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必修笔记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笔记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笔记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笔记提纲

第 1 页共 34 页

第一章行星地球

§1 宇宙中的地球

一、宇宙环境的特征:

1、物质性:(天体:宇宙中物质存在形式)

2、运动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利用天体系统的级别描述)

河外星系

总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三、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八大行星公转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八大行星类别划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形成生命的基本条件:

(1)外部条件:

太阳稳定的光照;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自身条件:

大气:地球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气的热力作用

水:适宜的温度、液态海洋的形成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可以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4个氢核→1个氦核)

2、太阳能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球的演化和发展: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

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2)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A 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

B 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活动的主要场所):光球-色球-日冕

2、太阳活动类型:

(1)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可表示太阳活动的强弱,

太阳活动主要标志之一,周期为11年

(2)耀斑:出现于色球层,太阳活动最剧烈的形式,

太阳活动主要标志之一,周期为11年

(另有日珥、太阳风等)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

另外还可影响气候(降水)、干扰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

波通信中断、诱发地震等

§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基本参数):

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赤道:地球的自转轨道

黄道:地球的公转轨道

1.地球自转的基本参数: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地球自转的轨道:赤道

(3)地球自转的周期:

A恒星日(真周期):23小时56分4秒;360°(以某一遥远恒星为参照物)

B太阳日(假周期):24小时; 360°59′(以太阳为参照物)

(4)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全球各地除两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各地均相等,约15度/小时。

线速度:A、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点则为0。

B、南北纬60度处的自转线速度等于赤道处自转线速度的一半。

2.地球公转的基本参数:

(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道(近似于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一个焦点上)

近日点与远日点

(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地球公转360°的时间

约365天6小时9分10秒

(4)地球公转的速度:无论线速度还是角速度,均是近日点(1月初)最快,

远日点(7月初)最慢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晨昏线(圈)、昼弧、夜弧

晨昏线(圈)绘制原则:晨昏线永远垂直太阳光;

晨昏线永远过地心;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昼夜更替周期:一个太阳日

2.不同经度出现不同地方时:

(1)地方时、时区、中央经线、区时、日界线:

第 2 页共 34 页(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法则:

地方时:向东(西)每过1个经度,时间加(减)4分钟;

向东(西)每过15个经度,时间加(减)1小时。

区时:向东(西)每过1个时区,时间加(减)1小时。

国际日界线应用:向东(西)过日界线时,时刻不变,

日期减(加)1天。

(3)不同国家有不同应用方式:

中国东西跨五个时区,但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区时;美国东西跨四个时区,分别规定了其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岳时间、太平洋时间等四个时间;印度使用东5.5区的区时;朝鲜跨东8、东9两个时区,但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统一使用东侧东9区的区时。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形成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

地轴倾角的大小相当于南北极圈的纬度

2.

3.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许多现象产生了一个回归年的变化周期。

如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变化等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当地中午12点。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

相对于某一时刻来说: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相对于某一地点来说:直射点哪天与这个地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最大,哪天与这个地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最小

第 3 页 共 34 页

(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划分四季,夏季昼长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季昼长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总之,夏季获得太阳辐射最多,冬季最少。

五带划分:热带获得太阳辐射最多;北寒带和南寒带获得太阳辐射最少; 北温带和南温带获得太阳辐射居中。

§4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外部圈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1. 2.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莫霍面:地面以下6-33千米,此处向下纵波与横波速度均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地面以下2900千米,此处向下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由坚硬岩石构成;

厚度:大陆部分较厚(33千米);海洋部分较薄(6千米); 全球平均约17千米 (2)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以1000千米深度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主要物质成分为铁镁的硅酸盐类。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岩石构成。 (3)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

以5000千米深度为界分为外核和内核;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 外核物态接近液态,内核物态则为固态。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系统。其成分以氮、氧为主。

2.水圈: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3.生物圈: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 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

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 地面 。

第 4 页共 34 页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甲烷、氟氯烃等吸收红外线反射:与天空中的云量相关,云越多、越厚则反射越强

