民主政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批判中心,如今这个观点已经被大学是生产新自由主义臣民所必须的市场机器的观点所取代。”[27]为此,高等教育假如要有美好的未来,高等教育机构与公众之间必须要重新达成一种共识:“高等教育必须构筑在‘每所高校都决心向社会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曾有赖于上述广泛的社会认同——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及社会相应回报的支持、优待和敬意的普遍共有的理解。”[28]高等教育应该回归其根本任务:“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一种领导作用,抑或就是领导作用,没有之一。这个使命落在学院和大学身上是因为,由于历史原因,大学和学院一直拥有智力和物质资源来占据这个位置。”[29]

参考文献:

[1]狄更斯.双城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

[2]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7-69.

[3]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9.

[4][15]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7,74.

[5][11][2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37,134,149.

[6][16]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7,38.

[7][8]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3,32-33.

[9]王晨.保守主义的大学理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7-210.

[10][25][26][28]弗兰克·纽曼,莱拉·科特瑞亚,杰米·斯葛瑞.高等教育的未来:浮言、现实与市场风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25,224,232.

[12][19]王建华.什么是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2(9):4,5.

[13]弗里德里希·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6.

[14][29]斯坦利·阿罗诺维兹.知识工厂:废除企业型大学并创建真正的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42,172.

[17]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

[18][24]安东尼·克龙曼.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1,172.

[20]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译序(3-4).

[24][27]亨利·吉鲁.新自由主义政治学的失败:年轻人和高等教育的危机

[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9807760.html,/articles/sxpl/sx/article_2011102847746.html.

[22]维柯.论人文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4.

[23]雅克·马里坦.教育在十字路口[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14.

(责任编辑陈志萍于小艳(网络版))

诉之合并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

诉之合并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 关键字:诉之合并诉讼经济诉讼标的 前言 在民事诉讼法的发展中,普通法时代严格限制诉之合并,并且完全按照诉讼开始的令状进行诉讼,根本不存在现代意义上诉之合并的诉讼经济的原则。[1]罗马法规定的诉讼结构是一对一的形式,复数主体诉讼和诉讼标的合并是被禁止的。随着诉讼技术的提高、民事纷争型态的复杂化和效益作为诉讼基本价值取向的全面确立,诉之合并制度逐步确立并不断发展。 诉之合并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上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民事诉讼法上之诉讼合并制度旨在使当事人可以节省劳力、费用和时间,并以防止裁判抵触为其作用。所以各国民事诉讼法均有共同诉讼之设定及诉之客观合并之规定。”[2]诉之合并制度孕含着诉的要素理论和诉讼标的理论等基本诉讼法理。对诉的构成要素和诉讼标的的不同主张和理解,必然会对诉之合并制度产生不同的认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诉之合并的规定过于简单,学界对之也缺少必要的关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诉之合并较为混乱的现象:应当合并审理的案件却分别审理,造成重复诉讼,加重了法院和当事人的讼累;而有的不应当合并审理的

案件却在同一个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致使法律关系复杂化,案件审理旷日持久。鉴于此,笔者借鉴于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立法、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试图对民事诉讼基础理论和具体的诉之合并制度及其相互之间进行内在逻辑的整合,探索诉之合并制度的理论体系,以期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诉之合并制度的关注和重视。 一、诉的要素理论和诉之合并 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诉之合并系指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将几个独立之诉进行审理和解决。但是,怎样才是独立之诉换言之,诉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决定诉单复此彼的因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诉的要素理论的内容。 诉的要素指构成一个诉应具备的基本因素。对于诉的要素,国内外学者间一直存在争议。前苏联的通说主张诉由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构成;[3]日本的学者大多认为诉的要素为当事人、请求旨意、请求原因;[4]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通常认为诉由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之声明构成。国内学者则有“二元论”、“三元论”和“四元论”。“二元论”认为诉由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构成;“三元论”主张诉由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构成;“四元论”则主张诉由当事人、诉讼标的、诉讼理由和诉讼请求构成。笔者认为诉的要素应当包括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当事人因民事经济纠纷提起民事诉讼时,其向法院提交的起诉状,除应表明原告被告

