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论述性文本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辩证论治,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体-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路径探析

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路径探析——基于职业教育的视角 2005年国务院提出职业教育领域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1]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更进一步提出,要制定促进校 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发展规划。响应国家及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要求,围绕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系列实践与研究成果,同时也面临诸多瓶颈与阻力。 如何选择合理的路径、制定科学的策略,已成为推动中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诉求。[2]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与职责。在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 兼顾社会、企业和劳动者三方的利益诉求,实现人才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3]。笔者基于一线教师的视角,系统梳理所在学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切身参与、观察、体会与思考,将校企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分析、归纳为供需对接、高层互动、人员交流和合作共赢四个基本步骤与环节,具体阐述如下: 一、供需对接 之所以要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根本动因是要解决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招聘存在脱节的矛盾和尴尬:一方面,高职院校培育的学生难以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与平台;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面对众多求职人员,难以找到满足职业活动情境挑战的适格人才。这种矛盾和尴尬,究其本质是供求之间的矛盾,是劳动力供给方(学校)与需求方(企业)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中,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供需双方更具针对性、更为有效的信息和需求对接。为此,校企双方首先需要以供需对接作为合作的契机与出发点。 我国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于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突出社会适应性、灵活性和区域性特征是其人才培养的特点表现。为此,高职院校依据所在区域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灵活自主地进行专业设置,以满足和适应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求。[4]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能否满足职业活动实践的需要,并不能由学校自行评价与衡量,需要交由企业进行评价与反馈。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必须依据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展开,并依据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遵循科学有效的学习理念予以实施。以开放心态进入一线调研,界定职业活动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在供需对接环节,职业院校需要做出主动、积极、贴近实践的行动努力,对企业一方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做出界定。校企双方的需求沟通,会促使企业对自身人才需求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思考,进而在后续合作过程中获得更直接、更具针对性的人才供给。通过供需对接的长期博弈,基于职业活动实践内在需求进行课程设计的高职院校,可以为其锁定的目标行业、企业提供更具实用性、针对性的职业技能人才供给,进而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内缓解并最终解决教学与实践、培育与需求脱节的现实矛盾。可见,供需对接是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逻辑起点。 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层面的引导与激励作用,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激发学校与企业进行供需对接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校企双方的良性交流机制与平台,有助于促进供需对接环节的顺利进展。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摘编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呢?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人有哪些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人有哪些影响 一、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利弊分析。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是一种相对定型化的思维活动样式,结构和过程。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民族各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不同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的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我们从整体上很难分辨其孰优孰劣,只能从它们各自的利弊来分析。 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利弊 (1)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具有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与源泉,以人为尺度与标准去疏解、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方式奠定了家族本位、人伦本位的文化基调,因而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就表现为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即以人为万物之本,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去考察万物,于是在认知方式上必然把一切“人化”,由人的价值体悟物的价值,以人的规律来取代物的规律,因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它表现在价值判断上,就是以善代真,以情代理。这种思维特征的优势是注重对人类自身的求索,推动社会伦理道德,社会治理,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发展,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沟通与融合,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弊端是忽视对外界的探索,思维易于走向封闭化,即将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在某种程序上抹杀了对象的客观性,具有泛情感化的倾向,因而不具备很强的发展后力,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科学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伍的重要文化原因之一。 (2)注重整体统一。这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以求得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而不太注重事物的内部结构。这种思维方式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为有机整体,使人能下化万物,上参天地,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制天命而用之,这就能使人们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客体。这一独特的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内容摘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战略联系在一起,以协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完成组织目标。近年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但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也是许多人力资源实践者追求的理想管理状态。本文探讨了企业构建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管理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SHRM)已被许多企业采用,它强调的是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战略联系在一起,以 协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完成组织目标。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实施的平台和手段,构建这一体系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形成和实施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以及发挥