散射:蓝色光比较容易被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可以避免地球上出现“过高”的温度,其强弱可以受到天气阴晴、太阳高度角(纬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甲烷、氟氯烃等专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再以大气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其中绝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面。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可以避免地球上出现“过低”的温度,其强弱可以受到二氧化碳含量、天气阴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强弱与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呈正相关。

二、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运动(风)

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风)的直接原因

案例分析:

海陆风与海陆热力差异

城市风与热岛效应

1.空气的垂直运动:

地面受热→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出现云雨天气

地面冷却→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出现晴朗天气

2.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同时垂直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

摩擦力:(高空中可忽略,造成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风向与风力的判断:

风向判断: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风力判断:主要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即等压线的密集程度

§2 气压带和风带

一、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季风)

二、气压带、风带: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气压带、风带的成因:

气压带成因:热力原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成因: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而成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无论南北半球均是7月北移,1月南移

三、季风:

1.海陆热力差异:

2.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3.

4.

第 5 页共 34 页

5.

1.影响气候的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是影响气候的根本因素,

另外还有大气环流、下垫面、人为活动等

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与气候的形成:

(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高压带→少雨;低压带→多雨

风带:离岸风→少雨;向岸风→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面与天气:

1.气团与锋: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如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

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等。

当某地受某单一气团影响时,其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且和该气团的性质相一致。

锋:冷暖空气相遇时二者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

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当某地受到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云、大风、降水等天气变化。

2.锋的类型与天气:

(1)冷锋与天气: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移动速度一般较快。

过境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易出现云雨(雪)大风,降水往往出现在冷锋锋线之后。

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增高。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冷锋现象,尤其冬半年常见。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暴雨、春季沙尘暴都是由于冷锋影响造成的。

(2)暖锋与天气: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移动速度较慢。

过境前受冷气团影响,气温偏低,气压偏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过境后受暖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在我国出现频率低于冷锋,主要见于东北及长江中下游。

(3)准静止锋与天气: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易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我国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的华西秋雨就是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造成的。

3.锋的图形表示方法: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

1.部分基本概念:

低压与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

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压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指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气流状况。

低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气旋;高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反气旋。

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2.低压和气旋:

水平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天气:云雨天气举例:台风

3.高压和反气旋:

水平方向: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

低空辐散-高空辐合天气:晴朗少雨天气

举例:我国夏季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等天气

三、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锋面气旋的阅读)

低压区(气旋)的低压槽容易出现锋面,该锋面将随气旋的旋转而运动。

§4 全球气候变化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冷暖干湿”变化。

(气温、降水)

第 6 页 共 34 页

2.全球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整个地质历史时期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一万年以来

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 大尺度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 小尺度气候变化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重点讨论近代气候变化)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全球气候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复杂性:

全球气候变暖是针对全球而言的;而对于局部地区来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 差异。例如:由空间上看,我国北方气温增高十分明显,而长江流域则弱; 由时间上看,冬季增温明显,夏季相对较弱。 2.全球气候变暖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氟氯烃(制冷剂)的排放;森林的破坏; 人口的增加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 1.对海平面的影响:

两极冰川融化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 淹没岛屿、沿海低地 海水体积膨胀 2.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人类如何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减轻其危害?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连续而不规则的水圈:

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海洋水

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储量最大→冰川水

利用量最大→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体的更新:水的物态及空间位置的变化 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作用 降水、蒸发、下渗、植物蒸腾、径流、水汽输送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定义: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 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其过程: (1)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2)陆地内循环 (内陆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3)海陆间循环(大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3.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 (3)促进全球的物质转移 (4)塑造地表形态

(5)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洋流概述:

1.洋流的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2.洋流的动力:盛行风

3.洋流的类型:

寒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水温低于沿途海区 暖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水温高于沿途海区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流动方向终年不变的洋流:

A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北顺南逆

B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洋流:北逆南无

C 、南半球中高纬的西风漂流:自西向东

第 7 页共 34 页

(2)流动方向随季节改变的洋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1月刮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

7月刮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

判断下列地区洋流的流动方向和类型(冷暖类型):