《教育的未来》读后感

《教育的未来》读后感 21世纪是个信息化、科技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地球村时代,教育是国家迈入21世纪的最基础工程,因此教育的改革与落实已成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与大业。温世仁先生从科技的观点,对教育现代化与未来教育的面貌提出精辟的见解,不但阐述多元化的学习面貌,更以科学的方法发觉教育的无限可能,以下是本人阅读温世仁先生的《教育的未来》一书的心得分享: 一、未来的教育必须应用计算机科技促进教育现代化: (一)应从计算机教室推进到教室计算机:在班班有计算机下,落实信息科技融入教学,使计算机变成无远弗界的知识库,活化教学与教育。 (二)应用计算机科技改进知识教育方法: 1.善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于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学科,但在国文、道德……类课程重视文字与课本教学,因为我们内心的思考是靠文字而不是多媒体。 2.学生进度导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着迷学习:将生涩的教材趣味化、寓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

4.实境模拟:透过模拟实作,落实学习过程,强化知识应用。 5.知识网络:因特网如一座无远弗届的知识库,可扩展我们的视野。 二、未来的教育必须体认第三波学习时代教育的质变,做出以下的调整或改变: (一)从偏重“知识教育”转变为“全方位教育平衡发展”: 学校主要在培养孩的学习能力,教育孩成为有能力的人。我们可应用计算机科技缩短学习一般知识的时间,把另一部分时间应用在开发潜能、提高学习能力上,以达全方位的平衡发展。 (二)从“集中同步学习”转变为“分散学习”: 善用计算机科技打破时空限制,发展网络学习、数字学习、视讯会议……,以达处处是教室、时时可学习。 (三)从“阶段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 今日信息科技时代、知识爆炸,知识半衰期加速,必须帮助人们建构永不毕业的人生、终身学习,才能跟上后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脉动。 (四)从“文凭认定”转变为“实力认定”: 未来的社会实力重于学历,以实力认定个人价值,所以学校除培养有道德的人外,更要培养有学习能力,有能

语篇语用学作为功能语言学的一种研究范式

语篇语用学作为功能语言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关注句法与语篇界面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即它运用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一方面,探求句法结构运作机制和功能的语篇动因;另一方面,反观句法在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和功能定位对语篇建构的制约。本文旨在对语篇语用学研究的新成果《英汉语篇语用学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简评。 20世纪以来,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新理论、新范式不断涌现。特别是60年代语言学领域的话语转向为语篇语用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契机。语篇语用学作为功能语言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其关注点在于句法与语篇界面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即它运用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一方面,探求句法结构运作 小学阶段的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过渡阶段,它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想要追求高效的语篇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优化教学手段,达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统一发展,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篇阅读教学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作用于学生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德生成。而我们现行的英语课本中,每一篇英语课文都具有很好的背景环境。我们应该从文章背景着手,抓住其中关键词,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如果纯粹的停留在教文章中的单词、句子、片段等知识点而忽略了文章的本身的情境和文化作为支撑,

必将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材,设计好每单元的语篇教学。语篇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的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常常把文章一句一句进行语法讲解、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听听读读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做就把语篇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整体语言观强调语言实质上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性原则要求全面系统地看问题,要从整体出发而不是停留在某个侧面。所以语言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规律,语言不应该被肢解,应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注重对学习材料进行感知,既先见“森林”,再见“树木”。所以,决定语篇的不是形式,更多的是意义,更确切地说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教师要以语篇为单位组织整体教学,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发展性。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生词问题还是理解问题,都应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独立思考,想象、思维积极展开,进而激起表达动机,整体性地解读语篇,做到读懂、读通、读好、读深、读活。 语篇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正确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对具体语境中的生词词义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建设方案详细

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其建设方案 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层分级分类训练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设计、建立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把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要强调教学内容和素材尽可能来自生产第一线,创造工程实际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项目;二要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体系更完备、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适用性、竞争力的提高。 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阶段性目标 初步实现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实训设置;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实训内容; 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实训活动;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构建符合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派专人深入相关企业,广泛调研,认真分析,确定制造类各专业职业能力要求; 咨询企业专家、职教专家,确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按职业能力要求修改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修(制)订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专家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作必要的修改。(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在强化对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际上普遍推行双证书并举的制度,即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有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而且还需有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推行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对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认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从高职院校的定位、本质与特征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经。与“双证”相吻合的教学计划是保证双证书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计划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理论与务实的关系;专业的岗位群与某一职业资格证的关系;教育知识结构与就业知识结构关系;全人导向与务实导向的关系。 我们将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2021年对教材的反思与重构