的作用 虽然不同企业所处环境不同,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也各不相同,但是以下几点共性的原则和策略,可为借力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提供参考。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实际运作中,以下六项基本职能模块占据了中心地位,成为实施科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发挥了最基本、最关键的核心功能。 (一)企业竞争环境评估系统 只有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就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做出正确的选择,设计出适合企业应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企业环境评估步骤是:第一,尽可能详细地列出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第二,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类;第三,对选择的每一因素作可能性和可行性分析并对这些因素给企业人力资源活动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初步展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系统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确定自身的人力资源规划,使人力资源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企业战略做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包括萌芽、确立、构建核心内容三个重要的阶段。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1997年第2期汉字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郭优良 提要:本文以汉字文化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认为:(1)整体性思维决定了汉字的造字法,而造字法反映了汉族人整体 思维的发展阶段。(2)直观思维使汉字字形带有明显的形象感性色彩,这种字形又强 化了汉民族的直观思维习惯。(3)意象思维促成了汉字字义的抽象化,而一些表抽象 概念的汉字的探源,则揭示出意象思维的奥秘。(4)经学思维有尊崇汉字、维护汉字 的倾向,而汉字体制的长期传承证明了它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汉字文化学认为,汉字不仅仅是汉民族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特别是古汉字丰富地表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民俗风尚、宗教迷信、伦理道德等,而且还以缩影的方式展示出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特征。汉字与传统思维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汉字的长期使用对中国传统思维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汉字作为沟通人际关系的媒介,其形意融合的特征,使得人们习惯于以形求义,愿意从字形上直接把握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这种认知方式的长期刺激,势必会把人们导向直观把握的思维模式中。另一方面,传统思维也影响到汉字系统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的先人当初为什么创造了表意体制文字而不是其他体制的文字?汉字为何千百年来体制不变经久不衰?这些问题除了文字学本身的因素外,显然还受到中国传统思维的决定和制约。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汉字,建立更加科学的汉字学,本文试从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些探讨。 一、整体思维和汉字的造字方法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最根本的特征。所谓整体思维,是指倾向于对认知客体作综合概括的把握。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汉字的造字方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唐兰先生在《古 “象意”、 “形声”三书说,这三种造字类型实际上代表了汉族人整文字学导论》中提出过“象形”、 体思维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象形字阶段,其思维方式主要是“观物取象”,但观物取象决非一味地机械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综合概括了。从文字图画到象形字的产生,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图形的净化,即概括性的象征取代了图画式的描绘,简洁的线条取代了投影式的块面结构。图形净化使观物取象成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模拟,比如“牛”“羊”二字,不再是面目俱全的“写真”,而是变成以纯粹的线条“画成其物”了。象形字的产生是人类思维进化的重要成果,也是真正文字出现的一个标志。 在象意字阶段,其思维方式主要是“综合取象”以获得对抽象事物表达的能力。抽象事物,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路径探析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01-15T11:29:51.7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作者:杨晓秋[导读]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单纯传授课本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此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已然成为新时期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基本认知和普遍共识。本文就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作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导入;语言操练;分层 在以往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通常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只是一味地向其灌输书本知识和相关语言点,这便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因此,为使初中英语教学尽早走出“高耗低效”的樊篱,促进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形成,教师就需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英语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优化,以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发展。 一、注重导入,启发兴趣,打好基础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导入环节设计得是否成功。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并在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具体内容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是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以《Sad movies make me cry.》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先是利用课件播放了欧美经典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并向学生问道:“Do you like this song?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ong? Does it make you happy, relaxed, excited or angry?”待学生谈了自己听完这首歌曲的感受后,我又为学生播放了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体会不同类型的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这样,通过在课堂伊始利用歌曲巧妙导入新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趣味性问题,不仅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还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课始趣亦生的境界。 二、语言操练,促进参与,培养能力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英语教学的理念、模式、方式与方法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同时基于初中英语教育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日渐提升这一现实需要,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积极适应教改要求,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并将“能力本位”这一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始终,使学生在语言操练的过程中灵活掌握所学知识,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待学生基本掌握了《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这一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后,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张街区图和一些动词短语及方位介词,让学生运用目标语言:Can you tell me…?/Could you tell me…?/Will you tell me…?/Sure, there is…在组内进行对话交流。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在编对话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我则在鼓励学生合作交流的同时,适当地对其予以了针对性的指导。最后,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话展示,并评出了优胜小组。这样,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操练,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又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关注差异,分层教学,落实成效 新课改将“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作为了初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可见,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差异及身心变化,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与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以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地发展。 在设计《When was it invented?》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时,我根据学生在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了不同的层次,并制定了分层教学目标。以单词教学为例,对于优等生,我要求他们先尝试自己拼读,待拼读正确后,让其当“小老师”教全班读,并能够在课堂上基本掌握单词的词义及用法。而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正确拼读即可,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我都对其予以了充分的表扬和肯定,以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如此,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既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挖掘了其内在潜能,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总而言之,无论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如何变化,都应注重实效,都应以实现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英语的学科特点,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计划,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继秋.新时期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和谐构建[J].当代教研论丛,2017(12):96-97. [2]吴晓峰.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四个举措[J].甘肃教育,2016(11):61.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包括萌芽、确立、构建核心内容三个重要的阶段。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