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南半球中低纬大洋西岸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和交换的影响:主要影响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

2.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作用(使沿岸的气温和降水高于同纬)

例如:西欧温带海洋气候;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

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沿岸的气温和降水低于同纬)

例如:非洲西岸、美洲西岸、澳大利亚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3.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形成渔场:秘鲁渔场、本格拉渔场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污染物的净化

5.洋流对海洋交通的影响:

顺流加快速度、节省燃料,逆流则相反;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雾,干扰交通;

其他特殊现象:冰山

§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概述:

1.水资源概念:广义概念:水圈内的所有水体

狭义概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当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水、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丰歉程度的衡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多年平均径流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最重要的指标

3.水资源的分布:

(1)世界水资源分布:按大洲:亚洲最丰富,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按国家: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中国第6

(2)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二、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水资源的数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影响到可利用水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利用方式和效率等,进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空间

(1)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利用河水、淡水湖水

(2)科技发达时代: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种类数量增多,利用方式多样化

例如地下水开采、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2.当前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同需求不相适应

数量上:人类需求量不断增加;质量上: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

3.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措施:

开源:合理开采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节流:提高节水意识;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污染及浪费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地质作用及其分类: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种类型。1.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热能),使地表高低不平

(1)岩浆活动:岩浆的产生、运移、冷凝等一系列过程的统称

(2)变质作用: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使岩石的成分、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3)地壳运动:

由于地壳的物质与能量不断地发生循环和转化,从而使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A.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或弯曲变形,又称为造山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脉、断裂带、裂谷、海洋等

B.升降运动(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做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隆起或凹陷,又称为造陆运动,常常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海陆变迁等

从全球规模看,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堆积)、固结成岩

能量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使地表平坦

第 8 页共 34 页

(1)风化作用:由于温度、水、生物等影响,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

破碎的过程

可以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的过程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侵蚀

(3)搬运作用:

风化、侵蚀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作用下,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4)沉积作用(堆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由于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而堆积下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风力堆积;流水堆积

3.由整个地质时期看,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居主导地位

二、地壳物质循环:

1.组成地壳的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2.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 山岳的形成

一、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主要依据

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二、山岳的主要类型: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三、山岳的形成:

1.褶皱山:

(1)褶皱:

在地壳运动挤压力作用下岩层发生一系列弯曲变形

(2)褶皱山的形成: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成因以内力作用为主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成因以外力作用为主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在板块的挤压下(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形成的大褶皱山脉

背斜:属于储油气构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属于储水构造

2.断块山:

(1)断层及地垒、地堑:

断层: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

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2)断块山的形成:

地垒形成的地貌:山岭或高地(断块山)。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

地堑形成的地貌:低地或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

3.火山:

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玄武岩高原(例如:哥伦比亚高原)

岩浆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火山(例如:长白山主峰(火山湖)、富士山) 四、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对交通运输的主要类型、分布格局、延伸方向及长度均有较大影响

§3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的形成: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

(1)

第 9 页 共 34 页

(2)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发育过程:

阶段1A :降水及冰雪融水汇集于沟谷(水量大、流速快),以下蚀和溯源侵 蚀为主,使沟谷加深、延长 阶段1B :沟谷深度达到地下含水层,获得稳定补给水源,此时形成河谷(V 形谷) 阶段2: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内出现连续的河湾 阶段3:河谷进一步加宽并已经堆积大量泥沙,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2.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1)形成原理(堆积原理) :

(2)常见河流堆积地貌: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1.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总是力求整体的一致性:

2.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体发生相应改变: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2)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 质保持稳定的功能

需要依靠多个地理要素共同完成,即单一地理要素不具备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多个地理要素变化共同组成的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相应改变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全球性差异、局部性差异

第 10 页共 34 页二、陆地自然带的差异性:

不同的地形地势

不同的气候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主要以热量变化为基础

(2)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呈现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3)低纬、高纬地区最明显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主要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2)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呈现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3)中纬地区最明显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以水分和热量共同变化为基础(水热变化)

