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教学大纲

2016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教学大纲

2016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教学大纲
2016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学前儿童体育教育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科学的、适合于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和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两大功能或价值: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和运动机能的协调发展;以身体运动为方式或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状况发展。学前儿童体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程教学目的:学前儿童体育教育以实现幼儿园的育人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从体育的多维效应、多序组合、多种活动的角度,通过对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育的建构和内容体系的建构、以及教法改进,开发器械的功能,拓展身体练习,优化幼儿体育活动的过程,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学生演课、体育锻炼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增加相应的感性知识,发展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总教学时数48学时,理论讲授28学时,实践20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建议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第一章学前儿童身体运动的价值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的与任务。

2、理解并掌握身体运动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

2、怎样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实践2学时)

第一节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

一、学前儿童体育工作的意义

学前儿童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增强幼儿的体质、增进幼儿的健康

二、体质的概念

是指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一)体格

指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状况

(二)体能

指人体在从事身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三)人体的适应能力

指人体在适应内、外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

(四)心理状态

指人的情绪、意志、个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身体运动与学前儿童身体的发展

一、运动系统

(一)骨骼

1、使幼儿的骨骼变得更加坚固

2、促使幼儿的骨骼向纵向方面增长

(二)肌肉

1、增强幼儿脊柱周围大肌肉群的力量,有助于幼儿脊柱的正常发育

2、提高幼儿颈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肌肉还能充分发挥“第二心脏”的作用或功能

(三)关节

(四)幼儿的运动卫生

1、避免进行不恰当的臂力练习

2、尽量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跳跃活动

3、不要让幼儿玩“斗鸡”的游戏

二、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一)血液循环系统

1、能提高幼儿心肌的收缩能力,使每搏输出量增加,从而增强了幼儿心脏的功能

2、能使幼儿的血管壁生长良好

(二)呼吸系统

1、能提高幼儿呼吸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2、能使呼吸肌得到增强,增大肺通气量和肺活量

3、能维护幼儿肺部的健康

4、能增强胸肌、肋间肌的力量,有助于幼儿的呼吸运动

(三)幼儿的运动卫生

1、运动要适量,要循序渐进

2、避免让幼儿参加憋气的静力性力量活动

3、激烈的运动之后不要立即停止不动

4、避免在尘土飞扬、空气浑浊的地方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三、神经系统

(一)运动能促进幼儿中枢神经控制能力的发展

(二)运动能改善幼儿神经过程的不均衡性

(三)运动能提高幼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四、其他器官系统

第三节身体运动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一、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一)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身体运动与大脑的功能状况

(三)婴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活动

(四)智力迟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

(一)身体活动的能力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

(二)幼儿的运动能力与个性特征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

第四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的与任务

一、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二、通过开展适合于学前儿童的身体运动,促使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

三、通过身体运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幼儿的智力

第二章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2、理解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意义。

3、掌握幼儿身体素质的特点及其培养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重点

鉴于幼儿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调整素质各具特点,在培养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上需考虑其差异性,灵活教学。

三、教学时数:8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实践4学时)

第一节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意义

一、身体素质是体质的一个基本要素

二、身体素质是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应

三、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是发展幼儿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

四、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第二节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与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紧密相联系,避免进行对幼儿身体有任何伤害的身体运动

二、必须考虑到幼儿身体素质的特点,避免运动员化、成人化或小学化

第三节幼儿身体素质的特点及其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力量素质

是指在肌肉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克服阻力的一种能力

二、耐力素质

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以看作是抵抗疲劳的能力

三、调整素质

是指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以外的所有其他基本的身体素质的总称,也称协调素质

(一)平衡能力

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

(二)速度

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

(三)柔韧性

是指人体活动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活动范围或伸展能力(四)灵敏性

是指在复杂的条件下,对刺激作快速、准确的反应,灵活控制身体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五)协调能力

是指在进行身体运动的过程中,调整与综合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使之和谐而统一的能力

第三章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基本动作的练习,发展学前儿童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为学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

2、掌握婴儿体操和幼儿基本体操,通过基本体操的练习,促进幼儿机体协调发展。

3、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意义及组织体育游戏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重点

1、选编幼儿体操动作的注意要点。

2、幼儿运动器械的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讲授6学时,实践4学时)