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探析

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19-10-15T09:43:41.3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作者:洪汉明[导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几点策略。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衙前乡中心学校江西南昌 330000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的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几点 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前言: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将构建高效的课堂作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然后,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践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对数学素材进行恰当的选择,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入新课,应用了很多案例,但是有些案例具有一定牵强性。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但是并没有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契合,缺少针对性,失去了情境创设的价值。 (二)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在新课程中,倡导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从内心有合作的欲望,而不是有教师的强制,这样才会有理想的效果。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往往也有滥用的情况,缺少实质性。有些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在学生还没有进行深度讨论之后就终止合作,并没有将合作学习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三)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很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他们将数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为学生设计的课堂提问并没有启发性[1]。这样不仅会将整体的教学内容分解,降低了知识的价值,在形式上也比较呆板,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教学的效率。 二、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 (一)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做教学准备的时候,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刻的解读,全面的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把握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2]。比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于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制定为让学生精力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进行有关的笔算,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创设情境,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现代教育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没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在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会逐渐降低,同时理解的程度也会加深。比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让学生假设自己正在超市中购物。有的学生扮演售货员,有的学生扮演顾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计算出每样商品的价钱,完成购物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学的效果也会非常理想。 (三)巧妙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氛围会是轻松而愉快的,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并且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机会,让学生对原因去进行探究,鼓励学生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将问题解决,将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出来。在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时,教师要仅仅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所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也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质量。 (四)多媒体教学,深化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难度上有所增加,很多知识都非常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困难。倘若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很理想[3]。在信息时代,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断。多媒体是随着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图片、视频等的辅助能够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来展示抽象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理解难度会有所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的应用多媒体,使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购书的录像或者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怎样能够算出一本书多少钱?”,然后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这种方法进行试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学的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胡鞍钢: 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粮食消费量大,农业供养人口能力不足,这是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如何以占世界10%左右的耕地、6.5%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长期以来都是现代中国面临的头号发展难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业发展与转型本质上是农业现代化,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总道路”的具体道路之一,又是中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1]本文考察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特点和前进方向,以期展望中国农业发展的明天。 一、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转型的历史起点。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是第一农村人口大国,也是第一贫困人口大国。毛泽东对中国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相当深刻,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和古

代没有多大区别,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2]这表明,中国是十分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和欠发达国家。 1952年中国农村总人口比重为87.5%,农业劳动力比重为88.0%。当时农村人口几乎都是绝对贫困人口。实际上,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据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如果按198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1952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2.3%,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1933年的94.8%。这表明,1952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及1933年的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比1936年下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棉花下降了48%。[3] 历史上,中国还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饥荒大国。 1946年和1947年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生产明显恢复,但按不变价格(1987年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3%,农业增加值相当于92.3%。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虽然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的农村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解决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现途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乃至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农村却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从旧的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因而现代农业应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①很显然,中国农业离现代农业的距离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随着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面貌,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经济条件也很迥异。例如东三省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就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良好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环境,再加上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因此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设备先进,很快地很好地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但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机械设备少,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户人、一头牛、一把锄头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人力投入大反而农业产量少,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旧保持着贫穷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农业需要实现现代化迫在眉睫。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当一个地方或民族的思维方式经过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地方或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便形成了。西方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殖民征服,特别是1840年开始的中国的殖民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中华文明之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西方文化。西方人的服饰、饮食、习俗无一样同于中华,中西文化的分裂,不同文化的异质逐渐成为了一种公认。东西方在哲学思想源流上各自有不同的来源。东方体系(特别是中国)深受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历史悠久丰富,较注重情感的变化,因此东方诸民族观察事物有时是凭直觉、非理性、综合的,他们注重情感诉求。相对而言,西方的逻辑学承袭自苏格拉底以来的“三段论法”,因此西方的思维方式倾向理性主义、善用逻辑、推理的思考,他们习惯有系统、有秩序地掌握事物的性质。因此,东方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精神的、感性的、内向的、综合的、主观的;而西方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物质的、理性的、外向的、分析的、客观的。 西方是分析式思维的传统,中国是直觉思维的传统。什么是分析思维呢?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不同情况来事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为进行研究。用三断论的方法。讲求大前提小前提,还有前项后项等。论证时还要不犯逻辑错误。什么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就是采取一种直觉的方式,多从整体上来待事物,停留在描述的层面。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在实践理论方面,直觉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思维方式。而直觉是经验的产物,但不一定是逻辑的结果。而西方呢?对于规律的总结,理论之于实践,是西方惯有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差异性,使中国人极具创造力,却没有西方的推广性应用。故而有人感叹:中国有改变欧洲及至现代世界的四大“技术发明”,但没有能说明其原理和用途的理论科学。例如,在食物的调味上,中国靠直觉和经验放调味料。而西方就会认真地写下多少分量的食物要放多少调味料。 西方式的思维多告诉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中国思维则告诉我们如何接受。例如:在教育上,中国会用很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不能做,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是弱于分析的。告诉我去做,但是为什么这样去做呢?没有理由,只是去做。而在西方则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这件事。 西方式思维是具象,中国式思维是抽象的。举个例子:在绘画里,前者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在他们背后加一双翅膀;后者为了说明仙女在飞,会以仙女旁边加几朵白云。 西方人善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比如:中医的“肾”就不是专指肾器官,而是与肾相联的很多方面,就像是一个单位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