(2)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呈现垂直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3)高差较大的山区比较明显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第 11 页 共 34 页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人口的自然增长: 1、时间变化:

总趋势:不断增长

不同历史时期:各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不同; 20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2、空间变化:

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负增长 (如日本以及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 不同国家需要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三、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水平 4、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

总体:全球增长模式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局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已经基本进入了现代型)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迁移的定义: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并达到一定时间限度(通常为1年) 跨越行政区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改变居住地 总体特点: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 (1)19世纪以前(15-16世纪):旧大陆→新大陆 由欧洲等迁移到美洲、大洋洲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2)二战后:

主要迁出区:拉丁美洲

主要迁入区:欧洲、北美、西亚及北非

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及主要的资源基地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2.国内人口迁移: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 (1)古代人口迁移:

统治者的行政力量、农业的脆弱性、战争、自然灾害等 (2)现代人口迁移:(以我国为例)

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政策性迁移为主(开发边疆) 20世纪80年代之后: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 农村向城市、内陆向沿海迁移为主

(3)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

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1.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

2.是影响人口数量的决定性因素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低

低低现代型高低高传统型低高高原始型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出生率原始型

死亡率下降

第 12 页共 34 页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国家政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宗教、战争等

3.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基本概念: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及人口合理容量均具有不确定性:

3.人类的应对措施:

(1)从全球看:

A.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B.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尤其是发达国家)

(2)从不同国家、地区看:

均要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

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

1.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

平原地区的城市比较规整,多集中发展,形成团块状

山区、丘陵区城市比较破碎,往往分散发展,形态各异

2.主要城市形态:

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

组团状:重庆

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放射状: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主要用地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另外还有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

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

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

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研究各种不同资源及环境

自净能力与可容纳的人口

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关系

以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

载力为依据,在保证一定

物质生活水平提前下供养

的人口最大值(环境承载

力最重要的指标)

在各不同地区均能保证合

理和健康的物质和精神生

活水平、符合可持续发展

原则的前提下供养的人口

数量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

人口的生活和

文化消费水平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最主要的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

资源

第 13 页共 34 页

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功能区):

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有的功能复杂的大城市中还有行政区、文化区等。

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

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

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尽相同

(1)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二者背向发展。

A.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城市外缘,各种设施比较齐全;

B.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2)商业区:

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

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3)工业区:

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

不断向外缘移动

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因素

?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

?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模式及变化:

(1)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城市地域结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地制宜、因时而异

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

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划分城市等级

一般可以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2.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规模,将城市分为四级

二、城市的服务功能:

1.定义:城市可以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2.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

100万人以上

特大城市

50万-100万人

大城市

20万-50万人

中等城市

20万人以下

小城市

人口规模

城市等级

(未包括“城镇型居民点”)

服务范围

服务级别

大城市

小城市

服务种类

城市等级

不同土地有不同的

利用方式

需要相似的土地空

间和位置

中心商务区(CBD):

?分布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心

?既是商业中心,又是服务中心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昼多夜少)

?建筑物高大稠密,垂直方向上的分化明显

第 14 页 共 34 页

3.城市服务范围: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

(1)一般地级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 (2)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

(3)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服务范围则可扩展至全国 4.影响城市服务功能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三、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

2.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

3.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

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

§3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和衡量标准: 1.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衡量标准: 城市人口比重←最重要的标准

另外还有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 3.城市化的原因: 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

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便利……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主要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

2.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状况:

(1)发达国家:进入后期成熟阶段

(2)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2.破坏环境:

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另外:交通、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内城衰落…… 四、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主要对策:(建造生态城市)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 例如:

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合理推进郊区城市化(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卫星城

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提高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绿化意识

其他措施: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区位的含义: 1.地理位置

2.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条件相对稳定

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

①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升高)②发展速度慢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出现卫星城(同时引起内城衰弱)后期阶段

(成熟阶段)

①城市化水平上升(城市人口比重升高) ;②发展速度快

③城市问题日渐突出,出现郊区城市化(小汽车的普及),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中期阶段(加速阶段)

①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低);

②发展速度慢

初期阶段资源交通

第 15 页 共 34 页

三、农业地域:

1.农业地域的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基本标志:

在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农业地域的形成:

§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范围:亚洲季风区 (中国稻米产量占世界首位)

2.农业种类:种植业

3.农作物种类:水稻

4.主要特征:

(1)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

(2)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3)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 (4)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

(5)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 5.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优势区位因素:

地形平坦,利于水田管理 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生长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多年栽培水稻形成水稻土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水陆交通便利

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主要食粮,全世界需求也比较大,市场条件优越 农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精耕细作) 国家多采取鼓励性政策

我国水稻杂交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范围: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均以家庭经营为主) 另外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亦有 (以国营为主) 2.农业种类:种植业(商品农业) 3.农作物种类:小麦和玉米

4.基本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5.适合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土壤肥沃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 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不同地区有不同

的自然条件组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组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不同地区、不同时代

发展不同农业类型

各种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混合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畜牧业兼备

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 16 页 共 34 页

§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范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牧牛:美国、阿根廷;

牧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2.农业类型:畜牧业 3.主要特点:

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生产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

4.主要区位要求: (与种植业有所区别)

二、乳畜业: 1.分布范围:

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比较发达 紧邻消费市场,多见于大城市的市郊地区(其产品不耐贮藏、运输不便) 2.农业类型:畜牧业

3.主要产品:以奶牛为生产对象,生产牛奶及其相关制品

4.主要特点: 面向城市市场 商品化 集约化

5.主要区位要求:(与种植业有所区别) 饲料因素:气候、地形

市场因素:城市(人口、经济)、交通、饮食习惯……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

二、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

社会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资源)、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要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因素综合考虑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1.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工业区位因素:

(1)

原料导向型工业:

①分布特点:接近原料产地

②原因: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③举例: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 (2)市场导向型工业:

①分布特点:接近消费市场

②原因: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③举例: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化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植被→土地租金→交通→市场→科技→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植被稀疏(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

发达便利需求量大或距离接近高科技投入工业产品废弃物、废弃能量废弃物、废弃能量由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各工业的主导因素技术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区接近廉价劳动力充足区接近动力能源基地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原料产地

第 17 页共 34 页

(3)动力导向型工业:

①分布特点:接近动力能源基地

②原因:能源消耗量过大

③举例: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①分布特点: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②原因: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③举例: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

(5)技术导向型工业:

①分布特点: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②原因:技术要求高

③举例: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2.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工业区位因素:

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十分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 (1)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

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

(2)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远离河流上游

(3)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工业区位因素:

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

(1)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于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

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

(2)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3)20世纪末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

(4)近些年来许多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的投资

四、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主要得益于科技及交通越来越发达

2.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

完善,工业布局已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4.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类型:

1.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不同工业企业间存在着产品、原料的供应关系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不存在生产工序联系的工业企业,因为需要共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廉价劳力等因素影响,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区域内

例如:我国许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3.其他联系:如信息联系(互联网)等

二、工业集聚可以形成工业地域:

1.工业集聚:

(1)定义:各个工业企业近距离集聚在一起的现象

(2)作用: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案例:

大型工业企业与其辅助工业的集聚

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在港口、铁路枢纽附近的集聚

冶金工业在电站附近的集聚

2.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形成: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各个工业企业间一般具有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

各个工业企业间可能具有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也可能仅具有空间和信息利用上的联系

(2)工业地域的类型:

①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特点:协作企业多,工业联系复杂;

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广;

往往可以发展成为工业中心、工业城市甚至工业区、工业带例如:钢铁工业区(鞍山)、石化工业区(大庆)、机械制造工业区、汽车工业区(十堰)等

②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特点: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

工厂少,工业联系简单;

生产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

例如:食品工业等(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

第 18 页共 34 页

三、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相互协作的工业企业远距离分散的现象

2.要求分散布局的工业:发达国家比较明显,往往形成跨地区甚至跨国公司

(1)产品“轻薄短小而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产业(电子工业)

(2)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企业(汽车工业)

3.分散工业的联系基础: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

(2)现代化的通信技术

§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基本特征:

(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

(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如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重工业区等

2.当前发展状况:

(1)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二、新工业区:

1.基本特征:

(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

(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

2.主要类型:

(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

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

意大利普拉托、萨索洛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类型:铁路、公路、水路(河运、海运)、航空、管道

2.特点:

3.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二、现代交通运输的布局:

1.现代交通运输网:各种点、线交织形成不同层次的运输网络

点状交通设施:港口、车站、航空港

线状交通设施:铁路、公路、航道航线

2.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因素:

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因素

需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

性差。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损耗较小,连

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可以

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大。

管道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技术要求严格。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方

式。

航空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

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因素影响大。

历史最悠久。运量较大,投资少,成

本低。

水路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日趋重要。机

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

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公路

铁路造价较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

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最重要的方式。运量大,速度快,运

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铁路

缺点

优点

方式

上海-重庆

5000吨小麦

大同-南昌

2500吨煤炭

科威特-美国

10万吨原油

新疆轮南-上海

1万m3天然气

天津-上海

1万吨海盐

郊区水库-市区

3吨活蟹

乌鲁木齐-上海

2吨黄金

起点-终点

货物种类

第 19 页 共 34 页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使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主轴: 例如:株洲、筑波

2.交通线的兴衰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例如:嘉兴城市形态的变化

二、交通条件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商业网点的密度:

2.

城市商业中心、商业小区的位置: (1)以交通为最优原则,靠近交通线:

城区干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区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 (2)以市场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住宅区: 3.交通的改变对城市、集镇兴衰的影响:

运输方式的变化; 公路改线; 河运航道的延伸和改变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

3.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三、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四、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1.环境问题的类型: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的分布:

五、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大地势起伏小,交通线路密集而多样平原小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而单一山区商业网点密度特点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和谐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原始社会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等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城市乡村以 为主以 为主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比较严重承受 和 的双重压力 和 现象均比较严重发达国家将 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 20 页共 34 页

六、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2.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

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人口: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2.资源:

利用效率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3.环境危机:

各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不断加剧

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

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

生态化。

资源输入减量化

基本原则资源再利用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2.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

工业活动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实行清洁生产

农业活动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发展生态农业

日常生活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注意适度消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 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空间单位 2.区域的属性: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的特征:差异性(行政区边界明确,干湿地区边界具有过渡性),整体性(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东北平原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4.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长江中下游平原由若干平原组成,水系密布,土质黏重,影响早期的农业生产,由于船的使用,稠密的水系反而促进了发展 6.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转型期—人地矛盾尖锐;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7.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8.遥感(RS):a原理:不同的地面物质和地面物质的不同状态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不同。b、应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广泛应用,除了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 9.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2)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3)地位: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能提供准确的三维信息(经度、纬度和高度)和时间。四颗卫星可确定运动物体速度。(4)组成:空间部分—CPS 卫星星座、用户部分—GPS信号接收机、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汁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四章区域经济 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

高中地理必修一完整笔记整理汇成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11年)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图示 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 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 ∕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 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 48分46秒 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题综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 1.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回答题。 3.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4.上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2.1969-1972年,美国人登月成功。他们在月球可能上看不到() A. 太阳黑子 B. 流星现象 C. 夜晚的星星 D. 彗星的长尾 阅读以下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2014年10月8日傍晚,上海的夜空开始上演今年国内可见的唯一月全食;18时25分,月亮开始变红,红月亮过程持续近1小时。 3.月球所属于的天体类型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下列天体系统与此次月全食所涉与的天体系统无关的是()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 5.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课程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 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5.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发展阶段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高一地理笔记(注释)整理