第一节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的练习

一、走步

(一)走步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1、动作要放松、自然、上体要保持正直

2、走步时要有合理而稳定的节奏

3、走步动作要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

4、两臂应该适度地前后摆动

5、脚落地时要轻

(二)学前儿童走步能力的发展

1、学步儿走步的特点(1岁左右至两岁)

2、两岁后幼儿走步的特点

3、学前儿童走步练习的指导

二、跑步

(一)跑步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二)学前儿童跑步能力的发展

1、3岁前幼儿跑步的特点

2、3岁后幼儿跑步的特点

(三)学前儿童跑步练习的指导

1、指导的基本要点

2、发展学前儿童跑步的能力

3、利用跑的活动,促进幼儿身体与运动机能的发展

三、跳跃

(一)跳跃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二)学前儿童跳跃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跳跃练习的指导

1、指导的基本要点

①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活动场地

②根据不同种类跳跃动作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

2、发展学前儿童跳跃的能力

3、利用跳跃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身体与运动机能的发展

四、投掷

(一)投掷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1、掷远

2、掷准

(二)学前儿童投掷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投掷练习的指导

1、指导的基本要点

①在投掷的活动中,应尽可能让幼儿左手和右手都有机会参与练习,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两侧肌肉的协调发展

②在掷准的练习中,幼儿掷准的距离应由近到远,掷准的目标应由大到小、由静到动,并让幼儿练习多种形式的掷准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逐渐发展幼儿的掷准能力

③为了提高和保持幼儿参与投掷活动的积极性,应经常变化投掷物和投掷目标

2、发展学前儿童投掷的能力

3、利用投掷的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身体与运动机能的发展

五、攀登

(一)攀登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1、双手的攀登

2、双脚的攀登

3、双手和双脚共同的攀登

(二)学前儿童攀登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攀登练习的指导

1、指导的基本要点

2、发展学前儿童攀登的能力

六、钻

(一)钻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二)学前儿童钻的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钻的练习的指导

1、指导的基本要点

2、发展学前儿童钻的能力

3、利用钻的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身体与运动机能的发展

七、爬

(一)爬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二)学前儿童爬的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爬的练习的指导

1、指导的基本要点

2、发展学前儿童爬的能力

3、利用爬的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身体与运动机能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基本体操的练习一、婴儿体操

(一)婴儿体操的意义

(二)婴儿体操的种类

1、婴儿被动操

2、婴儿主、被动操

二、幼儿基本体操

(一)幼儿基本体操的类型及其特点

1、体操动作的练习

①徒手体操

②器械体操

2、排队和变换队形

(二)选择和创编幼儿体操动作的基本要求

1、要依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和创编

2、选编成套体操动作时,要注意幼儿身体的全面锻炼与发展

3、合理地安排动作程序及活动量

4、尽可能配有简单而合理的伴奏乐曲

第三节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活动

一、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概念

(一)以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为基本内容

(二)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

(三)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要目的二、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意义

(一)锻炼幼儿身体

(二)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分类

(一)按游戏组织的形式分类

(二)按活动量的大小分类

(三)按基本活动能力分类

(四)按身体素质的培养分类

(五)按有无情节性分类

(六)按有无运动器械分类

(八)按游戏的性质分类

四、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五、选择和创编体育游戏的基本要求

(一)每个游戏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目的

(二)在游戏的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必须符合该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特点与实际情况

(三)对游戏场地以及器材的要求要适宜

(四)选用的游戏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五)编写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基本格式要求

1、游戏的名称

2、适用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

3、游戏的目的或目标(包括任务、要求)

4、游戏的准备(包括场地、器材、能力基础)

5、游戏的方法(包括游戏的活动过程、组织要求)

6、游戏的规则

7、活动建议及注意事项

8、配以简图或示意图

第四节学前儿童运动器械的活动

(一)固定性运动器械

1、滑行类

2、摆动类

3、旋转类

4、颠簸类

5、攀登类

6、钻爬类

7、弹跳类

(二)中、小型移动性运动器械

二、几种运动器械的活动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摇摆、颠簸类运动器械

1、摇摆、颠簸的运动,有助于发展幼儿整个身体的动态平衡能力

2、摇摆、颠簸的运动,可以使幼儿获得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感受,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增强幼儿前庭器官的机能