审视我们今天的课堂 ——品德教育理解的肤浅化 ——社会知识的灌输化 ——教学活动的形式化 对教材的反思 ——合适吗? ——是这样吗? ——有价值吗? 我们的因应策略 ——让信息帮助学生形成观点 ——回归真实的生活 ——寻求生活智慧 对课堂的重构 一、明确课程新的教学观念 新的教学观念一寻求价值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在于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与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鲁洁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语杜威“直接道德教学”困局论 ——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 ——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道德关念的教育效果只有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直接道德教学的影响是少的、微弱的。 解决困局的思路 ——德育课程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一是重建于其它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联系;其二是重建与儿童生活的联系。 德育课程如果能将学校生活中的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纳入到自身结构之中,起到一种反思与整理学校生活的作用。其价值就体现在这里了。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所持的价值取向是一种“理论态度”,而生活中的道德却是一种实践态度,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完整的生命表现。在这种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由培养研究道德的理论态度转向践行道德的实践态度。这种转向要求德育课程不能将道德视为与儿童生活无关的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而是将道德视为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引导儿童通过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整理、反思与丰富,在课程生活与整体生活的互动与融合中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新的教学观念二回归生活 德育课程与儿童生活的关系不能涵盖儿童的整体生活,但力求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教学只是为儿童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的生活提供一个范例。以及对未来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 我们关注的既应包括品德教育,也应包括生活指导和科学知识学习。 传统的教材一般是按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来编写。以这

教育与国家未来演讲稿

教育与国家未来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艺术设计学院工设092班的张佳翼,接下来我来谈谈对国家与教育的看法。 首先我为大家讲个小故事,1910年夏天,12岁的周恩来在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 12岁的周 恩来总理发出的誓言。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最终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代伟人。 没有一项事业像教育那样寄托着如此之多的希望,因为它联系着当下和未来,沟通着现实和理想;没有一项事业像教育那样承载着如此之重的使命,因为它不仅成就个人与家庭,而且荣耀民族,富强国家。 教育是奠定国家竞争力的基石,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是一个民族最崇高的追求。强国必先强教,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的是一个国家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和仰望天空的理想气质。 文化作为教育的承载物,是人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教育转型的必由之路。 举一个显现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曾经遭受过外国侵略者怎样的凌辱。八国联军侵华,一把火燃尽了圆明园,让满园的文化瑰宝顷刻之间化为乌有。鸦片战争,开启了列强侵华的大门。南京条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让中国的从此蒙羞。南京大屠杀,中国同胞惨遭杀害…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近代中国受列强欺辱至四分五裂亡国灭种之境地,而竟然在共产党领导下又奇迹般整合至统一强国,重新站立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被推倒被解构。文化不散,民族不灭。因此唯有文化道德的解构,对于国家民族的伤害最深,而其重构又最为艰难。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直到今天,仍深受应试教育影响。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真正缺乏的,不是一门技能,而是人文精神,也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