高一地理笔记整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一 1、天体恒星光热气球 星云气体尘埃 行星绕恒星转 卫星绕行星转 彗星慧头彗核慧发慧云慧尾 2、总行系银河系 河外星系 3、太阳大气光球太阳黑子 色球耀斑,日珥 日冕太阳风 (由内到外,温度由低到高,光度由大到小,厚度由大到小)*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主要标志 4、太阳核反应区 辐射区 对流区 大气层(由内到外) 5、八大行星(由近及远)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 木星土星(巨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6、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 专题二 1、恒星月:月球公转周期27.32日(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均自西向东) 2、塑望月:29.53日 3、月相变化新月(朔)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凸月下弦月峨眉月 4、日食太阳月亮地球(月球遮住太阳,发生在新月) 5、月食太阳地球月亮(地球遮住太阳,发生在满月) 6、黄道地球轨道 白道月球轨道 7、朔望月大潮 上下弦月小潮 8、涨落潮时间差12时25分 专题三 1、太空探索的意义 空间资源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 环境资源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 专题四

1、太阳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2、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时) 3、角速度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到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到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春分秋分昼夜等长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银河系、太阳系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D.总星系、太阳系 2.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氢气燃烧 B、氦气爆炸 C、核裂变反应 D、核聚变反应 3.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4. 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o的是() A、北极点 B、北京市 C、广州市 D、南京市 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 日B.7月1 日C.8月1日D.10月1 日 7.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8.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 9.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A.9月24日2时B.6月22日8时 C.3月21日0时D.12月22日12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10~11题。10.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11.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人教版(含答案)

崖城高级中学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试题 学科:地理 (必修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老师:周秀云 审核人: 第一卷 2.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C.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 3.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 ) A. 气旋与反气旋 B. 热力环流 4. 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 D.冰川和生物水 A.干燥 B.狂风暴雨 C. 读图“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6?9题 6. 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大洋东岸为暖流 7. 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 图中最有 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8. 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减湿 B .降温减湿 C.增温增湿 D .降温增湿 9. 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 A. A B . B C. C 10.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 ) 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A.地下水、湖沼水和土壤水 B.海洋水和冰川水 A.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5.台风一般会带来 天气。 ( 1.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 ) 色球、光 日冕 C.光球、色球、日冕 D. 日冕、色球、 光球 .大气垂直运动 ) D .大气水平运动 以上都不是 D. 晴朗 图10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三”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以第二章《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荒漠化的防治》是人教版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这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这可以是案例教学的典型范例。在这个章节里,教材除了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外,还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和前苏联垦荒区为分析的次目标,将这些区域的各种情况通过图表、资料呈现,分析荒漠化发生的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我在高一(12)班和高一(13)班教授这节内容。在这两类不同学生的教学中,我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感到教学效果差异很大。 教学设计一:教师讲解荒漠化的概念,提出教学主题“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师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完成教材“活动”内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分析——师生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二: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 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笔记

必修1 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一、宇宙 定义:“宇”是无限的空间,“宙”是无限的时间,宇宙是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特性物质性:宇宙由天体组成天体定义:构成宇宙的不同形态的物质 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运动性:宇宙中天体是运动的天体系统定义:邻近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分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1)必须离开地球大气飞行方可称天体,例如:北极星、星际空间的气体、运行的人造 卫星。 待发的人造卫星、空中飞行的飞机、课桌、陨石不是天体。 (2)哪些天体系统不包括地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3)总星系是宇宙(×)总星系是人类所观测到的宇宙。 河外星系是天体(×)河外星系是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 组成: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其他围绕其运转八大行星分类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1) 冥王星降为“矮行星”的原因:轨道与海王星相交;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 (2) 运行方向:八大行星为自西向东,逆时针,彗星为顺时针 (3) 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火烧木头灰烬多,有光环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 王星 (4) 离太阳距离逐渐增大,温度逐渐降低、公转速度逐渐降低、公转周期逐渐增大 (5) 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卫星数最多的是木星(质量、体积最大),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太近),逆向自转的是金星(太阳从西边出)和天王星(躺着的姿势绕 太阳运转) (6) 在太阳系中,与地月系并列的天体系统还有5个,即有卫星的行星还有5个 (7) 三类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巨行星,最小的是类地行星 三、地球(行星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特性普通性:与其他行星比,地球质量、体积、密度和自转、公转等都很普通 特殊性: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 1. 自身条件(1) 适宜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自转周期适中 大气的保温作用 (2) 适宜大气日地距离适中 (3) 液态水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备有答题纸,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 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 ..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 B.极光C.太阳光D.黑子和耀斑 3.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 B.“磁暴”现象的产生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4.当伦敦(零度经线)地方时为中午12点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附近) B.莫斯科(37°E附近) C.上海(120°E附近) D.洛杉矶(120°W附近) 5.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A.4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日 D.11月1日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热力环流 B. 大气环流 C. 三圈环流 D. 季风环流 读右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B.高空 C.不考虑摩擦力 D.近地面 8.图中d代表的是 A.地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风向 9.图中的A地与B地相比 A.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B.风向相反 C.A地风速小于B地 D.摩擦力一定相同 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上学期地理期末备考 人教版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二、试分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差异: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稻土);河网密集,湖泊众多;耕地破碎,多为水田,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贫乏。 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水热组合条件较差;地形开阔平坦,黑土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资源:石油资源丰富,周边有煤铁资源。 影响:1、对农业:长江三角洲在良好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到三熟;河湖水面广,水产业发达;2、对商业:水运发达,商业贸易发达;3、对工业:依靠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形成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对农业: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松嫩平原西部草原分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对工业:利用石油和周边地区的煤铁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分享2020高一地理必修一笔记