3、摇摆、颠簸的运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自信心

4、摇摆、颠簸的运动,可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周围事物的变化以及自己身体的感觉

5、摇摆、颠簸的运动,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攀登设备

1、攀登能强壮幼儿的肌肉,发展幼儿身体的控制能力

2、攀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难得的感知觉体验,并能有效地促进幼儿

空间知觉的发展

3、攀登活动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各种车辆玩具

1、使幼儿有机会练习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促进大肌肉的发展以及身体控制能力的发展

2、使幼儿获得视觉运动经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判断能力

3、使幼儿产生极大的独立感和自豪感

4、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和想象力

5、熟悉基本的交通规则

(四)平衡板

1、促进幼儿身体两侧肌肉力量的协调发展

2、发展和完善幼儿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

3、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4、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学前儿童的球类活动

(一)滚球

(二)抛接球

(三)拍球

(四)小足球活动

(五)小篮球活动

第四章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2、理解组织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及应遵循的规则。

3、掌握幼儿体育课的意义及组织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体育课的游戏性,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2、怎样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讲授6学时,实践4学时)

第一节组织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日常性原则

(一)每日都应该让幼儿进行适当地体育活动

(二)注意幼儿一日生活中动与静的交替安排

二、适量性原则

(一)关于运动负荷的有关概念

(二)影响幼儿心理负荷的因素

(三)影响幼儿活动量大小的因素

1、运动的数量

2、运动的时间

3、运动的强度

4、运动的密度

5、活动项目的特点

(四)幼儿活动量的测定

1、生理指标测定法

2、观察法

(五)适合于幼儿的活动量的特点

三、多样性原则

是指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四、身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

是指在幼儿体育活动与身体锻炼中,应该使幼儿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以及各种基本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协调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应遵循的规律

一、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一)上升阶段

1、生理与心理上的适应性准备

2、进行一些必要的身体准备活动

(二)平衡阶段

(三)下降阶段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一)粗略掌握动作的阶段

(二)改进和提高动作的阶段

(三)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第三节幼儿早操活动

一、早操活动的意义

(一)它是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的良好手段

(二)它能使幼儿的整个机体逐步进入到工作状态

(三)它能培养幼儿积极锻炼身体的态度和良好习惯

二、早操活动的组织

(一)早操活动的内容

1、慢跑或走跑交替的活动

2、做一些简单的模仿动作、律动动作或跳活泼愉快而又简单的舞蹈

3、幼儿基本体操的练习

4、开展活动量较小的幼儿体育游戏活动

5、安排一些分散的体育活动

(二)活动量的安排

(三)组织早操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幼儿体育课

一、幼儿体育课的特点

(一)与幼儿体育活动的其他组织形式相比较

(二)与幼儿园其他教学过程相比较

(三)与其他年龄组的体育课相比较

二、幼儿体育课的游戏性

(一)各种模仿性的动作

(二)用头饰、玩具或新颖、变化的器材等物来吸引幼儿参加活动(三)适当地加入竞赛性

(四)鼓励幼儿创造新的玩法,也称活动探索法

(五)主题法

三、幼儿体育课的组织

(一)幼儿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1、体育课的开始部分

2、体育课的基本部分

3、体育课的结束部分

(二)幼儿体育课的活动量安排

1、幼儿体育课活动量的基本特点

2、注意运动的强度与密度的合理搭配

3、注意上肢活动与下肢活动的有机结合

4、注意季节、气侯的特点

第五节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一、户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二、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一)各种大、中、小型幼儿运动器械的活动,这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幼儿体育游戏的活动,一般作为调节活动量的手段

(三)也可以适当地组织幼儿复习某些身体活动

(四)晨间分散的体育活动

(五)幼儿体育活动区的活动

三、幼儿教师的任务

(一)积极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的设备、器材

和环境

(二)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三)注意幼儿活动时的安全,并随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与安全教育