1 语言学史的基本内容整理

1 语言学史的基本内容 ?语言学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它是语言学学科的历史,人们语言研究的历史,也就是过去人们是如何研究语言的,把语言学这门学问一直追溯到它的开端,回到先民开始对自己的语言产生兴趣的时候,观察各个时期的人们怎样思考语言问题,怎样研究各种语言,这样的考察就是“语言学史”了。 ?在古人眼里语言是极神圣的东西,以为它一定是天赐的。比如像《圣经·创世纪》里说的那样,上帝不但造世界、造人,还帮助人造了语言。因为,假如不把语言给予人,他就不是完整意义的人。这是西方的神话。世界很多民族都有类似的神话,说到语言是怎么来的。我们汉民族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神话呢?似乎没有。大家想必都听过女娲造人的传说: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应劭《风俗通义》)可是造出了人,故事便完了,不提语言的由来。 ?2语文学 ?从古代就开始的语言研究,目前能见之于史册而又有显著成绩的主要是印度、中国、阿拉伯、古希腊罗马。它们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四大发源地。不过当时的研究并不是以研究语言为直接目的的,而大多数是局限于本族语言的范围,重在对前人的典籍文献作注、考证、诠释,旨在让人读懂。虽然当时的研究在方法上多失之零散、静止、片面,但它们却为以后的语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洲在19世纪以前,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的语言研究,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一阶段被人们称为“语文学”阶段或语言学的“前科学期” ?2)19世纪的历史语言学 ?从1786年英国爵士琼斯提出印欧语有共同来源,标志着语言学诞生,语言学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琼斯的发现,启发了语言研究者的想象。此后的100多年里,除了语言历史比较研究外,其他方面的研究都黯然失色了。学者们的著述大多是比较语法方面的,接着开始构拟原始印欧语。在这种风尚的影响下,19世纪的语言学家都忙于印欧语各语言间的历史比较,并重建那个假拟中的母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三大奠基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语言进化的理论也自然包括其中了,运用进化论研究语言的代表人物是施莱赫尔。 ?重视语言历史变化的学风推动了语言理论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德国莱比锡大学为中心的一批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变化是有规律的,,进而认为语音变化无例外。被人们戏称为“青年语法学派”的理论,他们这种重视客观材料的研究方法,的确把语言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3)20世纪初期到中叶的描写语言学 ?到了20世纪,语言研究的重点开始从语言变化转向语言描写。这种转变的发起人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1915年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反复并明确地强调了前人从未有过的观点:语言学的目的是研究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语言要素的价值是由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语言就是由这些要素精密交织而成的一种结构。从而创立了结构语言学。 ?索绪尔之后,结构语言学迅速发展,不久便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郑永年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 郑永年 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本次讲座主要谈一些批评。 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高教改革以后开始的,尤其是1998年扩招以后。现在的状况是,高等教育不仅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更严重的是,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拖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浪费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高等教育的成败必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甚至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中国文明的进程。 现在整个社会有一个共识,就是高教要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希望,但是关于高等教育究竟怎样改革却没有共识。这么多年,高教改革措施不少,但却有“越改越坏”的趋势,很多人对高教改革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既然越改越坏,那不如不改”。 实质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不能单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因为高等教育只是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系的一部分,高教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其他制度的一个衍生。因此,如果不能从总体制度出发,就会既找不到高等教育问题的症结,更难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评价及其改革的建议,需要区分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 第一类是发展性的问题,表现为教育本身的种种不足,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和科研经费不足等;第二类是体制性问题,表现为资源的配置、激励机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等;第三类是政策观念问题,表现为混淆高教改革和一般的社会经济改革,以经济改革的方式推进高教改革,将市场化作为高教改革的方向和手段。政策观念问题经常导致改革观念的错误导向,政策的错误导向进一步使高教改革误入歧途,改革越多,问题越重。 这三类问题都会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但是它们需要不同的诊治方法。基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中国社会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从长远来看,第一类问题不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这类问题不具有本质性,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得以解决。相比较而言,后两类问题更加严重,是体制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增加投入可以逐步解决第一类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后两类问题,所以后两类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一、高等教育体制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体制、人才(产品)和知识创新。体制的治理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构成了高等教育三个有机的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教和其所依赖的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即高校和外部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高教内部的管理体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过去建立的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2020智慧树,知到《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章节测试答案 见面课:创新思维训练之一 1、问题:思维定势的来源有 选项: A:经验定势 B:权威定势 C:从众定势 D:书本定势 E:自我中心定势 答案: 【经验定势;权威定势;从众定势;书本定势;自我中心定势】 2、问题:“想问题、做事情完全从自己的利益与好恶出发,主观武断地不顾他人的存在或感觉。”指的是(E) 选项: A:经验定势 B:权威定势 C:从众定势 D:书本定势 E:自我中心定势 答案: 【自我中心定势】

3、问题:跳出书本定势需要重视实际情况。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问题:跳出权威定势就要敢于大胆怀疑权威言论。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守株待兔”的故事指的是 选项: A:经验定势 B:权威定势 C:从众定势 D:书本定势 E:自我中心定势 答案: 【经验定势】 见面课:创新思维训练之二 1、问题:发散思维又称为 选项: A:辐射思维

B:多向思维 C:扩散思维 D:求异思维 答案: 【辐射思维; 多向思维; 扩散思维; 求异思维】 2、问题:( )不是发散思维的特点。 选项: A:流畅性 B:概括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答案: 【概括性】 3、问题: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不受现有知识和常规定式的束缚,敢于提出新奇的构想是发散思维的( )特点。 选项: A:流畅性 B:比较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答案: 【变通性】