2020高一地理 必修一笔记 整理人尼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学习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响。 要点突破 要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定义:全球性的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 气运动的平均状态。 特性:、、 意义: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是不同的,因而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 断、和 2、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地球不运动,阳光直射赤道(即 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2)三圈环流: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阳光直射赤道(即只考虑高低 纬间热量差异和地转偏向力) B C D E F G

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在上图上标注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风向并熟记名称及风向。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相间分布,并半球对称分布; 风带半球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 问题探究一: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1、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1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或下沉),在运动过程中气温(升高 或降低),(易或不易)降水;高气压带气流(上升或下沉),在运动过程中气温(升高或降低),(易或不易)降水。 2、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在运动过程中气温(升高或 降低), (易或不易)降水,这样的风带名称有;由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册第一册 高中地理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册 高中地理期末测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大气成分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大量的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B.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 C.氮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氧是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3.一架飞机从南极飞往我国的海口,高度一直保持在12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是从() A.对流层飞往平流层B.对流层飞往对流层 C.平流层飞往对流层D.平流层飞往平流层 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A.地下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B.大气降水、湖泊水、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D.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5.图示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 读某种地貌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该种地貌的因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堆积 7.下列省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 A.云南B.四川C.新疆D.陕西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9.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10.读“华北地区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下题。 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 A.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D.支流众多 11.新京报2018年12月31日消息: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31日说,菲律宾中部和北部山区连日来的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截至目前造成的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68人,另有18人失踪。关于该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 C.该滑坡的形成是持续强降雨诱发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020年5月28日,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站数据显示,太阳表面出现了一次极为激烈的耀斑活动,这次的太阳耀斑是自2017年10月以来,太阳爆发的最强的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太阳大气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及成因对应关系匹配的是() A.光球—耀斑—光球能量激烈暴发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19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19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天体系统的层次: ●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 运动特征:方向同向性、轨道面共面性、轨道形状近圆性 ●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金星距地球最近 ● 分类(物理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外部条件:1.安全的运行轨道2、稳定的太阳光照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2、促进水、大气的 运动3、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人教版(含答案)

皖江高级中学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试卷 学科:地理 (必修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评分: 第一卷 1.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 .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2.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 .地下水、湖沼水和土壤水 B .海洋水和冰川水 C .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 D .冰川和生物水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 ) A .气旋与反气旋 B .热力环流 C .大气垂直运动 D .大气水平运动 4.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 A .气旋 B.反气旋 C. 冷锋 D.暖锋 5.台风一般会带来 天气。( ) A.干燥 B .狂风暴雨 C.晴朗 D.以上都不是 读图“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6~9题 6.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大洋东岸为暖流 7.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最有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增温减湿 B .降温减湿 C .增温增湿 D .降温增湿 9.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 A .A B .B C .C D .D 10.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 ) 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图9 图10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48°N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