(四)控制和调节幼儿的活动量

第六节其他形式的幼儿体育活动

一、幼儿运动会

(一)幼儿运动会的规模与形式

(二)幼儿运动会的内容

(三)幼儿运动会的特点

二、室内幼儿体育活动

(一)室内体育活动场地的活动

(二)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

三、远足活动与短途旅游

第五章幼儿体质的测定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幼儿体质测定与评价的目的。

2、理解并掌握幼儿体质测定的项目指标及测定方法。

二、教学重点

如何进行幼儿体质的评价。

三、教学时数:8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实践4学时)

第一节幼儿体质测定与评价的目的

《学前教育评价》期末试卷答案

《学前教育评价》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 教育评价 答: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满意社会与个体需求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2. 形成性评价 答:形成性评价是在某向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论,又称为“过程中评价” 3.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答:是指依据肯定的评价标准,对托幼机构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满意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意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进行的价值判断。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析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 答:(1)、促进每个幼儿好的发展 (2)、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3)、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2.试简述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答:1、与目标一致的原则。保证指标系统中各项指标的内涵和测量、鉴定标准能够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保证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典型性或代表性。2、方向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4、系统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简析动态评价的特点。 答: 1、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2、评价包含已有的发展和潜在的发展。3、评价在真实情境的社会互动中进行。4、评价过程中幼儿可以接受支持和援助。5、评价应反映不同的变化和成长历程。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试举例说明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答: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1、评价过程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2、评价情境由人为的变为真实的,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3、评价内容和方式由单一变多元4、由评价者作为单一评价主体到有关人员都是评价的参与者。 2. 试分析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答:1、组织实施一日活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因此,可以依据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正确定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及潜在的发展水平,在找出这两种发展水平区别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目标。同时还要看确立的目标是否有层次性、可操作性,并具有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的能力。 2、教学内容是否追随儿童的生活经验。随着幼儿园课程向幼儿生活回归的发展趋势,从幼儿生活当中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去整合相关的知识体系势在必行。因此,教学内容应在观察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基础上,明确他们在现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中需要 什么。在选择内容上注重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是否满足幼儿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预设的教学内容和偶发事件生成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关注幼儿情绪、体验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3、教学策略是否关注个体差异让幼儿主动发展。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确保幼儿健康、安全并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的喜悦。由于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个性特点,教师 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要为每个幼儿提供广泛而全面的发展机会,以及获得成功的条件,增强其信心,并使他们的弱势向优势迁移,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4、教学能力是否具有高素质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娴熟地驾驭教材、有效地指导实践、规范地操作演示是教师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教师和幼儿之间是动态的,教师要紧密跟随幼儿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观察、分析、思考。由于幼儿园活动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因此,教师要有较强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学前教育(16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城乡各级幼儿园,早教机构,培养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学前教育机构规章制度。 2.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学前儿童,诚实守信,责任心强,耐心细致,做事认真。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协作。 5.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具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能运用疾病预防、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各阶段的特点,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能初步观察与解释幼儿行为所表达的心理需求;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3.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幼儿教育目标、策略和基本方法;熟悉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游戏的组织实施能力;能与幼儿友好相处、交往、互动与合作,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幼儿教育要素。 4.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实施方法等基本知识;具有指定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方案和事实教育活动的初步能力。 5.掌握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运动多种方式公平、全面地评价幼儿;及时发现和赏识幼儿的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6.具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将教育合理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环节中;能够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做好常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处理幼儿常见疾病与突发事故。

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讲解

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立足于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应该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师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在实践中修正、拓展和创新理论知识的习惯和观念。 第二,培养专业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既要学习基本的保教技能,包括儿童基本的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照料技能以及弹、唱、画、跳、说、写、做、玩、教等教育活动技能;又要以基本的保教技能为核心去领悟和扩展不同情境、不同个性差异中的变化无穷的技能技巧,突出教育技能的学习和教育机智的领悟。 第三,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包括育婴师、营养配餐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既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则是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通过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以及结合学习和实践的探究与研究活动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高。 第一,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更需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一部分可以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是更主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 第二,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清概念,必须、够用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大五大领域课程教学中学生模拟授课的比例,增大技能课程教学中学生模拟授课的时数;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心理概论、学前卫生概论以及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的讲述应侧重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释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些普遍现象;应用写作课程重点让学生练习各种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技巧;音乐综合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更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学前教育学 课程名称(英文):Preschool Pedagogy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培养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多选): ■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国际素养□信息素养□领导力素养 课程代码: 周学时:4 总学时:72 学分: 4 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史、学前心理学 开设专业:学前教育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功能、目标与内容、课程与教学、幼儿与教师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园管理、家园合作等问题,基本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同时,该课程将着重阐释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方法、原则等,力图体现幼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了解幼儿教育的实质,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以此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知识方面: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