4、问题: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日常可以运用“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培养收敛思维能力。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见面课:如何认识创新和创新思维 1、问题:从中兴通讯到华为给我们的启示是: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没有具有世界竞争力自主品牌,就会被西方国家压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问题:对企业来说,创新是一个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西方现代老龄化理论视野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因西方福利国家危机而盛行的老年歧视主义,到八九十年代因西方学者在寻求应对老龄化之策过程中发现老龄化自身的潜能而相继提出的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产出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理念,人类现代老龄化视野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从歧视到平等、从消极到积极、从危机到发展的巨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西方社会老年学领域涌现了许多老龄化理论,包括关注社会结构因素对个人及行为影响的宏观理论,如年龄分层理论、现代化理论、老龄政治经济学理论等;关注个体的内在动力和社会过程两个层次同时发生老龄现象的中观理论,如生命进程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活动理论、亚文化理论等;关注个人及个人间互动的微观理论,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超老化观感、选择-优化-补偿理论、智慧等。这些老龄化理论有争议更有价值,整体上推动了老年教育学的产生,并为老年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渊源。然而,通过对我国老年教育实践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的发展相对落后于人类老龄化理论视野的积极转换,或者说对上述现代老龄化理论的理解与接纳产生了偏差与误解,因而客观上造成了老年教育发展的价值定位模糊不清,也制约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的实践发展。本文将以西方现代老龄化理论视野为基础,对老年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与重构,以期为我国老年教育的未来发展找到新的方向。 一、活动参与或精神发展:老年教育目标何在? 国内外老年教育理论主要形成了社会参与和丰富老年人生活两类体系。前者是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实践最重要的理论,它从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强调老年人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成果的分享者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强调社会参与是实现老年人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成功老龄化目标的核心内容。而后者是我国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更注重老年人的休闲活动与生活质量。从本质上来讲,这两种理论都是以参与活动(个人或社会活动)为目标。这一取向应该是受哈维格斯特提出的活动理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成功老化的人是那些仍保留

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中的设计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全方位的作用。设计内容广泛,非常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感知特征,使他们更乐于从其中丰富的内容里接受知识和各种情感的熏陶。设计类内容接近现当代艺术的内容,随着大众艺术观念的改变,无论是艺术创作手段、艺术呈现形态、欣赏艺术的方式还是对艺术的评价,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应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更多地融入设计艺术教育。现在的艺术教育发展的内涵与方向是什么?目前艺术教育现状是什么?未来艺术教育的发展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而现在的我们又要向什么方向努力。 关键词:艺术教育;未来;变化 中国从洋务运动开始,把艺术从西方引入中国,从此我们开始真正的在课堂内教授艺术。蔡元培先生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也寄托着希望用美育来代替宗教或者说儒学一类,(当然个人认为美育和艺术教育不同)我曾经认为艺术家要具有时代精神,要有社会使命感,要能对得起社会的认可。艺术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机结合,艺术可以提高人类对美的感受与理解,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人可分为创造艺术的人和欣赏艺术的人两种。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但是我国对艺术的教育最早发生于宋朝,中国艺术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宋徽宗时画院从教育到艺术绘画的创作的是一条龙产出的。当时的绘

画理论着作种类繁多,比如说唐时张彦远写的《历代名画记》;宋郭熙《山水训》之类都是当时的最具名声绘画书籍。晚清到民国,许许多多的爱好艺术绘画的孩子是通过学习《芥子园画谱》来学习绘画的洋务运动之后引入课堂的更多的是中国艺术史中提到的西洋画通过在对西方艺术史,19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是有自己自觉的艺术追求的比如伦勃朗、米开朗基罗、库尔贝等。但是大多数艺术家,尤其是梵戴克和勒布伦为首的肖像画家,等多是在接受委托完成作品,而不是像蔡元培先生那样说的“艺术要具有时代精神,社会使命感,社会的认可”,是给艺术家增加无形的压力。 我们普遍化的艺术教育还有意义吗?艺术本来就是属于少数人的,正统艺术本来也服务于少数人的,当今“艺术家”这样泛滥,是不是本身就是对艺术的亵渎?艺术教育是否应该精英化教育?那出路又是什么呢 在我认为普遍化的艺术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孩子们或者我们掌握欣赏艺术的能力,而不是让所有人都从事艺术。并且让孩子们保持着创新、灵活、充满想象力的思维。所以说艺术并不是属于少数人的,在当代背景下的艺术早已经不是古典艺术哪些古典拘谨框架下的艺术,我们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以及电脑等产品的设计就属于工业美术范畴;甚至我们生活中城市的建筑也是现代建筑以及空间设计的一部分。 我认为未来的艺术教育要实现三个统一:感性与理性理性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国内艺术教育现状,第一点艺术教育基础薄弱,从20世纪90年代,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艺术

《语用_语文教学的价值重塑与范式重构》(刘仁增)