?熟悉国家的幼教方针、政策、法规和幼儿园保教工作主要内容;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2.专业能力方面: ?掌握设计幼儿园教学、游戏、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的基本技能; ?具备与幼儿以及幼儿家长沟通的基本技能。 3.专业情感方面: ?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 ?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 4.综合素养方面: ?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教学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能合理分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具备搜集、查阅、整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幼儿教师教研指导”讲课教案

附件2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幼儿教师教研指导”考核要求 “幼儿教师教研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综合实践类课程,是培养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前教育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为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顺利实施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定该课程考核要求。 该课程考核以评价报告的方式进行。考生根据考核要求针对一节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完成评价报告(活动案例可由考生自选确定)。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评价,是考核考生在现代学前教育理念指导下,紧密联系幼儿园教育工作实际,运用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和教案设计基本方法,评价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一、基本要求 针对一个具体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1.评价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包含多方面的教育价值,涉及各个不同的学习领域,可行性强。 2.评价活动方案的设计:结构完整,包含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部分。 3.评价活动方案的实施:以活动方案作为开展活动的依据,既评价活动开展中教师的教态、语言、与幼儿的互动、对课堂的控制等,也通过评价幼儿对活动内容是否感兴趣,在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活动是否实现了预设目标等评价活动中幼儿的表现。 4.字数不少于2000字。

二、格式要求 1.版式要求: (1)须用A4、纵向、单面打印,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2)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 (3)页码从正文第1页开始,在页面底端居中。 2.字号要求: (1)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居中。 (2)姓名使用宋体,小四、居中。 (3)正文小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加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 3.网上提交:根据《毕业及实践环节考核系统考生使用手册》(附件1)的要求和操作步骤,先填写自己的通讯地址和本次报名所在的市地名称,然后进行网上缴费,最后在线提交评价报告。 三、考核等级及标准 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合格(60—74分)、不合格(60分以下)。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1.优秀:评价角度全面,既能从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方面评价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设计,又能从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成长角度评价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施。评价

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

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第二级) 《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和幼儿园教师专 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业教学相关标准制定,是国家从培养目标、毕 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八个方面(一级指标)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其中包 括38 个二级指标。 专业建设和认证考查,应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质量 改进”理念,按照“说、做、证”的一致性要求,综合评判各项指标达成情况。 现从内涵解读、考查要点、佐证材料三方面对标准进行解读。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包括对人才的基本素养、从事的专业领域、服务面向、职业特征 和人才定位的描述。培养目标体现专业人才培养“产出”的质量预期与追求, 是专业认证的总纲,具有统领性作用。本部分测评重点关注 4 个方面: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的情况;二是专业培养目标 与国家、社会及学生的期望相符合的情况;三是专业培养目标是否反映学生毕 业后一段时间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四是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于人 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包括目标定位、目标内涵和目标评价 3 个二级指标。 1.1[ 目标定位 ] 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 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内涵解读 目标定位指明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是设计毕业要求的依据。学前教 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 充分开展需求调研,主动适应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对接区域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和改革要求;要立足学 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能够体现幼儿园教师培养新趋势,体现学 前教育发展新动向,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012年11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Nov.2012第29卷第11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9 No.11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范丹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武汉430205) 摘 要:为适应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须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 学正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本文对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时代特点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关键词:实践教学;构建;策略收稿日期:2012-09-15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1-0079-03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S2011004) 作者简介:范丹红(1968-),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加强实践教学,这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实践教学被看作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范畴,往往将它与“教育实习”等同起来,这主要缘于教育实习一直是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得 以深入“田野”的唯一一次机会。长期以来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普遍采取“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习” 的单段培养模式, 即依托教育理论课程和集中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为期六周的一次教育实习完成。这种“先 理论后实习”的培养模式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理论与实践割裂, 造成师范生在学习教育理论时感到枯燥乏味、 临考前死记硬背,而到毕业前实习时,又因淡忘了教育理论,在面对实际教学工作时无所适从。实习时间短任务重而使学生疲于应付、无暇反思,教育实习走过场,学生无法接触到更深层次的内容,弄虚作假的情况日趋严重。相当数量的师范生毕业后,还要经过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教师工作。这样,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二者分离,教育理论不能指导实践教学,实践又不能上升到理论,教学能力培养被弱化和边缘化。 广义的“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有三个层次:一是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如《学前心理学》实践目标除了观察幼儿的行为发展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幼儿心理测量或实验等活动;《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可以组织学生在幼儿园尝试组织集体教学活动 ;《幼儿园游戏》可让学生在幼儿园组织一些游戏活动等[1] 。还有诸如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师教育技能技巧训练、幼儿环境创设活 动指导、幼儿园游戏、幼儿园家长工作、奥尔夫音乐教学、蒙台梭利教学法以及艺术类课程等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二是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赛、创业设计等)和自组各种社团活动(如学生合唱队、舞蹈队、玩教具制作小组、美术兴趣小组、工艺制品制作、儿童剧小组、科研小组等),可以集体活动 或分组训练进行, 活动结束时组织一场专业技能汇报演出,展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三是在课堂外进行 的社会调查、见习、参观、服务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的内容,覆盖前三年所学课程和技能,以实际 项目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幼儿园用人的标准和要求。 实践教学一词的内涵非常广泛,明确“实践教学” 的含义,是实施较完善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在教师教育中,实践教学具有自己独特功能与价值,是相对 独立的教学形式, 与社会、幼儿园的联系更广泛,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也更具体、 更深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等价性、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与基础性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不仅要求学生会说、唱、跳、弹、画、写、演等基本技能,而且要求学生一要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包括制定各种教学计划或方案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观察记录能力、 · 97·