从2014年第6期的《课程·教材·教法》中打印出来,P.55-60 语用:语文教学的价值重塑与式重构 仁增 (省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连江 350500) 摘要:语义理解、知识传授向来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它以“知不知”“懂不懂”而不是“会不会”“能不能”为价值取向,造成学生乃至社会公民言语能力的每况愈下,在语言表达技能和积极语用能力成为国际母语教育普适价值的背景下,以“语用”为核心和主体的教学价值重塑与课堂式重构,已成为语文教学摆脱“得意忘言”困境,凸显学科课程本体特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语用;价值重塑;式重构;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4)06-0055-06 一、以语义学和语法学为核心的百年语文教学观之反思 语文教学走到今天已逾百年,教学式历经变革。根据式的主要特点,有学者把整个语文教学历程划分为五种前后相继的式:传统语文教学式(1902年前)、文白转型语文教学式(1903-1949)、新中国成立初期语文教学式(1950-1976)、知识型语文教学式(1977-2000年)、语文课程改革教学式(2001年至今)。虽然每个时期的教学主体、核心、容和方法有所不同,但理解和把握语文知识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理解”和“识记”自然就成了百年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 且不说以记诵和讲解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的传统语文教学式,也不说仍以记诵和讲解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只是增加了些白话文的阅读和写作的文白转型语文教学式,即便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语言文学的学习、白话文的讲解和写作替代了文言文、四书五经等的记诵、讲解和写作、语义理解、语法传授、语形识记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主体。知识型语文教学式更把“语文工具说”“知识中心说”等“接受为本”传统观念奉为圭臬,把篇章拆成知识、把知识合成篇章。语文知识,尤其是语法学知识成了教学的重点。修辞格本属于语用学围,可是,学它的目的不是领会其表达效果,而是如何判定修辞格,如何记住修辞名称。这种注重讲授系统化和静态化的语文知识,配以训练语言技能的语文教学,依然限于理解为主、感悟至上的做法。 进入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风起云涌,语文素养、师生对话等新理念、新概念的提出,强调培养学生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以语法学和

高等教育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doc

高等教育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人们开始猜测十年后大学会是什么样子。中一位是前英国大学和科学大臣大卫?威利茨,他在QS“重新想象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题为“大学的未来”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进行了整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他的演讲中,他讨论了现在的大学教育处于哪个水平,我们希望它位于哪里,以及在不远的将来它可能面临的挑战。 大学的传统形象 当你描绘一所大学时,你会想到什么?对威利茨来说,这是“牛津大学的一所学院,大约有500年的历史,是一个强大的教育和卓越的中心”,就是他本科就读的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 “牛桥”模式的大学已经成为英国和其他地方的默认形象,这并不奇怪,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牛津和剑桥是英国唯一的两所大学。 威利茨解释了英国教育发展与其他西欧发达国家的不同之处。他说:“在中世纪,我们开始在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创办大学,但在英国,我们只有两所大学:那就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其他欧洲国家继续创建大学,因此,到拿破仑时代,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每个主要城市都有一所大学,用以从他们的地区招募人才。 “在英国,牛津和剑桥利用了它们独特的双头垄断超越了其他大学。所以,1800年英国的大学数量并不比1200年多。” 这样就有了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你有欧洲模式,你去当地的大学,你有英国模式,你去英国仅有的两所大学之一: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他们仍然是大学教育的主导模式。” 尽管今天,我们在英国有更多种类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Willetts 说,“声望的模式仍然与牛津联系在一起。” 教育怀疑论者的时代

尽管西方国家的平均参与率“在50%左右”,Willetts说:“如果你的大学和录取方式多样化,你只能让50%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 在他的Reimagine教育会议上,Willetts讨论了当前的大学体系是如何可能会漏掉一些人,他们认为“上大学没有回报”,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做法。 威利茨说:“对于那些不仅不太可能上大学,而且也不太可能获得任何有用的教育或培训的人群来说,有一个特别的问题。即使他们错过了第一次,他们也会呆在外面。所以,就重新定义教育而言,将这些人在16岁时脱离后纳入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如何支付教育费用? 在最近的202X年英国大选中,关于学生是否应该支付学费的辩论引发了争议。 “当我担任大学部长时,我引入了9000英镑学费这一提议时,我面临着这些抗议,”威利茨说,他指的是2012年引入的学费上涨。 他解释说:“学生们不会预先支付这些费用,而是在毕业后的还款计划中支付。” “我认为,一个简单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即平均而言,毕业生比非毕业生挣得多。 “就业市场支持的似乎是期望毕业生偿还他们的高等教育,而不是纳税人的慷慨——这是迄今为止在英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职业的最有力途径。所以,要求这些高薪工作的专业人士支付他们的教育费用似乎是相当进步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Willetts那样对此充满热情,一位工党议员将2012年学费的上涨描述为“整个一代年轻人的悲剧”。 大学面临的挑战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读后感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读后感 当我看到《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这本书时,不由得拿了起来,因为在现今这个社会中,传统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只有大力推进创造力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人才。并且,培养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就在幼儿期,必须抓住孩子幼儿时期的创造力教育。 在这本书上,从10个方面介绍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1、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2、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驱力,它可以激发人的兴趣,开发人的潜能,使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创新的活动中;3、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孩子创造力的一个关键因素;4、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创造力结构的眼睛,只有在平时多看、多听、多接触,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找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发挥创造才智;5、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好的记忆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创造力的基础;6、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进行思考的能力,它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检验孩子智力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7、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是提高