2019年秋学前教育专业教研计划

2019秋年春学期学前教育专业教研计划 本学年将继续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教学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围绕区结合新课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开展研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灵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学前专业,理解学前专业,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充实学习情趣,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加强教研组建设,以争创优秀教研组为动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智慧,努力使数学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工作目标: 1、通过主题性研讨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杂症。 2、通过专家引领,共同研讨,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学前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5、激励全组成员不断反思教学,总结教学经验,促自身专业成长。 二、具体工作 1、统筹安排单招学生有序报考前期准备工作; 2、抢抓3+2学生报考事宜;

3、提前培训参加歌手大赛学生; 4、抓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定期举行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定期检查备课笔记,教研组内交流教案,定期分析教案的质量。 5、抓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要在教材分析、教学资料、备课、讲课、生活等方面多给以帮助,并在思想上多给以关心,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尽快成为数学教学骨干。 6、搞好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使每一次的活动有内容,有实效。真正做到三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教法。 7、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积极推选他们参加各类赛事活动,提升学校学前组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完整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幼教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和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幼儿园教育、保育等工作的新型幼儿教师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二)适应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托幼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教学、保育和组织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 1.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有关幼儿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 3.掌握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关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专业理论知识。 4.掌握进行教学工作所必需的音乐、美术、舞蹈、键盘、口语等幼儿老师基本功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具有一定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的能力。 如:了解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制能力,调控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键盘、口语、美术等幼儿教师基本技能,掌握保教技能、演示技能、操作技能、音乐技能、绘画技能、制作技能等。 3.有创新意识和立业创业能力。 4.逐步培养知识适用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一)德育课程(108学时) 1.职业生涯规划 (3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工作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幼儿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幼教机构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多项文件,对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的定位,指明了战略方向,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这些都对本专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将近30年,30年来专业发展规模已跃居全市同类专业之首,但随着新的发展需求,如:专业设施、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校企合作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 二、建设目标 (一)深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园校融合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完善本专业“三级定位”师资培养计划,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技艺精湛、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依据国家教委新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 标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 (四)建设设备先进、管理完善、运行通畅、服务一流的实训基地; (五)加强与北京各大幼儿园的合作,拓宽合作途径,增强本专业对南城地区 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促进本专业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的引领、示范性用不断提升。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 1.构建“园校融合、德能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①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科)专业 教育实习总结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分校 指导教师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 实习地点:×××幼儿园 实习人 实习时间:年X月至年X月 实习对象:×××幼儿园中班幼儿 实习目标:熟悉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特点及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从而掌握中班幼儿阶段 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对确保师范生的培养规格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根据学前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教育实习要面向幼儿园教育,通过教育实习进一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实践,获得教师职业的初步实际知识和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