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方面,许多创新的想法必须通过操作和实践才能最终完善并变成现实;8、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而必备的、重要的心理素质;9、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坚韧的意志力是事业成功者必备的个性心理素质,它是保证和维持创造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10、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无从谈起。 从这些培养孩子的方法和关键上,让我真正了解了创造力和创造力教育,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创造力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创新的原理,以培养被教育者具有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情感以及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使被教育者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良好的创新能力。一个人的素质和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期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必须重视从幼儿期开始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的良机,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创造力培养,让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未来成

对教材的反思与重构

( 工作体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2504 对教材的反思与重构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对教材的反思与重构 审视我们今天的课堂: ——品德教育理解的肤浅化 ——社会知识的灌输化 ——教学活动的形式化 对教材的反思: ——合适吗? ——是这样吗? ——有价值吗? 我们的因应策略: ——让信息帮助学生形成观点 ——回归真实的生活 ——寻求生活智慧 对课堂的重构: 一、明确课程新的教学观念 新的教学观念一:寻求价值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在于: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与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鲁洁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语 杜威“直接道德教学”困局论 ——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 ——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道德关念的教育效果只有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直接道德教学的影响是少的、微弱的。 解决困局的思路 ——德育课程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一是重建于其它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联系;其二是重建与儿童生活的联系。 德育课程如果能将学校生活中的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纳入到自身结构之中,起到一种反思与整理学校生活的作用。其价值就体现在这里了。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所持的价值取向是一种“理论态度”,而生活中的道德却是一种实践态度,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完整的生命表现。在这种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由培养研究道德的理论态度转向践行道德的实践态度。这种转向要求德育课程不能将道德视为与儿童生活无关的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而是将道德视为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引导儿童通过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整理、反思与丰富,在课程生活与整体生活的互动与融合中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新的教学观念二:回归生活 德育课程与儿童生活的关系:不能涵盖儿童的整体生活,但力求反映儿童的

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 势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中的设计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全方位的作用。设计内容广泛,非常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感知特征,使他们更乐于从其中丰富的内容里接受知识和各种情感的熏陶。设计类内容接近现当代艺术的内容,随着大众艺术观念的改变,无论是艺术创作手段、艺术呈现形态、欣赏艺术的方式还是对艺术的评价,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应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更多地融入设计艺术教育。现在的艺术教育发展的内涵与方向是什么目前艺术教育现状是什么未来艺术教育的发展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而现在的我们又要向什么方向努力。 关键词:艺术教育;未来;变化 中国从洋务运动开始,把艺术从西方引入中国,从此我们开始真正的在课堂内教授艺术。蔡元培先生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也寄托着希望用美育来代替宗教或者说儒学一类,(当然个人认为美育和艺术教育不同)我曾经认为艺术家要具有时代精神,要有社会使命感,要能对得起社会的认可。艺术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机结合,艺术可以提高人类对美的感受与理解,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人可分为创造艺术的人和欣赏艺术的人两种。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但是我国对艺术的

教育最早发生于宋朝,中国艺术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宋徽宗时画院从教育到艺术绘画的创作的是一条龙产出的。当时的绘画理论着作种类繁多,比如说唐时张彦远写的《历代名画记》;宋郭熙《山水训》之类都是当时的最具名声绘画书籍。晚清到民国,许许多多的爱好艺术绘画的孩子是通过学习《芥子园画谱》来学习绘画的洋务运动之后引入课堂的更多的是中国艺术史中提到的西洋画通过在对西方艺术史,19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是有自己自觉的艺术追求的比如伦勃朗、米开朗基罗、库尔贝等。但是大多数艺术家,尤其是梵戴克和勒布伦为首的肖像画家,等多是在接受委托完成作品,而不是像蔡元培先生那样说的“艺术要具有时代精神,社会使命感,社会的认可”,是给艺术家增加无形的压力。 我们普遍化的艺术教育还有意义吗?艺术本来就是属于少数人的,正统艺术本来也服务于少数人的,当今“艺术家”这样泛滥,是不是本身就是对艺术的亵渎艺术教育是否应该精英化教育那出路又是什么呢 在我认为普遍化的艺术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孩子们或者我们掌握欣赏艺术的能力,而不是让所有人都从事艺术。并且让孩子们保持着创新、灵活、充满想象力的思维。所以说艺术并不是属于少数人的,在当代背景下的艺术早已经不是古典艺术哪些古典拘谨框架下的艺术,我们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语用语文教学的价值重塑与范式重构》刘仁增