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完整文章毕业论文的+扣扣:(149-908-83-24)去掉中间的横线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于×年×月进行了一次在××幼儿园的实习。我充分的利用了这几周的时间,进一步体验了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工作这个概念有了真正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怎么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过程 到了幼儿园后,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园长把我安排在学前班。 学前班共有40个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学前班的全体小朋友共享着几位老师给她们的爱,快乐的游戏,快乐的探索,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渡过在幼儿园的每一天。 一是我和幼儿初步认识和接触的过程,和他们相处一定要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掌握好,那就是和他们成为朋友,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1、不要以正规学校教育去要求幼儿,减少幼儿玩和睡的时间。2、教育方式应符合幼儿的心理,以游戏形式对幼儿施以各种教育,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使生理器官和个性品质都得到健康发展。3、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是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活动设计过程。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活动设计在幼儿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小学教育中活动往往被理解为是教学的辅助形式,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72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习的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掌握学前儿

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9843284.html,)/工作计划 〔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实施《东西湖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市区教育局、市教科院工作要求为依据,坚持以儿童为本,提升教师素质,推进园所建设,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规范、内涵、特色、优质发展,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东西湖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园科学制定未来3—5年教师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指南》,继续开展我区学前教育资源整体开发、地方课程系统建设工作。 (三)落实《武汉市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南》,科学、规范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开展主题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的研究。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幼儿园活动区域建设的通知》,依据幼儿园实际和当地特色、乡土资源等研究创新活动区类型、丰富活动区内容。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1、深化课程改革。鼓励各级各类幼儿园积极开展课改实践,不断实现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协调统一。组织开展东西湖区第三批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基地园的评审工作。 2、强化课程管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标准,对我区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课程管理工作检查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园课改现状,以能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和总结经验,促使幼儿园课程在规范上体现亮点和特色,让课程为幼儿的发展和保教质量的提升服务,以增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 (二)依托教科研建设,提高研究实效。 1、健全三级教科研网络,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实现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各界越来越 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计划和课程设置、培养方向、专业教学、教育实习、教学环境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培养高质量的能够快熟适应教学岗位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通过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切实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其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原因,提出实用的改进措施和对策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能够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合理化建议,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xx 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 -2020 年)》中明确指出,未来十年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幼儿教 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以学前教育为突破口达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目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多途径加强幼师队伍的建设。学前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并提出要切实办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应该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并能做到终身学习。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幼师队伍的重任,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出适合新时期 学前教育发展的幼儿教师是对高校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当前高等学校学前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 .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偏重理论当前传统的高校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设置了各种的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为主,除了毕业前的四周教育实习很少有参与和接触到学前教育教学一线的机会,学生在理论方面往往是纸上谈兵,说起来都能头头是道,真正到了教学一线,面临众多复杂的情况和真实的教学环境,往往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多数学生显现出高分低能入职后面临适应学前教师角色困难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是在校学习时重理论轻实践。 1 .2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中教育元素挖掘不充分高校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感受和知识的技能迁移,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和文艺、舞蹈等艺术功底,忽视了艺术技巧和技能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出现了众多现实的教育情景就是,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却不能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学前儿童特点设计出符合教学情景的美术作品和课程; 还有多数学生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却不能很好地组织好像样的幼儿舞蹈课堂和儿童演出作品。 1 .3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实习趋于形式化高校教育实习和见习往往安排在学生快要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实习时间相对都很短,或者学校跟实习学校合作很少,实习往往流于形式,个别实习领队老师缺乏组织经验,有的实习学校怕实习教师影响学校教学成绩,很少给实习生实践教学的机会。在临近毕业时安排教育实习,学生往往还要面临完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学前教育学》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2.《学前教育学》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2)知识获得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4)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能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环境与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政治与学前教育;文化与学前教育;人口与学前教育;社会基本群体与学前教育 第三章、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现代社会特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学前教;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实施《东西湖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市区教育局、市教科院工作要求为依据,坚持以儿童为本,提升教师素质,推进园所建设,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规范、内涵、特色、优质发展,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东西湖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园科学制定未来3—5年教师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继续开展我区学前教育资源整体开发、地方课程系统建设工作。 (三)落实《武汉市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南》,科学、规范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开展主题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的研究。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幼儿园活动区域建设的通知》,依据幼儿园实际和当地特色、乡土资源等研究创新活动区类型、丰富活动区内容。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1、深化课程改革。鼓励各级各类幼儿园积极开展课改实践,不断实现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协调统一。组织开展东西湖区第三批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基地园的评审工作。 2、强化课程管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标准,对我区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课程管理工作检查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园课改现状,以能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和总结经验,促使幼儿园课程在规范上体现亮点和特色,让课程为幼儿的发展和保教质量的提升服务,以增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 (二)依托教科研建设,提高研究实效。 1、健全三级教科研网络,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结合,深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以示范园、一级园、二级园的教学园长和骨干教师为中心教研组成员,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本学年度示范园、一级园以教研活动的展示来引领全区各园开展有效的教研工作;二、三级园通过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展示为重点,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开展幼儿园教研工作帮扶结对活动,促进我区城乡幼儿园和不同类型幼儿园均衡、健康、协调发展。 2、深入推进园本教研,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四优”评比为契机,指导幼儿园扎实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老师研究意识与水平,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