从2014年第6期的《课程·教材·教法》中打印出来, 语用:语文教学的价值重塑与范式重构 刘仁增 (福建省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福建连江 350500) 摘要:语义理解、知识传授向来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它以“知不知”“懂 不懂”而不是“会不会”“能不能”为价值取向,造成学生乃至社会公民言语能力的每况愈下,在语言表达技能和积极语用能力成为国际母语教育普适价值的背景下,以 “语用”为核心和主体的教学价值重塑与课堂范式重构,已成为语文教学摆脱“得意 忘言”困境,凸显学科课程本体特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语用;价值重塑;范式重构;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4)06-0055-06 一、以语义学和语法学为核心的百年语文教学观之反思 语文教学走到今天已逾百年,教学范式历经变革。根据范式的主要特点,有学者把整个语文教学历程划分为五种前后相继的范式:传统语文教学范式(1902年前)、文白转型语文教学范式(1903-1949)、新中国成立初期语文教学范式(1950-1976)、知识型语文教学范式(1977-2000年)、语文课程改革教学范式(2001年至今)。虽然每个时期的教学主体、核心、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但理解和把握语文知识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理解”和“识记”自然就成了百年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 且不说以记诵和讲解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的传统语文教学范式,也不说仍以记诵和讲解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只是增加了些白话文的阅读和写作的文白转型语文教学范式,即便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语言文学的学习、白话文的讲解和写作替代了文言文、四书五经等的记诵、讲解和写作、语义理解、语法传授、语形识记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主体。知识型语文教学范式更把“语文工具说”“知识中心说”等“接受为本”传统观念奉为圭臬,把篇章拆成知识、把知识合成篇章。语文知识,尤其是语法学知识成了教学的重点。修辞格本属于语用学范围,可是,学它的目的不是领会其表达效

展望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个体越来越从群体的教育接受者变成教学过程的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授课教师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灌输。 在过去几年中,互联网技术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产业开始了全面、深入的浸透,进而对全球教育信息化产生了整体的推动,国内的教育、培训行业也纷纷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特别是在2013、2014这两年,无论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还是产业投资机构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培训产业的信息化发展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并对2015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策略和布局。为了更好制订教育信息化和在线教育的具体对策,我们有必要对全球教育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做些展望。 全球化教育将覆盖各个角落 一项国际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40%的大学毕业生来自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是在中国、印度或其他某个国家或地区校园的教室中上课,这些学生完全可能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借助互联网学习着距离他们万水千山之外的学校课程,接受那些未曾谋面的老师的指导,与天南海北的同学进行交流,并参加课程考核,获得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位。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学校的课程都有可能是面向全球学生进行教学,这将是真正的全球化教育。相信无论是任何一个学校还是商业培训机构都不会无视这个趋势。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跨越校园、地区、国家而覆盖到世界各个有网络接入的角落,课程学习将是面向全球范围内的注册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相融合、有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全面教学服务。 向学习者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校园的教室中聆听教师的课堂讲授,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教室中参加考试。根据网络辅助教学和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五到十年以后,全球可能只有15%的学生还在以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而有85%的学生将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他们可能是具有较大年龄跨度、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全日制和在职学习分段交叉进行、仅为某个兴趣或技能学习、期望与不同文化或专业背景的同学进行专题交流研讨、接受或不接受教师对课程教学成果的考核和评估等多样化的学习者。 针对这些多样化的学习者,教育机构要能够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在未来几年,一定会有教育机构和教育技术厂商设计出基于从混合式学习到完全在线学习的满足学生多种学习方法、过程和体验的学习模式。而当前热议的翻转式课堂、可汗学院的微课程以至于MOOC(慕课)等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是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在美国传统的K-12(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就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激发学生们之间对设定知识点或专题的交流、研讨,以加深理解并可能碰撞出新的理解和认识,互联网技术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