学前教育评价复习题

学前教育评价复习题(题型:填空、名词解释、辨析、简答、论述、应用) 1、价值与评价 评价是价值判断,是对主体对客体对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的把握,是主体对课题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所做的判断。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客体关系。评价是揭示价值的重要手段。因为评价是人类活动的一大特征,是人类活动的前提条件,是贯穿人类活动始终的必要因素。价值决定评价。因为评价必须以价值为基础,而且有什么样的价值现象,就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 2、学前教育评价的概念、原则、分类 概念: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它以学前教育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原则:方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分类:(1)按评价范围分: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微观评价 (2)按评价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按评价的层次分:分析评价、综合评价 (4)按评价的主体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5)按评价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6)按评价中是否采用数量化的方法分:数量化评价、非数量化评价 3、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 教育测量是通过给被测个体的某些属性分配数值,从而使这些数值代表这些属性的量。教育评价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1)教育测量不同于教育评价。测量时查明事实的真相,而评价是对事实进行价值判断。教育测量是通过给被测个体的某些属性分配数值,而由这些数值来表述所测个体的这些属性。教育评价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作出价值判断,而由这个判断来促进所评对象的进步与提高。即测量是查明真相,而评价是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2)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这是因为教育测量常常作为教育评价的第一步出现,教育评价常常是根据教育测量的结果来进行的。而教育评价则是教育测量的深化,正是有了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才有了为幼儿发展和教育服务的可能。4、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即客观标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 诊断性评价: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所进行的测定性或预测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其进行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 5、指标与目标P 75~76 目标就是指标的基础,是概括了的指标;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是可测的、行为化的和操作化的目标;某一指标反映目标的某一方面,整个指标体系反映整体目标。 6、学前教育评价标准、要素与结构 学前教育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 要素:强度和频率(强度:达到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定性标准”。频率:又称次数,达到指标要求的程度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定量标准”)、标号、标度。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归纳

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专业代码660214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职高、中专、技校等幼师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全日制,三年,大学专科。 就业面向 主要职业岗位为幼儿园教师。大约5-8年,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进修)后,可以成为幼儿园的管理者。 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主要职业岗位描述 在幼儿园履行幼儿保育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具备学前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幼儿教师书,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扎实的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和保育教育能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等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

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 三、人才规格 (一)知识要求 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个体差异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方法。 3.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容、要求和基本原则。 4.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5.掌握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及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 6.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 7.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8.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2.具备创设和利用有利于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能力。 3.具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设计、实施教育活动及教育评价的能力。 4.具备一日生活的组织和保育能力。 5.具备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和引导能力。 6.具备沟通和合作能力。 7.具备自主学习、反思和发展的能力。 8.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9.具备较好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要求 1.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权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儿童。 2.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注重保教结合。 3.尊重其他教师和家长,愿意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合作。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 职业证书 幼儿园教师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